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景觀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園林景觀施工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不規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事園林景觀行業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我國的園林景觀施工管理的理念大多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理念,并沒有考慮到中國園林景觀建設多元投資方的狀況,這些投資方的負責人各抒己見,政府難以統一控制,則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費。這些都是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不規范造成的,管理負責人要用科學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管理,才不會讓這樣的情況發生。
1.2缺乏技術支持是施工管理過程中最大的問題
技術支持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很難使園林景觀達到預期的綠化效果,園林景觀的技術主要體現在園林樣板設計、資金預算和竣工驗收這些方面。而在施工管理過程中的技術卻是很缺乏的,樣板設計的完美,也還需要施工人員擁有一定的技術去完成,才能制造出實用、美觀的園林景觀。
1.3施工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不高
綠化意識淡薄園林景觀對員工的專業素質要求是很高的,種植的樹木、花草,在一定的時期需要進行修剪、造型設計。但是目前的綠化施工人員素質并不高,良莠不齊,很難將園林設計的理念體現出來,甚至有的施工人員認為園林綠化只是簡單的鋪草種樹,綠化的意識淡薄,不能真正理解園林設計者的意圖,給管理工作增添了難度,同時還給環境造成破壞。
2綠化養護管理的具體措施
2.1灌水管理
灌水是樹木和花草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證,在園林中種植的樹木花草因為其環境的特殊性,必須要定期定量的灌水。灌水也不是盲目的對所有的樹木和花草統一澆灌,這其中是有很多講究的。例如,不同樹木栽植的年限,灌水量就不同,新栽的樹苗要連續灌水3~4次,還要合理安排好時間和間距;不同樹木的生長期,灌水量就不同,北方的樹木抗旱,秋冬和早春是北方樹木的休眠期,在這個時候灌水,非常有利于樹木的生長;樹木品種不同,灌水量就不同,不同的樹種即使種植在同一片土地上,它的需水量也會因習性的不同而不同,花灌木需水量比較大,抗干旱的樹木需水量比較小;依據氣候對樹木進行灌水,南方和北方的氣候是不同的,南方的雨季比較長,北方的雨季比較短,南方4~6月為雨季,而北方則為旱季,因此北方的樹木應在旱季進行大量的灌水,而南方的樹木則不需要灌水。
2.2樹木的修剪
樹木的生長和樹葉是離不開的。樹葉的光合作用給樹木提供必要的能量,在修剪樹葉的過程中,樹葉如果修剪的過多,會給樹木造成嚴重的損害,還會讓外界的細菌乘虛而入;樹葉如果修剪的過少,樹木的營養就會供給不足,妨礙樹木茁壯成長,因此,在修剪樹葉的時候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為園林景觀價值的體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及時進行樹木病蟲的防治
樹木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樹木是綠化養護的重要途徑,樹木的天敵是病蟲,一旦被病蟲侵入,樹木就會命不久矣。在養護管理的時候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地應對,及時防治病蟲,例如,蚜蟲、小蠹蟲、金龜子等是樹木的主要害蟲,要將常規殺蟲和化學農藥的使用相結合,同時開展物理、生物防治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樹木病蟲的防治。
2.4施肥管理
樹木的生長是離不開肥料的,樹木只有吸收了足夠的磷元素,才能長的枝繁葉茂,因此,綠化養護人員在進行樹木養護的時候,要做好施肥工作,在樹木最需要營養的時候施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這些養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能維持生態系統地平衡,凈化城市的空氣,給忙碌的城市生活帶來綠色的生機。
3結束語
基于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不僅僅具有經濟性、生態性和高效性還應具備其自身的個性化。個性化指的就是園林中的景觀要充分體現當地的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在設計中注重景觀特色和個性的挖掘保護避免在園林設計中忽視個性,造成雷同的現象。并且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到精心分配、選擇和組合,處處都要考慮周全,把設計做到盡善盡美。
園林景觀設計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它就要在各方面都盡可能的滿足城市人群對它的需求。于此,基于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從不同年齡層次、不同需求層次的使用者的心里需求出發,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園林景觀布局。設計師可以從當地的場地特點,使用者的活動內容、園林周邊的環境等情況來的提供相應的設施。
如何建設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
1對園林植物進行優化配置
在對園林進行配置的過程中,有科學依據指出園林的景觀設計應該以書目為主,實現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結構,強調綠量和生態效益,并且草、灌、喬的比例盡量保持在1:3:6最為適合。而在過去的實踐過程中也表明,在耗水量當中草遠遠高于喬和灌木,在生態效益中則是草低于喬和灌木。所以,在路旁和廣場宜多栽樹木;而簡易的喬、灌木就多長于居民小區之中。
2保持原生態,做到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做到節約的根本所在,從而要充分的利用各類資源來保持城市園林的原生態,保護當地園林的花草樹木,對園林做好綠化、養護、修理等日常工作,在園林景觀中達到完美的綠化效果,并體現出當地的特色綠化。此外,也應該根據園林的特點要盡量的節約水資源,多種植耐旱植物,這樣既可滿足景觀的營養需求又可以減少多水分的使用。
3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技術創新
在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中,若能運用科技手段來實現灌溉和對城市的污水進行回收,從而實現開源節流,那么必將降低園林綠地對城市水資源的消耗程度。這既節約了水資源,又利于城市水污染的處理,達到一舉兩得,兩全其美的效果。
4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來進行管護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除了在植物設計環節注重對植物的選擇的栽培,在往后的階段還得運用科學的手段來對園林進行看護。于此,就應加強對養護人員的節水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節水技能;明確灌水的次數和量,從而達到減少用水量的目的;掌握各種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生活習性,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1神話中的園林神話傳說中的園林往往帶有濃重的神話色彩,例如,神話傳說中的“懸圃”具有“登之乃靈,能使風雨”的神奇功能。先秦文學作品中的懸圃往往被安置在昆侖神山的第二層,猶如一個空中花園,在《離騷》《淮南子》《山海經》等文學作品中都有關于懸圃的描述。除了懸圃,蓬萊仙島也是先秦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園林景觀,蓬萊仙島常出現在遠離陸地,地域廣闊的地方,且多有“無風而洪波萬丈”的滔天海浪作為與外界隔絕的天塹。這些蓬萊仙境中常有高山流水和繁盛的草木,仙島上的宮殿也都流光溢彩。值得注意的是,在對蓬萊仙島的構建和描述中已經出現了石頭、山水植物等后世園林的基本構成要素。總體而言,先秦文學作品中的園林景觀都展現出“萬物有靈”的原始思想理念,且具有明顯的共性特征:首先,這些園林景觀的選址都傾向于比較偏遠的地方,懸圃選擇建在高山之上,蓬萊仙島則在海浪洶涌的海島上,這些地方均與世隔絕,不易被塵世干擾,較為適合人和動植物休養生息。其次,在建筑形式方面,這些神話園林均由宮殿、高臺等元素構成。建筑風格莊嚴肅穆,讓讀者在驚嘆其神奇輝煌之余頓生向往之情。最后,這些神話園林中的植物大多未經修飾,呈現出原始的生長狀態,因此,樹木多茂密繁盛,其中還有許多具有神奇功能的稀有植物。
2皇家園林皇家園林是指隸屬于帝王或諸侯的園林景觀,其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并逐漸變化和發展。皇家園林在建筑形式和裝飾風格上多參照神話園林,因此多臨水而建,其選址不僅要環境優美,還要物產豐富,以滿足日常生活、宗教活動、飼養狩獵、農業生產的需求。先秦重要文學典籍《詩經》中記載周朝祖先公劉就曾選擇“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之地修建都城,此地不僅水源豐富,而且地勢平坦,利于進行農耕生產。除了參照神話園林的建筑形式,先秦文學作品中的園林還多采用“囿”與“臺”的建筑形式。臺的邊緣多為斜線和直線形式,這體現了先秦人民對于山岳的崇拜。臺多建在環境優美之地,商周時期臺多為宗教祭祀之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臺演變成為供帝王或諸侯飲酒游賞的場所。在東周時期臺的構建要素已經不止是宮殿樓閣,還囊括了天然山水。先秦時期文學作品中的皇家園林總體展現出“圖騰崇拜”和“萬物有靈”的原始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和風格也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同時,這些皇家園林在選址方面多以物產豐富、環境優美、依山傍水為參考依據,植物均具有保佑國家興盛的象征理念,建筑則要流光溢彩,這些建筑原則顯然受到了神話園林的影響。
二、紅樓夢中的園林景觀及造園手法
1《紅樓夢》中的園林景觀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這一章節就有多處文字涉及園林景觀,賈政等人從“曲徑通幽”這一景觀開始游覽大觀園,在瀟湘館、蘅蕪苑、沁芳亭等處都有賈寶玉題詠的詩詞對聯,在蘅蕪苑的不遠處“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復道縈紆”,這里就是富麗奢華的正殿,經過正殿“正面現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龍蟠螭護,玲瓏鑿就”賈政命諸人為此牌坊題名,一眾文人清客的題詞都未能合賈政心意,于是,眾人示意寶玉擬題,賈寶玉見了這塊牌坊卻“心中忽有所動,尋思起來,倒象在那里見過的一般”其實,這些建筑景觀正是他在寧府秦可卿房中睡覺時夢到過的“太虛幻境”。賈府中的大觀園可以看做天上太虛幻境的一個縮影,因此,大觀園中的園林景觀與太虛幻境中的頗為相似。賈府中的大觀園是為了迎接皇妃賈元春省親而建,因此,它雖是賈府的私家園林,但其在建筑質量、工藝、風格、規模等方面都接近了皇家園林的標準。大觀園的園林景觀主要分為六個部分,賈政等人在經過這處名為“曲徑通幽處”的石洞之后,就進入了大觀園的第一部分園景區域,這里位于大觀園前部,建筑華麗。在這處景區的盡頭是一座斜阻的青山,轉過此山就到了賈政頗為滿意的“稻香村”,在“稻香村”附近的山坡上是大觀園的后花園,這里有牡丹亭、荼縻架、芭蕉塢和芍藥圃,此處繁花似錦,主要供賈府諸人觀賞花卉。沿盤山小道經過這片花圃,再翻過“大主山”,經過一座板橋,便到了蘅蕪院,蘅蕪院不遠處正是“省親別墅”,這里也是大觀園的正殿。過了正殿就進入了后來寶玉所住的怡紅院,出了怡紅院的后門“便是干坦寬闊大路,豁然大門前見”。通過對太虛幻境和大觀園園林景觀的描述不難發現,其園林藝術吸取了許多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精髓。
2《紅樓夢》中園林的造園手法首先,大觀園采用了主題造園的手法,其主題即為“天仙寶鏡”,這四個字原是正殿玉石牌坊的題詞,后賈元春認為太過招搖就更名為“省親別墅”。站在這塊玉石牌坊下,越過院中廣闊的大水池,可以盡情觀賞水池對岸的各個景區:由“曲徑通幽處”導入的花柳繁華;以“稻香村”為主的農田村舍;繁花似錦的大花圃。面對這特色各異的景區,不禁讓人恍若身處天上,俯瞰人間一般。曹雪芹將此處定名為“天仙寶鏡”實則是要提醒讀者,這些富貴繁華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正是這個“天仙寶鏡”的主題,使大觀園籠罩在一片神秘的氣氛中,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朦朧感。在這塊“寶鏡”中可以看到人間眾生諸相,這里既有窮困,也有奢華;既有淡泊明志之地,也有富貴奢靡之鄉。盡顯世間的滄桑和坎坷,讓人在感受命運浮沉的同時,不免發出千古興亡之慨。為園林設置一個思想主題,是文學家曹雪芹對中國園林藝術的一大貢獻,園林有了主題就可以化繁為簡,依照主題進行總體規劃,確定各個景區的特色要點。其次,大觀園還采用以景區造園的手法,按照大觀園的園林景觀特色和方位,基本可以劃分為:園前區、葬花區、花圃、稻香區和寒塘區。這些景區的建筑風格和意境都與之后入住的人物性格有契合之處。如稻香區為喪夫守寡的李紈所居,葬花區則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居住,寒塘區歸身世凄楚、性格冷傲的妙玉所住。
3.曹雪芹將大觀園的建筑景觀與其主人的性格身世相互映照。例如,果敢決絕的探春所居住的“秋爽齋”,室內陳設每一件都精美珍貴,且都具有一個共同特征———大,這一方面體現了探春大度豁達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她系出名門、氣質高雅的身世特點。在賈寶玉所居住的怡紅院里,建筑裝飾鋃寶嵌金、流光溢彩,且兼具中西建筑風格,這顯然與中國傳統建筑裝修風格相違背,但卻恰恰反映了賈寶玉出生不凡、叛經離道的性格特點。再如,薛寶釵所居住的蘅蕪院,它其實是“太虛幻境”中神仙洞府的縮影,是世外高人修身養性的處所。因此,蘅蕪院內建筑用材雖規格極高,但建筑外觀卻樸實無華。進入院內迎面就是一塊氣派非凡的插天大山石,院中沒有種植任何花木,均以香草為飾,表面看來似乎過于簡陋,實則不然,古時院內擺放的山石皆以大為貴,蘅蕪院中的這塊插天山石顯然是上等珍品。而香草雖然不似繁花耀眼奪目,但卻比花草樹木更加名貴。蘅蕪院中看似樸素無色的油壁也是由優質木材精制而成,這種木壁需要用上好的桐油反復粉刷,極耗工時。這種建筑裝修手法與“自云守拙”的薛寶釵可謂相得益彰。曹雪芹運用多種造園手法將大觀園中庭院建筑風格與諸人性格一一照應結合,將讀者的閱讀目光吸引到人物性格的細節和局部描寫上,以其細膩的筆觸撩撥讀者心緒。
三、結語
1)在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下
園林景區不斷流入外來營養鹽及其他污染物,大量營養鹽、有機物等被水體接納,進而繁殖了大量藻類與浮游生物,進而降低水體溶解氧含量的能力,導致水質不斷惡化,增加水體色度及降低水體透明度,甚至出現魚類大量死亡的嚴重后果,這種情況下,將出現生態不平衡的現象。
2)因園林景觀水體
具有較低的自凈能力,當受到污染物的強烈沖擊后,水質將急速惡化,進而大大降低景觀效果,甚至對人們的生活水平造成極大的影響。對水體自凈能力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種:①物理因素。通過稀釋、擴散、混合及沉淀等過程污染物的濃度有所下降,但水流方向、風向等都會對分解污染物等能力造成極大的影響。②化學因素。通過氧化還原、酸堿反應等作用水質的部分化學物質濃度將有所下降,但其他物質則無法分解。③生物因素。水景生物具有較差的多樣性,種群極為單一,水生植物種植具有不明顯的分層。
二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技術的應用
1屋頂花園
作為一種不占地面土地的特殊綠化形式,屋頂綠化很大程度上可以對城市建設與綠化爭地矛盾進行有效緩解。隨著城市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應大力發展屋頂綠化項目。屋頂花園可以對城市環境面貌進行有效改善,進而對大氣浮塵情況進行有效緩解,起到凈化空氣及空氣濕度增加的作用,同時對水源加以凈化,以此達到市民生活及工作環境質量提升的目的。可以對城市綠地面積進行有效增加,在人類綠化空間開拓的同時,進行田園城市的建設,在城市環境美化的基礎上,對生態效應進行有效改善,并以此對生活質量進行有效提升。
2強化生態感知意識設計
能使人們對自然具有感知能力,并認識自然的組成元素,能夠進一步地讓人們體會到現今環境中的不同問題,如像植物園或者其他眾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地方。他們用設計傳達世界的狀況,將人們的視野放寬,去認識那些難以觀察到卻具有深遠意義的多元功能元素。本設計在具觀賞和實用功能的雕塑上添加了一些與環保相關的數據,以達到教育及生態知識普及的作用。
3生態景觀材料
屋頂排水格分PVC和HDPE兩種,價格相差不大,那么HDPE的排水格相對PVC排水格就更環保些;硬質鋪裝能透水的材質當然比不透水的材料更環保,如透水混凝土、土壤硬化地面、碎石鋪地(crashrock)、生態沙、植草格、透水磚、陶土磚;鋼比混凝土相對環保些;竹材比木材更環保,因為竹是速生植物,3~4年即可成材,而木材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錘煉;透水瀝青不會比瀝青更貴,只是配比的不同,而且是公開的;塑膠實際是透水材料,且內部能有組織排水,所以下面的基礎最好選用透水混凝土,如果因為造價問題不能選用,那只有在混凝土上每50cm見方設置排水口穿過混凝土,以防止因為排水找坡不到位,塑膠長期泡水,而嚴重減短壽命。
三結語
規劃理念是貫穿于整個規劃建設過程的指導思想,對規劃起著統領性、方向性、約束性的作用,對導視系統的規劃亦是如此。導視系統設計是交叉學科,其中涵蓋了藝術、設計、建筑、規劃、心理學等學科。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導視系統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成熟學科,廣泛地被應用在園林景觀與城市的規劃中。導視系統作為一個完善的信息傳遞規劃,可以分為3級,分別是一級景點介紹、平面圖信息及途徑的景點信息和位置等總體性的信息分類;而現有的很多導視系統的信息傳遞為平層傳遞,并未顯現出層次感,延緩了游客獲取信息的時間。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一張大名片,其實它可以囊括蘇州地區的所有園林,其中有拙政園、留園、獅子林、虎丘、網師園、怡園、耦園、滄浪亭等這些經典名園。當然也有一些沒有開放的小園林,比如蘇州古典園林。從一個大的角度去規劃,無疑是可行的,這樣一種整體設計的推廣,可以給人形成強烈的感官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這樣的總體規劃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主次關系,比如以拙政園、留園、獅子林、虎丘、網師園、怡園、耦園、滄浪亭等位于主要推出對象,其他次之。這種做法是較為可取的,可以讓人們直接了解到蘇州園林的經典所在。游覽過蘇州的人通常都會有所感嘆,會認為蘇州的園林都很相似,隨意游覽一處則可以以一代全。然而在仔細甄辨之余,每個園子都有其獨特之處,比如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獅子林的太湖石形態各異,滄浪亭由一條獨特的長廊而著稱等。這些在蘇州園林的整體規劃中都沒有體現,游客看到的所有宣傳冊設計一致,沒有凸顯園林之間個體的顯著特征,正是這種整體設計上沒有考慮到游客觀看的層次感,而最終導致延緩了游客獲取信息的時間,從而影響了蘇州園林的整體形象。
2導視系統中的視覺設計
整個導視系統設計中的視覺設計部分是平面設計師負責的部分,大衛•吉布森稱之為“環境平面設計師”。而所有的信息與理念也正是由這個物質載體傳遞和呈現于游客,它是將其展現給觀者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也是一種使觀者與園區充分結合的通道,是一座園林景觀與游客的橋梁。它包括展示總體資訊的宣傳牌、DM宣傳手冊、園區內的警示牌、公共服務標識牌、有指示作用的標識牌等。設計大師安東•施坦科夫斯基認為,一套恰到好處的導向系統是內斂的,它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隨叫隨到,及時和準確地傳達信息,或者不動聲色地在一旁待命,絲毫不干擾訪者的視線。
2.1要遵循與園林景觀風格相一致的原則
導視系統設計不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附加物,它與園林景觀融合貫通,不可分割。因此,要注意設計風格的統一,以保證傳遞給游客一個整體的概念。以蘇州園林的留園為例,留園的導視系統設計整體呈現為古樸風格,與整個園林形成相映成輝的感覺,讓游客身在其中既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也不感覺孤立。
2.2設計字體應用與注意事項
字體設計是整體導視系統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它具有識別、警示和傳遞信息等作用,因此在設計中首先要注意根據不同功能進行設計,比如總體資訊性的文字設計(一般懸掛在入口處)應該以敘述性文字設計為主,又不失整體的設計感,在字體的選擇上以識別性高的字體為主,如黑體、宋體、標宋等字體系,不提倡使用時裝字體、變形字體及裝飾性字體系。而對于園區的宣傳掛旗則可以選擇時裝字體、變形字體及裝飾性字體系,因其作用的不同進行不同的設計,這可謂一條不變的法則。
3導視系統中的標識牌
3.1標識牌的視覺設計
標識設計是整個導視系統設計的核心表達部分,直接決定了整個導視系統設計的成功與否。科學合理的標識設計可以從心理上滿足游客對空間認知的需求,因此,標識牌的設計需根據消費者感覺、情感、思維、行動和關系的心理認知過程來進行,也就是“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維體驗、行為體驗和關聯體驗”的設計過程,所有的字體、色彩、版式等要素都要符合整體的心理認知過程,以便提高訪者的接受度和舒適度。
3.2標識牌的放置與觀者視場關系處理
“視場是指當雙眼注視一點時所能看到的范圍,它與目的物的距離成正比”所示,這是蘇州虎丘的憨憨泉標識,位于泉眼的后方1m處的墻上,距離觀者行走的主路大約有3m,也就意味著如果希望看清楚上面的信息,必須要繞道泉眼的后面。雖然石頭的刻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標識牌,它只起到一個提示的作用,并不能讓人們從中了解到更為詳盡的信息。具有同樣問題的另一個例子是在蘇州虎丘的一個重要的道路指示牌。不論是從圓形門進來,還是由拍攝照片的位置走過去,這個標識牌都顯得位置隱蔽,不易被發現,距離道路較遠。視距的遠近對視野的影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影響到了導視系統文字和圖形的辨認與識別。根據統計研究,公園導視系統設計者應該合理地規范導視牌的設置,滿足行坐立臥等多種姿態下人體視覺認知的要求,這樣才能真正的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同樣的問題出現在蘇州獅子林,游覽過獅子林的人都了解,獅子林的出口在入園后的第一個大殿左方,筆者在這一位置大約停留了僅20s,便遇到3位游人詢問出口的位置。工作人員只能指著“出口”二字不厭其煩地進行解釋。如果能在進行導視系統設計時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以人的行為習慣、人體的生理結構、人的心理狀況、人的思維方式等方面為出發點進行整體設計,這些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3標識牌的制作材質的選擇
通常所見的標識牌材質有木質、石質、不銹鋼等質地的,當然,也有一些根據設計主題的需要來設計加工的特殊材質。在標識牌材質的設計與選材上。其一是標識牌的制作材質要與整體設計風格相一致。標識牌的制作材質也是設計主題和風格的體現和傳達,其質感可直接影響觀者的視覺感受;另外,設計主題與風格的統一,也會給游覽者帶來視覺識別上的便捷,亦即會給觀者帶來快捷識別的可能性與愉悅性。其二是標識牌的制作材質需注意與周邊環境的關系。標識牌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放置在園林景觀環境之中,因此須考慮其放置地點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比如周邊的環境以石頭材質為主,在標識牌的材質選擇上就應盡量避免相同材質,如果僅極個別區域屬于這類情況,也可考慮色系和設計造型上的不同,以達到易于識別、醒目的目的。如圖4所示,蘇州虎丘的入口指示牌很難被注意到,這樣的設計從視覺上來說,大大降低了視覺注意力,沒有起到指示作用。
4導視系統的品牌化傳達
導視系統是整個園林景觀的視覺窗口,目前大部分園林景觀中導視系統的設計沒有起到品牌理念與視覺傳達的作用,反而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如果希望避免類似問題,
1)導視設計理念應統一于園林景觀設計。理念決定了設計,也決定著設計的方向。不管是整體的園林景觀設計,還是在其園林景觀中的導視系統設計,都要遵循統一的設計理念。一般來講,導視系統設計延續了其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如若不能延續其理念的視覺表達,則可能出現其導視系統不能融入到園林景觀中的現象。
2)導視設計應結合園林的空間設計。以蘇州古典園林為例,其空間特點是開敞性庭院多以水面和山體為設計主體;封閉性庭院多配以平地和植物。因此,導視系統設計應針對不同的空間而進行不同色調和材質的設計,從而起到區分空間、提醒訪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