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危廢處置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應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2008年年底中國政府提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 2009年中國經濟率先復蘇,隨著經濟環境的穩定及逐步向好發展,我國的家電消費重新回到由滿足生理需求的功能性消費向自我實現的情感性消費進行轉移的軌道上來。
行業高速增長 產業全面繁榮
廚衛、小家電的國內需求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1.新功能應用導致新品頻出,帶動更多小家電產品普及;2.小家電使用壽命相對較短,且更偏向在使用年限到期前更換,升級換代需求提前釋放。
2010年廚衛、小家電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怡康測算
2010年,廚衛、小家電行業呈快速增長態勢,據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對前三季度市場規模測算,廚衛、小家電行業整體銷售額達到109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4%,其中第一季度廚衛、小家電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5.9%,二季度同比增長20.3%,三季度同比增長13.1%,由此可見,“小家電,大增長”,從目前來看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2010年主要廚衛、小家電產品零售額規模
數據來源:中怡康測算
第三季度,廚衛、小家電行業國內銷售總規模達到380億元,其中前子產業占據整個廚衛、小家電行業總市場規模的80%,分別為:電風扇107億元,熱水器49億元,吸油煙機34億元,飲水機28億元,食品料理機27億元,燃氣灶22億元,電磁爐20億元,電飯煲19億元。
2010年第1~3季度廚衛、小家電構成(零售額)
數據來源:中怡康測算
其中其他廚衛、小家電包括洗碗機、吸塵器、榨汁機、攪拌機、電水壺、浴霸、電動剃須刀、電吹風、加濕器、電熨斗10個品類。
2010年第三季度,廚衛、小家電行業銷售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電壓力鍋,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2.9%,其次是豆漿機,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1.9%。電熨斗、電吹風與食品料理機、電動剃須刀在2010年第三季度銷售金額增長率分別位列廚衛、小家電行業的第二至五名。
2010年第3季度主要產品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怡康月度零售監測
生活品質提升 產品升級步伐不斷
生活精品型小家電正以飛速的腳步邁入尋常百姓家庭,消費者在購買選擇上更多地考慮健康、安全、美觀、方便實用的因素,價格并不是完全主導因素,這種購買心態驅使廚衛、小家電行業的產品檔次結構在不斷升級。
據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CMM)對全國561個市縣5129家門店零售監測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電磁爐行業中觸摸型電磁爐銷售量占比達到46.8%,比去年同期增長123.2%,電腦型電飯煲由2009年第三季度銷售量占比25.0%提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30.5%,智能型電壓力鍋由2009年第三季度銷售量占比的45.8%提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57.7%,抽油煙機中“近吸式油煙機”由2009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量占比8.9%提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16.6%。
2010年主要廚衛、小家電產品結構升級趨勢(零售量份額)
數據來源:中怡康月度零售監測
電風扇中的空調扇,由2009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量占比14.4%提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18.5%,電熱水壺中“不銹鋼式的電熱水壺”由2009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量占比66.5%提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81.7%,電熨斗中“掛燙機”由2009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量占比11.5%提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27.3%。
通過廚衛、小家電行業中各子產業的高端品類近一年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切實的看到,小家電生產制造企業為順應消費潮流,不斷的推出質量更好,功能更為先進的產品,為消費者創造最為優良的生活品質環境。
關鍵詞:工業危廢;問題;生態補償對策;南京市
中圖分類號 X7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1-59-02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Transfer in Nanjing City
Gao Xiaojie et al.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njing 210013,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compensation policy of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transfer in Nanj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establish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policy.
Key words: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Problem;Ecological compensation;Nanjing city
1 前言
工業危險廢物是指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定標準和鑒定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廢物特性的廢物。危險廢物如果處置不當,會給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不可逆轉的巨大危害。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南京市工業危廢的產生量逐年遞增,而處理處置設施及綜合利用能力不足,導致企業固廢堆存量和跨市轉移處置量較大,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
生態補償既包括對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保護所獲得的效益的獎勵,也包括對破壞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所造成損失的賠償,還包括對造成環境污染者的收費。發達國家生態補償工作開展較早,且具有比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法律依據。各國實施的生態補償機制的形式和內容各異,均涉及森林、水資源、土壤等與環境相關的領域。我國目前的生態補償以政府財政補償為主,市場化補償尚處于實踐探索階段。現有的生態補償實踐也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原、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我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構建和諧生態之本。科學的生態補償機制,可以調整相關利益方生態及其經濟利益的分配關系,促進協調發展。生態補償遵循的原則:一是破壞者付費,二是使用者付費,三是受益者付費,四是保護者得到補償[1]。為探索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我國不少地區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然而,生態補償涉及到環境、資源、人口等眾多系統間的關系協調。當前對生態補償理論的研究較多,實踐探索較少,通過實踐檢驗的政策體系和制度更少[2]。探索生態補償作為固體廢物(尤其是工業危險廢物)治理成本的組成部分,讓廢棄物治理活動的受益者對受損者予以補償,有助于促進受損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有助于推動廢棄物處理跨域合作[3]。
本文通過對南京市近年工業危廢轉移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現狀和現有補償政策的調查分析,梳理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完善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對策建議,為政府制定工業危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相關政策提供多種思路,以期用相關政策來引導、激勵市場,以推動南京市工業固體廢物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2 南京市工業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工業危廢產生量逐年遞增,危廢處置利用能力不足 根據最新官方資料統計,2012-2014年,南京市危險廢物產生量由約32萬t遞增到約46萬t。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8.8%。由于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的企業處理處置規模未能同步增長,因而造成危廢累計貯存量較大,貯存的危廢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處置利用,既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又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另外每年尚有相當數量的危廢需要跨市轉移處置。危廢跨市轉移處置既存在較大的管理難度,又存在巨大的運輸安全風險。
2.2 危廢處置利用企業經營困難 根據調查結果,全市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的企業不僅實際處置利用危廢的能力不足,且近80%處于虧損和微利經營狀態。由于工業園區入園門檻較高,這些企業大部分不能進入工業園區內經營,不利于環保部門統一管理。根據對全市危廢經營企業的調查反饋信息,現有危廢處置利用企業和相關園區強烈希望政府能給予相應的優惠補償和鼓勵政策。
3 南京市在危廢處置利用相關補償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補償力度不夠,補償范圍偏窄 如南京市《關于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意見》的補償范圍只有水稻、公益林及重要水源地(含濕地);《南京市節能和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僅對節能及循環經濟項目進行補助,危廢處置利用行業由于企業規模小難于達到節能規模要求,無法享受到其他環保產業的優惠補償政策。全市生態補償資金財政預算偏少,補償資金支付和管理辦法不完善,不能做到及時足額發放,給企業經營活動造成困難。
3.2 多元化補償方式尚未形成 目前的補償方式仍以政府補償為主,沒有制定政策積極爭取國際性金融機構優惠貸款和民間社團組織及個人捐款,無法實施橫向生態補償,不能促使補償主體多元化,補償方式多樣化。沒有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的雙重作用,沒有建立政府統籌、多層次、多渠道的生態補償機制。
3.3 政策法規建設滯后 在國家生態補償沒有專門立法的大背景下,相應地南京市也缺乏生態補償方面的地方法律法規。另外南京全市環保企業分屬不同的產業,歸口部門不一,缺乏產業聚集度,難以形成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合力和寬松的政策環境,從而導致環保產業缺乏統一的發展規劃和總體的發展戰略,缺乏必要的環保產業鼓勵與扶持政策。
4 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提升危廢處置利用水平的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結果,目前國內尚無針對固廢轉移處理處置進行生態補償的范例。在國家《生態補償條例》和《生態補償法》尚未出臺之前,參照其他生態系統和領域的生態補償內容,針對南京市危廢處置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完善補償機制,提升危廢處置利用水平的對策建議如下:
4.1 政策方面
4.1.1 危廢處置的相關政策優惠 鼓勵危廢處置利用企業按照《江蘇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實施細則》和《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積極申報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通過認定后可以按國家有關規定申請享受稅收、運行等優惠政策,同時使《南京市節能和發展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的補助政策能夠惠及危廢處置利用企業。由于該辦法對企業節能的規模要求較大,危廢處置利用企業規模小難于達到,建議市政府出臺政策,降低對危廢企業申請該項補足的節能規模要求。
4.1.2 加快建立環境財政 地方財政也要加大對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支持力度。把環境財政作為公共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財政支付中生態補償的力度。
4.1.3 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投融資體制 既要堅持政府主導,努力增加公共財政對生態補償的投入,又要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參與,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態補償方式,拓寬生態補償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的途徑。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的雙重作用。
4.2 土地、資金方面 (1)出臺土地價格優惠、直接資金補償等政策鼓勵工業園區(重點是規劃建設中的江北和江南環保產業園)針對危廢處置利用企業合理設定準入門檻,接納危廢處置利用企業入園經營,并引導南京市產廢企業在南京本地處理處置。對于環保產業園區,應建立綠色考評體系對園區進行全面考核,突出環境效益考核指標。(2)建議政府出臺補貼政策,鼓勵產廢企業選擇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從源頭減少工業危廢產生;或者挖掘產廢企業自身潛力,就地自行處置利用危廢,從而降低危廢轉移的環境風險。(3)倡導企業利用再生資源進行生產。這樣既可以節約自然資源,又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制企業承擔起危廢回收利用的責任。立法強制企業負責自售產品的回收利用,使企業成為產、銷、收全過程服務的、有責任感的社會成員,真正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
4.3 稅費方面 通過綠色信貸、減免稅費、土地有償使用等優惠補償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固廢(尤其是危廢)處置利用行業,尤其要鼓勵投資南京市目前處置能力缺乏的危廢種類(危廢焚燒處置、廢酸、污泥處置利用等),提高南京市危廢綜合處置利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文華,劉某承.關于中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幾點思考[J].資源科學,2010(5):791-796.
[2]王建強,鄭國璋,趙丹丹.關于生態補償機制的幾點思考[J].北方環境,2012(11):9-9.
管理區概況:
****采油管理區,組建于2009年10月。目前共有干部員工25人,平均年齡41歲,大學及以上學歷的23人,黨員17名。主要負責8個開發單元的***口油井,***口水井的開發管理、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目前日液***噸,日油***噸。綜合含水***%。
按照《****公司“五查五嚴”保安全專項行動方案》部署,管理區積極組織開展宣貫和落實,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了管理區“五查五嚴”保安全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管理區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各業務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辦公室主(副)任及承包商主要領導為成員的“五查五嚴”保安全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對督促宣貫相關制度,指導“五查五嚴”工作開展。
二、組織開展了集中學習和宣貫工作
5月28日管理區組織通過東西部視頻形式,開展了“五查五嚴”保安全專項行動文件宣貫和責任分工。6月3日組織承包商單位開展了《新春公司“五查五嚴”保安全專項行動方案》宣貫。
三、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落實開展安全“3+1”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管理區安全管理工作,管理一區于3月份制定了《 管理區“3+1”安全工作體系》提升方案,“3”是指(1)強化管理區 “安全+業務”的精細管理;(2)提升承包商單位的基層現場、崗位的管理水平;(3)增強承包商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心、安全技能。“1”是指要求管理區內承包商單位每月創建1個達標班組,力爭年內管理區隊伍全部達標。目前,第一階段“隱患排查樹標階段” 已經完成,通過現場檢查評比,共評選出活動注汽鍋爐、作業、注氮隊等專業承包商標準化班組各一個。第二階段“追標整改階段”目前正在持續開展中,力爭通過此階段管理,整體杜絕禁止類、嚴重類以及屢查屢犯問題。
2、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1)危廢外圍處置減量化。一是將年度危廢外圍處置指標化,逐月落實到班組,提高班組自主減量意識。二是以《環保法》、《固廢法》等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環保普法教育,強化提升廣大干部員工環保意識。三是積極組織污油、污水回收,廢機油進流程操作。四是加強環保資料建設,嚴格執行危廢處置一車一聯單,每車都建檔,拉運、處置專業化。五是細化管線穿孔等應急處置流程,通過開展實戰演練,處置措施培訓等方式,積極組織現場危廢回收。達到危廢外圍處置減量目標。
2)加強煙氣排污管理,杜絕違法風險。對照公司7項排污資料清單,督促燃煤注汽站、在線運維單位及**公司逐項落實相關資料收集。督促***開展排污許可后管理工作,強化在線數據比對和監測。組織各崗位人員對《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鍋爐》(HJ953-2018)和《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75-2017等相關制度標準開展學習。持續做好網上數據庫填報維護。加強與地方環保部門溝通。對每日鍋爐在線數據進行開展監測,進一步細化、完善煙氣在線數據一場處置程序和管理制度。加強對第三方監督檢查和考核,確保4座燃煤注汽站季度、年度排污許可執行報告定期完成。
3、做好承包商安全風險自控管理
1)組織采油、注汽、注氮、作業、車輛等承包商開展自控管理評比,組織開展自查自改工作總結交流會,講評和分享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存在不足及下步提升措施。
2)搭建QHSSE管理分享平臺,剖析屢查屢范問題,促進管理區安全管理再提升。組織公司周檢查問題剖析會,通過對標分析,不斷提升現場安全管理。
3)充分發揮視頻監督管控職能,通過充實視頻監控崗人員,強化人員業務能力培訓,完善管理區直接作業環節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區范圍內施工作業全面監控,現場違章時時警示,不斷促進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意識。
強化環境保護管理
4、貫徹落實領導干部履職盡職
[關鍵詞]機械加工、液體危廢、廢乳化液、清洗廢水、資源化
中圖分類號:TD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3-0364-02
引言
隨著人們對新化學物質的產生和使用,一些新的危險廢物會不斷產生,如機械加工行業產生的各種高濃度廢液,現階段針高濃度廢液處理,常規處理方法有:高級氧化法、活性淤泥法、膜技術、焚燒等處理方法或以上方法的組合工藝,具有處理工藝復雜,藥劑使用量大,出水達標率低,污泥產量大等缺點。 RL-蒸發干燥系統可直接將高濃度廢水蒸發干燥成含水率降低至百分之幾(低于10%)的干渣,回收95%以上的水份,特別適用于高濃度、高難度特種工業廢水、廢液、液體危廢處理。
1.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
因為危險廢物產生的嚴重污染以及潛在的嚴重影響,在工業發達國家危險廢物被稱為“政治廢物”,人民對危險廢物問題非常敏感,絕對不允許在自己居住在設立危險廢物處置場的位置,并且因為危險廢物的處置費用非常高,一些公司極力試圖向工業不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危險廢物。許多危險廢物具有雙重性,也就是同一種物質在特定環境下是危險廢物,而在另一條件下可能變成資源。
2.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空氣稀薄,海拔較高的高山上能夠比較容易地使水煮沸,并且相對陸地上加熱在更低的溫度下使之沸騰。這是因為氣壓低導致水的沸點減低,就更容易讓水沸騰。同樣道理,將某個容器減壓至真空(約-0.1MPa)時,水在約50℃左右就會沸騰。將這個普通原理應用至蒸餾、脫水、濃縮或干燥,直至固化的系統,就是RL-蒸發干燥系統。
2.1 RL-蒸發干燥系統采用獨特結構設計,蒸發腔體為臥式結構,設備緊湊(高度3.2米),占地面積小,設備體積約為傳統蒸發設備的1/5,設備為人機界面,觸屏控制,全自動運行
腔體內獨特的攪拌刮片結構,防止物料粘結或結焦,同時實現自動排渣。
RL-蒸發干燥系統,采用高真空度運行,蒸發溫度更低(50℃),能耗更小,對于含有揮發性物質的廢水,蒸發液水質更好(圖1、2)。
2.2 RL-蒸發干燥系統的運行過程大致分為三道工序
第一道供液工序:首先開啟真空泵,然后由于負壓作用將物料吸入蒸餾罐中,物料注入完成后攪拌機啟動并保持順時針旋轉。
第二道蒸餾工序:由于罐體已經處于負壓狀態,所以物料在加熱到50℃左右開始沸騰,蒸發出的水蒸氣通過真空泵抽出,并通過冷凝器換熱降溫后冷凝為液體儲存于蒸餾水罐中,過程中攪拌刮片處于旋轉狀態,防止結焦發生。
第三道排渣工序:連續蒸發一段時間后,水中的污染物或鹽分得到濃縮,需進行排渣,通過改變攪拌機的旋轉方向來進行排渣作業,這樣可以保證渣排的比較徹底,防止由于渣未排干凈而出現結焦現象。
3.案例
3.1 案例一 機床廢乳化液
廢乳化液主要來自機械加工過程中的防腐、及冷卻液循環使用后的排放,特點是有機物濃度高、含油高、色度高、間歇排放、污染強度大、處理難度大,常用處理辦法有:絮凝沉淀法,化學破乳發、氣浮、生物處理等,處理效果差,系統難以穩定運行(表1)。
3.2 案例二 工件清洗廢液
水基清洗劑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無機助劑、溶劑和少量的水,溶劑用來清洗油脂,水用來清洗有機物體,利用親油和親水的原理,來去掉污漬。廣泛用于工業清洗中金屬制品(銅、鐵、鋁、鋼、鋅、合金)、光學玻璃鏡片、塑膠等各種材料清洗表面拉伸油、切削油、防銹油、油、沖壓油等各種油污、污漬、油脂等。水基清洗廢水廢水成分十分復雜,其主要污染物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其乳化作用產生的膠體性物質,此外,廢水中還含有漂白劑和油類等物質(表2)。
3.3 案例二 電鍍費槽液
電鍍槽液是在電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棄液體,含大量重金屬,有機物含量高,危害極大(表3)。
3.4 案例四 陽極氧化廢液
陽極氧化技術作為表面處理中常見且主要的技術,在表面處理行業中應用廣泛。通常,金屬構件如鋁件等,為了具有更好的表面特性及光澤度,大部分都需經過陽極氧化處理工序,在其表面覆蓋一層致密且具有一定光澤度的金屬氧化物薄膜,如鎳膜等。
在鋁型材陽極氧化表面處理中,添加劑一直處于一種極為重要和特別的地位;如堿蝕添加劑、著色添加劑等,在生產中均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但添加劑的使用,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大量的酸、堿,還有錫、鎳、鋁和氟等離子及有機物,這樣的廢水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且鋁離子在使用添加劑的廢水中是很難回收再利用的,在后序的廢水處理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渣(表4)。
4.經濟性分析
以機床廢乳化液為例:
液體危廢委外處理費用按照每噸3000元計算,電費0.6元每千瓦,蒸汽費用240元每噸,冷卻水損耗按1%計算;年300噸廢切削液進入RL-蒸發干燥系統,經處理后282噸(94%)的水回收;產生18噸(6%)的渣液委外處理;委外處理減量282噸,節省費用84.6萬元,除去RL-蒸發干燥系統年運行費用4.434萬,每年凈節省費用80.166萬元,經濟和環境效益明顯。
結語:液體危險廢物處置不僅僅需要進行危險廢物處置制度的完善應用,對有嚴重污染的原料路線、生產方法進行改革,也要采用先進工業技術,運用RL-蒸發干燥技術,可將高濃度廢液中的水和污染物分離,回收95%以上的水,污染物濃縮成含水率低于10%的干渣;RL-蒸發干燥技術既能處理高濃度廢液,回收水資源,變廢為寶,又能極大地降低委外處理的費用,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處理過程簡便可靠,運行費用低。RL-蒸發干燥技術處理機械加工行業高濃度液體,技術先進,工藝簡單可靠,處理效果良好,同時又有很高的經濟效益,是一種可廣泛應用的先進處理技術。
參考文獻
[1] 鄭挺穎,翟建偉.自主研發技術處理液態危廢 新奧集團:愿化工企業不再制造毒地[J]《環境與生活》,2016(5).
[2] 張新奇,左曉萌.機械加工廢冷卻液減量技術與模式探討[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4(11):44-48.
各相關單位:
為提高我區4S店和汽修企業生態環境意識、守法意識,加強環境管理能力,切實改善轄區環境質量。針對近期各級檢查中發現的4S店和汽修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4S店和汽修企業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工作,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整治時限
2019年7月15日至7月21日。
二、整治范圍
境內4S店和汽修企業(有噴漆房的)。
三、整治目標
企業通過對標檢查、自我整改,整改過程中建立整改臺賬(存在問題,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整改目標),最終形成一整套環保基礎檔案資料(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污染防治設施清單、環保竣工驗收資料、危廢處置合同、臺賬及轉移聯單、企業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復印件、環保負責人身份證復印件、企業平面圖),建立7項規范的記錄(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記錄,噴漆設施運行記錄,VOCs治理設施運行記錄,4項危險廢物記錄),規范設置2項標識(危險廢物標識、大氣排放口標識),規范設置廢氣排放口(排氣筒高度、可封閉采樣口、采樣平臺、排放口標識)。
四、整治內容
(一)環境管理制度內容
1.4s店和汽修企業的環境管理制度內容
主要涉及執行環境影響評制度、“三同時”制度、環保竣工驗收制度、后環境評價制度、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監測制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備案及響應制度、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制度等。
2.各項制度管理要求
4s店和汽修企業在建設前必須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取得生態環境部門批復;項目建設同時必須建設環評中提出的各項污染治理設施;項目建成后組織環保竣工驗收并將驗收資料報送區生態環境分局備案,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在項目建設、運行過程中產生不符合經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情形的,應當組織環境影響的后評價,采取改進措施,并報原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和建設項目審批部門備案;4s店和汽修企業建立規范的危險廢物臺賬(執行《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關于開展建立危險廢物臺賬工作的通知》(陜環函〔2011〕84)號要求),建設規范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實行聯單轉移;按照每年最少兩次的頻次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監測;編制環境應急預案并送區生態環境分局備案,適時組織演練,儲備相應的應急物資;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積極響應措施。
(二)大氣方面整治內容
1.4s店和汽車維修企業主要涉及揮發性有機廢氣。一是涂料揮發產生的;二是噴漆作業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廢氣。
2.管理要求
4s店和汽車維修企業應逐步使用水性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環保型涂料,限制使用溶劑型涂料。含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在企業內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保持密閉,使用過程中隨取隨開,用后應及時密閉,以減少揮發。經營者應每月記錄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料名稱、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購入量、使用量和輸出量等資料。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污染處理設施保養維護并確保高效運行,每日記錄運行時間、主要操作參數,做好過濾材料的更換和處置記錄。記錄材料保存至少一年以上,以備核查。排氣筒要設立標志牌,并設置規范的采樣口。
(三)危險廢物整治內容
1.4S店及汽修企業主要涉及的危險廢物類型
廢稀料(900-404-06)、廢防凍液;廢機油(900-214-08);廢漆渣(900-252-12);廢機濾、廢活性炭、過濾棉(900-041-49);廢蓄電池(900-044-49)等。
2.危險廢物儲存間管理要求
(1)危險廢物儲存間必須要密閉建設,門口內側設立圍堰,地面應做好硬化及“三防”措施(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
(2)危險廢物儲存間門口需張貼標準規范的危險廢物標識(40cm*40cm)和危廢信息板,屋內張貼企業《危險廢物管理制度》。
(3)危險廢物儲存間需按照“雙人雙鎖”制度管理(兩把鑰匙分別由兩個危廢負責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4)不同種類危險廢物應有明顯的過道劃分,墻上張貼危廢名稱,液態危廢需將成裝容器放至防泄漏托盤內并在容器粘貼危險廢物標簽;固態危廢包裝需完好無破損并系掛危險廢物標簽,并按要求填寫。
(5)建立臺賬并懸掛于危廢間內,更換,轉入及轉出(處置、自利用)需要填寫危廢種類、數量、重量,時間及負責人員姓名。
(6)危險廢物儲存間內禁止存放除危險廢物及應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
(7)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轉移計劃是否經審批、企業是否如實填寫轉移聯單中產生單位欄目并加蓋公章)。
3.貼于容器上的危險廢物標簽要求
該標簽為20*20cm,底色為醒目的橘黃色、字體為黑體字,字體顏色為黑色,危險類別按危險廢物種類選擇,材料為不干膠印刷品。
4.危險廢物的貯存管理要求
(1)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米厚粘土層(滲透系數≤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厘米/秒。并設置收集溝,收集井。
(2)企業必須按照危廢特性分類進行收集和貯存,不相容的危險廢物不能堆放在一起。
(3)襯里放在一個基礎或底座上;襯里要能夠覆蓋危險廢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圍;襯里材料與堆放危險廢物相容。
(4)危險廢物存放要防風、防雨、防曬。
(5)盛裝在容器內的同類危險廢物可以堆疊存放;每個堆間應留有搬運通道。
(6)危險廢物產生者和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經營者均須作好危險廢物情況的記錄,記錄上須注明危險廢物的名稱、來源、數量、特性和包裝容器的類別、入庫日期、存放庫位、廢物出庫日期及接收單位名稱。危險廢物的記錄和貨單在危險廢物回取后應繼續保留三年。
(7)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超過一年報環保部門審批。
五、專項執法檢查安排與要求
專項整治結束后,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交通運輸局、運管所將聯合對轄區4s店和汽車維修企業進行為期一月的專項執法檢查,對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4S店和汽修企業將嚴格按照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依法從嚴從重予以處理。
附件:相關法規條款
附件:
相關法規條款
一、環境管理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五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
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第六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第六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第六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準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
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第十七條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
建設單位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過程中,應當如實查驗、監測、記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和調試情況,不得弄虛作假。
除按照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向社會公開驗收報告。
第十九條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前款規定的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后,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編制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未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未將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納入施工合同,或者未依法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的,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未同時組織實施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中提出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建設項目即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在環境保護設施驗收中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或者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關閉。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公開,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予以公告。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九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重污染天氣的預警等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需要可以采取責令有關企業停產或者限產、限制部分機動車行駛、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業和建筑物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燒烤、停止幼兒園和學校組織的戶外活動、組織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等應急措施。
二、大氣污染防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九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以拒絕進入現場等方式拒不接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第九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二)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三)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第一百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一)侵占、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改變大氣環境質量監測設施或者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的;
(二)未按照規定對所排放的工業廢氣和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的;
(三)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并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的;
(四)重點排污單位不公開或者不如實公開自動監測數據的;
(五)未按照規定設置大氣污染物排放口的。
第一百零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海關責令改正,沒收原材料、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走私的,由海關依法予以處罰:
(一)進口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石油焦的;
(二)進口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不符合質量標準或者要求的原材料和產品的;
(三)進口不符合標準的機動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燃料、發動機油、氮氧化物還原劑、燃料和油添加劑以及其他添加劑的。
第一百零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一)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未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或者未采取減少廢氣排放措施的;
(二)工業涂裝企業未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或者未建立、保存臺賬的;
(三)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產和使用有機溶劑的企業,未采取措施對管道、設備進行日常維護、維修,減少物料泄漏或者對泄漏的物料未及時收集處理的;
(四)儲油儲氣庫、加油加氣站和油罐車、氣罐車等,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并正常使用油氣回收裝置的;
(五)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制藥、礦產開采等企業,未采取集中收集處理、密閉、圍擋、遮蓋、清掃、灑水等措施,控制、減少粉塵和氣態污染物排放的;
(六)工業生產、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可燃性氣體未回收利用,不具備回收利用條件未進行防治污染處理,或者可燃性氣體回收利用裝置不能正常作業,未及時修復或者更新的。
第一百一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進口、銷售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海關按照職責沒收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銷毀無法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進口行為構成走私的,由海關依法予以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銷售的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三、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法有關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以罰款:
(一)不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的;
(二)不按照國家規定申報登記危險廢物,或者在申報登記時弄虛作假的;
(三)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
(五)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的;
(六)不按照國家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者未經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
(七)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
(八)未經安全性處置,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具有不相容性質的危險廢物的;
(十)未經消除污染的處理將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廢物的場所、設施、設備和容器、包裝物及其他物品轉作他用的;
(十一)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危險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造成其他環境污染的;
(十二)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危險廢物的;
(十三)未制定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的。
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七項、第八項、第十項、第十一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行為之一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三項、第五項、第六項行為之一的,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陜西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
第三十四條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危險廢物分類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落實管理責任。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產生、貯存、利用、處置管理流程建立臺賬,如實記載產生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危險廢物臺賬應當至少保存十年,企業重組、改制的,由承繼企業接管保存;企業破產、倒閉的,應當將危險廢物臺賬移交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