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第1篇

      一、群策群力,集中智慧。

      持之以恒地開展好集體備課活動。我們充分利用辦公地點的便利條件。教師提前鉆研教材,吃透重點、難點,并能提出重點、難點突破方法,各位教師積極補充、完善,做到集思廣益。通過集體備課,教師明確近期和遠期目標,目標具體到人,具體到專項檢測、月考試卷、模擬試卷等,保證了高三英語教學的有序進行。

      二、教師“培優”講奉獻,學生“補差”不畏難。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偏科的學生也還是不少。為了補短提優,幾乎每個英語老師都能利用課后時間和學生談心,激發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指導學法,解答疑難;為學生面批試卷,把補偏落到實處,盡可能地避免學生因英語學科偏科而落榜。偏科學生能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不懈,超越自我,英語成績有長足的進步。

      三、借他山之石,攻我校之玉。

      我們深知英語教學尤其是高三英語教學決不能閉門造車,因此我們積極與兄弟學校溝通信息。這些活動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有助于教學成績的提高。

      四、緊扣“一個中心”,做好“三個突破”。

      “一個中心”就是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三個突破”就是突破完形填空,突破閱讀理解,突破書面表達。這三個大題在高考試卷中分值比重大,也是多數學生的薄弱環節。因此,我們把它們列為高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㈠、注重技巧,突破完形填空。

      針對完形填空題的特點,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

      1.快讀全文,整體理解全文大意。

      在不看選項的情況下,快速閱讀整篇文章,了解全文大意。考生要認真、重點理解句子意思,了解文章背景,理清文章內容的線索。在快速閱讀過程中,不要急于動筆選擇答案,要一口氣讀到底,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跳過去,繼續往下讀,以求縱觀上下文,獲得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從而確定判斷選擇的基本思路,切忌看一句選一題。

      2.細讀短文,選擇答案,上下文聯系,通篇考慮。

      3.在做題時,如遇到一題確實答不出,可先跳過去往下做,很可能下文中就有了上題的暗示或者信息。

      4、對于有些題,不要去鉆牛角尖,用常規思維去思考,不要把問題想得太復雜。

      ㈡、大量閱讀,突破閱讀理解。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第2篇

      關鍵詞:離子反應;專題復習;教學實錄;教學反思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12-0034-04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15

      筆者有幸參與了2013年9月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學新時空“名師課堂”的網絡教研現場直播活動,以“離子反應”為課題上了1節高三專題復習課,現將該課的教學實錄與反思概述如下,與大家交流和分享。

      一、設計思想

      本次“名師課堂”研討活動的主題是:基于內容和學情的復習教學設計。“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教學的主干知識,是中學化學無機反應的主要類型(無機反應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見圖1);“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學科的核心概念,與學科基本觀念(如價值觀、元素觀、微粒觀、變化觀、分類觀、實驗觀和計量觀等,見圖2)及具體知識(如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與判斷、離子的檢驗、物質的制備等相關知識)有著緊密而又廣泛的聯系;“離子反應”是近幾年江蘇高考考查的熱點和重點內容,尤其是新情境下離子反應的判斷、特定條件下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離子反應的實際應用等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養。本節課的設計是以離子反應知識的復習為明線,以學科觀念的建構為暗線,將學科基本觀念融在具體知識的學習過程之中,突出核心概念的橋梁作用,突出宏觀、微觀和符號三重表征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化學學科、形成信息素養、學會實驗探究和解決化學問題。以觀念為先導,引導學生發現和建構學科基本觀念與核心概念、具體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將自己的經驗、觀念與學科基本觀念進行有機融合;以問題為主線,將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多角度、多方式地設問啟智,追問拓智;以活動為載體,給學生更多自主體驗、合作探究、傾聽與對話的機會,激活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情意;以實驗為手段,引導學生用實驗來探究化學,突出學科的基礎性和應用性,突出教學的探究性和生成性,突出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以技術為保障,力求技術引領和支撐教學,技術引發和推進教學的變革。

      二、教學實錄

      引言:化學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造性的科學;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創造分子。

      設計意圖:選取新教材及“課標”中的兩句話在課前幾分鐘播放,以“名言警句”來啟示化學學科的價值和魅力,引發學生對復習內容的關注和思考,為實施“觀念為本”的教學作鋪墊。

      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離子反應。什么是離子反應?離子反應有什么類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什么?離子反應如何表示?離子反應有哪些方面的應用?內容很多,1節課復習不完,大家說怎么辦?

      生1:先復習一部分內容。

      生2:抓重點。

      師:什么是重點?你認為的,還是我認為的;“考綱”要求的,教材介紹的,還是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希望大家進一步思考。下面我們一起進入“開心辭典”。

      環節一[開心辭典]

      師:氯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由氯化鈉可制備哪些化學物質?(Q1)

      生3:制取NaOH、H2、Cl2,還有Na。

      師:工業上以氯化鈉為原料可以制備的物質很多(PPT展示物質轉化關系圖)

      師:反應①的類型是什么?(Q2)

      生4:氧化還原反應。(很自信)(追問:又是什么反應?)

      師:希望大家能將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結合起來,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問題!

      師:反應②是不是離子反應?(Q3)

      生5:是?不是!(猶豫)(追問:什么是離子反應?)

      師:反應②是熔融狀態下的離子反應,今天我們主要研究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

      師:反應③是不是復分解反應?(Q4)

      生6:不是。(思考中)(追問: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什么?)

      生6:有沉淀、氣體、水生成,是復分解反應(頓悟)。

      師: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生成難溶解、易揮發、難電離的物質,PPT呈現“侯氏制堿”的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略),反應為什么能夠發生?

      生6:生成了NaHCO3從溶液中析出

      師:NaHCO3易溶于水,在一定條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較小,從溶液中析出。

      板書:離子反應向更難溶解的物質方向進行

      師:反應③是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有先后順序嗎?(Q5)

      生7:有,先通入NH3;(追問:為什么?)NH3的溶解度大。

      師:NH3的溶解度比CO2大得多,先通入NH3,再通入CO2,可以生成大量的HCO3–,與Na+結合生成NaHCO3晶體析出;這個反應也可以看成H2CO3電離生成HCO3-,NH3和Na+促進了H2CO3的電離,HCO3-比H2CO3更難電離。

      板書:離子反應向更難電離的物質方向進行(H2CO3HCO3- CO32-)

      過渡:離子反應總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接下來我們進一步研究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進入“頭腦風暴”。

      環節二 [頭腦風暴]

      問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什么?

      [活動一]

      師:我們先來研究一下亞鐵鹽和碳酸鹽在水溶液中的反應。三種碳酸鹽在水溶液中的性質有什么不同,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中pH最大的是什么?CO32-濃度最小的是什么?

      生8:pH最大的是Na2CO3(大小順序是①>②>③),CO32-濃度最小的是…(猶豫)

      (追問:在水溶液中,NH4+對HCO3-的電離有什么影響?)CO32-濃度最小的是NH4HCO3。

      師:FeSO4和Na2CO3在水溶液中可能發生怎樣的反應,生成什么?你的猜想是什么?

      生9:我認為會生成碳酸亞鐵

      生10:我認為會生成氫氧化亞鐵

      師:你們的猜想正確嗎?怎么辦?

      生:做實驗!(大多數同學有做實驗的欲望)

      師:很好!下面請大家做實驗。(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A.將FeSO4溶液緩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應容器中

      B.將Na2CO3溶液緩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應容器中

      交流與分享:你做了什么實驗?觀察到什么現象?得出什么結論?

      生11、12:分別匯報了實驗“收獲”(略)

      聯系實際:由硫酸亞鐵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可制備碳酸亞鐵(FeCO3),制備時選用的加料方式是 (選填“A”或“B”)。(PPT呈現:Fe2+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略)

      生13:選B,(追問:目的是什么?)避免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淀。(很自信)

      師:加料方式不同是指什么不同?

      生:反應物的量不同(大多數同學有切身體會)

      師:溶液的酸堿性也不同

      過渡:FeSO4和NH4HCO3在水溶液中又會怎樣反應呢?下面我們來看江蘇高考題。

      好題賞析:(江蘇,2009.16,改編)

      以硫酸亞鐵為原料生產鐵紅等產品的部分流程如下:

      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生14(女)、生15(男):書寫離子方程式(板書)(生15漏寫了沉淀和氣體符號)

      師:請你看一下你寫的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生15自評和修改)

      師:HCO3-電離生成CO32-和H+,Fe2+和CO32-反應生成FeCO3,H+和HCO3-反應生成CO2和H2O;大家有沒有注意到NH4HCO3的量,NH4HCO3為什么要過量?

      生16:將FeSO4充分反應掉(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也可以調節溶液的酸堿性)

      師:實際操作時,反應要控制溫度低于35℃,為什么?

      生17:NH4HCO3會分解,(防止NH4HCO3分解)(追問:FeSO4有什么性質?溫度對FeSO4在水溶液中的反應有什么影響?)FeSO4會氧化,也會水解。(減少FeSO4的水解)

      過渡:離子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如反應物的量、溶液的酸堿性、溫度等;下面我們再來研究一下碳酸鹽和硫酸鹽在水溶液中的反應。

      [活動二]

      師:三種硫酸鹽在水溶液中的主要性質有什么不同?

      生18:Fe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BaSO4是沉淀(難溶于水)

      師:三種硫酸鹽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不同,水溶液的酸堿性也不同。

      師:Na2CO3在水溶液中與FeSO4可以反應,與CaSO4會反應嗎?鍋爐水垢(CaSO4)可以用Na2CO3溶液和鹽酸洗去嗎?(大多數同學在點頭)Na2CO3和BaSO4在水溶液中會反應嗎?反應容易嗎?是BaSO4轉化為BaCO3容易,還是BaCO3轉化為BaSO4容易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BaCO3和BaSO4的轉化問題。

      師:BaCO3怎么轉化為BaSO4?如何判斷反應是否發生?

      生19:BaCO3可以和硫酸反應生成BaSO4和CO2氣體,有氣泡生成。

      生20:BaCO3會和硫酸鈉等硫酸鹽反應,我們可以看反應前后溶液pH的變化,也可以測反應前后沉淀的質量,也可以向反應后的沉淀中加入鹽酸,看沉淀是否溶解。(很好!)

      板書:BaCO3轉化為BaSO4的示意圖(略)

      師:我們可以從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問題。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教師演示,DIS實驗)

      實驗:向硫酸鈉溶液中加入BaCO3固體,用pH傳感器來測定反應前后溶液pH的變化。

      交流與討論:pH變大的原因是什么?

      生21:反應生成了Na2CO3,水解生成了OH-使溶液的pH變大。

      理論分析:PPT展示離子方程式和Ksp數據,將CaSO4轉化為BaCO3與BaCO3轉化為BaSO4進行比較分析,從Ksp的角度來分析反應的原理(略)。

      過渡:BaSO4如何才能轉化為BaCO3?你的猜想是什么?

      生22:BaSO4與過量的Na2CO3溶液反應,(追問:過量是什么意思?)Na2CO3溶液的濃度要大。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實驗:向飽和Na2CO3溶液中加入BaSO4固體,用pH傳感器來測定反應前后溶液pH的變化。教師展示課前研究較長時間的實驗圖像(略),pH基本不變的原因是什么?

      生23:BaSO4難溶解,反應較慢,飽和Na2CO3溶液的濃度基本不變。

      回歸課本:《化學反應原理》P91~92

      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備鋇化合物的重要原料。雖然BaSO4比BaCO3更難溶于水,但在CO32-濃度較大的溶液中,BaSO4溶解在水中的Ba2+與CO32-結合形成BaCO3。轉化過程中是用飽和Na2CO3溶液處理BaSO4沉淀,處理一段時間后,移走上層清液;再加入飽和Na2CO3溶液,使絕大部分BaSO4轉化為BaCO3;最后加入鹽酸,Ba2+即轉入溶液中。

      師:離子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條件的改變可以使反應向不同的方向進行。

      過渡:(展示樣品)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時,為什么要加入鐵粉?

      生24:防止Fe2+被氧化,(追問:三價鐵鹽在水溶液中可以與鐵反應,還可以與什么金屬反應?)可以與銅反應,(追問:三氯化鐵溶液與銅的反應在電子工業上有什么應用?)(制作印刷電路板)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三氯化鐵溶液與金屬的反應。

      [活動三]

      師:三氯化鐵溶液能蝕刻銀制品嗎?你的猜想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生25:我感覺三氯化鐵溶液與銀能發生反應。(似乎不太確定,理由說不清楚)

      理論分析:2Fe3++Fe3Fe2+,2Fe3++Cu2Fe2++Cu2+,氧化性:Fe3+ > Cu2+ > Fe2+

      板書:離子反應向更弱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物質的方向進行

      師:三氯化鐵溶液能與銀反應嗎?請大家通過實驗來探究。

      實驗:向附有銀鏡的試管中加入2mLFeCl3溶液(學生分組實驗)

      交流與分享:你觀察到什么現象?得出什么結論?

      生26:三氯化鐵溶液將銀“咬”下來(脫落),振蕩后銀在溶解。(追問:你如何判斷發生了反應?)可以看溶液的顏色變化。(生略有遲疑)(許多學生將試管和試劑瓶中的溶液顏色進行了比較,有發現,很高興)

      師:我們還可以用特征試劑來檢驗是否有Fe2+生成,向溶液中加入六氰合鐵酸鉀,可以看到藍色沉淀。

      生:很多組學生開始做實驗,都看到了藍色沉淀。(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很開心)

      理論分析:Fe3+ + AgFe2+ + Ag+,Fe3+ + Ag + Cl-AgCl+ Fe2+。

      師:離子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Fe3+的濃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強,AgCl的生成也促使平衡向生成Fe2+的方向進行。

      環節三[反思提高]

      這節課,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我們主要復習了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離子反應向更難溶解、更難電離、更弱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物質方向進行;離子反應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如反應物的量、溶液的酸堿性、溫度、溶劑和催化劑等;我們可以將離子反應與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結合起來,從反應方向、反應限度和化學平衡等角度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節課,大家有沒有感受到化學是真實的、有用的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學科的基本觀念對大家將來的學習會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希望大家能從學科觀念的角度來學習,學會用化學的眼光和思維來審視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

      (PPT展示學科基本觀念與離子反應的關系圖,見圖2)

      三、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教研員,從研究者到實踐者,從反思者到創造者,教學設計從“知識為本”走向“觀念為本”,教學內容從“大而全”走向“少而精”,教學方式從“精講精練”走向“少講多學”,從體驗到經驗,從感知到感悟,筆者認為本節課有幾個特點:形式上求新,內容上求實,方式上求變,思維上求活。以“開心辭典”為欄目,以工業生產、高考真題(江蘇,2011.9)為背景,體現真實的、有用的化學,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設計五個相互聯系的問題(Q1~Q5),引出離子反應的概念、類型和條件等,為進一步研究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打好基礎。以“頭腦風暴”為欄目,以高考真題(江蘇,2009.16,2013.19)為背景,改編試題,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和實驗,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多種活動,引導學生從復分解反應到氧化還原反應,重點研究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讓學生在自主體驗、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歸納總結和反思評價的過程中展開思維過程,形成主體理解,重構學科知識。以“反思提高”為欄目,將知識的學習上升為觀念、思想和方法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和自我評價。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何讓課程具有探究性?讓教學成為研究?讓學習成為生存和創造?我們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努力!高三復習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需要重視和促進學生的可能發展,專題復習要有創造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實現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1] 畢華林,盧巍. 化學基本觀念的內涵及其教學價值[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6):3~6

      [2] 何彩霞. 以化學觀念為統領設計教學活動[J]. 化學教育,2013,(1):16~18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三英語 教學方法

      高考是考生與命題人員以試題為舞臺進行的一次高水平的博弈。高三階段如何抓住短暫的寶貴時光,提高復習效率,使英語成績更上新臺階,無疑是每個考生都非常關注的事情。下面談一談高三教師如何巧妙的組織好英語課堂,讓學生愛學英語,學好英語。

      一、句型滲透,提倡創新教學。

      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視學生潛能和個性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啟發式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復習到高中第三冊第六課句型“No matter what h appens”時,漢語譯成“不論發生什么事”,啟發學生套句型,翻譯“不論何時何地,不論環境如何改變”,學生思考后說:“Now matter when and where it is and how the environment changes...”。學生經過反思后會造出很多句子“ No matter when and where, what we see is the same sky.”“無論何時何地,我們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空。”,“I will always miss you, no matter when, no matter where.“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是那么想念著你。”

      復習時,老師不斷地啟發、誘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使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創新的能力。

      二、基礎訓練,培養反映能力。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學習的五種基本形式。在日常的復習中學生要做到敢說、常聽、樂讀、多寫和活譯,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但只是學生的聽和練還不夠,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聽力方法的指導,例如如何通過對聽力材料的分析,猜測聽力的內容,初步選出部分答案和排除部分答案等。提高學生的快速的瀏覽能力;巧妙的猜詞能力;獨立的分析能力;準確的捕捉主題句的能力;合乎邏輯的判斷能力。學生掌握了這些閱讀技巧,就如虎添翼,受益無窮。不僅要讓學生會聽、說、讀、寫、譯,最主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考試很短的時間里快速、準確的運用這些能力。

      三、比較教學,進行語法指導。

      英語中也有很多單詞、短語易混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比較,加以鑒別,澄清易混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使用語言的習慣。強烈、鮮明的對比往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以學“a great deal of”的用法為例:教師可叫學生比較“lots of”,“a lot of”,“plenty of”,“a large quantity of”,“a large number of”和“a large amount of”的用法,讓學生比較下列句子:

      ①We have still plenty of eggs left.

      We have still plenty of water left.

      ②The rich lady has large quantities of clothes.

      We have large quantities of rain this summer.

      ③She has spent a great deal of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on her clothes.

      ④A large number of settlers from France reached Canada in 1534.

      ⑤There's lots of rain here in spring.

      At noon lots of students go to the reading-room to read.

      通過比較這些句子,學生會明白“lots of”,“ a lot of”,“plenty of” 和 “ a large quantity of" 可以用在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前,“a great deal of”和“a large amount of”只可用在不可數名詞前,“a large number of ”只可用在可數名詞前。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

      四、適時反思,提倡首創記憶。

      在復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學會反思,并悟出特點、悟出規律、悟出方法,培養能力,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有些動詞規定后面跟不帶“to” 的不定式作賓補,學生搞不清到底有幾個,我把這些動詞整理出來,編成順口溜,即“五看、二聽、一感覺、 三使役半幫助”――五看:look at、see、watch、notice、observe;二聽:hear、listen to;一感覺:feel;三使役:let,have,make;半(個)幫助:help(后面可跟to,也可不跟to,所以稱半個help)。這樣學生既愿意學又不容易忘記。

      總之,高三這一關鍵時期,需要廣大教師全身心投入,深入鉆研教法、學法,對學生耐心細致、循循善誘,鼓勵學生攻克難關,取得最后勝利。

      【參考文獻】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第4篇

      【關鍵詞】問題與誤區 教學策略 幾點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035-01

      高三英語教學少不了考試這一環節,尤其是高考復習后期,考試的次數會更多。每次考試后教師都應將考試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反饋的基本形式是試卷批語和試卷分析等,試卷分析則是考試反饋最主要的形式。一堂高質量的試卷分析課,不僅講清試題的答案,而且能借機點撥、延伸和擴展,并總結出解題的思路與技巧,使學生做一題,明一類;做一份試卷,鞏固一個單元的內容,掌握一片的知識。然而,很多老師上英語試卷分析課重視與研究不夠,教學目標單一,講評方式單調,以講代評。如何提高高三英語講評課的有效性,必須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

      高三英語試卷講評課教學流程(結構)一般是:1.講評前(準備);2.講評中(導入,釋疑,拓展,鞏固);3.講評后(反思)。

      一、講評前分析數據,提高試卷講評課效率。

      (1)分析學生需求,制定多元化教學目標

      (2)試卷的數據統計和量化分析(平均分、各題得分率、分數段、最高/底分等)

      (3)學生的需求分析(學生在考試中暴露出的知識、能力、方法、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4)制定多元化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掌握代詞one的用法,學會使用短語other than, turn out等;

      2. 通過歸納復習,學生能掌握含有it的句型結構;

      3. 通過補償練習,學生能掌握虛擬條件句的用法。

      能力目標

      1. 掌握歸納文章中心大意的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2. 通過對書面表達的講評,學生能提高“一句多譯”的能力, 提高表達的正確性和準確性。

      情感態度目標

      1. 學生能正確對待考試和分數,克服“考試焦慮”;

      2. 通過考試,樹立自信,培養“不達目標決不放棄”的積極學習態度。

      策略目標

      1. 學會使用元認知策略,評價學習效果,改進學習方法;

      2. 養成規范答題的習慣,提高應試技巧。

      二、講評中優化講評過程,提高講評效率。

      一般講評課先導入,評價試卷,分析成績,指出問題,提出建議。忌: 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講評試卷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問答式講評(師——生 生——師 生——生)

      (2)討論式講評(展示思維過程、暴露思維誤區)

      (3)文章標題(title)的講評((生)說明答案,陳述理由),暴露思維誤區(如:過渡概括、以偏概全等)

      (4)(師/生)分析語篇,分段概括(分清facts/details; general/specific等)(師/生)組織討論。比如:英文標題的特點是什么?什么樣的標題是最佳標題?(師/生)歸納總結:

      特點:概括性、針對性、醒目性。

      (5)拓展式講評(分類、對比、歸納、聯想 )形成知識網絡、總結語言規律。例如:

      ——How long will it be ____ he makes another visit to that country?

      ——It all depends.

      A. before B. when C. that D. until

      It will be five years ____ he returns from abroad.

      It is/has been five years ____ he returned from abroad.

      It was in the morning ____ he arrived at the village.

      It was morning ____ he arrived at the village.

      It was not ____ he came back that I began to leave.

      翻譯:1.過不了多久他就會返回學校。2.他離開家已經整整一年了。

      (6)自主探究式講評有以下幾種類型:學生講評 、小組合作、同伴互助。原則:適時、適度 。對于一些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強調和歸納。

      三、講評后及時鞏固消化,注重總結反思。

      1.精心設計補償練習(主要是語言知識題和微技能訓練題)——變式訓練(變換語境、變換結構、變換練習形式)。例如:

      ——What did the old woman come to your school for?

      ——She looked for a student, ____ she has never met before.

      A. that B. the one C. what D. one ①____ Mother?蒺s Day is just round the corner. I want to buy a present for my mother, ______ that is useful but not expensive.

      A. The; the one B. /; one

      C. A; one D. /; the one

      ②Meeting my uncle after all these years was an unforgettable moment, ______ I will always treasure.

      A. that B. one C. it D. what 2.整理消化講評內容:⑴歸類整理錯題;⑵積累語言知識(課外詞匯、重要短語、精彩句子等);⑶重溫經典語篇(完形、閱讀等)。

      3.總結反思考試得失(階段性大型考試)學習目標是否實現?學習過程(包括預習、上課、作業、復習等環節)是否存在問題?學習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學習態度是否端正?今后如何改進?

      四、語篇類語言能力題講評策略。

      原則:大處著手,把握整體;小處著眼,注重細節。

      1.完形填空“三步講評法”

      (學生)簡述大意(中英文皆可)

      (師/生)點撥講評(側重:語境理解,詞義辨析)

      (生)(還原答案)自讀語篇(加深理解、培養語感)

      2.閱讀理解題的講評策略

      【目的】①診斷問題;②矯正思路;③點撥方法;④培養習慣(閱讀習慣、解題習慣、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策略:整體入手分析語篇(體裁、題材)。其次,我們還要善于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

      “Do your own way; let others talk. ”

      “Nothing is impossible.”

      “Just be confident and keep going. ”

      “Never give up and you?蒺ll make it sooner and later.”

      3.書面表達評講策略

      審題 (題目要求、內容要點、段落安排)。

      擴句(一句多譯,頭腦風暴)。

      評析(自改互批為糾錯,范文賞析找亮點)。

      再寫(二次寫作)。

      總之,上好試卷講評課,我們要處理好三對關系:試題與學生的關系(教學對象),結果與過程的關系 (教學評價),少數與多數的關系 (教學定位),我們命題者要站得高, 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己,使教學方式由灌輸式轉向啟發式、討論式和參與式;講評形式由教師講評轉向教師講評與學生講評相結合、集體講評與個別答疑相結合;講評內容由單純知識講評轉向知識講解、技巧點撥與能力訓練相結合;講、練、評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高三英語教學反思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三;英語;詞匯;復習;有效性

      引言:高三英語復習對于整個高中階段而言非常關鍵,如何能夠提高高三詞匯復習的有效性成為了熱點話題。如何克服復習過程里出現的盲目性,如何提升科學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何可以穩扎穩打的完成高中英語課程,讓學生的智力與其他能力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成為了所有英語老師都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高三英語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關系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

      通過高三課堂教學可以發現,依舊具有以老師為中心的問題出現,老師在課堂上成為了獨角戲演員,忽視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使得學生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沒有過多的時間考量、吸收老師傳授的知識,這樣無法提高課堂效率,并且還會打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2、選題錯誤

      高三的課堂教學在選題上尤為關鍵,而在當前很多高三課堂教學中,往往對于選題的量會超出對選題制的要求,會造成選題老舊、反復等問題,如此就會令學生做題的效率大打折扣。

      二、分析問題的成因

      1、重視外在忽略內在

      很多學生到了高三階段,對于詞匯的復習在認識上會有一些錯誤,覺得復習單詞的意思就是背單詞,只要將單詞的音、形、義記住就可以。并且傳統的高三復習方式也正是這樣傳授給學生的。很多老師會推薦學生購買一本符合自己的高考詞匯參考書,通過書里面的單詞逐個進行記憶。許多學生都會在背包里放一本口袋書,只要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誦一下。這樣的方法成為了長期以來一直采用的一種方式。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實提高了詞匯量,特別是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如此死板的方式在最初階段卻是十分奏效的,尤其是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更加會覺得,這個單詞我記得。并且,有的測試詞匯的方式也在持續加強學生對詞匯外形的訓練。例如:對單詞進行中英互譯、或者聽寫等等,學生只要弄懂單詞的拼寫方式或者單詞本身的意思就可以通關。這樣就會讓學生無意識中忽略了單詞本身的意義。

      2、加強傳授忽略體驗

      高三復習階段重視系統化,讓知識更富條理性、邏輯性、連貫性。在復習詞匯時更加系統化,老師大多會使用以下兩種方式:首先,通過詞性把詞匯分為冠詞、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連詞等形式,通過這樣的方法對高考經常出現的詞匯進行歸類,再結合練習進行鞏固,最普遍的聯系方式是單項填空。其次,以短語的方式,進行分類。這兩種方式都有利于學生對自己單詞庫里的單詞進行整理,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容易混淆的詞匯的意義及用法給予關注。可是,在操作時,許多老師為了完成復習的進度,往往會將精力放在傳授方面,而卻會忽略掉學生體驗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卻并不重視如何運用知識。

      在課堂里,最主要的教學方式依舊是老師在講解詞匯,學生不是在記筆記就是被動的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題,而沒有將自身的主觀意識發揮出來。這樣接受知識的方式由于過于被動,因此會喪失探尋的精神。死氣沉沉的復習課堂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公認的現象。這是因為老師沒有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語言體驗,沒有使用語言機會有關。

      三、詞塊理論

      詞塊對于語言的使用人來講,在語言輸入及輸出時會頻繁使用,具有特殊意義和構造,并通過固定或者半固定的方式存在的,對提高語言生成能力十分有利的短語或固定搭配。因此,詞塊通常會被分成四種:多詞組合、慣用表達形式、限制性短語、句子框架結構以及引語等。

      因為詞塊本身十分穩定,在學習英語時就好像語言的預制板,屬于語言的半成品,具有特別的意思和半固定的結構方式,能夠成為語言的儲蓄或輸出的理想方式,在記憶以及輸出時都不會出錯。所以,學習和使用詞塊對于學生記憶詞塊的效率十分有幫助,對于學生運用語言能力十分有幫助。

      四、提高高三詞匯復習的有效性

      1、掌握學情,以學定教

      把控住學情成為了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最先做到的就是不要將學生當成白紙,復習不可能從頭開始,而是應當以學生目前的基礎當做教學的始發站,這就需要老師要完全掌握好班級的學情。高三英語教學的內容都是已經學過的內容,至于學生能記得多少?學生的問題是知識方面的還是能力方面的?這樣的問題只有分析清楚之后才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的目的、內容、深度及廣度。

      首先,正確分析學情,采取有效復習的方式

      需要對學生的復習采取有效的判斷,總體來講,就是老師的備課、上課都是創建在學生現階段的能力之上的,如此復習起來才會更加有效,定位也才會更加準確,才會快人一步。

      其次,采取集體備課,對二次備課進行優化的方式

      集體備課屬于一種集結教學知識的合理方式。通過人教版教材的要求作為引導,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地點、內容、主備人,在每周進行集體式備課活動,備課之后再一同進行探討,例如有的知識點要如何講解,講解到那種程度,高考較易出現的知識點或者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都應當是在進行備課活動時認真專研的內容。集體整合成一個符合學校校情的方案。可是因為班級中存在個體的區別,備課活動中應當激勵所有老師在吸收備課內容時要通過二次補充和修改的方式構成個人教案,爭取實現因班施教。

      再次,打破課堂的傳統方式,將學生的中心作用發揮出來

      課堂是最好的學習場地。課堂里的一道題遠遠超過了課后的很多道題,一定要學生可以在課堂里進行自主學習,并且當堂將問題反饋給老師,這樣才可以讓老師真正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且可以真正理解知識,提升質量。

      (1)精講

      啟發和引導對教學非常重要。高三的授課方式大部分是以復習的方式進行,因此每堂課都具有目的性,并落實到講的問題方面,不但要說明答案,還要說明為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等等。著重對做題的方法和技巧進行講解,確保講題能夠少但精,給學生的課堂提供練習的時間。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復習內容的印象,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并且在講解的過程里一定要預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進行探討。

      (2)精評

      針對試卷的講解是按照批改完成為前提條件,這套試卷怎么講?講多少?都要在批改試卷之后才可以判斷,不可以一味的講解,而是要讓學生融入進來,不可以只講不練,而是應當把講、練融合到一起,要對做法及思路進行分析。

      2、提高詞匯學習方法的引導,讓短語、變形、考點都能融入到詞匯復習當中

      英語的詞匯量很大,所有詞匯都具有自身特殊的用法以及引申而來的短句,這樣的短句和詞匯表面上過于零散,需要通過學生不斷累積,這樣才可以讓基本功更加穩固。并且背單詞需要提高到應用的層面,而不是只記住單詞的中文意思,更加要記住單詞的使用方法。可是這樣單詞不是沒有規律可循。在記憶短語或詞匯時,需要對類似的短語給予關注,通過類比的方式將這些零散的單詞融匯到一起,透過記憶鏈條或者記憶網對單詞進行記憶。比如:單詞的不同方式、近義詞、反義詞等等。

      3、合作學習對高三英語詞匯復習的應用

      對于高考復習階段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的需求。合作學習是新版人教版課程里所提倡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學的方式具有改革性與補充性。進行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還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進而提升復習效率,并且也可以大面積提升學習成績。要將英語教學同情感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能力,要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榮譽感以及成就感,從而提高合作精神。

      4、研究高考試題,掌握考試趨向

      每年的高考試題都是通過很多專家、學者的精心編排,層層把控的巨作。所以,對高考試題進行研究,在引導學生復習方面非常重要。通過理清復習的重點與難點。以此為基礎,分析高考試題的方向,這樣就可以在復習的過程里節省時間,提升復習效率。

      5、分析自身,反思教學

      老師在教學過程里要推崇科學精神,創建終身學習的理念,開拓知識的事業,對知識結構進行更新。潛心專研業務,不斷尋求創新,持續提升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并且每個老師都要經歷過教學反思的道路,如此才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反思作為老師一種常用的教學形式,不但可以有利于老師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還可以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保障。

      6、分析學生,掌握好教學的尺度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之間的能力和層次的差別、知識的存儲、心理與技能特征甚至是相互學習的需求,都會給學習的結構造成深刻的影響。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在教學的過程里要里了解學生的學情,通過實際狀況制作一套學生可以接受并需要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目標的針對性。不斷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學習來體會成功的喜悅,提高教學的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總結出一套良好的復習方法,才能夠讓學生的學與老師的傳授可以事半功倍。老師透過一個具體且生動的語言環境,讓學生不只可以感受到詞匯的用法及意義,還可以感受到語言的生命力與滿足感。

      參考文獻:

      [1] 楊盈盈.詞塊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及有效途徑[J].華章.2012.(01).

      [2] 李夢霞.詞塊的背誦式輸入對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亚洲黄片大全|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校园春色小说|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