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住戶心得體會

      住戶心得體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住戶心得體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住戶心得體會范文第1篇

      護患溝通是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其所交流的內容是與患者的護理及康復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信息,同時也包括雙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溝通。門診注射室是醫院的窗口,患者經過掛號、就醫、檢查、取藥的過程后,患者或家屬容易把就醫過程中的不滿情緒發泄到護士身上。特別是在就診者的消費觀念日漸成熟,法律意識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顯得尤為重要,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護患溝通是護理人際關系中最為重要的形式和內容。為做好優質護理服務,架起護患之間的橋梁,尤其需要加強護患溝通。

      首先,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增強患者對醫院就診治療的信心起著重要作用。人們常說:“微笑是最好的語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際交往中解決生疏、緊張的第一要素。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注射室的患者大多是老人,很多聽力不好,有的行動不便,他們心理上是有一定的自卑和緊張的,我們在接待這些患者時積極主動,并給予溫暖的微笑,立即減輕了他們的緊張和焦慮感。對于以前來過的老病人,我們主動問候他們的身體狀況,讓患者感受到他們是被關心的。

      其次,培養良好的語言溝通技巧,在注射室經常會遇到患者詢問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這時我們要用真誠、清晰、流暢的話語回答患者的疑問,遇到我們自身不熟悉的藥,也絕不一口回絕患者說:“不知道”,而是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的疑問,通過查看說明書,或者咨詢醫生,然后回答患者的疑問,做到讓患者滿意放心。大多數患者在穿刺前都有一種緊張、恐懼的心理。常說:“我的血管不好扎,你能一針扎上嗎?”這時要先觀察患者的靜脈情況,對于靜脈比較好的我們自身比較有把握的,我們可以肯定的告訴患者“您放心,您的血管還是很明顯的,只要您對我有信心就沒問題”。有些靜脈確實不好的,我們也一定要提示患者血管有些細,有部分硬化的現象,讓患者有心理準備,一旦穿刺不成功患者也會理解。對于血管比較好又特別怕疼的患者,我們除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還可以建議其不要注視穿刺瞬間,其實穿刺帶來的疼痛遠沒有患者想象的那么可怕。在注射室穿刺不成功也是難免的事,如果穿刺失敗應及時向患者致歉,并另選護士幫助穿刺,避免再次穿刺失敗造成患者的不滿。穿刺成功后應告知患者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有不適及時呼叫。在注射室除了穿刺的交流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我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對于不同病情的患者給予健康宣教及生活護理的常識,這可以更進一步加深與患者的交流,形成良性互動。同時也提升了護士在患者心中的形象。

      在門診注射室的護患交流中除了語言的溝通,非語言溝通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我們的穿刺技術就是一種最直接的非語言交流。護士熟練掌握無痛穿刺技術,在穿刺時注意力集中,對患者態度和藹,選擇靜脈細心,皮膚消毒到位,做到穿刺一次成功。這在無形中就取得了患者對你的信任。其次是身體語言,比如護士自身的著裝也是一種身體語言,衣帽整潔,大方得體,不濃妝艷抹,這帶給患者的就是一種舒適的感覺。比如巡視,患者在補液過程中,護士要巡視觀察患者的輸液情況,靜脈通路是否順暢,局部有無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應及時地給予處理,讓患者時刻感受到被關心,減輕焦慮,建立自身的安全感。且不可當著患者的面談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或者吃零食,這些行為會讓患者感覺護士工作散漫,自然引來對我們的不滿。

      總之,在門診注射室的護理中要想取得與患者的良好溝通,護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知識和較高的操作技能,還應認真學習心理學、倫理學、人文學、法學等知識,從而使自己能在工作中運用自如。[1]良好的護患溝通不僅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提高了我們優質護理的水平,也體現了護理人員的價值。

      住戶心得體會范文第2篇

      關鍵詞:兒科注射室患兒家屬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1-0198-03

      在兒科注射室,護理對象是小兒。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人的需要分為五層: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愛和歸屬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種需要在兒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為滿足這些需要,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兒童,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進行心理護理非常困難,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和目的,甚至還會達到相反的效果。為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我們通過對家長的心理護理,以其與患兒親密的關系和熟悉的表達方式,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

      當前生活中的兒童大都是獨生子女,―旦發病,家長格外緊張。夸大病情,對醫護人員提出過高要求。所以患兒的心理護理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對家長的心理護理。家長的心理狀態對患兒有著直接影響。例如家長對護士的不滿意可以轉化為病兒對護士的憤怒。在臨床,我們發現,家長與患兒在許多心理問題的表現形式幾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長的恐懼感、悲哀感、焦慮感等與患兒的這些心理表現是相互影響的,但家長與患兒對疾病的主體感受不同,又使家長有一些患兒沒有的心理表現。比如希望角色轉換,代替患兒接受痛苦的治療等。為此我們對家長的不同心理表現以及針對這些心理表現所做的護理進行探討。

      1患兒家長主要心理問題的產生原因及表現

      1.1 焦慮和緊張

      1.1.1 對疾病的缺乏認識,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引起的緊張與焦慮;表現為反復詢問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斷打聽醫護人員的情況,希望得到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的治療。

      1.1.2 輸液期間由于病情變化產生的緊張與焦慮;表現為對病情變化的反復陳述,要求醫護人員不斷觀察,擔心遺漏病情。

      1.1.3 由于經濟負擔較重引起的焦慮,不能安心治療。

      1.2 恐懼與缺乏安全感

      1.2.1 家長對疾病預后產生的恐懼感,表現為對其他相同疾病患兒的預后敏感,尤其是急癥患兒的家屬,個別表現得很悲觀。

      1.2.2 由于心疼孩子而對各種注射及侵襲性治療產生的恐懼感;表現為患兒在接受治療時家長表現出不敢看或者躲開的行為。

      1.3 懷疑和不信任

      1.3.1 對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對治療方案的懷疑,表現為不配合注射室護士進行治療。

      1.3.2 對護理人員由于年齡、性別、言語、著裝等外在條件和表現引起的不信任;表現為對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換資深護理人員。

      1.3.3 對醫療設施和治療環境的局限引起的對治療能力和條件的懷疑;表現為挑剔治療環境和設施,要求轉院等。

      2患兒家長其他心理表現

      2.1 容忍

      對患兒不正確行為的容忍和支持是許多家長共同的表現。他們認為孩子的生病是自己照顧不周造成的,對孩子有內疚感,于是對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盡量滿足,甚至許多錯誤的行為如打罵醫護人員也不加管教;特別是一些老年家長對患兒在吃,穿、玩等方面的不合理的索要和故意毀壞物品不加以制止,并對工作人員的制止表示不滿。

      2.2 依賴感

      家長對患兒日常生活上的照顧也依賴于護理人員,而對自己表現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動作會傷及孩子。

      2.3 同病相憐感

      表現為相同疾病的患兒家長非常容易溝通,有同病相憐感,新患者家長有時對老病人的經驗的信任程度更甚于醫生。

      3護理措施

      首先要找出患兒家長存在的心理問題,分析形成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進行心理護理。

      3.1 對家長焦慮心理的護理

      3.1.1 對環境陌生引起的焦慮,護士可詳細介紹醫院環境和注射室設施,治療期間需要遵守的規定,并對醫生和護士進行簡要介紹,如需要幫助時可以找誰等,幫助家長盡快熟悉就醫環境。

      3.1.2 對由于對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慮,可以通過進行健康教育,介紹病情,疾病的發病原因,一般治療方案,護理措施,尤其對家長在平常可以做到的護理措施進行講解,如飲食護理,詳細說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使家長對疾病有所了解,并對自己可以為孩子所能做的事情有信心。

      3.1.3 對病情變化引起焦慮,護士應耐心解釋可能造成病情變化的原因,并向家長說明目前的治療方案是針對患兒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長對醫療方案放心;同時護士還要加強巡視,以實際行動使家長安心。

      3.1.4 對由于經濟原因引起的焦慮,應首先向家長目前的困難表示理解,但要強調現在所用治療方案的必要性,說明中斷治療可能對患兒造成的影響,鼓勵家長克服困難,多與醫生溝通,在用藥方面,從價格較低并有適應癥的藥品開始用,從生活上給予關心,使家長有信心堅持治療。

      3.2 對家長恐懼心理的護理

      3.2.1 對疾病預后的擔心引起恐懼的家長,護士應針對患兒的疾病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預后進行說明,使家長對孩子在治療期間可能發生的情況有所了解和準備。對預后良好的疾病,在對家長說明時可多用鼓勵的語言,讓家長看到治愈的希望;預后差的,應用婉轉的語言,安慰家長,給以心理支持,使家長能夠正確面對疾病。尤其對慢性病應指出現代科技進步,不要放棄希望,而對病情發展較快的,要用肯定的語言告訴家長,醫院會盡最大的努力進行治療。

      3.2.2如為對患兒進行注射治療進行引起的恐懼,應當主動將要達到的目的在注射前以誠懇的態度告訴家長,如:我們將會盡力減少患兒的痛苦。在做輸液治療時應提高操作成功率,小兒頭皮靜脈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幫助家長減少恐懼感。

      3.3 對家長懷疑與不信任心理的護理

      3.3.1 對由于了解網上治療方案有差異引起的對治療懷疑的家長,解釋個體存在差異,請主管醫生向其做出詳細合理解釋,從而消除家長的懷疑。

      3.3.2 對由于醫務人員言行等外在條件引起的不信任,應主動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過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來贏得家長的信任。

      3.3.3 對由于醫療條件有限引起的對醫療水平的不信任和懷疑,可以通過提高醫療診斷水平和護理技術來彌補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護理服務來增強家長的信心。

      3.4 對其他心理表現的護理

      3.4.1 對家長容忍心理的護理,要向家長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愛行為是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指出孩子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也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希望家長在護士對患兒進行教育時不要一味袒護。

      3.4.2 對家長依賴心理的護理可以利用家長對護士的依賴,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但不是將家長原本能夠進行的對患兒日常護理工作全部交給護士來做。而是教給家長正確的日常護理知識,如怎樣正確更換尿布,怎樣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如何正確喂養患兒,如何及時添加輔食等,幫助家長獨立的進行日常護理,這樣做可使患兒得到正確的護理,也增加了護患感情,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

      3.4.3 對家長同病相憐心理的護理可以利用這一心理,向大家推薦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而使疾病恢復良好的病例,由這些家長親自指出配合的重要性和有利之處,可以使家長能夠主動配合。

      4體會

      通過對家長的心理護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家長對小兒輸液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疑問,能夠主動積極地配合,并主動影響患兒的心理,使患兒易于接受護士的輸液護理操作,自愿與護士進行交流,使護理計劃得以順利進行,護理程序處于良性循環。既有利于患兒疾病的恢復,也對患兒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增強了護患間和諧關系,大大減少了兒科注射室護患糾紛的發生,對兒科注射室護理質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伍志祝.門診輸液患兒家屬的需求調查分析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5,9.

      住戶心得體會范文第3篇

      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由于產前、產時或產后的各種病因,使胎兒缺氧而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環障礙,導致生后1分鐘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呼吸,以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的疾病。它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癥狀,據統計在低經濟水平國家新生兒死亡原因中,新生兒窒息以29%居于首位[1],是引起新生兒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護理配合及搶救質量將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的預后,可以大大降低窒息新生兒將來殘疾的發生率和殘疾程度[2]。2008年開始對助產士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培訓,重點讓助產士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護理技術,使新生兒的死亡率和傷殘率明顯降低,收效甚佳,現對助產士預防新生兒窒息和窒息復蘇搶救的護理方法進行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2008年3月~2010年7月收治分娩產婦5147例,發生新生兒窒息14例,發生率為0.28%。其中自然分娩3例,剖宮產8例,產鉗助產3例;輕度窒息10例,Apgar評分4~7分,表現為新生兒面部及全身皮膚青紫,呼吸淺表或不規律,心跳規則,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喉反射存在;重度窒息4例,Apgar評分0~3分,表現為皮膚蒼白,口唇紫暗,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心跳微弱不規則、心率<80次/分,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肌肉張力松弛,喉反射消失;窒息原因: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等母體因素者4例,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胎位異常、羊膜早破等難產者5例,新生兒呼吸道阻塞、顱內出血、肺發育不成熟等胎兒因素者5例。經復蘇搶救后,輕度窒息復蘇后5分鐘評分>7者10例;重度窒息復蘇后5分鐘評分>7者3例,1例死亡,復蘇成功率為92.9%。

      討論

      復蘇培訓:由有資質的老師定期為助產士組織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理論知識講解要全面細致,可通過播放錄像等形式真實生動的演示,要求每位學員課上模擬操作,糾正其操作中的不足之處,培訓后注意經常練習,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操作步驟。通過培訓,讓助產士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培訓后新生兒窒息率由2.8%降至0.8%,提高了產科質量[3]。

      良好的職業修養:助產士不但要求掌握熟練、專業的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技術,因產房工作的壓力大、強度高,還要有不怕苦累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把產婦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形象,使需要幫助的孕婦能從助產士那里尋求到心理上的安慰、依賴和信賴,促進產程進展[4]。

      心理護理:分娩是女人生命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在喜悅的同時,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痛楚,產婦往往因為對疼痛的恐懼和身份轉變不適應而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機體隨之也會產生一系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使子宮缺氧而發生宮縮乏力、產程延長,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升高導致胎兒缺氧。助產士應在產前多與產婦交談,態度和藹可親,了解其心理狀況,對其進行分娩相關知識的宣教,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使產婦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分娩。

      分娩前準備:新生兒窒息發病迅速,需要立即處理,由富有經驗的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麻醉科醫生以及助產士組成復蘇小組,助產士要提前準備好復蘇搶救藥品、設備,檢查藥品有效期,保證設備處于正常使用狀態,用藥后補齊藥物。交班后,接班人員應復查藥品和設備,如有缺失立即補齊[5]。

      助產防范措施:產婦進入產程后,應嚴密觀察產婦腹痛、宮縮、宮口擴張,胎兒胎心、羊水等情況,根據個體情況活動,以加快產程進展。了解產婦的既往病史和妊娠并發癥情況,對其分娩高危因素進行評估。發現宮內胎兒窘迫應采取應對方式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分娩,使其盡快脫離缺氧環境。助產士首先采用半臥位式分娩,產床床頭抬高30°~60°,可縮短第二產程。當胎兒頭部經陰道娩出時,助產士應觀察時機及時協助胎頭俯屈,當胎兒下頦娩出時自鼻根向鼻端向外擠壓3~5次,以便擠出鼻腔及口腔內的羊水、黏液等,直至排凈。做好新生兒的清潔和保暖。

      復蘇配合:①暢通氣道:保持氣道通暢是復蘇成功的關鍵。立即用紗布或吸引器清理口鼻內的異物,吸痰時動作快速而輕柔,避免損傷呼吸道黏膜,墊高身體下部,使其處于頭低腳高位,以促進異物排出。②建立呼吸:暢通氣道后,立即予鼻導管、面罩或皮球吸氧,重度患者無法自主呼吸,立即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遵醫囑定時吸痰、口腔護理,密切觀察血氧等體征。待建立自主呼吸后,遵醫囑拔出氣管插管,改為一般吸氧。③維持有效循環:對心率<60次/分的新生兒,可采取雙拇指法或示指中指法對新生兒進行胸外按壓,按壓的頻率為90次/分,按壓深度為胸廓前后徑的1/3,同時給予持續吸氧。根據血壓、血氧、血氣分析等具體病情,應用呼吸興奮劑、血管升壓、擴容、抗感染藥物等,長時間的缺氧易導致酸中毒,在復蘇5分鐘后Apgar評分仍在5分以下者,5%碳酸氫鈉靜滴糾正酸中毒。④評估:復蘇過程中應對新生兒的生命體征進行持續監測,密切觀察新生兒呼吸、心率、膚色、血氧飽和度等變化,判斷復蘇是否有效。

      復蘇后護理:復蘇成功后不能掉以輕心,應持續給新生兒吸氧,及時清理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繼續密切觀察新生兒呼吸、心率、膚色、血氧飽和度等變化,以防再次窒息。如經復蘇后5分鐘Apgar評分仍低于7分,兒科醫生會診如需住院觀察,助產士協助醫生將新生兒護送到病房繼續治療[2]。

      參考文獻

      1 虞人杰,葉鴻瑁.加強窒息復蘇培訓,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病死率及傷殘率而努力[J].新生兒科雜志,2005,20(1):3-6.

      2 陳瑩.助產士在新生兒窒息復蘇中的護理配合[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7):610-611.

      3 趙新霞,譚志華.對助產士進行新生兒窒息復蘇規范化培訓后的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5):4969-4970.

      住戶心得體會范文第4篇

      “護理部主任崗位規范化培訓學習班”于4月1-3日舉行,該培訓班是省衛生廳委托省醫院協會護理管理分會組織舉辦。來自全省市護理專干、醫院主管護理業務院長、護理部主任約350位代表參加。受我們醫院的委派,我參加了此次培訓班的學習。

      培訓的主題有:培養專業人才是護理事業發展的基石、專業護士核心能力訓練、《臨床護理技術規范》框架和思路、護理評估技術、護理部主任的角色和責任、護理部主任如何發揮作用、患者安全與舒適、安全注射與管道護理、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等。授課的老師有省衛生廳醫政處吳少林處長和彭剛藝教授,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馮秀蘭,南方醫科大醫院護理部主任李亞潔,珠江醫院護理部主任劉雪琴,中山大學附屬一院護理(來源:文秘站 )部主任成守珍,暨南大學附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陳偉菊,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張莉。

      本次舉辦學習班規模大、層次高,課程安排緊湊、內容新穎。省專業護士的核心能力的培訓是在全國護理學科率先開展,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可操性,給我們全省的護理管理者做出了指引。省編寫正準備出臺的《臨床護理技術規范》,本書在寫作、政策、專業上的定位是突破舊的常規,體現新理念;執行新法規,推廣新技術;培養思維方式,建立工作方法。護理函蓋內容豐富(包括病人的吃、住、行、服藥、打針、監護、看護、康復、照顧、教育、溝通、答疑)。在特點和創新方面:1、內容豐富2、貼近臨床3、結合實際4、跟蹤前沿5突出重點。《臨床護理技術規范》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她將成為我們護理專業的一本很好工具書。

      通過參加此次培訓班的學習,使我更進一步明確了護理管理者責任和義務:一、確定遠景,確立醫院護理專業發展的目標。二、改變觀念,不斷探索新的護理管理模式,先進的管理理念可極大地推動護理工作。三、強化專科,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養成勤學習、愛反思、常分析的良好習慣。四、良好態度,態度決定高度,快樂地接受每一項工作,停止抱怨。五、關注過程,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管理中注重細節。六、強化管理,護理工作的主體工作是護理技術、護理服務、護理管理。護理管理的核心是通過提升護理專業內函、技術質量,以保障病人安全,提升醫療護理質量。七、建章立制,完善工作制度、創新工作模式、防止管理真空,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八、予以授權,構建專業護士成長的平臺。

      此次培訓班的舉辦給我們傳遞了新信息、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技術。我省專業護士核心能力訓練和專科護士發展與推行,給我們護士構建了一個大舞臺,使護士能有更多的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期望;同時也給護理管理者在評價護士專業能力方面作出了指引。根據省有關的規范和要求,同時結合我們醫院的實際情況,我們將重新疏理我院護理方面的工作,逐步推進我專科護理的發展,以促進我院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住戶心得體會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主動脈夾層;急性左心衰;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359-01

      1 病例介紹

      患者男,60歲,因反復胸痛2月,復發半月,加重2天,于2012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查體:體溫36.6℃,心率78次/分,血壓150/90mmHg,雙肺呼吸音清,可聞及散在哮鳴音。心臟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心律齊。床旁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ST-T改變。胸部CTA提示:降主動脈擴張,主動脈夾層。入院后給予控制血壓、心率,鎮靜止痛等對癥支持治療。10月13日3:00患者突然出現呼吸急促、大汗、咳粉紅色泡沫痰,聽診可聞及雙肺滿布濕音及哮鳴音,考慮急性左心衰,立即給與抬高床頭,取端坐位,雙腿下垂,高流量酒精濕化吸氧,根據醫囑予鎮靜、強心、利尿等藥物對癥治療,約2小時左右患者癥狀緩解。

      2 護理策略

      2.1主動脈夾層的護理

      2.1.1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最常見的誘因,治療原則以靜脈用藥為主,口服用藥為輔,硝普鈉為首選的擴張藥物。用藥過程中護士應嚴密觀察血壓,每15-30min測量1次,使血壓維持在90-120/60-70mmHg[1]。大量資料表明,主動脈夾層不管是內科或外科治療,如未控制血壓,其5年生存率為60%,而血壓得到控制的患者則5年生存率高達95%[2]。因此,嚴密監測血壓和控制血壓是治療護理的關鍵。

      2.1.2控制心率 由于患者血壓異常,常常出現心率增快,促使夾層血腫延伸,給予β受體阻滯劑,以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縮力和射血速度。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可有效的延緩或終止夾層血腫繼續伸延以及疼痛消失[3]。

      2.1.3疼痛的護理 疼痛是夾層動脈瘤最常見的臨床癥狀, 90%以上的患者可出現疼痛[4]。疼痛的加重和緩解能直接反映病情的進展。如疼痛減輕后又出現,提示動脈夾層分離繼續擴展;疼痛突然加劇提示夾層動脈瘤有破裂趨勢;夾層重新破入新血管腔,疼痛可驟然減輕[4]。針對疼痛一般止痛藥物通常無效,需要強效鎮痛劑,我科使用嗎啡皮下注射,效果明顯。

      2.1.4心理護理 夾層動脈瘤患者起病急、癥狀重,且患者對該疾病知識缺乏了解,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可導致病情加重。護理人員要了解原因,針對病情,主動多于患者和患者家屬溝通、交流,介紹疾病相關知識,鼓勵患者樹立信心,讓患者及家屬主動配合和參與治療護理。

      2.2急性左心衰的護理

      2.2.1 根據患者的病情及臨床癥狀,選擇合適的。一般采取半臥位或端坐臥位,嚴重時雙腿下垂,以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部淤血。

      2.2.2吸氧 持續面罩吸氧4-6L/min,并在濕化瓶內添加20%-30%酒精,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改善肺泡通氣,提高吸氧的療效。病情穩定后改為2-4L/min。

      2.2.3鎮靜 嗎啡可以使患者鎮靜,減少因躁動所帶來的額外負擔,同時嗎啡也具有舒張小血管的功能,從而減輕心臟負荷[5]。

      2.2.4利尿 根據醫囑使用利尿劑,排出體內過多的液體,減輕心臟前負荷,改善心功能。同時需準確記錄出入量。

      2.2.5應用血管擴張劑 血管擴張劑可以通過擴張靜脈、小動脈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功能。急性左心衰宜選用同時擴張小動脈和靜脈的藥物,硝普鈉為首選。此藥需現配現用,避光輸入,不能長期應用。

      2.2.6健康教育 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加強休息,保持情緒穩定,預防感冒。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戒煙戒酒,保持大便通暢。

      3 小結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并發急性左心衰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判斷處理,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王仲樸.王茂強.大動脈瘤和夾層動脈瘤介入治療進展.介入射學雜志,2002,11(1):71.

      [2] 郭家強,吳清玉.心臟外科.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18-835.

      [3] 凌桂芳,周靜文,林春喜,等.主動脈夾層的急救護理.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3,3(11):41.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