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汛期調度方案

      汛期調度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汛期調度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汛期調度方案

      汛期調度方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楓樹壩水庫;調度;防洪;供水

      中圖分類號:TV69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30-0163-02

      2014年水庫全年完成上網電量5.145億kW.h完成年度考核任務的117.7%,取得較好的防洪、供水和發電效益。

      1 水庫流域雨水情分析

      1.1 降 雨

      2014年流域平均降雨1 269.1 mm,同比(1 620.4)偏少21.7%,比歷年同期均值(1 577.0 mm)偏少19.5%。

      水庫開汛:5月14日,受偏南暖濕氣流及切變線的影響,楓樹壩水庫流域局部地區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的過程,流域平均降雨44.6 mm,水庫正式入汛,開汛時間比常年偏晚。

      汛期流域平均降雨量967.9 mm(統計時間:4月1日~9月30日),比上年同期(1 281.9 mm)偏少24.5%,比歷年同期均值(1 132.8 mm)偏少14.6%;前后汛期降雨分別占汛期總雨量的68.7%和31.3%。

      1.2 自來水

      2014年入庫水量30.7214億m3,同比(42.4236)偏少27.6%,比歷年同期均值(40.7393億m3)偏少24.6%。平均流量97.4m3/s,為平水偏少年份。

      1.3 洪 水

      汛期洪峰大于500 m3/s的洪水有3場,發生在5月,最大一場洪水是20140521號(洪峰最大),洪水發生在5月21日,次洪雨量108.8 mm,洪峰流量為2847 m3/s,峰現時間為5月22日23時,次洪總量2.4567億m3,最大一日洪量為1.6480億m3。3場洪水總量4.1139億m3,占汛期來水的17.4%;次洪雨量209.6 mm,占汛期降雨的21.7%。

      2 水庫調度

      2.1 用水調度

      1~3月按“廣東省東江流域2013年冬~2014年春枯水期水量調度實施方案”開展水量調度,為避免汛前水位過高,3月計劃發電流量比調度方案規定的流量(100 m3/s)多,為130個流量,實際發電流量130 m3/s。調水期間,每日通過發電計劃提醒中調前一天出庫情況,要求中調盡量按規定的流量控制發電;能做好水情測報工作,按要求定期向東江局匯報水情;圓滿完成了2013年冬~2014年春東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任務。本期庫削減水量4.3374億m3。

      10~12月按“廣東省東江流域2014年冬~2015年春枯水期水量調度實施方案”開展水量調度,第四季度來水偏少,為了保證下游調水的需要,每日通過發電計劃提醒中調前一天出庫情況,要求中調盡量按規定的流量控制發電,其中11月份由于集團發電任務有調整,經請示東江局,調整11月15日~11月底發電流量為80 m3/s;12月24日~12月31日,由于新豐江機組檢修,調整楓樹壩發電流量調整為100 m3/s;其余時間基本按調水要求發電。本期水庫削減水量2.9229億m3。

      2.2 防洪調度

      8月19日,受高空槽和切變線的影響,在前期土壤含水量較大的前提下,連續降雨,來水明顯,由于水位不高,按東江流域汛期水量調度控制目標發電,水位緩慢上漲,26日7時水位達到最高(160.43 m)后慢慢下降(后汛期汛限水位162~164 m),沒超防限水位,沒有棄水。

      前汛期4~6月平均出庫流量按不小于50 m3/s控制,后汛期7~9月根據前汛期來水情況進一步調整出庫流量。在水庫來水接水年(P=50%)情況下,6月末庫水位控制目標不低于155 m,后汛期逐月抬升水位,爭取9月末庫水位達到162 m。

      汛期以盡可能多蓄水為總目標。根據來水情況逐月控制水位,第二季度來水正常,6月末水位為157.78 m,達到前汛期控制目標(不低于155 m);第三季度來水偏少,8月底水庫水位達到160.34 m;9月來水偏少,由于中下旬電網線路停電,9月12~30日楓樹壩電廠在22:00~08:00(晚間)頂峰發電19 a,兩臺機帶16萬左右,導致水位持續下降,月末水位為157.85 m,與汛期調度目標(不低于162 m)相差較遠,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2.3 發電調度

      在發電和供水方面都取得較好效益。加強與東江局和中調的溝通聯系,根據水庫水情及時做好發電計劃建議,做好每日發電和用水計劃,確保了年度上網電量任務的圓滿完成。

      3 水文預報及來水預測

      年度來水預測綜合準確率是公司年度經營考核指標,2014年考核目標是不小于67%。

      來水預測平均準確率為74.8%,滿足年度考核要求。2014年預計水庫來水為115 m3/s,實際來水97.4 m3/s,年來水預測準確率81.9%。

      4 綜合效益分析

      4.1 發 電

      2014年度上網電量的年度考核目標是4.37億kW.h。

      10月10日0時,公司累計完成上網電量4.374億kW.h,提前83 a完成全年上網電量考核任務。

      2014年累計完成上網電量5.1454億kW.h,比上年(6.5769)偏少21.8%,完成了年底集團公司調整的財務預算考核上網電量目標(5.09億kW.h),完成年度上網電量考核目標的117.7%。

      2014年發電水耗6.51 m3/kW.h,水耗控制在比較理想的范圍,與近10年的平均值(6.99 m3/kW.h)相比,相當于年均多發電3 600萬kW.h;與多年平均值(7.55 m3/kW.h)相比,相當于年均多發電7 200萬kW.h;節水增發電量效果明顯。

      4.2 防 洪

      全年最大入庫流量發生在5月22日23時,洪峰流量2 847 m3/s,對應出庫314 m3/s,削峰率89.0%,攔蓄洪量1.6916億m3。全年沒有大洪水,攔截了年內的3場常遇洪水,水庫安全度汛,充分發揮了水庫的調節作用,確保了水庫上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4.3 供 水

      第一和第四季度執行東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實施方案,按方案要求控制出庫,通過合理的調度控制,在來水少的情況下安排好每個月的用水計劃,使得枯水期的供水得到了保證,調度期內水庫削減水量7.2603億m3,體現了水庫“蓄豐補枯”的原則,充分發揮了水庫的調蓄作用,確保了東江下游枯水期的用水安全。

      5 結 語

      ①做好水庫來水預測工作。

      提高來水預測合格率,有利確保下游防洪供水安全、提高預測精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揮水庫最大綜合利用效益。

      ②機組在最優的水位范圍內運行。

      ③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洪水預報工作。

      ④密切和中調、三防、東江局等單位協調溝通,嚴格執行調度令。

      參考文獻:

      汛期調度方案范文第2篇

      1汛期分階段限制水位研究

      1.1汛期階段劃分結合當地降雨、沂沭泗流域來水規律、徐州、宿遷兩市農業用水情況以及沂沭泗河洪水調度方案,對駱馬湖區域汛期進行階段劃分,將汛期(5~9月)分成5個階段:第一階段為5月1日~6月10日,此階段為水稻育秧期和水稻栽插開始期;第二階段為6月11日~7月10日,此階段主要為水稻栽插大用水期;第三階段為7月11日~8月15日,此階段為本流域的洪水頻發高發期,來水豐沛,防汛為重點。根據已有的洪水設計成果,該階段汛限水位應維持原定的22.5m為宜,本文對此階段汛限水位不再作詳細研究。第四、五階段為8月16日~9月10日、9月11日~30日,均為本流域的后汛期,上游發生大洪水的幾率相對減少,對駱馬湖地區防洪壓力也有所減輕,可以考慮逐步抬高駱馬湖限制水位。

      1.2汛期各階段雨量統計利用駱馬湖區域內均勻分布、具有代表性的港上、華沂、賈汪和灘上集等16處降水站點的1956~2011年降水量資料,統計分析得到區域年、各階段的多年平均、最大、最小面平均降水量,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1)7月11日~8月15日為駱馬湖區域降雨量最集中的階段,多年平均雨量占全年的29.5%;(2)各階段降雨最少、氣象干旱最為嚴重的年份,夏栽期(6月11日~7月10日)發生在1988年,伏夏期(7月11日~8月15日)發生在1999年,晚夏初秋期(8月16日~9月10日)發生在1989年,非汛期(10月1日~次年4月30日)發生在2010年10月~2011年4月。

      1.3汛期各階段及非汛期來水量統計駱馬湖來水主要是沂河、運河和房亭河來水,沂河來水選取港上(華沂)站流量資料,運河來水選取運河站流量資料,房亭河來水選取劉集(土山)站流量資料。資料系列除10月1日~次年4月30日為29年(1983~2011年)外,其它時段均為61年(1951~2011年)。分階段入湖水量統計見表2。從統計分析成果可以看出:(1)同階段不同年份的駱馬湖來水量相差很大,年際變化大。如非汛期(10月1日~次年4月30日)最小來水量為0,最大達55.9×108m3。(2)幾乎每個階段都有來水量為0的年份,即使洪水高發期的7月11日~8月15日,在1999年該階段來水量也只有0.72×108m3,與表1駱馬湖區域降雨量最少相對應。(3)水稻育秧及水稻栽插大用水期(5月1日~6月10日41天、6月11日~7月10日30天)的多年平均來水量均明顯小于汛期其他階段,分別為1.52×108m3、3.89×108m3。分析駱馬湖區域降水量及上游來水情況,有些年份汛期各階段、非汛期駱馬湖區域出現長期降雨偏少以致發生干旱,往往同期入湖水量也比較少,對駱馬湖區域的水資源利用極為不利。如1999年7月11日~8月15日,駱馬湖區域降雨量與上游來水量均為有資料以來同期最小值。又如2010年10月~2011年6月,駱馬湖區域累計面雨量為197.3mm,是有資料以來同期最小值;三條入湖河流的同期累計來水量僅1.39×108m3,比常年同期偏少90%,而駱馬湖區域同期耗用水量仍達11.6×108m3左右,主要依靠江淮水北調入湖水量7.2×108m3,還動用了駱馬湖部分死庫容0.2×108m3,駱馬湖2011年6~7月低于死水位達10d。

      1.4汛期分階段設計洪水計算針對駱馬湖區域易發生干旱、水源短缺的狀況,除了實施江水北調跨流域調水外,通過汛期限制水位抬高或汛限水位動態控制以增加駱馬湖可供水量成為當然的選擇。為此,需要分析各階段不同頻率設計洪水情況下不同汛限水位對駱馬湖防洪帶來的影響。根據沂沭泗流域洪水暴漲暴落,即匯流時間短、入湖洪量大的特點,采用同頻率放大法計算設計洪水。選取沂河港上、中運河運河、房亭河土山等3個水文站1972~2011年共40年的資料系列,經實測資料分析,駱馬湖最大3d水量的洪水過程能基本反映場次入湖洪水特點,各計算階段的主要洪水過程一般3~7d大部分水量入湖。按5月1日~6月10日、6月11日~7月10日、8月16日~9月10日、9月11日~9月30日4個階段,計算各階段的頻率為10%、5%、2%的最大1d、最大3d、最大7d入湖水量,以最大3d入湖水量(表3)選取典型年入湖洪水過程,用同頻率放大法,按最大1d、最大7d同頻率水量縮放,分別求出不同階段頻率為10%、5%、2%的設計入湖洪水過程。頻率10%、5%、2%的設計入湖洪水洪峰流量,5月1日~6月10日在1000m3/s以下,6月11日~7月10日在1700~3000m3/s之間,8月16日~9月10日在3400~6600m3/s之間,9月11日~30日在1800~3900m3/s之間。

      1.5不同起調水位對防洪影響分析利用推求得到的汛期各階段10%、5%、2%等不同頻率的設計洪水過程,設定不同的起調水位(汛限水位),根據水量平衡方程,進行駱馬湖調洪演算。駱馬湖三個泄洪通道泄洪能力情況:按照沂沭泗水系50年一遇防洪要求,新沂河嶂山閘泄洪流量為7500m3/s,但在麥作期(5月1日~6月10日)泄洪流量一般不超過500m3/s,通過新沂河南偏泓、淮沭河東岸柴米河、北六塘河分泄,以兼顧河道灘地麥子;考慮中運河、徐洪河航運要求,皂河閘泄洪一般控制在250~400m3/s,劉集地涵一般不超過150m3/s。因此,一般情況下,駱馬湖三個口門總泄洪能力為:麥作期900~1050m3/s;汛期其他階段泄洪流量在8000m3/s以上,如遭遇下游區間來水,則泄洪能力相應減少。計算時,采用控制下泄流量、推求最高水位及控制最高水位、推求下泄最大流量兩種方法,按起調水位22.5m、22.7m、22.8m、23.0m(其中9月11~30日增加起調水位23.2m、23.3m、23.5m)進行調洪演算,進而綜合分析不同汛限水位對駱馬湖防洪影響后,提出比較合理的汛限水位。

      1.5.1控制下泄流量,推求最高水位根據駱馬湖不同時期的泄洪能力作為控制,推算入湖洪水可能出現的最高湖水位,了解汛限水位抬高可能對駱馬湖防洪帶來的風險。計算結果表明,(1)在麥作期的5月1日~6月10日,駱馬湖水位即使按23.0m起調,遭遇本階段頻率2%即50年一遇的設計洪水,最大下泄流量為500m3/s,其最高水位23.24m,泄洪流量低于駱馬湖在麥作期的泄洪能力900~1050m3/s。(2)在汛期其他階段(7月11日~8月15日不參與分析),對各階段10%、5%、2%設計洪水,同樣按23.0m水位起調,駱馬湖最高水位可控制在23.5m以內,駱馬湖最大下泄流量為5000m3/s,明顯小于汛期駱馬湖最大泄洪能力,其中9月11日~30日,即使按23.5m水位起調,最大流量按3500m3/s考慮,駱馬湖最高水位也只有23.69m。

      1.5.2控制最高水位,推求下泄最大流量以駱馬湖警戒水位23.50m作為最高水位控制,推算入湖洪水可能發生的最大下泄流量,來分析相應的駱馬湖防洪風險。計算結果表明,汛期各階段駱馬湖遭遇本階段頻率10%、5%、2%的設計洪水,駱馬湖的泄洪流量均小于該階段泄洪能力。特別是5月1日~6月10日階段,遭遇本階段頻率10%即10年一遇的設計洪水,駱馬湖泄洪流量為0m3/s;8月16日~9月10日階段,遭遇本階段頻率2%即50年一遇的洪水,當起調水位為23.0m時,駱馬湖最大下泄流量5230m3/s,明顯小于駱馬湖汛期最大泄洪能力。

      1.6汛期分階段限制水位方案綜合上述計算結果,按起調水位23.0m進行駱馬湖調洪演算,5月1日~6月10日駱馬湖的泄洪能力能夠應對本階段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設計洪水,且最高水位不超過警戒水位;6月11日~7月10日、8月16日~9月10日、9月11日~9月30日三個階段應對本階段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設計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都小于6000m3/s,均在駱馬湖泄洪能力以內,可以滿足駱馬湖防洪安全要求。因此,駱馬湖汛期限制水位可以采取分階段控制運用的方案,并結合7月份進入主汛期,8月中旬至9月份為后汛期的因素,提出方案如下:5月1日~6月10日、6月11日~6月30日的汛限水位都取23.0m;7月1日~7月10日的汛限水位為23.0~22.5m;7月11日~8月15日,仍按《沂沭泗河洪水調度方案》汛限水位22.50m控制;8月16日~9月10日,汛限水位取23.00m;9月11日~9月30日,汛限水位取23.50m。

      1.7分階段汛限水位抬高效益簡析汛期不同階段駱馬湖汛限水位抬高0.5~1.0m,靜態計算增加的供水量為1.5~3.0×108m3。由于6月份為農業大用水時期,7~8月份也是水稻生長期用水量較大時期,因此,汛限水位的抬高,可以更好地保障駱馬湖區域水源供給,減少翻水費用,防御可能出現的干旱;8月中旬起抬高汛限水位,有利于進一步攔蓄洪水尾水,減少棄水,防止出現“有水不能蓄、要蓄無水蓄”的被動局面。實際運用汛期分階段限制水位方案時,以方案提出的限制水位為控制水位上限,以原來的限制水位為控制水位下限,通過動態控制,增加的可供水量將明顯超過靜態計算值。

      2分階段限制水位運用洪水風險防范措施

      汛限水位抬高,可能增加駱馬湖區域的防洪壓力,需要通過加強洪水預測預報,全面預測分析駱馬湖以上、沭河、新沂河區間的來水量及洪水過程,加強流域防洪工程體系聯合調度來化解。(1)預降駱馬湖水位。經分析,沂河臨沂洪峰流量(2000m3/s左右)到駱馬湖的時間大約24h;洪峰流量5000m3/s以上,到駱馬湖的時間大約15~20h左右,因此,即使沂沭泗地區發生突發性強降雨,根據沂河臨沂站洪水預報,可以提前采取預降駱馬湖水位措施。對還處于麥作期的汛期第一階段(5月1日~6月10日),通過預泄,可以在24h內將駱馬湖水位從23.0m降到22.8m,防洪工程能夠應對比該階段50年一遇設計洪水更大些的來水。對其他階段,由于駱馬湖泄洪能力顯著增加,預降水位速度更快,如8月16日~9月10日,按新沂河泄洪5000m3/s,駱馬湖水位從23.0m降到22.5m僅需8.3h。通過駱馬湖提前預泄,可將湖水位提前降到調度方案規定的汛限水位或更低,騰出庫容,接納并調蓄洪水。(2)錯峰調度洪水。鑒于駱馬湖主要泄洪通道新沂河還承受沭河、區間來水,其中沭河塔山閘以下為現狀設計行洪流量為3000m3/s。應對8月16日~9月10日階段50年一遇設計洪水,嶂山閘泄洪50000m3/s左右,有可能發生與沭河來水、新沂河區間來水遭遇的情況,出現新沂河沭陽站洪峰流量超過7800m3/s的不利局面,因此,在調度時,應關注氣象預報,全面做好駱馬湖以上及新沂河等河道的水情監視、洪水預報,上下游兼顧,加強與流域機構協調,盡量使沂河、沭河洪水東調,并及時調整嶂山閘泄洪流量,與沭河來水形成錯峰,減輕新沂河防洪壓力。通過精細化調度,能夠控制新沂河沭陽站洪峰流量不超過設計流量7800m3/s。

      3結語

      汛期調度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汛期 多任務 優化調度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029-02

      水電站水庫優化調度是在難以準確預知未來徑流的情況下,避免工作上的差錯,制定水庫調度圖或優化調度軟件作為指導水電站水庫運行的工具,以滿足水電站可靠性和經濟性的要求,達到最大效益。由于在較長時期內氣象和水文條件的劇烈變化,水電站水庫的天然來水在時間上分布極不均勻,借助水庫對流量進行調節,蓄豐補枯,以適應發電等用水的需求,提高水資源利用程度,增加發電及其它用水的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水庫調度計劃即為水庫蓄、供水計劃。另一方面,水庫蓄水可以抬高上游水位,提高水頭,增發電能,因此可以說水庫調度在提高水量利用程度和增加發電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汛期調度特點

      一年時間內,水庫汛期一般是從7月份開始到10月份結束。汛期洪水的來源主要來自暴雨,而暴雨一般多發生在七、八月份。因此在保證大壩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汛期的發電運用以及下游排沙減淤,是水庫最重要的任務。

      水資源短缺,使水庫防洪與興利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在防洪保證大壩的安全的前提下,加固水庫興利作用,處理好水庫防洪與興利蓄水的矛盾是安全利用洪水資源的重要技術。

      為了處理好興利調度與防洪調度之間的矛盾,提高水庫綜合利用效率,應該采用科學的優化調度方法,而并非使用傳統的經驗方法。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洪水預報研究和入庫洪水的估計準確率已經大大提高,為汛期洪水調度提供了很好的數據保障。汛期調度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洪水資源利用效率,而且具有重大的社會經濟意義。

      傳統水庫汛限水位控制方法為:機械的確定一個汛限水位,控制水位不超過汛限水位,當有洪水來時,水庫迅速調節水庫水位回落大汛限水位。這將導致“汛期不敢蓄水,非汛期無水可發電”,造成洪水資源浪費。在汛期初期,增加水庫蓄水,臨時占用部分防洪庫容,若后期有大型洪水,可增加泄流量,可減少洪水風險;若后期無洪水到來,增加水頭和水量將顯著提高水庫興利效益。科學的設計與運用汛限水位,合理利用防洪與興利庫容,是發揮水庫綜合利用效益的有效手段。隨著水文預報理論的快速發展,現代監控與觀測系統的建設,使得水文預報與降雨預報精度的提高,使得調度人員在新的環境下,更好地提高了汛期調度的可用性。

      2 汛期調度方法

      汛期水位是汛期存在的一個水位值。傳統的汛期調度方法則是采取單一固定的汛限水位。根據歷年的洪水、暴雨資料進行分析,先確定一個汛期時間段,再根據歷年汛期洪水資料對洪峰流量、設計洪量設計洪水過程線,在已知的約束條件下,對洪水進行驗算,得到汛限水位。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歷史特大洪水資料即千年一遇或萬年一遇洪水資料進行一起分析。

      汛限水位有兩種控制方法:靜態控制和動態控制法。動態水位控制法我們將在隨后進行描述,這里主要先介紹傳統的靜態控制法,其中包括固定汛限水位法、分期汛限水位法。

      (1)固定汛限水位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傳統的汛限水位確定方法,以概率分布對洪水進行調度,忽視了汛期洪水在時間上的分布關系,導致了很多水庫經常蓄不滿水的現象,對水資源造成浪費。早期的水庫一般都采用該法,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被另一種方法逐步替代。(2)分期汛限水位法:依據歷史水文預報資料,對汛期進行時段劃分為三期或者更多期,對研究的整個汛期時段內每日的限制水位值進行繪制曲線,根據曲線進行調度,實際調度中若遇到防洪標準相應的洪水則應用規定調度規則。

      汛期水位動態控制運用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為規劃設計方面,一類是實時實施角度。第一類是考慮千年一遇或萬年一遇設計洪水的汛限水位控制方法,包括固定汛限水位控制、基于預報信息的防洪預報調度方式以及預泄能力約束法調整的汛限水位控制法。另一類則是根據實時的水文氣象預報信息,動態控制水庫水位的方法。

      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方法指的是,在洪峰來臨之際,運行設計的汛限水位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再根據實時調度的水文預報,實時的對水庫水位進行動態的調控,目前有以下幾種水位動態控制方法。

      (1)補償調度法。

      在調度過程中,根據上、下游水庫之間的庫容和預報的差異性,動態控制水位,此方法主要適用于水庫群梯級調度。庫容狀況以及洪水預報的精度為制約該法的關鍵因素。

      (2)預蓄預泄法。

      根據水文預報以及調度權衡過程中,面臨時刻反饋信息可帶來的風險評估,引入決策者的意見來動態地確定水位方案,此方法的關鍵因素在于防洪、發電、供水等各個方面效益風險評價。

      (3)綜合信息推理模式法。

      該方法是一種宏觀決策法,根據歷史資料數據和影響水位的各種因素這些基本的前提下,再依照實時的水庫綜合信息,通過一些推理方法,給出滿足條件的水位控制方案。這就是該方法的主要思想。這種方法主要的問題有:水位與其他影響因素之間的制約關系;邏輯關系;推理過程。因此必須滿足一定的邏輯性以及具有一定推理過程的流程。

      (4)耦合擇優法。

      根據時間變化和信息更新,重復擇優并不斷更新汛限水位,就是耦合擇優法。將綜合信息推理應用到決策系統與水庫防洪調度系統中。制約該方法的關鍵因素是決策系統和調度系統的耦合度。由于智能化程度高,便于操作,運行穩定、可靠,因此該方法在決策支持系統中應用十分廣泛。

      3 汛期多目標優化模型

      根據上述兩節分析,在汛期主要考慮防洪作用,其次兼顧發電效益,以下是調度模型研究。通過水庫上游的歷史數據以及實時來水數據,水庫汛期調度以洪峰量最小,水位盡量低這兩個指標做為目標。我們在第一章介紹了關于多目標的相關理論。這里將對上述兩個目標用公式進行量化,量化為目標函數。

      (1)壩前最高水位最低目標。

      (1)

      (2)水庫下泄洪峰流量最小目標。

      (2)

      式中,為t時刻水庫水位,目標U為調度期內允許水庫最高水位,為時刻t水庫下泄流量,目標L為調度期內水庫允許的最大下泄流量。

      水庫汛期調度中存在很多約束條件,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水量平衡約束。

      (3)

      (2)水庫水位約束。

      (4)

      這個約束當然隸屬于水庫自身的最大最小庫容限制以及汛期內調節庫容的大小限制范圍。

      (3)調度期末水位約束。

      (5)

      這個約束表示在調度期結束的時候,水庫水位盡可能的滿足目標控制水位,但是這個約束并不是強制性約束,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不用嚴格執行。

      (4)下泄流量約束。

      (6)

      (5)水庫泄流能力約束。

      (7)

      (6)流量變幅約束。

      (8)

      (7)水庫防洪調度規程要求。

      在上述這些約束中,存在一些參數,表示t時刻的入庫流量,表示t時刻的水庫庫容;表示t時刻水庫允許的最低水位,表示t時刻水庫允許的最高水位;表示t時刻的水庫的允許的最小下泄流量,表示t時刻的水庫的最大允許下泄流量;表示汛期調度期結束后的實際水位,為目標控制水位;表示水庫相應于水的最大下泄能力;表示時段最大流量變幅。

      該文進行汛期調度的目的是:尋求壩前最高水位的最低要求,以及水庫下泄洪峰流量最小目標,由此建立汛期優化調度多目標決策模型。

      這里涉及多目標問題,多目標的最優解與單目標的最優解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多目標問題一般情況下是沒有最優解,只有相對最優解,這是在第二章已經復述過的。在實際求解過程中,最好的方法是將原有的多目標決策問題轉化為單個目標決策優化問題,根據單個目標進行求解得到的最優值即為多目標最優解。

      4 結果分析

      該例中的水庫位于河流上游,控制面積為4219 km2,占全流域面積的34.6%。壩址多年平均流量139 m3/s。相應年徑流量40.4億 m2。設計洪水位284 m,水庫正常蓄水位280 m,防洪限制水位279 m,死水位237 m。總庫容86.48億 m2,死庫容23.7億 m2,有效庫容47.5億 m2,庫容系數為1.16。常規防洪調度圖如圖1。

      根據常規調度圖我們可以看到,出庫水量在第15時段達到出庫水量最大值,而水位也是相應地在第15時段達到最高水位,下文將展示汛期優化調度模型進行求解后的結果調度圖表。

      該文將某水庫某年汛期進行分段,取某年汛期某水庫洪水過程為例,歷時34個時段,每個時段為3小時,將八月上旬的洪水數據,包括洪水時間、來水流量、時段降雨量等數據,導入上述模型進行求解,得到洪水過程計算結果。34個時段為某年汛期分期第二時段的洪水數據以及模型求解后動態水位控制結果,包括水位、出庫徑流以及庫容的變化。該34個時段與之前的分期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只是將汛期分期后某一時段的洪水數據以3h為間隔,該時段內洪峰歷時34個小時,也就是34個時段。

      汛期調度洪水數據用圖形直觀表示如圖2。

      某時段洪水歷時34個時段,每個時段為3個小時,在時段15時,產生最大入庫流量為1527m3/s,此時應將以最大發電流量下泄,將多余的水留在水庫中。洪水結束后,控制汛限水位為279.211 m。

      參考文獻

      [1] 周慕遜.水庫優化調度及其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04.

      汛期調度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防汛;善后工作;注意事項

      Caution with the aftermath of the flood

      Sa ta er?Tu er sun

      (Yining County Water pipes terminus, Yining 835000)

      Abstract: flood control work to implement "safety first, always on the alert to prevent the main rescue effort" approach,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unity and partial interests to global interest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implement flood control work responsibility system Chief Executives, unified command, hierarchical sub departments. All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implement flood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ll units and individuals shall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articipate in flood prevention.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armed police forces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flood prevention.

      Keywords: flood control; aftermath; Precautions

      1.防汛工作的注意事項

      洪水、洪災湘鄉市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是產生洪水的最直接原因,人文因素則可以削減或加劇洪水。洪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暴雨和大雨,特別是降雨強度大、影響面積較廣、歷時較長的陣雨。從這個意義上說。洪水是雨水降落到地面,經過產流,匯流等下墊面影響后集中匯合的徑流。成災洪水除氣象因素(降水,冰凌,氣溫等)外,還有非氣象因素,其中主要是地震等自然因素和人為阻塞河道、侵占蓄滯洪區、圍墾湖泊洼地等,但無論是從發生的頻次,還是從阿總成的災情來看,氣象因素都是造成洪災的主要因素。

      (1)省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可以根據當地的洪水規律,規定汛期起止日期。當江河、湖泊、水庫的水清接親保證水位或安全流量時,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情況緊急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并報告上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

      (2)防汛期內,各級防汛指揮部必須有負責人主持工作。有關責任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及時掌握汛情,并按照防御洪水方案和汛期調度運用計劃進行調度。

      (3)在汛期,水利,電力,氣象,海洋,農林等部門的水文站,雨量站,必須及時準確地向各級防汛指揮部提供實時水文信息;氣象部門必須及時向各級防汛指揮部提供有關天趣預報和實時氣象信息;水文部門必須及時向各級防汛指揮部提供有關水溫預報;海洋部門及時向沿海地區防汛指揮部提供風暴潮預報。

      (4)在汛期,河道,水庫,閘壩,水運設施等水工程管理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在執行汛期調度運用計劃時,必須服從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或者監督。在汛期,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其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洪庫容以及洪水調度運用必須服從有管轄權的人們政府防汛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

      (5)在汛期,河道,水庫,水電站,閘壩等水工程管理單位必須按照規定對水工程進行巡查,發現險情,必須立即采取搶護措施,并及時向防汛指揮部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水工程設施出現險情,應當立即向防汛指揮部和水工程管理單位報告。

      (6)在汛期,公路,鐵路,航運,民航等部門應當及時運送防汛搶險人員和物資;電力部門應當保證防汛用電。

      (7)在汛期,電力調度通信設施必須服從防汛工作需要;郵電部門必須保證汛情和防汛指令的及時,準確傳遞,電視,廣播,公路,鐵路,航運,民航,公安,林業,石油等部門應當運用本部門的通信工具優先為防汛抗洪服務。電視,廣播,新聞單位應當根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提供的汛情,及時向公眾發福防汛信息。

      (8)在緊急防汛期, 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必須由人民政府負責人主持工作,組織動員本地區各有單位和個人投入抗洪搶險。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聽從指揮,承擔人民 防汛指揮部分配的抗洪搶險任務。

      (9)在緊急防汛期,公安部門應當按照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的要求,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必要時須由有關部門依法實行陸地和睡眠交通管制。

      (10)在緊急防汛期,為了防汛搶險需要,防汛指揮部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事后應當及時歸還或者給予適當補償。因搶險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楚阻水障礙物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攔。前款所指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事后應當依法向有關部門補辦手續。

      (11)當河道水位或者流量達到規定的分洪,滯洪標準時,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有權根據經批準的分洪,滯洪方案,采取分洪,滯洪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對毗領地區有危害,須經有管轄權的上級防汛指揮機構批準,并事先通知有關地區。在非常情況下,為保護國家確定的重點地區和大局安全,必須作出局部犧牲時,在報經有管轄權的上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批準后,當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可以采取非常緊急措施。實施上述措施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攔,如遇到阻攔和拖延時,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有權組織強制實施。

      (12)當洪水威脅群眾安全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組織群眾撤離至安全地帶,并做好生活安排。

      (13)按照水的天然流勢或者防洪,排澇工程的設計標準,或者經批準的運行方案下泄的洪水,下游地區不得設障阻水或者縮小河道的過水能力;上游地區不得擅自增大下泄流量。未經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江河河勢的自然控制點。

      2.善后工作的注意事項

      (1)在發生洪水災害的地區,物資,商業,供銷,農業,公路,鐵路,航運,民航等部門應當做好搶險救災物資的供應和運輸;民政,衛生,教育等部門應當做好災區群眾的生活供給,醫療防疫,學校復課以及恢復生產等救災工作;水利,電力,郵電,公路等部門應當做好所管轄的水毀工程的修復工作。

      汛期調度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淹沒基坑法;圍堰;導流;小水電

      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電工程時,為了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進行施工,需要用圍堰圍護基坑,并將河水引向預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即施工導流。施工導流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即分段圍堰法導流、全段圍堰法導流、淹沒基坑法。淹沒基坑法是一種輔助導流方法,在分段圍堰法和全段圍堰法中均可使用。適應于山區河流,洪水期流量大、歷時短,而枯水期流量則很小,水位暴漲暴落、變幅很大。若按一般導流標準要求來設計導流建筑物是不經濟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允許基坑淹沒的導流方法,即洪水來臨時圍堰過水,若基坑被淹沒,河床部分停工,待洪水退落,圍堰擋水時再繼續施工。

      1 工程實例

      崇陽水電站位于黃河一級支流洛河干流上,壩址位于洛寧縣洛河干流故縣水庫壩址下游7.5km處,電站上接故縣電站尾水,為洛河洛寧段水電規劃開發的第二級。崇陽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大壩為軟基重力壩,電廠為壩后式,屬低水頭壅水建筑物,主要建筑物包括兩岸擋水壩、溢流壩、排砂泄洪閘、消 能防沖建筑、電站進水口、電站廠房等。

      洛河流域的暴雨主要由切變線、西風槽、三合點等天氣系統形成。由于緯度和地形的影響,本流域較黃河其它地區暴雨強度大,次數頻繁,常常造成較大的洪水。從氣象條件來看,本區的暴雨在6月~10月均可能發生,但以7、8月出現次數為最多,較大暴雨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次降水歷時一般為1~3天,超過3天的次數很少,同時兩次暴雨的時間間隔不長,具有連續性。故縣~崇陽區間來水較少,故縣以上與故縣~崇陽區間洪峰遭遇的幾率較小。從洪水的發生時間及峰型來看,崇陽電站壩址以上的洪水主要為夏季暴雨所形成,大洪水一般發生于7、8月份。同時,在上游故縣水庫控制及影響下,崇陽電站壩址以上的洪水主要來自于故縣以上,通常表現為故縣水庫汛期的調度運行---泄洪與發電,其汛期調度運行方式與汛期洪水表現特征基本相同,崇陽水電站汛期其洪水組成及特點等符合淹沒基坑法施工導流特性,所以崇陽水電站施工導流方式方法上我們采用淹沒基坑法。

      2 淹沒基坑法導流方案在本工程應用的可行性

      施工導流方案與圍堰導流建筑物設計應結合河道洪水組成及特性等水文情況,同時根據主要建筑物的設計,綜合考慮工期、施工難易程度、防滲效果、排水強度等因素。

      水文方面:由于上游故縣水庫調蓄影響,改變了崇陽電站壩址區洛河干流汛期和非汛期河道流量,減緩減弱了汛期洪水的威脅及對圍堰和已施工的水工建筑物損害,在故縣水庫汛期泄洪過后河道流量很快恢復原狀,有利于及時修筑圍堰,進行基坑抽排水和汛期的常態施工。

      建筑設計:主要建筑物建基面設計高程較高,開挖出露的建基面為山體的巖體和河床砂卵石層。一期右岸建筑物施工時,河道行洪主要在河道的左側(主河道),在上游故縣水庫調蓄影響下,洪水淹沒基坑時,洪峰較大且已歸順,河道的左側(主河道)導流,在右岸洪水淹沒基坑表現為漫流,對基面和已施工的水工建筑物沖刷較輕,洪水過后易基面和已施工的水工建筑物清理和恢復,即采用高壓水沖洗輔以人工清理即可。

      施工要求:崇陽水電站2011年1月10日進場動工,為此,一期工程施工期導流圍堰選擇與施工至關重要。針對不同導流方案及其圍堰施工,通過分析其施工工藝復雜程度、施工工期、防滲效果、后期拆除和工程費用(包括圍堰施工費用和后期抽排水費用)幾個方面的比較,按一般導流標準要求來設計本工程導流建筑物是不經濟的。淹沒基坑法導流方案較適應本工程,主要表現為淹沒基坑法導流圍堰可簡化施工工藝、圍堰施工工期大大縮短,能滿足較早進入工程實質性開工;后期拆除和圍堰施工費用較低,可大大降低臨建費用;采取一定的工程防滲措施可較有效地保證防滲效果和后期抽排水費用。淹沒基坑法導流方案能否在本工程成功實施,關鍵問題是圍堰實體的選擇與工程防滲措施在洪水過后能否及時修復。

      3 導流方案及圍堰的設計

      崇陽水電站壩址區分布的主要松散層為河床全新統沖、洪積砂卵石層(al+plQ4)。河床、河漫灘砂卵石層,一般厚8~15m,顆分試驗成果說明河床砂卵石層的含砂率較高,局部泥質含量也較高,平均特征粒徑為:d60=27mm,d30=0.8mm,d10=0.08mm,不均勻系數Cu=338,曲率系數Cc=0.30,儲量能滿足工程圍堰所需。防滲土料為壩址區右岸荒地或林地,料場巖性上部主要為黃土狀壤土及黃土狀粉土,厚度一般10~15m,局部厚度大于20m;下部為砂卵石層;儲量基本能滿足工程常規土石圍堰所需。

      3.1 施工導流方案

      崇陽水電站屬Ⅳ等小(1)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為4級建筑物,導流建筑物級別定為5級,相應的導流標準為10~5年洪水重現期,初選導流標準為5年一遇洪水重現期。施工導流采用的分期導流方式:一期采用右岸圍堰擋水,左岸原河床泄流(主河道);二期采用永久建筑物沖沙閘導流。主要施工時段為11月~次年6月,相應的設計流量為非汛期168 m3/s;汛期即洪水來臨時圍堰過水,若基坑被淹沒,河床部分停工,待洪水退落,圍堰擋水時再繼續施工。

      3.2 導流圍堰的設計

      一、二期上、下游橫向及縱向圍堰采用土石圍堰結構,堰體為河床、河漫灘砂卵石,迎水面采用石渣防護(縱向圍堰采用編織袋裝土加以防護),堰體及其基礎防滲采用復合土工膜防滲體。

      復合土工膜防滲體的土石圍堰結構體,如下圖。

      如上所述,圍堰體防滲采用復合土工膜,圍堰河床防滲采用開挖截水槽回填粘土的垂直防滲(堰體防滲復合土工膜深入河床防滲開挖的截水槽),垂直防滲截水槽深5米,隨開挖隨鋪設復合土工膜回填粘土。堰體及其基礎防滲處理采用壩址區河床、河漫灘砂卵石、粘土及復合土工膜形成鋪蓋和壓重,其原理為利用復合土工膜的不透水性隔斷漏水通道,增加滲透途徑以減少地基滲流的水力坡度和滲流量,同時也可降低滲透壓力,改變壓力分布。優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工藝簡單、工期短、后期拆除方便快捷、一次性投入少費用低,防滲效果較好,發現局部滲漏修補方便;缺點:施工受外水流影響大,處理不好達不到預想的防滲效果。

      截流方式選擇準備工作簡單、造價低的單戧立堵進占方式。

      4 若干技術問題分析

      主要是汛期施工與行洪、圍堰防滲及基坑淹沒后圍堰修復。

      4.1 汛期施工與行洪問題

      由于上游故縣水庫調蓄影響及防洪控制下,汛期平水期項目施工按計劃正常進行,但需加強汛期各項防汛工作,同時密切關注上游故縣水庫防洪調度運用。汛期洪水期在故縣水庫開閘下泄流量或故縣水庫正常發電運行與區間來水超過導流設計流量168m3/s,提前撤離施工現場,停止施工作業,項目工作及工程度汛按防洪度汛預案進行。尤其在上游故縣水庫開閘下泄最大流量時1000m3/s,根據上游故縣水庫防洪調度適時情況,在下游圍堰主河道處提前開挖一導流口(原河床高程以上),以利洪水期行洪和洪水后基坑退水。

      基坑淹沒后強排水同第一次圍堰合攏閉氣抽排水大致相同,日常滲漏排水量不大,能滿足工程建基面降水要求,說明防滲效果較理想。

      4.2 圍堰防滲問題

      圍堰防滲體采用截水槽鋪設土工膜回填粘土的垂直防滲型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2.1 截滲槽開挖及粘土回填

      采用反鏟挖掘機進行開挖,開挖過程中考慮到河道來水對截水槽的漫灌影響,采用“快速開挖、快速回填”的施工方式,開挖長度一般為20~30米。考慮到河道水流對截滲槽內的影響,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以下兩種方案。

      第一方案:在截水槽開挖后,積水若能基本排出,用大型自卸汽車運送粘土集中回填,回填過程中采用反鏟挖掘機斗對槽內粘土進行適當壓實處理。

      第二方案:在截水槽開挖后,抽水設備不能將槽內積水基本排出,需盡可能將水位抽排到最低,用自卸車將適量粘土倒至槽內,用反鏟挖掘機對其攪拌成具有一定稠度的泥漿,待泥漿向河床砂礫石具有一定滲透后,在用大型自卸汽車運送粘土從一端集中回填,形成粘土截滲槽。

      4.2.2 堰體防滲施工

      堰體的防滲主要在其迎水坡面鋪設土工膜,對上下游寬頂圍堰,由于堰體邊坡較緩,可在其迎水面采用人工配合三輪車的方式對其鋪填100mm厚的摻30%砂的5-20級配碎石墊層后,即可進行土工膜的施工。對于縱向的窄頂圍堰,由于邊坡較陡,砂土墊層容易下滑,采用裝編織袋砂土鋪底后再進行土工膜鋪設。完成后在其土工膜的上面鋪壓編織袋砂土保護層和500mm厚的塊石防沖保護層。

      編織袋砂土和塊石填料由自卸車自料場拉料至現場,人工卸料鋪設時,避免撞破土工膜,應慢放慢倒。

      4.2.3 土工膜施工

      復合土工膜施工采取邊挖、邊夯、邊鋪、邊護的區段循環作業。考慮到工期短及減少接頭處理的原因,要求土工膜全部采用寬幅鋪設方式。

      基面按要求處理與清理到位,這是確保防滲效果的關鍵,特別是對尖石、樹根等雜物要徹底清除干凈,基面不允許有局部凹凸現象,清理好的基面要用夯錘或夯板夯緊,使之密實平整。

      鋪膜時,膜與膜之間及膜與基面之間要壓平貼緊,但不宜將膜拉得過緊,一般要略松一點,但不能在膜底留有氣泡。因為土工膜比較薄且很輕,鋪好以后,在未鋪好保護層以前,極易被風吹動,最好邊鋪膜邊蓋保護層土料。

      邊接界處理是將復合土工膜與周邊土體聯結緊密,封堵滲流入口,截斷側向的滲漏路徑,防止滲水進入土工膜底面,形成水泡,在庫水位下降時脹破土工膜,因此周邊接界一定要挖截水槽,并將土工膜埋入槽內不小于1米。

      4.3 圍堰防滲體的恢復及項目施工

      在基坑退水和河道恢復洪水前流態后及時恢復導流口處圍堰防滲體與圍堰堰體的培厚加固,在圍堰恢復后及時進行基坑抽排水,恢復項目的施工。由于洪水期河道行洪時基坑處水流流態為漫流,面層流態在導流口處堰體損壞情況不嚴重,稍加恢復防滲體和加固堰體進行抽排水后即可恢復項目正常施工作業。

      5 結語

      考慮崇陽電站跨年度跨汛期施工,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允許基坑淹沒的導流方法,即便于施工,又能就地取材,經濟合理環保。在枯水期施工的分期導流方式的基礎上,采取過水圍堰即允許基坑淹沒的導流方法,對導流的土石圍堰適當加以防護,能滿足崇陽電站壩址區洛河干流汛期和非汛期不同的河道流量。后期實踐證明崇陽水電站基坑淹沒的導流方法取得了相應的成功,在2011年汛期大洪水過后,導流圍堰防滲體僅僅進行局部修復,堰體僅僅進行幫寬加高,由于面層防護到位,洪水沖刷僅僅是局部防滲體和堰體表層。

      參考文獻:

      [1]河南洛河崇陽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2008(3).

      作者簡介: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