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13年州農委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和省農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州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州法行領[2013]1號),全面落實和深入實施“六五”普法規劃,積極推進“法律七進”依法治州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認真做好全州農業系統的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法制宣傳教育。現將2013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3年的主要工作情況
2013年,我委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的要求,以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為突破口,以強化執法監督檢查為手段,從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產品、重點單位入手,認真做好農資打假、農產品質量安全、種子備案登記、農藥市場監管、植物檢疫等工作。
(一)加強領導
自依法行政工作開展以來,州農委就嚴格按照依法行政工作要求,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了普法工作具體負責機構及人員職責,每年都結合實際制定依法行政工作年度工作計劃。2013年由于領導分工變動和人員調整,及時調整領導小組成員及工作分工。
(二)加大宣傳、積極開展普法活動
根據州依法治州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2013年***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州法治【2013】1號)文件要求,我委結合工作實際,年初制定了《***州農業委員會2013年普法工作計劃》和《***州農委“深化法律七進,推進依法治治州”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州農通[2013]50號),并認真組織實施。充分利用“12316” 三農服務熱線、“三下鄉”、“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月”、“依法行政宣傳周” “3.15”、“6.26國際禁毒日”、 “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活動,采取發放明白紙、宣傳單等多種手段,宣傳普及農藥安全使用知識、化肥簡易識別、雜交水稻種子簡易識別、失效農藥簡易識別、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假劣農資鑒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等質量安全知識。重點加強對《種子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和《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條例》、《貴州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涉農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農民群眾自我保護能力和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全州累計發放法律法規資料、購種須知、農藥安全使用要點、“明白紙”、“一封信”等宣傳資料10.765萬份,舉辦現場咨詢培訓47場次,現場咨詢2.84萬人次,懸掛大小標語109幅。展銷農資產品2000余公斤,銷毀假冒偽劣農資1115.1公斤。
結合單位實際,建立了領導干部和職工普遍學法,執法人員強化學法制度,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中心學習組與各執法部門層層學,個人自學、法律培訓等方式進行學習。6月27日請州黨校鄧連引老師到委里對全體黨員和執法人員進行法制和黨課講座。2013年11月8日組織全委干部職工進行學法用法考試,全委114人參考,考試成績都在90分以上。2013年12月組織全委持有行政執法監督證和執法證的同志進行了法律知識考試。
(三)狠抓執法檢查、凈化農資市場、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結合農資打假和市場監管要求,堅持常年整治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共組織開展了“春季農資打假行動”、“農資打假夏季百日行動”、“農資打假秋冬季行動”、農藥市場交叉檢查、全州農產品質量安全督促檢查等行動。一是加大肥料市場監管,加強重點農時抽檢。為保障我州農業生產順利進行,組織了全州八縣市在重點農時開展肥料市場抽檢工作,重點以復混肥料、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微生物肥料及葉面肥為檢查對象。共計春季抽樣36個,送檢31個,代表基數136.86噸,合格產品20個,合格率為64.5%,不合格產品11個;秋季抽樣17個,送檢15個,代表基數25.85噸,合格樣品9個,合格率為60%,不合格樣品6個。二是加大種子市場管理,確保生產用種安全。采用種子市場準入和備案登記制度,在種子銷售兩個關鍵季節,組織開展備案銷售工作,共發放備案登記證1793個,雜交玉米及雜交水稻備案品種各100余個,雜交玉米備種數量1398噸,雜交水稻備種數量941噸。出動種子市場檢查車輛1553車(次)、出動市場檢查人員2331人(次),查獲未審先推品種案件11個,銷售假劣種子案件1個,未備案銷售種子案件2起,立案查處違法種子案件14個,涉案種子數量328公斤,處罰金額5.4萬元,挽回經濟損失4萬余元。三是加強農藥市場管理,確保流通環節安全。為整頓規范農藥市場秩序,著力解決禁用農藥違法使用、替代農藥濫用,強化了農藥源頭監管、物流環節監管、經營環節監管等管理,開展了農藥專項整治及假劣物資專項治理,將轄區內的609家經營門店100%納入日常監管;對34家物流配送門店進行宣傳和檢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到各物流中心進行明察暗訪,形成打擊假劣農藥的高壓態勢;對農藥經營單位進行經營知識培訓,參訓人數達856人(次),要求農藥經營備案,并簽訂不生產、經營違禁和不合格農業投入品承諾書,督促經營單位全部建立進銷臺帳,做到進貨有來源,售貨有去處,經營門店基本能按要求實行分類經營及倉儲管理;推行“黑名單”跟蹤監管制度,對售假的經營單位(人)實行“黑名單”通報淘汰制度,有效遏制違法制售假劣農藥行為。四是加強檢驗檢測,把好質量安全關。對各縣市生產基地、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超市,生產、銷售的蔬菜、水果和茶葉等農產品進行例行抽樣檢測,截止11月30日,全州各縣市抽取蔬菜、水果、食用菌樣品9103個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定性速測,合格9068個,農殘超標35個,超標率0.38%,合格率99.62%,完成目標任務數9600個樣的114.55%;完成蔬菜229個樣的定量抽檢工作,其中生產環節58個(蔬菜50個,水果2個,茶葉6個),合格率100%;市場環節171個(蔬菜133個、水果22個、食用菌16個),合格率100%。未檢出違禁農藥。全州20個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監控點(含重點產業區12個)完成農產品檢測5170個樣,合格5101個,不合格69個,合格率98.67%,完成任務數(6000個樣)的86.17%,并將監測數據上傳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監控平臺。全力配合省農委對我州農產品交叉抽檢工作,受省農委委派,畢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對我州進行了兩次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抽檢,在我州蔬菜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抽取了140個檢測樣品(其中:蔬菜100個、水果20個、食用菌20個),經檢測,合格率100%。五是加大執法檢查,凈化農資市場。農業執法支隊除平時開展日常監管外,還組織種子、植保、土肥等部門對全州農資市場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重點農資市場進行專項檢查整治,有力地打擊了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等違法行為。截止到11月底,全州共出動執法人員5205人次,檢查市場2060場次,檢查經營門市7225個次,檢查企業172個次,受理舉報2件,立案查處案件57起,結案41起,移交案件18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四份。沒收違法所得2437.6元,罰款86534.6元。查獲違規種子341公斤,農藥316.2公斤,肥料107.875噸。六是突出重點,確保安全。在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集中力量對農貿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超市進行了全面清理檢查,確保了重要節日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9-10月組織執法、農產品檢測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人員,開展了全州八縣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有關文檔、記錄和資料進行查閱,對農產品生產環節進行檢查,查閱生產檔案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記錄,實地對農產品生產基地、農貿市場、超市進行現場檢查,并現場取樣;組成人員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項目集中精力開展檢查,深入到生產企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督促建立健全生產記錄檔案,簽訂在生產過程中不購買、不使用有毒有害違禁、假劣農業投入品承諾書,進一步規范農業生產行為,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對與學校營養午餐對接的農產品配送中心進行重點監管,要求配送學校的農產品全部出具農藥殘留速測報告,并建立健全購銷臺賬、供貨協議,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做到不銷售變質、發霉農產品。七是認證產品,專項檢查。開展對市場上標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的農產品,重點檢查是否具備有效的產品證書,是否存在轉讓、買賣產品證書和標志的行為,產品或包裝上是否標注標志和發證機構名稱,是否存在偽造、冒用、超期使用標志等不規范用標行為;檢查認證農產品的資質、產地認定條件、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保證“三品”產品的質量。
(四)加強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
一是認真做好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據《州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州府辦發[2013]24號)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認真組織開展清理工作。共清理了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制發文件1025份文件,清理出2011年12月28日制定并經州政府法制辦審核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關于***州第一批擬停止推廣的部分主要農作物品種目錄的公示》1份,并根據文件精神上報。2013年未制定規范性文件。
二是認真做好農業系統案卷評查工作。根據省農委《關于開展農業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工作的通知》和《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13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下發了《關于開展農業行政執法案件評查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做好***州農業委員會2013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嚴格按《貴州省農牧系統農業行政許可案卷文書規范評查表》和《貴州省農牧系統農業行政處罰案卷文書規范評查表》的要求,從2013年9月1日起,對州農委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期間辦理的行政許可案卷進行抽查,共抽查行政許可案件55件;對全州8縣市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結案的行政處罰案卷進行評查。評查農業行政處罰案件61件,評選結果為:90以上案卷12件,85-90分16件,80-85分10件,80分以下23件。2013年比2012年優秀卷宗比例提高了4個百分點,查處違法生產經營立案并查處辦結案件比2012年增加了19件。通過案件評查,全州農業行政執法案件質量有明顯提高。
三是認真開展執法人員考核評議。按《貴州省行政執法責任制與評議考核規定》要求,州農委組織開展了對執法人員的考核評議。考核評議嚴格按照《***州農委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進行,要求執法人員對一年來行政執法工作進行自評,所屬科室、法規科和委領導對執法人員的執法工作進行評議。全委持有執法證人員46人,有45人參加評議,通過評議共有10人評為優秀,35 人評為合格。其中因1人停薪留職出去領辦鄉鎮企業,未參與評議。
四是認真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制定并下發了《***州農業委員會關于做好2013年維穩工作的通知》(州農通知[2013]7號),《***州農業委員會2013年群眾來訪領導接訪工作方案》(州農通[2013]15號)文件,認真做好各重點時段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2013年在全州農業系統內未出現各類上訪事件,實現了“六個零”的目標。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行政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高,適應新形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管理相對人和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普遍偏低,依法行政的輿論氛圍不濃,法制宣傳需進一步加強。在市場檢查過程中,管理相對人受到處罰時,往往以不懂法、不知法為由,推卸責任,逃避處罰,干擾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農民群眾的法制觀念不強,自我保護意識差,往往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時不知或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農業行政執法裝備落后,執法檢查、調查取證和實施處罰困難。缺乏相應的配套和保障,以致于影響了執法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三、2014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建立健全制度,規范執法行為。繼續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管理制度、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制度、行政執法公開制度、重大案件審批、查處、備案制度、執法過錯和錯案追究制度。做到制度到位,責任到人。依靠制度,強化管理,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做到主體合法、依據合法、行為合法、程序合法。
(二)進一步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培訓工作。1、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提高管理相對人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普及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法律化、制度化。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標語、印發資料等多種宣傳形式加強農業法律法規宣傳,推動全社會依法治農氛圍的形成。2、加強對新進農業系統執法人員的培訓。2014年舉辦農業系統執法人員培訓班,提高執法人員法律水平及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加強執法監督,確保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加強行政機關內部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實行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糾正本位主義和地方及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消除執法中的腐敗現象。
一、依法行政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力度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客觀需要,是構建法治政府、責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維護農業投入品市場的正常經濟秩序,建立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是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需要,是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的工作。
(一)調查研究。針對我市農業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積極開展了調查研究,如農業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農業行政復議、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農業行政賠償程序、執法隊伍內部監督管理和獎懲機制、聯合執法的聯動機制,探索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的有效和長效機制。
(二)打假護農,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根據全國農資打假護農的有關精神,以及省農資打假護農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擬定下發了《*市2009年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圍內迅速開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頓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疫苗、肥料和九種農資的違法違規的行為;進一步強化了組織領導,健全責任制;明確專項整治目標、形成齊抓共管的態勢,有效開展農資打假護農的各項工作。上半年組織了一次聯合工商、技監、公安、供銷社等部門在全市轄區內開展農資打假護農的專項整治活動,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宣傳和教育相結合、教育和服務相結合、教育和行政處罰相結合等行政執法活動。全市1月至6月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7.6萬份,并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共出動農行政執法人員3496人/次,立案查處3件(飼料2起、獸藥1起),已結案3件;檢查企業2032個,整頓市場及企業577個(其中:種子96個、肥料72個、農藥86個、飼料151個、獸藥165個、農機7個);查繳:種子1662公斤、農藥210公斤、飼料746公斤、獸藥213.8公斤;查處案件:飼料2起、獸藥1起;挽回經濟損失金額0.58萬元。通過了一系列的專項整頓和宣傳活動,確保了全市農產品的源頭質量安全,遏制和嚴厲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危害農業生產的違法行為,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凈化和保障了農業投入品市場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根據省農業廳關于收繳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的工作安排,進一步加強對劇毒鼠藥的清查收繳力度和宣傳力度,以及合法鼠藥經營網點的布局。并聯合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的積極開展清理收繳、宣傳等活動。通過采取各項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擊和預防利用殺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為早日根除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對社會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四)加強農業法制工作,針對農資經營戶和農村群眾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能力較弱等特點,同時為了有效防止坑農害農的違法事件的發生,對全市農藥經營戶、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經營戶進行了組織學習,1月至6月共組織農資經營人員培訓(含上崗證)學習約600人次。通過加大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和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及整頓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等活動,提高了經營戶依法經營意識,提高了他們自覺抵制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的意識,維護了農資市場的正常秩序,維護了合法經營。
(五)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做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結合*市農業局職能和農業生產的實際,成立了*市農業局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制定了《*市農業局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市農業局關于進一步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專項整治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責任部門、工作安排和時間要求、組織保障等內容,為有效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突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品種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加大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力度,建立標本兼治、上下聯動、信息共享、部門配合專項整治的長效機制,完成了三個階段的工作總結和10日一報的報表各項工作,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社會的穩定。
(六)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務”和行政審批改辦領導小組關于《行政處罰依據清理的通知》、《行政許可事項的清理的通知》及對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設置行政處罰和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設置依據清理、規范細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對行政審批項目再次進行清理,加強和“三個區”有關行政審批項目移交和行政執法對接及指導,同時做好省農業廳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的對接,使我局行政審批項目下放、移交和銜接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陽光政務的相關要求,擬定了“*市農業局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加強對縣(市)區農業部門“陽光政務四項制度”的建立的指導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農業行政執法行為;三是對涉農的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所設置的農業行政處罰條款、行政強制、行政確認進行梳理,共有231款。在農業行政執法制度的基礎上初步擬定了農業行政執處罰自由裁量權,準備提交省農業廳和縣(市)區討論。
(六)、根據市政府*年立法計劃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擔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已通過市政府常委會,并于2009年2月1日施行。我處積極參與了相關宣傳資料的擬定和培訓等工作;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積極組織和參與在東風廣場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活動,提高群眾的法律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工作
自兩會結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議5件、市人大代表建議15件、市政協委員提案38件。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以及局黨委的安排布置,我處積極開展撰寫、協調、組織面商、修改面商答復稿等相關辦理工作。現已完成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3件、市人大代表建議15件、市政協委員提案18件,目前已辦理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滿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務中心農業局窗口工作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程序及加強便民窗口管理的有關要求,按照局黨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審批項目都已按規定擬定了行政審批程序,實施行政審批“兩集中”開展審批工作。同時加強便民窗口工作人員的學習宣傳。經過有關處(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員的努力,沒有出現違規或者舉報、投訴案件,按時、按質完成行政審批的各項工作任務,樹立了農業局窗口的良好形象。
四、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
根據市委、政府開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積極開展收集和整理本局應當公開的相關的政務信息,并在市政府網站和農業信息網進行公開。同時和市場處共同完成了96128專線接聽電話的基礎材料整理、上傳和回復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積極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轉的督辦件;積極參加招商引資和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各項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加大對涉農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貫徹、執行、宣傳力度,并針對我市農業和農村社會、農業依法行政、行政審批項目審批、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積極開展了調查研究,探索執法隊伍內部監督管理和獎懲機制、聯合執法的聯動機制,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的有效和長效機。
(二)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繼續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農活動,重點整頓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疫苗、肥料和九種農資的違法違規的行為,依法維護農業投入品市場正常經濟秩序;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切實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維護社會的穩定。
(三)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務”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責任追究、行政審批項目審批監督管理辦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政處罰依據的細化等工作。
(四)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的相關規定,在年底組織農業行政執法人員證件審驗及部分證件到期換證培訓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規定和要求,繼續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工作,特別是3件政協重點提案面商的組織工作,按質、按時完成辦理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依法行政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力度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客觀需要,是構建法治政府、責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維護農業投入品市場的正常經濟秩序,建立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是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需要,是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的工作。
(一)調查研究。針對我市農業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積極開展了調查研究,如農業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農業行政復議、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農業行政賠償程序、執法隊伍內部監督管理和獎懲機制、聯合執法的聯動機制,探索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的有效和長效機制。
(二)打假護農,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根據全國農資打假護農的有關精神,以及省農資打假護農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擬定下發了《*市2009年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圍內迅速開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頓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疫苗、肥料和九種農資的違法違規的行為;進一步強化了組織領導,健全責任制;明確專項整治目標、形成齊抓共管的態勢,有效開展農資打假護農的各項工作。上半年組織了一次聯合工商、技監、公安、供銷社等部門在全市轄區內開展農資打假護農的專項整治活動,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宣傳和教育相結合、教育和服務相結合、教育和行政處罰相結合等行政執法活動。全市1月至6月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7.6萬份,并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共出動農行政執法人員3496人/次,立案查處3件(飼料2起、獸藥1起),已結案3件;檢查企業2032個,整頓市場及企業577個(其中:種子96個、肥料72個、農藥86個、飼料151個、獸藥165個、農機7個);查繳:種子1662公斤、農藥210公斤、飼料746公斤、獸藥213.8公斤;查處案件:飼料2起、獸藥1起;挽回經濟損失金額0.58萬元。通過了一系列的專項整頓和宣傳活動,確保了全市農產品的源頭質量安全,遏制和嚴厲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危害農業生產的違法行為,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凈化和保障了農業投入品市場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根據省農業廳關于收繳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的工作安排,進一步加強對劇毒鼠藥的清查收繳力度和宣傳力度,以及合法鼠藥經營網點的布局。并聯合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的積極開展清理收繳、宣傳等活動。通過采取各項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擊和預防利用殺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為早日根除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對社會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四)加強農業法制工作,針對農資經營戶和農村群眾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能力較弱等特點,同時為了有效防止坑農害農的違法事件的發生,對全市農藥經營戶、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經營戶進行了組織學習,1月至6月共組織農資經營人員培訓(含上崗證)學習約600人次。通過加大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和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及整頓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等活動,提高了經營戶依法經營意識,提高了他們自覺抵制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的意識,維護了農資市場的正常秩序,維護了合法經營。
(五)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做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結合*市農業局職能和農業生產的實際,成立了*市農業局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制定了《*市農業局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市農業局關于進一步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專項整治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責任部門、工作安排和時間要求、組織保障等內容,為有效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突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品種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加大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力度,建立標本兼治、上下聯動、信息共享、部門配合專項整治的長效機制,完成了三個階段的工作總結和10日一報的報表各項工作,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社會的穩定。
(六)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務”和行政審批改辦領導小組關于《行政處罰依據清理的通知》、《行政許可事項的清理的通知》及對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設置行政處罰和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設置依據清理、規范細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對行政審批項目再次進行清理,加強和“三個區”有關行政審批項目移交和行政執法對接及指導,同時做好省農業廳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的對接,使我局行政審批項目下放、移交和銜接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陽光政務的相關要求,擬定了“*市農業局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加強對縣(市)區農業部門“陽光政務四項制度”的建立的指導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農業行政執法行為;三是對涉農的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所設置的農業行政處罰條款、行政強制、行政確認進行梳理,共有231款。在農業行政執法制度的基礎上初步擬定了農業行政執處罰自由裁量權,準備提交省農業廳和縣(市)區討論。
(六)、根據市政府20*年立法計劃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擔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已通過市政府常委會,并于2009年2月1日施行。我處積極參與了相關宣傳資料的擬定和培訓等工作;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積極組織和參與在東風廣場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活動,提高群眾的法律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工作
自兩會結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議5件、市人大代表建議15件、市政協委員提案38件。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以及局黨委的安排布置,我處積極開展撰寫、協調、組織面商、修改面商答復稿等相關辦理工作。現已完成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3件、市人大代表建議15件、市政協委員提案18件,目前已辦理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滿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務中心農業局窗口工作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程序及加強便民窗口管理的有關要求,按照局黨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審批項目都已按規定擬定了行政審批程序,實施行政審批“兩集中”開展審批工作。同時加強便民窗口工作人員的學習宣傳。經過有關處(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員的努力,沒有出現違規或者舉報、投訴案件,按時、按質完成行政審批的各項工作任務,樹立了農業局窗口的良好形象。
四、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
根據市委、政府開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積極開展收集和整理本局應當公開的相關的政務信息,并在市政府網站和農業信息網進行公開。同時和市場處共同完成了96128專線接聽電話的基礎材料整理、上傳和回復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積極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轉的督辦件;積極參加招商引資和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各項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加大對涉農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貫徹、執行、宣傳力度,并針對我市農業和農村社會、農業依法行政、行政審批項目審批、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積極開展了調查研究,探索執法隊伍內部監督管理和獎懲機制、聯合執法的聯動機制,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的有效和長效機。
(二)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繼續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農活動,重點整頓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疫苗、肥料和九種農資的違法違規的行為,依法維護農業投入品市場正常經濟秩序;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切實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維護社會的穩定。
(三)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務”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責任追究、行政審批項目審批監督管理辦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政處罰依據的細化等工作。
(四)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的相關規定,在年底組織農業行政執法人員證件審驗及部分證件到期換證培訓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規定和要求,繼續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工作,特別是3件政協重點提案面商的組織工作,按質、按時完成辦理的各項工作任務。
(六)做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相關工作;及時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的各項工作。
(七)在7月-8月組織一次法律法規專題講座,重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法》及《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在局黨委和分管領導陳副局長的正確領導及其他處室、站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處室同志共同努力,完成了2009年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全處同志在上半年工作中,努力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執行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緊緊圍繞農業局中心工作任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遵守各項工作紀律,樹立為“三農”服務的思想,依法行政,公正執法,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依法行政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力度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客觀需要,是構建法治政府、責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維護農業投入品市場的正常經濟秩序,建立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是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需要,是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的工作。
(一)調查研究。針對我市農業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積極開展了調查研究,如農業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農業行政復議、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農業行政賠償程序、執法隊伍內部監督管理和獎懲機制、聯合執法的聯動機制,探索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的有效和長效機制。
(二)打假護農,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根據全國農資打假護農的有關精神,以及省農資打假護農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擬定下發了《*市2009年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圍內迅速開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頓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疫苗、肥料和九種農資的違法違規的行為;進一步強化了組織領導,健全責任制;明確專項整治目標、形成齊抓共管的態勢,有效開展農資打假護農的各項工作。上半年組織了一次聯合工商、技監、公安、供銷社等部門在全市轄區內開展農資打假護農的專項整治活動,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宣傳和教育相結合、教育和服務相結合、教育和行政處罰相結合等行政執法活動。全市1月至6月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7.6萬份,并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共出動農行政執法人員3496人/次,立案查處3件(飼料2起、獸藥1起),已結案3件;檢查企業2032個,整頓市場及企業577個(其中:種子96個、肥料72個、農藥86個、飼料151個、獸藥165個、農機7個);查繳:種子1662公斤、農藥210公斤、飼料746公斤、獸藥213.8公斤;查處案件:飼料2起、獸藥1起;挽回經濟損失金額0.58萬元。通過了一系列的專項整頓和宣傳活動,確保了全市農產品的源頭質量安全,遏制和嚴厲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危害農業生產的違法行為,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凈化和保障了農業投入品市場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根據省農業廳關于收繳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的工作安排,進一步加強對劇毒鼠藥的清查收繳力度和宣傳力度,以及合法鼠藥經營網點的布局。并聯合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的積極開展清理收繳、宣傳等活動。通過采取各項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擊和預防利用殺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為早日根除毒鼠強等劇毒殺鼠劑對社會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四)加強農業法制工作,針對農資經營戶和農村群眾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能力較弱等特點,同時為了有效防止坑農害農的違法事件的發生,對全市農藥經營戶、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經營戶進行了組織學習,1月至6月共組織農資經營人員培訓(含上崗證)學習約600人次。通過加大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和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及整頓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等活動,提高了經營戶依法經營意識,提高了他們自覺抵制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的意識,維護了農資市場的正常秩序,維護了合法經營。
(五)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做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的要求,結合*市農業局職能和農業生產的實際,成立了*市農業局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制定了《*市農業局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市農業局關于進一步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專項整治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責任部門、工作安排和時間要求、組織保障等內容,為有效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突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品種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加大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力度,建立標本兼治、上下聯動、信息共享、部門配合專項整治的長效機制,完成了三個階段的工作總結和10日一報的報表各項工作,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社會的穩定。
(六)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務”和行政審批改辦領導小組關于《行政處罰依據清理的通知》、《行政許可事項的清理的通知》及對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設置行政處罰和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設置依據清理、規范細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對行政審批項目再次進行清理,加強和“三個區”有關行政審批項目移交和行政執法對接及指導,同時做好省農業廳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的對接,使我局行政審批項目下放、移交和銜接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陽光政務的相關要求,擬定了“*市農業局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加強對縣(市)區農業部門“陽光政務四項制度”的建立的指導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規范農業行政執法行為;三是對涉農的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所設置的農業行政處罰條款、行政強制、行政確認進行梳理,共有231款。在農業行政執法制度的基礎上初步擬定了農業行政執處罰自由裁量權,準備提交省農業廳和縣(市)區討論。
(六)、根據市政府20*年立法計劃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擔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已通過市政府常委會,并于2009年2月1日施行。我處積極參與了相關宣傳資料的擬定和培訓等工作;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積極組織和參與在東風廣場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活動,提高群眾的法律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工作
自兩會結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議5件、市人大代表建議15件、市政協委員提案38件。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以及局黨委的安排布置,我處積極開展撰寫、協調、組織面商、修改面商答復稿等相關辦理工作。現已完成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3件、市人大代表建議15件、市政協委員提案18件,目前已辦理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滿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務中心農業局窗口工作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程序及加強便民窗口管理的有關要求,按照局黨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審批項目都已按規定擬定了行政審批程序,實施行政審批“兩集中”開展審批工作。同時加強便民窗口工作人員的學習宣傳。經過有關處(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員的努力,沒有出現違規或者舉報、投訴案件,按時、按質完成行政審批的各項工作任務,樹立了農業局窗口的良好形象。
四、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
根據市委、政府開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積極開展收集和整理本局應當公開的相關的政務信息,并在市政府網站和農業信息網進行公開。同時和市場處共同完成了96128專線接聽電話的基礎材料整理、上傳和回復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積極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轉的督辦件;積極參加招商引資和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各項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加大對涉農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貫徹、執行、宣傳力度,并針對我市農業和農村社會、農業依法行政、行政審批項目審批、行政執法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積極開展了調查研究,探索執法隊伍內部監督管理和獎懲機制、聯合執法的聯動機制,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監督管理的有效和長效機。
(二)依法行政,公正執法。繼續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農活動,重點整頓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疫苗、肥料和九種農資的違法違規的行為,依法維護農業投入品市場正常經濟秩序;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切實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維護社會的穩定。
(三)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務”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責任追究、行政審批項目審批監督管理辦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政處罰依據的細化等工作。
(四)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的相關規定,在年底組織農業行政執法人員證件審驗及部分證件到期換證培訓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規定和要求,繼續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工作,特別是3件政協重點提案面商的組織工作,按質、按時完成辦理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執法水平
為使農業執法人員更好地行使執法權利,全體執法人員加強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文明執法、樹立農業執法人員的良好形象,上半年,我們重點對農業有關法律、農業部部令公告、行政通知以及省市下發的有關公告系統的學習,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執法能力。同時,按照農業部新規定的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進一步完善加強內部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業務過硬作風嚴謹的執法隊伍。
二、廣泛宣傳,讓更多的群眾增強維權意識
根據以往的假劣種子、農藥、化肥案件,由于宣傳不到位,宣傳力度不夠,造成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今年上半年,根據2006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的總體工作安排、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06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的通知》以及省農業廳的要求,××市及時制定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實施方案》,于3月5-10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以“放心農資下鄉、維護農民權益”為主題,以送科技、送識假辨假常識、送優質農資下鄉進村為重點的宣傳周活動。2006年3月5日,由××市農業局組織,局屬法規科、執法支隊、種子管理站、植保站、土肥站、農機推廣站、水產站、農環站等參加,在沾益縣組織開展了“××市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各縣市隨即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全市共出動車輛311車次,制作宣傳標語107條,組織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宣傳咨詢165場次,組織農業法律法規以及種子、農藥、肥料、農機等方面的專家3146余人次進行現場咨詢、現場解答,現場咨詢人數達98421人,輻射人數達450080人,組織農資質量鑒定服務73人次。發放《農業部致農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科技明白紙》、《蔬菜科技知識小問題》、《如何正確施用農藥》等宣傳資料、技術材料274976份,展出農藥、肥料、農機等農業科技展版60余塊,執法人員現場介紹識假辨假常識,把劣質農資種子、化肥、農膜也擺到現場,從外觀包裝如何識別耐心講解,讓農民也成為了辨假專家。現場播放“放心農資百姓無憂”系列電視宣傳講座,利用各縣(市)區農廣校宣傳教育系統播放“放心農資與維權知識”系列廣播講座803.2小時,組織廣大農村朋友認真收看,收看人數達127585人;云南省廣播電臺、××市電視臺于3月5日到現場作了采訪報道,各縣市區電視臺也對各縣市區開展宣傳周活動的情況作了報道,市縣電視臺報道16次。同時推介了一批放心農資、信譽較好的企業,農資經營戶現場介紹一批放心農資,現場銷售放心農資2000余公斤。
三、加大執法力度,做好市場專項治理和監督檢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
2006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的《××市2006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以加強源頭治理、市場整頓和長效機制建設為重點,以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和開展定點農資市場創建活動為著力點,以落實責任制、加大宣傳和曝光力度、強化服務指導為手段,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上半年,全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利用2-5月份共集中執法61余次,出動人員2146余人,出動執法檢查車輛281車次,檢查整頓各類市場273個,檢查整頓經營單位376個,共查獲假種子1671公斤,假農藥及高毒、高殘留農藥1466公斤,肥料96103公斤。立案查處71件,并按有關法律法規程序進行處罰。特別針對種子、農藥市場的抽查檢驗工作中,體現了“兩個轉變”,三個“延伸”。一是由被動管理向主動執法轉變,二是由臨時檢查為主的執法向日常化執法轉變,進一步強化農業執法的主體地位。“三個延伸”:即從單一農資市場管理向農產品質量生產全過程執法監督延伸;從單一查標識、證書向內在質量管理延伸;從單一查市場向查源頭、打“窩點”延伸。全市共抽檢種子174次,抽檢品種15個,通過檢驗,種子的發芽率都達到國家標準。農藥共抽檢30多次,抽檢品種20個,結果存在質量不合格現象。其中假種子案主要發生在會澤縣、麒麟區、羅平縣、師宗縣,假農藥及高毒農藥主要分布在:陸良縣、宣威市、羅平縣等,但通過近段時期的打假整頓和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使全市的農資市場秩序得到規范管理。
四、進一步加強毒鼠強的宣傳和監管力度,防止中毒事件的再次發生
2006年1月4日宣威市寶山鎮毒鼠強中毒事件的發生,進一步說明了在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中依然存在薄弱環節,對少量流散在民間的毒鼠強清繳還不夠徹底,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毒鼠強整治成員單位的緊急會議,進一步總結毒鼠強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各成員單位以高度的責任感全力抓好毒鼠強整治工作,杜絕毒鼠強中毒事件的再次發生,并于2006年1月10日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毒鼠強整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各縣市區進一步提高認識,以高度的責任感進一步抓好毒鼠強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部門整治職責,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做到工作機構不散,工作力度不減,整治要求不變,進一步查缺補漏,全力做好毒鼠強全面清查收繳工作,保證不漏一家一戶、一門一店、一瓶一包,進一步強化對合法殺鼠劑營銷點的管理,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進一步落實責任,加強毒鼠強中毒事件的督辦。
五、組織項目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