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以橋為話題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話題作文文體選擇自由、立意多向發散、選材范圍寬廣,給考生提供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寫作自由。但是,令不少考生感到棘手的是:話題涵蓋范圍太寬泛了,怎樣選取最利于自己的角度切入話題,擬出一個較新穎的題目呢?
這里談幾種嘗試方法:
一是寬補題,以小見大
在寬泛的話題前面或后面作適當的增補,能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如以“語文課”為話題,可擬為《多味的語文課》、《語文課剪影》等。又如,以“手”為話題,《一雙靈巧的手》、《一次難忘的握手》、《對手》、《精巧的手工藝品》等。
二是妙修辭,匠心獨運
根據語言環境、文體和內容,靈活地使用修辭手法,如,以“音樂”為話題,擬為《心靈的變奏》、《生活中的陽光》、《鍋碗瓢盆交響曲》等。
三是巧點化,妙趣橫生
如,以“我”為話題,可活用歌詞《真我的風采》、《最近比較煩、比較煩》作題;以“同學”為話題,可用《長相憶》,取“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之意;寫有關透視中小學生道德觀念的文章,可沿用魯迅的話《救救孩子》作題。用這種方法作題,通俗明了,妥帖自然。
話題作文所提供的寫作范圍相當寬泛,要想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為小”。要善于在一個大的、寬泛的范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臺,這樣才能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善于“化大為小”,還善于“以小見大”,從小的方面表現深刻的主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材時,注意所選方面的“現實性、典型性”。當然,選材時應選擇熟悉的素材。除了注意應具體現實性、典型性外,還應新鮮,能引人注目是選取材料的較高要求。要做到材料出新,必須注意擴大閱讀視野,多讀書報,關心實事,指導學生觀看“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人與自然”、“實話實說”等電視節目,把時代內容引進作文,使文章具有鮮明的時代感。
話題作文應大膽創新,才能表現風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立意
要從新鮮的現實生活不斷發現新的問題,發現生活中新的矛盾,抓住生活中的熱點、焦點、閃光點,找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新角度、新辦法。
如何才能確立富有啟發意味的新的命題呢?
第一,運用求異思維,反向、側向思考問題,提出與正面或常見觀點完全不同的觀點。從一種是事物想到和它相反的事物,從一種條件想到相反的條件,從結果想到原因。比如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思良藥裹糖衣,人們更愛吃,同樣利于病,進而想到做思想工作關鍵在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不一定要逆耳,推心置腹,促膝相談,猶如春風化雨,更使人茅塞頓開,心悅誠服。
第二,運用多向思維,從多個方面觀察問題,努力尋找新的見解。如對“雪”這個話題:1.可以贊美雪的潔白無瑕,一塵不染,贊美它溫暖大地,滋潤萬物的奉獻精神。2.可鞭撻它的虛偽懦弱——以潔白的外衣掩飾世間。3、可鞭撻雪的冷漠無情,所到之處雪壓冰封,千山枯寂,萬木蕭條。
(二)材料
不少學生寫起作文來,內容大同小異,題材不新鮮,使作文效果大打折扣。要做到材料新,必須注意擴大閱讀視野,多讀書報,關心時事。根據話題,選那些盡可能新鮮的人或事。如科技新成果,街頭新變化,家庭生活新內容等,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生活,就有新鮮事可寫。
(三)構思
寫作時如果能在構思上努力求新,打破慣常的思路模式適應變通,便能使文章怡人耳目。如文章順序,來個倒敘、插敘、補敘如何。
(四)語言
語言使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有較強的表現力。要能達到“精彩明朗”的藝術效果。
一要準確。首先要在認識上對客觀事物具有真知灼見。其次要進行仔細推敲。
二要具體。具體是指在用語時多從事物的數量、色彩、形態、性質等方面著眼,進行較細致的刻畫,而不停留在空泛的概括上。
三要形象。比如“冬天”給人們的印象就無形象言。可如果寫成“寒風呼嘯的日子”或“朔風飄飄的冬天”,形象就鮮明了。又如“他死了”一語,若改成“他永遠閉上了雙眼”或“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等語言就形象了。
⒈以圖文聲像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狀態
在作文指導課上,充分利用圖文聲像并茂的網絡環境優勢,可以解決作文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通過多種媒體的使用使抽象的變得具體、形象;使看不見的、摸不著的變得歷歷如在眼前;使“靜態”的變成“動態”的,甚至是現場的。同時,聲像資料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同時調動多種感官刺激的機會。如多媒體的文字、圖象和動畫可以作用于學生的視覺;旁白解說、示范朗讀、背景音樂和逼真的音響效果可以刺激聽覺;交互式操作則更是發揮了學生的耳、眼、手等器官的協調作用。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更好感悟作文話題;另一方面能夠放松學生心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寫作狀態。
2.利用多媒體多角度詮釋作文話題,引導學生聯想、想像
如在進行以“橋”為話題的作文訓練,我通過幾個課件的展示,實現作前指導。⑴課件展示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激戰場面、日本的場面、身陷海灣戰火的貧民照片。同時加以點撥:人類可以創造世界,也可以在一瞬間毀滅世界。戰爭的受害者是無辜的人民,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無盡的創傷和抹不去的記憶。參考題目如:《和平的橋》。設例:以橋為中心詞,可以給它加許多修飾語,組成新的題目,如《美麗的橋》《英雄的橋》《腐敗的橋》《沒有終點的橋》等;⑵課件展示二:戰爭場面、現今盧溝橋面貌。點撥:盧溝橋下流水已經干涸,作為橋,它已失去了使用價值,但它見證了歷史,留給世人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參考題目:《橋的歷史》(通過考察家鄉的一座橋,見證它的歷史變遷、歲月交替)。設例:以橋為修飾語,組成新的題目:《橋的命運》《橋的未來》《橋的悲哀》《橋的驕傲》等;⑶課件展示三:《橋的故事》。畫面:古代的橋(趙州橋),現代的橋(南京長江大橋、浦東大橋、伊麗莎白大橋等)。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我指導學生以此為話題作文,為幫助學生多角度詮釋話題,我利用以下多媒體課件展示對學生進行指導:(1)出示地震廢墟圖片,遇難者、傷者圖片。設題點撥:對生命價值、意義的求索;(2)播放成功救助的幸存著視頻。設題點撥:對生命頑強的禮贊;(3)出示災難發生后國內外的救助物資情況數據,播放武警官兵、醫務人員、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無私奉獻視頻。設題點撥:對于奉獻愛心的提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民族精神的回歸;(4)播放災區人民清理廢墟,恢復生產的圖片。設題點撥:自力更生、自強不息;(5)播放在災難發生時涌現的優秀教師代表(譚千秋、吳中紅、張來亞……)事跡。設題點撥:難忘師恩;(6)播放印度洋海嘯、緬甸風暴圖片及視頻。設題點撥: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追思。
通過這些課件,以直觀的形象多角度地詮釋了作文話題,使學生能夠充分釋放心靈,張揚個性,從而幫助學生寫自己最擅長的體裁、最感興趣的內容。也減少了很多學生拿到一個作文題目,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尷尬。這樣的方式也使學生認識到“處處留心皆文章”的道理,使他們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注意觀察、積累,增強寫作的信心。
3.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背景,引發學生對寫作主題的思考
作文要求與現實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所以指導學生如何寫時事作文也是很重要的,時事話題一般比較大,而學生忙于學習,對于重大的時事問題往往是有所聞但了解不深,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談、內容空洞的泥潭。我曾給學生設置了一個以“伊拉克戰爭”為話題作文。這個話題老師如果不很好地點撥,學生不容易寫成功。為此,我利用以下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背景:(1)我從網站下載伊拉克戰爭圖片,讓學生觀看。圖片有以下三類:Ⅰ哭泣的伊拉克(傷心的人民、戰火紛飛的家園);Ⅱ戰場上的美英聯軍(艱辛的生活、死亡的威脅、對家鄉的思念);Ⅲ世界各地的反戰浪潮(我們要和平);(2)展示伊拉克少女圖拉雅的日記(日記以少女的筆觸控訴了戰爭的罪惡,表達了和平的呼聲)。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寫作的話題有了更深、更全面的體驗和認識,也調動了他們的生活積累,從而更好地去選材、構思、作文。
網絡上的信息源是無限的、甚至是爆炸的,它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作文無“米”與無“源”的問題。事實上,中學生的學業負擔也很重,升學的壓力也不小。要讓他們“行萬里路”辦不到,讓他們“讀萬卷書”也不切實際。但讓他們走進網絡世界,在有限的生活空間里讓視野變得寬廣無限,讓單純的生活閱歷變得豐富多彩是完全有可能的。在作文實踐中,我注重憑借網絡,指導學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按照主題詞,關鍵詞進行網上快速檢索;指導學生對搜索到的大量信息進行快速閱覽、篩選、復制、排列、歸類;幫助每一個學生按照一定的主題或一定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寫作素材庫。而幫助學生建立素材庫的過程,也是一個專題式學習和研究的過程,這樣長期下去,效果非常好。
2014年點中64道中考作文題鏈接:
上海以“這里也有樂趣”為題;本刊2014年3A 36頁以“興趣”為話題。
天津以“我心靈的甘露”為題;本刊2014年2A27頁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陽光”為題。
重慶以“有你在我身后”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95頁以“依靠”為題。
吉林長春以“少年成長錄”為題;本刊2014年6A39頁以“成長路上風景多”為題。
黑龍江大慶以“我生命中的金子”為題;本刊2013年9A19頁以“享不盡的財富”為題。
黑龍江龍東等五市以“成長需要擔當”為題;本刊2014年4A38頁以“成長需要擔起責任”為題。
遼寧鞍山以“_______最美”為話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64頁以“最美”為題。
河南以“你是我的太陽”為題;本刊2014年2A39頁以 “心靈的陽光”為題。
廣東珠海以“_____是我制勝的魔杖”; 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16頁以“找對自己成功的鑰匙”為題。
廣東汕尾以“在______中成長”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106頁以“在挫折中成長”為題。
新疆烏魯木齊以“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為題;本刊2014年7A19頁以“不再是孩子”為題。
新疆以“______教會我”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24頁以 “______教我______”為題。
安徽以“說說我自己”為題;本刊2013年11A61頁以“我是我從遇到過的人”為題。
江西撫州以“留一份______給你”; 本刊2014年4A22頁以“送你一米陽光”為題。
廣西柳州以“錯過______”為題;本刊2013年12A13頁以“錯過的美麗”為題。
甘肅蘭州以“因為有_______”為題;本刊2013年8A44頁以“因為心中有愛”為題。
山東濟寧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題;本刊2014年3A36頁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題。
山東菏澤以“小人物”為題;本刊2014年6A57頁以“我身邊的一個小人物”為題。
山東臨沂以“那一段_______的時光”為題,貴州安順以“______的歲月”為題;本刊2014年3A54頁以“那段_______的日子 ”為題。
山東日照以“第一次______”為題,廣西南寧以“我的第一次______決定” 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36頁以“我第一次______”為題。
山東聊城以“我與明天的自己有個約定”為題;本刊2014年1A27頁以“寫給未來的我的一封信”為題。
山東東營以“______的淚水”為題;本刊2014年4A6頁以“幸福的淚水”為題。
山東德州以“轉身”為題;本刊2014年1A44頁以“走過生命中的那個轉角”為題。
山東威海以“快樂自己”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49頁以“快樂,原來如此簡單”為題。
山東棗莊以“那一段美好的時光”為題;本刊2014年1A28頁以“陽光燦爛的日子”為題。
山東濰坊以“因誘惑走上歧路”為材料命題;本刊2013年9A53頁以“因誘惑走上岔路”為材料命題。
江蘇南京以“只是因為______(那本書,那個人,那條路)”為題;本刊2014年1A45頁以“因為有你”為題。
江蘇鹽城以“我與______再見時”; 本刊2014年3A13頁以“后會有期”為題。
江蘇連云港以“看似尋常”為題;本刊2013年8A51頁以“平凡里的不平凡”為材料話題。
江蘇蘇州以“不錯過______”為題;本刊2013年11A49頁以“不該錯過的風景”為題。
江蘇南通以“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為題;本刊2013年10A42頁以“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為題。
江蘇無錫以“春天,畢竟是春天”為題;本刊2013年9A15頁以“追尋春天的足跡”為題。
江蘇徐州以“閱讀曾讓我感動”為題;本刊2014年2A69頁以 “書香伴我行”為題。
湖北襄陽以“點贊” 為話題;本刊2014年7A60頁以“為______點贊”為題。
湖北黃岡以“成長的路上,有你真好” 為題;本刊2014年3A15頁以“一路有你”為題。
湖北武漢以“生活中的趣味”為材料話題;本刊2014年7A25頁以 “喜歡就夠了”為題。
湖北隨州以“愛上語文”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95頁以“我愛漢語”為題。
湖北荊州以“夢想的力量”的材料為話題;本刊2014年2A36頁以“夢想的力量”為題。
湖北孝感以“藏在______里的精彩”為題;本刊2013年8A64頁以“那一刻,我懂得了平淡也精彩”為題。
湖北潛江以“美麗的綻放”為題;本刊2014年3A29頁以“美,悄然綻放”為題。
湖北荊門以“換個角度看生活”為題;本刊2013年12A34頁以“換個視角看問題”的材料為話題。
湖南長沙以“我們一起品味過的_______”為題;本刊2013年9A12頁以“那些一起成長的日子”為題。
湖南益陽以“我與_______有個約定”為題;本刊2014年6A46頁以“一個美麗的約定”為題。
湖南婁底以“小議包容”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123頁以“要學會寬容”為題。
湖南岳陽以“渴望_______”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24頁以“渴望”為題。
湖南懷化以“謝謝你給了我_____”為題;本刊2014年7A41頁以“謝謝”為話題。
湖南衡陽以“開在心中的花”為題;本刊2014年4A44頁以“盛開在時光中的花朵”為題。
湖南郴州以“______風”(社會風、校風等)為題;本刊2014年6A48頁以“家風”為題。
福建莆田以“原來我從未被忽略”為題;本刊2014年5A9頁以“你愛我,我不知道”為題。
四川宜賓以“______就在身邊”為題;本刊2014年7A56頁以“陽光就在身邊”為題。
四川綿陽以“就這樣被美征服”為題;本刊2014年2A42頁以 “你的美照亮了我的心”為題。
四川南充以“遠方”為題;本刊2013年12A43頁以“遠方有夢”為題。
四川廣安以“痕跡”為題;本刊2013年12A28頁以 “那一抹心痕”為題。
四川遂寧以“觸動心靈的______”為題;本刊2014年5A40頁以 “有一個鏡頭讓我刻骨銘心”為題。
四川雅安以“感動”為題;本刊增刊《2014年中考高分必讀》54頁以“感動的目光”為題。
浙江杭州以 “處理人際關系”為材料話題;本刊2013年8A28頁以 “斫去那些芒”(人際關系中的禮讓)為題。
浙江臺州以“_______過得太快”為題;本刊2014年4A40頁以 “面對快生活”為題。
浙江寧波以“(記憶的)深處”為題;本刊2014年3A60頁以 “記憶深處的畫面”為題。
貴州貴陽以 “追尋那漸遠的____”為題;本刊2014年4A20頁以“那遠去的聲音”為題,2013年10A5頁以“背影”為題。
常見的方法有:開門見山式、引用名人名言式、設問式、對照式、運用比喻式、引述式等。
開頭的方法固然不少,但是,這是誰都知道要這么做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的問題。靜而思之,不管是以上哪種方法,都離不了兩個字――聯想。
聯想,具體又是怎樣去想呢?就是一拿到題目,在確立好論點與寫作的方向后,就展開思維,想有關的、相似的人、言、事、理、物。首先你就聯想自然的,如藍天白云、小橋流水、清風明月、鮮花枯葉、大樹小草、大海高山……總之,植物動物,天上地下,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都想想。接著想想書里的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曾背誦的課文以及政史地等科目都是很好的資料倉庫。然后想想生命、生活,別人自己、個人集體、國家社會中的現象道理,幾番延伸思維之后,思路被徹底打開,只要選取你認為最有吸引力、最能扣題的材料并用你最拿手的方式組織好即可(如上段中提到的比喻、對比、引用等)。
只有實踐才是成功的階梯,為了讓同學們更具體可感,更易模仿操作,特舉幾例。
一、寫以“風景”為話題的議論文
如果以“每個人都是一道風景”為論點的話,開頭就可以擬成:如果你是小草,你便是一道風景,因為裝點了春色;如果你是小花,你便是一道風景,因為你吐露了芬芳;如果你是月亮,你便是一道風景,因為你投灑了清輝。而你便是你,做真正的你,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如果以“我最喜歡的風景”為論題,開頭就可以擬成: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喜歡高山之巔的風景,奇偉瑰怪,讓人心曠神怡;有人喜歡大海之上的風景,波濤洶涌,讓人激情無限;而我,喜歡沿途的風景,繽紛且不可預料。
二、以“執著”為話題的議論文
如果以“我眼中的執著”為論題,開頭就可以擬成:種子努力地破土而出,是一種執著;鳥兒拼命地飛向峰頂,是一種執著;仙人掌頑強地在沙漠中生長著,是一種執著。我想,堅定最初的夢想,也是一種執著。
如果以“什么是執著”為論題,開頭就可以擬成:執著是什么?執著是小草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執著是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執著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執著是水滴石穿,是繩鋸木斷,執著是一種勇氣,逆風而行,執著是一種韌勁,不輕言放棄。
三、以“責任”為話題的議論文
開頭可以擬成:什么是責任?燈塔照亮航船前行的路是一種責任,醫生救死扶傷是一種責任,教師教書育人是一種責任。誰雙手緊握住了責任,誰就寫好了“人”。或者可寫成:盡管日本侵略軍嗒嗒的馬蹄聲已遠去,但牢記仍是我們的責任;盡管5?12地震的余波已漸漸消逝,但幫助難民仍是我們的責任;盡管奧運會的鐘聲已不再沖擊耳膜,但奮力拼搏依舊是我們的責任。
論文摘要:高中作文教學方法探究
論文關鍵詞:教學方法,探究,高中,作文,
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學中很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很多時候我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教授,但收效甚微。怎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寫作教學更為切實可行,一直困擾著我。經過不斷地嘗試,我覺得作文教學可以落實兩點任務,一為立意:大處著眼,二是行文:小處落筆。只有這樣才能規范寫作,使學生更易于掌握寫作的要領,以此更為有效地提升寫作水平,從容應對作文寫作的考察。
一、大處著眼:
作文教學中,首要的任務是立意,這是文章的根本,也是作文評價時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常說意在筆先,立意的確立直接影響后面的行文。在評價作文時慢慢發現,立意的不同會直接影響作文的檔次。在同樣準確的立意之下,深刻的文章會更亮眼,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立意時,在準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深刻。盡量放遠眼光,加深文章的內涵。
如:作文材料:
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是很有有意味的兩個詞,沒有格拉丹東冰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沒有長江的波瀾壯闊,浩蕩千里;沒有體積數倍于樹冠的發達根系所提供的水分營養,就沒有大樹的高可參天,濃蔭蔽日……
根,有的有形,有的無形……
有根的,又豈止是樹……
請以“根”為話題作文。
在立意時指導學生盡量的深入考慮,有個人上升及國家,如中華民族的根,民族文化的根,盡量避免父母是自己的根,在立意時放遠眼光,定會收獲不一樣的天堂。
如: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于2005年11月11日晚,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五個分別以“魚、熊貓、奧運圣火、藏羚羊、燕子”為創作原型,按照“北京歡迎你”的諧音被親切地叫做“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的“中國福娃”,成為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奧運吉祥物,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獨特的文化。為使吉祥物體現舉辦國的風土人情,人們在設計上很是講究創意,力求出新。其實,人們在生活工作中,在很多的方面都講究與眾不同,講究匠心獨運,請以“特色”為話題作文。
在立意時讓學生從自己身邊的父愛、母愛,上升為國家、民族、思想、文化,拓展特色的內涵,讓學生的起跑,有一個較高的基礎,以此提升文章的檔次。
二、小處落筆:
高度達到以后,在行文的闡述時,要注重細節的設計,小到一字、一句及標點符號的使用,要求學生每次的作文都要做到精雕細刻,以此追求作文展現時的盡善盡美,而不要因小失大。
1、表明觀點:
作文寫作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闡述自己對作文題目的看法,所以觀點的闡述尤為重要,在作文教學中要時刻地提醒學生,在作文中表明自己的觀點,而且要將其放在開頭較為醒目的地方。讓看文章的人能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此信息。
如“特色”話題
蒙古包,轱轆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馬頭琴的搖籃;紅高粱,信天游,大風起兮云飛揚天生就是嗩吶的世界;而楊柳岸,烏篷船,小橋流水繞人家的江南也確實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場。但是,正是這些各具特色的樂器,奏出了一方的風情,演繹著和諧多姿的中華文化。
——張甜《多方特色》
再如“我心有主”話題
孤山、小道,一位盲僧在向一位老人問路:“那座羅剎寶寺在哪兒?”老人答道:“翻過兩座山就是。”見盲僧毅然前行,老人不禁擔心道:“長老雙目失明,怎么能翻山越嶺?”盲僧頭也不回,從容拋下四字:“心中有道。”
——高圣益《我心有主》
2、聯系話題: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遇見此種情況,文章寫的如行云流水,單從文章來講屬于上品,但卻背離了作文題目,只能按照跑題處理,十分可惜地將其列入下等。這也是在作文中常常困惑學生的難題,怎樣讓學生避免跑題的失誤,讓其作文能扣緊話題,這同樣是作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教學中我發現,跑題的文章在具體的寫作中,沒有聯系話題,完全脫離話題本身行文。所以在作文指導中,特別是行文中,我提醒學生要聯系話題,話題和命題作文的關鍵字要在作文中,反復的提及,如“特色”為話題作文時,“特色”二字在作文中要不斷出現;材料作文時,在行文時,要轉述材料,以期扣緊材料本身。讓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在寫作中時常的聯系作文本身,不管文章怎樣的天馬行空,但主線是緊緊圍繞話題本身。如同散文的要求:形散而神聚。
3、內容充實:
在作文內容部分,我們常常形象的將其稱為豬肚,可見內容寫作時要做到充實,在寫作時不能一味抒情,要適當的運用材料,以此拓展文章的內容。但是實際的寫作中卻是,要不就一味大談自己的感觸,空洞無物;要不就運用萬能材料,不管什么樣的作文題目,都是那幾個人,常見的是李白、杜甫、陶淵明,一會而都講“風度”,一會兒有具有“破碎的美麗”,讓人看后大跌眼鏡。以此反思作文寫作,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材料,并且為此不斷積累,以期材料的新穎、獨特。
如“特色”話題中
可用材料為:
季羨林:“沒有靈感,就沒有寫東西的愿望,也寫不出。但非要動筆,則寫出的東西是味同嚼蠟,滿篇八股。”——強調作文的真情實感
阮籍、嵇康個性的張揚,行為的狂放不羈——個性人生
唐伯虎《騎驢思歸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畢加索的幾何畫派——藝術解讀人生
城市布局——地域特色
較為新穎材料有:
法國人對法語地捍衛,中國賓館中英語為主,漢語為輔——民族特色消逝
陽光的特色——詩意地棲息
4、條理清晰:
課標中提出作文要“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經典的作品,不論是長篇巨著,還是單篇的文章,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讓人在讀完之后,能獲知其內容的大概。
如經典作品《史記》其內容的設置以本紀、世家、列傳、書、表為框架,設計到單篇都有一明晰的思路,如《廉頗與藺相如》中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因此在作文中要指導學生寫作時,意在筆先,寫作之前要有宏觀意識,先確立寫作的框架,設計好寫作的思路,為此可以讓學生列出寫作的提綱。在作文講評將其作為內容之一,將較為優秀的文章,在講評時大家研讀其文本的條理,然后可讓學生在修改時,重新審視自己文章的條理,看其是否符合要求,在對比中更能凸顯不足,這樣更易于日后作文時文章的條理性的設置。
如“破碎的美麗”話題中的提綱:
開頭:化用詩句,點明觀點
內容:劉禹錫、海子、曹雪芹
結尾:照應開頭,重申觀點
5、書寫規范:
寫作中你立意再深刻,內容再充實,條理再清晰,都要依靠于文字之上,所以我們要注意規范書寫,給看的人一個好的印象,讓學生的作文處處體現其用心的良苦。我覺得規范書寫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字跡清晰,很多時候在作文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寫得字看不清,有時是因字太小,縮為一團;有時是太潦草,龍飛鳳舞,因此影響了作文的效果,所以要求學生寫作時,用楷書,做到橫平豎直;字的大小要適中,首先讓人能看清,這是最根本的。
第二,書寫整齊,作文時有特定的方格作文紙,在書寫時讓學生不要出格,盡量在作文方格之內。有時候會發現,很多寫字很好的學生,一到作文紙上,因其豪放的特點,不能規范于作文格之內,讓人看時感覺很凌亂,因此要注意整齊的書寫,讓人看時更為舒服。
第三,卷面整潔,記得小學時,老師將亂涂亂改的字跡,展示給我們看,一個個的黑點特別的顯眼,老師形象的將其喻為黑豆。現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的文章還這樣,碰到寫作時的錯誤,要不就黑點不斷(涂黑),要不就白條連篇(涂改液),甚至有同學用透明膠連作文紙一起粘爛,還有學生作文紙上字跡顏色不斷地變換,這些情況的出現,讓整個的卷面太過凌亂,這樣直接影響了作文的整體效果。
第四,規范標點,現實教學中,很多時候會忽視標點,當我們再注意時卻發現,學生作文中標點的使用已是不堪入目,很多學生的文章一點到底,沒有標點符號的出現;要不就不會使用,常常在句首出現標點,兩個標點在一起時不知怎樣去寫。等等情況的出現,提醒我們應當規范一下了,首先要給學生講解標點符號的規范使用,并要求其作文中慢慢的規范,只有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生才能真正明白標點。此外標點還是單獨考察的一項內容,我們也不能忽視,要注重點滴的積累和訓練,不要等到最后時大家一起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