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盆腔積液醫療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歸芍灌腸液盆腔炎
盆腔炎是婦科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急性炎癥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徹底治療,疼痛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盆腔炎,危害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聯合歸芍灌腸液治療盆腔炎,取得了確切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盆腔炎患者10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宮體、附件區壓痛、宮頸觸痛等癥狀,部分患者伴發熱、盆腔積液等臨床表現,宮頸分泌物淋病奈瑟菌或衣原體檢查結果呈陽性,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盆腔炎的診斷標準[2]。同時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全、子宮內膜異位癥、腫瘤、藥物過敏等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54例。對照組年齡20~52歲;病程1個月~3年;子宮內膜炎20例、輸卵管炎22例、盆腔蜂窩組織炎12例;其中已婚已育25例、已婚未育17例、未婚未育12例。觀察組年齡18~50歲;病程2個月~3.5年;子宮內膜炎19例、輸卵管炎23例、盆腔蜂窩組織炎12例;其中已婚已育26例、已婚未育15例、未婚未育13例。兩組從年齡、病情、病程、婚育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全部患者均給予鹽酸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注射液靜滴,劑量0.2g/次,0.4/次,2次/日[3]。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歸芍灌腸液150ml加熱至約40℃,連接祛除針頭的一次性輸液器保留灌腸,保持滴速在約80滴/分,每晚臨睡前1次[3]。注意避開月經期。連續治療7天,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的差異。附歸芍灌腸液組成[1]:當歸、赤芍、香附、元胡各10g,桃仁、三棱各12g,丹參、金銀花、鱉甲各15g,紫花地丁30g,莪術9g,甘草8g,加水濃煎后取汁150ml備用。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宮體、附件壓痛、宮頸觸痛、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消失,B超檢查結果提示盆腔積液完全吸收;②有效:宮體、附件壓痛、宮頸觸痛、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B超檢查結果提示盆腔積液減少;③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未見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P
結果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大類,臨床多為混合感染,治療方案以聯合用藥為宜。
鹽酸左氧氟沙星抗菌譜較廣,尤其對革蘭陰性菌、支原體、衣原體的抑制作用較強。甲硝唑具有廣譜抗菌和抗原蟲作用,尤其對厭氧菌效果較好。中藥灌腸,直腸直接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不刺激胃腸,不良反應少,同時能軟化瘢痕,減少其他促進炎性病變吸收,緩解疼痛,方中桂枝溫通經絡,當歸、桃仁活血化瘀,赤芍、香附、元胡化瘀止痛行氣止痛,鱉甲、三棱莪術均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尤其對厭氧菌效果較好,采用保留灌腸法不僅抑制了直、結腸和會厭氧菌的生長,同時還能促進盆腔周圍組織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4]。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聯合歸芍灌腸液治療盆腔炎臨床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銳.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100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9,3:140.
2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9—260.
關鍵詞:康婦消炎栓;盆腔治療儀;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233-02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文回顧性分析院內從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年齡為22~51歲,平均年齡為32.98歲。病程為4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4.11年。其中,已婚75例,未婚25例(均有性生活史)。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有痛、白帶異常、附件增厚及包塊、子宮痛以及腰痛等等。將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計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的康婦消炎栓治療方式,觀察組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治療儀治療。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相關的特征指標。因此,對照組和觀察組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后期臨床觀察數據具有可比性[1]。
1.2慢性盆腔炎臨床診斷標準
根據《婦產科學》第六版關于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2] [3]。基本包括患者癥狀、體征以及B超檢查三個方面。其中,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下腹部墜腫、月經不調、白帶增多或者呈現膿性、腰部酸痛等等;慢性盆腔炎患者B超檢查主要包括盆腔積液、輸卵管積液以及炎性包塊等等;慢性盆腔炎患者特征表現為附件增厚及壓痛,有時可以觸及包塊。子宮大都呈現后位,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4]。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的康婦消炎栓治療方式,觀察組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治療儀治療。具體而言,對照組患者需要在入睡前,將1枚栓劑輕塞入內約9cm處,每日一次,10d為一個療程[5]。觀察組在進行治療前,需要完全排空膀胱,采取平臥位的方式將康婦消炎栓1枚栓劑輕塞入內約9cm處,在通過高壓消毒的治療頭預熱放入患者陰道內,深度為不能夠再進入為止。之后患者的雙腿需要并攏,輔助電極放置在病區的相應體表部位。觀察組治療每次約35分鐘,同樣也是10d為一個療程。另外,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都是在月經干凈后的第三天開始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相關的特征指標[6]。
1.4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數據的處理采用的是SPSS17.0數據分析軟件。同時還用t統計量以及F統計量進行一系列的檢驗。以P
二、結果
通過運用SPSS17.0數據分析軟件對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數據的處理及分析發現,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觀察組患者在治愈方面的情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
三、討論
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由于久治不愈及反復發作的特性而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學習及工作,使廣大女性患者深受痛苦的折磨。慢性盆腔炎常有周圍組織粘連,從而口服性的用藥不易進入,臨床治療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并且局部用藥如藥物宮頸旁則操作過于頻繁,給患者造成的痛苦也較大。本文研究探討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治療儀治療慢性盆腔炎可行性方法相關問題,通過回顧性分析院內從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治療,通過隨機均分組別的方式對比觀察兩組患者后期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以發現,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治療儀治療組(觀察組)在治愈方面的情況要明顯優于傳統的康婦消炎栓治療方式組(對照組)。因此可以看出,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治療儀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后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廣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治療儀在治療慢性盆腔炎中的運用,最大程度上減輕慢性盆腔炎的痛苦,減少在院治療的時間。
參考文獻
[1] 趙瑋,邵茸.序貫三聯綜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5,02:22-23.
[2] 王宏.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炎治療儀治療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5,01:164.
[3] 楊楊.康婦消炎栓聯合盆腔炎治療儀治療臨床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3:45-46.
[4] 鄧君霞,潘小婭.康婦消炎栓聯合莫西沙星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3,02:169-170.
關鍵詞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臨床效果
異位妊娠又被稱為宮外孕在臨床中較為嚴重的婦科疾病該病是由于受精卵的著床位置在子宮外而引起的懷孕大部分患者在臨床中主要是由于炎癥造成患者的輸卵管腔隙狹窄或變形導致受精卵不能購正常的運送至子宮內部而在子宮外分化發育。因此該病患者經常由于受精卵的發育而造成破裂引起大出血對于患者的危害極為嚴重因此對于異位妊娠的早期保守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的研究調查中發現異位妊娠的患者在臨床中的比例正在逐年的上升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育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群采用宮內節育器、上環等手段進行節育以及患者的反復人流而造成輸卵管變形以及一系列的婦科炎癥而導致的因此于異位妊娠的患者進行早期的保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未解決患者的在臨床中由于異位妊娠引起的嚴重腹痛、陰道出血以及減小患者的子宮損傷進行了相關的臨床研究并對其具體的實驗結果進行了統計學的研究分析以便為異位妊娠患者的治療提供相關資料數據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現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6年1月~8年1月收治異位妊娠患者7例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其中有例表現為停經同時伴有下腹疼痛或有陰道不規則出血生命體征穩定無腹腔內活躍出血或休克表現例經外科檢查子宮常大或略大并有壓痛性包塊且經盆腔B超檢測未見孕囊其余患者有明顯腹痛、腹瀉、惡心現象產生。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年齡5~8歲平均.歲且經超聲檢測有1例盆腔有積液范圍1.~.8cm并且血液中HG 7~95mIU/ml。
治療方法: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的臨床護理隨時檢測分析患者的血壓、脈搏等臨床指標于此同時對所有患者予以米非司酮5mg1次/日連續服用~5天同時予以患者氨甲碟啶5mg進行肌肉注射1次/日經過1~周的保守治療后檢測分析患者的血HG含量以及患者的附件包塊大小和各項生理指征。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療效評價:若患者在治療后血液中HG的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圍患者的盆腔包塊下降5以上并且患者的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消失則患者基本治愈。若患者在治療后盆腔積液逐漸減少妊囊萎縮、變形并且血液中HG含量明顯下降則表明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若患者在治療后盆腔積液以及包塊大小都未有所改善并且患者的腹痛、腹瀉癥狀未得到緩解表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改善。
結果
在本文的臨床治療過程中7例異位妊娠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后大部分患者都得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的總有效率可達9.8表明對于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討論
近年來隨著異位妊娠研究的深入對于該病的治療方法也在逐漸的完善中。目前非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主要是由于非手術的保守治療具有簡單、有效并且對患者的毒不良反應較小不僅能夠有效地治療宮外孕而且還能夠滿足患者的再次生育的愿望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主要利用氨甲碟啶聯合米非司酮來治療異位妊娠該保守治療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液中HG含量恢復正常值并且能有效地減小患者包塊大小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腹痛、腹瀉等臨床癥狀因此該保守治療對于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秀文.輸卵管妊娠保守治療98例分析[J].中外醫療雜志,9,1(8):11-.
資料與方法
年齡與婚育史:本組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29歲,已婚16例,有分娩或人工流產史16例。
發病時間與誘因:發病于月經周期20~30天13例,31~38天3例,其中月經周期正常13例,發病前2小時行14例,用力排大便1例,無明顯誘因1例。發病至就診的時間為0.5~8小時,平均約2小時。
主要癥狀:均以下腹突發性疼痛為首發癥狀。其中,突發性撕裂感痛9例,伴陰道流血及惡心嘔吐3例,伴頭暈2例,墜脹2例。
體征:本組患者生命體征基本平穩,均存在下腹壓痛反跳痛,宮頸舉痛、搖擺痛。其中,有移動性濁音9例,子宮增大1例,附件區捫及包塊1例。
輔助檢查: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16例,占100%。B超提示一側附件有稍強回聲團塊,盆腔內有少至中等量積液16例。尿HCG陰性16例。血紅蛋白75~110g/L。
治療方法:對本組患者全部采取臥床休息、抗感染、止血、對癥等保守治療。并精心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意識、面色、尿量變化,動態監測血紅蛋白等指標,定期復查B超。以體溫、血壓正常,腹部癥狀體征消失,盆腔積液明顯減少或消失為標準。
結果
本組患者均在3~6天內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4.5天,平均醫療費用為680元。
討論
卵巢黃體是在促黃體生成素等作用下,成熟卵泡排卵后顆粒層細胞及卵泡膜細胞等大量增生肥大而成,當其充分發育且直徑超過3cm者稱為黃體囊腫。由于黃體囊腫位于卵巢表面,張力大,質脆而缺乏彈性,內含豐富血管,在外力作用下極易發生破裂。但由于卵巢黃體破裂反復出血的機會較小,在一次出血后常可逐漸自行凝集而止血。因此,對發病時間短、診斷明確、估計內出血量少于500ml,且生命體征穩定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是可行的。加之保守治療避免了患者的繼發創傷和手術的其他并發癥,住院時間短、費用低,患者易于接受。也節約了醫療資源。
準確診斷是保守治療的前提。由于黃體破裂常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為此,對來院進行婦科檢查的下腹痛患者,要仔細詢問在發病前有無、排便、做婦科檢查、劇烈運動、下腹受到沖擊等情況及末次月經情況。因卵巢黃體多發生于功能旺盛的年輕婦女,與排卵期密切相關,并多發生在月經周期的后半期。全面了解月經史及腹痛發生的時間與誘因,有助于鑒別診斷。由于卵巢黃體破裂的許多臨床特性與異位妊娠破裂相似,如腹痛、宮頸舉痛、后穹隆抽出不凝血等,臨床上常誤診為異位妊娠破裂。因此,應常規作尿HCG檢查。黃體破裂者尿檢HCG多為陰性,而異位妊娠破裂則為陽性,但有少數卵巢黃體破裂合并早孕、流產或異位妊娠者也可為陽性,要注意區分。卵巢黃體破裂不伴有停經史或不規則陰道流血,而異位妊娠恰恰相反。右側的卵巢黃體破裂還應與急性闌尾炎相鑒別。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療法;中藥離子導入;慢性盆腔炎
中圖分類號:RTII.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0)11-0023-01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是指內生殖器(包括子宮、輸卵管、宮旁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癥,既可局限于女性身體的某個部位,也可以涉及整個內生殖器。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72例,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141例,均為2001年11月~2010年8月間收治的門診和住院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年齡18~55歲。病程6個月~8a,隨機分為治療組72例,對照組69例。2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中華婦產科學》有關標準。中醫診斷:符合《中醫婦科學》有關標準[2]。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給予頭孢曲松鈉2g,環丙沙星0.4g,甲硝唑0.4g靜脈滴注,每天1次,7d為1個療程。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同時加用中藥離子導入治療。中藥方劑組成:黃柏、忍冬藤、土茯苓、敗醬草、丹皮各20g,黃連、黃芩各15g,紅藤30g,昆布20g,透骨草30g,青風藤、三棱、莪術、赤芍、香附、桂枝、皂刺、桃仁、姜黃、丹參、乳香、延胡索、紅花、水蛭各20g,蜈蚣10條,當歸30g,羌活、獨活各15g,細辛10g,黃芪50g等30多味中藥,用75%酒精、老陳醋以3:7比例配制成3000mE浸泡在容器中,2周后即可濾出加溫待用。操作:取紗布墊浸藥后,將浸藥紗布置于雙側小腹及腰部,用離子導人器(河南六合醫療保健用品有限公司)行導入治療40min,2組機器4個藥包。每日1次,15次為1個療程。一般1~2個療程。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B超檢查附件區無包塊,盆腔無積液,停藥后半年無復發;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正常,B超檢查附件區包塊最大直徑縮小1/2以上,盆腔積液減少2/3;無效:臨床癥狀,體征,B超檢查均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見表1。
與對照組比較,P
3.3 隨訪1年后隨訪經B超及婦科檢查,治療組隨訪67例,復發加重3例(4.47%);對照組62例,復發加重10例(16.12%)。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等,大多發生在性活躍期,往往經久不愈,并可反復發作,導致不孕,輸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炎,嚴重影響女性健康,且增加家庭與社會經濟負擔。
根據中醫藥傳統理論,慢性盆腔炎是由氣滯血瘀,寒凝氣滯,濕熱瘀滯所引起。筆者臨床觀察,大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濕熱瘀滯型居多。由于組織炎性水腫、滲出、粘連,結締組織增生,增厚,形成炎性包塊,并長期反復發作,導致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障礙,故藥物難以滲入。中藥離子導入治療就是基于上述認識,經臨床不斷總結發展而成的。一方面所選用中藥針對其病機,清熱解毒利濕,活血化瘀,理氣,解痙止痛,消腫散結。另一方面通過電流刺激,熱的效應,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提高新陳代謝,改善組織缺氧,減輕組織的張力和水腫,以利炎癥吸收和消退。
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能消除致痛化學介質,糾正酸堿平衡,促進粘連和瘢痕組織的軟化和消散,促進代謝產物及炎性產物排泄等作用。這種體外局部治療,結合西藥抗炎,二種治療相輔相成,充分發揮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特色。臨床觀察無任何不良反應,使用安全,降低了復發率,也避免了反復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藥及手術帶來的痛苦和創傷,具有一定臨床價值。
藥物經離子導入器的作用,使藥物發揮作用迅速,大部分患者在治療幾分鐘后腹部即可出現熱感,既節省藥物,又節省時間,且療效顯著。由于中藥離子導人療法治療慢性盒腔炎具有簡便易行、療效可靠,安全無毒副作用、無疼痛,并避免了藥物對胃腸肝臟的刺激,是易受患者接受的有效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12
[2]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203
[3]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