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藥理學的基本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藥理學是一門介于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作為藥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掌握相對“枯燥”的藥理學知識非常重要。
1 喚起興趣
結合藥理課的教學內容適當地介紹前人發現和開發藥物的過程,如青霉素的發現。這樣,教師將一個個抽象的知識點變成學生感興趣的、喜聞樂見的故事;將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的實例。幫助學生了解藥理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習藥理學的研究方法、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提高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常列舉日常生活中一些現象,如腦白金是什么藥,藥理作用究竟是什么?使學生感到藥理學知識不僅考試中要用到,而且能夠加強自己和家人在用藥中的安全意識,在生活中隨處可用。這些都能喚起學生因死記硬背抽象的藥理學知識點而窒息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最現實、最活躍的學習動機。
2 配合藥理作用,以點帶面,幫助理解記憶。
絕大多數藥物的藥理作用都是通過影響機體的原有生理生化功能產生的,我們在講有關章節的課程時,可以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復習本系統的生理功能及可能造成病理狀態的原因來幫助闡明藥物的藥理作用,進而幫助理解記憶。例如在講傳出神經系統藥一章時,首先要求同學課外預習傳出神經系統生理及解剖學,把神經、受體、遞質、生理效應及相應效應器官等基本理論搞清楚,在課堂幫助同學簡單復習后,把傳出神經系統藥的基本作用:擬似作用――促進或加強生理效應,拮抗作用――抑制或降低生理效應,一一列出,在這個基礎上每個小節藥物的藥理作用及相應的臨床用途、不良反應就清楚易懂了。特別是這一章的擬腎上腺素藥,書上分了3類:(1)作用于α、β的擬腎上腺素藥;(2)主要作用于α1受體的擬腎上腺素藥;(3)主要作用于β受體的擬腎上腺素藥。3類藥都主要表現在對血管、心臟、血壓的影響,但又各有特點,在教學中抓住關鍵的一點:興奮什么受體就產生什么效應,對應就把看似繁亂的3類18種藥弄懂,闡明藥物的基本作用、相應的用途、不良反應。每一章節結束后,對分類較多的、藥物較多的章節,再讓同學疏理一遍,找出異同點,歸納一個簡表,這樣能起事半功倍之效果。
3 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藥理學 教學方法 導入
導入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前,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良好的課堂導入是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關鍵。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年初期,思想意識活躍,但求知欲不夠強,注意力障礙,接受能力差,要學好藥理學存在一些困難,因為藥理學作用機理抽象復雜,藥物繁多容易混淆。因此選擇合適的導入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一、用電視上常見的藥品廣告導入
現在電視上藥品廣告越來越多,許多常見的藥品廣告學生耳熟能詳,可以借助常見的廣告導入新課吸引學生興趣。如解熱鎮痛藥可以用退熱安瑞克,兒童退熱小安瑞克的布洛芬顆粒,和芬必得膠囊導入,從廣告詞中學生可以說出解熱鎮痛藥的基本作用是解熱作用和鎮痛作用,繼而向學生提問解熱鎮痛藥的作用機理是什么,用藥過程中注意哪些問題?這樣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講到抗消化性潰瘍藥物時,可以借用“胃痛、胃酸、胃脹,請用斯達舒”這個廣告詞先引出潰瘍病的幾個常見癥狀,并進一步向學生介紹該藥的主要成分及簡單的作用機理,由此導入新課。
二、用歷史人物或事件導入
教師在講抗精神病藥的時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前觀看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這是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男主人公終生受到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但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學生們通過電影了解到精神分裂癥有哪些癥狀?影片中男主人公接受了哪些治療方法。隨著社會、生活各方面壓力增大,我國精神分裂癥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多,那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常用藥物是什么?在用藥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歷史是對過去人物活動及重大事件的記述,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授青霉素知識前,先提問學生:“有一種藥物,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成千上萬傷員的生命,甚至有人將其與原子彈、雷達的發明共同列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大發明。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藥物嗎?”該問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這樣就順勢引出藥物青霉素的知識。
三、用病例導入
藥理學是聯系基礎與臨床的一門臨床學科,為以后學習臨床學科打下基礎。利用病例導入新課,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如我們在講有機磷中毒及其解救時,就已經完成了《傳出神經系統藥理概論》《膽堿受體激動劑》《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M膽堿受體阻斷劑》《N膽堿受體阻斷劑》等章節的學習。具體引入病例如下:患者,女,64歲,因自服氧化樂果100ml后10分鐘左右入院。入院癥狀:惡心嘔吐、頭昏、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無抽搐、意識障礙、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查體:T36.5℃,P60次/分,R 21次/分,BP120/80mmHg。急性中毒狀,意識清楚,面色蒼白,流涎,大汗淋漓,皮膚黏膜濕潤,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0.1cm,對光反射靈敏,口腔充滿大蒜味,雙肺聞及少量細濕啰音,心電圖顯示房內傳導阻滯,其余(-)。診斷: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重度);治療:洗胃、導瀉、利尿、吸氧、加速毒物排泄等,同時立即予阿托品5mg靜脈推注,每5分鐘1次,首劑加倍,解磷定1.0靜脈推注。2小時后患者心率逐漸升至100次/分,皮膚黏膜干燥,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0.5cm,對光反射消失,顏面潮紅,神志清楚,達到阿托品化。結合病案設計系列討論題:①有機磷農藥中毒為何產生上述癥狀? ②有機磷農藥中毒搶救的原則是什么? ③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的藥理學基礎是什么? ④為何阿托品和解磷定合用?
四、用復習回顧導入
藥理學已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必然有著某種聯系,作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溫故知新,通過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慢慢導入新的知識。當然“溫故”是手段,“知新”才是目的。尤其對于中職學生,借此反復復習和強化已學知識非常必要。教師再講M受體阻斷藥的時候,可以復習M受體激動藥的作用,激動作用和阻斷作用恰好相反,順勢啟發,從而了解M受體阻斷藥的作用和應用。講解熱鎮痛藥的時候,先復習氯丙嗪的降溫特點和中樞性鎮痛藥的鎮痛特點,然后進一步提問解熱鎮痛藥可以改變正常體溫嗎?長期使用會有成癮性嗎?通過復習以前的藥物知識,可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的藥物知識,并通過兩藥對比加深記憶。
五、用問題導入
問題導入就是結合新課內容,根據已學過的知識,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心生疑慮,使學生的思維方向直指新知識。這種方法不僅可激發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學生養成善思多辯的習慣,促使他們去思考、去探究, 從而產生求知欲。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精心設計問題, 將學習內容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地層層揭示出來,再按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序地逐步釋疑解難,然后教師順勢導入新課。
例如教師在講胰島素時,先引導學生分別復習已學過的生理學的內容。詢問學生胰島素是在哪個部位分泌的,具有什么樣的化學結構和生理作用。當胰島素缺乏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危害?使用胰島素能否口服?學生給出各種答案,順勢導入胰島素的體內過程、作用、應用、不良反應。教師在使用該種方法時要注意設計的問題要富有啟發性和挑戰性,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積極心理愿望。
六、用圖片導入
利用幾張圖片,簡單明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F在糖皮質激素應用越來越廣泛,可以在講授的時候先放幾張典型激素不良反應的圖片,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學生都會思考為什么用了激素會有這樣的不良反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學應用模式
本學科PBL案例教學自2003年開展至今已有近9年。在本院教育研究與評價中心的支持下,在本學科主任的領導和帶領下,在教師們的積極響應和參與下,在不斷探索中前進,尤其近兩年隨著年輕老師的加盟,開展規模愈來愈大,如2009級中藥學專業本科班、2009級針推專業專升本2班、2009級中醫專業仲景班、2009級中西醫結合專業全科醫師5班,2010級中醫專業中醫3班、2010級針推本科2班、2010級中醫學留學生本科班等班級開展了PBL教學,基本上每年有2~4個班級開展?,F將本學科的開展模式簡要介紹于同仁分享,以期共同學習,互相提高。
1.1開展流程
選取中藥學案例分組討論每組代表陳述討論結果(含理由)指導教師總結問卷調查、分析。
1.2中藥學案例納入及證型討論
目前本學科中藥學案例教學納入的案例均是經具有豐富臨床和教學經驗的臨床醫師提供。案例既來源于臨床,又依托于中藥學課程自身的知識需求。如針對表證的案例,本學科采用多組臨床中的真實感冒案例,選取一般性的風寒表證、外感風寒表實證、外感風寒表虛證、風熱表證、少陽證、陽虛表證、氣虛表證、陰虛表證、血虛表證、表證兼有濕困脾證等多種類型的感冒證型,給出不同患者的主訴(臨床的望、聞、問、切)信息,在指導教師引導下開展針對證型的討論。
1.3藥物選取的討論
結合前期討論過程的問題、分歧及共識,在理念的指導下形成每個案例的具體證型,在此基礎上針對每個具體證型選取藥物的討論。在討論時,指導教師可適度引導同學們首先抓住主證優先選取主藥,其次針對兼證適當選藥,最后統籌全方整體取舍所選藥物。在討論過程中可培養學生對藥物藥性、功效、應用的認識,尤其是藥物個性特征的認識;同時,還能加強學生主證及藥物寒、熱等個性特征的認識;此外,還能加強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能力等。
1.4陳述討論結果
每組選派1~3名代表就本組討論形成的共識進行陳述發言,要求其到講臺面對全體同學和指導教師發言,每人限時6~8min,陳述內容要求有理有據即可。本過程可以給學生提供面對眾多同學臺前表達觀點的機會,培養同學們的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1.5指導教師總結
指導教師陳述自己對案例的看法及思路,指出自己是怎么入手分析、如何選定證型、為何選取具體藥物的,在總結講解過程中可以有學生提問互動。在此過程中可讓學生了解指導教師的思路,為其總結自己的不足及為以后案例的思維打下基礎。
2問卷調查結果
筆者就開展PBL后的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介紹和分析,總結出本學科最新中藥學案例教學模式,以期為基于PBL的中藥學案例乃至其他學科科目的教學模式提供可資借鑒的信息。
2.1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每組學生數
如圖1所示,約77%的學生認為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每組學生數應為6~10名,少數人認為1~5名或11~15名,而沒有學生認為每組多于15名的,說明同學們希望每組以6~10名學生為宜。因此,我學院本學科下階段中藥學PBL案例教學將會由原來常采用的每組9~12名做適當調整。
2.2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每組指導教師數
如圖2所示,約55%的學生認為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每組指導教師數應為每組1名,31%的學生認為應兩組1名,少數人認為應四組1名,極個別認為應每組2名,沒有人認為8組1名,說明學生希望最好每組1名指導教師。因此,本學科下階段中藥學PBL案例教學將會堅持之前采用的每組1名指導教師制度。
2.3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每個案例所需學時數
如圖3所示,約49%的學生認為中藥學PBL每個案例教學應有4學時,33%的學生認為應2學時,少數人認為應為4~10學時,說明應以每個案例4學時最為適宜。因此,本學科下階段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每個案例將會由之前的2~4學時均調整為4學時。
2.4中藥學PBL案例教學中指導教師的作用
如圖4所示,約67%的學生認為中藥學PBL案例教學中指導教師為引導作用,17%的學生認為指導教師應參與討論,12%的學生認為指導教師應僅觀摩而不參與,說明多數人認同指導教師在中藥學PBL案例教學中的引導作用。
2.5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案例內容
如圖5所示,約49%的學生認為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案例內容很好,30%的學生認為好,即有79%的人認為案例內容好,有少數人認為一般,沒有人認為較差,說明本學科之前所采用的案例內容較為滿意,但依然有完善的空間。
2.6中藥學PBL案例教學的收獲
如圖6所示,至少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通過中藥學PBL案例教學能起到將中藥知識與臨床接軌、強化辨證要點意識、強化對中醫四診的知識、強化主證意識及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及能力的作用,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學生認為此外還可強化中醫組方技能及對藥物個性特點認識。說明本學科開展的中藥學PBL案例教學中,同學們收獲頗多。
2.7中藥學PBL案例教學的建議
如圖7所示,約44%的學生認為中藥學PBL案例教學應納入正常課時來開展,24%的學生認為應增設次數,少數人認為應同一案例分兩次開展。本學科之前開展的PBL案例教學是額外申請的課時,有時會占用同學們周末休息的時間。通過本問卷調查提示,在之后的教學中,本學科將采納多數同學希望將其納入正常課時的建議。
2.8中藥學PBL案例教學評分方式
如圖8所示,約75%的學生認為本學科在中藥學PBL案例教學中采用的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評分方式較好,少數人認為一般,沒有人認為較差,說明本學科之前所采用的評分方式較為滿意,但依然有完善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