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醫健康教育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根據《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相關工作要求,中心領導高度重視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完善的工作計劃,專人負責,布置任務,分工明確,對轄區居民開展了針對性健康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我中心健康教育全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人員培訓
1.加強醫務人員健康教育知識培訓,積極利用職工會議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知識學習,傳達今年健康教育重點工作內容。使全體醫務人員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提高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二、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一)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每月開展1次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共12次,包含6期中醫內容,主要開展了糖尿病預防控制與診治、遠離香煙、睡眠與健康、飲食體質養生及精神保健、白內障、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針灸治療面癱、肺結核及健康教育、世界精神衛生日、中醫防治高血壓、帕金森病等講座,全年聽講居民1100人,發放宣傳資料1100份,居民滿意率100%,獲得了大家的好評,聽講居民逐月增多,健康教育講座工作有序開展,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
(二)開展公眾健康咨詢宣傳活動
利用“世界麻風病日”、“世界控煙日”“世界睡眠日”、“結核病日”、“中醫中藥進社區”、“愛國衛生月”、“預防接種日”、“碘缺乏病日”、“基本公共衛生我服務你健康”、“世界肝炎日”、“世界高血壓日”、“世界精神日”等健康主題日,開展面對面健康知識宣傳、咨詢等宣教活動,共計16次,包含中醫內容5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6350余份,健康義診1680多人次。
(三)利用社區健康教育宣傳欄,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根據健康教育規律、季節、疾病流行情況、社會活動等及時更新,健康教育宣傳欄為每兩月一期,一期兩版,共6期,包含2版中醫藥知識。
(四)加強隨診教育,醫務人員在診療中開展隨診教育,倡導居民心理平衡、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針對具體病情開具健康教育處方,發放各種健教宣傳資料(如:中醫健康教育處方胃炎、感冒等),并給予詳細的解答指導。
(五)在中心候診區設置了健康教育資料自助欄、健教電視,中醫館設置了健康教育資料自助欄,婦女保健室設立了計劃生育宣傳資料架,積極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頁、健康教育處方和健康小冊子等,供居民免費索取。提供健康教育資料12種以上,其中中醫健康教育處方7種。
(六)在社區正常開診時間,在中心候診區循環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資料每月一種,共播放音像資料12種,并有相關記錄。
三、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實施及質量控制
(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前準備好講課課件、發放的健康教育資料、健康教育處方以及居民簽到表等資料。
(二)每次健康教育活動有完整的記錄,有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資料、記錄、總結、評價等數據(包括文字、圖片、影音文件等),建立完善健康檔案。
一、發放健康教育資料。我院采取從上級領發,自制自印等方式相結合,2020年上半年為本院和村衛生室提供6種(其中1種低鹽膳食內容、2種有中醫藥內容、1種艾滋病防治內容)紙質宣傳資料共計8400份。醫院門診、病房和村衛生室統一制作宣傳資料架,用于宣傳資料擺放,隨時供前來就診患者取閱。
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資料。利用醫院輸液室、候診室、院內就診患者集中的地方、兒童預防接種留觀室分別播放健康教育疾病預防與治療宣傳片、DVD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內容有:艾滋病預防、結核病預防、肝炎預防、糖尿病防治、高血壓防治、流行性感冒防護知識等。截止到目前為止,共播放263天次,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2104小時。
三、宣傳欄設置和更新。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都設置了健康宣傳欄,及時更新宣傳欄內容并將更新的宣傳欄拍照存檔備查。全年共完成宣傳欄更新258個,其中衛生院12個(包括1次中醫藥、1次減鹽防控高血壓內容、1次艾滋病內容、),村衛生室246個。
四、舉辦健康教育講座。醫院和村衛生室共舉辦各類健康教育專題講座192期,其中衛生院8期(包括1次以上低鹽膳食與高血壓防治專題),村級184期,共計參與人數3782人。
五、開展公眾咨詢活動。利用健康宣傳主題日等開展公眾咨詢活動。目前共開展公眾咨詢活動9次(其中包括1次以上低鹽膳食內容、1次中醫藥活動咨詢內容),居民參與人數1071人。
六、無煙醫院建設。全年加大了戒煙宣傳力度,在衛生院各樓道、出入口、病房、衛生間張貼禁煙標志,醫務人員向病人及家屬、探視者等進入醫院的人群宣傳吸煙的危害,并帶頭自覺執行醫院禁止吸煙的有關規定,成立了控煙領導小組,無煙醫院的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
七、開展門診個體化健康教育。針對門診就診人群,門診醫生進行一對一解答健康教育問題,為居民及就診的患者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包(包含高血壓,糖尿病,減鹽防控高血壓、腦卒中、等健康教育處方和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預防慢病,降低發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防病知識,提供科學生活方式及干預措施,提高生命質量。
關鍵詞:護理 中醫骨傷 功能鍛煉 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012-01
1 資料與方法
抽取2010年—2011年在臨床上的一些常見的中醫骨傷的癥狀140例,在每種病癥都選擇80例的患者來進行研究,并且對并且進行一下回顧性的總結和分析。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自制表格,在表格中主要就是有對病情的觀察,的護理、情志的護理、辯證的膳食、疼痛的護理、功能的康復等等一系列相關的訓練,在對專員的患者和管床的醫生,還有就是護士的調查問卷,都要加以總結和分析。對于一些所實施的護理方法和鍛煉的功能要優化的進行組合,對于引起的一些不良的護理方法要給予糾正和,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和護理。
1.1 前瞻性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有140例的中醫骨傷的常見的并發癥,每個病人都會選擇60例住院的患者,進行規范化的護理,然后按照病例的報告表進行分期的觀察
1.2 CRF的制作。根據不同的病例情況,需要制定出不同的CRF,按照骨科病人功能的一些康復的情況來制定出相關的報表,主要的表就是需要按照病人日常的生活,肢體疼痛度的評分表,自行功能設計的評分表,膝關節功能評分的表格等等,在疾病治療的前后的三十天、六十天還有九十天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評定出不同的結果。
2 結果
通過護理系統的全面規范的護理之后,對于發病癥的評定量的表主要反映出的,在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全身以及四肢的并發癥就明顯的減少了,在不同的時期中,肌肉萎縮的時間也是明顯的縮短了,肌肉的萎縮程度也是明顯的減輕了,對于四肢的傷痛程度,也是根據不同階段疼痛的性質和相關的特點來進行疼痛的護理,并且一些重度疼痛的患者的病例數有減少的趨勢,患者的舒適度也是在不斷的提高,健康的教育表明,各種病癥在護理規范化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在日常評分和功能評分中能夠顯示出,不同的情況下,不同觀察的周期的關節活動的范圍和日常恢復的能力在逐漸的被提高,功能調查表表明,在治療結束后,傷肢的綜合功能療效率達到了90%以上。
3 討論
3.1 規范化的護理的好處。在規范化的護理過程中,中醫的護理技術都是有效的發揮了傳統的中醫護理技術,這樣也是具有一定的中醫特色,并且隨意性也是比較強的,也是缺少一定的規范性,例如是股骨頸骨折的功能鍛煉,也是比較隨意的活動,無論是醫生或是護士在檢查的過程中能夠順便的交代相關的鍛煉注意事項,患者不是能夠很好的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或是不堅持鍛煉,甚至是發生一些僵硬的并發癥,同時一些傳統的方法沒有注重患者舒適的護理。對于規范化的護理過程中,對于鍛煉的部位和方法、次數等等都是需要做出一定的規定,通過一些規范的康復訓練和護理能夠合理的減輕患者肢體的疼痛,并且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順從性,這樣就能夠合理的促進骨折的愈合方式,使得中醫的護理技術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
3.2 規范化的護理能夠優化護理的路徑。在骨傷護理的過程中,對于鍛煉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隨意性也是比較大的。通過對骨傷的護理技術和功能鍛煉的方法和系統的總結,這樣能夠對其效果進行合理的觀察,也是探望最佳的護理路徑,無論是在人院的護理、的護理、病情的觀察、飲食的護理、情志的護理等等都有一個系統的護理,從而能夠降低發病率,減少護理的并發癥的發生,增強患者參與的主動性,促進了患者在日后生活的自理的能力,減少了永遠無效的住院日。同時,通過建立完善規范的骨傷護理技術操作文本,既為護理人員提供了可操作的護理方法,又保障了護理質量和醫療安全,增強了醫院核心競爭力,促進了醫院綜合管理水平。
3.3 規范化護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也會有害怕的反應,異常的現象,腸蠕動減慢、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難,這樣就會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的可能性,規范化的護理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的感覺,提高正常生活的能力,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感,從而也減少了長期臥床所引起的并發癥,降低發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3.4 規范化的功能鍛煉也促進了患者功能康復的規范化。早一些早期的鍛煉過程,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活血化瘀、氣血并行、舒展筋骨防止肌肉萎縮,骨質疏松關節強直,促進骨折的愈合。在肌肉收縮的過程中,肌肉繃緊,有利于骨折的良好的對位,有效的規律運動能夠合理的維持骨折代謝的平衡,使得骨皮質會增厚,減少骨組織的一系列的問題,增強骨的支撐和承重的能力,能夠有效的促進骨傷的患者的康復功能。
4 體會
首先就是需要有一個健康的教育和一個良好的護理工作。健康教育與護理結合到一起,最大限度的利用時間來進行操作。其次就是需要在不同的階段來坐不同天的健康教育的措施,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使得護士們把握好時機,根據不同的教育效果,對患者的健康問題來進行指導,不要同時把不同的問題都向患者進行灌輸,這樣只會使得事情更加的糟糕,引發其意外。再次就是要根據健康教育的內容,有針對性和多樣性的因人而異,實施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的接受能力和行為的習慣,也會產生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是更加的使人接受,如對文化層次高的患者可多采用書面教育,對文化層次低的患者多采用講解與示范式教育,如對咳嗽技巧、床上自行翻身法等要親身示范直到學會為止。宣教內容要通俗易懂,使患者易于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 張彥欣.以學術研究引領學科與專科建設——中醫婦科學學科與專科建設的思路與歷程[J].《中醫正骨》,2007年,第3期
2017年以來,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在居民中普及健康科普知識,為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識和衛生素質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1、宣傳欄、宣傳頁等宣傳工具:中心全年對所屬的健康教育宣傳欄進行了定期更換。每兩個月更新一期內容。其中內容包含各個季節的養生知識,慢性病得防治及注意事項,并增加了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和中醫方面的健康知識等等。中心2017年共印制宣傳資料13種,其中宣傳頁6種30000余份,宣傳手冊6種30000余份,社區報紙1期10000份,共計70000余份。每種發放量超過了3000份,全年發放量達到印刷總數的60%,包括日常發放,宣傳日發放和講座發放等方式。
2、健康講座:針對老年人、婦女、兒童家長等不同對象今年我中心共舉辦健康知識講座20次,參加人數660余人。 2017年1月16日癌癥的防治、2月16日兒童預防接種知識、3月8日老年人春季健康知識、3月11日兒童接種前后注意事項、3月13日遠離HPV感染、3月17日健康一生遠離疾病、4月19日健康運動,合理膳食、4月20日媽媽課堂-接種前必知、4月21日健康運動、合理膳食、5月6號0-6個月嬰兒喂養常識、6月20日孕期營養與健康、7月28日基本公衛服務項目知識、8月19日孕產期體重管理、8月25日冠心病健康知識、10月13日合理用藥安全用藥、11月3日預防接種家長課堂。
3、健康宣傳日:中心2017年全年開展了宣傳日活動20次。其中有:1月31日“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2月4日“我們能戰勝癌癥”、3月8日“慶三八,關愛女性健康”、3月24日“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4月7日“共同面對抑郁,共促心理健康”、4月19日“健康運動,合理膳食”、4月25日“規范接種疫苗,共建健康中國”、4月26日“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5月14日“感恩母親節,送健康進社區”、5月15日“每天一點碘,健康多一點”、5月31日“無煙 健康 發展”、7月10日“定制健康服務,看病方便舒心”、7月26日“普及高血壓知識,減少高血壓危害”、7月28日“消除肝炎威脅,中國在行動”、7月28日“基本公共衛生,我服務你健康”、9月1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9月20日“健康口腔,幸福家庭”、9月28日“文明養犬,消除狂犬病”、9月28日“合理用藥,安全用藥”、10月8日“知曉血壓,從我做起”10月29日“預防卒中,你我同行”、11月14日“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制作宣傳版塊及條幅25個。
4、播放健康教育影像每周6次,每次7個小時,播放種類30余種。內容包括:中醫知識,慢病防治,婦女保健等。
5、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問卷505份,主要對慢性病防病知識、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和康復知識的需求人數比較多。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問卷226份,知曉率為93.7%。健康行為形成率問卷201份,行為形成率為93.2%。
我國有關法律規定,病人享有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安全權、求償權、受尊重權、獲取知識權、選擇權、監督權、有權復印病歷,[2]以及保護隱私權、免除一定社會責任權、訴訟權等權利。[3]醫院健康教育是以醫院為基地,以病人及其家屬為對象,通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達到使病人了解增進健康的知識,改變不利于健康的行為和問題,使其行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展。[4]通過開展健康教育,也是對病人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安全權、受尊重權、獲取知識權等權利的尊重,護士有義務維護病人以上權利。如果護士不履行這一義務,就有可能侵犯病人權利引起糾紛甚至訴諸法律。如病人有權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療方案、用藥等治療護理措施,如果病人不了解有關情況或不同意某種檢查方式、治療方案等,就制定護理計劃與措施,這種行為就侵犯了病人的知情權,也不利于治療和護理。[5]同時,我國護士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中明確規定了護士有承擔預防保健工作,宣傳防病治病知識,進行康復指導,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衛生咨詢的義務。因此,開展健康教育不僅是對病人權利的尊重,也是護士應盡的義務。
2健康教育實施記錄的法律意義
隨著循證醫學的興起,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及舉證責任倒置的實施,一切醫療護理行為均應留有記錄,利于舉證。實施健康教育也同其他醫療護理行為一樣,必須有記錄。目前各級醫院在開展整體護理過程中普遍使用的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實施單也同其他護理文書一樣,應成為嚴肅的具有法律意義的醫療護理文書,要求記錄真實、及時、完整、科學,切忌涂改、偽造并有病人或家屬簽名。對一些特殊檢查、治療及用藥除了事前講明目的和意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大致檢查方法外,還應有專門設計的同意書供病人或家屬簽字認可才具有法律效力。否則,不僅構成對病人知情同意權的侵犯,病人還可能以此為由拒付醫藥費,給醫院造成損失。假如用藥或檢查給病人帶來了人身損害,醫護人員則有可能被告上法庭。另外,實施健康教育后還應在病人護理記錄或交班報告中也有體現。總之,完善有關健康教育的記錄將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也有利于護士自身權益的維護。
3健康教育實施能力及技巧與護理糾紛的關系
3.1不能保持醫護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有可能導致醫療護理糾紛。醫院健康教育義務由醫生和護士共同承擔,在開展健康教育過程中,有許多知識內容涉及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及轉歸、自我護理方法等,如果護士專科知識缺乏,又與醫生之間溝通交流不夠,有可能出現護士解釋不到位甚至錯誤解釋,或與主管醫生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解釋的現象,這樣不僅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導致醫療護理糾紛。如一患兒肌內注射后出現肌內血腫,護士囑家屬立即熱敷,醫生囑家屬立即冷敷,后患兒家屬遵護囑熱敷后血腫擴大,遂引起患兒家屬不滿并狀告護士。因此,護士必須加強專科護理知識學習,定期跟隨醫生查房,加強與醫生之間的溝通,提高開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3.2溝通解釋技巧不當導致病人誤解。在健康教育過程中正確適當地使用解釋性語言十分重要。除了注意應用通俗易懂的大眾化語言之外,還要掌握婉轉修飾的語言藝術,切忌將話說“滿”,說“死”,說過頭。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解釋及如何解釋。如曾有護士在對介入治療前病人講解股動脈穿刺后壓迫止血的重要性時,本意是想告知病人股動脈出血的危險性,卻使用了“出血可能會噴到天花板上”的不恰當的夸張說法,使病人產生恐懼心理而改變主意不同意介入治療,從而導致醫生及病人對護士不滿。因此,應加強護士溝通交流技巧訓練,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
3.3對該實行保護性醫療的病人,護士對該保密的內容進行了講解,有可能導致糾紛甚至發生不良后果。如對實行保護性醫療的癌癥病人,護士無意中對化療藥的作用進行講解時可能泄露病人病情,從而加重病人心理負擔,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病人自殺等不良后果,從而也有可能導致法律責任問題。故護士對此類病人應慎重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