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組織工作半年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奠定活動開展基礎。2、認真組織學習,提高黨員干部認識。3、結合鄉鎮工作實際,多渠道征求意見建議。4、立足自身,深入查擺問題,進行對照檢查。5、從嚴從實,求深求誠,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6、針對問題,分類整改,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7、建章立制,鞏固活動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1、黨性修養進一步提升。2、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3、群眾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4、廉政勤政覺悟進一步提高。5、創新創優水平進一步提高。6、經濟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
在前一段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中,按照縣委的統一要求,認真開展了各項工作,但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是自己創新性的學習教育活動舉措還不多。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縣委的安排,繼續深入推進學習活動,努力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
1、按照縣委組織部工作安排和部署,對我鄉確定的前仵、小高莊兩個后進村黨支部進行轉化,針對兩村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詳細的轉化方案,按照方案由專人負責相應工作,確保按上級要求完成轉后工作。
2、對李家鋪、后仵村黨員進行談話,了解黨員對村黨支部評價及看法,對村上工作的建議和意見,掌握兩村黨員思想動態,為下一步工作做好準備。
3、發展黨員工作,嚴格按照組織部要求,把好各項關口和程序,到現在已發展黨員5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名。
4、召開以“青春無悔美麗鄉村”為主題大學生村官討論會,同時按照上級要求,嚴格落實大學生村官入村工作制度,包村干部與大學生村官形成一對一結對幫扶,包村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上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幫助和指導,使其真正融入農村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開展好大學生村官“捐冬衣、送溫暖”活動,共捐衣物33件,為16戶特困群眾在寒日里送去溫暖。
1、按照上級要求做好我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資料整理工作。
2、進一步安排督導好各村辦實事工作。
3、進一步加強發展黨員工作。
一、基本情況
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系統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06個,其中今年新建50個,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3%。累計發展各類專業協會21個。累計發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19個。
1、從專合組織登記的情況看,已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專業合作社有301個,注冊登記率為74%。
2、從專合組織的行業分類情況看,種、養占主導。其中種植類213個,占49.9%;養殖類162個,占37.9%;信息服務類12個,占2.8%;加工類22個,占5.2%;營銷類5個,占1.2%;其他類13個,占3%。
3、從運行情況看,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入社(協會)成員12.7萬個,帶動農戶32.6萬戶。上半年各類專合組織實現商品銷售總額45176萬元,其中銷售農副產品44805萬元,幫助農民戶均增收3080元,助農增收效果明顯。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了把農民專合組織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全市系統高度重視,把“農民專合組織建設”作為服務“三農”的有效載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供銷社分別成立了農民專合組織建設領導小組,由縣社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科室人員為成員,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協調、承辦和督導工作。明確了具體日常工作承辦科室,并制定了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積極規劃,謀求發展。
根據市、縣“農民專合組織建設”工作的具體要求,各區縣聯社機關干部職工經常深入到鄉鎮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圍繞農業優勢產業和項目,積極規劃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產業發展為基礎,以農民營銷大戶、經紀能人和龍頭企業為依托,為擬建專業合作社的產業項目搞好指導服務,為專合組織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抓運行質量,做實合作社。
1、服務惠農抓專合。供銷社為專業合作社搞好指導服務。專業合作社為成員農戶搞好生產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為成員提供更具體、更周到、更實在、更快捷的服務平臺,讓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真正得到實惠。
2、流通活農抓專合。專業合作社的工作重點是農產品營銷問題,在各區縣供銷社的具體指導幫助下,專業合作社把入社成員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快捷地交易到配送中心、連鎖店、超市、批發市場上去,抓好信息服務、營銷服務,建立健全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切實解決好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賣難問題,努力實現農產品價值最大化,力求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3、合作興農抓專合。專業合作社通過開展規?;N、養業,實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著重抓好招商引資,引技術、引項目工作,吸引更多的農戶入社,大力推行專業合作社的“二次返利”做法,使專業社真正與入社社員結成了“連體、連利、連心”的共同體,基本形成了社農共興的模式,專業合作社成為了行業利益的代言人。
4、龍頭帶農抓專合。上半年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采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一頭聯農戶,一頭聯市場”的辦法,做大做強產業,促進專業合作社增效、成員增收。
(四)加強培訓,提升管理水平。
全市系統以宣傳、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和《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為重點,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負責人及其成員的科技文化、政策、法律法規、經營、財務管理的培訓力度,聘請農業專家對專合組織負責人及其入社成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提升了管理者素質、經營能力和營銷水平,增強了大家的市場意識、法律意識、信息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和新型農民,上半年我市共培訓入社成員686人次,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
(五)深化典型示范,推進全面發展。
近年來,我市每年規劃了20個基礎條件較好的專業合作社作為建設示范典型,積極開展規范化建設示范工作,著重幫助合作社完善章程和內部管理制度,理順利益分配機制,規范合作社的運作,增強合作社的活力。在搞好規范化示范的基礎上,總結成功經驗及時加以推廣,促進全市專合組織建設的全面發展。為了認真貫徹總社、省社的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推廣使用“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近期,市社指導船山區社擬在船山區唐家鄉打造兩個示范性的社區綜合服務社以此推進全市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的規范發展。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為強力推進農民專合組織建設,大力提升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全市系統以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為導向,緊緊圍繞糧油、蔬菜、水果、茶葉、花椒、中藥材等種植業和PIC生豬、雞、鵝、兔、魚等養殖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新組建的農民專合組織都進行了依法登記,取得了法人資格,受到法律保護。
(二)機構完善,制度健全。各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理事會、監事會和成員(代表)大會制,落實組織機構,充實了管理人員,做到以章程為基礎,建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各種制度。
(三)科學發展,運行規范。專業合作社建立了一套規范有序的運行機制,確保專業合作社與成員之間的利益分配規范,做到管理民主、公開、公平。
(四)市場、營銷網絡體系逐步構建。幫助專業合作社勤跑市場、重營銷工作,為農產品和市場銷售起好了橋梁紐帶作用,在重慶、攀枝花、成都、綿陽、、南充等市建立起銷售網點,通過市場的搭建,有效地解決了農副產品賣難的問題。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近年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規模小、實力弱、帶動力不強。除榨菜、生豬、茶葉、水果等專業合作社在局部區域具有一定的輻射帶動力外,絕大多數專業合作社規模較小,有的入社成員只有20-30戶,個別的甚至只有幾戶,自身實力脆弱,對農戶的帶動力不強。
(二)內部運作不夠規范。目前全市注冊登記的專業合作社221個,多數運作不規范,合作社與成員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和分配機制尚待建立完善,龍頭企業或專業大戶牽頭組建的合作社出現了牽頭人操縱合作社的運作、考慮自身利益過多、考慮入社成員的利益較少的傾向。有的雖然建立了管理機構,但未真正發揮作用。有的合作社雖然掛了牌、注了冊,但未進行獨立的財務會計核算,合作社與其成員之間也只是單純的買賣關系。
(三)服務功能不強。由于部分合作社沒有規范運作,沒有形成自身經營積累,除了買賣關系外,開展其他統一的服務工作缺乏手段,服務功能不強。
(四)缺少高素質的帶頭人。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較多,高齡農民又缺乏經營管理知識和技術,部分合作社負責人由鄉(鎮)、村干部兼任,缺乏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致富帶頭人。
一、抓好宣傳學習工作
按照局里的統一部署,每周一為科室學習日,認真組織政治、業務學習,通過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堅持上下班簽到制度。
二、加強宣傳報道,提高工作知名度
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管理網絡的作用,信息及時更新,工作中的重大活動及經驗及時上網交流宣傳,截止目前,信息報道總件277件,使民間組織信息網真正發揮出工作交流、上下溝通的平臺作用。
三、認真部署,全面做好年檢工作
按照省廳市局的工作部署,結合本縣的實際,對2010年度社會組織檢查工作已開始進行,各社會組織應用年檢報告書已發放,部分社會組織已進入年檢審核程序,并進行走訪檢查,督促各項制度建設落實。
四、依法登記、規范民間組織的登記工作
我們始終堅持以兩個《條例》和上級有關政策為依據,嚴格程序、嚴格審批、依法登記。除對其提交的材料嚴格把關外,并進行現場考察,多方了解情況,不符合條例的堅決不予審批。截止目前,新批社團2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個。
五、加強監督管理,做好日常監管工作
加強監督管理,是社會組織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上半年解決處理會員與業務主管單位發生的矛盾爭議二起,解決處理社會組織與社會群體發生的糾紛事件一起。在管理過程中,對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主動、穩妥快捷的處理解決,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
六、理順協調好與有關部門的工作關系,便于工作開展
為使民辦教育納入管理,逐步杜絕對非法組織的報道和有關單位為非法組織辦理提供有關活動的證明手續,加強對社會組織使用銀行賬戶的使用與管理等實際問題,民管辦主動與教育、宣傳、電視臺、物價、銀行等有關部門溝通、協商,盡力解決好部門獨為意識盡其各部門應盡的職責。
七、加強民間組織檔案管理工作
按照省廳、省檔案局、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07年度文書、業務檔案13卷,整理修復案卷96卷。
八、做好日常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始終如一、熱情服務的姿態,上半年接待咨詢人員38人次,其中涉及管理糾紛三起,協調一般矛盾五起,做好其他臨時性的工作任務。
下半年主要工作計劃
一、抓好社會組織年度檢查工作的落實與完善
二、指導督促鄉鎮培育發展農村經濟協會工作
三、籌備查非打非計劃
2014年公司團委在團市委、集團公司團委的正確領導下,主要安排做好以下工作:
1、一月份主要安排布置2014年團委工作計劃;編排節目參加2014年八冶春晚。
2、二月份主要安排召開團委全委(擴大)會議,對新一年團委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如“導師帶徒、青年突擊隊、青安崗、青年志愿者等”;組織第一次集中學習;在新疆招金項目部成立團支部,配齊團組織管理人員。
3、三月,組織青年志愿者活動,(植樹、交通協管、街道清掃等);組織第二次集中學習。
4、四月份主要對第一季度團組織工作做一個小結;出第一期團委宣傳板報;籌備“五四”活動事宜及集團公司“十佳青年”評選活動。
5、五月份,“五四”前后組織一次關于“團史”的學習(第二次集中學習),回顧團史,重溫入團誓詞,學習優秀典型;舉辦一次青年聯誼會(與八冶醫院或德生堂);在八冶團委博客上大力宣傳“十佳青年”人物的優秀事跡。
6、六月份組織一次廠務學習(第四次集中學習);年中組織一次在金地區團干部會議(外地分公司、項目部用電子郵件形式將會議內容下發);籌備迎新工作和新加入公司團員團籍接收工作;總結2013年導師帶徒活動,有條件可舉辦一次表彰大會,對2013年優秀師徒進行表彰獎勵;出第二期團委宣傳板報;二季度團組織工作小結。
7、七月份主要安排迎新工作;簽訂2014年新分配大中專學生“導師帶徒”合同書,確保師徒配備率100%;組織第五次集中學習(學習黨史);觀看有關黨史的文獻紀錄片;舉辦迎新座談會,聯合人力資源部、工會完善“導師帶徒”考核制度,爭取公司領導的最大支持,將“導師帶徒”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8、八月份更新公司青年花名冊(團員、青年名冊);在有條件的分公司、項目部開展“青年突擊隊”活動;組織第六次集中學習。
9、九月份跟蹤2014年“導師帶徒”第一季度活動開展情況;組織在金團員、青年打掃辦公樓;總結第三季度工作;出第三期團委板報。
10、十月份組織籌備舉行“十一”活動;舉辦青年羽毛球、乒乓球比賽;組織第七次集中學習;組織青年志愿者活動。
11、十一月籌劃2014年初步工作總結;跟蹤2014年“導師帶徒”活動開展情況,對半年“導師帶徒”活動進行摸底,小結。
12、十二月份總結2014年全年工作;組織第八次集中學習;出第四次團委板報;團委工作手冊填寫、團組織基礎資料整理、團費收繳、推優工作等。
除以上主要工作外,今年公司團委重點還要開展或探索以下幾項新工作:
1、在分公司、項目部開展特色活動如“小發明、小革新、小創造”三小活動。
2、探索“導師帶徒”新內容,原則是在現有活動的基礎上開展新內容。
一、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員工的管理教育,提高員工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首先,抓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計劃的教育,組織員工學習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認真貫徹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并落到實處,繼續發揚客運員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增強員工團隊意識,樹立“站興我榮、站衰我恥”的思想,定期組織員工業務學習和操作技能培訓,針對不同時段召開工作總結會和分析客運市場變化情況,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并做到學用結合,更好的服務于旅客和經營車主,提高企業形象。
二、提高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
1、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部門和公司有關安全會議精神,采用多種形式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學習,半年學習不小于10次,嚴格執行崗位操作規程,堅持“五不出站”原則。協助安??茋啦椤叭!蔽锲罚鲘徫幌嗷ヅ浜?,發現可疑行包即時報告安??撇f助處理。
2、充分利用廣播加強駕乘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計劃和旅客安全乘車常識的宣傳,及時播放有關安全方面的影像資料,并做好發車前對駕駛員的安全預警教育工作和記錄,針對不同氣候變化宣傳安全行車常識。
3、強化內部管理完善基礎資料及基礎臺帳,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員工考勤考核,做好員工業績統計,各崗位嚴格嚴格執行崗位流程,杜絕違規操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決不辜息遷就。
三、生產、安全目標
1、實現營收2000萬元完成客運量280000人次實現無責任安全事故。
2、認真抓好國家節假日的客源組織工作,特別是“十一黃金周”和署運期間的旅客運輸,根據客源的流時、流量、流向針對不同時段分別做好運力的組織調配工作,特殊時期啟動《旅客緊急疏散應急方案》,采取加班、包車方式盡量減少旅客流失和滯留車站時間,從而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