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無機化學分析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考試系統,數學公式,設計

       

      1 引言

      數學公式是由圖片組成的,那么包含數學公式的數學試題就是有文本和圖片組成的。。但是在VB中的我們常用的控件如TestBox等不可以同時顯示文本和圖片,并且包含數學公式的試題文本的容量都很大,這就對存放試題的數據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在整個考試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先后設計使用了以下的方法實現了數學公式的編輯和顯示的問題。

      2 在考試系統中實現公式編輯的方法分析:

      2.1使用圖片的組合方法:

      在計算機中數學公式是以圖片的形式保存的,那么一套數學試題就可以理解為通過使用文本和圖片特定組合而形成的。我們將數學試題中的文本和圖片分離存入數據庫,在原試題存有圖片的位置上加以標記。試題再現時就是根據試題中的標記將圖片插入。

      (1)試題顯示要想在VB中表現這道數學試題就要分別使用顯示文本和圖片的控件以特定的順序排列才能得以顯示。根據經函數模塊處理過的試題文本中的標記,將添加標號的公式圖片插入。這樣就實現了含有數學公式的試題的編輯和顯示。

      (2)數據庫在實現的過程中對數據庫沒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數據庫中常用的數據結構就可以滿足文本和圖片的儲存。

      2.2 使用OlE對象調用Word對象中的數學公式編輯器編輯和顯示數學公式

      對于公式的編輯和使用我們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WORD,要是在軟件中使用WORD作為一個載體通過它在軟件中編輯、顯示和使用,那么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要想在軟件和Word之間建立一座數據溝通的橋梁我們自然的想的OLE。ObjectLinking and Embedding,對象連接與嵌入,簡稱OLE技術。OLE不僅是桌面應用程序集成,而且還定義和實現了一種允許應用程序作為軟件“對象”(數據集合和操作數據的函數)彼此進行“連接”的機制。OLE可以用來創建復合文檔,復合文檔包含了創建于不同源應用程序,有著不同類型的數據,因此它可以把文字、聲音、圖像、表格等組合在一起。。

      2.2.1實現技術:

      目前大多數數據庫都支持OLE類型的數據庫字段,利用這種字段,可是存放Word文檔和Excel表格等任何種類的文件,并且在VB中提供了文件存取的方法,利用這種可以方便地存取OLE數據庫字段。這里,使用GET、Put、Seek等語句,以二進制形式打開一個臨時文件,把它作為OLE字段與OLE控件的中間緩沖區,當從LOE字段向OLE控件中讀數據是,由于設置了OLE控件同數據庫OLE字段的綁定,因此可以實現OLE控件中內容的自動更新,這樣就提供了技術的基礎。

      2.2.2 實現過程:

      1. 新建一個標準工程,創建一個新窗體,設置“名稱”屬性為frmOleWord。

      2. 在frmOleWord窗體中添加一個OLE控件,在隨后彈出的“插入對象”對話框中選擇MicosoftWord文檔,點擊“確定”。設置OLE控件的“名稱”屬性為oleShow。

      3. 添加一個“CommanButten”控件,設置其“名稱”屬性為cmdInsertFiguer,“Caption”屬性為插入公式。

      4. 再創建一個新窗體,設置“名稱”屬性為frmFiguer。

      5. 在frmFiguer窗體中添加一個OLE控件,在隨后彈出的“插入對象”對話框中選擇Micosoft 公式 3.0,點擊“確定”。設置OLE控件的“名稱”屬性為oleFiguer。

      6. 在frmOleWord下添加如下代碼: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mdInsertFiguer_Click( )

      frmFiguer.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oleWord.DoVerb

      End Sub

      2.3使用RichTextBox控件實現數學公式編輯和使用

      如果將字符個數超過2048個的字符串放到一個TextBox控件中,就會產生一個運行錯誤。然而,Visual Basic提供了一個控件可以代替TextBox控件處理這類文本,這就是RichTextBox控件。RichTextBox控件沒有明確的字符串大小限制。同時,RichTextBox控件還有自己的方法和屬性,通過這些方法和屬性可以實現文檔的編輯、查找、刪除和打印等功能。并且可以嵌入Word對象,并且調用word對象中的公式編輯器實現對公式的編輯和顯示。

      2.3.1實現技術:

      text屬性:控件中的文本。

      textRTF屬性:控件中的格式化文本(含隱藏的格式化信息)。

      RichTextBox控件使用OLEObjects集合支持嵌入的對象。每個嵌入控件中的對象都表示為一個OLEObject對象。這允許文檔中創建的控件可以包含其他控件或文檔。。例如,可以創建一個包含Microsoft Excel報表、Microsoft Word文檔或任何在系統中注冊的其他OLE對象的文檔。要在RichTextBox控件中插入對象,可以簡單地拖住一個文件(如使用Windows 95的Explorer)或其他應用程序(如Microsoft Word)中所用文件的加亮部分(選擇部分),將其直接放到該RichTextBox控件上。

      richtextbox1.OLEOBJECTS.ADD方式:

      richtextbox1.OLEOBJECTS.ADD ,,'文件名'

      richtextbox1.OLEOBJECTS.ADD ,,,'對象類型'

      object.AppendChunk Data

      使用Field 或 Parameter 對象的 AppendChunk 方法可將長二進制或字符數據填寫到對象中。在系統內存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AppendChunk 方法對長整型值進行部分而非全部的操作。

      3、結論

      本系統把公式編輯器、計算器等集成到系統中實現了圖文混排,這樣使得系統不再局限于某一種考試,滿足了計算機和數學課程考試的需要。顯然,相比前兩種方法RichTextBox控件中不但能夠如上介紹那樣插入OLE對象,還可以通過SelFontName、SelFontSize和SelFontColor設置字體屬性。使用剪切板、復制和粘貼文本。使得RichTextBox控件在文本編輯方面能夠實現類似Word的功能,在考試系統中對數學公式的編輯和顯示顯得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 陳明. 無紙化考試系統綜述 [J]. 計算機教育,2007,(03S):12-15.

      [2] 馮能山. 一種基于局域網的無紙化考試系統設計[J]. 微計算機信息,2007,(23):20-21.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范文第2篇

      1.1使抽象內容形象化、難點問題直觀化、復雜問題簡單化

      現代分析化學已成為使用和依賴于生物學、信息學、計算機學、物理學和數學等學科的一門“邊緣學科”,涉及面廣、內容多且抽象,例如在化學分析部分及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要求學生掌握化學平衡理論在分析化學中的具體表現和實際應用,與無機化學、物理化學中的溶液理論緊密聯系起來,牢固樹立“量”和“定量”的概念。儀器分析部分涉及定量、定性和結構分析,要求學生學會電化學分析、紫外、熒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和色譜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理解“量”與分析信號間的關系;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其光譜、質譜之間的關系及結構分析的基本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滿堂灌,難以做到形象化,直觀化。而多媒體教學中所用的課件采用多媒體編輯工具包括字處理軟件、繪圖軟件、圖像處理軟件、動畫制作軟件、聲音編輯軟件以及視頻編輯軟件等把分析化學中一些抽象的理論特別是光譜分析部分,動態反映其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生動,簡易易懂的畫面,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光譜分析儀器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時,傳統的方法讓學生感覺到知識面和涉及面廣,內容多,很難抓住側重點,而且眾多的理論方法難理解,甚至產生厭倦心理,而采用動畫,能直觀展示出儀器的圖像及其工作原理,一方面節約時間給教師跟學生互動,更重要的是抽象的理論、技術直觀化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給學生講授更多的知識。

      1.2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節約時間、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很多內容難以在課堂上講授。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授課老師可以在相同的教學時間內向學生講授更多的內容。采用多媒體,可以簡化教學程序,加快教學節奏,擴大教學規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分析化學中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部分內容,化學分析是利用物質的化學反應及其計量關系確定被測物值的組成及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化學分析法歷史悠久,是分析化學的基礎。溶液四大平衡理論的建立使化學分析得以迅速發展,化學分析涉及到四大平衡理論多,所涉及到的內容包括高中化學以及無機化學課程,需要全面復習有關內容,而多媒體課件在這些方面顯得尤其重要。

      1.3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的科學,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因此,實驗教學是分析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在實驗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以及標準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對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有很大的幫助。在滴定分析實驗中,大多數學生對終點時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很難把握好,容易造成終點提前或滯后,給體積的測量帶來誤差。對此,課件在實驗演示中,用動畫的形式把每一實驗步驟以及常見指示劑在終點時顏色變化形象地表現出來,使學生提前獲得感性認識,避免由于操作不當產生誤差。這種多媒體教學,既直觀、生動,又能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達到傳統實驗教學方式難以實現的效果,從而可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

      2我校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不高

      部分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認真考慮教材情況和教學大綱內容,課件的內容安排、概念、思路不嚴謹,重點不突出,文字大小不規范,顏色不清楚,過分利用華麗的圖片、聲音、視頻多媒體輔助工具造成多媒體課件與課程內容之間有偏差,最終導致多媒體課件質量嚴重降低,也有一些教師干脆網上直接復制課件,稍作處理后把它搬到課堂上試教。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為例,在制作課件時,應將圖片、動畫等直觀性較強的內容作為課件的重點,因為此部分內容量大課時少,同時空心陰極燈的工作原理用文字表達學生很難理解,而用動畫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2教師講課速度過快,學生難以消化吸收

      多媒體課件的快速功能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因為快很容易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信息量大,很多時候學生沒有時間完全讀懂、分析、整合、儲存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學生難以消化吸收,這時很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分析化學是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數學、物理等課程為基礎,運用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分析化學的基本原理,而講解基本原理時屏幕上的文字、公式的推導過程一晃而過,學生往往感覺既沒有弄明白怎么回事,還不如自己看書,邊看邊想,更比不上老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邊講邊推導,逐步理解。

      2.3過度依賴多媒體,忽視了教師的重要地位

      多媒體把聲音、文本、圖像等融為一體,形象、直觀全方位的展示了教學內容,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密度,增加了單位時間內學生獲得知識的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教師的主導地位起決定性的作用,有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即使采用傳統教學,能抓住重點,用生動語言牽動學生心理,學生喜歡跟著他的思路認真聽講,從而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但有一些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喪失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導致教學效果下滑,甚至導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下降。應將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緊密的融合在一起,以便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把握好兩者的比例,一般各占一半為好。

      2.4在多媒體教學中,板書作用逐漸消失

      過分依賴多媒體,淡化板書的作用,影響教師的創造性、靈活性、積極性以及教師跟學生之間的互動,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跟著課件走,一節課下來,沒有在黑板上留下任何字跡,這樣很難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

      3對策

      3.1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不高問題

      一是任課教師保持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認真負責,高度重視,在教材的處理和PPT的制作方面狠下功夫,合理有效的運用多媒體輔助軟件制作出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而不是采用簡單地從網上復制課件或別人的課件稍加修飾后搬到課堂上教學生。二是學校重視采購一些符合教學情況的有些課件,經常組織教師學習和討論如何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

      3.2精心制作課件,保證課件質量

      PowerPoint是一種利用計算機制作幻燈片進行交互演示電子展示軟件,是集文字、圖像、動畫以及音效、音樂、攝像于一體的多媒體制作平臺。利用PowerPoint制作分析化學課件無疑是對分析化學的課堂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制作課件要注重課件的效率,合理應用現有的多媒體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的合成出精彩生動的課件,既突出中有突出趣味性,所以嚴格把關課件質量使得多媒體課件真正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3.3加強對多媒體教學的監督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學校督導組應建立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評價系統,完善多媒體教學軟件立項制度、評獎制度。督導組還應經常采取聽課、在學生中作調查、和任課教師交流研討等方式來了解多媒體教學的效果,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和解決。每學年以學校或學院為單位組織教學課件比賽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全國性多媒體課件比賽,從而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的質量。

      3.4傳統和多媒體教學方式相結合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工科化學;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吳亞盤(1978-),男,陜西西安人,三峽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講師;趙君(1980-),男,山東泰安人,三峽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三峽大學教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5-0110-02

      工科化學是三峽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學生進入大學后面臨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不僅是中學化學知識的拓寬和延伸,而且為后續化學課程(材料物理化學、材料化學、電化學分析等)的學習奠定基礎,在材料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工科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學生運用化學基礎知識處理材料制備及性能表征的能力。

      工科化學課程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如學時少、重應用,所以不能像化學專業一樣,當作一門專業基礎課,面面俱到。以理科化學專業為例,無機化學及分析課程要求一學年100余學時,而作為工科專業,工科化學與無機化學及分析課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卻僅有48學時。兩者相比較,工科化學課程學時被大大壓縮。加之工科化學涉及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化學及基礎分析的部分內容,學生們普遍感覺難學。尤其面對有限學時的工科類學生,教師如何在有限學時內仍能使學生深刻把握相關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每位工科化學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本文結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自身特點,從工科化學課程的培養目標及學科發展方向出發,探討工科化學課程教學的特點,并結合實踐對工科化學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一、結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特點,合理優化教學內容

      目前,有關工科化學課程的教材很多,如江欞主編的《工科化學》、強亮生主編的《工科大學化學》、徐瑛等主編的《工科化學概論》、唐和清主編的《工科基礎化學》、高發明等主編的《簡明工科基礎化學》等,針對不同學科、專業和適用對象,教材知識體系的設置和側重點各不相同。根據該課程的專業基礎課性質,按照突出物質的結構-性能與定量分析并重的原則,三峽大學選用了史啟禎主編的《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作為該門課程的主要教材。該教材的特色是包含主篇和副篇兩大塊。主篇主要是鋪就一個基礎知識平臺,為后續專業基礎課程做鋪墊,副篇主要是引用化學的應用實例及趣事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1]它吸取了國內外同類教材的精華,教學內容難度適中,語言形象生動,適用性強,較適合作為三峽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該教材內容可以很好地為目前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智力儲備。同時,為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工科化學的認識和了解,還將曹錫章等主編的《無機化學》、武漢大學主編的《分析化學》等教材作為教學參考書。

      此外,鑒于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學生特點及工科化學教學內容較多大,有關的價鍵理論等知識抽象難懂,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筆者注重學科知識的拓展及實用化,除講授教材內容外,還穿插介紹當前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科技發展動態、工科化學方面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身的科研工作進行講解,不斷優化和充實教學內容。例如,在講授金屬有機配合物材料時,筆者介紹了目前比較熱門功能配合物材料當前的研究熱點,并以自己在多功能金屬配合物材料方面研究的成果介紹給學生。這些相關教學內容拓寬與延伸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改革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專業基礎課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教學方法不同于選修課,它不僅強調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學習方法的引導,而且更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針對“工科化學”課程的專業必修課性質及其教學內容眾多,需要理解和識記的知識點較難的特點,筆者堅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原則,采用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結合課堂討論、課外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增強教學效果。

      1.采用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板書、提問、討論等方式組織課堂教學。然而,一些形象化、具體化的影音視頻資料很難展現給學生。而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生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它能將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具體化,并容納較多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豐富有新意,教學效率高。[3]“工科化學”課程涉及無機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化學和基礎分析三大塊內容。知識面廣,內容枯燥,為盡可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筆者結合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培養方案,對所選用的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壓縮,制作多媒體課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采用了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淺顯易懂的課堂講授和內容豐富的課件展示,增加了學生對工科化學基礎知識的認識,加深了學生對教材中的核心知識的理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積極開展互動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根據工科化學專業基礎課的性質,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引導式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4]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既重視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課堂上,筆者會針對教材上相關的知識,常常向學生設定問題,留給學生課后查資料,下次課展開討論。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講授緒論中物質的狀態時,筆者提出“物質按其存在狀態可以分為幾類”;講到新材料的分類時,提出“什么是等離子體”和“什么是液晶材料”等許多在生活中涉及到的化學類新名詞、新概念,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然后教師再進行講解,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種互動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工科化學的興趣大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隨之增強,對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及時進行課外答疑,解決學生課后學習遇到的問題

      考慮到要在48個學時內完成工科化學教學大綱的教學任務,而且知識點龐雜,難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消化和掌握,筆者只能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很緊湊地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內容,課堂上沒有充足的時間解決學生課后學習或完成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了能讓學生及時解決學習教材內容中遇到的問題,筆者每周專門安排一次課后答疑。通過實踐發現,學生很珍惜與代課老師交流的機會,會把自己在學習教材、完成課后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整理出來讓老師做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教材中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就更為透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工科化學的積極性。

      4.選擇部分章節讓學生主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站在講臺上“講授”,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講”,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設置一些教學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調節課堂氣氛。然而,這種以課堂為中心、死板灌輸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學生只能按照教師設計好的課程教學內容被動學習,在課堂上基本沒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即使偶爾被提問,也會因缺乏足夠的準備,發言效果不佳,導致缺乏自信心。

      大學的三尺講臺,不僅僅屬于教師,還屬于學生,學生也可以借助這個講臺得到必要的鍛練。如果能夠給學生提供上臺講解的機會,學生就能夠深刻體會站在講臺上的責任,就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將自己準備的內容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給其他學生。另外,學生在走上講臺之前,課前會做充分的準備,然后把自己準備好的知識傳遞給其他學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工科化學中,其中一章為《氫》,這一章主要講解氫、制備、用途、同位素、氫化物分類、氫能源等,沒有較難的理論。因此,筆者提前兩周安排學生課后查資料和素材,做多媒體課件,課堂抽出一個學時讓準備好的學生上講臺講解。從4~5名同學上講臺講解的情況來看,學生課前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網絡等媒體資料。學生的多媒體課件制作簡潔,圖文并茂,講解結束后,其他學生可以提問,共同參與問題的討論。這樣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溝通能力,而且為學生將來畢業時能夠更好地在應聘中表現自己提供了鍛煉機會。

      三、探索新型考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考核環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專業基礎課的考核不同于專業選修課靈活多樣的方式,一般采取傳統的閉卷考試,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多,容易使學生思想負擔過重,給學生學習帶來壓力。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工科化學”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其主要任務是簡明地介紹化學中的部分原理,在中學化學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物質本性及變化規律,建立一個化學意識,在以后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從化學的角度去解決。鑒于該課程的專業基礎課性質和內容多、知識面廣、學生掌握知識點難度大等情況,為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教學效果,筆者對該課程的考核方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采取了中期課程小論文與期末閉卷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具體的成績考核核算方法為:課堂表現、出勤情況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占成績的10%,課程小論文成績占10%,實驗成績占10%,期末試卷卷面成績占成績的70%。這種考核方式不同于以往的“1+2”模式(總評成績=卷面+平時+實驗),既可客觀地反映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同時可以真實地反映學生課后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期望能夠全面反饋出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工科化學”課程作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其內容繁多、涉及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兩個二級學科的部分基礎知識。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學習后續材料物理化學、材料化學、電化學基礎等課程提供重要的基礎。因此,合理優化教學內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史啟禎.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樊曉芳.高等院校無機化學教學改革探析[J].科技教育創新,2013,(3):146-153.

      [3]李文旭,強亮生,徐崇泉.保證工科大學化學教學效果的若干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1):61-63.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為了使學生通過分析化學的學習能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各類分析儀器的測量原理,并建立起嚴格的“量”的概念;了解儀器的結構及各類分析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及局限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重視理論教學;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驗教學;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引言

      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是發展和應用各種理論、方法、儀器和策略以獲取有關物質在相對時空內的組成和性質信息的一門科學,又被稱為分析科學(Analytical Science)。該課程內容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大部分。化學分析包括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驟;分析化學中的誤差與數據處理;分析化學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容量分析方法和重量分析法。化學分析部分的理論和方法是分析化學的基礎。儀器分析包括原子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分子光譜法(紫外一可見吸收光譜法、紅外吸收光譜,分子發光法);電化學分析法(電位分析法、電解與庫侖分析法、伏安法與極譜法);色譜法(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等。分析化學既有嚴密、系統的理論,同時又有很強的實用性,是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的學科。通過本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各類分析儀器的測量原理,并建立起嚴格的“量”的概念;了解儀器的結構及各類分析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及局限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初步具有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分析方法的能力,并與實驗課程相配合,初步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教學體會。

      重視理論教學

      1.教學中抓住重點、難點。分析化學內容比較繁雜,涉及到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電化學等方面的內容,學生普遍反映這門課程內容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抓住主要脈絡,抓住教學的重難點,舉一反三,將抽象化知識盡量簡單化。如波譜分析部分學生反映抽象、難理解,但這部分是重點之中的重點,講授時要慢講,并結合有機化學的結構式多舉實例,多用一些圖譜解析實例給大家講解,就容易多了。另一方面則要善于歸納總結。例如:整個分析化學包括兩大主要內容: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現列舉如下:

      分析化學

      容量分析配位滴定法

      酸堿滴定法

      氧化還原滴定法

      沉淀滴淀法

      重量分析

      儀器分析電化學分析

      光譜分析IR

      UV

      NMR

      質譜

      色譜分析TLC

      GC

      HPLC

      這樣分析化學的主要脈絡就理清了,掌握這個脈絡,有利于學生記憶。

      2.注意交叉學科之間的聯系。分析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等化學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論的一門科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聯系。如:化學分析部分及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要充分掌握化學平衡理論在分析化學中的具體體現和實際應用,與無機化學、物理化學中的溶液理論緊密聯系起來,理解各類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發現反應過程中各種平衡狀態,各成分的濃度變化。

      3.培養自學能力。以往教學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既乏味又不生動,學生只是機械地聽,時間長了學生不善于動腦思考。因此在教學中,采用講清基本原理的同時,讓學生完成一些相關內容的論文。比如,在講高效液相色譜法時,因學生不能進行實際操作,很難了解它們用處的真正意義。但在教學同時,讓學生寫出相關論文,如“HPLC在……方面的應用”等,這樣學生既能練習查閱文獻,又能了解此種方法的應用的重要性。

      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驗教學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通過教學及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學生可理解消化課堂所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驗證,同時實驗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學生實驗水平為此我們采取了一些方法。

      1.課前寫預習實驗報告。寫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這樣學生在上實驗課之前就已初步了解所要上課的內容了,待老師講完后再動手做就事半功倍了,而且,很快掌握理論與實踐結合,理論課上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就豁然開朗了。

      2.課堂上老師提間,學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提問是很古老的方法,但效果還是得到肯定。有時有的學生還是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雖寫了預習報告未必認真思考,若課堂提問的話,學生在預習時就會認真去考慮實驗所涉及的內容,這樣促使學生去復習課本知識和主動查閱資料,這樣既提高學生積極思考能力又加深了對理論教科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3.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分析化學中波譜解析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只空講原理學生很難接受,若讓學生自己結合有機合成實驗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合成化合物,然后利用分析化學中波譜學知識,讓學生親自對自己所合成的化合物進行測譜,如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譜、質譜、碳譜等,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波譜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的能力,同時也真正懂得分析化學對于藥學專業人員的重要性。

      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1.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現代教育理念——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的指導下,我們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征,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要結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設計。

      課堂講授:

      在認真提煉基礎性內容的同時,重視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人擴充性知識,使學生了解新方法,為實驗教學及今后的走向工作崗位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問題教學:

      老師先提出問題,由學生在實驗中去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決。有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啟發式教學:

      聯想式啟發、對比式啟發、由淺人深啟發、總結式啟發等方法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演示教學:

      針對難度較大或精細程度較高的實驗,由老師演示,然后由同學操作,老師在旁邊親自指導,便于學生準確掌握。

      參觀式教學:

      在定量化學分析授課期間,組織學生下廠實習,了解企業的情況,增加學習的興趣。

      2.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多媒體由于具有文字、圖表、動畫、聲音,可以刺激學生感觀系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拓寬教學內容,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進度。

      實際運用中,要注意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的結合。實踐表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由于不需要板書,速度快,使部分學生的思維速度跟不上,整體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發現對易理解的內容,學生表現非常活躍,對難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學生往往表現欠佳,如采用經典方法進行板書、講解則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公式推導,計算舉例應用板書、講解也能獲得良好的收效。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3.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網絡巨大的承載力,制作豐富、詳實、動感的教學內容課件,彌補課堂教學時數的不足。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打開教學內容來閱讀、理解、記憶、掌握課堂上沒有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可以打開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閱讀、理解和探討。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教學方式靈活,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無機化學分析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效果;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5-0117-02

      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發展迄今有百余年的歷史。無機及分析化學是隨著教育的發展,在課程體系的改革中,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基礎課程合并成一門綜合性課程的一種改革。這主要是針對我國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多數高校已經發展成為多學科性的大學。化學工作者需要面對現實,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體系,進而適應科技發展的要求。無機及分析化學是根據我國非化學專業化學化工類專業要求,將傳統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普通化學進行整合而得的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1]。

      無機及分析化學將熱力學知識融入有關章節,并結合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法。這門課程的目的,是使非化學類專業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后,能掌握最基本的化學原理和化學分析方法。該課程是材料、環境、化工、安全等專業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可以為后續的課程如化工原理、化工分離等專業課打下基礎,在教學環節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因此,無機及分析化學為了使學生擴大知識面,在有關部分重點介紹并拓展了相關知識的應用。

      通常來說,無機及分析化學這門課程都會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進行學習。這種安排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大一新生剛入校,可以利用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的記憶,將高中學習知識與大學的這種基礎性知識結合起來;二是這門綜合性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即將進行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基礎。但是,相比較于高中的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所要求的內容較多,其特點是章節較多,概念抽象,理論性強,并且有的習題計算較為復雜。因此,有的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失去了學習研究的興趣和動力。針對這種情況的出現,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筆者結合自己從事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工作的體會,對高校無機及分析化學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面進行了一些分析和總結。

      一、理論和實際結合,提高學習興趣

      俗語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人也把興趣比作是喚醒學生求知欲的金鑰匙。學生一般對純粹理論的學習比較反感和厭倦。但是如果能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或實際生產和無機及分析化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會提高學生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的熱情[3]。在講解課堂內容時,可以將現代的一些新穎的研究知識結合起來。如在講解液體時,可以與現在研究較多的“離子液體”的相關知識加以講解;在講氣體的相關知識和“道爾頓分壓定律”時,可以講解“超臨界流體”這種特殊“氣體”的知識。這些內容的開拓,不僅能增加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對以后更進一步深造的科研熱情。

      二、引入史實,啟迪學生思維

      每一門課程的學習過程都伴隨著學生思維的啟迪、開發和培養。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啟迪、開發和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般情況下,人類對客觀事物認識過程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個例的發展。因此,在講解無機及分析化學時,要加強學生思維的鍛煉,需要從簡單的事實著手。所以,史實的引入對學生思維的啟迪是非常重要的。如對理想氣體模型的講解時,要引入理想氣體從理想狀態到實際狀態的轉變觀念,這也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轉變,進而引出熱力學問題的研究也是從理想氣體的研究應用開始,再擴展到實際的化學反應過程。最后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知識點,并且是他們認識到,科學發展的過程也就是科學的探究過程。

      三、認真備課,有備而去

      由于無機及分析化學是應用化學、環境工程及化工專業學生基礎課程,針對大一學生剛從中學升入大學的實際情況,老師在課程準備時力求做到深入淺出;同時,在教學安排中,盡量把課本中有別于中學的新內容傳遞給學生。為了給學生對物質結構基礎的學習有一個直觀的展示和系統的認識,可以參考多所高校相關精品課程教案,在課件制作上的制造上將分子反應的動畫融入其中,讓課件不僅有理論知識介紹還有生動演示。特別是在講解《物質結構基礎》這一章時,為了增加學生對于s、p、d軌道及原子軌道角度分布圖和電子云角度分布圖的理解,單純將公式必定會讓學生暈頭轉向,所以有必要給出這些圖形的空間結構圖,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4]。因此,為了能上好每一堂課,教師要在備課上下了不少功夫,力爭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及時調整和補充課件,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四、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教學中,每次課下課后,老師都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同學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動態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盡可能照顧到大多數同學的學習進度。介于無機及分析化學這門課程理論比較枯燥的特點,課堂上注意精講精練,將該課程與化學專業結合起來,多舉例子,為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同時要虛心請教其他老師,找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五、認真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為了做到習題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教師需要收集各種輔助資料,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每章課程學習完后布置分章節的習題并配以詳細的答案解析,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教師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和演示,做好課后輔導工作。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六、做好與實驗課的有機結合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改革后,原來的無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由原來的兩門實驗課合并成為了一門實驗課,即通常稱之為近代化學實驗I的課程。由于這門實驗課是無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的綜合體,所以體現出了以下特點: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在內容的綜合性上有所增強。因此,就要求在實驗教學上對學生有更高層次的要求,進而也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上有更高層次的提高。在近代化學實驗的課程設置中,通常會與理論課程同步,即在講完基本的數據處理及滴定方法后,一般才會要求學生進實驗室做實驗。為了保障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的水平,教師除了在實驗室進行講解之外,課堂上的實驗基本知識的講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而言,對于實驗內容的基礎知識,都要求教師穿插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理論課的講解中進行。比如常見容量儀器的精度比較,要讓學生樹立起這樣一種信念:分析實驗是高標準、高精度、高靈敏的操作,所用儀器必須干凈、精確,進行的實驗操作必須準確,才能得到好的結果。比如,溶液的移取所用儀器的選用:如果用的是燒杯,其數據記錄就為整數位;如果用的是量筒,其數據記錄就應該記錄到小數點后一位;如果用的是移液管,其數據記錄就必須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三種儀器中,精度最差的是燒杯,精度最高的是移液管。所以通常在滴定實驗中,只能用移液管移取溶液,不允許用燒杯移取溶液。

      參考文獻:

      [1]鐘國清,蔣琪英.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綠色化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9):150-153.

      [2]張樹永,宋其圣.興趣培養是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教育的前提[J].大學化學,2005,20(4):14-19.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91av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1页|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13p|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