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會計股權投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與其它企業會計準則相融合的變化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目前共有41個具體準則,長期股權投資是其中的具體準則之一。各個具體準則共同規范了企業整個會計行為,包括初始確認、后續計量和出具報告的一系列行為,確保會計信息質量。通過此次修改,新準則比舊準則在具體準則的融合方面更加豐富,更加明晰各自準則的規范內容,同時也避免和其它準則起沖突,保持整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一致性。例如:在適用范圍判斷上,結合第33號準則合并財務報表,用以確定是否達到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結合第40號準則合營安排,確定;初始計量、投資方增資減資等使長期股權投資發生變化的,需要結合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二、對長期股權投資計量規范的影響
(一)初始計量新準則
在賬面價值份額的確認上與舊準則有明顯改變,初始投資成本改為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這是因為隨著各企業之間的互相控股、合營企業與共同控制企業內部交易事項、利潤操控方式的變化等帶來的影響,需要更加明晰被合并方資產的準確性,避免虛增資產和資產信息不準確。明確了合并時發生的審計、評估咨詢、法律等相關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發行權益性證券所產生的直接相關費用,按照準則第37號確定。這樣明確,避免了執行過程中的不一致。同時,取消初始入賬金額采取合同或協議價格。這是基于全球經濟發展,以及國家對長期股權投資更加規范的管理和控制使然,盡量避免無法計量、或是價值無法公允計量的經濟業務,避免投資雙方內部控制經濟交易,同時也是避免企業轉移資產或者不良核算控制利潤等目的。
(二)權益法相關會計處理
1、對子公司合并財務報表權益法調整
根據舊準則,投資企業對子公司長期股權的核算,要求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但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要重新按權益法進行調整。根據新準則,已經去除了按權益法調整財務報表的規定。
2、對成本法下被投資單位投資收益的計量舊準則中
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投資企業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而且,所獲得的分派的利潤和現金股利超過累計凈利潤的分配額后,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在新準則,不再沖減初始投資成本,全部作為投資收益對待。新準則這樣規定,實際上就是現在全部收益確認投資收益,然后再考慮是否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3、對投資方與被投資方內部交易的確認
這是把《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號》的有關內容在新準則中加以確定。投資方在計算確認應享有或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對于與聯營企業、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的內部交易損益,按照應享有的比例計算歸屬于投資方的部分,應當予以抵銷,在此基礎上再確認投資收益。投資方與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失,按照會計準則有關規定屬于資產減值損失的,應當全額確認。
4、權益法與成本法的轉換準則修訂后
成本法核算范圍的縮小,“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股權已經不屬于本準則規范的內容,那么權益法轉成本法只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追加投資導致。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只規定了追加投資對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權益法轉成本法的會計處理。投資方在非同一控制下,對被投資方增加投資,原來計入金融資產類,后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以及原來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應當轉入當期損益。
三、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一)投資性主體的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新準則規定,如果母公司是投資性的主體,那僅把那些為母公司提供相關投資服務的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并依據編制要求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如果母公司不是投資性主體,那應將母公司控制的全部主體,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二)投資方編制財務報表時
需要用權益法對報表進行調整準則修訂后,企業財務報表上和國際上會計準則保持同步。先運用成本法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處理,反映投資付出和收到的現金和利潤,反映實際的投資行為。同時,在對財務報表進行編制的時候,需要按權益法對其進行調整,對投資雙方的內部交易和股權關系進行抵銷,真是的反映公司資產、收益的變化情況。
作者:韋翠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科學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