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特崗計劃

      特崗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特崗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特崗計劃

      特崗計劃范文第1篇

      特崗計劃是從2006年開始的。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編辦下發《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特崗計劃”教師在聘任期間,執行國家統一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和標準,津貼、補貼由各地根據當地同等條件公辦教師年收入水平綜合確定。“特崗計劃”教師年收入水平原則上不低于當地同等條件公辦教師年收入水平。

      “特崗計劃”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以中央財政為主。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特崗計劃”教師的工資性支出,并按人均每年18960元的標準,與地方財政據實結算。

      (來源:文章屋網 )

      特崗計劃范文第2篇

      關鍵詞:"特崗教師計劃" 執行 農村義務教育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教師計劃”,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和中央編辦聯合并實施,2009年起擴大其實施范圍。該計劃是我國農村地區教師補充機制的創新,是吸引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機制,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措施。自實施以來,“特崗教師計劃” 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其預期目標,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處。本文對CF縣“特崗教師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調查,旨在發現其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完善“特崗教師計劃”執行過程的對策。

      一、 CF縣教育概況

      CF縣位于省會城市北部,經濟基礎薄弱。近年來,CF縣加大學校布局調整,經過撤并和合建,2010年小學168所,初中31所。[1]五年來,全縣新聘教師共1012名,現有中小學教師6256人。[2]

      CF縣自2009年開始實施“特崗教師計劃”,至2012年9月止共計劃招聘500名特崗教師,其中計劃招聘小學特崗教師共280名,初崗教師共220名(見表1)。

      表1 CF縣“特崗教師計劃”招聘教師計劃數

      二、CF縣“特崗教師計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對CF縣“特崗教師計劃”執行情況的調查,主要是隨機抽取該縣的100名特崗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該計劃在選拔、培養和期滿后各環節的執行情況。從中發現該計劃在執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崗前選拔之“四不” 問題

      1. 政策宣傳渠道少、范圍小,公眾知曉度不高。

      CF縣“特崗教師計劃”的宣傳渠道主要是電視、網站、報紙,宣傳范圍僅限于本縣境內。通過對設崗地區居民的隨機采訪發現,40%左右的居民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了解到該計劃,余下的居民根本不知道“特崗教師計劃”。

      2.招聘條件重學歷、輕理想,教師入崗動機不純。

      “特崗教師計劃”的招聘條件只強調學歷條件,而未考查應聘者的職業理想和信念。特崗教師入崗動機不純會造成其職業理想不堅定。調查顯示,該縣特崗教師期滿后愿意繼續留校任教或已經留校任教的有12%,想要或已經調到其他學校任教的占25%,期滿后選擇非教師職業的有15%,表示不確定去留的占48%。

      3.崗前培訓抓理論、丟實踐,培訓針對性不強。

      CF縣“特崗教師計劃”招聘的教師在上崗前須參加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但在培訓過程中出現了培訓理論化嚴重,實際教學技能少,針對性不強的現象。在對該縣特崗教師的調查中,認為崗前培訓對自己入職后作用很大的占26%,而覺得形式化嚴重的占64%。

      4.設崗學校編制少、缺崗多,學校需求不滿足。

      CF縣從2009年開始至今,特崗教師的招聘數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2009年和2010年分別招聘了特崗教師160人和200人,2011年和2012年減少到每年招聘70人。由于CF縣無其他教師招聘渠道,因此特崗教師招聘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了設崗學校師資不足,教師“教非所學”等超負荷工作的現象普遍。

      (二)崗中培養之“四受”問題

      1.政策保障欠缺,教師權利受侵

      調查發現:CF縣特崗教師中近70%兼任兩門甚至兩門以上的課程;每周有16至20節課的占59%,有21節課及以上的占19%。特崗教師在崗期間的權利受侵主要表現為:“教非所學”,跨年級跨學科教學,課時量過多以及擔任班主任工作。

      2.政府管理滯后,教師利益受損

      管理的滯后首先表現為政府對特崗教師的關注度小,造成特崗教師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等情況。調查發現,CF縣特崗教師的基本工資為小學教師1300元左右/月,初中教師1400元左右/月,績效工資一般在400元上下浮動。在對婚姻觀的調查中發現:85%的女性不愿和男性特崗教師組成家庭。其次是缺失配套政策的執行,如 “特崗教師計劃”配套的“農村學校教育碩師計劃”在CF縣沒有真正實施。調查顯示,CF縣只有26%的特崗教師了解這一政策,余下74%的特崗教師只是聽說過甚至根本不知道這一計劃。

      3.學校關懷不足,教師能力發揮受阻

      學校對特崗教師的關懷不足首先表現在學校很少為特崗教師配備指導教師。調查發現,CF縣設崗學校為特崗教師配備指導教師的僅有47%。其次是學校用人機制的不完善。最后是特崗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和外出學習的機會少。調查表明,CF縣特崗教師在服務期內很少甚至沒有機會參加外出學習的約占60%。

      4.個人動機多元,專業發展受限

      調查中發現,CF縣只有48%的特崗教師是熱愛教育事業,支援農村教育才選擇這一職業。(如圖1)而專業發展的調查結果顯示:CF縣特崗教師中對于自身專業化發展不知如何著手的占71%,有著明確自身專業化發展計劃的只占28%。(如圖2)

      圖1 CF縣特崗教師入崗動機調查表

      圖2 CF縣特崗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調查表

      (三)期滿分流之“四難”問題

      1.政策規定較模糊,教師難安心

      政策對于服務期滿的特崗教師去留問題沒有具體的保障措施,且執行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是否留任就能入編,如何參加“碩師計劃”等。政策的模糊性使特崗教師感到不安心,對將來的去向問題持觀望態度。

      2.政府財政壓力大,教師難留任

      對CF縣教育體育局“特崗教師計劃”執行負責人Z主任的訪談中了解到:2011年CF縣第一批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大部分已順利轉崗,成為當地正式在編教師。而2011年CF縣承擔的每位轉崗教師工資及其他支出約370,000元/年。這是CF縣財政無法承受的。

      3.學校培養代價高,人才難挽留

      設崗學校在培養教師方面十分慎重。一方面是因為上級給予的培訓名額少,另一方面是考慮到特崗教師在服務期滿時不易留任。因此,學校在考慮對特崗教師進行培養時都會有所顧忌。

      4.個人心理素質不高,教育信念難堅持

      特崗教師的心理素質不高,首先表現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消極情緒不能及時排解。調查中,約80%的特崗教師認為自己教學經驗不足,即使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于教學工作,效果也甚微。其次表現為人際交往能力不強。師生間難以掌控威信與親和的關系,同事之間難以協作。75.90%的校長認為特崗教師“主觀上就沒有想過配合”,只有24.10%的校長認為“配合默契”。[3]最后,特崗教師易受外界影響。當地居民對“特崗教師計劃”不了解,片面地以工資和工作環境的好壞來評價特崗教師的價值,造成特崗教師心理上的壓抑。

      三、優化“特崗教師計劃”執行的策略

      優化“特崗教師計劃”執行效果最好的措施能夠讓特崗教師感到“安心、舒心、暖心”,確保特崗教師“引得來、用得好、留得住”。因此,需從政策、政府、學校和教師個人四個層面來著手。

      (一)完善政策,提高吸引力

      首先是完善“特崗教師計劃”的招聘條件。不僅要看學歷,而且要注重對應聘者職業態度和信念的考查,使選的特崗教師既具有扎實的教育教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具備端正的入崗動機和堅定的教師職業理想。其次要加強對特崗教師入職后權利的保障。避免超負荷工作現象的出現,保障特崗教師均有機會參加教學培訓活動,為其專業化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最后,要落實期滿留任激勵制度,督促各地做好特崗教師留任工作,激勵他們扎根農村,服務基層。適當授權地方政府可根據特崗教師的表現將其盡早轉為正式編制,以此來增加特崗教師職業的穩定性。在不斷提高其工資待遇的同時,提供更多利于他們專業發展的優惠措施。

      (二)加強管理,增強執行力

      首先,要加強宣傳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宣傳“特崗教師計劃”的方針政策和工作成效,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宣傳各地推進“特崗教師計劃”的好經驗,加大其宣傳力度,幫助特崗教師盡快成長為骨干教師。同時消除當地居民對特崗教師的誤解和歧視,保證其在平凡而偉大的崗位上得到應有的理解與尊重。其次,教師培訓要技能化。培訓應在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增加實際教育技能技巧的培訓,可通過課例教學對特崗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增加農村基礎教育特點及現狀的分析,讓他們在入職前對農村教育有所了解。再次,要加強動態管理。要暢通特崗教師訴求渠道,了解特崗教師的心理狀態,積極解決其訴求;要做好地方財政預算,加大教育投入,省級政府要加大對貧困縣的支持力度,對急需教師的貧困縣給予優先傾斜,縣級政府要統籌特崗教師的工資,依據崗位的艱苦程度給予不同的待遇。最后,要落實相關配套政策,加強對特崗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指導。要落實期滿特崗教師的留任激勵制度,為特崗教師專業化發展及服務期滿后的職業規劃提供具體的發展方向及前景規劃。

      (三)優化教學環境,合理利用人才

      首先,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陳舊的教學設備,為學校教師提供更好更先進的教學條件。其次,設崗學校要建立起“結對成長模式”:讓一些經驗豐富,樂于助人的老教師與特崗教師結成對子,有意識地整合特崗教師與本地師資力量,使其搭配從教,形成梯隊。[4]這樣,老教師不僅能夠給予特崗教師及時地生活工作輔導,還可以從特崗教師處學習新穎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等。再次,學校要善于利用人才,給特崗教師適當減壓。避免“教非所學”等超負荷教學現象;充分利用特崗教師的專業優勢,帶動學科發展;重視對特崗教師的培養,為其提供更多學習培訓的機會,盡快把他們培養成學校的骨干教師;學校評價體系要多元化,注重激發教師教學積極性,提高特崗教師的綜合工作能力等。最后,要改善條件,關懷生活。設崗學校要盡力為特崗教師解決生活不便的問題,如盡力為特崗教師提供免費或過渡性住房。關心特崗教師的婚姻家庭,對于未婚的特崗教師,學校可鼓勵其就近擇偶,引導其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戀愛怪圈;對于住地離校較遠的教師,學校在安排課程時給予適當的照顧,課程盡量不安排在下午最后一節或周五下午等。

      (四)堅定職業信念,規劃專業發展

      特崗教師首先要端正入崗動機,堅定職業信念。入崗前,應對其工作環境、職責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做好充分地了解,結合自身興趣、志向等方面判斷自己能否勝任這一工作,把特崗服務期當作是人生的重要經歷和寶貴財富。其次,要有良好心理素質,積極樂觀態度,能夠勇敢面對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避免受到一些農村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積極參與學校管理。最后,要做好職業規劃,明確人生目標。在特崗教師在服務期內,形成理性的自我評價,加強對“特崗教師計劃”及其相關配套政策的了解,將政策的優惠條件與自身發展相結合,做好職業規劃,明確人生目標,避免職業發展迷茫,缺乏計劃性的現象出現。

      總之,“特崗教師計劃” 對促進我國農村教育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預期目標,但其執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當前,我國農村地區仍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教師來加強農村地區的師資隊伍建設,這就要求“特崗教師計劃”須進一步的優化、完善,為構建農村教師補充長效機制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門戶網站.CF縣均衡教育發展大紀實[EB/OL].

      [2]CF縣政府文件

      特崗計劃范文第3篇

      第一,加強對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工作十分必要。為解決教育實踐中的眾多問題,多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教育政策,有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可能很好,有些可能一般,還有些政策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可能引發了一些沒有預估到的新問題。但長期以來,對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工作還開展得很不夠。為此,需要加強對政策實施有效性的評估。

      第二,教育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更需要跨部門的通力合作。“特崗計劃”政策之所以取得可喜的成績,與國家四部委的共同協作是分不開的。“特崗計劃”的評估工作能夠圓滿完成,也是聯合國兒基會這樣的國際性組織,與教育部師范司一起,會同全國各省專家和代表共同研究、密切配合的結果。希望這種跨部門聯合解決問題的創新機制,能夠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推進,得到更大范圍的采用。

      第三,高校應當在政策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大學在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同時,還應加強社會服務工作。任何一項政策都不可能一出臺就很完美,都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高校在政策研究方面人才濟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應當做好政府部門的參謀,積極開展政策評估,通過扎扎實實的研究工作對政策實施效果得出客觀而深入的結論。

      特崗計劃范文第4篇

      1.知識目標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圍、組成、地形和氣候特征等基本情況。

      (2)了解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3)了解香港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

      (4)了解香港發達的旅游業、信息和教育。

      (5)通過對香港經濟特點的分析以及香港和內地實現共同繁榮的探究,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獲取圖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3)使學生初步掌握“海陸位置優越,城市為主體,人多地狹以及外向型經濟發達這一類國家或地區區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認識方法。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香港的“身世”和“一國兩制”政策的講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國策教育。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初步形成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香港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的地位。

      四、課時設置:1課時

      五、教學過程分析

      本節內容共一課時,重點是香港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的地位,整體教學程序包括:第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第二,探索新知,講授新知;第三,課堂練習;第四,歸納小結,理清脈絡。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東方之珠》。伴隨著舒緩的音樂講述:在祖國的南海之濱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曾經歷了近百年的滄桑歲月,終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如今它更加光彩奪目,被譽為“東方之珠”,同學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學生齊答:香港。(音樂停)

      關于香港這個地名大家耳熟能詳,但對香港的詳細了解,可能為數不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繁華都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多媒體展示課題)(板書)

      2.探索新知,講授新知

      了解香港的基本地理情況。(板書)

      整體感知香港的位置。(多媒體展示課件3)

      學生活動:請大家閱讀課文(第58頁)內容并借助地理圖冊,討論下列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1)香港的海陸位置、范圍、面積及人口等情況。

      (2)海陸位置:地處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側,北與廣東省深圳市相連。

      (3)范圍、面積、人口: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及周圍多個島嶼。2001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土地面積1099平方千米,人口672.5萬。

      ①教師引述:由香港的人口密度6119人/平方千米與遵義兩城區的人口密度571人/平方千米進行比較得出香港“人多地少”的區情。

      ②多媒體展示香港地形圖。

      指導學生讀圖,并歸納香港的地形特點:多低山丘陵、平原狹窄(只占1/6)

      地勢:中高周低

      請同學們思考2001年香港的土地面積1099平方千米,現在的面積是1104平方千米,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填海造陸)

      ③香港的氣候。

      學生活動:多媒體展示香港氣溫、降水逐月分配圖,學生完成下列問題:

      a.香港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幾月?溫度是多少?(7月、28℃)

      b.香港最低氣溫出現在幾月?大致溫度是多少?(1月、15℃)

      c.香港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哪幾個月?年降水量是多少?(5~9月,2214毫米)

      小結: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香港的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香港的氣候特征:溫暖濕潤,四季宜人。

      思考:香港的降水量并不算少,但缺水嚴重,你能說明其中的原因嗎?

      教師提示:香港三面環海,年降水量雖大但時間分配不均,又無大的湖泊、河流調節,加上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很大,所以缺水嚴重。那香港的缺水又是怎么解決的呢?(跨區域調水)

      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由來。

      過渡:通過學生活動――由一名學生朗讀“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材料,教師講述:所謂“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指在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香港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香港的回歸一方面表明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黨和政府的‘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多媒體展示2000年祖國大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均生產總值比較表,通過表格得出:2010年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是祖國大陸人均生產總值的近7倍。思考:香港經濟水平高的原因是什么?接下來請同學們看課本內容:

      國際經濟貿易中心(板書)

      a.有利的地理位置:背靠大陸,面向國際市場(學生看書歸納)。

      b.是全球貿易中心之一(圖片展示)。

      c.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圖片展示)。

      d.制造業地位下降,第三產業發達(圖片展示)。

      小結:香港經濟結構的特征:以對外貿易為主導,有著以加工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旅游業為支柱的多元化結構,競爭實力雄厚,經濟水平高。

      由學生自主完成第58頁活動3,教師講述“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香港進口商品地區最大的是中國內地,而香港出口商品地區較大的對象仍然是中國內地。而對外貿易是香港地區的最中心產業,所以,可以看出香港地區經濟發展與祖國內地聯系是非常的密切。”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地圖冊第33頁)提問:香港與大陸“前店后廠”的格局是怎樣形成的?教師講述:目前香港制造業80%的生產線已經轉移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大陸主要負責對原材料進行加工,香港主要負責產品銷售。所以大陸是廠,香港是店。

      發達的交通運輸(板書)

      展示課件(香港主城區圖),讓同學們在圖中找出維多利亞港的位置,主城區內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京九鐵路以及地鐵。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內容思考并完成表格填空。

      教師小結:發達的交通為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旅游、信息和教育(板書)

      a.購物天堂。

      b.國際信息中心。

      c.教育發達。

      3.課堂練習

      4.小結本節內容

      (1)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情況。

      ①位置。

      ②范圍、面積、人口等(人多地少)。

      (2)國際經濟貿易中心。

      ①對外貿易的優勢。

      ②是全球貿易中心之一。

      ③是世界重要金融中心之一。

      ④制造業地位下降,第三產業發達(“前店后廠”格局的形成)。

      (3)發達的交通運輸。

      特崗計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錫田巖體;流面構造;長石巨斑晶;共結結構;閃長質包體

      0 引言

      湖南錫田巖于湘東茶陵縣城東25km處,屬湖南省茶陵縣、江西省井岡山境內。巖體出露面積約238km2,有大小不等的侵入體40多個,巖體侵入于下古生界地層之中,圍巖均發生較強的大理巖化、角巖化、矽卡巖化等熱接觸變質作用,巖體北西側被白堊紀紅層覆蓋[1],空間展布形態呈近南北向的葫蘆狀(圖1),為一個復式巖基。錫田地區大地構造位置上位于南嶺中段、揚子板塊與華夏板塊間的欽—杭結合帶中部,茶陵—郴州深大斷裂東側(圖1)。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錫田巖體找礦成果突出,已探明鎢、錫資源量32萬噸,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2],因此對錫田巖體巖石學結構、構造方面的研究,探討其巖體成因、富礦巖石等信息具有重要意義。

      1 錫田巖體的侵入接觸特征、流線構造

      錫田巖體牛皮垅處花崗巖與圍巖呈“假整合”侵入接觸,其侵入接觸面與圍巖的變余層產狀基本相同(圖2 a),均為(190°∠40°);在侵入接觸的內接觸帶,可見巖漿侵位形成的冷凝邊,冷凝邊在巖體的不同部位寬窄不一,從幾厘米到十幾厘米不等,巖性為二長花崗巖,呈細粒花崗結構(巖體邊部的主體巖性為中粗粒花崗結構),含少量長石斑晶,在巖體內接觸帶,偶見巖體侵位時捕獲的圍巖碎塊;在巖體侵入接觸的外接觸帶,熱接觸變質明顯,變質帶寬200—1000m不等,有角巖化、大理巖化等;在近巖基的熱接觸變質帶,廣泛發育有侵位誘發的邊緣向斜構造, 邊緣向斜是巖基侵位在圍巖中形成的具特色的褶皺構造之一,其規模大小不一。

      巖體邊部的中粗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發育流面構造(圖2 b),流面產狀(160°∠35°),可見自形板狀斜長石斑晶(圖3 a)、扁平橢圓狀捕擄體(圖3 b)長軸呈平行排列。流面上的斑晶斜長石、鉀長石為自形晶,無塑性變形;基質斜長石、鉀長石、黑云母及石英為巖漿結晶礦物,呈中粗粒花崗結構,未見重結晶。據王濤(1990)將花崗巖中發育的流面構造劃分為巖漿流動形成和構造作用形成兩種。錫田巖體圍巖接觸面產狀和流面產狀基本一致,花崗巖組成礦物未見構造變形,因而流面構造為巖漿流動過程中形成,而非構造成因,而斜長石斑晶、扁平捕虜體的定向方位指示了巖漿侵位時的流動方向。

      巖體邊部的流面構造(礦物長軸方向)與巖體侵入接觸界線傾向產狀趨于一致,在巖體內接觸帶中發育冷凝邊及可見圍巖碎塊,巖體外接觸帶變質特征明顯,而且發育邊緣向斜構造,表明錫田巖體以膨脹方式擴展侵位空間的主動侵位特征。

      2 鉀長石、斜長石巨斑晶

      錫田巖體主體巖性中粗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ηγT3b)中發育含10%左右的鉀長石巨斑晶[據路風香(2002),粒徑大于1cm的礦物,可稱巨晶],巨斑晶(如圖4 a)呈半自形寬板狀,大小不等,一般4×6cm,個別更大,且分布不均勻。鉀長石巨斑晶的新鮮斷面上,可見環帶結構和卡氏雙晶,巨斑晶中包裹有斜長石、石英、黑云母等細粒礦物,包裹礦物呈同心環狀排列,顯示出環帶特征;斑晶邊緣凹凸不平,呈齒狀輪廓,且有大量的石英、黑云母出現。鉀長石巨斑晶中出現簡單雙晶、環帶結構,斜長石、黑云母包裹體,因而鉀長石巨晶是巖漿成因的[3—4]。鉀長石巨晶的形成是巖體侵位后,首先結晶出斜長石、黑云母、石英等礦物,其后鉀長石開始成核結晶[5]。在鉀長石結晶的過程中,環境振蕩、早結晶的礦物不斷的遷移,正在結晶的鉀長石捕獲了這些遷移的礦物,因而在晶體內形成斜長石、黑云母等礦物包裹體。鉀長石巨斑晶中呈環帶狀分布的包裹體,標志著結晶條件的改變,是溫壓變化的轉換界面[3]。

      中細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ηγT3c)中含8 %左右的斜長石巨斑晶,巨斑晶呈長條狀、自形板狀,大小2×5cm,大者到3×10cm,在巖石中呈不均勻分布;斜長石巨斑晶中環帶結構發育,環帶清晰,巨斑晶與基質的接觸界線平直(如圖4b),表明斜長石巨晶與基質為同時結晶[6]。此時的溫壓條件及巖漿組分,對斜長石的快速生長極其有利,這時結晶出來的剛性晶體,在熔體中處于一種似懸浮狀態[7],晶體之間沒有相互擠壓及塑性變形 ,生長空間也相對充足,因而形成自形板狀的斜長石巨晶。

      斜長石、鉀長石巨斑晶環帶結構的發育,是晶體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交互作用下,其生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與環境(熔體)發生能量和物質交換,通過能量耗散、成分變化過程形成一種宏觀時空有規律的結構[8—9]。因此,鉀長石、斜長石巨晶的形成環境,是溫壓條件不斷變化的振蕩的環境中結晶而成。

      3 共結結構

      錫田巖體潭前處中粗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呈共結結構(圖5a),斑晶鉀長石呈半自形—他形板狀,大小3×6cm左右;石英斑晶呈他形粒狀,大小1cm左右,石英斑晶嵌生在鉀長石斑晶邊部及其中。表明巖漿冷卻時,結晶路線直達共結點,鉀長石和石英同時結晶而交生在一起[6]。

      然而,在斑晶周圍,分布中粗粒的斜長石、黑云母及石英粒(圖5b),這些礦物充填于斑晶的裂隙中,可見結晶時間明顯晚于斑晶,說明中粗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是兩階段結晶的產物。

      4 閃長質包體及鉀長石聚斑團塊

      錫田巖體中細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中廣泛發育暗色閃長質包體(圖6a),包體呈微細粒結構,礦物的粒徑在0.3—1.2mm間,由斜長石(60%—70%)、黑云母(約15%—25%)、石英(約10%—20%)、少量的鉀長石組成,含有副礦物鋯石、磷灰石等。斜長石呈半自形板狀,黑云母呈半自形板片狀,石英呈它形粒狀充填于斜長石、黑云母的間隙,副礦物磷灰石呈針狀,長寬比可達1:30。獲得閃長質包體及其寄主花崗巖的LA—ICP—MS鋯石U-Pb年齡分別為(145.09±0.63)Ma、(150.04±0.52)Ma(年齡數據在中國地質待刊),表明閃長質包體和寄主花崗巖形成于晚侏羅世。閃長質包體中發育淬冷邊,反向脈及鉀長石、斜長石捕獲晶;淬冷邊寬5—10mm,顏色較包體深,呈微細粒結構或玻璃質;閃長質包體中反向脈呈細脈狀,偶爾可見;鉀長石、斜長石捕獲晶有的位于包體與寄主巖石的接觸邊界上,有的部分擠入包體,部分留在寄主巖石中,有的則完全被包體捕獲。上述特征表明,閃長質包體是巖漿混合成因的。

      巖石中局部可見鉀長石聚斑團塊(圖6 b),大小在十幾厘米到幾十厘米不等。團塊有兩種,一種是由暗色包體和鉀長石斑晶組成,鉀長石斑晶以包體為中心在其邊緣聚集;另一種僅由鉀長石斑晶聚集而成。上述兩種團塊的鉀長石巨晶間隙中均充填中粗粒的斜長石、石英、黑云母等礦物。一般而言,鉀長石聚晶團塊常與暗色包體共生,呈正相關關系,但也有不相關的情況[10]。聚斑團塊與暗色包體的共生關系,可能是由于巨斑晶在巖漿里運移過程中, 遇到呈固態的暗色包體受阻而聚集所致[3]。另外,巖漿在運移的過程中,巖漿的流動速度、斑晶的大小的差異,也能導致局部斑晶的聚集,呈現不均一分布。

      5 主要的地質意義

      (1)錫田巖體內接觸帶及其邊緣發育流面、流線構造,內接觸帶中可見圍巖碎塊以及外接觸帶熱接觸變質特征和發育邊緣向斜構造,表明錫田巖體以膨脹方式擴展侵位空間的主動侵位特征。

      (2)錫田巖體中發育斜長石、鉀長石巨斑晶,并且斑晶中環帶、礦物包裹體發育,表明巨斑晶是溫壓條件不斷變化、振蕩的環境中結晶而成;而在共結結構的花崗巖中,清晰可見兩個時代的結晶礦物,表明錫田巖體是多階段侵位的花崗巖體,陳迪等(2013)獲得錫田巖體鋯石U—Pb 年齡230.4±2.3Ma、215.7±3.3Ma、151.6±2.8Ma、141.6±4.1Ma也表明錫田巖體是多階段侵位的花崗巖。

      (3)錫田巖體中的閃長質包體具有淬冷邊、反向脈,含有捕獲晶鉀長石、斜長石以及發育針狀磷灰石,表明閃長質包體是巖漿混合成因的;而鉀長石聚斑團塊的發育表明,基性巖漿注入酸性巖漿過程中發生巖漿混合作用,快速冷凝的基性巖漿在運移的過程中受到熔體中鉀長石的阻力而聚結成團塊。

      參考文獻:

      [1] 馬鐵球, 柏道遠, 鄺軍, 等. 湘東南茶陵地區錫田巖體鋯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 地質通報, 2005, 24 (5): 415-419.

      [2] 蔡新華, 賈寶華. 湖南錫田錫礦的發現及找礦潛力分析[J]. 中國地質, 2006, 33 (5) : 1100-1108.

      [3] 白宜真. 北京大莊科花崗巖巖體中鉀長石巨斑晶的巖漿結晶成因特征[J]. 河北地質學院學報, 1986, 9 (2) :123-133.

      [4] 程德琳. 山東上莊花崗巖中鉀長石成因[J]. 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所刊,1982 (3) : 82-92.

      [5] 李小偉, 莫宣學, 趙志丹, 等. 花崗巖類中鉀長石巨晶成因研究進展[J].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0 (9) : 210-215.

      [6] 路鳳香, 桑隆康, 鄔金華, 等. 巖石學[M]. 地質出版社. 2002。

      [7] 王濤, 劉先文. 花崗質巖石中巖漿面理和構造面理鑒別標準的評述[J]. 世界地質,1990 (4) : 188-194.

      [8] 何安明. 斜長石環帶結構成因機理研究[J]. 西安地質學院學報.

      [9] 何安明. 斜長石環帶結構與相干結構[J]. 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9(11).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