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品分裝安全要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環保技術在農作物種植業中的應用
農作物種植過程一般為:種子土壤施肥灌溉除草滅蟲收割加工農產品。農產品安全生產主要考慮2個方面:一是產地必須安全、無污染。二是生產過程應保證安全。產地的環境如土壤、灌溉水遭受污染,農產品的安全生產就缺乏保障。如果生產中,各種農業措施不合理,如化學除草劑、除蟲劑的使用,均可能造成農產品污染物超標。因此,采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大力開發抗逆(抗病、抗蟲、抗草、適應逆境)新品種,將是農業領域實施環保技術的關鍵。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即科學制定不同區域、不同土壤類型、不同作物的肥料施用配方,創造糧食增產條件。盤錦市大洼縣、盤山縣就推廣應用了此項技術,采集土樣330個,獲得數據1 600個,發放配方施肥卡1.2萬份,覆蓋面積2.67萬hm2,節約肥料量2 000 t,降低成本750元/hm2。應用生物除草劑代替化學除草劑,其優點是符合生態系統規律及減少農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目前,稻糠滅草技術已經在一些地區應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于2002—2003年開展了水田稻糠除草試驗、示范,撒施稻糠200 g/m2,綜合防效達到90%,水稻增產8.9%。國內外在微生物除草劑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1998年黃世文分離得到一淡紫灰吸水鏈霉菌,其發酵液對稗草有抑制作用,對水稻紋枯病有顯著防效;1999年黃世文等從稻田自然感病的稗草標本中,分離得到稗草生防菌株99-10。該菌株具有開發防除稗草生物除草劑的潛力;1996年陳勇等從稗草病葉上分離得到8種病原真菌,并篩選出對稗草致病性強、對水稻安全的尖角突臍孢菌(Exsrohilum monoceras),且對該病的流行學進行了研究,并向商品化發展;中國水稻研究所分離出一種防除稻田雜草的橙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施用量為6.75 kg/hm2,防效達45%。
工業受污染土地恢復耕作技術,在具有衛生環保、自我消毀能力(可降解)的聚合網狀覆蓋物下面放置原酸性細菌、植物與植物群種組織及促進土壤改良的微生物,快速對灰堆、采掘過的巖石及工業污染土地進行再生處理。被處理土壤下面能形成小型溫室效應,保證微生物發揮作用,并可提高植物生長速度。其優點是縮短重新耕作期限,對人、動物及鳥類絕對安全。適應于各種土壤、氣候及地理條件。
高效綜合生物肥料包括固氮細菌肥料、磷菌肥料、硅菌劑、鉀菌劑、多功能吸附劑。使用時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細菌接種,對秧苗根系進行細菌接種,對土豆塊根進行處理,對任何栽種的植物均可進行灌澆。在液體中培養活菌種的基礎上培養的試驗樣品——土壤細菌活性劑,能夠為土地提供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農作物產量,使受工業污染土地能夠重新耕作。固氮細菌肥料為植物根系提供氮、氨,分離出生物殺菌劑,防治真菌疾病,合成刺激植物生長的植物激素,使其與化學制劑結合起來,降低農作物硝酸鹽含量的50%~70%。磷菌肥料在不溶解的情況下提煉出磷酸鹽供植物吸收,刺激植物根系的生長,改善谷物麥麩面筋質量。硅菌肥料能把天然硅酸鹽換成其他形式的硅提供給植物,激活土壤微生物群,積累細胞壁中硅的含量使作物更加茁壯??山档偷V物肥料用量的25%;使作物成熟期提前10~15 d。提高作物產量:谷類400~900 kg/hm2,白菜4 000~8 000 kg/hm2,胡蘿卜2 500~5 000 kg/hm2,土豆3 000~8 000 kg/hm2。其具有長期效應、使用簡單、價格低廉、環保衛生等優點,對于人類、動物、鳥類及昆蟲絕對安全。
農作物種植中環保技術的應用涉及農業生物資源和生物技術,減少了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品的使用,進而達到減少污染、產品優質無害以及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目的。
2環保技術在畜牧養殖業中的應用
畜牧養殖過程中的主要污染問題之一是畜禽糞尿的不合理排放,我國畜禽糞便每年產生量在17.3億t,進入環境的氮有1 600萬t,磷有360萬t以上。畜禽糞中還含有大量的Cr、As等重金屬。目前,比較好的處理禽畜糞便設備有家禽糞便加工設備,該設備保證了家禽糞便的有效利用和獲取高品質有機肥以及獲得熱能和電能所必需的高溫分解氣體。設備由接收含水量85%的家禽糞便混合物的容器組成。在接收容器中,混合物經過攪拌,通過真空管道送到高溫分解爐中。在爐中家禽糞便進行加熱和缺氧翻攪等熱處理。在熱處理過程中會高效分解出沼氣,預處理凈化掉水汽,然后貯存在氣體容器中。沼氣可用作設備能源,獲取電能和熱能。經過熱加工后含水量15%的家禽糞便經冷卻,精選并送入存貯倉,進行分裝并貯存,以利于進一步使用,該設備每天可加工禽畜糞便50 m3。加工廢料無需輔助能源,安裝使用方便。
喂養牛的全份額混合飼料生產技術,用于生產適合每一群動物生產和哺乳期的混合飼料。該工藝是將日料最有價值成分的重量計量和消耗量登記;在存儲槽里積累成品混合料??商岣邉游锷a率10%~15%;節省飼料5%~7%,解除了動物喂料的手工勞動,一個操作員可給400~1 000頭母牛分配飼料,可喂養5 000頭。該工藝在列寧格勒州家鄉內部股份公司、紅色近衛軍內部股份公司和布列期特州“奧期特羅梅特切沃”農業生產合作社等生產部門推廣;在開發階段曾在列寧格勒州和活洛格德州的一系列部門進行推廣。
現代農場項目,由2棟6排牛欄組成,每棟有408個連接擠奶設備的畜位。采用無牧場喂養、自由放養、散放隔離喂養。適用于小牛群的舒適喂養,動物給定成分全日量混合飼料寬槽規定標準額飼養,奶牛在自動化擠奶室擠奶,按指定程序每天打掃并運出糞便1次,通過光線通風屋脊進行牲畜棚的排氣通風。使用輕便建筑構件,可有效利用通往農場暖房的糞便排泄溝??色@得每頭牛年產奶量8~10 t,勞動力支出(基本人員)每頭牛每年不高于7人。降低建造價格,保護環境不受污染。2004年該項目得到列寧格勒州農工和漁業綜合體委員會主席的正式批準。
畜牧養殖業環保技術的應用是按可持續發展觀,把環保技術引入畜牧養殖業生產中,對畜牧養殖業實行全程控制,以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促進畜牧養殖業的生產、消費與環境相容,降低整個畜牧養殖業生產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
3實施農業環保技術的建議
農產品安全要從源頭抓起。只有實施農業環保技術,才能有效控制農業污染,確保農產品安全。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制定農業環保技術的法規和政策。實施農業環保技術必須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因此,需要制定相關的農業環保技術條例,明確管理部門。二是研究開發實施農業環保技術的配套技術。實施農業環保技術一定要有相應的技術保障,國家在技術開發方面要加大投入。如開發與農業過程有關的清潔農藥、清潔肥料、清潔飼料添加劑、清潔獸藥、清潔種苗等,建立農業生產的監控體系,使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達到環保技術要求。三是開發和推廣有機資源循環利用。農業生產和加工中產生大量有機廢棄物,既是一種污染物,影響清潔生產,又是一種資源,可綜合利用。技術上要攻關,政策要保證,使這些有機資源在農業生態中循環利用,從而減少化學品對農業生態的干擾,使農業環保技術能穩步實施[4-5]。四是建立農業環保技術示范區。實施農業環保技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工程,需要各部門多方面合作,需要多學科、多種技術的組合,要以點帶面加以推廣實施。因此,建立農業環保技術示范區非常重要。
4參考文獻
[1] 呂志軒.農業清潔生產的經濟學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 莫測輝,吳啟堂,李桂榮,等.關于我國21世紀農業清潔生產的思考[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0,10(1):42-45.
[3] 紫千.中德現代化示范農場項目深入推進[J].農機質量與監督,20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