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五年級數學教案

      五年級數學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五年級數學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五年級數學教案范文第1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以期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更多關于教學工作計劃的內容請點下方鏈接

      九年級下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初中個人教學計劃匯總集錦5篇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除法》教案

      教學計劃小學5篇精選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計劃匯總5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范文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從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并能體會統計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機器人嗎?同學們可以自己制作,鍛煉動手能力。我們了解到2006~2012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參賽隊伍的參賽隊伍支數情況,于是做了一份統計圖。出示條形統計圖。你能從中獲得什么信息?回憶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二)探究新知

      1、為了更明顯的看出各年參觀科技館的人數增減情況,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圖。

      出示折線統計圖(板書標題:折線統計圖)

      說一說它的橫軸、縱軸分別表示什么?

      統計圖上的各點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線統計圖

      小組討論:(1)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參賽隊伍的數量有什么變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小組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師帶領學生從點和線兩方面分析總結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師問:在折線統計圖中我們是用什么來表示數據?(板書:點表示數量的多少)

      我們明明用點來表示數量的多少,而它卻叫做折線統計圖你,說明這些線段中肯定藏著一些奧秘。

      師問: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里面的各條線段,它們有什么作用?

      (板書: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

      3、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進入了老齡化。

      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下面是一個小組調查的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組討論: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變化情況,該怎么辦?

      分別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統計圖。

      4、提問:請比較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變化情況。

      怎樣才能更方便地比較呢?

      (1)出示復式折線統計圖,指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標題和圖例在制圖中一定要有。

      (2)復式折線統計圖與單式折線統計圖與什么不同?

      復式折現統計圖可以更方便的分析兩個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5、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回答問題

      (1)觀察復式折線統計圖,你說說上海出生人口數、死亡人口數的變化趨勢嗎?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3)結合全國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統計表,你能發現什么共同的規律嗎?(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數/萬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數/萬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識鞏固

      1、甲乙兩地月平均氣溫見如下統計圖。

      (1)根據統計圖,你能判斷一年氣溫變化的趨勢嗎?

      1、2

      月份氣溫最低,從 3 月份氣溫上升,5~8 月份氣溫最高,從 8 月份開始,氣溫下降。

      (2)有一種樹莓的生長期為 5 個月,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7~10之間,這種植物適合在哪個地方種植?

      這種植物在甲地種植比較合適。

      2、陳明每年生日時都測量體重。

      下圖是他 8~14 歲之間測量的體重與全國同齡男生標準體重對比的統計圖。

      (1)陳明的體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長的幅度最大?

      14 歲比 13 歲增長的幅度最大。

      (2)說一說陳明的體重與標準體重比變化的情況。

      四、課堂小結

      重點: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難點:弄清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范文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通過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既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又可以體現數據變化趨勢的特點。

      2.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能根據統計表所給的數據繪制完成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對數據進簡單地分析

      并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根據折線統計圖數據變化的趨勢,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及優勢。

      ,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根據統計表所給的數據正確地完成折線統計圖。

      2、學會用折線統計圖來分析問題,預測事情的發展趨勢,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小組合作交流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設疑自探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機器人嗎?下面是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

      (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

      2.分析統計圖。

      思考:從這張統計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發言,讀懂條形統計圖。

      3.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于分析,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統計圖)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師:剛才,我們在條形統計圖中了解的信息在這張折線統計圖上都能找到嗎? 學生觀察統計圖,指名說一說。 問:2010年有多少支隊伍參賽?誰來指一指? 生:邊指邊答2010年489支。 追問:489在哪? 生:在2010年這一列和橫著的489這個數據的交點。

      2.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于分析,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統計圖)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們為什么還要制成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呢?

      3.深入探究。

      學生觀察折線統計圖,獨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個問題。 小組交流。 全班討論、交流:你是是怎樣看出來的?怎樣想的?

      4.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

      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數據信息的?

      學生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表示2007年參賽隊的點在哪里?這一年有多少支參賽隊?2011年呢?

      5.數據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出示問題:

      (1) 多長時間記錄一次數據的?

      (2) 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

      (3)參賽的隊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質疑再探

      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思考:那么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相比,哪個能更清楚地看出參賽隊伍的變化情況呢?為什么?師: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媽媽記錄了陳東0~10歲的身高,根據下表中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

      出示統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范前兩個點的畫法。

      學生嘗試畫圖,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制作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么)。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么?

      提問:從圖上看,陳東的身高有變化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么身高長的速度越來越慢?

      (五)、課堂小結

      人們在表示這些數據時可以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

      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范文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在統計中,我們已學習過哪些統計量?(學生回憶)指出:前面,我們已經對平均數、中位數等一些統計量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頁的例1 。

      提問: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進行匯報。

      學生會出現以下幾種結論:

      ( 1)算出平均數是1 .475 ,認為身高接近1 .475m 的比較合適。

      ( 2)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 .485 ,身高接近1 .485m 比較合適。

      ( 3)身高是1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 左右比較合適。

      2、老師指出:上面這組數據中,1

      .52 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數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3、提問: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學生比較,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交流。

      老師總結并指出: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可以用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它們描述的角度和范圍有所不同,在具體問題中,究竟采用哪種統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及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來確定。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

      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并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5、完成教材第124

      頁練十四的第1、2、3 題。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集體交流。

      三、思維訓練

      小軍對居民樓中8 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情況如下表。

      ( 1)計算出8 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數量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可以使用計算器)

      ( 2)根據他們使用塑料袋數量的情況,對樓中居民(共72 戶)一個月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作出預測。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范文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識圖和用圖的能力,感受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使學生在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進一步感受統計方法對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會利用統計圖里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

      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式折線統計圖,誰來說說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綜合練習

      1、出示P77第2題

      (1)學生看圖后獨立思考:1999年哪種電話的用戶多?2003呢?

      (2)哪種電話用戶的增長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斷的?(從折線的走勢上來判斷;計算每種電話用戶2004年與1999年的差,進一步檢驗作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3)看這這張統計圖,你還想到什么?學生交流。

      2、我國的經濟在持續穩定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出示第3題。

      (1)這張圖統計的是什么?

      (2)擁有電話的家庭戶數哪兩年增長幅度最快?計算機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說說自己判斷的方法。

      (3)從上面的統計數據中,你還能想到什么?

      三、聯系生活應用統計知識

      1、完成P78第4題引導學生看懂統計圖的橫軸和縱軸,學生獨立完成后和同學交流。

      (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長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長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為開始發芽的時間比較晚。但從第8天起芽的生長速度就和根大體上是相當的)我們在農學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請你也來做個小科學家,堅持觀察一種植物,并做好記載。

      2、完成P78第5題逐題討論交流,注意引導學生比較兩條折線中相應點的關系進行判斷。

      3、獨立完成P79第6題,

      (1)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圖例

      (2)交流,互相評價,進一步掌握繪制的方法和技巧。

      (3)討論交流問題。結合“為什么氣溫變化正好相反?”一道學生自主閱讀“你知道嗎?再交流說說理由。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范文五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并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制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系,以后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__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后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青少年中敢于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____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____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說,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復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

      (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____—____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后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五年級數學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學目標:1、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等。

      學具準備:

      導學案、每個小組準備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兩個,剪刀。

      教學過程:

      一、猜想公式,導入新課。

      1、復習舊課:怎樣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談話引入:同學們,老師變個魔術,想看嗎?請看屏幕,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藍色

      紅色

      之后,讓學生猜想,紅色三角形的面積,可以怎么計算?然后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匯報交流。

      (1)創設情境,設疑引思

      創設情境:老師讓大家看一樣東西,這是什么?(紅領巾)你們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嗎?(不知道)怎樣計算紅領巾的面積呢?你想到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想出用轉化的方法進行思考。

      (2)應用學具,自主操作。

      活動一: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屏幕出示)

      讓學生拿出三角形學具,根據導學案的提示操作。

      (3)反饋交流,感受轉化。

      請學生拿著三角形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注意著重理解什么是“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

      (4)發現聯系,推導公式。

      1、拼接法。

      觀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思考:

      活動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它們的底與底、高與高又有什么關系呢?

      通過操作和討論,引導學生發現: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也等于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底×高÷2。

      讓學生自己用字母來表示這條面積公式嗎?(S=ah÷2)。

      齊讀公式。

      2、剪拼法。(略講)

      讓學生邊看課件演示邊理解,用剪拼的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長方形,同樣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因為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寬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

      三角形的面積=長×寬÷2

      =底×高÷2

      三、回顧小結,驗證猜想。

      小結:不管是拼接,還是剪拼,都可以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或是長方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滲透轉化思想。讓學生請閱讀課本56頁的內容,把公式寫在橫線上。

      讓學生自己試著計算出紅領巾的面積了在導學案上解答。

      然后,驗證了學生前面的猜想是否正確。

      四、訓練檢測,鞏固提高。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單位:cm)

      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強調要找到對應的底和高。

      2、填空。

      (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已知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14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2)已知平行四邊的面積是50平方厘米,和它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3、判斷。

      (1)三角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2)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一個三角形高是6米、底是4米,面積是24平方米。(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于三角形的面積。

      4、計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

      五年級數學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學內容:分數乘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培養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2.理解意義并會運用意義解答有關應用題。

      3.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熟練計算。

      教學重點:理解意義并會運用意義解答有關應用題。

      教學難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思考方法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準備練習:

      說出下面分數的意義:

      1.

      一條路,已經修了全長的

      2.

      小明看了一本書的

      3.

      一袋大米,吃去了

      小結:以上的句子都表示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

      活動二:新課:

      出示:張家莊修一條1200米長的水渠,已經修了全長的。已經修了多少米?

      1.

      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2.

      分析句子的意義,畫出線段圖。

      師:把誰看作單位‘‘1’’?

      已經修了的是誰的?

      要求已經修了多少米,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法?

      “1”

      修了

      ?米

      1200米

      3.

      列式計算;

      1200×=

      =

      1000(米)

      根據分數意義列出算式。

      1200÷6×5=1000(米)

      師:1200÷6求的是什么?為什么再×5?

      4.

      答題。

      5.

      同桌互相說一說解答步驟。

      活動三:師生合作完成。

      活動四:獨立解決問題。

      活動五:學生質疑,歸納解題步驟。

      活動六:鞏固練習:

      1.

      判斷哪一種分析是正確的,錯誤的要指出錯在哪里。

      一箱貨物重噸,運走它的,運走了多少噸?

      分析:1)把一箱貨物看作單位“1”,運走的貨物是;

      2)把一箱貨物看作單位“1”,運走的貨物是這箱貨物的;

      3)把一箱貨物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運走的占3份;

      4)把看作單位“1”,運走的貨物是它的,求運走了多少噸,也就是求的是多少,用乘法。

      2.

      選擇正確的算式:

      從甲地到已地小聰步行用小時,小明騎車比小聰快,小明比

      小聰早幾小時到達已地?

      1)+

      2)-

      3)×

      4)×

      +

      5)-

      ×

      布置作業:書P9/

      7(2)

      P10/

      1,2,5,6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應用題

      張家莊修一條1200米長的水渠,已經修了全長的。已經修了多少米?

      “1”

      修了

      1200×=

      1200×=

      1000(米)

      1200÷6×5=1000(米)

      ?米

      答:已經修了1000米。

      1200米

      見幻燈片《分數乘法應用題》

      反思:1、稍復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是在簡單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采用了變簡單題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相對應為不對應,變一步計算為兩步計算。

      五年級數學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思考總結出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熟練地判別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數化成小數的規律。

      難點:規律的發現和應用。

      教具準備

      計算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輕松引入

      1.做一個小游戲(用分數猜成語)。

      一分為二(

      七上八下(

      十拿九穩(

      三心二意(

      2.教師再補充幾個分數:

      師:你們能用前面所學的知識把這些分數化成小數嗎?每人任取3個分數化一化。

      提示: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這一游戲,很快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學生已經有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化成小數”的經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嘗試解決:把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數化成小數。

      二、展開探究

      總結方法

      (生馬上在自己的草稿紙上演算,把分數化成小數)

      (師指名回答化后的結果)

      師:你能把這些分數分類嗎?你是根據什么來分類的?

      生:我把它們分成兩類,

      分為一類,它們都能化成有限小數;

      分為一類,它們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師:(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將分數分成兩類)你們有意見嗎?

      生:(搖頭)沒意見。

      師:你們在化小數時我其實早知道哪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了,你們信嗎?我們來試試,你報分數我來說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設計意圖】設置“讓學生出分數教師判斷”這一環節,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想要探究的熱情。

      生1:

      師:能化成有限小數,你用計算器來驗證一下。

      生1:老師真的猜對了。

      師:我可不是瞎猜的,誰還想來考考我的。

      生2:

      師:

      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也來驗證驗證吧。

      生2:是0.3666…

      生3:這恐怕有規律吧。

      生4:老師有訣竅的。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老師)——“驗證”(學生用計數器),把計算器引進課堂用于驗證結果,不僅節約了有限的教學時間、增強了驗證的權威性,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師:是啊,為什么有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有些分數卻不能化成有限小數。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想一下:這個規律和訣竅可能與分數的什么有關系呢?

      (四人小組圍在一起討論交流)

      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2:這些分數都是真分數呀。

      生3:跟分子有關系,分子是奇數的都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4:不可能,

      的分子也都是奇數啊。

      生5;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無論是什么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所以我猜想可能與分母有關。

      生6:分母是偶數的就能化成有限小數。

      師:那

      呢?看來我們不能從分母的奇偶性來判斷。

      生7:像2、5、4、40這樣的數都能乘一個整數后轉化成10、100、1000……的數,所以這樣的數做分母的分數也能化成有限小數。(很多學生覺得有道理)

      生:老師你說吧,你是用什么方法來判斷的?

      師:好,我給大家一個提示,你們先把這些分母是合數的分解質因數。根據分解后質因數的情況來研究怎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四人小組一起合作。

      (生馬上在紙上分解質因數,然后四人小組圍在一起討論交流)(六、七分鐘后生匯報研究的結果)

      生1:分母分解后都是2的就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2:分解后都是2和5的也能的。

      生3:分解后有質因數3、7、11的就不行。

      生4:(很遲疑地站起來)我是用1去除以分解后的每個質因數,如果都能除盡的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

      師: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生4:……(很多同學叫起好來)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生5: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數的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6:我不同意。如

      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數,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5:因為分母30還含有約數3,所以我猜想一個分數的分母有約數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6:我猜想如果分母中只含有約數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數。

      【設計意圖】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究欲望。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很大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說數學”能更好地鍛煉創新思維能力。

      師: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它們的分母中所含有的質因數有什么特點?

      生1:分母中有3、7、11的質因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2: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師:請你說一說,分母的質因數有什么特征的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分母的質因數有什么特征的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教師對學生發言對的或基本對的加以肯定。

      師:好,我們來看看小黑板中的填空,想一想橫線上應該怎么填。

      三、認知沖突

      完善總結

      通過一組練習,同學們立刻發現自己總結的規律失靈了,非常驚奇,人人都希望找出其中的奧妙。經過認真思考,激烈討論后,他們終于發現僅分析分數的分母是不夠的,這個規律只對最簡分數適用。學生充分地發表見解,加以驗證,通過對幾個分數的判斷,在解決矛盾沖突之中進一步健全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細致分析問題的能力。

      師:現在好了,那你覺得我們用這個方法判斷時要注意什么呢?

      生:先要看它是不是最簡分數,不是的就要先約分,再把分母分解質因數。

      師:好,我們下面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同桌互出3個分數,讓對方判斷。

      (生興奮地互報互說)

      四、運用方法

      提高技能

      1.判斷。

      分母含有質因數5和7,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

      五年級數學教案范文第5篇

      一、教材分析:

      為使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教材創設了樂樂去大鳴山游玩時迷失方向的情景,鼓勵學生能根據平面圖確定圖中任意兩地的相對位置(以其中一地為觀測點,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兩地的距離),設計了兩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是探索如何確定大本營和大鳴山的相對位置;第二個問題是利用數對確定大本營的位置。目的是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具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等表示物體具置的知識,也掌握了簡單的路線知識。學生積累了根據方向和距離決定位置的生活經驗,這些知識和經歷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置打下了基礎。本課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了解確定物置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會描述路線的過程,并能確定物體的位置。結合具體情景,能根據平面圖確定圖中任意兩地的相對位置(以其中一地為觀測點,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兩地的距離),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與態度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能根據平面圖確定圖中任意兩地的相對位置(以其中一地為觀測點,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兩地的距離),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探究確定物置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或描述路線。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體的位置。

      五、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給學生準備:課堂任務卡。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性復習舊知

      1、六一兒童節來臨了,樂樂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大驚喜,她想帶同學們去尋寶,你們高興嗎?但尋寶是有要求的,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2、同學們真厲害,能準確無誤地找到鑰匙,看來,你們收獲還不小。那么,那么能告訴老師: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嗎?(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這些條件中,我們要先確定那個條件呢?(觀測點)為什么?(確定觀測點很重要)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有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課作鋪墊。

      二、情景導入新課,探索新知

      師:知道了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就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了,那么不知道方向怎樣辨別位置呢?今天就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習《確定位置二》板書課題。

      樂樂離開了你們,去大鳴山游玩時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營的位置,你能幫他找到大本營嗎?

      (一)描述簡單的路線

      1.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出示大鳴山風景區的平面圖。

      (1)認真觀察平面圖,討論:樂樂現在的位置(大鳴山)?她要到達的位置?就是要確定什么?(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位置?)還發現了什么?(1cm表示100米)怎樣理解?

      (2)

      想一想,畫一畫,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位置?

      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同桌討論后匯報結果)

      生1:先要確定觀測點(大鳴山),還要知道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方向上。

      生2:我認為不僅要知道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上,還要知道大鳴山和大本營之間的距離。

      師:你們同意哪一種說法呢?

      生:我認為第二種說法能更準確地找到樂樂的位置。

      注意:先畫方向標。在他們的描述中,你們有什么疑問?(要量角度,先以觀測點為中心畫方向標,連線觀測點與被觀測點)

      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1題。(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然后各小組進行討論與交流)

      生展示成果,說明過程。強調:同一個角的兩種不同表示方法。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

      強調:方向標的射線要長些,這樣不容易出現錯誤。

      誰能完整地告訴樂樂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位置?

      出示:大本營在大鳴山北偏東45°方向,距離大鳴山大約690米。

      齊讀。

      樂樂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大本營,在陌生的環境下,確定位置是不容易的,大家要注意安全,在出游時,帶上地圖或者指南針之類的用具,不走小路,也不能不按路線走,以免迷失方向。

      回憶確定物置的方法:首先要確定觀測點,畫出以觀測點為中心的正北、正南、正東和正西四個方向的射線,再看被測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線段往哪個方向偏,量出那個方向的射線與線段所夾的角的度數,然后量出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距離,方向與距離結合起來就能確定那個物體的具置了。這就是:畫坐標圖的步驟。

      2.鞏固提升,確定小清山的位置。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這個方法來確定一下小清山在寶塔的什么位置?

      學生按照確定物置的方法,利用量角器等測量工具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

      】 利用教材情景圖,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怎樣描述簡單的路線和確定物體的位置,在新課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解決其他問題的能力。

      (二)理解數學迷畫中大本營的位置

      現在數學迷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從大鳴山到大本營的位置,你能看懂嗎?說一說大本營的位置。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交流。(出示PPT課件)

      通過觀察,誰能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預設

      生:數學迷的畫法是用數對確定大本營的位置的。

      師:他是怎么確定的?

      預設

      生:把大鳴山的位置看成(0,0),每1厘米即100米為一格,確定大本營的位置是(4,4)。

      根據此圖還可以用數對表示寶塔和小清山的位置。誰能說一說該怎樣表示呢?

      生1:寶塔的位置是(1,2)。

      生2:小清山的位置是(4,1)。

      【設計意圖

      】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教材情景圖,理解數學迷確定物置的方法,從而總結出用數對表示物置的方法。

      三、分層練習

      看到同學們已經具備了描述簡單路線和確定物置的方法和能力,下面老師要考驗你們一下。

      1.(基礎題)填空。(以文化活動中心為觀測點)

      (1)樹勛小學的位置在

      的方向上,距離文化活動中心

      千米。

      (2)104中學的位置在

      的方向上,距離文化活動中心

      千米。

      (3)交通銀行的位置在

      的方向上,距離文化活動中心

      千米。

      【提升培優】

      2.(重點題)小華從學校回家的路線是怎樣的?

      3.(情景題)在下圖中畫出電影院、書店、電視臺的大概位置。

      (1)電影院在小華家北偏西30°的方向上;

      (2)書店在小華家東偏南45°的方向上;

      (3)電視臺在小華家北偏東60°的方向上。

      4.(難點題)如下圖所示,說一說開車從機場到賓館的路線。

      四、拓展:介紹火炬傳遞路線

      【設計意圖】拓寬學生視野,明白所學知識應用廣泛,不局限在所學范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以后我們出去游玩時要注意什么事項?

      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二)

      畫坐標圖的步驟:

      (1)確定觀測點;

      (2)從觀測點引出橫坐標和縱坐標,并把觀測點和被觀測點連起來;

      (3)標出連線與橫坐標或縱坐標的夾角;

      (4)標出連線的長度。

      師:確定位置的知識有很廣泛的應用,不僅應用于平常生活中,剛剛我們看到的國家火炬傳遞項目,也應用于大型的搜救和軍事上,還有運用到航天等科學領域方面,所以,你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的更加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