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室內環境設計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國作用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孕育中無數傳統而又經典的內涵與思想,崇尚莊重和典雅的設計和文化,向往古典而又神秘的風格形式。唐朝作為我國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對于中式風格產生了最為深遠的影響,發展到明代,中式風格以及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無論在細節還是整體上,都能夠全面反映我國民族對于室內環境設計以及裝飾的要求和審美。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之下,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中進行因供應成為了我國當前環境設計中的熱門方案,無論是商業地點還是家庭裝修,利用中式風格為房間增添別樣趣味是人們熱衷的設計理念。
本文以中式風格作為室內環境設計的線索,從應用特點、應用方式以及應用意義上來全面闡述室內環境設計方案如何在中式風格的融合下得到傳統的突破和創新。
一、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特點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是古人的哲學思想融合以及對于居住環境的追求和研究的體現。與現代室內設計相比較,中式風格的簡約特點以及設計理念適合當前環境變化,將兩者之間進行結合,能夠以現代手法展示傳統設計特點。下面,我們針對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特點進行簡要分析。
對于中式風格來說,應用具有我國傳統民族特征的裝飾點綴品是其創作理念中較為明顯的特點。一般來說,無論是我國的山水字畫還是文字書法,都能夠起到一定的裝點作用,保證為室內設計增添別樣的風情。這樣的民族性特點,保證了我國的室內環境設計與其他國家的理念以及方式有所不同,創造出了專屬于我國的室內環境設計體系。
總體來說,中式風格中擁有多種民族特色,其古典的造型和審美符合傳統的歷史韻味。但其設計并不是一味的文化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圖案、花紋等營造出或氣勢恢宏,或莊重典雅的藝術氛圍。在中式風格中,對于空間的規劃有著獨特的要求,其需要通過隔斷、屏風等設計形式來劃分區域,做出不同的功能空間。
二、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無論是在公共場所還是私人場所設計上,應用中式風格進行主調裝修已經成為了一種裝修設計潮流,古典與傳統元素的應用,提升了室內環境的整體內涵以及文化素養,給予人驚艷、舒適感。
(一)空間分布
在中式風格裝修中,空間分布的藝術是其魅力的獨到之處,如何在一定的空間內規律的進行功能劃分以及組織,保證其布局在達到室內環境基本要求的情況下擁有設計者內在的思考,給人舒適的體驗。在我國歷史中,隋煬帝就曾經偏好千門萬戶、幽房曲折的房間裝修,其巧妙地整體布局有效地對于整體空間進行隔斷,通過落地窗、屏風等外物來達到強烈的裝飾效果以及空間劃分概念,既保證了室內環境的整體性,還能夠從多個方面來區分室內環境功能。
在空間劃分中,主要以對稱、黃金分割或者九宮格來進行空間隔斷性分布,在現代裝修的中式風格中,其延續了對于這一風格布局的應用,在組織布局中以細致、傳統的方式進行空間劃分,在細節上展現中國傳統理念。在中式風格裝修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其平面布局將空間分割為多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功能體現。
(二)色彩搭配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而又保守的文化大國,對于端莊、隆重等理念有著極高的要求。在歷史上,中國建筑裝修主要以淺色調為主,偶爾搭配紅色來體現隆重、高雅之感。受這樣的傳統歷史應用,中式風格的色彩搭配也主要以黑、白、黃、總為主,以紅、粉等色調為輔。在中式風格裝修中,一般設計者會將棕黃色作為設計的主色調,在其主體渲染之下,環境的整體風格偏向高雅溫和,能夠使人舒緩身心,保證精神狀態良好。
(三)家具裝飾
在中式元素裝修中,裝飾品以及家具的使用是重要的一部分。其家具形式主要融合現代化功能以及傳統特色,在古典形式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追求神似的效果。在一般的中式裝修設計中,其家具裝飾主要以瓷器、植物、繪畫為主。瓷器中利用盤子的不同擺放位置以及擺放圖形,來展現古典藝術中瓷器能給人的獨特魅力,令觀賞者在瓷器面前可以寧靜心神。另一方面,中式文化將中國古典繪畫作為裝飾進行懸掛,無論是古典美人還是祖國風景,都展現出了濃濃的藝術情懷以及歷史觸感。通過木質的外框進行裝裱,令繪畫整體的文藝氣息突顯無疑,再配以暖黃色的燈光進行映襯,就能夠使室內環境散發著現代藝術難以比擬的雅致特色。而綠色植物以及風景山水的應用,給予了室內環境自然青春的感覺,中和了其他中式風格中較為嚴肅的氛圍,令其整體能夠提升全面性的感官體驗。
三、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在現代裝修中中式風格的發展浪潮之中,中式風格被大面積使用和廣為贊賞令很多人對其應用的意義進行了探索。通過上文對于中式裝修風格特點風格進行分析,以飯店裝修作為例子進行應用探索之后,我們從其應用意義的角度出發,在相關文獻、設計以及裝修實例中分析其基本的應用意義。
四、結語
通過對于中式風格在室內環境設計點以及內涵的描述,對于其意義以及應用方式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作為傳統文化中擁有民族特色與現代意義的裝修風格,其不僅是對于現代裝修風格的一種豐富,更是對于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肯定。但是,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特色不僅僅于此,其獨特的歷史存在感以及文化魅力,都為中式風格提供了設計源泉以及動力,賦予了其新的內涵以及特點。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中式風格進行裝修,是未來室內設計中發展的大潮流。
【參考文獻】
[1]文正軍,董文英.淺論民族文化與中國現代室內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4(11).
[2]徐千里.全球化與地域性――一個“現代性”問題[J].建筑師,2004(03).
[3]孫媛媛.文人藝術樸素美的哲學淵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4(02).
室內環境設計屬于建筑裝飾的范疇,而建筑裝飾是建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學的任務是構想一個帶有可用空間的立體并使其盡量地漂亮和實用。早在十九世紀以前,建筑裝飾是建筑學的代名詞,大多數的建筑師認為,裝飾是建筑藝術與單純房屋設計的主要區別。工業革命及其引發的變革擴展了建筑的內涵,現代建筑設計的概念取代了建筑裝飾,這一情況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在,人們重新認識到建筑裝飾在建筑的個性化、建筑傳統的繼承以及滿足公眾的社會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意義。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為建筑裝飾業帶來了一次繁榮,大量的家庭居室和高樓大廈對新穎、美觀、富于個性的裝飾的需求,為其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建筑裝飾設計不是僅僅考慮建筑作為六面體的問題,而是運用多學科知識綜合地進行多層次的空間環境設計,利用平面和空間的構成、透視、錯覺、光影、反射和色彩變化等原理配合物質手段創造出預期的格調和氣氛。它包括各種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室內環境設計和室外裝飾設計以及小區建筑環境設計。其中,室內環境設計不只是簡單的裝飾,也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美化,它應該是充分滿足室內空間的性質和用途,并與建筑功能和建筑技術(風格)相適應,通過對空間、造型、細節、色彩、藝術品等進行綜合性整體設計,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審美價值。
我國的住宅室內環境設計,自建國以來,實際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早期,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后,室內環境設計簡化到最低點。粉刷一下墻壁,掛幾幅年畫,擺幾件必須的家具。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開始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開始騰飛。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建筑作為一個產業蓬勃發展,房地產業不斷升溫,與之相適應的室內環境設計受到重視。但一開始在一種浮躁急切的心理驅使下,室內環境設計呈現一種浮夸的風氣,各種新型材料和高檔物品不問主題,甚至忽視功能地拼命堆砌。經過一段時期以后,人們開始冷靜下來,加上參考國外的一些優秀的設計案例,室內環境設計開始進入穩步發展時期。
二、建筑電氣與住宅室內環境設計
正如主體的建筑設計需要結構、設備和電氣等專業的配合,在裝飾設計中總的裝飾效果是一個總的構想,由結構專業完成了硬件設施,搭起了架子,設備和電氣專業負責完成軟件設施,賦予這些鋼筋混凝土以人情味,讓他們有了溫暖,能夠呼吸,由硬幫幫的東西而軟化活化。建筑電氣的任務是以現代電工學和電子學為理論和技術基礎,人為地創造和改善并合理保持建筑物內外的電、光、熱、聲的環境。建筑裝飾中的建筑電氣是建筑電氣在建筑裝飾中的延伸。在室外裝飾裝潢中建筑電氣主要是完成立面照明、廣告照明、環境及道路照明等,而在室內環境設計中,建筑電氣的功能應用就復雜的多了。
在住宅室內環境設計中,為了配合總體設計思想,突出裝飾主題和理念,建筑電氣專業對所采用的照明方案(包括照度、電光源、配光方式等)的準確選擇和照明器具的合理應用,能有效地加強裝飾效果,渲染空間的環境氣氛;同時,隨著各種裝飾材料的不斷更新以及新型材料的不斷涌現,一大批具有裝飾表現力的開關,各種用途的終端插座以及其它暴露于室內的電氣附件也朝著美觀、安全、安裝維修方便和多功能的方向發展,既能滿足其在電氣系統內的功能要求,又能在室內起到一定的點綴作用。另除了上述強電項目,隨著人們對建筑現代化的要求不斷提高,包括通訊、有線廣播、有線電視、防盜保安以及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在內的弱電,還有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更增強了整個設計方案的適用性、安全性、現代性和可拓展性,符合了以人為本的宗旨。
三、照明方案和照明器具
3.1照明設計的步驟:
關鍵詞:酒店;室內設計;理念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otel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trend from many Angle analysis,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modern hotel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basic point can be summarized as: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harmonious and natural, scientific, artistic combination,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nomy, concis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c.
Keywords: hotel; Interior design; concept
中圖分類號:TU23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酒店室內環境裝飾設計未來將走向何方?許多設計師都面臨這樣一個劃時代的問題,也都試圖作出盡可能科學并獲得普遍認同的答案。21世紀前的百年設計史為后來的設計及設計師建立了雄厚的精神和物質基礎。它們在設計原則、設計構思、材料革新、科技進步和設計文化諸多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促使今天的設計及設計師對當今時代的酒店環境設計進行全面、審慎的思考。
一個時代會形成一個時代的社會形態特征。過去的二十幾年間,現代社會所經歷的無數變化顯然對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內容上,更表現在設計美學方面,也包括設計理念豐富多彩的變化。作為今天的設計師對未來的酒店室內裝飾設計應該具有一種敏銳的觀察、思索和預測設計發展的能力。設計總是走在社會發展的前列,它應該肩負起推動社會向更加文明、更加進步的方向邁進的重任。鑒于此,在此對酒店室內裝飾設計理念的未來發展趨勢,從多個角度加以分析,以供思考探討。
一、“以人為本”的基本設計理念
“為人服務,這是室內設計社會功能的基石。”酒店室內裝飾設計的目的是創造酒店室內空間,進而優化室內酒店環境。設計者應始終把人對室內環境的要求,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放在設計思考的首位。由于設計的過程中矛盾錯綜復雜,設計者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從“以人為本”這一根本目的出發,通過對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審美心理學等方面給予充分地重視,用于科學地、深入地了解人們的生理特點、行為心理和視覺感受等方面對酒店室內環境的要求。
在酒店室內空間的組織、色彩和照明的選用方面,以及對相應使用性質室內環境氛圍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們的行為心理、視覺感受方面的要求。例如:酒店內要求客房室內空間的安靜、具有親切感,會議廳規范的室內空間具有莊嚴感,而娛樂場所絢麗的色彩和繽紛閃爍的照明給人以興奮、愉悅的心理感受等。
二、整體、和諧的自然設計理念
現代酒店室內設計的立意、構思,室內風格和環境氛圍的創造,需要著眼于對酒店周邊環境整體的考慮。酒店室內裝飾設計,從整體觀念上來理解,應該看成是酒店環境設計系列鏈中的重要一環。
酒店室內裝飾設計的“里”和室外環境的“外”,可以說是一對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矛盾體,正是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內設計,就愈加需要對環境整體有足夠的了解和分析,著手于室內,但著眼于“室外”。環境整體意識薄弱,就容易就事論事,“關起門來做設計”,使創作的酒店室內設計缺乏深度,沒有內涵。當然,使用性質不同,功能特點各異的設計任務,相應地對環境系列中各項內容聯系的緊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從人們對酒店室內環境室內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綜合感受來說,仍然應該強調對環境整體給予充分重視。
三、注重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設計理念
現代酒店室內設計的又一個基本發展趨勢,是在創造室內環境中高度重視科學性和藝術性,并使之相互結合。從建筑和室內發展的歷史來看,具有創新精神的新的酒店設計風格的興起,總是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價值觀和審美觀的改變,促使酒店室內設計必須充分重視并積極運用當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結構構成和施工工藝,以及為創造良好聲、光、熱環境的設施設備。現代酒店室內設計的科學性,除了在設計觀念上需要進一步確立外,在設計方法和表現手段等方面,也被予以日益重視。
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視藝術性,在重視物質技術手段的同時,高度重視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室內空間和形象,創造具有視覺愉悅感和文化內涵的酒店室內環境;另一方面使酒店室內設計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生理要求與心理要求、物質因素與精神因素達到高度平衡和綜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酒店室內現代化、智能化的高新信息設備應用日益頻繁,形成信息多元化的歷史潮流。室內環境設計師雖然不需要去掌握與科技有關的艱深理論,但必須對它的發展要有基本的概念,并能將它應用在室內環境設計中,如此才會產生豐富的創作靈感和實效方案。
而就酒店室內環境設計整體觀而言,設計師應認識到科技只是一種工具,大量智慧型的信息設備也只是空間中一種新的構成元素,它們不是最主要的方面,人才是空間的主角,未來的室內環境設計還是以人為主的設計,并且會讓人性更加彰顯。因此,科技多元化的設計也應是更重視人性尊嚴和情感訴求的設計,這也是未來的設計觀。
科技將會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因此,設計師應以宏觀的態度去吸收各種科技的新觀念,利用科技將人文藝術、自然、形態元素等空間內涵結合在一起,并應用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這是未來酒店室內環境設計前進的一大方向。
四、提倡綠色環保、節約型的設計理念
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21世紀室內環境設計師面臨的最迫切的研究課題。高科技的發展帶來了人類社會的長足進步,同時也造成了全球環境的惡化。一方面,現代室內環境設計廣泛運用各種建筑裝飾材料、手法,在創造悅目、舒適的人工環境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另一方面,這一進步是以地球資源與能源的高消耗為代價,它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日俱增。于是,如何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便成為全球關注的現實問題,也成為現代設計師們的責任。生態學的觀念在當今乃至未來的設計中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并將逐漸發展成為室內環境設計的主流。
把生態思想引入酒店室內環境設計,擴展其內涵,有助于酒店室內裝飾設計向更高層次和境界發展。酒店室內環境生態設計有別于以往形形的各種設計思潮,主要體現為三方面內容:
(一)適度消費
通過室內環境設計而創造的人工環境是人類居住消費中的重要內容。盡管室內生態設計也把“創造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作為目標,但與其不同的是,生態學設計理念倡導適度消費思想,倡導節約型的生活方式,反對酒店室內環境的豪華和奢侈鋪張,強調把生產和消費維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范圍內,保證發展的持續性,以體現一種嶄新的生態文化價值觀。
(二)注重生態美學
生態美學是在傳統審美內容中增加生態因素,強調和諧有機的美。它是美學的一個新發展,強調自然生態美,欣賞質樸、簡潔,而不刻意雕鑿;同時,又強調人類在遵循生態規律和美的法則下,運用科技手段加工創造出的室內綠色景觀與自然的融合。因此,生態美學所帶給人們的不是一時的視覺震驚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悅,是一種更高層次、更高境界、更具生命力的美。
(三)倡導節約和循環利用
室內生態設計強調在酒店室內的建造、使用和更新過程中,對常規能源與不可再生資源的節約和回收利用,即是對可再生資源也要盡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內生態設計中實行資源的循環利用,是現代酒店室內環境生態設計的基本特征,也是未來設計體現持續發展的基本手段與理念。
五、簡潔的室內環境設計理念
簡潔就是設計思想高度的精練,使設計簡化到它的本質,強調它內在的魅力,追求一種形式和內容的簡潔化。在現代酒店室內裝飾設計中,線條及造型趨向簡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趨勢。究其產生的緣由有三方面:其一是由于早期現代設計運動中功能主義的持久影響。建筑設計大師密斯?凡德?羅的名言“少就是多”至今仍然有極強的生命力,且不斷被后代設計師進行新的詮釋。其二是受到東方設計傳統,尤其是日本設計藝術的影響。日本戰后在建筑與設計領域異軍突起,形成影響很大的一個設計流派,更加劇了這種簡潔的設計風格。其三是由于受目前或相當長一段時間備受重視的生態設計觀的影響。生態學設計觀強調的是環境保護意識,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原材料的最少使用而達到最完善的功能,就成為設計師追求的目標。簡潔明快的直線和簡潔優雅的曲線空間環境,產生的很多簡潔的酒店設計作品,更多地體現在對自然界萬物的直接或間接的模仿升華,這種升華的設計又輔以對現代材料的靈活運用。
六、動態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
“與時變化,就地權宜“”幽齋陳設,妙在日異月新”,即所謂“貴活變”的論點是我國清代文人李漁在他室內裝修的專著中提到的。李漁“活變”的論點,雖然還只是從室內裝修的構件和陳設等方面去考慮,但是它已經涉及了因時因地的變化,把室內設計以動態的發展過程來對待。
現代酒店室內設計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它對由于時間的推移,從而引起酒店室內功能相應的變化和改變,顯得特別突出和敏感。當今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酒店建筑室內的功能復雜而又多變,室內裝飾材料、設施設備,甚至門窗等構件的更新換代也日新月異。總之,室內設計和建筑裝修的“無形折舊”更趨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縮短,而且人們對室內環境藝術風格和氣氛的欣賞和追求,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改變。
“可持續發展”一詞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提出來的,提出“可持續發展系指滿足當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建筑師協會共同召開了“為可持續未來進行設計”的世界大會,其主題為各種人為活動應重視有利于今后在生態、環境、能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聯系到現代室內環境的設計和創造,設計者必須不能急功近利、只顧眼前,而要確立節能、充分節約與利用室內空間、力求運用無污染的“綠色裝飾材料”以及創造人與環境、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觀點。動態和可持續的發展觀,即要求室內設計者既考慮發展有更新可變的一面,又考慮到發展在能源、環境、土地、生態等方面的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未來現代酒店室內裝飾設計理念的發展趨勢及基本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人為本、和諧自然,科學性、藝術性的結合,綠色環保的節約型、簡潔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幾個重點。
參考文獻:
關鍵詞:室內設計;環境設計;現代生活;文化
中圖分類號:TU238 文獻標識碼:A
Interior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Contemporary Life
YAN Jun
一、前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人對生活的態度和對生活環境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以前比較單一、簡單的基本生存環境的需求到現在人們對生存空間的合理性、舒適性、以及趣味性等多元化的需求可以看出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已由單一模式走向了多元化模式,由廣泛的大眾化模式走向了小群體的專業化模式。人的生活離不開環境,也離不開各式各樣的物。因此人與物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決定了我們現代生活質量的好壞。
二、室內環境設計室內環境設計正是解決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一門邊緣性學科。室內環境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筑風格、環境氣氛等精神因素。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創造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是室內設計的目的,即以人為本,一切圍繞為人的生活、生產活動創造美好的室內環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室內環境設計與我們的生活質量的好壞有密切的關系。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環境”的概念有兩層意思。一層含義是,室內環境是指包括室內空間環境、視覺環境、空氣質量環境、聲光熱等物理環境、心理環境等許多方面,因此在室內設計時要多方面考慮環境的因素而不是只重視某一種環境因素。不能只盲目地追求視覺環境的設計,而忽視了對室內聲、光、熱等物理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以及心理環境等因素的需求,因為人們對室內環境是否舒適的感受,是綜合性的一個判斷。當然我們也應該尊重一下個性化的需求,但絕對不能因為所謂的個性化就盲目地追求視覺環境。“環境”還有另一層含義是,把室內設計看成自然環境――城鄉環境――社區街坊、建筑室外環境――室內環境,這一環境系列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鏈中一環”,它們相互之間有許多前因后果,或相互制約和提示的因素存在。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室內設計是一個綜合考慮的課題并且對現代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室內環境設計與現代生活的關系我們可以把室內設計的內容大致分為四個主要部分來看,它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即空間形象設計、室內裝修設計、室內物理環境設計、室內陳設藝術設計。
(一)首先是空間形象設計,就是對建筑所提供的內部空間進行處理,對建筑所界定的內部空間進行二次處理,并以現有空間尺度為基礎重新進行劃定。在不違反基本原則和人體工學原則之下,重新闡釋比例關系,并更好地對改造后空間的統一、對比和面線體的銜接問題予以解決。通過空間形象設計可以合理地確定空間的使用功能與用途以及最大限度地滿足我們的空間使用需求,創造出科學合理的空間形態。(二)室內裝修設計,主要是對建筑內部空間的六大界面,按照一定的設計要求,進行二次處理,也就是對通常所說的天花、墻面、地面的處理,以及分割空間的實體、半實體等內部界面的處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對建筑界面本身進行處理。裝修是室內空間主體結構完成之后,內部各項設施的安裝和墻體地面的具體施工。裝飾是對室內空間的進一步修飾,以創造美化環境的配套工藝。只有裝修施工到位,為室內空間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體現意蘊與內涵的裝飾才可以發揮它的魅力。裝修是功能與使用的實現,裝飾是個性與美學的體現。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兩者要達到和諧的統一,就一定要處理好裝修與裝飾的問題,這也是室內設計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必然有一個優秀的劇本。設計就是編劇本。劇本不好就不會有好的電視劇,室內設計不好也不會有理想的室內空間生活。室內設計師是編劇本的,這就要按照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圍繞主題演繹方案,繪制圖樣,使工程合理規范有序地進行。在演繹過程中,室內設計師更應該給使用者自由發揮的空間以展現其個性化的需求。裝修與裝飾的整體組合、區間安排、飾物的合理搭配,目的都是要更好地體現室內空間的精神和有效地表現審美的理念以及對生活情趣的態度。室內設計不能單純限于藝術裝飾。其實創造豐富的空間造型,講究科學,追求平和隨意、率真自由的境界更重要,這才是室內設計的主要意旨。 室內設計是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統一的主題。統一可以構成一切美的形式和本質。用統一來規劃設計,使構思變得既無價又有內涵。裝飾講流行但更講個性,具體的環境不同,文化背景品味追求與風俗習慣不同,就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室內設計要不斷創新,不拘泥于舊有的觀點,通過功能的裝修,美學的裝飾,賦予每個家居以新的形象。室內設計是裝修與裝飾的靈魂。要想室內空間能以高層次的內涵與境界使生活更美滿更愉悅,室內設計就顯的更加重要了。(三)室內物理環境設計,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室內空間環境的質量以及調節的設計,主要是室內體感氣候:采暖、通風、溫度調節等方面的設計處理,是現代設計中極為重要的方面,也是體現設計的“以人為本”思想的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工環境人性化的設計和營造就成為了衡量室內環境質量的標準。在這里比較重要的原則一個是綠色設計原則,一個是積極提倡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和配合的原則。21世紀將開始生態產業革命的步履,建立循環資源系統和利用再生資源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室內、外環境設計中要注意人為生態環境設計,改善小環境氣候,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陽能和自然通風,節約能源,加強天然保護和利用,開發環保型裝飾材料。室內裝飾中封閉采光窗,大面積占用使用面積進行所謂人工造景,實不可取。而在綜合性大型室內環境中配合環境氛圍的營造,引入陽光、水景以及天然植物綠化,既滿足人們親向自然的情感需求,又可以適當改善小環境氣候;現代室內設計師還一定要注重地球、城市、環境、建筑以至室內的融合與共性。室內設計師將不再只是孤立地研究室內空間的六個面和僅僅關心某些細部處理,某一局部陳設,而是要有更為博大的胸懷、更為寬廣的視角、更為深邃的眼光以及更為厚實的基礎知識,去關注整個城市環境,因為室內空間的再創造是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創造的繼續和延伸。(四)最后是室內陳設藝術設計,主要是對室內家具、設備、裝飾織物、陳設藝術品、照明燈具、綠化等方面的設計處理。室內陳設藝術不同于一般的裝飾藝術,片面追求富麗堂皇的氣派和毫無節造的排場;也不同于環境藝術。它強調科學性、技術性和學術性,是一門研究建筑內部和外部功能效益及藝術效果的學科,屬于大眾科學的范疇。室內陳設一般分為功能性陳設和裝飾性陳設。功能性陳設指具有一定實用價值并兼有觀賞性的陳設,如家具、燈具、織物、器皿等。裝飾性陳設指以裝飾觀賞為主的陳設,如雕塑、字畫、紀念品工藝品、植物等。陳設物之于室內環境,猶如公園里的花草樹木、山、石、小溪、曲徑、水榭,是賦予室內空間生機與精神價值的重要元素。室內空間如果沒有陳設品將是多么的乏味和缺乏活力,猶如僅有骨架沒有血肉的軀體一樣,是不完善的空間。可見室內陳設藝術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同時它對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 窯洞 建筑特色 室內環境設計
人們對于美的追求是天生的也是發自內心的。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人們的首要任務還是吃飽穿暖,但是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最基本保障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進行對美的追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人們開始對室內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室內環境也越來越體現出現代人的需求和特點。窯洞是我國西北地區特別是黃土高坡地區特有的建筑形式,因為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窯洞成為了人們的容身之所。盡管當今西北地區人們的生活也有了質的提升,但是人們在高樓大廈中仍然沒有減少對窯洞的向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窯洞并且將新的設計理念帶到窯洞內。
一、窯洞概述
窯字很容易從它的結構上得出它的概念,上穴下缶,穴即洞穴,這里的洞穴是人工的洞穴而區別于天然的洞穴;缶則是指瓦器,那么二者結合指的就是燒制瓦器的場所。窯洞自然不是燒制瓦器的場所,它是一種西北地區廣泛使用的建筑形式,但是它無論是在建筑結構上還是在外觀上都與窯十分類似,故名窯洞。窯洞多見于我國山陜二省,有很多的形式,但是標準的窯洞往往下平上圓,應了天圓地方一說。
窯洞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決定的。首先是氣候因素。黃土高原地區氣溫較高,濕度較低,十分干燥,全年降雨量很少,光照充足,冬冷夏熱,窯洞這種建筑形式既能夠夏乘涼冬保暖,又不虞被雨水沖刷;其次是獨特的土質。黃土高坡土質含鈣元素多,土質又較為均勻,黃土分布較廣,且連貫性強,適宜靠山挖筑窯洞。
二、窯洞的建筑特色
窯洞建筑是一種具有鮮明特征的建筑形式,其特色主要體現在下面的幾個方面:
首先,窯洞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窯洞有平地建造的,也要靠山挖掘的,有土窯,也有石窯。但是無論哪種形式,都與黃土高坡渾然一體,仿佛是自然環境中的重要部分,人們生活在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此時得以最直觀的詮釋。
其次,窯洞一般底平而上圓,即便頂是平的,窗和門也一定是半圓,這也體現了人們天圓地方的樸素觀念和對自然的敬畏。當然,門窗的上沿設計成圓弧狀有一定的建筑結構道理,但是更多地還是體現人們對自然的敬畏。
再次,窯洞具備冬暖夏涼的優勢。窯洞本身無論在保暖還是在納涼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窯洞往往向地下或者是山體內挖掘,所以可以有效地避免大風的侵襲;窯洞因為其自身的特點,夏天可以有效避免日照,冬天可以有效防止寒風,所以具備冬暖夏涼的特點。
三、窯洞室內環境設計探究
窯洞的室內環境設計十分講究,簡單但是卻處處體現出設計的特色。
首先是狹長的空間。由于窯洞是向地下或者山體內挖掘的,所以室內空間一般不會是長寬一致的造型,而一般是狹長的。狹長的空間卻只設置一個門,即一般來說為單數的窯洞數量,只有中間的窯洞設置門,兩側的窯洞僅設置窗,既簡單,又實用,還堅固了安全。
其次是室內的布局往往體現出黃土高原人民的樸素的價值觀。傳統的黃土高原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人們生活極為簡樸,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所提升,但是這種簡樸卻保留了下來。窯洞內一般沒有太多的現代化裝飾,卻處處體現出一種簡約的美。
再次是當地民俗文化的體現。黃土高原地區的文化特色有剪紙、皮影戲等等,在窯洞這種黃土高原人民最常見的民居內,處處可見這些民俗文化。剪紙因為簡單又美觀成為了窯洞內裝飾的最主要的形式。除此之外,無論貧富,窯洞內往往都設置有匾額,匠心獨運又能體現當地獨特的文化觀念。
最后是室內陳設的取材。因為窯洞本身就是體現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的建筑形式,從建筑本身就可以看出人們的審美觀念,在室內陳設方面也一般以自然的木質和石質的家具為主,沒有太艷麗的色彩,只有與周圍黃土協調的土黃色,別有一番滋味。
四、結語
窯洞是一種獨特的民居形式,它永遠不會消亡。一方面,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名片和文化遺產,它會長久地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們在看管了鋼筋水泥以后,開始追求傳統的、自然的東西,窯洞會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青睞。當前窯洞的室內環境設計與傳統的室內環境設計截然不同,當前的窯洞室內環境設計要遵循著時尚、節能、和諧、現代、實用等等多方面的要素,要體現出建筑藝術的美感,還要適應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對于設計者來說是很艱巨的任務。建筑其實是一種文化,它所包含的內容絕不僅僅是建筑本身,還有更深層地的底蘊,尤其是類似窯洞的民居,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設計者應當做好室內環境設計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回歸這種傳統的居住環境中去,將這種民居形式永遠流傳下去。
參考文獻:
[1]喬潤令.山西民俗與山西人[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6.
[2]曹紅葵.室內裝飾藝術的材料美[J].山西建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