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光伏發電趨勢

      光伏發電趨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光伏發電趨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光伏發電趨勢

      光伏發電趨勢范文第1篇

      【關鍵詞】太陽能光伏發電;光伏發電現狀;光伏發電前景發展

      1.太陽能光伏發電

      1.1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陣、蓄電池、逆變器、負荷以及控制器等組成,以太陽能電池陣列為核心。太陽能電池陣分為平板式和聚光式。太陽能電池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當太陽光能投射到半導體上之后,半導體會吸收太陽光能進而激發出其內部的電子和正電荷,此時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半導體內有電流流過,稱為“光伏效應”。目前應用較廣的太陽能電池有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而近年來也出現了用硅以外的化合物材料如磷化銦、砷化鎵等做成的太陽能電池。

      1.2 太陽能光伏發電原理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指無需通過熱過程直接將光能轉變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它包括光伏發電、光化學發電、光感應發電和光生物發電。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級半導體電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輻射能,并使之轉變成電能的直接發電方式。可以說是當今太陽光發電的主流。太陽能光伏發電也即是太陽能電池發電。太陽能電池是利用半導體p—n結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器件。由于單個太陽能電池不能作為電源使用,而要用若干片電池組成的電池陣進行發電。

      2.光伏發電方式現狀

      2.1 光伏發電耗能

      太陽能作為一種永久性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無可估量的。我國有著十分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據估算,陸地表面每年接收的太陽輻射能約為5×1019 kJ,約相當于1 700 億t 標準煤的熱值。和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等發電方式不同,光伏發電依托太陽能得天獨厚的自然存在,基本來源幾乎不耗費任何經濟成本。光伏發電中,因為應用到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即太陽能電池陣、蓄電池、逆變器、負荷以及控制器等組成的系統,因此發電方只需要付出硬件的經濟成本即可利用太陽能資源進行光伏發電,以滿足各個行業對電能日益增長的需求。

      2.2 光伏發電的能效利用現狀

      2.2.1 光伏發電的能效利用狀況

      光伏發電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光伏發電過程中,付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投入所帶來的經濟產出量即發電量。用太陽能的轉換效率來衡量光伏發電的能效利用狀況。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就是電池電功率和入射光功率的比值。由于電池板的不同,不同材料的能效利用率也不同。現有情況來看,單晶硅電池板的能效利用效率在18%左右(實驗室可達到22%以上),多晶硅電池板的能效利用效率在16%左右(實驗室可達到20%以上)。從此數據來看,光伏發電在能效利用狀況上情況不是很理想,盡管每年的光伏發電裝機量逐年遞增,仍應該從能源利用效率上找出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2.2.2 光伏發電能效利用存在的問題

      第一,由于電池板硅片未達到規模生產、生產設備及工藝落后、部分原材料需要進口、硅片生產能力不足,需要外購硅片等原因太陽能電池成本偏高,硅片生產能力不足。光伏發電市場開發的主要障礙是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偏高。太陽能電池售價的高低是影響光伏發電系統價格的關鍵。如果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在近期仍無較大進步的話,形勢是不樂觀的。

      第二,硅片本身的成本問題。目前,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為整個系統成本的主要部分。降低硅材料的生產費用,是降低太陽電池成本的關鍵。多晶硅電池的材料成本比單晶硅電池的材料成本低,應作為研究的重點。可研究多晶硅材料制備的新技術、快速摻雜表面處理技術、提高硅片質量的新技術新工藝等。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技術的日益完善,也會為光伏發電提供更強的競爭實力。

      第三,系統配套能力差。光伏發電的平衡系統包括:蓄電池、逆變器、控制器等)。由于尚未形成規模生產;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沒有權威的質量監測中心;成本高,質量差;產品開發跟不上市場需求等原因,中國在專用控制器、逆變器及專用直流燈具等方面的配套能力一直很差,中國在光伏發電系統部件水平以及光伏平衡系統的效率和成本方面與國外有著較大差距,應予以充分重視并及時改進。

      第四,生產規模小。我國太陽電池制造廠的生產能力約為0.5~1兆瓦/年,比國外生產規模低一個多數量級。加之市場培育和發展遲緩,缺乏市場培育和開拓的支持政策、措施。使光伏發電的規模停留在小數量上。

      3.光伏發電方式的未來發展趨勢

      3.1 國家政策下光伏發電前景展望

      在未來,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電池用硅錠/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系統控制部件的產業化成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化專項支持的重點領域之一。太陽能是潔凈無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太陽能將是人類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發展方向。隨著世界能源的日趨緊張和光伏發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廉價的非晶硅太陽電池的生產技術也日漸成熟。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非常契合國家新能源優化發電的舉措,加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清潔、廉價等性能,未來光伏發電將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3.2 光伏發電方式整體未來發展趨勢

      從技術的層面來說,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光伏發電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它能夠實現人類向可持續的能源系統轉變。相對而言,目前這項技術的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到2030年之后將會有很穩定和很高的增長率,會成為更加可行的電力供應者。隨著科技發展,行業內預計2030年以后發電成本會繼續降低。一些技術如晶體硅、薄膜以及一些新光伏發電系統材料將會在市場上大量涌現。如果這些新舉措得以成功實施,模塊的轉換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最終,光伏模塊的轉換效率將達到30%~50%,從而使太陽輻射能量可以高效的利用。安裝在陽光充足地區的1m2最高效的光伏模塊每年將發電1000kWh。

      從應用領域來看,由于之前的光伏發電市場主要是在通信領域和邊遠地區。在國家和行業大力提倡光伏發電措施下,應用的范圍可以隨著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的降低,將向光伏水泵,海島,工業領域以及屋頂發電系統發展。而隨著常規電力日趨緊張,光伏發電必然向公共電力規模發展,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大型獨立光伏電站(100kW以上),中心并網電站(100kW到1MW級電站)以及大型風光互補電站必然會在公共電力中占到更大的份額。電動汽車的發展也會給光伏發電帶來新的機會,如汽車空調、太陽能快速充電系統以及光伏制氫系統等。在更遠的將來,光伏發電有可能得到像沙漠電站甚至宇宙發電等更大規模的應用。

      3.3 光伏發電方式在建筑構件上的重要應用

      我國的太陽能資源相當豐富,且分布范圍較廣,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潛力巨大。我國的建筑物能耗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8%,將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與建筑相結合,提供建筑物自身用電需求,實現建筑物零能耗,可以大大改變我國建筑物高耗能的現狀。目前,我國政府已把太陽能光伏發電列入《中國21世紀議程》,這將推動我國光伏發電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擴大光伏發電在建筑中的應用規模。光伏發電與建筑相結合的工程非常具有開拓性。在相關部門加強推廣應用太陽能、制定相關政策和積極扶植,建筑部門加快太陽能利用的措施下,光伏發電與建筑物構件相結合,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能量,滿足建筑物對電能等能源的需求,減少國家支柱發電手段的負擔,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4.結束語

      進入21世紀以來,在能源短缺與需求增加的雙重制約下,能源問題不僅表現在常規能源的匱乏不足,同樣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而國家要能源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要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利用可再生潔凈能源。太陽能其獨具的優勢是國家大力發展的必要前提。充分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必將有效節約能源,而太陽能資源也將成為世界范圍內的主導能源。

      參考文獻:

      [1]王斯成.光伏發電的前景和問題[J].國際電力,1997(04):21~23.

      [2]張作宇,王景燕,李燕青.光伏發電的現狀和展望[J].科技信息,2010,(17):352~353.

      [3]楊忠.太陽能光伏發電現狀與發展趨勢[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8(01):56~58.

      [4]鄧贊高,胡立偉,杜長泉.淺析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的趨勢[J].珠江現代建設,2009(05):29~31.

      [5]李芬,陳正洪,何明瓊,徐靜水.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現狀及前景[J].電能源科學,2011(12):

      201~206.

      [6]曹峰.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及前景分析[J].電力職業技術學刊,2008(03):11~15.

      [7]楊軍.太陽能光伏發電前景展望[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08):110~112.

      光伏發電趨勢范文第2篇

      1.1氣候及光照特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屬于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十堰地區近10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000~2100小時,年總輻射量典型值約4700MJ/m2,其中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秋冬季節太陽輻射量較低,每年4至9月的春夏季節太陽輻射量較高。根據我國氣象行業標準《太陽能資源評估方法》(QX/T89-2008),十堰地區太陽能資源為III級,屬于“資源豐富”地區。

      1.2電網結構及電力負荷特點十堰現有電網幾乎都是近30年建設和發展起來的,目前十堰電網已擁有1座500千伏變電站、7座220千伏變電站、36座110千伏變電站,與湖北省電網有2回500千伏、2回220千伏聯絡線路,以500千伏為電源支撐、220千伏電網為骨架、110千伏電網為配電網的電網已基本建成。目前十堰電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220千伏及以上電網方面,一是十堰電網處于湖北省電網末端,與省網斷面功率交換容量不足,枯水大負荷時期功率下載和豐水期大量水電外送均有超穩定極限運行的情況;二是由于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十堰主城區220千伏變電容量不足,負荷高峰時段主變出現重過載現象。在110千伏及以下電網方面,一是十堰主城區和各縣城關負荷集中區域的變電站容量存在不足;二是部分10千伏線路裝接容量偏大或供電半徑偏大,造成供電能力不足,供電質量下降。十堰地區用電負荷以大工業為主,隨著近年來全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用電比重下逐年上升,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近年來全市居民生活用電年均增長超過10%。用電量和用電負荷增長使得電網目前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同時也為分布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提供了契機。中小企業廠房、居民住宅樓的屋頂等可以為太陽能電池提升安裝場地,太陽能發電系統所發電力供給企業和居民就近使用,并網型分布光伏發電系統的優點得以充分發揮,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各級電網的供電壓力。

      2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用的政策

      2.1各級政府部門2013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能新能[2013]329號)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能新能[2013]433號),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1638號),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自發自用電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綜[2013]103號)《、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建[2013]390號),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臺,制定了全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目標、完善了國家對于光伏產業從項目立項、技術標準、資金支持、土地及價格等政策舉措,規范和扶持太陽能光伏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和發展。2014年4月,湖北省發改委能源局下發了《關于促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通知》,對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宏觀建設規模及管理方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項目建設、項目運營和管理,在操作層面予以了明確。

      2.2國家電網公司2013年11月,國家電網公司下發了《關于印發分布式電源并網相關意見和規范(修訂版)的通知(》國家電網辦〔2013〕1781號)等系列文件,重點明確了:一是,國網公司為分布式電源項目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為接入配套電網工程建設開辟綠色通道,并承擔項目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建設投資;二是分布式電源發電量可以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剩余電量上網,由用戶自行選擇,用戶不足電量由電網提供,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國網公司免費提供關口計量表和發電量計量用電能表;三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收取系統備用費,自用電量不收取隨電價征收的各類基金和附加;四是國網公司為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項目備案服務,按月集中向當地能源主管部門進行項目備案;五是國網公司為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補助目錄的分布式電源項目提供補助電量計量和補助資金結算服務,國網公司收到財政部撥付補助資金后,據項目補助電量和國家規定的電價補貼標準,按照電費結算周期支付項目業主。通知還明確了分布式電源并網全過程管理的職責分工、流程銜接和工作要求。

      3經濟分析

      在家里樓頂上安裝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否合算,是決定是否投資建設該項目的關鍵,下面就來進行一下計算。假定在十堰的一個家庭住宅樓頂上有30平米可利用面積,包括樓頂、露臺等朝南向陽的部位。每平米可輸出太陽能按130瓦計算,30平米的可利用面積可安裝太陽能發電容量約為3.9千瓦。按照十堰地區年平均日照小時數2000小時計算,這座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為:Q=2000h×3.9kW=7800kWh以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造市價10元/瓦(含各種費用)進行測算,項目總投資約為3.9萬元。如果這個家庭的月均用電量為240千瓦時,年用電量為2880千瓦時。在沒有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之前,其家庭電費支出約為:(240kWh×0.592元/kWh+(240-180)kWh×0.05元/kWh)×12=1741元在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之后,如果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方式,上網標桿價按0.4582元/kWh(剔除17%增值稅后0.3916元/kWh)計算,其家庭年電費收支約為:上網電量=7800-2880=4920(kWh)上網電費收入(剔稅)=0.3916元/kWh×4920kWh=1926.67元國家政策補貼=0.42元/kWh×7800=3276元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前后,這個家庭電費支出與收入差別為:安裝發電系統之后的上網電費收入+國家政策補貼+原每年電費支出,共計為6943.67元。項目建設的一次性直接投入3.9萬元,需要約5.6年回收。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使用壽命通常在25年左右,也就是說,在不考慮項目資金利息和業主用電量增長因素的情況下,5.6年之后的19.4年,這個家庭不但不用支出電費,該發電項目每年還可以為家庭賺取發電收入及補貼5202.67元,累計收入19.4年×5202.67元/年=100931.80元。

      4結論

      光伏發電趨勢范文第3篇

      以廣州地區建設的裝機容量為10MW的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為例,進行光伏項目LCOE評估。本項目基本信息如下:裝機容量為10MW;運行年限為25a;建設成本為8元/W;折現率為8%;首年發電量為1080萬kWh;每年運行維護費用為96萬元;系統年衰減率為0.8%;其他費用為24萬元;所得稅率為25%;增值稅率為17%;系統PR值為80%;系統殘值率為5%[11]。PR值(性能比)是國際上評價并網光伏電站性能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其值為系統實際交流發電量與理論直流發電量之比。PR值考慮了光伏陣列效率、逆變器效率以及交流配電設備效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光伏電站的綜合性能和質量。把以上初始條件帶入公式(3)測算本項目LCOE水平,LCOE=0.85元/kWh。通過測算得出:以目前的行業技術經濟水平,在廣州地區建設一個裝機容量為10MW的光伏發電項目,其LCOE水平在0.85元/kWh左右,與廣州市脫硫煤上網電價(0.502元/kWh)相比,約高出0.35元/kWh。

      2影響LCOE的典型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光伏發電技術日臻成熟,為盡快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降低光伏發電項目的LCOE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光伏發電項目而言,影響LCOE的典型因素包括項目單位造價、項目所在地的太陽輻射量、系統效率、系統衰減率、運營維護費用、逆變器等關鍵設備使用年限。因此要理清系統成本、發電量和電站生命周期中的其他因素間的聯系,通過優化光伏系統設計施工質量以及完善運維管理體系等措施,盡可能降低項目的LCOE水平。下面將分析光伏系統單位造價、系統PR值、光伏組件衰減率以及太陽輻射量這4個典型因素,對項目LCOE水平的影響。本文選取廣州、上海、深圳、北京、蘭州和西寧等6個典型地點進行光伏項目LCOE比較與分析。6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及年太陽輻射量數據見表1,其中太陽輻射量數據來自NASA。為清晰描述不同地點的光伏發電項目LCOE水平,在圖1中標出了6個地點的年太陽輻射值。圖1(a),(b),(c)分別展示了單位造價、光伏組件衰減率、系統PR值與太陽輻射量對項目LCOE影響作用的敏感性。測算條件如下:裝機容量為10MW;單位造價為8元/W;PR值為80%;年衰減率為0.8%;折現率為8%。可以看出,系統單位造價、光伏組件衰減率與項目的LCOE水平呈正相關,系統PR值和項目地太陽年輻射量與LCOE呈負相關。因此,光伏項目選址、系統設計、光伏組件及逆變器等關鍵設備選型與采購、光伏系統安裝、系統運行維護等各個環節都可能存在影響項目LCOE水平的因素。在進行項目選址時,盡可能選擇太陽能資源條件好、空氣潔凈度高的地區;在進行光伏系統設計、設備選型時,要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優化系統設計,提高光伏系統PR值;要遵循合理的運行維護方案,平衡系統運行維護的投入與產出,保證光伏項目處于最佳收益狀況。從以上各個環節著手,方可最大程度地降低項目LCOE水平。由圖1(a)可見,項目LCOE水平隨系統單位造價的升高而升高。若系統單位造價為8元/W,當項目地太陽年輻射量由1000kWh/m2增至1800kWh/m2時,項目的LCOE水平將從1.038元/kWh降至0.577元/kWh。若某地太陽年輻射量為1300kWh/m2,當系統單位造價為6元/W時,項目LCOE為0.599元/kWh;當系統造價為10元/W時,項目的LCOE將升至1.297元/kWh。圖1(b)展示的是光伏組件年衰減率與太陽年輻射量對項目LCOE水平的影響作用。可以看出,當組件年衰減率以0.1%的幅度變化時,項目LCOE變化幅度并不顯著。當組件年衰減率從0.8%降低至0.7%時(在項目運營期25a內,光伏組件總衰減率從20%降低至17.5%),若太陽年輻射量為1300kWh/m2,項目LCOE將從0.792元/kWh升至0.798元/kWh。由圖1(c)可知,項目LCOE水平隨系統PR值的升高而降低。目前我國光伏項目的系統PR值絕大部分處于70%~80%。當太陽年輻射量在1300kWh/m2時,若系統PR值從70%升至80%,項目LCOE將從0.912元/kWh降至0.798元/kWh,降幅達12.5%。可見,提升系統PR值對降低系統LCOE水平的效果非常顯著。

      3我國光伏發電項目LCOE水平測算

      以裝機容量為10kW,500kW和10MW的光伏發電系統為例,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光照資源條件的LCOE水平進行評估。評估邊界條件如下:太陽年輻射量資源條件為1000~1800kWh/m2;系統效率為80%;光伏組件的衰減率為0.5%~0.8%;光伏發電系統運營年限為25a;3種容量發電系統的單位造價分別為10~14元/W,7~9元/W,6.5~8.5元/W。圖2為針對不同裝機容量、不同光照條件、不同建設成本等條件下的LCOE評估。由圖2可知,裝機容量10kW的光伏發電項目LCOE為0.6~1.1元/kWh;裝機容量500kW的光伏發電項目LCOE為0.65~1.1元/kWh;裝機容量10MW的光伏發電項目LCOE為0.5~0.9元/kWh。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疏導環保電價矛盾的通知》,31省市脫硫煤上網電價處于0.279~0.502元/kWh,因此根據我國光伏發電項目的LCOE水平測試結果顯示,對于10MW以上裝機容量的項目,通過對項目建設成本進行精確控制,在脫硫煤上網電價較高地區可首先實現光伏電力平價上網。

      4光伏項目LCOE發展趨勢預測

      戶用光伏發電項目的應用和推廣,從某種程度上標志著光伏產業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因此本文結合文獻[10]的數據,就戶用光伏發電項目LCOE水平的變化趨勢進行了預測圖3展示了FraunhoferISE針對LCOE的研究數據[10]。由圖3可見,2013年戶用光伏發電項目LCOE的平均水平為0.86元/kWh左右,其中平均PR為80%的曲線比較符合我國光伏發電項目的平均水平。觀察這條曲線可知,根據目前光伏產業發展水平預測,2015~2030的15年,光伏發電項目的LCOE水平將從0.108歐元/kWh降至0.072歐元/kWh,折合人民幣約從0.82元/kWh降至0.54元/kWh,降幅高達34%。本文分析顯示,從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裝機容量為10kW的光伏發電項目在不同單位造價、不同太陽輻照條件下的LCOE處于0.6~1.1元/kWh。該結論與文獻[10]中的數據相吻合,通過這兩組數據可以預測我國光伏發電成本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居民生活用電價格在0.65元/kWh左右,如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我國可在未來15年內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考慮近年來化石能源發電價格逐年上漲的現實,我國有可能在未來10年,甚至更短時間內,迎來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時代。

      5結論

      光伏發電趨勢范文第4篇

      [關鍵詞]屋頂;光伏發電;居民意愿

      [中圖分類號]TU5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38-0105-02

      1 南昌市居民屋頂采用光伏發電的實證調查

      1.1 問卷設計與研究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在2014年2月至4月進行,調查對象為南昌市部分碩士研究生和居民,地點為前湖大道口、銀河城小區、幸福家園小區等。總共發放問卷100份,其中有效問卷83份,有效率為83%。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內容:一是受訪者的背景信息,二是家庭基本情況,三是受訪者對屋頂光伏發電相關信息的認知程度,四是受訪者對屋頂光伏發電的接受程度和消費意向。

      1.2 調查結果的描述性分析

      1.2.1 受訪者背景信息和家庭基本信息

      受訪者男女比例各占40.96%、59.04%。其中66.26%的受訪者處于25歲以下,45歲以上占8.43%。碩士研究生占25.30%,初中以下占8.43%。40.96%的住房屬于自建,商品房住房占50%。74.7%的受訪者住房擁有屋頂,91.56%為平屋頂。對于住房屋頂,66.26%處于閑置狀態。

      1.2.2 居民對屋頂光伏發電相關信息的程度分析

      在對光伏發電產品是否了解的問題上,比較了解的只占16.86%。對于國家有關光伏屋頂發電相關政策的了解程度有74.7%的受訪者表示不太了解。49.39%、16.86%的受訪者認為屋頂光伏發電的吸引點在于節能和環保。對安裝屋頂光伏發電最關注的問題是考慮費用問題的達到49.39%,而安全、屋頂資源和盈利各占25.30%、8.43%、16.86%。這表明大多數人對光伏發電產業并不熟悉,對屋頂光伏發電的認知程度并不高。

      1.2.3 居民對屋頂光伏發電的接受程度分析

      在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66.26%的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會注重環保,不會注重環保的只占8.43%。認為現有的火力發電嚴重污染環境的受訪者占25.30%,比較同意的占40.96%。而在供電方式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愿意嘗試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的受訪者高達74.7%,其中16.86%的受訪者表示可以考慮。

      1.2.4 居民對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的消費意向分析

      如果在屋頂光伏發電總成本控制在2萬,收益抵消成本的時間在4年內的前提下,愿意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的居民人數占總人數的33.73%,有很大可能性安裝和還需考慮的比例高達66.26%。在回答影響安裝屋光伏發電的最大障礙這個問題時,49.39%的受訪者選擇成本,其余依次是發電效率25.30%、安裝和政策各8.43%。

      1.3 調查小結

      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居民對于屋頂光伏發電及政府對其的政策補貼了解程度不高。在回答影響對屋頂光伏發電安裝的問題時近一半的受訪者選擇成本,1/4的受訪者選擇了發電效率。我們認為,在影響推廣屋頂光伏發電的因素上,光伏發電成本、政府政策的實施力度及居民對光伏發電的認識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2 影響居民屋頂推廣光伏發電的影響因素分析

      2.1 光伏發電自身存在的問題

      2.1.1 從成本角度分析

      無論是集中式的大型光伏電站還是分布式的屋頂電站,經濟性是光伏發電是否被采用的最重要因素。從表1可以看出光伏發電相較于傳統發電方式成本較高,年運營時間較短,上網電價高。

      2.1.2 從發電效率(光伏組件)分析

      在不考慮光照因素的前提下,屋頂光伏發電的發電系統組件的選擇對光伏發電的發電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其中以光伏電池為最,而電池的選擇卻有很大的主觀性。用于光伏電站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有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電池。從表2可以看出晶體硅電池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轉換效率也很高,在應用中居主導地位。

      2.2 政府實施力度不強

      雖然我國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屋頂光伏發電的發展,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重號召輕落實,政策連貫性不夠,支撐體系不夠完善[2]。國內對光伏應用市場的扶持政策主要有“金太陽工程”和對分布式電站的補貼。但這些扶持政策基本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實施細則。政府補貼以經濟補助為主,比重達到 50%,但沒有設計出一個有效協調機制,光伏制造企業、施工單位、電網公司、物業、建筑物業主間關系和權責不清;而“金太陽”工程補貼較明確,但地方政府一般只是給予配套補貼,補貼范圍和比例不明確,用戶難以核算安裝成本,無法預期收益和收回成本期限,采購光伏電站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此外,政府扶持政策基本上是在光伏電站安裝時給予一次性補貼,而電站建設完成之后的驗收、測試、并網缺少政策指導[3]。

      2.3 居民對屋頂光伏發電以及相關政策的認識不足

      目前我國太陽能屋頂的市場認識很低,居民對光伏發電的組件、效益等不了解,對政府出臺的政策關注度不強。如江西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補貼每峰瓦補貼4元,二期工程暫定為3元,補貼程度在下降。但是二期政策出來了,仍有多數居民對屋頂光伏發電相關信息及政策不是非常了解。

      3 推廣居民屋頂光伏發電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技術研發降低發電成本

      目前居民是否采用光伏發電的最重要因素是成本,所以要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而降低成本要從光伏組件開始。光伏材料生產成本的降低,轉換效率的提高,光伏發電波動性、有效存儲等問題的解決,是積極鼓勵技術研發的方向。

      3.2 政府補貼與居民對屋頂光伏發電的認知程度相結合

      短期內看,屋頂光伏市場發展必須得到政策支持,特別是經濟補貼。因為短期內光伏電站發電成本與傳統化石能源發電比較仍有較大差距;同時,光伏電站初期安裝成本的下降空間已經不大。如果缺少政府補貼,以目前的價格在家庭住戶推廣光伏電站幾乎是不可能。因此,補貼雖然不能解決光伏應用市場發展的全部問題,但確實是短期內光伏應用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現行補貼政策必須繼續執行下去[3]。

      3.3 加大對居民相關屋頂光伏發電的宣傳普及

      在我國太陽能屋頂還處于示范階段,政策效應還不是很明顯,普通民眾對其更是知之甚少[4]。為加強居民對屋頂光伏發電的了解,創造良好的信息對稱的環境,可以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居民,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推廣屋頂光伏發電的宣傳,提高居民對于屋頂光伏發電的認知程度,促進政府政策與光伏發電的信息對稱的形成。

      4 結 論

      在我國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屋頂資源的條件下,通過對屋頂光伏成本的降低、居民了解程度的加深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屋頂光伏發電能夠走進多數家庭。推廣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它揭示了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趨勢下,人們不僅有注重環保節能的意識,而且愿意為之放棄一部分個人消費用于環境質量的改善。

      參考文獻:

      [1]葉.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1):22-23.

      [2]黃健.我國屋頂陽光發電的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2.

      光伏發電趨勢范文第5篇

      關鍵詞:分布式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TM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4) 04-0000-01

      隨著能源短缺與能源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價格會不斷升高,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的步伐,尋找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迫在眉睫。太陽能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可再生能源,不僅分布廣,無污染,而且可再生,被國際上認為是最好的化石能源替代品[1]。

      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可再生能源產業,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很多國家正積極研究光伏發電技術,并出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財政補貼等政策,以促進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來應對能源短缺現象[2]。

      光伏發電技術是一項優化未來能源構成的高新發電技術,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快速發展將加速遠程監控系統的開發和推進相關技術的市場需求。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遠程監控系統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手段。

      一、分布式光伏電站簡介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是指在用戶現場或靠近用電現場配置較小的光伏發電供電系統,支持現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或者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

      二、分布式光伏發電特點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它倡導就近發電,就近使用,就近轉換,就近并網的原則,以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還可以降低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輸出功率相對較小,一般而言,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容量控制在數千瓦以內但小型光伏系統相比大型的投資收益率并不會降低;

      二是污染相對很小,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環保效益突出;

      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地的用電狀況,但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問題,而且具有間歇性;

      此外,還有安全可靠性高,抗災能力強,非常適合于遠離大電網的邊遠農村、牧區、山區供電,不需要遠距離輸送電力,成本低、效率高[3]。

      三、分布式光伏電站監控體系結構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基本設備包括光伏電池陣列、光伏方陣支架、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并網逆變器、交流配電柜等設備,另外還有供電系統監控裝置和環境監測裝置。其運行模式是在有太陽輻射的條件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組件將太陽能轉換輸出的電能,經過直流匯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電柜,由并網逆變器逆變成交流電供給建筑自身負載,多余或不足的電力通過聯接電網來調節。

      四、分布式光伏電站監控系統技術

      分布式光伏發電倡導盡可能就地消納,通過配電網接入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需要對光伏發電進行監控和管理,以保證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分布式光伏發電一般在農村、牧區、山區,發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業區附近建造,通常建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上。這給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監控和管理都帶來了挑戰,我們可以通過遠程監控來解決這一難題。

      (一)通訊技術。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通信方式有多種類型。主要取決于城市中心、市區、郊區、農電等不同的地理位置。通信介質也分多種,包括:光纖、電力線載波、無線等方式。光纖通信具有容量大、傳輸距離遠、抗電磁干擾、無輻射等特點,是市區配電網自動化首選的一種通信方式。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其性價比也比較適中。無線方式通信實施比較方便,而且布置靈活,但容易受干擾。電力線載波通信方式比較適合農電及遠距離線路,價格也相對便宜。

      (二)監測系統的構成。由數據采集系統、數據傳輸系統、數據中心組成。數據采集系統應至少包括環境監測設備,電參數監測設備等。

      1.數據采集。數據采集是指從傳感器和其它待測設備等被測單元中采集需要的數據,送到上位機中進行分析、處理的行為。電壓傳感器用于采集光伏陣列的輸出電壓、蓄電池電壓、逆變器輸入電壓、直流負載的輸入電壓。電流傳感器用于采集光伏陣列的輸出電流、蓄電池電流、逆變器輸入電流、直流負載的輸入電流。智能傳感器用于采集逆變器的輸出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溫度傳感器和調理板用于采集室外、光伏組件和蓄電池的溫度。輻照儀用于測量水平面的太陽總輻照度和光伏陣列表面的輻照度。

      2.數據傳輸系統。電站數據監測系統中監測裝置與數據采集裝置之間、數據采集裝置與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傳輸。根據分布式光伏電站、電力部門的不同情況選擇相應的通訊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并確保數據傳輸的方便和安全。

      3.數據中心。通過實現統一的數據定義與命名規范,集中多個光伏電站數據的環境。軟件部分是整個監測系統的核心,從傳感器采集得到的信息量將全部送至該部分進行數據處理和顯示。提供了強大的圖形界面,顯示畫面生動,一目了然。

      五、我國分布式光伏電站發展現狀與前景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曾過度依賴國外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受歐債危機、歐盟及美國“雙反”等事件的影響,國外市場持續低迷,中國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也因此呼吁國內光伏市場的快速啟動。

      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已被廣泛應用在家庭供電、道路照明、景觀照明、交通監控、大型廣告牌、發電站,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呈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2012年12月1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要著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單位、社區和家庭安裝和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文件中,將在每個省建設500MW分布式光伏的規模化應用示范區[4],這是國內啟動的至今最大的光伏項目,這些政策極大鼓舞了國內分布式光伏產業的發展,我國分布式光伏產業迎來了重大的挑戰和機遇。

      參考文獻:

      [1]陳晨,陳明明.太陽能光伏發電現狀分析及發展方向[J].動力與電氣工程,2013.

      [2]王斯珍.我國已成為全球主要太陽能電池生產國[J].四川水利發電.2008(124):14-15.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