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地理信息系統;集成二次開發;基礎開發

      1、地理信息系統內涵

      地理信息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創立并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英文全稱為為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地理信息系統融合多種學科,包括地圖學、遙感學、測繪學、空間科學、環境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等,是現代用來分析和處理海量地理數據的重要技術手段,不同的應用領域對地理信息系統有不同的定義,有的側重GIS的技術內涵進行定義,有的偏重GIS的應用功能進行定位。比如有的把它定義為對空間數據進行采集、存貯、提取、分析以及顯示的工具,有的定義為協助發展和規劃,進而做出決定的工具,無論側重哪個方面,GIS都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獲取地球信息,利用數學方法完成信息之間的轉換、預測、驗證。這一過程的核心是計算機技術,數據庫、地圖可視化和空間分析是基本技術,地球系統內的信息流組成其主要研究內容,主要研究和服務對象是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系統與其他信息系統相比,它的顯著優勢是具有處理空間分布數據的能力。通過有效結合屬性數據和空間數據,再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分析、處理,最后用圖表或曲線形式反映出來,為社會服務。

      2、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開發的方式

      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方式包括基礎開發、借助GIS工具進行二次開發和集成二次開發,在基礎開發過程中,開發者不依賴GIS軟件,而是利用程序設計語言采集、處理、分析空間數據信息,采用相關算法進行獨立設計。這種開發方式可以大大節省成本,但是設計復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功能無法與商業化GIS軟件相比。借助GIS工具進行二次開發,當前大多數軟件商都向開發者推薦利用GIS軟件開發宏語言,用戶利用宏語言能夠非常方便地進行二次應用,但是這種開發方法的宏語言非常有限。集成二次開發是利用專業的GIS工具軟件,實現GIS的基本功能,利用可視化開發工具作為開發平臺,進行二者的集成開發。目前主要有OLE/DOE技術和GIS組件技術。

      3、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現狀

      3.1應用于礦產資源調查、預測。近年來,隨著地理信息系統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礦產資源的調查、評價與預測中,這種應用在地理信息系統產生初期就受到國內外找礦工作者的關注。在礦產勘查階段使用該技術,能夠幫助找礦工作者準確快速判斷地形,了解地貌露頭巖組合特性,以及地下構造形態、斷層走向等信息,工作者可以通過掌握這些信息,繪制出常規測繪無法達到地區的地形圖,如沙漠、高原、戈壁等,對找礦工作者有很大幫助。

      3.2應用在城市規劃和管理領域。城市規劃和管理涉及的要素非常廣泛,包括人口、交通、環境、資源、金融、經濟等等,GIS數據庫管理可以把這些信息全部納入城市系統,然后進行城市多目標的開發規劃。近年來,GIS技術在我國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發達城市已將建立了相當完善的GIS管理系統,還有一批城市如海口、洛陽等地正在積極籌備建設城市GIS系統,GIS系統的建設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促進了城市飛速向前發展。

      3.3應用在水文和水利領域。GIS技術可以用來研究河流治理、水污染以及洪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問題。GIS技術有著傳統方法無法企及的優越性,不僅速度快而且信息量龐大,并可實現思維的可視化,通過對水情、水庫、雨量信息的掌握,可以高效解決水文模型研究中一直存在的數量不足、信息量單一的問題,大大豐富了水文地質的研究領域,提高了水文模型研究的精度。我國的黃土高原小流域動態監測系統研究、黃河三角洲洪水災情分析系統研究、黃土高原三川河流區域治理與開發信息系統研究等在這方面的應用研究比較突出。

      3.4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近年來,GSM移動通信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使得GIS的應用范圍擴展到人們的生活中,集成GIS、GPS、GSM技術已經在車輛安全防范系統和調度系統內得到應用。有效地幫助人們反劫防盜,為醫療救護提供有效引導,舉個醫療救護方面的實例,當患者向急救中心尋求救助時,監控中心可以通過GIS電子地圖查找患者的具置,同時搜索最近的急救車進行救援,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當患者進入救護車后,監控中心利用雙向通話功能,對救護車上的施救醫生進行指導,通過GIS的最優路徑功能,指引救護車用最快速度到達醫院。患者、家屬、醫生之間也可以通過GIS,并有效結合GPS、GSM無線通信和網絡,可以建立全方位的溝通體系,幫助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如果在車輛移動目標、重點保護單位、家居等安裝GPS、GSM無線通信設備,那么無論我們在哪里在干什么事情,都可以通過由GIS、GPS、互聯網等無線通信技術組成的綜合服務系統中獲得幫助和商務服務,使我們真正處于全方位、立體的數字化生活中。

      本文主要介紹了地理信息系統在不同領域的應用現狀,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并且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展,不僅為人們提供功能更加豐富的服務平臺,并且極大地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金區.輕量級網絡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與應用[D].北京:中國科學院博士后研究報告,2012.

      [2]陳述彭.地球信息科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黃杏元.地理信息系統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 區域商業環境 區域經濟發展 區域營銷戰略

      信息和信息技術加劇了全球化進程、塑造了新的生產方式、改變了商業規則,自然也影響到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規劃和實施。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地理數據的長期積累,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性商業和經濟活動中,將越來越重要。據估算,超過80%的商業和經濟數據具有空間特性或與位置有關;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空間性的數據,可以優化配置資源,降低商業運行成本,并規劃、監測、改善區域商業和經濟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應用到社會經濟數據的管理、分析、描繪,為解決復雜的區域經濟問題提供地圖表現、區域營銷、空間決策支持、空間規劃等服務。本文從理論上探討地理信息、商業環境和區域經濟發展間的關系,并結合中國廣東的區域發展狀況,系統地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術在商業和區域經濟中的應用,旨在改善區域商業環境,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和塑造區域形象,為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創造條件。

      1 從區域商業和經濟的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統

      學術界對于地理信息系統概念的理解是比較多樣化的。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門新技術,在其產生后短短的三、四十年的歷史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GIS集數據庫、制圖、空間分析功能為一體,并以對空間數據進行分析的功能為其特色。GIS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繁雜的數據管理、多源的成果表達形式和空間數據分析提供了最為快速、方便、準確的方法和手段。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多學科的邊緣綜合性學科,其核心技術是計算機科學,基本技術是數據庫、地圖可視化及空間分析。在應用領域中,它和遙感系統(RS)、全球定位系統(GPS)密切結合,更加發揮出它的巨大作用,使其在調查、分析、決策、管理和控制等方面顯示了它的不可替代的支持功能。

      地理信息系統在研究、開發和市場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①地理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從單用戶的桌面系統和專業化的部門系統,轉向融入業務流程的企業級系統,以及基于Internet的公眾參與系統;從單一的結構層次和客戶機-服務器模式二層結構,轉向基于Web技術的三層結構。②地理信息系統的認識論、方法論和實際應用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以數據、技術和應用為主體的信息系統,強調空間數據模型、空間分析、空間可視化、智能信息技術等;以信息學、地理學和社會學理論為基礎的地理信息科學,著重研究使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術背后的一系列技術和理論問題。③強調開放型的地理信息系統,即基于Internet的、可互操作的、可公眾參與的地理信息系統,目的是為開發商提供一系列地理信息標準和地理信息技術方案,最終為社會提供廉價的地理信息和相應的應用服務。④地理信息市場正日益擴大,正逐漸從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專業用戶市場,轉向以私人機構為主的商業用戶市場,地理數據正直接或間接地滲透到包括商業和經濟在內的各種社會活動中。

      地理信息系統使用多種空間模型,如點—場模型、網格模型、拓撲模型、對象模型等,并配合關系型或對象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來表現不同尺度的自然和社會現象,廣泛地應用于空間數據管理、空間規劃、空間決策、資源分配、區域營銷等方面。很多商業組織,包括政府醫療部門、零售商、直銷商等,越來越對帶有位置信息的社會經濟數據感興趣。由于希望減少決策方面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人們總是傾向于掌握更多的信息,傾向于規劃和控制未來的行為;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術,將會隨著相關工具研究和開發的成熟,逐漸滲透到經濟活動的很多方面。從空間經濟角度看,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能夠改變空間經濟體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地理信息技術是(現有的或潛在的)廣泛應用于戰略決策、方案評估和決策實現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在日常商業和經濟活動中,大規模地使用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統,似乎并不遙遠;工業界的微軟公司正在研究將數字地圖技術嵌入到日常辦公軟件中,Open GIS聯盟正致力于定義和開發標準化的可互操作的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 。

      2 從地理學看區域商業環境

      改善投資和商業環境,吸引區外和國外的直接投資,不僅被發展中國家,也被發達國家用來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戰后,在美國、英國和荷蘭等西方國家中,一個重要的城市經濟發展目標就是營造良好的企業運行環境,從而吸引外國投資。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資源驅動的成熟期和投資驅動起步期,吸引資本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制定“適當”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政府需要及時地理解、評估、監測本地的商業運行環境和變化趨勢,為投資人提供宏觀的指導和服務。商業環境的概念對于處在經濟轉型期的需要引入市場機制的中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定義什么是商業(投資)環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精確地定義商業的概念也是困難的。不同的學科背景,不同的學者對商業環境的認識也有差別。簡單地理解,商業環境是商業組織所處的外部環境,包括背景性的環境和運行性的環境。從國際商業的角度,商業環境指一個公司之外的,影響到公司的全部要素之和。為了便于“管理”商業環境,學者們提出了一些模型,如國內模型、國際模型和工業模型。

      空間性是商業環境的重要特征之一。考慮到有多種多樣的因素影響到整個商業活動,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商業環境。即使對于同一地理區域,不同的商業組織,由于其業務范圍的差異,將形成多個主觀性商業環境認知。隨著商業目標的變化和商業決策的調整,企業也需要重新調整對于外圍環境的認識。另一方面,在不同尺度的地理區域中,商業環境的概念具有明顯的差異;對于不同空間尺度的商業環境的研究,例如全球和國際性的宏觀區域、國家和區域性的中觀區域、城市和本地性的微觀區域,強調的重點往往是不一樣的,研究目的也不相同。

      研究區域商業環境對于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理解商業空間特征,把握空間變化趨勢,監測商業環境的變化,宏觀上和中觀上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決策信息,制定總體規劃,微觀上也可為投資者提供指導和服務。從本地政府的角度,研究本地區域性的商業環境,可以幫助本地企業家和潛在的投資者,為他們提供決策信息,分析市場范圍和價值,有利于制定公司遠期發展目標。

      3 地理信息系統與區域營銷戰略

      簡單地理解,區域營銷(Place-marketing)“理論”主要是從城市規劃理論和市場營銷理論相結合而發展來的。一個地方或區域,具有一定數量的“資源”,如基礎設施、房地產、公園、大學、博物館、海灘、居民等。區域營銷理論將地方或區域資源當作是產品,將這些區域內的投資者、游客等買家當作是消費者。區域營銷的發展策略包含兩大要素:區域規劃、開發和產品營銷。區域規劃、開發主要是為了改善本地的硬件和軟件環境;區域產品營銷,一方面著重分析本地的市場狀況,以市場構成指導地方的規劃和建設,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手段,塑造本地形象,吸引消費者。區域營銷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發展目標和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方式和策略。

      區域營銷作為區域發展策略在北美和西歐的一些城市的實施相對比較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傳統的區域營銷理論著重從本地角度研究區域的“產品”、“消費者”和“市場”,以此作為振興區域城市經濟、塑造區域形象、選擇樣板項目、銷售本地產品和服務的基本依據。以區域營銷作為區域規劃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往往有不少誤區。第一,將營銷學的概念引入區域發展策略時,并不容易有效地鑒別區域的消費者,依此制定的目標和戰略規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第二,區域營銷注重本地的發展,往往可能和相鄰的區域在競爭方面產生沖突,若多個地區同時競爭相同的資源和客戶,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第三,地理的空間要素,雖然在一些區域營銷理論的論述中提到,但很少深入地討論。第四,信息技術,特別是地理信息技術,與區域營銷間的關系,也幾乎沒有理論方面的討論和實踐方面的驗證。

      地理信息系統正逐漸被營銷學接受,成為營銷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應用到以營銷學為基礎的區域營銷戰略中,改進傳統的區域營銷手段。一方面,地理空間是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Krugman認為“跨越空間的交易存在費用,生產中存在規模經濟”;專長于空間信息管理和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統,是區域經濟管理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基于地理位置的人口統計和社會經濟數據統計,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的市場分析方法,也為商業帶來了新的營銷手段。從地理信息科學的角度,重新審視區域營銷策略,提供新的區域營銷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區域營銷理論的不足。

      基于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統,區域營銷的內容、目標、手段、數據和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擴充和提高。如果存在小尺度空間上的人口統計數據、社會經濟統計數據、基本的地理區域數據、適當的消費行為調查數據和研究模型,地理信息系統可用來方便地分析市場的組成結構和空間形態,從而為本地的設施管理和公共服務(如健康服務、交通和通訊設施服務、緊急情況服務、土地利用管理、城市空間規劃等)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信息。基于Internet網絡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打破區域空間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塑造區域形象和組織“促銷”。區域營銷需要的技術和數據在美國已經基本成熟,低價位的軟件工具和空間數據,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很多官方和私人機構的網站上也已經有相當多的數據供應。在中國,計算機化的數據積累比較少,地理信息系統也相對昂貴,區域營銷的手段還比較單一;但隨著中國內部和國際間區域競爭的加劇,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突出,地理信息系統有很廣闊的應用潛力,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

      4 適應區域營銷戰略的區域地理信息系統(以廣東為例)

      廣東區域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問題,如環境和資源的矛盾比較突出,地區經濟水平很不平衡,特別是持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等。從區域營銷戰略的思路出發,本節著重從三個層次探討適應區域營銷戰略的區域地理信息系統:①將已有數據資源空間化,建立基于地理空間的社會經濟數據庫系統;②建立基于Internet網絡的數據交換中心,供應廉價或免費的空間數據;③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

      社會經濟數據庫系統是區域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傳統的社會經濟系統,其數據結構主要以關系型的數據庫為主,按專題和時間序列設計成數據表格,在某種意義上,是將傳統的印刷年鑒資料數字化,便于學者統計分析和建立區域經濟分析模型。比較新的趨勢是(很多國家的統計部門)直接出版數字化的統計和抽樣資料,并引入地理空間概念。在地理信息系統的支持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概念和應用目的,將這些統計數據按照一定的框架、方法、模型進行顯示、模擬、聚集、抽象、轉換。但是,建立詳盡的社會經濟數據庫系統不僅需要比較多的資源,而且尚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一個比較實際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資料,建立標準化的地理編碼,將現有的統計數據和地理數據合成。

      建立基于Internet網絡的空間數據服務中心的最終目的,是為各種各樣的用戶供應廉價或免費的空間數據。建設空間數據服務中心,首先要建立或引用一套空間數據質量標準、交換標準和描述標準;然后在區域性的信息基礎設施上建立基于Web站點的空間數據倉儲,使用戶能夠檢索到數據儲備,并了解數據的主題、空間范圍、質量、版權等;如果有需要,用戶還可以方便、快速地獲得所需的數據。初級的數據倉儲,主要是將區域性的地理和社會經濟數據,采用幾種常見的數據格式,存儲于Web服務器,用戶可以通過專門網頁進行數據查詢和下載。再進一步,建立專門的空間數據倉儲和數據交割中心,加上比較完備的元數據和目錄索引技術(如ANSI NISO的Z39.50標準),構成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用戶可以使用普通的數據引擎,使用關鍵字檢索所需的空間數據。美國的大多數州已經建成了這樣的數據服務中心。更先進的空間數據服務中心,是建立在“互操作”概念上的空間數據的共享、地理信息工具的共享;它的核心內容是分布式數據管理、協同計算,但這種理想的系統仍處于研究和開發的初級階段。

      區域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開發非常多樣化,如:①規劃用于基礎設施、教育、研究開發和醫療服務方面的公共投資;②理性地分配自然資源和控制土地使用;③服務于商業機會的尋找、篩選和戰略決策;④分析人口、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模擬市場的空間分割;⑤為商業公司和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信息等。這樣的應用系統在中國目前還很少見或僅是原形系統,如服務于“招商引資”的京九鐵路沿線投資環境信息系統。在美國已經有了一些應用的例子,如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Department of Commerce的Economic develop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用于支持商業擴張和制定經濟發展政策。開發多種多樣的地理信息應用是區域營銷戰略成功的關鍵之一。

      5 初步結論

      面向商業和經濟發展的地理信息系統仍然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因而在實際應用中,會有很多不能確定的問題。其中兩個最重要的問題是空間數據的缺乏和技術推廣的困難。在中國,空間數據庫的積累比較少,即使有一些數據存在,數據結構和格式也往往難于交換和共享;數據的積累需要消耗比較多的投資,這與中國的資金短缺相矛盾。同時,設計和實現可運行的、廉價的面向商業和經濟發展的地理信息系統,對于現有的技術,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前的GIS,僅只是“界面友好”,不是“應用友好”,只對GIS專業人員而言具有強大的功能,普通的用戶卻難于了解和掌握它。面向商業和經濟發展的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術,對經濟的影響是長期性的,對于塑造靈活的、具有競爭能力的商業,在組織生產、營銷、決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另一方面,它需要高額資金投入,也要培養相應的專業人材,這些對于發展中國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發展中國家的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幾乎還沒有啟動,最多處于建設初期,空間信息倉儲仍有待建立,更談不上廉價的地理信息供應和地理技術服務。這些都會阻礙地理信息和地理技術的傳播和推廣。

      地理信息系統與商業和經濟(作為一般性的題目)和地理信息系統與基于區域營銷的經濟發展(作為一個子題目),都是復雜的研究課題,本文只是一個初步總結,還有很多課題需要深入地研究。在技術層次上,需要結合中國的經濟和技術現狀,積累數字化的地理信息,利用已經存在的數據,逐步建立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和空間信息倉儲,并向社會提供廉價的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商業和經濟發展層次上,仔細考慮空間在商業和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將地理信息系統作為區域發展的戰略工具和可以降低商業運行(生產、運輸、營銷和零售)成本的日常工具。從經濟學的角度,空間經濟只是經濟的一個側面,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術應當和其它經濟工具協調使用、相互補充。在中國的現實狀況下,如何有效地積累地理空間數據,推廣地理信息技術,建設有效的空間信息服務體系,如何將之溶入企業和政府的管理、評估、規劃和決策業務中,如何合理使用稀有資源、降低交易成本等,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鄒倫,劉瑜等.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方法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陳才.區域經濟地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3]唐根年,徐維祥盧麗華.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區域經濟差異特征分區研究,經濟師,2003年第9期

      [4] 張鋼,朱文雋.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經濟問題研究中的應用,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數字化城市;地理新系統;發展與規劃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8-0208-02

      一、引言

      目前可推測的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統被稱為數字地球。它是二十世紀末由美國副總統戈爾提出的,數字地球是一種實用的、具有網絡特性的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的提出讓世界各國的地學專家開始認識到建設數字地球城市發展戰略將是推動各國信息化建設和社會經濟以及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地理信息系統經過不斷發展數字地球中投入了一個全新的科學工程項目――數字城市,數字城市從環境、資源、自然、社會等各方面集中收集信息,集中應用數字地球技術于城市,因此現代城市是由環境、社會、經濟共同構成的綜合性動態系統。準確的信息為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有效支持,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國際上數字城市的建設相繼拉開了序幕,例如說我國浙江省義烏市編制了“數字義烏”的設計方案,啟動了“數字義烏”的城市建設。

      就當前地理系統發展情況來看,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是城市信息領域的發展重點。數字城市體系的提出,為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條明亮的道路。從某種角度來看數字化城市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深入發展,是以城市信息系統要以數字化城市為前提,建設城市地理信息新系統。

      二、 數字化城市特點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目前狀況

      數字化城市相當于是一個空間信息虛擬化城市,它利用信息技術連接各種數字信息形成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對轉化為數字形式的城市基礎設施、社會資源、人文經濟等進行宏觀的管理以及調控,它具有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以及網絡化等特點。數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通過對空間信息進行虛擬,將城市空間具體化,并建立相關數據關系網,這是數字化城市最顯著的特點。網上商務、自動化辦公、電子金融、網上教育、網絡購物、網上娛樂等屬于數字化城市智能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視化就是將信息轉化為肉眼可見的具體實物,數字化城市系統通過把數據轉換為圖形等形式,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化信息和數據的內涵與現實意義。數字城市的可視化通過三維圖形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來實現,它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信息和數據的重要,數字化城市不斷提高可視化水平,便于人們加強對地理信息的認知和需要。而數字化城市信息系統中數據庫、信息能相互連接,要求數字化城市系統必須網絡化,在網絡的基礎上實現數據的處理和數據的共享等,為各行業的便捷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數字化城市地理新系統的優勢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數字城市的實質就是將具體設施數字化,抽象空間與具體數字有機融合,使城市信息數據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及更好地管理與處理。

      城市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對城市空間各種數據進行輸入、存儲、訪問、管理、更新、分析、顯示來實現對城市實體的宏觀管理以及調控。它是一種先進的科技技術,通過不同地理坐標空間位置為城市信息管理、規劃、建設提供良好地幫助。隨著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不斷發展與普遍應用,國內許多城市也相繼籌劃創建、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特別是很多城市已經在建設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設了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如部分城市實行的城市規劃、地下管線、電信等地理信息系統,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收益。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城市信息化的需求越來越大,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也越來越全面。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已經逐漸深入到各行各業、各個層次,因此產生了空間位置數據能共享以及交互應用等需求。此外人們對地理信息的認知、理解越來越深入,這也要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需要加快發展的步伐,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正迫切需要向集成化和整體化方向發展。

      三、 數字化城市地理新系統的發展規劃

      1.數字化城市與城市地理新系統的融合

      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被應用到空間信息虛擬化的數字化城市系統,包括虛擬城市技術、三維模型城市、網絡化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對數字城市的創建和發展有促進作用。數字城市是一個分階段發展的,它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在不同的時間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數字化城市還處在慢慢發展的過程中,它的主要技術手段是集成。立足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結果,當前建立的數字化城市地理新系統發展為時空數據庫,并把各種專題地理信息加載在空問基礎數據框架上;把各分布式空問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網絡集成,包括建立網站服務,建立動態異構數據庫訪問,查詢,空間分析,決策系統,建立元數據庫和網絡的標準化。

      數字城市的建設首先要建立空間基礎數據框架,作為其他地理數據的基礎參考框架,以上傳、整合各類數字化信息。空間基礎數據框架包含框架數據和框架服務,框架數據基本提取自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城市各種數字化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定位、空間分析的建立必須依靠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數據包括利用航空影像、衛星遙感影像與地圖數據制作DEM數字高程模型,此外還有4D圖像包括數字正射影像(DOM)、數字柵格地圖(DRG)、數字線劃地圖(DLG)等。對此類數據進行改造之后,數據可以重新被啟用并以此建造數字城市的空間基礎數據框架。

      2.數字化城市與城市地理信息系統

      在當前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中,由于缺少統籌規劃,并且也沒有統一標準,管理立法、標準和規范制定比較落后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成果難以滿足數字城市建設的需求。實際上,數字城市中的許多思路與工作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統中已加以考慮或付諸實施,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數字城市這樣的高層次發展思路和戰略目標。當前,從把握城市建設的總體層面上說,整合城市地理信息的時機已經十分成熟。但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信息的分類、信息的格式、系統配置、技術流程等方面要嚴格要求,務必保證數據的規范。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已采集、積累了大量地理信息數據,建立了各方面、各行業地理信息系統。由于統一地理數據標準的缺失,各專業部門在開發建設地理信息系統時無法整體把握,更多的是站在本專業本部門的角度考慮,在系統軟件選用、數據建模方法、數據格式、數據組織結構等方面各不相同,所采集的數據與建立的系統各不相干無法有效融合,不能共享和互操作。其次,目前城市地理新系統在采集、存儲、操作、分析數據時多采用空間度不夠的二維方法,無法滿足用戶重現地表特征以及恢復特征等需求,因此數字化系統還應該將三維技術應用到系統建設中,完善三維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運用三維技術在計算機上建立城市三維景觀模型,地理空間數據呈現直觀性,人們對數據的理解認識也更為的理解簡單容易,在工程設計、現場模擬、決策支持等方面具很高的實用價值。

      3.城市地理新系統數據維護

      數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統需要不斷的建設以及完善,因此數據的動態維護與更新十分重要。數據的動態維護包括系統硬件設施的完善、軟件的革新和系統數據的動態更新。系統在建設的過程也是系統在不斷老化的過程,如果系統保持原狀態不變,很容易導致系統發送錯誤的信息數據,系統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此,因此為了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更新機制的研究、完善地理信息新系統。這里還要了解一個概念就是元數據,元數據有利于用戶了解空間信息,元數據的數據量非常的大,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元數據的重視,建立元數據,通過元數據對地理空間數據的內容、定義、條件和其他特征的詳盡描述,使得空間數據的內容易于理解和操作。此外要加強對歷史數據的保存。歷史數據作為科學研究的必要依據,加強對數據的控制十分必要。隨著現代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地理數據變化更新也非常迅速。歷史數據必須加以保存,以便進行時空模擬及事件的逆時空反演的操作,并且該方法也有利于對數據進行查詢分析,一旦信息出現錯誤、缺失,還可以對信息進行及時修正、恢復處理。目前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更新在處理新的信息和過時的信息時,新的信息添加到數據庫中,刪除、替換掉原有數據,這顯然違背了數字化城市地理新系統的發展初衷。在數據更新時,建立專門的歷史數據庫,將原始的信息保存起來。這樣不僅避免數據重復影響數據有效性,也實現數據的動態變化。

      四、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與運用已日趨成熟,數字化城市作為城市信息系統的進化,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新的發展方向。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中,必須以數字化城市為指導思想,實現數字化城市地理新系統的戰略方針,并切實把握數字城市、城市地理信息產業化的新機遇,在產業化的進程中求開拓、求進步,為早日建成數字城市,實現城市信息化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簡逢敏. 從數字地球到數字城市規劃(上)──兼論上海城市規劃信息系統[J]. 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 2011(07)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地理信息系統 空間信息數據 數學模型

      Abstract: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s acquisition, storage, geographical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t tools, techniques and discipline, to map, graphics, or the data form said the result of the treatment, in national economic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re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Key word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ace information data mathematical model

      中圖分類號: 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現狀

      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融合計算機圖形和數據庫于一體,用來存儲和處理空間信息的高新技術。其研究應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利用GIS系統來處理用戶的數據;二是在GIS的基礎上,利用它的開發函數庫二次開發出用戶的專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GIS把地理位置和相關屬性信息有機結合起來,滿足城市建設、企業管理、居民生活對空間信息的要求,并借助其獨有的空間分析功能和可視化表達功能,為土地利用、環境監測、交通運輸、經濟建設、城市規劃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供輔助決策,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

      GIS是將地面的實體圖形數據和描述它的屬性數據輸入到數據中,即數據采集和編輯修改,最終建立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庫。

      2.2制圖功能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首先是將地面上的實體圖形數據和描述它的屬性數據輸出到數據庫中并能編制出用戶所需要的各種圖件。GIS不僅可以為用戶輸出全要素地圖,而且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分層輸出各種專題地圖,

      2.3查詢管理功能

      地理對象通過數據采集與編輯后,形成龐大的地理數據集,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來進行空間數據屬性的查詢,同時可以看到地圖上表示的查詢結果。

      地理信息系統大多采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屬性數據庫管理模塊的主要功能是用戶定義各類地物的屬性數據結構,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分析空間數據進行制定規劃和決策。

      3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例

      3.1地理空間數據管理

      主要是對以多種方式錄入的地理數據進行有效的數據庫管理、更新、維護、進行快速查詢檢索,以多種方式輸出決策所需的地理空間信息。為城市規劃、市政工程設計、城市交通等部門提供測繪保障服務。

      3.2綜合分析評價與模擬預測

      GIS不僅可以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還可以將對現實世界各個側面的思維進行評價,得到綜合分析評價結果;也可以將自然過程、決策和傾向的發展結果以命令、函數和分析模擬程序作用上這些數據上,模擬這些過程的發展,對未來的結果作出定量的和趨勢預測,對比不同決策方案的效果以及特殊傾向可能產生的后果,以作出最優決策。

      3.3空間分析和查詢功能

      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析功能包括空間特征的幾何分析、數字地面模型分析、網絡分析、數字影象分析和地理變量的多元分析。這些分析功能為分用戶提供了解決多種問題的有效手段,是地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地理對象的圖形查詢相應屬性信息;按照屬性信息的特點,查詢對應的地理目標。空間分析的目的是解決某類與地理空間有關的問題,通常涉及多種空間分析操作的組合。

      3.4地圖制圖功能

      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是從地圖制圖開始的,因而GIS的主要功能之一用于地圖制圖,建立地圖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不僅可以為用戶輸出全要素地形圖,而且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分層輸出各種專題,更重要的是由于GIS是一種空間信息系統,它所制作的圖也能夠反映一種空間關系,可以制作多種立體圖形,而制作立體圖形的數據基礎就是數字高程模型。

      3.5建立專題信息系統和區域信息系統

      專題信息系統具有有限目標和專業特點,系統數據項的選擇和操作功能是為特定的專門目的服務。這類信息系統主要以區域綜合研究和全面的信息服務為目標,可以有不同的規模,其特點是數據項多,功能齊全,通常具有較強的開放性。

      3.6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的結合的應用

      遙感數據是地理信息系統重要信息源。目前大多數GIS系統已揉進圖像處理功能,并把它作為其中一個子模塊。通過使用自動影像匹配和自動目標識別技術,處理衛星和航空飛機實時獲得數字影像,可以將正影影像疊加到數字地圖上,提供現勢性很強的地形數據。

      3.7屬性數據的綜合及融合

      現有的GIS中,屬性數據只是用于檢索和查詢或進行簡單的統計。在眾多項的屬性數據中,有時將幾個屬性項的屬性數值加以綜合,構成具有某領域特定意義的新屬性項的新屬性值,這種綜合是經過某領域研究人員深思熟慮的綜合分析,用數量表示某領域問題的綜合概念和結果特征。因此在數據融合前,必須把定性數據定量化,然后篩選出獨立、有用的變量,選擇相應的數學模型和模型單元,確定地質異常臨界值大小,根據它對未知單元進行異常圈定和異常評價,最后利用GIS其顯示結果。

      4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理信息系統將向著數據標準化,系統集成化,平臺網絡化和應用社會化方向發展,GIS的應用范圍將不斷發展不斷拓寬,在國防與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建文,閹積惠.地理信息系統及資源信息綜合 地質出版社,1993

      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范文第5篇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系統,空間數據庫.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處理系統技術是二次世界大戰后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之一.在信息的諸多類型中與空間相關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類.人類生存的地球這個三維空間中的萬物無不與空間位置相關,如何利用計算機處理空間相關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產生和發展的原動力.GIS技術在國防、城市規劃、交通運輸、環境監測和保護等與國民經濟乃至國家命脈相關的重要領域的成功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極大地刺激了GIS技術的迅速發展,使之成為世界各國激烈競爭的高科技熱點之一[1].國家科委將其列入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MAPGIS,VIEWGIS,CITYSTAR,GEOSTAR等一批優秀國產GIS軟件已經開始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國內GIS市場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本文將側重從GIS技術的角度討論GIS的定義、研究內容及研究動態.

      1.GIS的定義和研究內容

      1.1GIS的定義

      GIS是計算機科學、地理學、測量學、地圖學等多門學科綜合的技術.要給出GIS的準確定義是困難的,因為GIS涉及的面太廣,站在不同的角度,給出的定義就不同.通常可以從4種不同的途徑來定義GIS[2].(1)面向功能的定義.GIS是采集、存儲、檢查、操作、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系統.(2)面向應用的定義.這種方式根據GIS應用領域的不同,將GIS分為各類應用系統,例如土地信息系統、城市信息系統、規劃信息系統、空間決策支持系統等.(3)工具箱定義方式.GIS是一組用來采集、存儲、查詢、變換和顯示空間數據的工具的集合.這種定義強調GIS提供的用于處理地理數據的工具.(4)基于數據庫的定義.GIS是這樣一類數據庫系統,它的數據有空間次序,并且提供一個對數據進行操作的操作集合,用來回答對數據庫中空間實體的查詢.

      我們認為,雖然GIS是一門多學科綜合的邊緣學科,但其核心是計算機科學,基本技術是數據庫、地圖可視化及空間分析(見圖1);因此,可以這樣定義:GIS是處理地理數據的輸入、輸出、管理、查詢、分析和輔助決策的計算機系統.

      雖然GIS使用了地圖、可視化、數據庫等技術,但與CAD系統、計算機地圖系統、數據庫系統等均有很大的區別.

      CAD系統提供交互式的圖形處理功能,以輔助象建筑、VLSI等人造對象的設計,其主要特點是設計者與計算機模型的交互.目前許多CAD開始支持對象的非圖形性質,而GIS處理的數據大多來自現實世界,較之CAD的人造對象更為復雜,數據量更大.另外,CAD中的拓撲關系較為簡單.更重要的是,GIS強調對空間數據的分析,CAD這方面的功能要弱得多.

      計算機地圖系統側重于數據查詢、分類及自動符號化,具有輔助設計地圖和產生高質量矢量形式的輸出機制.它強調數據顯示而不是數據分析,地理數據往往缺少拓撲關系;另外,它與數據庫的聯系通常是一些簡單的查詢.

      數據庫系統是各種類型信息系統的核心.通用數據庫側重非圖形數據的優化存儲與查詢,其圖形查詢與顯示功能極為有限,其數據分析功能也很有限.然而,數據庫的一些基本技術,如數據模型、數據存儲、數據檢索等,都在GIS中廣泛采用,成為GIS的核心技術.

      由此可見,GIS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領域.GIS的研究內容很廣泛,下面我們從輸入、存儲、操作和分析、輸出4個方面來討論GIS的研究內容.

      1.2GIS的研究內容

      (1)輸入.地理數據如何有效地輸入到GIS中是一項瑣碎、費時、代價昂貴的任務,大多數的地理數據是從低質地圖輸入GIS.常用的方法是數字化和掃描.數字化的主要問題是低效率和高代價;掃描輸入則面臨另一個問題,掃描得到的柵格數據如何變換成GIS數據庫通常要求的點、線、面、拓撲關系屬性等形式.就這一領域目前的研究進展而言,全自動的智能地圖識別短期內沒有實現的可能;因而,交互式的地圖識別是矢量化方法的一種較為現實的途徑.市場上已有多種交互式矢量化軟件出售.

      目前GIS的輸入正在越來越多地借助非地圖形式,遙感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遙感數據已經成為GIS的重要數據來源.與地圖數據不同的是,遙感數據輸入到GIS較為容易,但如果通過對遙感圖象的解釋來采集和編譯地理信息則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因此,GIS中開始大量融入圖象處理技術,許多成熟的GIS產品,如MAPGIS中都具有功能齊全的圖象處理子系統.

      地理數據采集的另一項主要進展是GPS技術.GPS可以準確、快速地定位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點,因而,除了作為原始地理信息的來源外,GPS在飛行器跟蹤、緊急事件處理、環境和資源監測、管理等方面有著很大的潛力.

      (2)存儲.GIS中的數據分為柵格數據和矢量數據兩大類,如何在計算機中有效存儲和管理這兩類數據是GIS的基本問題.在計算機高速發展的今天,盡管微機的硬盤容量已達到GB級,但計算機的存儲器對靈活、高效地處理地圖這類對象仍是不夠的.GIS的數據存儲卻有其獨特之處.大多數的GIS系統中采用了分層技術,即根據地圖的某些特征,把它分成若干層,整張地圖是所有層疊加的結果.在與用戶的交換過程中只處理涉及到的層,而不是整幅地圖,因而能夠對用戶的要求作出快速反應.

      地理數據存儲是GIS中最低層和最基本的技術,它直接影響到其他高層功能的實現效率,從而影響整個GIS的性能.基于微機平臺的MAPGIS能夠快速、高效地處理多達上萬幅的海量地圖庫,這不僅在國產GIS軟件中處于領先地位,即使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仍是其中佼佼者,這與MAPGIS較好地解決了地理數據的存儲問題密切相關.

      (3)地理數據的操作和分析.GIS中對數據的操作提供了對地理數據有效管理的手段.對圖形數據(點、線、面)和屬性數據的增加、刪除、修改等基本操作大多可借鑒CAD和通用數據庫中的成熟技術;有所不同的是GIS中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對地物的描述,對其中一類數據的操作勢必影響到與之相關的另一類數據,因而操作帶來的數據一致性和操作效率問題是GIS數據操作的主要問題.

      地理數據的分析功能,即空間分析,是GIS得以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GIS提供的空間分析功能,用戶可以從已知的地理數據中得出隱含的重要結論,這對于許多應用領域是至關重要的.

      GIS的空間分析分為兩大類:矢量數據空間分析和柵格數據空間分析.矢量數據空間分析通常包括:空間數據查詢和屬性分析,多邊形的重新分類、邊界消除與合并,點線、點與多邊形、線與多邊形、多邊形與多邊形的疊加,緩沖區分析,網絡分析,面運算,目標集統計分析.柵格數據空間分析功能通常包括:記錄分析、疊加分析、濾波分析、擴展領域操作、區域操作、統計分析.

      (4)輸出.將用戶查詢的結果或是數據分析的結果以合適的形式輸出是GIS問題求解過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輸出形式通常有兩種: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或通過繪圖儀輸出.對于一些對輸出精度要求較高的應用領域,高質量的輸出功能對GIS是必不可少的.這方面的技術主要包括:數據校正、編輯、圖形整飾、誤差消除、坐標變換、出版印刷等.

      2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動態

      近年來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發展迅速,其主要的原動力來自日益廣泛的應用領域對地理信息系統不斷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計算機科學的飛速發展為地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先進的工具和手段,許多計算機領域的新技術,如面向對象技術、三維技術、圖象處理和人工智能技術都可直接應用到地理信息系統中[3].下面我們對當前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的幾個熱點研究領域作一介紹.

      2.1GIS中面向對象(objectoriented)技術研究

      面向對象方法為人們在計算機上直接描述物理世界提供了一條適合于人類思維模式的方法,面向對象的技術在GIS中的應用,即面向對象的GIS,已成為GIS的發展方向.這是因為空間信息較之傳統數據庫處理的一維信息更為復雜、瑣碎,面向對象的方法為描述復雜的空間信息提供了一條直觀、結構清晰、組織有序的方法,因而倍受重視[4].圖2展示了面向對象的GIS的一般結構.

      面向對象的GIS較之傳統GIS有下列優點:(1)所有的地物以對象形式封裝,而不是以復雜的關系形式存儲,使系統組織結構良好、清晰;(2)以對象為基礎,消除了分層的概念;(3)面向對象的分類結構和組裝結構使GIS可以直接定義和處理復雜的地物類型;(4)根據面向對象late_binding(后編譯)的思想,用戶可以在現有抽象數據類型和空間操作箱上定義自己所需的數據類型和空間操作方法,增強系統的開發性和可擴充性;(5)基于icon的面向對象的用戶界面,便于用戶操作和使用.

      SmallworldGIS是目前面向對象GIS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一些傳統的GIS也開始部分采用面向對象的技術,如ARC/INFO7.0,Intergraph的TIGRIS,SYSTEM9,FACET系統等.

      面向對象的GIS也存在一些尚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1)大對象的操作仍受硬件條件的限制;(2)對象的獨立性與顆粒度問題;(3)矢量和柵格數據統一的、支持動態拓撲結構和復合對象表示的面向對象的數據結構問題.

      2.2時空系統(spatio_temporalsystem)

      傳統的地理信息系統只考慮地物的空間特性,忽略了其時間特性.在許多應用領域中,如環境監測、地震救援、天氣預報等,空間對象是隨時間變化的,而這種動態變化的規律在求解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過去GIS忽略時態主要是受器件的限制,也有技術方面的原因.近年來,對GIS中時態特性的研究變得十分活躍,即所謂“時空系統”[5].

      地物除了具有三維空間中的空間性質外,如何刻畫時間維的變化也十分重要.通常把GIS的時間維分成處理時間維(transactiontimedimension)和有效時間維(validtimedimension).處理時間又稱數據庫時間或系統時間,它指在GIS中處理發生的時間.有效時間亦稱事件時間或實際時間,它指在實際應用領域事件出現的時間.

      根據處理時間和有效時間的劃分,可以把時空系統分為4類:靜態時空系統(staticSTsystem)、歷史時態系統(historicalSTsystem)、回溯時態系統(rollbackSTsystem)和雙時態系統

      (bitemporalSTsystem).(1)靜態時空系統.它既不支持處理時間,也不支持有效時間,系統只保留應用領域的一種狀態,比如當前狀態.(2)歷史時態系統.它只支持有效時間,這種系統適用于事件實際發生的歷史對問題求解十分重要的應用領域.(3)回溯時態系統.它只支持處理時間,這種系統適用于信息系統的歷史對問題求解十分重要的應用領域.(4)雙時態系統.它同時支持處理時間和有效時間.處理時間記錄了信息系統的歷史,有效時間記錄了事件發生的歷史.

      時空系統主要研究時空模型,時空數據的表示、存儲、操作、查詢和時空分析.目前比較流行的作法是在現有數據模型基礎上擴充,如在關系模型的元組中加入時間,在對象模型中引入時間屬性.在這種擴充的基礎上如何解決從表示到分析的一系列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2.3地理信息建模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modellingsystem,簡稱GIMS)

      通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對于大多數的應用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專用模型,目前通用的GIS大多通過提供進行二次開發的工具和環境來解決這一問題.如ARC/INFO提供的進行二次開發的宏語言AML.二次開發工具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它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過于困難.而GIS成功應用于專門領域的關鍵在于支持建立該領域特有的空間分析模型.GIS應當支持面向用戶的空間分析模型的定義、生成和檢驗的環境,支持與用戶交互式的基于GIS的分析、建模和決策.這種GIS系統又稱為地理信息建模系統.GIMS是目前GIS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目前實現通用GIS空間分析功能與各種領域專用模型的結合主要有兩種途徑.(1)松散耦合式.即除GIS外,借助其他軟件環境實現專用模型,其與GIS之間采用數據通訊的方式聯系.(2)嵌入式.即在GIS中借助GIS的通用功能來實現應用領域的專用分析模型.上述兩種方式總體上對用戶定義自己的專用模型的支持程度都是不夠的.目前的GIS離支持實現數據集定義、模型定義、模型生成和模型檢驗的全過程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GIMS的研究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動向.(1)面向對象在GIS中的應用.面向對象技術用對象(實體屬性和操作的封裝)、對象類結構(分類和組裝結構)、對象間的通訊來描述客觀世界,為描述復雜的三維空間提供了一條結構化的途徑.這種技術本身就為模型的定義和表示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而在面向對象GIS基礎上研究面向對象的模型定義、生成和檢驗,應當比在傳統GIS上用傳統方法要容易得多.(2)基于icon的用戶建模界面.建模過程中的對象和空間分析操作均以icon形式展示給用戶,用戶亦可自定義icon.用戶在對icon的定義、選擇和操作中完成模型的定義和檢驗.這種方法較之AML這類宏語言要方便和直觀得多.(3)GIS與其他的模型和知識庫的結合.這是許多應用領域面臨的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即存在GIS之外的模型和知識庫如何與GIS耦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2.4三維GIS的研究

      三維GIS是許多應用領域對GIS的基本要求.目前的GIS大多提供了一些較為簡單的三維顯示和操作功能,但這與真三維表示和分析還有很大差距.真正的三維GIS必須支持真三維的矢量和柵格數據模型及以此為基礎的三維空間數據庫,解決了三維空間操作和分析問題.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1)三維數據結構的研究,主要包括數據的有效存儲、數據狀態的表示和數據的可視化;(2)三維數據的生成和管理;(3)地理數據的三維顯示,主要包括三維數據的操作,表面處理,柵格圖象、全息圖象顯示,層次處理等.

      3結語

      地理信息系統近年發展迅速,其內涵和外延正在不斷變化.最初的地理信息系統都是一些具體的應用系統,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一門技術.現在已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充滿活力的新興學科,這已經為大家所公認.地球信息科學從理論上講是解決地球信息問題,它的范圍包括從衛星航空遙感或全球定位系統(GPS)接受信息,變換和校正后進入空間數據庫:數據庫中的地理信息可以方便地檢索、查詢,在此數據庫和相關知識庫的基礎上能夠定義和生成各種領域專用模型,如城市規劃模型、災害評價模型等;運用這些模型對地理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并把分析結果或是決策咨詢建議以直觀、清晰的形式輸出.這一范圍包括了計算機科學、地圖學、航測、遙感等多種學科的交叉.總之,由于地理信息在人類生活和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統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將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成為高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術.

      參考文獻

      1CoppockJT,RhindDW.Thehistoryof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London:LongmanInc,1991.21~39

      2MaguireDJ.Anoverviewanddefinitionof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London:LongmanInc,1991.9~19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