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老莊論壇

      老莊論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莊論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莊論壇

      老莊論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現狀問題;對策

      0引言

      2008年下半年開始,國際金融危機逐漸對我國產生深層次影響,部分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相應的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造成了一定沖擊。2009下半年,我國的農村勞動力轉移雖然同比有所增長,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卻有所下降。農村富余勞動力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很難保證。因此,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不但是我國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所面臨的一個極富現實性的問題,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農村穩定和農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問題。

      1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盡管農業生產率遠遠低于工業,但勞動力生產要素的人為滯留,使得中國大批勞動力被長期禁固在農業而處于隱性剩余之中。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出來,進入城鎮務工就業。根據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系統30個省近兩萬農戶的調查監測,2007年全國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達到11480萬人,比上年的10973萬人增加了507萬人,增長4.62%。近幾年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呈現出以下特點:

      1.1外出就業總量增幅下降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1994年之后,農產品供求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加上政策環境逐步改善,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迅速增加。1994~1997年,平均每年轉移540萬人左右。1997~1999年,宏觀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受此影響,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轉移360萬人左右。1999年以后,伴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步伐,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人數又開始大幅度增長,1999~2006年年均轉移400萬人,年均增長約4%左右,2006~2008年增幅更是達到500萬人左右。而到2008年的下半年開始,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返鄉,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雖然有所增長,但增幅卻只在3%。

      1.2中西部地區是農村勞動力的主要輸出地2009年,外出農村勞動力占全部農村勞動力比重按序排列:福建省47.0%、江西省42.5%、安徽省35.6%、重慶市32.2%、河南省31.8%、四川省31.2%、湖北省30.1%。全部外出勞動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順序是:河南13.3%,四川11.2%,安徽9.8%,江西8.6%,江蘇6.9%,湖南6.7%,湖北6.6%,山東6.1%,重慶4.6%。以上9省份合計占全部外出勞動力的73.8%。

      1.3省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農村勞動力的主要流入地在我國東部沿海城市和內陸的大中型城市相對工資收入比較高,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這些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調查顯示,2007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有42.3%的人在自己的省內打工,而其中到省城打工的占20.7%。此外,分別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地區打工。與2006年相比,到環渤海地區打工的人員比重上升了5.7個百分點,到長三角地區、閩東南地區打工的人員比重分別下降了1.8和1.1個百分點。

      1.4就業方向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農村勞動力的自身技術和知識的缺陷,主要工作行業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些行業的技術水平要求低,對學歷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2008年進城務工人員所在行業的比例是:建筑施工業17.3%、電子電器業12.5%、制衣制鞋業12.7%、住宿餐飲業9.8%,這四個行業就占了全部農民工所在行業的一半以上。除了這些行業,還有些行業也吸引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務服務業6.1%、機械制造業5.8%商、食品制造業4.9%、居民服務業4.5%、交通運輸業4.3%等。

      1.5外出農村勞動力多是當地素質相對較高的年輕人2006年,外出農村勞動力中具有初中學歷和高中學歷的人分別占65.5%和14.6%,比全部農村勞動力中相應的比例分別高出16個百分點和4.3個百分點。2008年,在外出勞動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達67.7%和15.8%,分別比全部勞動力中相應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2006年外出的農村勞動力的平均年齡為30.5歲,其中在鄉外縣內、縣外省內、跨省流動就業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分別為36.8歲、28.6歲、26.1歲。2008年,外出勞動力的平均年齡為28.1歲,比農村勞動力平均年齡低8.8歲,其中在省外就業的勞動力平均年齡為27.7歲,比在省內就業的勞動力的平均年齡低0.4歲。

      2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業勞動力供給結構失衡在土地、資本、技術乃至相關制度安排為既定的條件下,農業產出可看成是農業勞動力供給結構的函數,這種供給結構主要表現為農業勞動力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由恰當的農業勞動力供給結構所帶來的產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給結構的產出。

      2.2農村內部產業結構失衡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農村內部的產業結構狀況雖有明顯改善,但由于受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在總體上主要表現為產前、產中和產后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詢服務體系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鄉鎮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且缺乏后勁等等。

      2.3現行土地制度的雙重功

      能與農業剩余勞動轉移存在著矛盾我國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經濟和保障的雙重功能。雖然最近我國的農業生產的增長速度有所減慢,還有一些農村農民對農業生產不抱有信心,產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經濟功能的削弱并沒有讓農民失去對土地的依賴。我國的土地保障影響著我國土地的經濟性和規模經營,從而制約了土地的經濟功能的發揮。這樣造成了一種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棄農村戶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經營模式造成的效率較低,這就使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對土地存在著依賴,因此仍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土地承包權。

      2.4我國現行的戶籍制度阻礙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幾乎每一個外出打工人員都會遇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戶籍問題。在一般情況下,這些打工人員是不能夠得到身份的轉變的。因此出現了另一個矛盾: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他們擁有了自主擇業的權利,但是在戶籍方面仍然難以得到身份上的轉變。這種戶籍制度導致大量的農村打工者在城市長期工作卻難以得到城市戶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這就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舊的戶籍制度與新的經濟體制間的矛盾日益嚴重,已經成為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之一。

      3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思考

      當前,我國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方面,應該有這幾種政策取向。

      3.1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農業的發展。挖掘農業的內部就業空間,增加農業的內部就業機會,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綜合開發,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項目,加快農業產業化和一體化進程,盡可能多地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3.2依托工業化解決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工業化的進程推動著國家的服務業,交通業,建筑業等等其他各行業的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能為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種工業化的目的是在工業化的推動下使得城鄉工業一體化,并達到城鄉勞動力的一體化,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們必須處理好城市和農村的關系,并注重行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前景的預測。

      3.3調整鄉鎮企業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城鎮化的進程,在城鎮化的進重中更多的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從產業結構上看,要大力發展農業的副產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從地區布局上看,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要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的發展鄉鎮企業,并增強鄉鎮企業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另外,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使分散的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適度集中,改變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經濟和規模效益低下的狀況,通過關聯企業的乘數效應使現有鄉鎮企業的小城鎮就業容量擴大。

      3.4調整土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通過剩余勞動力流動轉移和土地流轉等多種形式實現土地的相對集中,實現土地的規模經濟,增強土地的經濟功能,并實現由土地保障向社會保障的轉變與跨越。政府要積極地、漸進式地推進戶籍制度的改革,讓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合法地、自由地遷入到城市和城鎮中,這對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改造,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加快城鎮化進程來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方面,應該逐漸將進城的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險的范圍,從根本上改變城市下崗職工與農民工就業競爭的劣勢地位。另外,應該規范政府行為,禁止和取消政府機關對外地勞工的一切收費,在子女入學、稅收、購買住房方面給予其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3.5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村人口素質針對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技術素質普遍較低的現實,要加大農村教育的投入,完善農村教育政策,改革農村教育體制,在普及農村義務教育的同時,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全面啟動以傳授應用技術為主的農村勞動力的職前、職后教育。同時,還要根據各地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及農業現代化要求,有效地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分層次、分專業、分類型的強化培訓。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徐健蓉.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初探[J].現代經濟,2008,(6).

      [2]林郁.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初探[J].消費導論,2008,(9).

      老莊論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老莊》 文化意象 文化反思

      《高老莊》是賈平凹20世紀90年代末在“文化尋根”的道路上“反思文學”的又一部經典長篇小說。立足于“商州”厚重的漢文化傳統,作者在《高老莊》“含蓄”與“含混”兩種較為典范的文本修辭形態中,成功地構建出了一個個神秘的文化意象。整體細讀《高老莊》中的神秘文化意象:形而下,它呈現出的是傳統與現代、鄉村與城市在社會歷史文化進程中的矛盾沖突;形而上,它蘊藉的卻是作者在“文化尋根”的道路上反思文化的又一生命體驗。形而下與形而上的有機結合:神秘詭譎的“白云湫”、寓意深遠的“花鼓詞”及“奇畫”、匪夷所思的西夏之夢,構建出了一個神秘并具有整體聯動特征的意象世界。這個源于作者生命體驗的意象世界在當下同樣具有再思考、再認識的價值和意義。

      一.神秘詭譎的“白云湫”

      白云湫,《高老莊》最主要的話語語境。但有意思的是,在文本建構的過程中作者并沒有對它進行正面的敘述,而是巧妙地通過“他者”間接地進行敘寫。

      在高老莊人的意識形態中,白云湫是一個神秘詭譎,被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所控制的神秘區域,他充盈著“邪氣”、“妖氣”、“魔氣”,是“邪毒”的源頭,他的存在對高老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為此,鄉民們不得不在白云湫前的牛川溝上修建了白塔,讓白塔消解不斷從白云湫“垂直沖過來的‘邪氣’”,以求消災避禍;而在外來客的眼中,想象中,夢境中:白云湫或只是個“大湖”,或是一個“有瀑布”、“有湖”、“神鳥”、“天籟”奏響的人間仙境,或“是個湖,是個溝,是一溝的老樹林子,人都說那里住著神仙也住著魔鬼,是天下最怪的地方”。[1]

      鄉民敬畏、西夏好奇的白云湫,已經成了“百慕大三角”,無人目睹過他的真實面容:膽大包天的蔡老黑的“爺爺的爺爺”、教授老黑熊拳進山采藥的菊娃爹,入湫后就如人間蒸發神秘失蹤;早年,蔡老黑也是因為到過“湫前溝口”的白云寺及白云崖,所以,后來就惹上了一身官司并蹲了兩年大牢;迷糊叔當年只是到了白云寨,遇到白云湫的野人,與其搏斗受到刺激后就得了瘋病;如今,滿懷好奇心地前往白云湫探秘的西夏,半道上涉水過河差點溺水身亡,脫險上岸后又發現自己的“鞋子” 竟然變成了“兩堆干牛糞”,受到驚嚇,中途而返……籠罩在白云湫之上的神秘面紗仍舊無人能揭。

      顯然,文本中虛無縹緲、混沌模糊的白云湫在眾說紛紜中已經被鄉民們神化、妖魔化。在他們復雜的敬畏情感中,“白云湫”甚至已經變成了一種宗教,變成了一個異化的世界,神話的自然具有了超自然的力量。因此,“白云湫是由人間至仙境或曰妖界、魔界的涉白地理線路的始發站與終點站,同時也是高老莊涉白精神線路的發源地與歸屬地。”[2]也就是說,白云湫在被鄉民們神魔化的過程中已經變成了作者神秘文化介入的物質載體,并且這個物質載體成了高老莊本土鄉民與外來客意識形態交會碰撞的最好場所。在具體的文本建構中,這個場所相對于堅守傳統、固步自封的高老莊人來說,白云湫是那樣的神秘詭譎,讓人生畏;而對于外來客來說,白云湫則是一個如仙境般充滿誘惑力的地方。兩種不同意識形態的碰撞,折射出來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相遇時表現出來的不同態度。結合文本建構的語境來看,這“態度”不但生動地說明了在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外來文化像白云湫一樣被神秘化了,而且也形象地詮釋了當時人們對此而產生的“神往而恐懼、羨慕而又鄙視、追求而又拒斥的復雜心態”。[2]

      二、寓意深遠的“花鼓詞”及“奇畫”

      整體細讀《高老莊》,我們就能發現,作者在次要人物的建構過程中,歷史性地顛覆了次要人物、次要地位的形象建構,創造性地借助神秘意象解構的多維視角,為文本意蘊的深層解讀提供了開放性的可能。

      “黑山呦那個白云湫,河水呦那個往西流,家沒三代喲富,清官的不到呦頭。”[1]這是小說文本中瘋子迷糊叔嘴中的花鼓詞,這花鼓詞在迷糊叔的說唱中無數次地重復出現,雖然表面看似荒誕,但深度解構迷糊叔這一次要人物形象,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到,迷糊叔雖然外在的形象形態是瘋瘋癲癲的,但透過其“非理性”的言行舉止,他實際上卻是有著超乎常人智慧的清醒者。比如,“順善偷了我的糧食”,這在常人看來是難以理喻的“瘋話”,但正是這常人難以理解的“瘋話”,卻是對順善真實面孔的理性認知。其次,始終彌漫在迷胡叔身上的“神味”與“魔氣” ,使他能夠自由地連接陰陽兩界……最終用貫穿于小說文本始終,蘊涵著深刻哲理的“風言風語”喊出了自我的聲音:“家沒三代喲富,清官的不到呦頭”。 這近乎哲學囈語般吶喊的聲音,不但是對高老莊歷史最好的總結,而且更是對高老莊未來的一種預設。

      文本中除了迷糊叔以及他說唱的“花鼓詞”,石頭和石頭的“奇畫”又構成了另一則文化寓言。石頭是伴隨著莫名其妙的天外飛石降生,先天癱瘓,但他又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奇人”。奇就奇在他不僅有著神秘莫測的預言感知能力,而且還能夠無師自通地憑借直覺繪制出種種讓人費解的“奇畫”。在小說文本中至少有16個場次集中展示了石頭的繪畫才能。可以說,每場繪畫都顯示出了石頭神奇的繪畫天賦。這繪畫天賦令熟悉繪畫的西夏也困惑不解。后來,西夏把石頭的繪畫作了整理和編號,一共13幅,開始的是“宇宙神”,中間有“骷髏勇士”、“龍蛇戰車”、“三架戰車”……最后是“人生”。這樣,一個“天人合一”的“易經”境界就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透過這“易經”建構的神秘意境,我們感受到的或許是作者對于宇宙人生變幻無窮的無奈;或許是“高老莊”只有放棄漢文化“短腿”的形態特征,才能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種進化。

      三.匪夷所思的西夏之夢

      “從文學創作來說,夢是最容易表達作家深層心理無意識活動的絕好手段,最容易使作家的深層心理無意識欲望外化于小說人物載體之中。”[3]作者在《高老莊》中,立足于“商州”厚重的漢文化傳統,建構出了各具神秘色彩的10大美夢。除去子路、冀林娘和南驢伯各做有一夢外,其余的都是西夏一人之夢。西夏之夢,無論是“綠得發幽發黑的玉米棵子”、“疾馳的白馬”、“硬大的玉米棒子”,還是“鉆進被窩的那條黃褐色的蛇”;無論是人狐共濟,還是夢欲生娃;無論是路遇“紅衣女”,還是遭逢“再生人”……其實,作者都是圍繞一個主題來建構,即圍繞“人種”來建構。西夏隨子路到了高老莊后,發現高氏家族為了所謂純粹的漢族傳統,堅持不與外族通婚,所以高老莊的人矮小丑陋,出現了人種的退化。特別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子路一回到高老莊就減退。長期生活在高老莊的老百姓有些已經完全喪失只能靠借種來延續高氏香火……“再過十年,二十年,高老莊的人最大的困境倒不是溫飽,而是生育了”[1]。子路為高老莊人種的退化深感憂慮,這種憂慮集中表現在文本中的“換種”情節上:子路為了沖破高老莊封閉的人種繁育模式,與結發妻子菊娃離婚,選擇與西夏結婚。這不僅僅是因為西夏年輕貌美,又是城里人,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西夏修身長腿如同大碗馬一樣,能實現他“換種”的目的。子路的“換種”,西夏的“奇夢”,最終讓“高老莊”的寓意更為深遠――固守封閉,必然導致民族生命力的衰竭。

      四.結語

      20世紀80年代以降,賈平凹開始對文學意象表現出了少有的熱情。在他看來,意象的建構是“一種自感受活的事”。90年代,意象的建構更是成為了賈平凹一種自覺的追求。在其自覺的意象建構中,《高老莊》以實寫虛,用“虛”張揚意象成了作者意象建構的經典,倍受評論界的關注,引發了不少爭論。深度解讀《高老莊》的意象建構,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始終是以本土的民間文化作為意象語境,借助神秘文化的多維視角,在荒誕意象的建構過程中,以隨意的方式融入生活的細節。這種融入了生活細節的荒誕意象,不但開拓了作品形而上的意蘊境界,還在無形中張揚了作品的藝術生命個性。

      參考文獻:

      [1]賈平凹.高老莊[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2]楊潔梅.高老莊的三色敘事及其人物命運[J].江漢論壇2012(5).

      老莊論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基礎薄弱;學習習慣;情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08-0101-02

      對于中職生而言,數學始終是一門較難的學科。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其一,缺乏吸引力,形式化的數學符號、語言、推理,根本無法激發數學基礎原本就很薄弱的中職生,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其二,中職生往往在初中階段就不太受教師關注,導致他們從心理上不太接受教師,甚至有抵觸情緒。據筆者觀察,交流、溝通和改良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中職生學習的積極性;其三,中職數學教學一定要按照《中等職業教育實驗標準》,切記拔高和降低,關注教學難度,還要注意教學方式。基于以上原因,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多次使用“情境式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概念教學情境化

      中職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中職生的動手能力、提問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數學學習來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喜歡數學的情感,提高教學質量。以《數列的概念》教學為例,主要涉及數列的概念、表示法、通項公式、遞推公式、數列與函數的關系等一系列相關知識。本章是教學難點之一,而且數列本身是特殊函數,中職生不能準確把握數列的本質,因而課堂教學中需要更多感性知識的滲透,少些形式化的數學。

      1.引入。現代版《西游記》中的豬八戒順應時代變遷,幾年前做了老板開始經營高老莊集團。由2012年1月~4月高老莊集團產值圖知道,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出現了資金周轉不靈,于是他向孫悟空借錢。

      八戒:我的集團資金周轉不靈,猴哥,能不能幫我……

      猴哥:No problem!第一天給你1萬,每天給你投資比前一天多1萬元,連續一個月(30天)。但有一個條件:第一天返還2分,第二天返還4分,第三天返還8分……后一天返還數為前一天的2倍。

      八戒想:第一天出2分入1萬;第二天出4分入2萬;第三天出8分入3萬元;……哇,發了……但又一想,不對啊,這猴子沒少欺負我,這次會不會又在耍我?

      問:到第30天時,八戒是不是也賺了呢?

      2.思考。

      (1)彗星每隔83年出現一次1740,1823,1906,

      1989,2072,……

      (2)某種細胞分裂,每個細胞每分鐘分裂為2個,那么每過1分鐘,1個細胞分裂的個數依次為:1,2,4,8,16,……

      (3)一日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1,■,■,■,■……

      (4)我國參加7次奧運會獲得的金牌總數:15,

      5,16,16,28,32,51

      (5)■精確到1,0.1,0.01,…的不足近似值:1,1.4,1.41,1.414……

      你能猜猜這些特殊數組的規律嗎?并介紹數列概念。

      3.閱讀。

      (1)謝賓斯基三角形。在下圖四個三角形中,著色三角形的個數依次構成一個數列的前4項,著色三角形的個數依次為1、3、9、27,則數列前4項都是3的指數冪,指數為序號減1。通項公式是:an=3n-1(n∈N+)。

      (2)斐波那契數列。斐波納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在數學上,斐波納契數列以如下被以遞歸的方法定義:F0=0,F1=1,Fn=F(n-1)+F(n-2)(n≥2,n∈N*)在現代物理、準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

      4.釋疑。回到最初的小故事,到第30天的時候,豬八戒出多少?入多少?賺了沒?

      顯然:

      1+2+3+…+30=465(萬元);

      2+4+8+…+230 = 2147483646(分)

      = 2147.483646(萬元)

      2147.483646>465

      豬八戒到最后還是被猴哥耍了,起到畫龍點睛、首尾呼應的作用。

      觀察上述案例,筆者發現,中職生的注意力隨時間的深入整堂課銜接很好,情境式教學使學生的注意力大大集中,效果相對較好。小故事雖是趣味引入,但可貫穿整章內容。豬八戒知道虧大了后就向銀行借錢,于是又可以聯系數列的實際應用的貸款問題等。總之,它是“先行組織者”,不僅架設了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給后續學習提供了理想的“固著點”,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增強思維活動的目的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切實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在思考環節,筆者列舉的問題有天文的、科學的、古代的、現代的、數學的,在專業角度上有等差、等比數列、單調增、單調減、有限的、無限的、無規律數列,等等。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思維,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境式教學,讓他們用心去觀察、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歸納分析能力等,也能使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中接受新的知識,真正體會到數學之美。

      二、教學心得

      對于注意力不夠集中的中職生來說,更要在教學中千方百計地思考教學方式、方法,多引入一些情境化的問題,多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和表現。

      1.教學始終要“以生為本”,以中職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思路。筆者堅持注重學生的情境,如生活化的經濟問題介入、各種背景環節下數列問題的編制等,并從中體會到有效率的情境式教學帶來的喜悅。

      2.強調整體合作。中職生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可鼓勵他們合作互助。筆者在數列的實際應用環節中,請學生寫了《我對生活中數列的認知》的合作小論文,教學效果較好。學生在情境式教學模式下做出的論文,無論其科學性、積極性、合作度上都顯著優于以往的教學。

      3.學生學會反思。采用情境式教學,學生比以往更會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反思。只有反思、學習、再反思,才能讓學生的記憶更深刻。

      參考文獻:

      老莊論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美學 氣韻 寫意 傳統文化

      在中國傳統的美學著作中,幾乎沒有關于雕塑的論著,所能見到的有幸被記載下來的僅有唐代楊惠之所著的《塑訣》一書,也早已名存實亡,失傳了不知多少年。因為在歷史上,雕塑是下等工人的手藝,被上流社會看不起,所以在文人士大夫的著作中也很少看到關于雕塑的記載和描述。但是,這并不等于說至少已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雕塑藝術,沒有理論的支撐。

      中國傳統的美學在不知不覺中對中國雕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古代如此,現代也是如此。

      一、傳統美學意蘊下的中國傳統藝術

      “美學”這個詞,不是中國原有的,而是在大約一百年前從西方傳來的。但是,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就誕生了偉大的審美著作《莊子》。在《莊子》一書中,莊子施展豐富的、無窮的想象力,用高度的浪漫主義手法,用夸張的語言,用寓占的形式,描繪了一個奇異、美妙、充滿了幻想的感人世界。在這個精彩的世界中,有展翅、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鯤鵬,有至大而無所用的樗木,有丑陋不堪但心地善良的捕蟬人。老莊自成一家,形成了中國最大的本土宗教――道教。道教又和儒教、佛教融為一體,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樸素自然、夸張浪漫的傳統美學觀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對世界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么,“道”是什么?“道”其實就是“一”,就是萬物生成的本原,就是萬物生發的基本規律和道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就是“元氣”,就是構成萬物的原始物質。“元氣”一詞,始見于漢代的哲學著作。《冠子?泰錄》:“天地成于元氣,萬物成于天地。”《論衡》:“元氣未分,渾沌為一,”“萬物之生,皆稟元氣。”《白虎通義,天地》:“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也。”這些理論,在中國的創世說中也得以印證。生于渾沌之中,“氤氳不分,是為渾沌”。后來,打破渾沌,升清氣為天,降濁氣為地,開天而辟地,滋生萬物。“元氣”不僅僅是中國哲學中萬物生成的基本物質,而且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成基礎。“元氣”是中國文藝作品的靈魂和生命所在。

      在中國傳統的藝術門類中,受“元氣”影響最大的是書法。同時,我也認為只有書法和雕塑最接近。書法創作時,要求凝神,講究元氣的起、承、轉、合,講究“勢”,講究意到筆不到的美學趣味。在創作雕塑時,也要心無雜念,講究運斤成風,和書法一樣要一氣呵成,追求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同時追求材料的質樸美感。書法有“一筆書”,繪畫有“一筆畫”,雕塑也應該有“一筆塑”或“一筆雕”。不是真的一筆完成,而是千筆萬筆一脈相承。書法和雕塑都有對空間的要求,都有建筑的感覺,都有構造的成分,都講究個體與集體的統一,局部與整體的和諧。書法和雕塑在創作時都具有不確定性,一筆下去肥瘦長短難定,一刀下去也是難測高低深淺,不可重復,不容修改,否則即為敗筆。當然,中國雕塑也存在“擬繪畫性”的現象。在雕塑創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繪畫性技法和材料,也出現了一些繪畫效果。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在古代的雕塑作品中都有所體現。中國的繪畫卻沒有雕塑的感覺,就是散點透視的面面觀的山水畫,也營造不出雕塑的空間和感覺。雕塑的一氣呵成,不同于繪畫的一揮而就。繪畫的反復皴染,不管水平高低都難脫程式化所固有的匠氣。

      中國繪畫有品格論,而且各代都有不同的標準,但對“氣”的講求始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氣韻生動”列為第一要義。唐代的張懷在《畫品斷》中將畫分為神、妙、能三品。其后的朱景玄說:“以張懷《畫品斷》,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優劣也。”。因為書畫同源,書畫同為文人墨戲,中國書法的品格與中國繪畫的品格相類似或同出一轍。而中國古代的雕塑,卻斷無品評之說,甚至連被人說長道短的資格都沒有。但是,雕塑的教化功能與愚民作用卻被掌管上層建筑的統治者們高度重視。不過,他們所關注的是這些東西外在的價值,而沒有關注到這些東西本身的價值。

      事實上,不僅中國繪畫講求“氣韻”,中國的書法、音樂、詩詞歌賦也都講究“氣韻”,中國的建筑、家具甚至陶瓷之類的器物也無不講“氣”,就連對人物的品評也借用了“氣”。因而,我認為中國雕塑的品論也應該引入“氣”的學說。

      二、傳統美學對當下的意義

      進入現當代階段,一股回歸東方、回歸中國傳統的思潮蔚然成風。數年前,一位諾貝爾獎的獲獎者感言:要想解決未來人類的問題,必須要回到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孔子那里去尋找答案。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日益臨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當代文明對世界的影響愈來愈明顯,愈來愈大。與天和諧、與地和諧、與人和諧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經成為了世界人民的共識。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等方面,無不體現了這一原則。

      在當下,一些睿智的中國學者開始反思西方美術教育引進中國百年之后所產生的結果,衡量西式審美經驗與中國人的審美習慣是否適合。大家不僅對當前的美術教育產生了種種擔憂,而且也提出了中國的當代藝術將何去何從的沉重命題。

      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致力于本土、本民族文化的促進與推廣。早在1995年,錢紹武先生就大聲疾呼:“我們的‘寫意’傳統是從訓練到創作的一整套體系,而且在國畫領域內已經形成主流,而在雕塑領域內則亟待整理、恢復和提倡。”。他提倡要向中國優秀的傳統學習,向以寫意為主的大體系中概括現實、幫助記憶的傳統有效方法學習,他認為這種千百年來形成的“有效方法”或“程式”是民族傳統藝術的精華所在,值得反復體會和研究。知行合一的錢紹武,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如《杜甫像》《像》《阿炳像》《曹雪芹頭像》可以說是回歸傳統的經典作品。

      2005年6月6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和西安美術學院承辦的《首屆中國美術金彩論壇》在西安召開。南京大學教授吳為山先生發表了《我看中國雕塑藝術的風格特征――兼論中國雕塑之價值評論體系》一文。吳為山認為:“中國雕塑有著迥異于西方傳統的獨立體系、獨特價值。我們不能滿足于中國雕塑只存在于博物館、石窟、墓道,應當提煉出其‘造型精神’而影響后世……吳為山”將中國雕塑歸納為八種類型的風格特征:一、原始樸茂意象風;二、商代詭魅抽象風;三、秦俑裝飾寫實風;四、漢代雄渾寫意風;五、佛教理想造型風;六、宋代俗情寫真風;七、帝陵程式夸張風;八、民間樸素表現風。”吳為山,伴隨著他一系列作品在大型展覽的亮相,給中國當代雕塑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波。

      在2007年9月20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美術?長安論壇》上,《雕塑》雜志副主編陳培一先生發表了《寫意辨考兼及中國寫意雕塑的類型化》一文。文章辨析了長期以來對“寫意”的誤解,厘清了“寫意”的發展歷程,并對寫意雕塑進行了類型的劃分:豪壯型、奔放型、疏簡型、婉約型、工致型、浪漫型、樸茂型、哀怨型。

      思想的變化,必然導致行動上的結果。在理論的指導下,大批的藝術家積極地付諸實施。要么開始從傳統文化之中汲取營養,尋找創作的靈感;要么,對傳統進行批評,用反思加以關照;要么,直接地回歸傳統,甚至于扎根民間。

      老莊論壇范文第5篇

      王俊秀:

      社會信息問題專家,民間思想家,公益教育參與者。“數字論壇”發起人,互聯網實驗室和博客網共同創始人,曾任多家媒體總編。

      《啟迪》:您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先行者,同時您也關注青少年教育和社會發展,網絡閱讀在當前已經是一種日常的生活現象,利弊參半,您怎么看?

      王俊秀:中國這近20年來經歷了一場社會變革――互聯網浪潮。而每有社會變革,必有文學革命。從先秦諸子到唐宋詩篇,從明清小說到五四文學,對吧?

      網絡文學的起因不僅僅是為了文學,而更是為了自身體驗的表達、個體情感的渲泄,所以網絡文學從一開始就沒有禁忌。那么,我們知道,傳統出版的特點是先過濾后出版,互聯網出版的特點是先出版后過濾。誰都可以來嚷嚷一嗓子,你想到什么馬上就說了,這從起點上實現了“言論自由”。但是言論自由的平等并不意味著言論內容的分量就是平等的,言論的平等和自由不代表我們可以隨意降低言論的質量。互聯網是一種技術手段,我們不能以技術的名義來閹割人文,不能以技術的名義來破壞經典,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以技術的手段讓民間的經典迅速地浮現出來。

      《啟迪》:那么,互聯網的深層使命是什么呢?

      王俊秀:互聯網出現之前,學術歸屬于一個固定的圈子,也就是說這個圈子壟斷了學術。而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壟斷,但是打破并不意味著可以馬上重建。重建需要一個機會,等待好的東西浮現出來。中國這近20年的互聯網歷史正是前一階段――打破。從文明角度看,互聯網將中國的“大一統”解構掉,但是解構之后還需重建,現在解構得還不夠。不可否認,后現代的解構主義不是網絡文化的主流。即使是真正的黑客,其目的也不是摧毀,而是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是一種以重構作為訴求的積極性的技術嘲弄。

      我們還停留在“搬運工”的時代,把人家的東西復制、粘貼。如果沒有一個篩選、整理和再創造的過程,那不就會永遠停留在一個簡單的動作上嘛,對吧?那不就是看誰手快嘛,所以我特別看不上某些知名網站的編輯原則――追求信息的快和多,聲稱他們的信息比新華社提前零點幾秒,認為這樣就是成功,這不就是單純的搶眼球了嘛。我覺得這只停留在一個“量”的階段,對“質”沒有任何提升。要說它對人類文明有什么貢獻,我實在看不出來。

      《啟迪》:您對目前的教育怎么看?

      王俊秀:一個一流人才的素質要求是:第一是情懷,第二是見識,第三才是才華。

      傳統的中國教育注重師承,注重言傳身教,對學問的傳承是通過他的生活態度,他的人生修養體現出來的。可能他這個人書面的很少傳下來,比如說王陽明,但是他生活的態度和德行是一種寶貴的遺產,通過面對面的形勢體現和傳承下來。這才是老師!另一個是因材施教,根據個人的稟賦特點,對世界的認識體系來進行對應的教育。教育就是要告訴學生:一個是世界。一個是你,你通過多條路徑都可以到達這個世界的某一點,而且,每一條路徑都不能“完整”地展現這個世界。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你告訴他這個世界上,人類的歷史上還有某個人,走過類似的路,他在這個過程中,走過什么彎路,你應該注意。這才是老師!

      現在的孩子不知道中國文化的好處,不了解中國文明對世界文明的意義。而且我們目前的教育,我們的社會風氣,還正在提倡這種極度的個人化。

      怎樣將中國傳統教育的優點和現代教育的高效結合起來,這是時代的聲音,這是我們的任務。

      《啟迪》:您所說的多條路徑,是說人生的多元價值對吧?就是說現在我們給受教育者對成功這個概念的灌輸太單一了,可以這樣理解嗎?

      王俊秀:差不多。

      說白了,成功是時代的選擇,是文明之手伸來的橄欖枝。比如說啊,我們互聯網圈子里面的人大部分沒什么文化(笑),但是為什么互聯網領域還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呢?其實他們的成功是由于美國和中國的這個落差造成的,而不是個人有多么大的能耐。就像中國30年的好日子來自于和美國巨大市場的接軌一樣,是由于美國和中國的相互需要。互聯網把中國的知識,中國的古老文明錄入到網絡空間里面,以信息的方式呈現。這些事情同當年的工業革命,同晚清的一樣。例如張之洞這些人,將西方的工廠、技術搬到中國來。其實這些是挺簡單的事情,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做對了,他順應了歷史的形勢。那么歷史就獎勵了他。他們在某個時刻做了歷史要求他們做的事。

      這只是一個“職業的成功”,教育應該教給學生怎樣到達“人生的成功”。

      教育應該有一個倒著看的視角,而現在的家長、老師和整個社會是在倒著看,但是他們是把局部倒著看,比如說從孩子出生到考上好大學,到找個好工作,到有個好的事業。這都是人生的局部,人生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很寬敞的一個人――王俊秀訪談后記

      乃清

      在王俊秀一大堆有點玄乎的頭銜中,最讓人感到親切的可能是“‘博客’中文概念的創造者”。“博客”在最近幾年里普及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但是對其翻譯和引進者我們知之甚少。基于某種“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情結,在見面之前,我就對這位低調的“幕后英雄”多了幾分好感。

      而當我與他面對面地坐著,看著這個名曰俊秀卻充滿著濃烈的西部味道的粗獷漢子坐在我對面侃侃而談時,我立刻發覺他是我遇見的人中為數不多的不漂亮卻惹人喜歡人之一。他略顯隨性的姿態和語言透露幾分懶散,也說明這個人不拘于形式,但又不至于令人感到冷落。談話之間,他隨時會爆發一陣哈哈大笑,初次謀面的人,在這種笑聲中或許會有片刻的詫異,然后嘩啦一下,拽開矜持、莊重、虛偽等一切面具,陡然放松,如同雨后看到室外的青天明月。

      在IT行業內,王俊秀的名聲沒有他的搭檔方興東那么響亮,但是方興東卻不止一次地公開表明王俊秀是他最佩服的人。而被別人叫做“IT思想家”的王俊秀也承認自己有一種“溫吞的激情”。早在1998年8月,王俊秀就曾召集IT及相關行業人士,在京郊舉辦一次小型的會晤,旨在將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從“新聞時代”領入“分析時代”,“為信息中國立心”。正是這次會晤,促成了后來頗具影響的“數字論壇”的誕生。

      “我正在系統地讀中國近代史”,他笑著說。大多數IT行業的企業家們把自己的生活都數字化了,可王俊秀是個異數,這個知識分子型的創業者把他的部分精力安排在了別處。除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他還關注著知識產權,關注著社會問題,關注著下一代的教育。互聯網的發展能給中國帶來什么?能給教育帶來怎樣的影響?……在尋求盈利模式的同時,王俊秀無法割舍他的擔當和情懷。我想,這是他的激情之所以“溫吞”的主要原因。

      他很寬敞。這不光是因為你能感覺到他的精神豪宅,還因為他讓人完全放松。見過一些牛人,言談舉止之間,有一種形式在里面,雖然有時也會令人感嘆其氣場,但顯然不及王俊秀這種滲透著老莊氣息的隨和。可能是因為他過于自信,從不屑于營造形式,也可能他過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沒得空兒來練習應酬。殊不知,正是這不營造和不練習,成為他最好的招待。

      記得和王俊秀第一次見面的臨別,因為正在整理談話記錄,所以沒有起身相送,而心里沒有一點愧疚。那感覺很不錯。

      據說在幾十年前的困難時期,父母多給小孩起些和意愿相反的名字,比如希望孩子長命百歲,就叫“狗剩兒”。當我再次想起這個外貌粗獷但內在雋秀的人之后,我不禁疑問,當年王俊秀的父母把他叫做俊秀,是又一次驗證了事與愿違,還是驗證了未卜先知。

      日劇和韓劇的區別

      佚名銘子 圖

      日劇:醫生多;韓劇:病人多。日劇:懸念多;韓劇:眼淚多。日劇:王子多;韓劇:灰姑娘多。日劇男:修眉多;韓劇男:眼袋多。日劇女:氣質多(90%是自然美女);韓劇女:發嗲多(90%是整形美女)。

      日劇: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多(未婚媽媽、師生戀、忘年戀、婚外戀),矛盾來自人的內心;韓劇:對遺傳基因的研究多(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同胞兄弟姐妹),矛盾來自外界(身世或疾病)。

      每次看日劇的時候,總是在主人公努力微笑著說加油的時候我哭了;每次看韓劇的時候,總是在主人公哭得一塌糊涂的時候跟著一起哭。

      日劇多刻畫草根階層和小人物的生活,積極向上,教人抓住理想,奮勇前進,讓你猜不到結尾;韓劇多描繪童話中的公主和王子,白日做夢,哭哭啼啼,總是一開頭就讓你知道結尾。

      日劇是挖一個坑給你跳,你在坑里覺得很幸福;韓劇是挖一個坑給你跳,你在坑里覺得被騙了。

      日劇是出現問題解決問題;韓劇是沒有問題制造問題。

      日劇有想再看一遍,再被感動一遍的沖動;韓劇是巴不得快點兒看完這一遍,看完就好。

      日劇一年出五部經典;韓劇五年出一部經典。日劇看了一部就可以記得一生;韓劇看了一生就只記得一部。日劇1%是垃圾99%是精品;韓劇1%是精品99%是垃圾。可以什么都不想地看韓劇;卻不能什么都不想地看日劇。想變白癡的時候看韓劇;想振作的時候看日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