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煤的工藝性質

      煤的工藝性質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煤的工藝性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煤的工藝性質

      煤的工藝性質范文第1篇

      關鍵詞:煤田;地質勘探;煤質工作;煤質指標;煤炭資源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3-016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3.085

      煤炭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而在煤田地質勘探中對煤質的勘探工作是煤炭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內容。煤質工作能夠為煤田地質報告提供地質情況的數據,并且顯示出煤質指標。此外,煤質工作還能引導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并為礦井的開采提供有效資料。

      1 什么是煤質工作

      在進行煤田地質勘探工作中,煤質工作主要包括對煤田地質的具體情況以及煤炭質量的詳細指標來做出一定的書面的地質報告,不僅能幫助我們評價煤炭的開發和利用,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做好礦井采掘計劃。所以,在對煤田地質勘探中,負責煤質工作的工作人員應向整個工作的設計部門提供出煤田的具體情況,具體包括以下四點:(1)煤層的地質構造,主要包括裂隙、褶曲和斷層以及煤層所具有的傾角及它的變化規律;(2)煤質的結構和厚度、各分層的變化情況以及層間距離和變化規律等;(3)煤質的具體特征,主要包括煤炭的種類、成分(水分、硫分、灰分)、硬度、可選性以及它的變化規律等;(4)裂隙透水性、斷層透水性、含水層厚度、滲透系數和位置以及透水層厚度等。

      2 煤田地質勘探中勘探煤質的重要意義

      煤質工作對煤田地質勘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為煤炭開采工作排除安全隱患,進而制定相應的開采方針,煤質工作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 合理評價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煤質工作能夠依據煤質特征的調查制定相關報告,分析勘測出煤的種類、水分、灰分、硫分以及發熱量等多項指標,并優化相應的煤質開采工作,最終使得煤質開發和利用的策略更合理化。同時,煤質工作對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評價,使煤礦企業了解所需開采煤礦的質量、開采條件以及相應的準備措施。總之,煤質工作能夠通過分析地質勘探的結果,將單純的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確保煤質資料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2 在煤礦設計中為確保煤質提供一定的憑據

      在設計煤礦時,需要考慮到煤炭的水平及盤區的劃分、所使用的排矸方式、對回采工作面的設計、應用的排矸設施以及井田劃分的選擇等工作,這時就應該將煤田地質勘探中所提供的地質資料作為參考依據來對整個工作進行指導。在對水平及盤區進行劃分工作時,需要考慮到煤層的厚度、煤質變化規律、煤種的不同以及地質構造等一系列的因素。將煤田劃分成井田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地質、煤質以及煤層等多方面的因素,盡可能以自然地質的構造線、水文地質與煤種的變化線等因素作為井田的邊界。至于對回采工作面進行相應的設計時,還應該考慮到工作面的采高、一定的推進度、相應的斜長以及工作面未來走向的長度等參數,之后還要依據煤田地質報告中提供的相應資料來確定這部分參數,進而合理選擇作業中的回采工作面的位置、之后的合理分層和所使用的回采工藝,進而使開采出的煤炭產品的質量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

      2.3 為礦井煤質的技術管理工作樹立堅實的基礎

      煤質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1)煤質工作需要確定煤層質量及其分布規律,同時了解采區的具體情況,再根據其實際制定出適合的開采計劃;(2)可以根據煤層質量以及儲量的相關信息,擬定出相應的開采計劃,確保煤炭質量能夠達到穩定、合格的目的;(3)煤礦的開采需要滿足用戶的需要,并且開采后要對其進行一定的加工,再根據加工后的具體情況來對煤炭產品的種類以及等級進行合理的安排,達到在合理且有效地利用資源的基礎上使企業獲得最大收益的目的;(4)掌握影響煤質的各項因素,對煤質變化要有預見性,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對于煤炭企業而言,煤炭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煤炭企業主要是以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來進行煤炭的開采,因此加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有利于長期的發展。目前,煤炭企業需要制定長遠的計劃和開采方案,因此煤質工作顯得更為重要。煤質計劃作為煤礦在生產與經營計劃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能夠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十分直接的影響,所以企業的煤質計劃需要得到準確的科學方法和數據的支持。此外,還需將煤質的種類和特征等內容編制到煤質計劃中。由此可知,地質勘探中所獲得的數據的準確性會與煤質計劃制定的準確性產生直接的關系,同時也關系到是否能夠完成既定的質量指標,這些工作對企業產品的質量與信譽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決定著煤炭企業與企業中員工的發展。

      2.4 分析數據審定強化了煤質質量的研究

      分析數據審定是煤質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在煤田地質勘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煤質工作時,需要全程分析煤質屬性,而在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就需要分析數據審定,從而對勘測的數據進行合理的取舍,最終保留科學有效的數據。

      3 做好煤田地質勘探中煤質工作的措施

      在對煤田進行勘探工作的過程中,怎樣才能夠選到最具有代表性的煤樣是對煤質特征進行評價以及找到它的變化規律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煤田地質勘探中需要做好以下五點工作:(1)采集鉆芯煤的過程中,需要將煤芯的采取率控制在80%~92%的范圍中。采取率較低意味著煤質檢驗結果不是很精確,這樣將會導致煤樣煤層檢驗結果和開采后存在很大的差異;(2)在開始鉆取時,如果鉆頭受到摩擦而使本身產生熱量導致起火,研究煤種變化需要依據分析樣本得到的數據,盡管這樣的分析在實際中沒有任何意義;(3)必須去除煤礦中所含有的鋼渣以及鐵渣等磁性物質,如果這類物質存在,就會對灰分的測定產生干擾,甚至還會干擾煤灰的成分以及灰熔融性;(4)若在采集樣本時不小心摻入了碎石或泥垢等異物,將會提升樣本的灰分。如果用水對煤炭的樣本進行沖洗,則可能會溶解樣本中的Na、K元素的堿性化合物,從而使樣本的灰分降低,同時影響煤礦質量指標的檢測。因此,需要避免與水分的接觸,用干燥的布擦掉樣本表層的泥垢;(5)對于形成年度較晚的煤種來說,在采集完樣本后一定要將樣本密封存放,從而避免樣本與空氣或是水分等接觸,出現一定的化學反應。這是由于煤樣自身的化學性并不穩定,在直接與空氣等接觸后它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因此在存放樣本時可使用惰性氣體來對放置樣本的容器進行填充,從而來達到有效防止或使氧化速度減慢的目的。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當下構建節約型社會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努力追尋的目標。因此,為了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就必須提高煤炭的開采質量,滿足社會的能源和環境保護需求。近年來,我國煤田地質勘探技術不斷發展,在勘探速度和精度上都有很大提升。然而,面對煤炭開采技術的自動化和現代化,我國的煤炭地質勘探技術達不到要求,必須不斷進行深入的改進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胡明巖.煤田地質勘探中煤質工作的重要性[J].中國煤炭,2009,35(11).

      煤的工藝性質范文第2篇

      [關鍵詞]協作性公共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 美國州際協議

      [中圖分類號]C9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09)05―0050―05

      在美國,州際協議(Interstate compacts)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州之間協商達成,并經國會同意的法律協議,締約州受協議條款和《聯邦憲法》“契約”條款拘束,就像商業交易中雙方或者多方當事人受契約約束一樣。這是一種最有法律約束力的州際合作機制,它使州與州可依憲治原則,通過政府間契約基礎而非科層權威把他們自己聯合起來形成自主性的區域公共管理關系社群,構建州際區域公共協作性公共管理的制度框架,從而在一種一致性、有序的、可預見的區域環境中促進資源、技術和信息實現跨州整合、流動與共享,共同運用這些資源、技術和信息,滿足州際區域交易方面的各種欲望,促進州際區域協作秩序的發展。作為一種最古老的州際合作形式,州際協議的歷史和美國自身的歷史一樣悠久。州際協議最早起源于北美殖民地時代英屬殖民地間邊界和土地爭端治理中的“協議”程序,經由邦聯時代的初步發展,到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的頒布,則標志著州際協議進入了正式化與永久化發展階段。至今,州際協議已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

      一、州際協議的憲治框架:美國《聯邦憲法》“協議”條款

      (一)美國殖民地時代的“協議”程序:州際協議的原型

      在美國殖民地時代,廣泛存在的英國女王特許狀使得各殖民地的邊界不斷變更,從而有關殖民地邊界和土地產權的爭端也不可避免。當時英國女王已經授權英國樞密院(The Privy Council)解決了北美殖民地間的許多邊界爭端和土地產權沖突。具體程序是:由殖民地先向英國女王,然后由英國皇家調查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審理這些爭端案件。當皇家調查委員會作出判決時,爭端各方可以向英國樞密院上訴。顯然,這種爭端治理機制類似于今天的法庭訴訟(Litigation)。但在當時,英國政府和殖民地總督憑借行政命令,還規定了解決邊界問題的另一種方式,這就是美國殖民時代著名的“協議”程序(The Compact Process),它可能是美國州際協議的原型。通過“協議”程序,各殖民地的代表(這些代表一般稱呼為“委員”)可以坐在一起通過談判和協商,簽訂邊界協議。有時候,英國樞密院派專門的委員到北美殖民地現場監督和促使爭端各方達成協議。這些協議必須得到英國樞密院和英國女王的批準后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因為女王的批準將合法化殖民地間通過談判達成的各種邊界協議。英國女王通過頒發特許狀(Charter)許可和批準這些協議。當這些協議獲得了女王批準后,簽訂協議的各殖民地必須嚴格執行,并且英國樞密院和女王在殖民地的王室總督會監督這些協議的實施。如果殖民地間通過談判和協商的方式,也就是締結協議不能解決這些爭端和沖突問題時,則可以通過英國樞密院向英國女王上訴,之后通常交由英國皇家調查委員會對這些爭端案件進行調查,并將調查和審理結果移交女王,由女王作最后裁決。實際上,這種方式帶有訴訟特性。

      因為訴訟增加了英國女王和皇家調查委員會調解這些殖民地間沖突的負擔和訴訟成本。法庭訴訟被證明不是解決殖民地邊界爭端和州際問題的一種理想手段。“協議程序”在當時是一種能為各方所認可的治理機制。通過設計“協議程序”,北美殖民地人民獲得了更多的自治權,他們能夠真正自主治理他們之間的爭端與沖突。這與當時殖民地人們所進行的各種為爭取自治展開的自發性斗爭是分不開的,也創造了一種和平解決北美殖民地間邊界爭端的傳統。從這個意義上看,殖民地邊界與土地產權爭端治理的協議程序的產生也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制度變遷的內涵。雖然這些殖民地在解決當地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存在差異,但到1700年,一種普遍的邊界爭端自治制度實踐模式已經形成。

      上述解決殖民地之間爭端和沖突的兩種機制在北美獨立革命以前已經有100年的歷史。其中,協議主要被用來通過確定殖民地間的管轄邊界,合理界定和保護殖民地間的邊界和土地產權。殖民地間協議(Inter-eolonial agreements)在當時是相當普遍的,經各殖民地總督簽署并經女王批準后,協議將對簽訂爭端各方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即使后來美國建國和《聯邦憲法》實施以后,這些邊界協議繼續有效。

      “協議”程序在北美殖民地時代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政治發明,它以英國女王法令形式體現出了北美殖民地之間通過相互訂立圣約和“把我們自己聯合在一起”的協作治理方式,為后來美國“國父們”(The Founders)學習和創新這種爭端與沖突治理制度、規則與模式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進而也有助于設計《邦聯條例》和《聯邦憲法》中有關協調州際關系的制度安排。到美國建國后,對持續地解決殖民地間邊界爭端的方法的要求最終導致了“州際協議”最早在《邦聯條例》中體現,并隨后在美國《聯邦憲法》中被繼承和被正式制度化了。

      (二)美國《聯邦憲法》“協議”條款:州際協議的憲治框架

      美國建國初期,原有的殖民地和新獨立的州不斷發生邊界爭端。隨著州際關系緊張和州際合作變得十分重要。這使得從國家憲法制度的高度設計大家可信賴的、相當規律的協調州際關系的制度安排顯得非常重要。《邦聯條例》(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是由深深意識到州際爭端與沖突和熟悉調節這些爭端與沖突的政治家們制定的(Frankfurter and Landis 1925,685-758)。加上從17世紀初期至18世紀中后期,英屬北美殖民地已經通過協議(Agreements)程序來解決殖民地間的各種爭端,這種政治經驗,使美國國父們充分意識到雙邊和多邊州際協議可以用來解決州與州之間的爭端和通過合作行動來解決跨邊界的問題。1776年8月20日,大陸會議最后審議通過的《邦聯條例》中對有關協議的條款作出如下規定:沒有合眾國國會的同意,任何州不能與任何國王、君主或國家締結任何聯盟、協議、同盟或條約。……沒有合眾國國會的同意,兩個或更多州不能在他們之間締結任何條約、聯盟或同盟,并且具體指出簽訂該協議的目的以及持續的期間。從該條款可以看出,《邦聯條例》的起草者們非常含蓄而精巧地使殖民地時代的“協議”程序(The Compact Process)最早在《邦聯條例》中得到了具體體現,后來被明確寫進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從某種意義上講,北美殖民地時代的“協議”程序和邦聯時代的州際協議經驗,直接影響了獨立后美國《聯邦憲法》“協議”條款(The Compact Clause)的出

      臺。

      《聯邦憲法》第1條10款這樣規定:“任何州不得締結條約、同盟或聯盟;……任何州,未經國會同意,不得與其他州或外國締結協議”。《聯邦憲法》“協議”條款在立憲選擇層次上賦予州享有締結州際協議的有限選擇權,為州與州之間在集體選擇層次上建構州際協作關系秩序提供了一種激勵與約束共存的制度化結構,體現了聯邦性與國家性、授權激勵與限權約束、分權與制衡、自治與共治等雙重原則的有機結合。之所以這樣設計《聯邦憲法》“協議”條款,一方面,基于授權激勵的考慮。州際競爭與合作是聯邦制的內在產物。調和這種競爭,促進州際協作對于聯邦制的有效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州際協議已被證明是解決州際爭端和加強州際合作的一種重要機制。因此,從國家憲法的高度,在立憲選擇層次上設計這種促進州際協作的法律制度框架,有助于強化這種州際協議的基礎,也借此激勵各州組織州際協作行動的信心。另一方面,基于限權約束的考慮。為了阻止各州之間進行合謀或者顛覆合眾國,從而造成對合眾國的政治安全和下級政府間有效競爭的破壞,進而削弱聯邦的政治平衡的可能性,因此,州際協議必須得到國會批準才具法律效力。授予國會對州際協議的批準權,即,一項州際協議只有得到國會的同意才能生效,借此可以約束州際協作的濫用。憲法規定國會同意的基本目的在于確保沒有任何州際協議能夠反對國會的立場。很顯然,這表明國會對能夠限制州際商務的州際協議具有最后決定權。當一項州際協議將增加各州的政治權力機關或者損害聯邦政府的至高權威時,即影響到聯邦政治權力結構的平衡時,得到國會的同意是非常必要的。這實質上體現了契約主義(聯邦性)與國家主義(國家性)的雙重傾向,貫徹了分權與制衡的政治原則――以聯邦權力制約州權力,預防州權濫用,確保州際協議不會侵占聯邦的政治特權,從而維護了國家的根本利益。

      二、州際協議的類型和功能

      (一)州際協議的基本類型

      賴特提出了四種類型的政府間政策:邊界或管轄型政策;分配型和發展型政策;規制型政策;再分配型政策。作為一種政府間關系形式,州際協議具有政府間的政策內容和特點,所以筆者根據賴特對政府間政策內容的分類,將州際協議分為四種類型:州際邊界協議(Interstate boundary or iurisdiction-al compacts);州際分配或發展協議(Interstate distributive or developmental compacts);州際規制協議(Interstate regulatory compacts);州際再分配協議(Interstate redistributive compacts)。目前,這些類型的州際協議共有300多份,涵蓋的領域包括邊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流域水資源管理、環境污染共同防治、區域經濟發展、大都市區治理、共同資源開發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

      1、州際邊界協議。州際邊界協議主要是用來界定或重新劃分州與州之間的邊界或行政管轄區范圍,解決州際邊界爭端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北美殖民地時代和美國建國初期,協議通常用來調解殖民地之間、州與州之間的邊界爭端和沖突。一旦經過各成員州批準并得到國會的同意。州際邊界協議就永久地確定了成員州之間的邊界。從現有州際協議的成員構成來看,邊界協議主要用來界定兩個州之間的邊界和管轄范圍。即雙邊州際邊界協議。美國建國以來最早的州際邊界協議是1780年賓西法尼亞與弗吉尼亞締結的邊界協議。而弗吉尼亞與肯塔基在1789年締結的邊界協議是美國《聯邦憲法》頒布實施以來的第一份州際協議。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新簽訂的州際邊界協議主要有北卡羅萊納與南卡羅萊納邊界協議(1981年),新罕布什爾與緬因邊界協議(1985年),加利福尼亞與內華達州際水資源管轄協議(1987年),南達科他與內布拉斯加邊界協議(1990年),弗吉尼亞與西弗吉尼亞邊界協議(1998年),密蘇里與內布拉斯加邊界協議(1999年),喬治亞與南卡羅萊納邊界協議(1999年),奧克拉馬與得克薩斯邊界協議(2000年)。

      2、州際分配或發展協議。州際分配或發展協議的主要特點是,政策所產生的利益分配給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州的居民或具體的行政管轄區,而政策的成本是分散化的。這意味著,雙邊州際分配或發展協議(bi-state distributive or developmental compacts)傾向于促使具有明顯的利益獲得者的政策和政治條件。目前主要的州際分配或發展協議有《紐約新澤西港務局協議》(1921年),《科羅拉多河協議》(1922年),《特拉華河流域協議》(1961年),《華盛頓大都市區交通管理局協議》(1966年),《五大湖流域協議》(1968年),《南部區域發展政策協議》(1973年),《州際固體垃圾處理協議》(1982年),《中西部客運鐵路協議》(2000年)和《五大湖-圣?勞倫斯河流域水資源協議》(2005年)等。

      3、州際規制協議。州際規制協議政策的成本集中由所針對的目標群體承擔,而政策的利益是分散化的。州際規制協議有時由尋求阻止國會立法干預涉及州際問題的州政府的規制權力的經濟利益集團所推動。目前,美國州際規制協議涵蓋的政策領域主要有污染控制、公共安全、營業執照、個人從業資格許可、交通車輛運載、自然資源開采、保險、治安等。如《波托馬克河協議》(馬里蘭和弗吉尼亞,1958年),《新英格蘭州警察協議》(康涅狄格、緬因、馬薩諸塞、新罕布什爾、佛蒙特和羅德島,1934年),《新英格蘭州際水污染控制協議》(康涅狄格、緬因、馬薩諸塞、新罕布什爾、羅德島和佛蒙特,1947年),《駕駛執照協議》(1958年),《交通工具安全協議》(1958年),《華盛頓大都市區交通規制協議》(馬里蘭、弗吉尼亞和哥倫比亞特區,1960年),《教育從業人員資質州際協議》(1968年),《州際環境協議》(紐約、新澤西和康涅狄格,2000年),《州際護士許可證協議》(2000年),《州際保險品規制協議》(2003年)。但有些州際協議名為規制,實際上并沒有賦予協議以強制和規制的權力效力,如《州際采礦協議》(1971年)。

      4、州際再分配協議。州際再分配協議所涵蓋的政策領域包括福利、醫療健康、公共援助、教育、社區公共事務等。州際再分配協議主要有《西部區域高等教育協議》(1953年),《州際收養與醫療互助協議》(1984年),《州際地震應急管理協議》(1989年),《五大湖地區森林防火協議》(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蘇達,1989年),《中西部區域高等教育協議》(伊利諾、堪薩斯、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蘇里、內布拉斯加和俄亥俄、威斯康星等8個州,1991年),《州際應急管理互助協議》(1996年,49個成員州,加利福尼亞州除外)。

      (二)州際協議的主要功能

      1、構建跨州統一法律制度框架,促進了州際協作行動的制度化。在美國聯邦治理體制環境下,各州按照《聯邦憲法》“協議”條款確立的憲治原則,通過談判和協商,自愿簽訂州際協議,構建以治理跨

      州共同問題或推動共同政策議程為目標的跨州協作性公共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框架。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州際區域法制協作,是相互獨立的政治管轄區政府主體就他們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的合作立法,是建構州際協作秩序的基本形式。這種州際區域法制協作的主要目的是相互獨立的政治管轄區對他們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采取立法協作行動,形成州際協作的理念和程序,設計一致的行為規則,創造州際協作秩序運行的法制基礎,實現跨州區域法制一體化,推動州際協作性公共管理行動的制度化與規范化。通過州際協議所建構起來的跨州區域法制協作框架,為州際協作行動創造了激勵和約束的結構,減少了由跨州市場交易、分工發展和資源流動所帶來的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各州所面臨的由于國家的發展與領土的擴大和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所帶來的跨州區域公共問題,創造了州際協作行動的法制基礎。

      煤的工藝性質范文第3篇

      材料與設備鹽酸洛美沙星、甘油、乙醇、依地酸二鈉、配液罐(吉林華通制藥設備有限公司,型號:PG 2001.1);液體灌裝機(上海拓達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型號:HHGNX-2);貼標機(上海拓達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型號:HH LT);標示掃L(溫州華僑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型號:M F-380F)。

      1. 2處方和處方依據

      1. 2. 1處方鹽酸洛美沙星15.0 g;甘油1260 g;乙醇1230 g;依地酸二鈉5g;純化水適量(定量至5000 mD,制成1000支((5 m 1/支)。

      1.2.2批量10000支或20000支。

      1.2.3原料用量折算方法

      折干折純投料量旬=批量(瓶)X原料處方量(g/瓶) (1一干燥失重)X干燥品含量

      1.2.4處方依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W S1一水一034)一20027.。

      2操作過程

      2. 1生產前檢查各生產工序檢查作業場所是否有清場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檢查設備容器具是否有已清潔狀態標志,計量器具是否有校檢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檢查設備狀態是否有完好及待運行狀態標志等。

      2. 2稱量按批生產指令對物料名稱、規格、批號、數量等進行雙人復核,確認無誤后按批處方量準確稱量,經操作人及工藝員、質檢員復核無誤后轉至配制工序。

      2. 3配制①取少量純化水加熱至40 -45 0C,保溫,加入鹽酸洛美沙星,超聲5m,加入純化水并攪拌使其全部溶解;②將處方量的依地酸二鈉加入到鹽酸洛美沙星溶液中,攪拌使之溶解,備用;③將處方量的甘油和乙醇加入配液罐中,攪拌使混合均勻,加入上述備用溶液,再加入純化水至定容量,攪拌30min;④過濾;取樣檢驗。

      2. 4灌封①調整裝量,標示裝量為每瓶5m1,平均裝量小低于標示裝量,每瓶裝量限度小得低于標示裝量的93%;②每小時抽查1次裝量,如有異常可隨時增加抽查裝量次數;③抽查擰蓋的嚴密性。剔除小合格品,將合格品與小合格品分別做好標記,并將合格品轉入中轉站,小合格品單獨存放,及時銷毀。

      2. 5待包品檢驗質檢員取樣送檢,檢驗項目為全項檢驗。

      2. 6包裝①包裝規格:5m1X1瓶X10盒X 40中包;②確認使用的包裝材料與該產品批包裝指令相符;③在藥品瓶上貼標簽,距瓶底邊基線2 mm處端正粘貼,小得有皺褶,標簽上要求打印批號及有效期至。之后連同1張折好的說明書裝入小盒。小盒按照規定打印批號,批號應清晰準確。每10小盒套上收縮膜。收縮膜要平整光潔;④大箱按批包裝指令卡印批號,批號應清晰準確日,5〕。將熱膜收縮好的中包整齊擺放在大箱中,每箱40中包,并裝有裝箱單,用膠帶封箱,打包呈井字形。

      2. 7清場以上各工序在生產結束后按《清場標準管理規程》}M P-PM -0039-00)的要求進行清場,并填寫相應記錄。

      3小結

      鹽酸洛美沙星為哇諾酮類第3代廣譜抗菌藥,對大多數細菌有優良的殺菌作用,其在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感染癥時療效特別顯著 , 殺菌力強。在該滴耳液中加入乙醇 , 可以增加藥物溶解度及滲透作用 , 幫助藥物作用于炎癥部位 , 有一定的刺激性。甘油可緩和乙醇對黏膜的刺激性 , 并可延長藥物在局部的滯留時間。該滴耳液黏度適宜 , 作用迅速而持久 , 并呈弱酸性 , 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 符合滴耳液的全部質量要求。

      參 考 文 獻

      [1]高洪燕 , 張詠 . 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制劑的研制 . 中國醫藥科學 , 2011(14):52-53.

      [2] 盛高峰 . 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的制備及臨床應用 . 濟寧醫學院學報 , 2010(5):10-12.

      [3] 王劍林 . 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制備 . 醫藥導報 , 2003(3):105-107.

      煤的工藝性質范文第4篇

      [關鍵詞]洗煤廠 中煤磁選尾礦管路改造 煤泥重介分級旋流器改造 尾煤泥處理系統改造 粗中煤泥分選 指標可控 效益最大化

      中圖分類號:P6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0-0019-01

      一、概述:

      伴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自2012年下半年起,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嚴酷的市場環境使得眾多煤炭企業紛紛改革圖存,或實行產業結構的重新分配,或進行工藝流程的優化調整等。孫村煤礦洗煤廠為適應煤炭市場新形勢,滿足客戶對產品指標的要求,充分結合自身生產實際,對現有洗煤生產工藝進行了調整,實現了精煤、中煤、煤泥三種產品質量的可控性。

      二、針對當前煤炭形勢,采取的主要措施:

      1、改造中煤磁選尾礦管路,實現了洗煤效益最大化

      為更好的適應礦井提升高硫煤的提升,洗選廠根據洗煤技術數據分析,經過多次探討,在中煤磁選機尾礦管增設了4寸管路:當入洗高硫煤時,開通管路將中煤磁選機尾礦引入精煤泥桶,通過摻入高灰煤泥來提高精煤灰分。

      根據現場采樣推算,此4寸管路每小時通過中煤泥水40m3,濃度為50g/L,則每小時向精煤當中摻入量為:40*50/1000=2噸。

      管路上設置閥門,當入洗高硫煤時進行開啟,按每天入洗10小時高硫煤,精煤價格950元/噸、中煤價格500元/噸計算,每月可產生經濟效益:2噸/小時*10小時*30天*(950-500)元/噸/10000=27.0萬元。

      通過這一舉措,一方面做到了精煤質量可控,確保低灰的高硫精煤灰分合格,另一方面提高了精煤產率,實現了洗煤效益最大化。

      2、煤泥重介旋流器改進,保證精煤產品質量

      在選煤工藝里,精煤泥回收是重要的一環,是煤泥水能夠得到妥善處理的前提。在本廠設備流程中,煤泥重介旋流器對中煤泥和精煤泥進行分選,其效果好壞直接關系到中煤泥、精煤泥回收率和質量。通過對凈化懸浮液的煤泥重介旋流器做單機檢查資料分析,旋流器底流(中煤泥)+200網目以上的煤泥占71.3%,加權平均灰分10.7%,這部分低灰分物料產率高,灰分低,進入中煤產品中,降低了中煤泥灰分。如果將其摻入旋流器的溢流(精煤泥)中,會提高粗精煤泥產率和灰分,也相應提高精煤產率和灰分,增加經濟效益。

      經過分析研究,孫村煤礦洗選廠將煤泥重介分級旋流器組拆除兩組,分別在入料管上焊接一根4寸彎頭,彎頭底部插入溢流槽,替代一組旋流器;根據原煤煤質情況,以及精煤產品的灰分,適當調節摻入煤泥重介分選旋流器的入料量,不經過旋流器分選,直接進入煤泥重介旋流器的溢流,進入了精煤泥回收系統(精煤磁選機),穩定調節精煤產品質量。

      通過煤泥重介旋流器的使用改造,可提高1856篩上精煤泥回收率0.5%個百分點,也相應提高了最終精煤產率和灰分,保證了精煤產品的質量穩定。

      增加經濟效益:年產精煤量為80萬噸,精煤泥占精煤產品的五分之一,精煤泥增加0.5%,增加精煤量為80萬噸÷5*0.5%=800噸/年,精煤與中煤的差價為(1070-530)=540元/噸,800噸*540元/噸=43.2萬元/年。

      通過對煤泥重介分選旋流器的使用進行技術改造,既能提高中煤泥灰分,又能提高精煤泥的灰分,增加精煤泥的回收率,從而也相應的提高精煤產品的灰分,增加了經濟效益。

      3、完成尾煤泥處理系統改造,實現中煤、尾煤灰分的可控

      為滿足客戶對中煤發熱量的不同要求,選煤廠積極完成尾煤泥旋流器\高頻篩系統的改造,實現了尾煤泥桶內物料的雙系統處理:1、當客戶需要中煤發熱量較低時,將原先尾煤泥桶內進入φ30m濃縮機的物料通過泵打入到新安裝的尾煤泥旋流器內,底流進高頻篩,篩上物經刮板摻入到中煤產品中,增加中煤產率;2、當客戶要求中煤發熱量較高時,尾煤泥桶內物料依然進入φ30m濃縮機,提高尾煤泥灰分。

      通過在尾煤泥高頻篩進行實際取樣計算進入中煤皮帶的尾煤泥,平均為5t/h,灰分平均為82%。此部分尾煤泥的摻入,不僅提高了中煤市場適應性,而且每月可增加中煤銷售等收入32.8萬元,極大的提高了礦井生產效益。

      4、安裝自動測灰儀,實時監控產品質量

      精煤是孫村礦洗選廠主要產品,原先精煤產品采樣采用的是人工手動方式且化驗時間較長,相對生產嚴重滯后,無法及時、準確的指導司機現場操作,不利于精煤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影響整體精煤產品質量。同時,原人工采樣頻率高,職工勞動強度大,不利于職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精煤皮帶安裝自動測灰儀,實時監測產品質量,檢測時間覆蓋所有生產時間,同時將手動采樣時間由原來的每15分鐘一次改為每半小時一次,整理化驗數據,用于核對、校正自動測灰儀讀取的數據。

      自動測灰儀檢測的數據及時、準確、有效,有利于司機及時調整工藝參數,保證精煤產品質量;減少手動采樣次數,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職工的工作效率。

      5、實施粗中煤泥分選,提高精煤回收率

      孫村煤礦選煤廠采用三產品無壓給料重介旋流器分選及煤泥浮選工藝流程。旋流器溢流(精煤)中分流出來的懸浮液經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選后,分別進入精煤磁選機和中煤泥磁選機,粗精煤泥和粗中煤泥分別回收,具體工藝流程見下圖:

      孫村煤礦選煤廠粗中煤泥主要來源于中煤磁選機尾礦,磁選機尾礦經分級旋流器濃縮分級后進入高頻篩脫水混入中煤。通過對高頻篩篩上物料(粗中煤泥)篩分浮沉試驗結果的分析,粗中煤泥中含有相當量的低灰精煤。因此,洗選廠聯合山科大,制定實施了粗中煤泥分選工藝流程:

      1、在洗煤車間五樓,將原Φ350mm濃縮旋流器拆除,原址上安裝新Φ350 mm三錐水介分選旋流器。

      2、在洗煤車間四樓南側,撤除原先舊弧形篩,安裝新振動弧形篩

      3、在洗煤車間三樓南側,撤除原先舊煤泥離心機,安裝新1856篩

      目前該工程處于調試運行階段,改進后,預計粗精煤灰分可控制在10%以下,占本級產率35%以上,改造后精煤產率可提高0.52%以上。按照年入選140萬噸原煤,每年可多出精煤0.73萬噸,年可增加銷售效益500余萬元。

      煤的工藝性質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異甘草酸鎂;降脂治療;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肝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6(a)-0097-02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Therapy for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and It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

      LIU Tian-bao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CM Hospital of Jiyuan City, Jiyuan, Henan Province, 45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and it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cases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May 2011-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ipid bas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PC III, C- I V, HA and ALT, AST, TBIL, -GT and other indexes of hepatic fibrosis gamma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difference of indexes of hepatic fibrosi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dex PC III, C- I V, HA etc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group w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 < 0.05). Before treatment, differences of liver function index, ALT, AST, TBIL, -GT and other gamma between group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within group compariso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each index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which can protect the liver cells,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NASH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fibrosis of liver cells, promot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so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Lipid-lowering therapy;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Liver function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改變,我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病率呈現逐漸升高趨勢,成為繼慢性病毒性肝炎后第二大肝病[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由脂質代謝紊亂以致肝內脂肪發生沉積并繼發病理生理改變所導致,包括單純性脂肪肝及由其演變而來的脂肪性肝炎(NASH)及肝硬化。NASH肝纖維化、肝硬化概率較高,嚴重時還會導致肝癌。NASH臨床治療以藥物為主,包括降脂類藥物、胰島素增敏劑、肝細胞保護劑等[2]。有臨床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在慢性肝病伴高脂血癥患者中的應用具有較高安全性,同時還可顯著降低血脂水平、促進肝功能的恢復[3]。該研究以該院于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患者展開研究,探析異甘草酸鎂聯合降脂治療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療效及對肝功能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2011年5月―2014年10月期間所收治92例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患者展開研究,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并分級,符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所制定非酒精性脂肪型性肝炎診斷標準[4],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超過正常范圍1.5倍,持續時間超過1個月,B超檢查顯示發生典型彌漫性脂肪肝改變,排除病毒性、酒精性、代謝性、藥物性、寄生蟲性等因素所引起肝損傷和肝臟腫瘤者,存在乏力、肝區疼痛、大便不暢、腹脹等癥狀中至少1種。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兩組,均為46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29~65歲,平均(44.7±5.8)歲。病程0.6~3個月,平均(1.2±0.5)個月。對照組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在31~66歲,平均(44.8±5.6)歲。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以調脂為主綜合治療,辛伐他汀(批號: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7793,規格:100 mg*10 s):20 mg/次,1次/d,治療期間控制體重、低脂低糖飲食、增加運動,療程6 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異甘草酸鎂(批號:國藥準字H20051942;規格:10 mL∶50 mg):200 mg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d,療程6周。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①肝纖維化指標,包括PCⅢ、C-ⅠV、HA;②肝功能指標,包括ALT、AST、TBIL、γ-GT。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各肝纖維化指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CⅢ、C-ⅠV、HA等指標均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的比較

      組間比較上,兩組治療前ALT、AST、TBIL、γ-GT等肝功能指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NASH患者肝細胞內存在類堆積,同時脂質過氧化、氧化應激等會引發繼發性肝細胞損傷以及炎癥反應[5]。基于此,降低肝細胞內及血清中游離脂肪酸對于 NASH 患者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

      該組將降脂為主綜合治療與異甘草酸鎂聯合降脂治療NASH效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聯合組肝纖維化指標下降幅度明顯更大,同時肝功能指標得到更顯著改善。他汀類藥物通過與HMG-CoA還原酶特異性結合產生競爭性抑制作用,以此改善機體血脂代謝。辛伐他汀為其中代表性藥物,可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肝細胞內膽固醇濃度,增加肝臟LDL受體表達,循環中LDL水平因此獲得降低,NASH癥狀得到改善[6]。再有,他汀類藥物還可抑制AOP-B100在肝臟合成,降低TG水平[7]。國內不少臨床研究也表明他汀類藥物在NAFLD或NASH中的應用可改善血脂紊亂,不良反應少,患者基本可以耐受,與該研究結果保持一致[8]。該組研究中,兩組AST、ALT、TBIL、γ-GT 等肝功能指標均明顯改善,但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更大,其中觀察組ALT由治療前(90.8±21.1)U/L降低至治療后的(42.6±14.1)U/L,降低幅度明顯,提示異甘草酸鎂治療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具有顯著積極意義,可在綜合治療基礎上進一步促進肝功能的恢復,臨床價值大。有國內學者進行大鼠試驗[9],結果顯示大鼠AST、ALT、TBIL、γ-GT水平均大幅降低,其中ALT降低幅度最大,推測原因在于異甘草酸鎂減少炎性細胞、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與血脂水平等機制有關。此外,其具有明顯抗炎作用,可提高肝細胞膜穩定性,疏通肝毛細膽管,利于膽汁排泄,進而發揮解毒、抗生物氧化、改善肝功能作用。也有研究提出,異甘草酸鎂肝功能保護機制與其它他汀類藥物不同,原因在于藥理研究發現異甘草酸鎂為18-α甘草酸,親脂性高,可與類固醇激素、脂蛋白受體結合而發揮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作用。體外研究證實,甘草酸胺類藥物可促進肝細胞促增殖,加速肝細胞修復及再生[10],從而抑制肝纖維化進展,為理想肝細胞保護劑。

      綜上所述,異甘草酸鎂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與降脂治療聯合治療NASH患者可有效抑制肝細胞纖維化,改善肝功能,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江奎,沈毅慧,劉祥川,等.替米沙坦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8):614-618.

      [2] 肖德梅,譚蘭香,姚專,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0,16(2):26-27.

      [3] 季巍巍,車念聰,法振鵬,等.清熱解毒法與養陰活血法對NASH大鼠IL-1β、IL-18影響的實驗研究[C]//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五屆內科肝膽病學術會議暨國際中醫藥管理局專科專病協作組(肝病組、傳染病組)會議論文集,北京:中華中醫藥學會,2012:635-638.

      [4] 劉靜,柳銀蘭,楊文君,等.高脂高果糖飲食誘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和鑒定[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6):445-450.

      [5] 張諍,潘勤,段曉燕,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動物模型的建立與鑒定[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9):658-663.

      [6] 梁黎,傅君芬.肥胖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 23(8):568-570.

      [7] 韓玉香,劉國旺,錢靜,等.健肝降脂丸聯合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觀察[J].天津醫藥,2014,42(6):610-612.

      [8] 胡可榮,張志勇,袁劍鋒,等.保肝降脂飲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瘦素含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0,20(6):356-357.

      [9] 劉繁榮.降脂理肝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結型)的臨床療效評價[D].咸陽:陜西中醫學院,2013.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