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洪澇災害形成機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范文第1篇

      首先我謹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向出席分會的各位來賓、專家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中國防洪減災事業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防治洪澇災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緊迫任務,尤其對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戰略問題。下面,我談三個問題:

      一、防治洪澇災害是中國需要長期應對的嚴峻挑戰

      洪澇災害是中國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中國的洪澇災害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發生頻率高。平均每兩年發生一次較大洪水。二是受災范圍廣。中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三是一旦受災,損失嚴重。在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約有全國二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洪水的威脅。

      防治洪澇災害歷來得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視。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中國已初步建立起綜合防洪減災體系。目前,全國重要江河具備了防御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一般中小河流具備了防御5~1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能夠有效應對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的防洪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是人與水爭地矛盾日益突出,江河行洪能力與湖泊調蓄能力萎縮,大洪水缺乏出路。二是洪澇災害高風險區域與人口高密度區域、經濟財富集中區域相互重合,洪水風險大。三是洪澇災害與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相互交織、相互轉化,使得防洪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傳統的防洪模式受到挑戰。

      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科學實施洪水管理

      中國防治洪澇災害的經驗教訓反復證明:人類對水的約束越大,洪水對人類的破壞越強。洪水是客觀存在,洪澇災害不可避免。在江河中下游洪澇災害高風險區,中國已經形成的密集人口、發達生產力不可能作很大調整。隨著人口增加,人水爭地的矛盾還會更加尖銳。而洪澇災害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協調人類生存發展與洪水出路的矛盾,減少洪澇災害損失,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國政府對防洪減災工作正在進行戰略性的調整,核心是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科學實施洪水管理。

      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建設綜合防洪體系,使防洪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等工程體系是防洪的基礎。目前,中國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工程體系基本建立,但多數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蓄滯洪區建設滯后,需要進一步加強防洪工程建設。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強預報、監測、指揮調度等非工程措施建設,配合工程措施,提高綜合防洪能力。

      2、規范人類自身活動,使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與有效規避洪澇災害的要求相適應。洪澇災害表面上是洪水對人造成的傷害,本質上是人水關系不協調。因此,要從以往單純注重防御洪水,轉變為既管好水又管好人,規范人類活動。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要調整工農業生產布局,防止侵占行洪通道,盡量保護河湖水系、灘涂濕地。對水土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的地區,要根據防洪需要,實施退耕還林,治理水土流失;退田還湖,增加洪水的蓄泄空間。

      3、實施洪水風險管理,使洪水帶來的風險能夠與經濟社會的承受能力相適應。解決人多地少、水土資源需求壓力過大的問題,必須承受適度的風險。中國政府開始將風險管理的理念引入防洪工作中,力求通過建立健全洪水風險控制與補償、防洪保險與社會保障救助等制度,借以分擔、承受和化解洪水風險,將洪水風險控制在經濟社會發展可承受的限度以內。

      4、科學利用洪水資源,使洪水的資源化能夠與中國短缺的水資源形勢相適應。中國水資源的70%是洪水資源,洪水資源的利用對于解決我國水資源的緊缺問題至關重要。我們正在積極探索既保防洪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洪水資源的方法和途徑。

      5、優化防洪措施,使防治洪澇災害與保護江河生態的要求相適應。洪水在維系流域生態系統平衡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要科學規劃江河治理方案,合理建設防洪工程,優化洪水調度,有效配置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促進生態和環境的改善或修復。要高度重視解決水利工程對生態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6、鼓勵公眾廣泛參與,使防洪減災管理模式與洪澇災害的社會化特點相適應。防洪減災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共同承擔防洪責任和風險。要通過加強宣傳,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抗災避險能力,鼓勵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防洪減災管理。

      三、中國防治洪澇災害的近期目標和任務

      中國防治洪澇災害的近期目標:在五年之內使得重要江河達到流域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分別能夠防御100年、50~100年和20~50年一遇的洪水,重點海堤防御50年一遇潮水位加8-12級風暴潮。

      中國防治洪澇災害的近期任務是盡快建立和完善五大體系:

      一是標準適度、功能合理的防洪工程體系。加強堤防、水庫、蓄滯洪區建設與河道治理,優化工程布局與調度運行方式,充分發揮防洪工程體系的綜合效益。

      二是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區域初步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加強防洪保護區、蓄滯洪區以及洪泛區的管理,提高水文預測預報、防洪調度和決策的能力與水平。

      三是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明確和落實政府各部門所承擔的防汛責任和任務,廣泛發動群眾,堅持軍民聯防,逐步建立社會化投入和保障機制

      四是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依法協調各方權益,維護整體利益,規范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活動,規范工程搶險、防洪調度、救災救助、經濟補償等行為。

      五是先進的技術支撐體系。大力研究推廣科學、實用、先進的防汛抗洪技術、材料和設備,早日實現洪水管理技術現代化。

      女士們,先生們: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業氣象;農作物;影響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干旱、洪澇以及冰雹等極端天氣會對農業生產造成直接影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我國氣象事業呈現出發展迅猛的趨勢?,F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已經逐漸實現完善的目標,成為農業生產重要的手段。農業生產的不斷提高對農業氣象提出新的要求與挑戰,為提高氣象服務的質量,必須與時俱進,實現對氣象事業的不斷探索,這對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農業氣象對農作物的影響

      1.冷凍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冷害以及凍害是農業氣象災害中冷凍災害的主要組成部分。冷害是一種發生在除冬季以外的氣象災害。主要是農作物在生長期間溫度不夠而引起。霜凍以及寒潮都是凍害的主要表現形式,一般發生在出夏季之外,地域性教強勢冷凍災害的明顯特征。

      2.干旱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干旱對農作物的影響一般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分別為土壤干旱以及大氣干旱這兩種干旱都會導致農作物內部水分出現大量流失的現象,同時補給速度遠遠小于流失速度,這也是影響農作物體內水分嚴重失衡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農作物光合作用降低以及呼吸作用減弱的現象都是有上述原因引起,這不僅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有阻礙作用,同時會對農作物的產量進行大幅度的降低。

      3.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洪澇災害是農業氣象災害中僅次于干旱災害的第二大氣象災害,一般可分為洪災、澇災和濕災3種。降水是引起洪澇災害最常見、影響最大的因素,特別是夏季降水。一個地區一旦出現連續降下暴雨或者特大暴雨,農田就會出現大量的積水;或者由于暴雨引起河水上漲、堤壩決堤,洪水大面積淹沒了農田。如果這種勢態無法有效控制的話,就會造成r作物大量死亡,從而導致減產甚至絕收。隨著全球氣候出現異常變化,洪澇災害出現越來越頻繁,并出現逐年增加態勢,僅2016年洪澇災害對安徽省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250億元,其中農業損失為93.6億,嚴重妨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的生產生活。

      4.冰雹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冰雹對農作物的影響是很大的,一般來說,對剛出土不久的幼苗來說,冰雹的砸傷可能造成全面死亡;對于成熟的農作物造成的影響有時候是毀滅性的,特別是果實類的農作物,造成果實砸傷或掉落、果樹破裂,直接影響了農作物的經濟效益;冰雹對設施農業也會造成嚴重影響,比如大棚水果和蔬菜,在遭受冰雹之后,大棚設施遭到破壞,從而對大棚內的水果和蔬菜造成影響,給農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預防和緩解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影響的策略

      1.預防冷凍災害的措施分析

      防御農業氣象災害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體系。對于冷凍災害要充分利用現在先進的氣象分析設備,時時做好氣象監測、氣象分析、預報預警和服務應急準備工作,并要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同時還要對災害影響進行科學的評估,為制定冷凍災害防御方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農業人員也要大力向農民推廣有效的增溫助長制劑,比如“天達2116”。凍災發生之后,及時噴灑“天達2116”的農作物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修復,而沒有噴灑的就會減產或者絕收。

      2.預防干旱災害的措施分析

      要緩解和治理干旱災害,就要做到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是一個強有力的手段,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遠距離調水措施,可以人為地從有多余水的流域向缺水流域大量調水,有效彌補缺水地區的水資源,從而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要緩和流域內的季節性缺水,可以興建一些小型灌溉工程,在雨水豐沛時期把雨水蓄藏起來,便于干旱期灌溉之用。這些工程還可以結合養殖、發電、航運等等開展多種經營,從而促進和活躍受水地方的經濟。除此之外,還可以實時監測自然云的情況,有條件的話就實施人工降雨來緩解或者解除干旱地區的缺水問題。

      3.預防洪澇災害的措施分析

      針對洪澇災害,也要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體系,做好氣象監測、分析和預報。在強降水來臨之前就要做好預報工作,并通知、指導農業有關部門及時做好采收已經成熟的農作物工作,從而降低給農民帶來的經濟損失。對于不耐澇的農作物要做好田間的清溝瀝水工作,保證土壤的疏松透氣。對于水稻等農作物也要修好田間的排水溝,在暴雨來臨之前把田間的積水及時排出去,而且好的排水溝也可以防止強降雨過后形成的內澇。修建水利設施和建造高標準的防洪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預防冰雹災害的措施分析

      長白山區、青藏高原和祁連山區是我國的多雹地帶。要想減少冰雹災害,就要想辦法破壞冰雹云的形成條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種植被來增加森林面積,改善地貌環境。其次,做好冰雹云的識別、認清冰雹主要活動路徑工作,并及時預報預警,在冰雹來臨前就把成熟的農作物及時搶收。同時要指導多雹地區的農民多種植抗雹且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再次就是人工防雹,也就是干擾和破壞冰雹的形成,防止冰雹的生成。目前的方法就是利用高炮或者火箭把碘化銀粉末與紅磷的混合物送入冰雹云層,產生的沖擊波可以使小水珠合并成大的水珠,從而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三、結束語

      良好的氣象條件是農業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和因素。對于目前的氣候變化,氣象災害越來越頻繁,因此氣象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中的天氣變化,重視極端天氣對農作物生長和生產的影響;我國農業生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本文主要從氣候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開始分析,從各項氣候因素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進行了討論,著重分析了水、光照、溫度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并根據水熱協調,對我國氣候對農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張丹.湖南省懷化市農業氣象產量預報對農業生產決策與糧食計劃制定的影響及作用[J].北京農業,2016(6).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水文災害;等級劃定;水文要素頻率;防災效率

      1、引言

      自然界有許多災害,自然災害按孕災環境可分為大氣災害、水文災害、生物災害、巖石圈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和天文災害。水文災害是其中之一,水文災害現象主要表現為洪澇、水資源短缺、水污染等,可危及人類生存。隨著人類的進步發展,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公眾意識在提高,能力在加強,措施在規范,應對不同等級的突發性災害需要相應的應急及防范措施。探討如何正確劃一水文災害等級,以提高防災抗災的服務效率,拓寬水文學的發展。

      2、水文概況地球上現有約13.9億立方公里的水,水在循環過程中的存在和運動的各種形態稱為水文現象。水文現象在各種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影響下,在空間分布或時間變化上都顯得十分復雜。 水文現象的時間變化過程存在著有周期而又不重復(概率、重現期)的性質,一般稱為“準周期”性質。水文學研究是關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環、運動等變化規律,以及運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的知識體系、領域十分寬廣。

      水文科學不僅研究水量,而且研究水質,不僅研究現時水情的瞬息動態,而且探求全球水的生命史,預測它未來的變化趨勢。社會的發展,大規模的人類活動對自然水體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另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突出需求,研究和評價人類活動的水文效應和這種效應的環境意義,揭示人類活動影響下水文現象的規律;在與洪澇、水旱災害的斗爭,在保護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中,探討水文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徑,思考和研究水文現象的規律等等,現化水文科學的研究領域正在向著為興利除害、水資源最優開發利用的方向發展,以期為防災減災增效以及客觀評價、合理開發、充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3.自然災害情況各種自然災害既可能單獨發生,也可能與其他災害連鎖反應,形成群發性災害,其影響和危害更為慘重。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水災造成的損失最大,約占 40%,發生在1998年7-8月份長江及松花江流域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其次是熱帶風暴和臺風占20%, 地震和旱災各占15%;其他災害占10%。

      4、水文災害情況從古至今,天氣、氣候和水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一直具有很大影響,人類的社會活動反過來也影響著天氣、氣候和水循環。特別是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以后,天氣、氣候與水文現象的人為因素逐漸強化。亞洲備災中心執行理事Bhichit Rattakul博士表示:“水文氣象災難會對人類、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所依賴的社會經濟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干旱、洪水及暴風雨可危及人類的生存,破壞重要的生存系統,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世界氣象組織指出,龍卷風、洪水、干旱等極端氣候現象的發生頻率近百年來有增無減。尤其最近幾年,這些災害的強度前所未有。過去10年的統計顯示,超過80%的自然災害是氣象和水文災害。所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從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約40億美元增加到20世紀90年代的每年約400億美元,其中氣象和水文災害造成的損失占65%以上。

      5、水文災害與和社會關系我國災害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受災國土面積廣,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交替頻繁發生,給社會財產、人身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秩序造成了嚴重危害和巨大的損失。水已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水在表現它的自然屬性的同時,它的社會屬性也日益表現出來,并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水文科學發展成為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性質的一門綜合性科學,水文災害問題日受公眾關注。

      現代科學技術使獲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長足的進步,使人們研究水文現象的能力發展到新的水平。世界各國、各級政府為提高防御災害的管理和決策能力,增強預測預報能力,相應建立災害類別等級制度,對不同災害區域、等級分別進行建檔歸類,使各個災害點的資料規范系統,有據可查,以應對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并制定相應的應急及防范措施。

      同時,人們注意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水土流失即水多、水少、水臟、水渾四大水文課題,水文工作是基礎、是前題;從歷史上看,沒有任何一個時期社會對水文工作的要求如此迫切,2002年有近20條涉及水文工作的新水法頒布實施,以及2007年6月1日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更為水文事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6、災害等級的 劃分

      6.1等級劃定設想水文的自然災害深受公眾和政府的重視,如何正確劃一水文災害等級有必要納入管理化、規范化、進程化。隨著水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統一的需要,便于社會公眾參與了解水文災害狀況和政府的管理決策,用更為科學的方法和依據來劃定水文災害等級,提供了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水文狀況,是提高防災抗災效率的一個環節,是提高組織水平和科學水平的一個表現,以保障國家公共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水文災害等級劃定設想是跳出專業圈子尋找通俗、通用又科學的新語言,把涉及水文自然災害程度一般用這種相對等級表示。這樣可以從水多、水少、水臟、水渾四大水文課題入手。可歸類為三種災害,洪澇災害主要是水多,水旱災害主要指水少,即水資源缺乏或水旱,可以降雨、徑流、蒸發等洪水水文要素的出現概率為標準,水資源缺乏的地方還增加人均水資源量指數為標準;水質災害為水臟、水渾,合稱水資源質量問題,以水質綜合指數(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

      6.2幾個說明劃定水文災害等級,可操作性強、分類簡單、通用、易看懂、易掌握,便于統一向社會和公眾,能警示水文災害動態:洪澇、旱災、水質污染的程度狀況。(1) 在防汛中,推進我國水文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防御,提高洪澇災害預測預報能力,用相對等級增強預測洪澇災害的中長期度,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強化各級行政管理人員與群眾理解各種預報、警報和組織防治救災的效率(2)在水資源管理上,便于統一管理和保護各類水資源,便于統一制定水資源水質保護的技術政策和法規條例,以及水文災害的風險評估機制。(3)能滿足防御災害的公眾需求和公眾意識,及掌握水文災害的知情權、水文災害的警惕性。

      參考文獻: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范文第4篇

      這次全市防辦主任會議是在我市正值主汛期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及時總結今年前一階段防汛工作,正確分析當前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全面推進各項防汛工作順利開展。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當前汛情

      當前我市的汛情形勢十分嚴峻,主要表現為:一是前期降雨偏多且局地強降雨頻繁。進入6月份以來,我市降雨偏多。6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為*毫米,比歷年同期多59.9%,比去年同期多31.8%;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為*毫米,比歷年同期多11%,比去年同期多2%。前期降雨不僅雨量偏多而且降雨分布極不均勻,局部地區降雨強度大。6月8日*縣*鄉3小時降雨量達96毫米;6月20日,*縣*鄉1小時40分鐘降雨64毫米;6月22日*市*鄉3小時降雨量70毫米;6月24日*市*鄉1小時降雨量達73毫米;7月31日*縣*鎮1小時30分鐘降雨量66毫米,*鎮1小時10分鐘降雨量達91毫米;*縣*鎮1小時40分鐘降雨量56毫米。二是主要江河和水庫水位普遍上漲。受近期降雨因素影響,全市各大小江河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江*站8月*日水位為*米,比前一日上漲0.05米,比歷年同期水位低0.90米,比警戒水位118.10米低3.67米;*河*站8月*日水位為*米,與前一日水位持平,比歷年同期水位低0.47米,比警戒水位96米低3.18米;*河*站8月*日水位為95.31米,比前一日上漲0.30米,比歷年同期水位低0.15米,比警戒水位98米低2.69米;*河*站8月4日水位為137.78米,比前一日上漲0.24米,比歷年同期水位高1.59米,比警戒水位138.5米低0.72米。目前,大中型水庫水位也普遍上漲。

      8月*日,*水庫超汛限水位0.94米,*水庫超汛限水位0.08米,*水庫超汛限水位0.79米。三是局地暴雨洪澇災害嚴重。受頻繁發生的強降水影響,目前全市共有*、*、*、*等*個區、縣(市)的*個鄉鎮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達11萬人,倒塌房屋3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7萬畝,成災37萬畝,絕收6萬畝,減收糧食7萬噸;損壞路基55公里、損壞輸電線路0.5公里;損壞堤防8處1.17公里,損壞護岸2處,損壞灌溉設施30處,損壞塘壩55座,損壞機電井14座,損壞水閘1座。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其中水利工程設施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四是根據氣象部門預測,8月份局地突發短時強降水天氣偏多。據氣象部門預測,8月份*江流域降水接近歷年同期,*江流域降水偏多,且流域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易出現集中降水時段,對*干流的汛情要密切關注;8月份我市降水雖接近歷年同期,但受西太平洋臺風影響,局地突發短時強降水天氣偏多。加之前期降雨偏多,大部分地區土壤水分已經飽和,再遇強降雨,極易產生較大徑流,中小河流和水庫的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發生山洪、泥石流、低洼地帶洪澇和城市內澇等災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總的看,我市今年的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大江大河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仍然不能排除,局地強降雨引發中小河流洪泛、水庫出險、山洪暴發、低洼地帶洪澇和城市內澇等災害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們對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樹立大局觀念,認真履行職責,充分估計防汛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問題,對今年可能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保持高度警惕,從思想上、措施上全面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準備,做好部門、地區間的協調工作,扎扎實實地抓好防汛工作。

      二、今年防汛抗洪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今年年初以來,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做好今年防汛工作的各項指示精神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的部署和要求,我們認真開展了各項防汛抗洪工作。加大了水毀工程修復力度,落實了各級防汛責任人,組織編制和審查了各項防汛預案,加大了河道清障工作力度,儲備了必要的防汛物資,開展了防汛工作大檢查,加快了防汛指揮系統建設。進入汛期后,我們針對每個降雨過程,都提前組織分析和會商,及時傳達省、市領導的指示精神,通過文件通知、明傳電報、防汛簡報、氣象水文信息平臺、值班電話等方式對各區、縣(市)提前進行警示和提出具體要求。

      一是認真落實省、市領導指示精神,及時部署防汛工作。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及時研究會商,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防汛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嚴密監視雨情、水情和汛情;各級防汛行政責任人迅速上崗到位,做好各項防汛抗洪和救災工作的準備;提醒各地加強城鎮和村屯、居民點以及農田防洪除澇工作,做好山洪泥石流預防工作,落實好縣、鄉鎮、村屯和居民點、作業區的自救自保機制和措施,設立觀察哨,及時監測預報,加強預警,確保人員和重要財產的安全轉移;要求各區、縣(市)防汛指揮部門充分發揮作用,加強對所轄區域防汛工作的檢查、指導和監督。

      二是加強值班值宿,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和汛情。針對氣象部門預報的每個降雨過程,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及時組織市防辦和氣象、水文部門進行會商,跟蹤分析雨情、水情和汛情,并隨時通過電話與各地進行信息溝通,及時掌握各地防汛工作動態。同時加強了值班值宿工作,市防汛辦于*月*日開始防汛值班,每班都安排業務人員值班,處級干部帶班,局領導總帶班。除此之外,為提高防汛值班業務信息、指令上傳下達處理能力,每班都分別由主管局長和防汛辦領導業務帶班。

      三是進一步加強了水庫安全度汛工作。針對我市水庫工程病險嚴重、行政領導干預汛期洪水調度、通訊設施落后、工程管理不善等問題,市防下發了《關于加強水庫汛期調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區縣(市)要按照管理權限各負其責,全力加強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督促超汛限水位的*、*和*等水庫要嚴格按照批復的水庫汛期控制運用計劃運行。四是派出防汛工作組深入到險工弱段和災區指導抗洪搶險。市防先后派出工作組分別對出現險情的*塌岸和受災嚴重的*等縣(市)進行防汛檢查和指導。五是各有關區、縣(市)積極組織防汛抗洪和救災工作。面對局地強降雨頻繁出現的天氣形勢,各有關區、縣(市)高度重視,按照市防要求,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和汛情,適時啟動抗洪搶險救災預案,及時組織群眾轉移,確保了人員生命安全。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231戶810名群眾被及時轉移,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

      前一階段,全市各地在防汛準備和安全度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防汛責任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從全市防汛責任制落實情況看,各區、縣(市)鄉(鎮)直至村,都有防汛責任人,但有些責任人責任意識不強,工作不主動,落實不到位,各項防汛準備不充分,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嚴重。經前一階段上級防汛部門抽查發現,個別責任人手機長時間不通,找不到人。二是病險工程依然是當前防汛工作的主要隱患。盡管*年以來,國家和省、市大幅度增加了防洪工程建設的投入,進行了松花江干流應急度汛工程建設和城市堤防升級達標建設,總體防洪能力超過了*年汛前水平,但我市防洪工程標準普遍偏低、病險隱患多、總體防洪能力弱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目前*主城區堤防標準只有*年一遇,*堤防中除*堤整治段為*年一遇外,其余堤段只有10-20年一遇。全市大部分中小河流堤防只有5-1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有2/3河流沒有設防。全市堤防主要險工弱段共有115處。

      全市*座水庫中,有70%為病險庫,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這些病險工程通訊預警設施缺乏、搶險手段落后,在汛期高水位、大流量情況下容易出險,已成為當前防汛工作的主要隱患。同時,我市山區、半山區較多,山洪災害威脅很大。全市受山洪、泥石流災害威脅約有560個村屯、14.8多萬人口。由于山洪的突發性、多發性以及侵害的不確定性,極易導致群死群傷。三是防洪預案編制質量不高,宣傳和演練不夠。通過前一階段市防辦對城市(鎮)防洪預案和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審查,發現有的縣(市)對防洪預案編制工作不夠重視,沒有按照國家編制大綱進行預案編制;有的縣(市)防洪預案在內容上缺乏完整性,實施方案不具體,預警措施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按照審查意見,有關縣(市)已經進行了重新編制、修改和完善。目前,城市(鎮)防洪預案、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和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按照審批權限已經全部審批完成,但普遍存在宣傳和演練不夠的問題。四是防汛搶險物資物料準備不足。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一些區、縣(市)防汛搶險物資準備工作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特別是編織袋、無紡布、木材、鐵線、水泵等重要防汛物資儲備不足,對于某些不能正常使用的防汛物資也沒有按照防汛物資管理規定及時報廢核銷。

      另外,防汛備土備料普遍準備不夠。五是水庫汛期控制運用計劃執行不嚴。汛期以來,全市大中型水庫運行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少數水庫對上級批復的汛期控制運用計劃執行不嚴,超汛限水位運行的問題。六是防汛值班制度執行的不好。一些區、縣(市)防汛值班制度執行的不好,有的缺少領導帶班、有的未安排技術人員值班、有的電話接聽不及時、有的不會使用傳真機;有的上傳下達不及時,對上級下達的緊急通知等重要電文,只是傳達到本局、本辦領導為止,水務局或防汛辦領導收到文件后也就此為止,沒有立即傳達給本區、縣(市)政府主管或主要領導。七是災情統計核實工作不夠認真負責。個別防辦的領導對災情統計工作沒有給予高度重視,沒有設置專職洪澇災情統計員,有的甚至到汛期臨時指派人員進行這項工作,造成工作前后脫節,不系統。有的防辦對災情統計、核實工作不夠認真負責,鄉鎮報多少就是多少,洪澇災害損失普遍偏大。

      三、下步工作措施

      針對當前防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下步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加以解決。

      (一)進一步強化各項防汛責任制。要進一步落實和強化以防汛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責任制,對落實“五大班子”領導包堤、包庫、包險工責任制,各級防辦要當好行政領導的參謀,進行經常性督促檢查。一是要使行政首長明確自己的職責。國家防總已印發了《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防汛抗旱工作職責》,各級防辦要提醒行政首長認真學習,使其明確職責;二是逐級分解任務,落實責任,把責任貫穿于防汛準備、防汛檢查、搶險、救災直至恢復生產等各個環節,一包到底;三是要加強責任人搶險知識的培訓,讓他們熟悉工程現狀,熟悉責任區的情況,掌握搶險方案,做到出險時不慌張,搶險時有章可循,人員轉移時心中有數;四是要提醒各級防汛責任人深入實際對防汛工作進行經常性督促檢查,深入調查研究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五是要提醒各級防汛責任人在洪水災害發生后,要立即組織各方面力量迅速開展救災工作,安排好群眾生活,盡快恢復生產,修復水毀工程,保持社會穩定。

      (二)加快排除影響安全度汛的各類隱患。各區、縣(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落實資金,爭取在洪水到來之前完成水毀堤防、病險水庫的修復。對來不及修復的,要進一步落實安全度汛預案,強化搶險應急措施,落實搶險隊伍,備足備齊搶險物資物料。要按照江河堤防每公里備土2000立方米,重點堤段、險工弱段每公里備土4000立方米的要求,抓緊備足備齊搶險土方和物料,滿足抗洪搶險需要。同時,要依法加大清障力度,按照“誰設障,誰清除,誰的管轄范圍誰負責”的原則,抓緊完成清除任務。此外還要加強汛期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理險情,確保安全度汛。

      (三)加強防洪預案的宣傳和演練。對各類防洪預案要進行廣泛宣傳,使干部群眾都知道什么情況下該搶險,怎么搶險,什么情況下該撤,往哪撤,切實提高實戰應變能力。同時,要加強防汛搶險、避險的演練。凡是有山洪災害、低洼地帶洪澇災害等防御任務的區、縣(市)都要組織山洪災害、低洼地帶洪澇災害的避險演練,切實提高防洪預案的可操作性。

      (四)密切關注*江干流汛情,嚴密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內澇災害。當前要密切關注*江干流汛情動態,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項準備。同時,要嚴密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對中小河流要加強巡堤查險,險工弱段要抓緊備土備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敞口的堤段要抓緊組織人力堵復,確保安全度汛。對中小河流沿岸的城鎮和村屯要予以高度重視,按照防洪預案切實落實搶險和避險的各項措施,一旦發生險情,立即啟動預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要認真做好城鎮內河防汛和排澇工作,抓緊對河道進行清淤清障,保證內河河道行洪暢通;要落實好入江口附近和沿河兩岸危險棚戶區人員轉移和安置預案,確保人員安全。沿河排水泵站要提前做好機械設備檢修工作,確保正常運行、及時排水。

      *(五)高度重視水庫安全度汛工作。各有關區、縣(市)要把水庫安全度汛作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水庫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再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各有關區、縣(市)要按照今年國家和省、市關于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的要求,切實加強水庫的安全度汛工作。在這里要特別強調一下水庫汛期防洪調度運用計劃執行問題。水庫的特殊性決定了需要承擔防洪與興利的雙重任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防洪任務越來越重,興利要求也越來越高,有限的庫容既要騰空迎汛,又要蓄水興利,防洪與興利矛盾日益突出。當前,有些地方領導存在惜水心理,希望水庫多攔蓄一些水以備今后使用。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防汛調度紀律不能違反。如果水庫超汛限水位運行,就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今年云南彝良雙龍水電站和陜西平利古仙洞水電站發生的防汛安全責任事故,我們必須引以為戒。因此,要嚴肅防汛紀律,興利調度必須服從防洪調度,必須嚴格執行批準的防洪調度運用計劃,堅決杜絕擅自超汛限水位運行的事件發生。各級防辦要及時掌握水庫汛期防洪調度運用計劃執行情況,加強監督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對違反防汛紀律的單位和個人,要及時通報,情節嚴重的,要嚴肅處理。對于前一階段超汛限水位運行的水庫,有關縣(市)要將水庫超汛限情況和控制運用情況形成書面檢查以防汛抗旱指揮部文件上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六)切實加強山洪和低洼地帶洪澇災害的防御工作。防御山洪和低洼地帶洪澇災害是我市今年防汛工作的重點。各區、縣(市)要認真吸取沙蘭鎮“6.10”特大山洪災害教訓,對山洪和低洼地帶洪澇災害防御工作要高度重視,嚴密防范。要進一步加強預測預報,完善預警系統,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明確預警標準和“防、搶、撤”的范圍、地點、方式,做到易發山洪地區村村有預案和預警設施,家家有一張防山洪“明白卡”。要進一步落實防御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的各項具體防范措施。要設立觀察哨,進行24小時監測和預報,區、縣(市)、鄉、村、屯各級防汛責任人必須24小時開機,隨時傳遞汛情,遇有緊急情況及時預警,各區、縣(市)要落實專人組織群眾做好轉移準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洪澇災害形成機制范文第5篇

      (1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南昌330045;2江西農業大學生態科學研究中心,南昌330045;3教育部/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態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南昌330045;4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要:利用廣西1981—2012 年干旱、洪澇、低溫冷害和風雹等4 種農業氣象災害數據,并結合糧食作物單產資料,采用線性回歸、滑動平均和灰色關聯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廣西近32 年來農業氣象災害的變化特征及其對廣西農業生產的影響。結果表明,1981—2012 年4 種農業氣象災害的受災率變化均不明顯,但具有階段性特征。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干旱受災率呈遞增趨勢,1988—1992 年干旱受災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 年代中后期干旱受災率較小且變化平緩;21 世紀以后廣西又處于較旱階段;洪澇、風雹、低溫冷害在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受災率均相對較小,尤其是低溫冷害少有發生;20 世紀90 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澇受災率呈明顯周期性波動減小,風雹受災率呈明顯周期性波動增大,低溫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發。4 種農業氣象災害對農業影響程度為:對糧食作物、雙季早稻、雙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澇>風雹>低溫災害;對單季稻而言,洪澇>干旱>風雹>低溫災害,說明干旱和洪澇是影響廣西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

      關鍵詞 :農業氣象災害;農業生產;灰色關聯分析;廣西

      中圖分類號:S166 文獻標志碼:A 論文編號:2014-077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西紅壤肥力與生態功能協同演變機制與調控”(批準號:U1033004)資助。

      第一作者簡介:王燕,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農林業生態及農林業氣象學教學科研。通信地址:330045 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Tel:0791-83813243,E-mail:wangyan312@163.com。

      通訊作者:黃國勤,男,1962年出生,江西余江人,首席教授,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主要從事耕作制度、農業生態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通信地址: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經濟開發區江西農業大學生態科學研究中心,Tel:0791-83828143,E-mail:hgqjxnc@sina.com。

      收稿日期:2014-08-05,修回日期:2014-10-10。

      0 引言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屬云貴高原向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點,屬熱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中國南方重要的農業省區之一,最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其次是玉米[1]。由于其特殊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廣西成為中國氣象災害多發的地區之一,表現為氣象災害種類多、分布廣、頻率高、成災比例高的特點[2-5]。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的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洪澇、低溫冷害、熱帶風暴、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多種氣象災害常常并發或交替發生,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6-9]。對廣西近些年來氣象災害影響,特別是對農作物產量影響的定量研究較少,本文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廣西1981—2012 年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干旱、洪澇、風雹、低溫冷害)的年際和年代變化特征,并運用灰色系統理論中的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廣西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程度進行定量分析[10-14],以找出各種氣象災害對廣西農作物產量影響的主次關系,為農業綜合防御氣象災害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1.1 資料來源

      農業災害災情指標一般有受災面積、成災面積、農作物災損量等,每種指標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災害強度及其對農業生產系統的危害程度[15]。本文采用1981—2012 年廣西各種氣象災害的農作物受災面積、成災面積、絕收面積資料來源于中國種植業信息網—災情數據庫;同期農作物播種面積、產量資料來源于中國種植業信息網—農作物數據庫。

      1.2 分析方法

      采用線性回歸、滑動平均法分析農業氣象災害變化特征。由于每年農作物播種面積均有變化,為了合理反映氣象災害對農業造成的影響,本文用受災率(即農作物受災面積與總播種面積的百分率)對受災情況進行分析。

      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分析農業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大小。農業氣象災害系統是農業系統與氣象災害系統兩個灰色系統的復合體,因此可以通過灰色關聯分析區分析各氣象災害的綜合影響大小。以農作物產量作為參考序列,各種氣象災害的受災面積為比較序列,求其關聯度和關聯序,從而判斷引起該系統發展的主要和次要因素。關聯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幾個步驟。

      (1)設參考數據列為X0={x0(k), k=1,2,…,n},比較數據列為Xi={xi(k), k=1,2,…,n}(i=1,2,…,n)。

      (2)原始數據變換:目前灰色關聯分析中的原始數據變換主要有均值化變換、初值化變換和標準差變換。本文對參考數據列和比較數據列進行均值化處理,使之無量綱化、歸一化。

      (3)求絕對差:Δi(k) =x0(k)- xi(k) (i=1,2, …,m;k=1,2,…,n)

      (4)求關聯系數ξi(k):計算各比較數據列與參考數據列在各時刻的關聯系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ρ為分辨系數,其意義是削弱最大絕對差數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關聯系數之間的差異顯著性,ρ∈(0,1),一般可取0.1~0.5。本文取ρ=0.5。

      (5)求關聯度ri:取ξi(k)的算術平均值。

      (6)關聯序按ri的大小排序,就形成關聯序。它直接反映了比較系列對參考系列的貢獻大小或主次關系。ri的值越大,說明其關聯的程度越大,ri的值越小,則其關聯程度越小。

      2 結果與分析

      2.1 農業氣象災害特征分析

      由圖1 和圖3 干旱受災率的線性變化趨勢及其5年滑動平均距平的變化可見,近32 年廣西旱災變化趨勢不顯著,但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征。1981—1988 年旱災率呈漸增趨勢,變幅達22%;1988—1992 年受災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其中1988 年最大,達25.7%;1993—1998 年干旱受災率小,波動平緩,變化位于5.2%~7.4%之間;1999 年以后干旱受災率較大,波動劇烈,其中1999、2004 和2010 年干旱受災率分別為16.28%、17.8%和18.3%;而2001、2002 和2012 年受災率分別為0.84%、1.6%和1.3%。從5 年滑動平均距平來看,20 世紀80 年代旱災的受災比表現為正距平,而澇災為負距平,說明這個時期廣西處于較旱時段。

      洪澇是廣西第二大農業氣象災害,其歷年的受災率(7.5%)低于干旱(11.8%)。由圖2 可見,近32 年來,洪澇受災率總體上以0.6 個百分點每10 年的速率增大。1981—1993 年洪澇受災率小,且年際變化幅度不大,多數年份受災率在5%以下,1993 年以后洪澇災害受災率5.2 個百分點每10 年的速率顯著減小,其中1994年受災率最大,達27.6%。從5 年滑動平均距平來看,20 世紀90 年代洪澇受災率表現為正距平,干旱受災率為負距平,說明這個時期廣西為相對濕潤期。

      風雹災害包括大風和冰雹兩種災害。其發生的主要特點是范圍小、時間短、來勢兇猛、強度大,對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是使植株受機械損傷[16]。由圖5 可見,1981—2012 年,廣西風雹災害以0.9 個百分點每10 年的速率增大。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農作物受風雹災害輕(約2%),略有增加但變化幅度小。1994年以后受災率波動大,特別是1997—2008 年風雹受災率呈周期性增大,其中2008 年最大,達12.97%。5 年滑動平均距平(圖4)顯示,風雹受災率在20 世紀90 年代初、2002 年以后表現為正距平,說明此階段風雹對農作物影響相對較強。

      低溫冷害是生育期因溫度低而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并引起減產的自然災害[17]。由圖6 可見,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廣西低溫冷害的受災率介于0~1%,受災程度變化平緩,農作物受低溫影響小;20 世紀90 年代中后期低溫冷害的受災率呈周期性波動,變幅較大(達12.5%),農作物受低溫影響較大。

      2.2 農業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分析

      水稻和玉米等糧食作物是廣西主要的農作物。根據灰色系統分析方法的思路和要求,本文采用1981—2012 年廣西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雙季早稻單產、雙季晚稻單產、單季稻單產和玉米單產數據為參考序列,選取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干旱、洪澇、風雹和低溫冷害的受災面積為比較序列,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計算以上4 種氣象災害與糧食產量之間的關聯度和關聯序列,結果見表1。

      由表1 可知,干旱、洪澇對廣西農作物產量的影響最大,低溫冷害的影響最小,風雹影響次小。低溫冷害對農作物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春季的爛秧天氣和秋季的寒露風,20 世紀六七十年代早稻爛秧天氣影響嚴重,后因品種改良及耕作技術的提高,早稻受春季低溫、晚稻受秋季寒露風危害大大減小。風雹災主要是臺風、雷雨大風及冰雹產生,廣西風災主要發生在夏季,冰雹主要發生在春季,風雹災的發生一般范圍小、時間短,所以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不大。廣西干旱有春旱(2—4 月)、夏旱(6—8 月)、秋旱和冬旱之分,以春、秋旱發生頻率最高(年年發生)、范圍最廣,夏旱次之,冬旱最輕。廣西一年四季均有暴雨出現,但以夏季風盛行期間(4—9)月較為集中,特別是6—7 月份易形成洪澇災害[1]。

      廣西早稻的生長期為3 月中下旬至7 月上中旬,春旱直接影響早稻播種及前期生長,而生長的后期,常受洪澇災害的影響,從而嚴重影響產量。因此,對雙季早稻而言,干旱為主要的氣象災害,洪澇次之。

      廣西晚稻的主要生長季大約在7—9 月,不但夏旱經常發生,而且常常出現夏秋連旱,使水稻的抽穗開花以及灌漿不能正常進行,結實率降低,空殼率高,嚴重影響產量。

      廣西種有春玉米和秋玉米,多種植在丘陵山地,該地區恰是干旱高頻嚴重區,干旱會影響玉米的正常拔節、抽雄、吐絲期,造成減產。

      對單季稻而言,洪澇災害的影響最重,干旱次之。廣西單季稻生長期大約在5—9 月,正是廣西暴雨集中期,特別是生長前期和中期,洪澇災害及其衍生災害頻發,嚴重影響單季稻的生育進程,中后期常受夏、秋干旱影響,使水稻的抽穗開花以及灌漿不能正常進行,結實率降低,從而影響產量。

      3 結論與討論

      (1)1981—2012 年廣西干旱、洪澇、風雹和低溫冷害等4 種農業氣象災害的受災率變化均不明顯,但具有階段性特征。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干旱受災率呈遞增趨勢,特別是1988—1992 年受災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20 世紀90 年代中后期較小且變化平緩,21 世紀以后干旱受災率較大且波動劇烈;洪澇、風雹、低溫冷害在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受災率均相對較小,變幅不大,特別是低溫冷害少有發生,20世紀90 年代中后期以后,洪澇受災率呈明顯周期性波動減小,風雹受災率呈明顯周期性波動增大,低溫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發。

      (2)對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與農作物產量的灰色關聯分析表明,干旱和洪澇是過去32 年間廣西主要的農業氣象災害,低溫冷害對農業的影響程度最小。4種農業氣象災害對農業影響程度為:對糧食作物、雙季早稻、雙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澇>風雹>低溫災害;對單季稻而言,洪澇>干旱>風雹>低溫災害。因此防御干旱、洪澇是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提高廣西農作物產量的關鍵。

      廣西農業氣象災害頻發,正確認識災害的發生規律和特征是采取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的前提。現階段廣西處于較旱階段,抗旱仍是廣西現階段和未來一定時期主要的農業防災減災主題。風雹災不斷增大、低溫冷害隨機發生,雖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少,但近年來其發生范圍和強度在不斷增大,因此對二者的預防仍不容忽視。因此,農業生產要根據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本地的氣候資源,趨利避害,同時要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及防御工作,提高防災減災水平,減少損失。

      參考文獻

      [1] 趙其國,黃國勤.廣西農業[M].陽光出版社,2012:11-12.

      [2] 楊年珠,涂方旭,黃雪松,等.中國氣象災害大詞典·廣西卷[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359-369.

      [3] 何燕,高永珍.廣西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分析及防災減災對策.廣西農業科學,1998(5):254-257.

      [4] 周紹毅,徐圣璇,黃飛,等.廣西農業氣候資源的長期變化特征.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7):168-173.

      [5] 何如,黃梅麗,李艷蘭.近50 年來廣西近岸及海島的氣候特征與氣候變化規律[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0,31(2):12-15.

      [6] Li Y L, He Ru, Qin W J.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DroughtDisaster in Guangx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6):62-65.

      [7] 黃雪松,鄒立堯,魏春秀,等.廣西農業干旱災害演變態勢與應對策略[J].氣象軟科學,2009(2):40-45.

      [8] 胡小暉,延軍平,歐維新.1950 年以來廣西洪澇災害及趨勢預測.災害學,1999,14(4):28-30.

      [9] 姚勝芳,黃治逢,農孟松,等.廣西冰雹的活動特點.熱帶地理,2008,28(2):119-123.

      [10] 劉思峰,黨耀國,方志耕,等.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0-51.

      [11] 張星.主要氣象災害對福建糧食生產影響的灰色關聯分析[J].中國農業氣象,2007,28(1):105-107.

      [12] 許月卿,李秀彬.河北省糧食生產灰色關聯動態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13] 馬雅麗,欒青,王志偉,等.山西省主要農業氣象災害變化特征及其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10,31(增):150-154.

      [14] 馬建勇,許吟隆,潘婕.東北地區農業氣象災害的趨勢變化及其對糧食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12,33(2):283-288

      [15] 張養才,何維勛,李世奎.中國農業氣象災害概論[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三|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