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調查報告評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評價;問題;對策
一、研究背景
寫作評價在寫作中發揮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來說,寫作評價既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判斷學生的寫作學習水平,又可以使學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寫作情況,使得學生的寫作在教師的個性化指導下得到提高和發展。但是,現實中的初中語文寫作評價往往以"學生寫,教師評"為主,教師也常以"選材真實,語言具體,條理清晰,思路清晰"等批語或者分數、等級評價,甚至有的教師大概掃一眼,只批注一個"閱"字和日期。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評價結果總以分數的形式表現,這種評價制度重視的是評價結果,并不關注作文的人,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具有激勵和反饋性質的評價,從而使寫作素養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二、研究意義
通過實物分析、觀察和問卷等研究方法,整理和記錄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現實狀況的相關信息,理清其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為改進初中語文寫作評價提供策略和建議,并及時反饋給本研究被試學校的教學主管及一線語文教師,通過大家的努力將建議滲透落實于日常教學行動之中。
三、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現狀調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觀察法、實物分析法以及問卷法進行研究。觀察法,主要針對初中語文寫作課堂教學中的口頭評價進行記錄;問卷調查法,主要用于從學生角度側面了解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現狀。
1、研究工具
筆者進行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的維度有:初中語文寫作口頭評語的評價頻率、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又細分為評語類別、評語的針對性、評語的啟發性、評語的情感性)、評價態度、評價效果等幾個方面。
2、研究對象
選取臨汾市堯都區的臨汾一中初一作為抽樣對象,課堂觀察的場所為初一284、287、288班的作文講評課(每周一次,兩節語文課相連的大課)。調查于 2013年 5月至6月進行,筆者觀察了初一284、287、288三個班的語文作文講評課各3節,共9節。在觀察結束后,筆者將錄音逐字轉化為書面文本,將聲音信號變為文字信號,共記錄236條口頭作文評語。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綜合統計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所獲得的信息,匯總如下。
1、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主體
從課堂觀察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評價占評價總數55.7%,學生評價共占44.3%,可見課堂作文評價是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有機結合的形式占主導地位的,即以雙主體講評為主。這一點可以通過寫作課堂教學評價主體的問卷調查結果得以證實。
2、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內容
(1)在評語類別方面,從學生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在調查的學生當中,有62.9%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使用的口頭評語經常是肯定性的積極評價,有0.8%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使用的口頭評語經常是否定性的消極評價,有36.3%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使用的口頭評語是肯定與否定評價參半的。
(2)在評語的針對性方面,筆者翻閱的240份學生書面作文評語中,61.2%的評語是針對學生的寫作知識技能的,如"本文的首尾呼應,中心突出,選材獨特,構思巧妙"。評語中涉及到學生的寫作過程與方法的只占9.2%,如"環境描寫可以更豐富一些,最好單獨成段,以渲染氣氛。"針對學生的寫作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進行評價的占29.6%,如"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但是最近表現不好,有什么事能跟老師說說嗎?"等。
(3)在評語的啟發性方面,問卷中開放性題目之一是"你希望語文老師給的口頭作文評語和書面作文評語有哪些改進?"有接近 1/10 的學生,希望作文評語可以多讓他們有些思考,老師、同學能多提意見,或直接修改、提供對比??梢姡魑脑u價的啟發性有待進一步突出和加強。
3、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態度
課堂觀察結果顯示,從評價者的態度來說,態度誠懇和藹的占99.2%,態度冷漠的占0.4%,評價中帶有諷刺嘲笑的占0.4%。從被評價者的態度來說,態度積極的占99.6%,無所謂的占0.4%,消極的占0%。可見,寫作評價課堂中評價者的態度是以"誠懇和藹"及"認真"為主的,而被評價者,相應地,也是以"誠懇和藹"和"認真"為主色調的。
4、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效果
課堂觀察結果顯示,對于"你覺得教師在作文講評課上對你的口頭評價是否是誠懇的?"的問題,選擇"非常誠懇"、"比較誠懇"、"不太誠懇"和"不誠懇"的學生分別占學生總數的 78.6%、20%、0 和 1.4。對于"教師使用的口頭作文評語是否會幫你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的問題,選擇"經常會、"偶爾會"、"幾乎不會"和"不會"的學生分別占學生總數的80%、20%、0 和0??梢钥闯?,課程中使用的口頭評語基本上能讓學生認可和信服,但沒有達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四、 優化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對策與建議
(一)關注學生個體在寫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教師作為評價者,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體驗,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自己的感受體驗中事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寫作評價時,將注意力和側重點放在作品所闡發的感情上,從積極和正面的角度,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多接觸社會,多與人溝通,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真善美。
(二)教師要認真對待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
教師對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作文的評價,可以感受到學生的寫作態度,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作文,要有不同的評價,評價應該體現出個性化。應該把作文評價當作是師生情感溝通的方式之一,評價應該具體易懂,生活化一些。這樣,學生也能夠通過作文評價及時地獲得反饋信息,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優勢與不足,了解教師為什么這么評,知道自己下一步如何修改,從細節中、從反反復復的交流中體會教師的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三)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提高語文感染力
教師要使自己的口頭作文評語和書面作文評語精彩,收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教師在課前需整理講評的內容,認真思考并組織好課堂教學語言;課中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機生成教學語言;課后要及時反思課堂中語言使用的成功與不足。總之,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的修養,把每一節課都當成是一次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機會。
參考文獻:
[1]梅再波.作文評語四講究[J].語文教學通訊,2005,(2).
[2]牛桂芹.作文評語一一師生交流的窗口[J].中學語文教學,1991,(4).
在這個暑假中,本人通過對我縣經濟發展網上資料的查閱和調查問卷的形式總結了十六以來我縣農村居民消費的基本情況及變化趨勢,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居民消費的措施和建議,據此做出報告。
一、農村居民消費的基本情況和變化趨勢
(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演變。我縣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演變大體分為兩個階段,一是XXXX年為消費水平緩慢增長階段。由于這一時期前兩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產品價格低,農民負擔高。因此,進入新世紀的前三年,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總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二是XX年為消費水平快速增長階段。我市在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發展,使我市的農業經濟迅速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增長。
(三)消費方式的演變。從某種意義上說,收入水平決定消費水平,而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消費方式轉變的結果,消費方式的轉變反過來又促進消費結構的變化,并轉化為拉動消費市場的動力。近年來農民消費方式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由滿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質量提高轉變。在食品結構上,主食消費比重下降,各種副食消費不斷增加,膳食結構向營養、科學型發展。在衣著消費上,農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礎上,更注重時尚化。XX年人均衣著支出140.1元,同比增長35%。二是由重食物消費向物質和服務消費并重轉變。食物消費更多表現為生存型消費,而服務型消費更多表現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費。服務消費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農民消費觀念的積極轉變,也反映出農民消費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與市場化結合消費向更高的市場化消費轉變。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消費的市場化進程明顯加快,現金消費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
二、擴大農民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農民收入問題。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為前提的。近兩年,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農民的購買力提高了,對收入的預期也提高了,消費水平就明顯提高,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但與城鎮居民相比,農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現金收入水平還比較低。因此,要進一步擴大農村消費,還要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穩定增長。
(二)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預期的不穩定,是農民消費的后顧之憂。近幾年,我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養老、醫療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保障體系,但這些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存錢養老、存錢防病的思想在農民中還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預期的不穩定,越來越高的教育投資,婚喪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農民不敢貿然消費。
(三)農村市場體系不健全和消費環境欠佳是影響消費的重要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家庭設備、日用品等有賴于新型業態如連鎖超市在農村的延伸,而目前農村商業流通組織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暢,成本過高,商品價高質次、假冒偽劣嚴重等問題,不能滿足農民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和適應農民消費方式的轉變。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交通、通訊、自來水等近幾年雖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還遠遠落后于城鎮,運行成本、運行費用高也使得農民對一些耐用消費品買得起用不起,限制了農民的消費。
三、進一步推動農村消費的措施和建議
(一)增加農民收入。從長遠看,增加農民收入是推動農民消費的根本措施。要增加農民收入,既要全面貫徹黨的農村經濟政策,又要不斷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隨著近幾年農民增收各項政策的全面、強力出臺,今后對農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將進入常規階段,對農民增收的作用也是間接的、有限的。今后影響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由政策決定的生產積極性,而是農民生產經營水平。因此,今后農民增收的核心應轉向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上來。
(二)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村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的保障體系,使更多的農民從傳統的儲蓄養老、家庭養老的方式中解脫出來;使更多的農民參入醫療保險,看得起病,吃得起藥,降低因病致貧的風險。進一步理順農村信貸關系,落實農村信貸政策,簡化信貸手續。進一步降低學生學雜費,特別是高中、大學階段的學雜費,使農民不致為了讓孩子上學而貧困或債臺高筑。
關鍵詞: 農村 消費 擴大
在這個暑假中,本人通過對我縣經濟發展網上資料的查閱和調查問卷的形式總結了十六以來我縣農村居民消費的基本情況及變化趨勢,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居民消費的措施和建議,據此做出報告。
一、農村居民消費的基本情況和變化趨勢
(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演變。我縣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演變大體分為兩個階段,一是XXXX年為消費水平緩慢增長階段。由于這一時期前兩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產品價格低,農民負擔高。因此,進入新世紀的前三年,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總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二是XX年為消費水平快速增長階段。我市在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發展,使我市的農業經濟迅速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增長。
(三)消費方式的演變。從某種意義上說,收入水平決定消費水平,而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消費方式轉變的結果,消費方式的轉變反過來又促進消費結構的變化,并轉化為拉動消費市場的動力。近年來農民消費方式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由滿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質量提高轉變。在食品結構上,主食消費比重下降,各種副食消費不斷增加,膳食結構向營養、科學型發展。在衣著消費上,農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礎上,更注重時尚化。XX年人均衣著支出140.1元,同比增長35%。二是由重食物消費向物質和服務消費并重轉變。食物消費更多表現為生存型消費,而服務型消費更多表現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費。服務消費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農民消費觀念的積極轉變,也反映出農民消費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與市場化結合消費向更高的市場化消費轉變。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消費的市場化進程明顯加快,現金消費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
二、擴大農民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農民收入問題。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為前提的。近兩年,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農民的購買力提高了,對收入的預期也提高了,消費水平就明顯提高,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但與城鎮居民相比,農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現金收入水平還比較低。因此,要進一步擴大農村消費,還要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穩定增長。
(二)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預期的不穩定,是農民消費的后顧之憂。近幾年,我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養老、醫療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保障體系,但這些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存錢養老、存錢防病的思想在農民中還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預期的不穩定,越來越高的教育投資,婚喪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農民不敢貿然消費。
(三)農村市場體系不健全和消費環境欠佳是影響消費的重要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家庭設備、日用品等有賴于新型業態如連鎖超市在農村的延伸,而目前農村商業流通組織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暢,成本過高,商品價高質次、假冒偽劣嚴重等問題,不能滿足農民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和適應農民消費方式的轉變。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交通、通訊、自來水等近幾年雖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還遠遠落后于城鎮,運行成本、運行費用高也使得農民對一些耐用消費品買得起用不起,限制了農民的消費。
三、進一步推動農村消費的措施和建議
(一)增加農民收入。從長遠看,增加農民收入是推動農民消費的根本措施。要增加農民收入,既要全面貫徹黨的農村經濟政策,又要不斷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隨著近幾年農民增收各項政策的全面、強力出臺,今后對農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將進入常規階段,對農民增收的作用也是間接的、有限的。今后影響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由政策決定的生產積極性,而是農民生產經營水平。因此,今后農民增收的核心應轉向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上來。
(二)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村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的保障體系,使更多的農民從傳統的儲蓄養老、家庭養老的方式中解脫出來;使更多的農民參入醫療保險,看得起病,吃得起藥,降低因病致貧的風險。進一步理順農村信貸關系,落實農村信貸政策,簡化信貸手續。進一步降低學生學雜費,特別是高中、大學階段的學雜費,使農民不致為了讓孩子上學而貧困或債臺高筑。
按照縣編委要求,縣編辦、縣政府督查室,于8月10日至8月
16日對縣政府機構改革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評估。此次督查共涉
及24個工作部門8個中心共48個單位。督查組深入各有關單位,采取聽取單位主管領導匯報、實地查看、拍照存檔等形式,逐條督查評估機構改革落實情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特點及成效
1、領導重視,迅速行動。縣政府機構改革后,縣領導、單位領導都高度重視,主動配合,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縣政府副縣長張志紅、縣長助理劉忠民親自召集縣交通運輸局、縣城管局等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城市客運職責調整和手續交接工作。縣發改委、縣工信局領導積極溝通,將發改委負責“經濟運行工作的5人”劃轉到工信局,并積極開展工作??h農牧局、縣住房和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工信局等單位已啟用了新章、掛了新牌子、變更了新賬戶??h人社局、縣文廣新局、縣糧油貿易中心、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等單位及時刻制新公章、制作新牌子(其中縣糧油貿易中心已掛新牌子)??h計生委、縣糧油貿易中心等單位嚴格按照“三定”方案制作懸掛內設股室牌子。
2、轉變職能,促進工作。各單位以改革為契機,積極推出各種新辦法、新舉措,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意識,打造干部隊伍,
提升服務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縣審計局強化工作薄弱環節,加大了對財政投資項目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h財政局簡化工作程序,制作工作流程示意圖,提高辦事效率??h公安局加強城區防控力量,有力地打擊了不法活動,極大地改善了治安狀況。縣城管局購置新車輛,每天在城區主要路段灑水降塵,在炎炎夏日為群眾帶來了可貴的清涼??h廣播電視發展服務中心實行了掛牌上崗,加強了新聞輿論監督,開展了有線電視數字化
整體平移工作,重新開播了內黃縣廣播電臺,增設了以文娛、娛樂為主的有線綜藝頻道和以農業、法制宣傳為主的第三頻道,實現了工作、效益、社會多贏的良好局面??h安監局一手抓執法,一手抓服務,以整改為目的,以懲罰為手段,實行“首查不罰”制度??h林業局、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積極開展電視技術講座并安排專人定期下鄉為農戶搞好技術服務。
二、存在問題
1、個別單位職責調整還未到位。如縣發改委的“工業經濟運行”職責還未調整到縣工信局;
原農開辦的“農業綜合開發”職責未調整到縣財政局;
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的“綜合協調食品安全、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職責未調整到縣衛生局,縣衛生局應調出的職責也未調出;
原廣電局、文物旅游局的行政職責和縣文管所未調整到縣文廣新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也未合并;
原畜牧局行政職責未調整到縣農牧局;
原糧食局行政職責未調整到縣發改委;
原縣政府教育督查室行政職責已劃入縣教體局,但人員還需進一步理順;
原新農辦需進一步理順關系。
2、個別單位牌子未掛、公章未刻、賬戶未變。如縣蔬菜服務中心、縣教育發展促進中心、縣旅游發展服務中心、縣廣播電視發展服務中心、縣棉花糧油生產服務中心、縣外商投資服務中心、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等單位未掛牌子、未刻公章、未變更賬戶??h政府辦公室、縣人社局等單位未掛內設股室牌子。
3、大部分單位存在亂掛牌、股室牌子名稱不規范、股級干部超配、行政單位事業身份人員任股級干部現象。此次已將相關單位的所有掛牌拍照存檔。
4、存在部門干預掛牌子現象。大多數單位都掛有:計生辦、綜治辦、群眾工作室、工會等牌子??h公安局掛有原系統內未改革到位的牌子。個別單位有臨時性工作辦公室牌子。如:“三項重點”工作辦公室。
三、意見建議
1、涉及職責調整的單位由有關縣領導、部門領導召開會議,進
行溝通協調,及時安排落實職責劃轉事項,辦理交接事項。
2、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對未整改到位的單位進行跟蹤督導。
關鍵詞: TFU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教學 教學設計
“為理解的教學(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簡稱TFU)”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零項目研究人員和教育學者于1989-1996年開發出的一種理解教學模式,用于課程及教學的設計、修改和審核,以幫助學習者增強理解。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教學的本質,引導教師積極思考教學的目的和方式,最終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此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英語專業教師課堂設計的能力,幫助學習者增強對語言學習的理解,實踐效果頗佳。本研究旨在討論該研究成果在英語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一、 TFU教學模式的組成部分
根據WIDE WORLD對TFU教學模式的相關表述, TFU教學模式有四個相互作用的組成部分,分別是啟發性論題(Generative Topics)、 理解目標(Understanding Goals)、 理解活動(Understanding Performances)和持續性評價(Ongoing Assessment)。 這四個組成部分恰好對應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所需要思考的四個基本的教學要素: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在“為理解的教學”模式中,對每個組成部分的界定都有科學具體的標準,這些理論基礎可以幫助教師開展合理的教學設計,反思教學設計中不合理的部分,避免教學設計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 TFU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TFU教學模式是一種設計理念,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才會真正理解并應用它。以下是筆者采錄到的運用TFU教學模式的范例,由此可進一步了解TFU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該教學設計活動中,教師選取了“評價周圍流行或熟悉的事物”作為啟發性論題?!霸u價事物”是本單元的一條主線,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經驗和體驗進行交流,對學生和教師都有吸引力,因此這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啟發性論題只是啟發學習者進行理解活動的開端,但作為教師,學習要達到的目標是必須清晰可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確立了4個單元教學理解目標。理解目標是以陳述句或問句的形式提出的,非常具體明確,分課時目標和整體目標要具有連貫性、整體一致性,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習者是可以達成整體目標的。
理解活動是根據某一單元或課程的進展設計一系列難度遞進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學習者定期地、積極地、有創見地使用需理解的理論和概念。在本單元的6個理解活動中,有1個初級理解活動,3個指導下探究理解活動,2個終極理解活動,活動的層次性明顯,由淺入深,規定的標準具體,易于老師和學生進行操作。如要求學生閱讀調查報告并總結調查報告的寫作特點,學生很容易觀察到調查報告的時態、首尾句的不同。在下一個理解活動中,這些寫作特點就成為評價學生寫調查報告的標準。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利于學生深層次的理解。
持續性評價是學習者持續得到反饋學習信息的過程。在理解過程中,教師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并及時與他們交流,使學生明白自身與目標的差距并有努力方向。在整個持續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多個評價角度來實現形成性評價。例如學習者在用目標語進行兩人對話時,評價角度可以是目標語是否得到恰當使用,能否實現真實交際;在設計調查問卷并進行現場采訪時,以及最后形成調查報告在小組間進行展示時,評價角度可以是:調查問卷的設置是否合理;能否恰當運用目標語言進行采訪;調查報告的書寫是否規范等??傊?,在持續性評價中,學習者得到的反饋是發生在學習過程中而不是一個總結性的考試或評語。通過評估學生在每一個理解活動中達到的理解水平來幫助學習者在整個單元中逐漸達成一個或多個理解目標。
三、 TFU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設計中的實踐意義
初中英語教材采取單元話題式編排,話題涉及廣泛,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不知道該如何合理使用教材。在課堂上很容易出現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偏離、課時目標與單元目標不夠一致的情況,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因此,為了理解的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尤為重要。首先,“為理解的教學”的教學模式,考驗了教師對所教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借鑒哈佛TFU教學模式,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應該考慮: ① 教學的層次,應該是先整體后局部,先要熟悉三年的教材及學科教學要求,然后結合所教年級和教材進行總體規劃,最后再具體到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在課時目標中再分別設置清晰的分目標; ② 教學方法和評價,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不僅要注重知識內容,還應注重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等。其次,“為理解的教學”的教學模式,考驗了教師教學的藝術。教學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要在備課時“有意設計”,在課堂上“無意呈現”,讓學生在各個環節的教學中吸收,消化,最后轉化為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蓓玉,胡航,姜琴,等.為了理解的教學[J].教師教育研究,2008(1):74-78.
2. 尹睿,謝幼如.網絡課程建設與實施問題的調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4(9):40-43.
3. 許雪梅,陳珍國.美國哈佛TFU網絡課程的研究及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07(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