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垃圾的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waste will produce. How to properly handle and the use of construction waste has become the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s made on the advanced mea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disposal of construction waste,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waste treatment, processing capacity to enhance our construction wast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TU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伴隨著大量建筑工程的實施,建筑垃圾應運而生,對于這種施工材料的浪費,雖然這種浪費并非有意為之,但是它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出于對能源問題的考慮,還是使得建筑垃圾與建筑耗材一樣都變成了建筑工程與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2 建筑垃圾的變廢為寶
所謂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物建設、維修以及拆除等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這種廢棄物往往會占有很大的空間,我國處理方式一般是運輸到郊外進行掩埋處理,這不僅會在建筑垃圾運輸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粉塵、灰沙,影響城市環境,還會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費現象。
2.1 國外先進的建筑垃圾循環處理辦法
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國外發達國家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認識比較早,很早就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關于建筑垃圾處理的法律體系。美國政府于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制定了《固體廢棄物處理法》,其中法案包含了對建筑廢棄物的處理規定。法案經歷了多次修正得以完善,并在信息的公開化程度、資源的再生利用、科技支持、循環標準等等都給予了明確的規定。上世紀80年代,《超級基金法》審議通過,該法案明確說明,產生具有固體垃圾的企業,要自己污染自己處理,切不可隨處丟棄;日本在建筑垃圾的處理方面也有著完善的法律制度,早在1968年左右,日本政府開始關注與建筑垃圾的處理與管理,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給建筑垃圾的處理以法律支持。隨后隨著垃圾處理的深入,相應的法律也日趨完善,《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上使用規范》、《資源重新利用促進法》、《推進建筑副產物正確處理綱要》、《建筑工程用資材再資源化》和《由國家來推進采購環保產品》等有關條例)等等相繼出臺,其中《資源重新利用促進法》 明確的規定,建筑垃圾必須送入特殊的處理設備進行處理;德國作為最早開展立法工作的國家,上世紀70年代初頒布了第一部關于垃圾處理的法律,并歷經十年給予完善。時至今日,德國在建筑垃圾處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已經發到了180多項。它們涉及的內容包含垃圾處理的規定、處理資質的規定、以及對環境影響的規定等等。
比較深層次循環利用。對于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不僅僅要考慮循環利用的數量,更要注重循環利用的效率,讓廢氣的建筑垃圾能夠高效合理的被重新利用,對自然環境造成更小的壓力。更深層次的循環利用是指,根據建筑垃圾的不同類型,分別采用不同的處理手段。美國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應用主要分為三個級別:一是較低級的利用,該級別只是將建筑垃圾進行現場的分揀工作,將鐵、木材等分開進行搜集歸類,對于徹底無用的廢棄物進行回填;二是比較中級的處理,將建筑垃圾經過處理成用于建筑或是道路修建用的再生材料。美國一些大中城市都建有此類的垃圾處理廠,基本能實現城市建筑垃圾的“自產自銷”;三是高級別的應用,將建筑垃圾進行更深入的還原處理,例如處理成建筑水泥、瀝青等,但是這種處理所占比重較低,十一后建筑垃圾處理努力的方向。日本是個典型的資源缺乏型的國度,因此日本更加注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日本對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有三原則:一是建筑垃圾盡量原地消化吸收,避免由于運輸帶來對城市環境的污染——粉塵等;二是盡最大努力將建筑垃圾重利用,在日本建筑垃圾在他們眼中并非垃圾,而是建筑副產品;三是對于那些確一無用處的垃圾要妥善的處理,以免進一步造成環境的污染。對于德國處理垃圾而言,他們比較善于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依據廢棄物本身特有的性質,進行分別的加工處理,建成建筑用材料等等。
2.2我國如何推進自己建筑垃圾處理進程
控制建筑垃圾產生的源頭。積極推進開發建筑新產品以及建筑新工藝,有效的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要考慮提高建筑的設計使用壽命,這樣就可以降低短時間內拆除重建建筑的概率,從而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在設計時要盡量的應用比較環保的建筑材料,這樣就可以保證以后在維修或者改造建筑物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量降低,同時有助于對環境的保護。
建筑質量的全程監控。在建筑過程中,要注意堅強對工程質量的控制,絕不允許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及為降低工程成本而對已經進過科學設計的方案進行隨意的改動。充分的保證建筑物在以后使用過程中的質量和使用年限,降低維修率或者進行推倒重建的可能性。建筑整個過程要充分的對現場可以利用的廢料進行積極的再利用,不僅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同時直接減少了廢料的產生。與此同時,法律法規的健全要積極跟進,充分的給建筑質量以法律形式給予保障。
對建筑垃圾的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對于建筑過程產生的垃圾,能夠現場充分利用的就要就地消耗;不能就地利用就要運出場外進行集中處理,按照建筑垃圾的不同類型對其進行分類挑揀。對于那些可以作為原料的廢料進行再加工,生成再生材料:對于金屬性質的廢料要重回爐,加工成各式各樣的重生鋼材;廢棄的木料、木屑等等可以加以收集重利用,制作成合板供低一級建筑用作建筑材料;混凝土形成的廢料,可以用作制作各種磚瓦的原料。通過對建筑材料分門別類的處置,實現了由傳統的建筑原料到建筑廢料向現代的建筑原料到原材料的科學轉變,這種轉變符合當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要實現建筑行業的節約型,需要政府、環保部門、建筑行業的齊心協力。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建筑行業建筑垃圾處理的扶持力度,必要時由政府出資建設大型的建筑垃圾處理工廠,同時建筑企業也要通過加強對自身建筑材料,建筑過程的監察管理,減少廢料的產生。通過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實現建筑行業的綠化。
研發建筑垃圾處理技術以及處理裝備。建筑垃圾不同于其他垃圾,它的組成很大一部分都是廢棄的混凝土、廢棄的鋼筋、廢棄的砂石等等。放置過程中并不會產生毒害作用,但是閑置時會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土地的浪費。這些廢料雖然不需復雜的處理就可以再利用,但是建筑廢料的量非常大,需要對其進行收集、分類、運輸等等,因此就需要有大型的處理設備配套。垃圾的回收處理就是將各個設備連在一起形成一條具有垃圾處理功能的工藝線。
目前,我們之所以沒有能夠將建筑垃圾更充分合理的加以利用主要是因為我們缺少關鍵的技術以及大型的垃圾處理設備。因此我們要加強關鍵技術的研制,以及大型設備的研發
3小結
綜上,建筑垃圾是各種建筑原料的混合物,如果不加處理而直接進行填埋,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會造成土地資源大量占用。要實現我國建筑垃圾的循環應用,就必須注意對關鍵處理技術的研發、法律制度的完善。各方面齊心協力,共創建節約型建筑行業。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垃圾管理;問題;問題
中圖分類號: C93 文獻標識碼: A
1建筑垃圾基本概念
1.1建筑垃圾的定義
本文所指的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垃圾、舊建筑物拆除垃圾以及建筑物裝修時產生的建筑垃圾。
1.2建筑垃圾的產生量計算
目前,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已對施工過程中和拆毀建筑物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量進行估算,一些城市還頒布了建筑垃圾產生量計量標準,如洛陽市在 2008 年5 月 30 日了《洛陽市建筑垃圾量計算標準》,詳細規定了建筑垃圾產生量的計量標準,由于本論文研究的建筑垃圾是在房屋新建、拆除以及裝修過程中產生,因此只給出與本研究相關的建筑垃圾計量辦法:
①建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計算
1)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計算
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積×單位面積垃圾量其中建筑面積按以下方式測算:
a.尚未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按照房產證或拆遷許可證等的證載面積計算,沒有證件的房屋按照實測面積計算;
b.已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積按照測繪管理部門提供或確認的 1/500 地形圖計算。
2)構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計算
構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按照實際體積計算,每立方米折合垃圾量 1.9 噸。
②房屋建設工程
1)基礎施工產生棄土量計算:
a.已進行招投標工程的基礎棄土量,可根據施工圖預算中的相關子目計算;
b.不能提供施工圖預算的工程,基礎棄土量由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根據施工圖紙計算;有特殊情況的,申請單位應提交相關依據,據實核減; 基礎棄土量=(基礎開挖量-回填量)×單位體積棄土量
c.單位體積棄土量按粘土類別計算,每立方米 1.6 噸。
2)房屋主體施工產生建筑垃圾計算
房屋主體施工產生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積×單位面積垃圾量
其中建筑面積按照施工圖中的建筑面積計算;單位面積垃圾量按如下方式測算:
a.磚混結構按每平方米 0.05 噸;
b.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平方米 0.03 噸。
③裝飾裝修工程
裝飾裝修工程包括公共建筑類裝飾裝修工程和居民住宅裝飾裝修工程。
公共建筑類包括辦公(寫字)樓、商店、餐飲、旅館、夜總會等。
公共建筑類裝飾裝修施工產生建筑垃圾量=總造價(萬元)×單位造價垃圾量
其中總造價(萬元)按建設方與施工方簽訂之有效合同計算(只計裝修工程部分造價,不計設備費);單位造價垃圾量按如下方式測算:
a.辦公(寫字)樓按每萬元 2 噸;
b.商店、餐飲、旅館、夜總會按每萬元 3 噸。
2)居民住宅裝飾裝修施工產生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積×單位面積垃圾量其中建筑面積按房產證的證載面積計算;單位面積垃圾量按如下原則測算:
a.160 平方米以下的居民住宅按每平方米 0.1 噸;
b.161 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按每平方米 0.15 噸。
2我國在對建筑垃圾的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建筑行業自身的特點,長期以來,我國的建筑行業都是采用傳統方式施工的,采用純手工操作,必然造成材料的損壞和浪費;另外,施工管理、施工工藝技術的落后也是產生大量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時至今日,我國在對建筑垃圾的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建筑垃圾管理意識不強,缺乏對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建筑垃圾亂堆、亂倒現象仍時有發生,還未對建筑垃圾進行動態監測,導致對建筑垃圾的產生量、處理處置、回填利用等情況缺乏宏觀把控;
(2)資源化利用技術水平落后,缺乏新技術、新工藝開發能力。處理方式簡單粗放,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處理就被直接運往郊外或鄉村進行露天堆放或簡單填埋,既浪費資源,又增加后期處理成本;
(3)垃圾在運輸和填埋過程中遺撒的粉塵、沙土飛揚等問題又給環境帶來了污染;
(4)建筑垃圾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尚無法律禁止填埋可再次利用的建筑垃圾,規定建筑垃圾必須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
3加強我國建筑垃圾管理的建議
根據以上我國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我國今后應當在以下方面加強建筑垃圾的管理:
(1)盡快頒布建筑垃圾產生率標準,從源頭減量做起
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應首先從源頭減量做起,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每萬平方米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建筑垃圾量,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的建筑結構形式進行一次大范圍的調查統計,據此制定相應的建筑垃圾允許產生數量和排放數量標準,并將其作為建筑垃圾允許排放入社會環境中的量的準繩。2009 年深圳市已在全市范圍內頒布了《建筑廢棄物排放量標準及設計與施工減排規范》,對建筑垃圾實行設計減排和施工減排,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先行者。
(2)理順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價格體系,使建筑垃圾資源化在經濟上切實可行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填埋費用低廉,每立方米土方填埋價格在 20 元左右,這也是建筑垃圾資源化不能有效開展的重要制約條件之一。產生建筑垃圾的單位從企業自身利益角度出發,選擇較低的成本處理掉這些貌似沒有價值的“垃圾”。根據胡鳴明等人對不同建筑垃圾處理方式成本分析表明,資源化(包括現場資源化和運往綜合處置中心進行資源化)的直接成本和外部成本之和最低。但是在國內,對施工單位來說運往綜合處置中心進行資源化的成本要遠遠高于就地填埋的成本;另一方面,對擬從事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環保服務企業來說,其進行建筑垃圾資源化因為收費過高而沒有合適的原材料,同時由于垃圾處理行業利潤微薄收費偏低的話根本無法保證正常生產運營。因此,相關價格制定部門要綜合權衡各相關主體的利益,運用科學的經濟學方法計算出能促使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均衡價格。
(3)加快完善立法和監督執法工作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才剛剛起步,大家對于這一新興行業普遍重視程度不夠,而且就現行垃圾收費政策而言,不論是對資源化企業還是施工單位來說,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的成本在短時間內都要高于排放費用。因此,政府應首先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從制度上約束行為主體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而對于建筑垃圾資源化的企業,應引導政府進行政策鼓勵諸如稅收減免、補貼等,從而保證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鏈不致中斷。
(4)加強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建筑垃圾資源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民的廣泛參與并監督實施。應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讓全社會都了解建筑垃圾處理的重要性,形成強烈的公眾環保意識,提高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產品的接納意識。使人們明確建筑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對建筑垃圾的利用關系到發展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變人們的消極被動行為為積極主動行動,依靠廣大社會公眾的力量,循序漸進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長遠目標。
參考文獻:
[1]潘 智 生 , 寇 世 聰 . 建 筑 廢 物 可 持 續 循 環 利 用 的 新 技 術 [J]. 武 漢 理 工 大 學 學報,2007(1):8-11.
[2]翁維素,劉仲陽.城市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J].中國建材,2008(7):91-93.
一、寧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寧波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分級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各縣(市)、區城市管理(建設管理)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建筑垃圾的處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139號令)頒布實施以后,寧波市城市管理局依法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實行許可管理;寧波市建設委員會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實行市場準入管理,凡從事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必須取得城管部門頒發的《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資格證書》;對建筑工地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采取簽署責任書和預收衛生保潔費用的措施。對全市渣土運輸車輛的實施密閉改裝管理工作,目前其相關政策正在報批。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調劑利用回填為主,目前寧波市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
二、鎮江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鎮江市(地級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統一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其直屬單位鎮江市特種垃圾管理處(全民事業單位)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在管理體制上從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出發,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機動大隊成立四中隊,6名干警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市城管行政執法支隊成立直屬三大隊也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這種管理體制,加大了管理力度,融管理、服務和執法于一體,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鎮江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相對比較健全,制定了《鎮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暫行辦法》、《鎮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種垃圾管理規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準運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使用暫行規定》、《鎮江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業務工作規定》、《鎮江市渣土運輸行業行為規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暫行規定》等10多個規范性文件。對建筑工地的監督管理方面,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必須硬化處理,配備洗車(洗輪機)設備,并確定一名衛生監督員,不經監督員同意,車輛不準出場。同時采取預收一定數量的衛生保潔費用,以利于開展監督考核。
早在的時候,鎮江市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行密閉裝置的改造,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城管局、執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環保局、質監局聯合下發通告,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為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市政府還決定,采取優惠的鼓勵政策,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車輛改造的,市政府給予經費補貼。全市120余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市政府共補貼40多萬元。同時為了遏制建筑垃圾運輸車輛亂棄土偷倒行為,對車輛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實施全程監控。
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調劑利用回填為主,目前鎮江市政府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目前,鎮江市從事建筑垃圾處置施工單位有18家,其中主城區有5家。主城區有建筑垃圾棄置場4家。為了加強行業管理,鎮江市于12月經市民政部門批準,成立了鎮江是建筑垃圾處置協會,經過2年多的引導和強化,其行業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三、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南京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兩級級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南京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全民事業單位)受南寧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按照《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南京市市容管理條例》、《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管理規定》、《南京市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負責對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指導、協調工作。主要包括:負責渣土的產生、運輸、消納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發展規劃和日常整理工作;負責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統計及上報工作;指導、協調、檢查各區渣土業務管理工作;負責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處置核準,核發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準運證;負責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場的設置審批;并依法對渣土處置違章行為進行查處。
南京市對市區建筑施工工地的監管力度大,對市區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裝設置無線視頻監控設施,對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進出車輛沖洗和保潔行為實施監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監管方面,南京市于已經實施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改裝、和市場準入管理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健全,渣土運輸行業自律管理規范。
11月22日,南京市政府頒布實施第262號人民政府令,進一步規范渣土設置場的審批和監管,以獎勵的措施鼓勵部門、單位和廣大市民對規定的實施進行監督,加大了建筑垃圾處置監管力度。與此同時,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調劑)管理方面,南京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制定了渣土(泥漿)處置場的審批條件及標準、渣土處置費補償標準及審批規定,使渣土(泥漿)消納處置場的審批和監管工作更加規范化。新晨
四、意見和建議:
綜合這次考察的情況,3個城市在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體制合理,相應的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職能明確;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策法規比較健全,都有一個互通的建筑垃圾核準信息監控平臺和有效的聯動機制。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為逐步做好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建議:
1、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信息互通監控信息平臺,同時制定出臺建筑垃圾運輸市場準入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促使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處置核準和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2、籌備成立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協會,并建立一個建筑垃圾(土石方)回收調劑利用交易平臺,通過引導和行業自律,促使城市建筑垃圾(土石方)的回填市場行為進一步規范化。
一、寧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寧波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分級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各縣(市)、區城市管理(建設管理)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建筑垃圾的處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139號令)頒布實施以后,寧波市城市管理局(甬城管一[xx]232號)依法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實行許可管理;寧波市建設委員會(甬建市發[xx]402號)對城市建筑垃圾的運輸、處置及經營服務企業實行市場準入管理,凡從事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必須取得城管部門頒發的《城市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資格證書》;對建筑工地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采取簽署責任書和預收衛生保潔費用的措施。對全市渣土運輸車輛的實施密閉改裝管理工作,目前其相關政策正在報批。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調劑利用回填為主,目前寧波市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
二、鎮江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鎮江市(地級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統一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其直屬單位鎮江市特種垃圾管理處(全民事業單位)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在管理體制上從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出發,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機動大隊成立四中隊,6名干警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市城管行政執法支隊成立直屬三大隊也與渣土管理處合署辦公。這種管理體制,加大了管理力度,融管理、服務和執法于一體,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鎮江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相對比較健全,制定了《鎮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暫行辦法》、《鎮江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種垃圾管理規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準運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證>使用暫行規定》、《鎮江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業務工作規定》、《鎮江市渣土運輸行業行為規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安裝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暫行規定》等10多個規范性文件。對建筑工地的監督管理方面,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必須硬化處理,配備洗車(洗輪機)設備,并確定一名衛生監督員,不經監督員同意,車輛不準出場。同時采取預收一定數量的衛生保潔費用,以利于開展監督考核。
xx年,鎮江市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行密閉裝置的改造,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城管局、執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環保局、質監局聯合下發通告,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為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市政府還決定,采取優惠的鼓勵政策,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車輛改造的,市政府給予經費補貼。全市120余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市政府共補貼40多萬元。同時為了遏制建筑垃圾運輸車輛亂棄土偷倒行為,對車輛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實施全程監控。
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管理工作方面,主要以調劑利用回填為主,目前鎮江市政府還沒建設有專用建筑垃圾消納場地。目前,鎮江市從事建筑垃圾處置施工單位有18家,其中主城區有5家。主城區有建筑垃圾棄置場4家。為了加強行業管理,鎮江市于xx年12月經市民政部門批準,成立了鎮江是建筑垃圾處置協會,經過2年多的引導和強化,其行業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三、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情況
南京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為市、區(縣)兩級級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南京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全民事業單位)受南寧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按照《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南京市市容管理條例》、《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管理規定》、《南京市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負責對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情況進行日常檢查、監督、指導、協調工作。主要包括:負責渣土的產生、運輸、消納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發展規劃和日常工作計劃;負責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統計及上報工作;指導、協調、檢查各區渣土業務管理工作;負責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處置核準,核發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準運證;負責南京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處置場的設置審批;并依法對渣土處置違章行為進行查處。
南京市對市區建筑施工工地的監管力度大,對市區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裝設置無線視頻監控設施,對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進出車輛沖洗和保潔行為實施監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運輸車輛監管方面,南京市于xx年已經實施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化改裝、和市場準入管理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健全,渣土運輸行業自律管理規范。
xx年年11月22日,南京市政府頒布實施第262號人民政府令,進一步規范渣土設置場的審批和監管,以獎勵的措施鼓勵部門、單位和廣大市民對規定的實施進行監督,加大了建筑垃圾處置監管力度。與此同時,在建筑垃圾消納處置(調劑)管理方面,南京市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制定了渣土(泥漿)處置場的審批條件及標準、渣土處置費補償標準及審批規定,使渣土(泥漿)消納處置場的審批和監管工作更加規范化。
意見和建議[/page]
四、意見和建議:
綜合這次考察的情況,3個城市在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體制合理,相應的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職能明確;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策法規比較健全,都有一個互通的建筑垃圾核準信息監控平臺和有效的聯動機制。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為逐步做好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建議:
1、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信息互通監控信息平臺,同時制定出臺建筑垃圾運輸市場準入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促使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處置核準和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縣城規劃區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和利用等處置活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建筑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拆遷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及單位和個人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棄土、棄石、棄料及其他廢棄物。
建筑垃圾的消納由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統一制定建筑垃圾處置計劃,建筑垃圾消納場所包括建筑垃圾專用消納場和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地。
建筑垃圾專用消納場是指由縣人民政府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用于消納建筑垃圾的場所。
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地是指經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批準臨時受納建筑垃圾的建設工地、規劃開發用地及其它需要回填建筑垃圾的水塘、基坑、洼地等場地。
第四條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鼓勵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優先采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
第五條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負責全縣規劃區域內建筑垃圾的監督和指導工作,主要職責:
(一)擬制建筑垃圾的處置計劃并納入全縣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
(二)研究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
(三)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縣建筑垃圾管理機構對建筑垃圾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條縣渣土管理所具體負責建筑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建筑垃圾的處置審批;
(二)制定建筑垃圾處置計劃,合理安排各類建設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三)統一管理和調劑建筑垃圾消納場所;
(四)監督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處置活動。
第七條建設管理部門按照行業標準,將建筑工地施工及渣土運輸過程中環境衛生的管理納入施工單位的文明施工目標管理。城區所有建筑工地開工前,必須與縣建設局簽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責任書。
第八條縣交警、交通部門協助做好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管理工作。禁止無牌無照車輛及報廢車輛從事建筑垃圾運營。
縣規劃、國土資源、環保、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九條產生建筑垃圾的施工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處置建筑垃圾的義務。
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收費制度,收費標準按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
第十條申請處置建筑垃圾的,應當向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申請辦理《縣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接到申請后,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許可的決定。予以許可的,頒發《縣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十一條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
(二)運輸單位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
(三)建筑垃圾的種類、數量;
(四)運輸車輛類型和核定載重量、機動車號牌;
(五)建筑垃圾產生地點及傾倒建筑垃圾的地點;
(六)許可證的有效期限。
第十二條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在頒發《縣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的同時,應根據實際參運車輛的數量配發相應的《建筑垃圾準運證》,并實行一車一證。
第十三條施工單位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未經許可的車輛運輸。
第十四條工程車運載的泥土、沙石等物料必須低于車箱板的高度,采用密閉式運輸,不得沿途撒落。
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有場地需要受納建筑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渣土管理所提出申請,經審核確定為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后方可受納建筑垃圾。
第十六條建筑垃圾必須傾倒到建筑垃圾專用消納場或臨時消納場地。禁止在城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河道、生活垃圾堆放場地以及其它非指定場地傾倒、拋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第十七條被許可人不得超出許可范圍承運建筑垃圾,需變更《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內容的,應在到期日前七個工作日內向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提出申請,辦理許可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八條禁止涂改、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的相關許可文件。
第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傾倒、拋灑或者堆放建筑垃圾,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將危險廢棄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筑垃圾。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因建設等特殊需要,確需臨時占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的,應當征得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同意后,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條產生建筑垃圾的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筑工地(含舊房拆遷施工)周邊一律用實體材料圍欄,實行封閉作業,嚴禁在圍欄外堆放基建材料和渣土,嚴禁當街沖洗石料、攪拌混凝土;
(二)工地進出道路必須硬化,車輛出入不準污染路面,并有專人清掃保潔;
(三)將車廂外側的殘留垃圾打掃干凈,避免沿途灑落;
(四)配備相應的沖洗設施,將運輸車輛輪胎沖洗干凈后,方可駛離工地,對產生的建筑垃圾及時清運,保持工地和周邊環境整潔;
(五)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必須在15日內將渣土清運干凈,防止污染環境。
第二十一條建設、城管、通訊、電力等單位部門施工作業遺留下的淤泥、渣葉、泥土,施工單位應及時清除干凈,不得任意堆放,污損路面。
第二十二條承擔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在運輸建筑垃圾時,應當按照核定的時間、路線、地點運輸和傾倒建筑垃圾。
第二十三條凡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第139號令)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