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圖像設計論文

      圖像設計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圖像設計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圖像設計論文

      圖像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室內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數碼圖像技術的產生正好迎合了人們的需求,在設計中,數碼圖像技術具有三個基本特征。首先是色彩多樣,數字化技術可以隨意調制出豐富多彩的色調供客戶選擇,這是傳統的室內設計無法企及的。其次是生動逼真的特點,數字化技術利用軟件可以營造出三維立體的效果,客戶可以從多個角度來預先觀看效果,由于數字化可以隨意地將效果放大或縮小,每一個細節都能及時展現在客戶面前,使設計者和客戶能及時溝通。

      二、數碼圖像技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步驟

      數碼圖像技術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一般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

      (1)建模。建模是數碼圖像技術在設計中的基礎,建模方式分二維和三維兩種,二維指的是平面圖形,三維則是立體圖形。

      (2)空間設計,空間性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因素,只有把握好空間的大小,才能進行細節設計。外墻構成的空間是進行設計的首要部分,在設計中,首先要通過工程制圖軟件將這個空間繪制成平面圖和立體圖,用毫米作單位,將平面圖和立體圖導入到3dsmax中,作為制作模型的參考。其次,在3dsmax中設置顯示單位和系統單位為毫米,這樣三維制作軟件和工程制圖就達到一致,進行墻體制作時,誤差就會減到最低。在使用空間設計方面,要合理地按照設計要求布置空間,對于一些家庭用具要進行模型制作,也可以用同類型的模型代替,只有從整體到細節都進行完整設計,才能在建模時提高精確度。

      (3)材質調節。材質不僅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中,材質也是視覺效果真實性的保障。

      (4)燈光設置,視覺效果和視覺造型是通過光線來表現的,在數碼圖像技術中也不例外,燈光既可以用來照明,還可以用來烘托氣氛,表現設計效果。

      (5)攝像機的設定,一副好的效果圖和取景角度也有直接的關系,在材質和光源都確定好之后,效果圖的畫面基本色調也就確定了,這時就要合理設定攝像機的角度,才能夠保證渲染后的畫面具有主次分明,虛實得當的效果。

      (6)渲染,渲染是運用設計軟件的渲染功能,來計算生成特定分辨率的靜態圖形或是動態視頻的過程。

      (7)后期處理,經過渲染出來的圖形還要利用專門的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剪裁、校色、配景等加工手續,以達到最佳效果。

      三、結語

      圖像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網頁中的圖像,按照存儲格式不同可以分為矢量圖和位圖,按照使用用途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地址欄圖像,網站Logo,網頁內容圖像等。地址欄圖像類似一個圖標,顯示在地址欄網址前邊,一般經過精心設計,能夠傳遞公司專業與精細的形象。內容圖像是指嵌在網頁中或者作為網頁背景的圖像。伴隨網絡技術和軟件技術的進步,用于圖像處理設計的軟件有了很大的發展。網頁三劍客中的Dreamweaver在進行網頁設計的同時,可以對一些圖片進行簡單的變化處理,fireworks能滿足對網頁圖片處理的大部分功能要求。對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圖像,可以使用Adobe公司的Photoshop軟件進行處理;在進行Logo等設計時,一般使用CorelDraw或Illustrator等軟件來完成。在進行圖像的設計、選擇和處理中,掌握專業軟件的基本使用技巧是必需的,圖像在網頁設計中的功能主要可以分為視覺吸引、信息引導兩方面。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需要對圖像進行合理的處理。使用動畫圖片,以及適當的色彩對比,形成版式的變化,吸引瀏覽者的注意,引導其對網站內容的閱讀。根據公司對網站的功能定位,其所承載的任務與指向有所不同,對瀏覽者所作設定亦有差異。比如騰訊公司的騰訊網()和騰訊(),一個作為門戶內容網站,一個作為公司形象網站是兩個獨立的網站,設計風格,內容和要求差異很大。

      2新技術

      網絡作為第四媒體,其顯示終端可能是計算機,平板,電視或智能手機,為了頁面兼容等原因,前端設計出現了很多新技術,如div+css技術,Javascript技術等,為了方便管理,一般采用對象的結構、表現和行為分開。結構是對象的內容,表現是其外觀,而行為是與瀏覽者的交互,或者說是瀏覽者進行鼠標點擊或輸入內容等操作時,頁面的反應。在進行網頁設計過程中,圖像對象也是如此,利用代碼可以對圖像進行一些效果的處理,起到資源占用少,頁面維護容易等目的,還可以達到一些用基本圖像處理技術不易實現的效果。用div+css結合Javascript技術可以實現在網頁前端一些設計效果和邏輯處理功能,比如圖像輪播和驗證碼校驗功能[2]。在一個存在后臺管理的網站中,網頁的很多內容來自于后臺數據庫,一些圖片也不例外,內容需要和后臺交互,根據數據庫的內容和頁面的特定邏輯,決定圖像的外觀。這是基本圖像處理技術無法實現的,需要設計者了解動態頁面設計技術,常見的技術有,php和jsp技術等。除此之外,還有連接數據庫,縮放、剪切、相框、銳化、旋轉、翻轉、透明度、反色等對網頁圖片的處理。不再一一舉例。

      3結論

      圖像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中國傳統動畫片,基本秉承“教書育人”的原則,想法很好,但是方式并不是很好,不容易被孩子接受,現今階段的動畫片在重視教育性的同時,重視了娛樂性,強調“引導”的特點。在創作方面也更多的從兒童立場出發,更多的為兒童考慮。《大耳朵圖圖》的內容情節豐滿而真實,突出童趣,它不僅有讓人笑破肚皮的幽默,還傳達出了一些深刻的東西,家庭的溫馨,父對子的循循善誘,母親的望子成龍等等,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部濃濃的“溫情家庭喜劇教育片”。內容方面更多的是取材于生活的故事和細節,讓小孩子回歸到了平凡小孩的位置上,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創作動畫,每集片尾會有一段‘胡圖道理’有的是教孩子從這集里學會一個道理的,有的是善意提醒家長的。和《蠟筆小新》這些同類型的海外動畫片相比,《大耳朵圖圖》無論形象還是故事都非常貼近中國孩子,展現的是中國式家庭和教育中發生的故事和矛盾,這就和早些年熱播的電視劇《家有兒女》一樣,為什么那么受孩子的喜歡,其實關鍵是在貼近生活。

      二、“大耳朵圖圖”形象設計制作形式

      《大耳朵圖圖》的形象設計形式來源于中國傳統繪畫。該片的形象成片方式和日本動漫制作以及當前動畫電影中常用方式一樣,都是以繪圖為基礎的,最常見的繪制方法就是“單線平涂”。也就是說,用線條在紙上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然后再通過描線工序,在填上各種單一的色彩,組后同場景(背景)結合,會動的人或物,在不會動的場景中,形成動畫表現形式“。大耳朵”這一形象的設計并不復雜,簡單描繪,突出人物形象的特點,構成上也很簡練,符合兒童觀眾這一群體的審美特征及接受能力。

      三、“大耳朵圖圖”形象設計特點

      《大耳朵圖圖》里的動畫形象設計來源于生活中的聰明可愛的孩童形象,然后加以抽象化,突出可愛效果,尤其是主人公“圖圖”不成比例的腦袋、四肢和那一雙大耳朵,打造出一個機靈淘氣又頑皮的卡通形象,深得小朋友喜歡。繪畫制作上,色彩搭配以色板主色為主,看上去新穎卻不雜亂,遵循現代人的審美方式,簡約卻不簡單,不容易因為繚亂而產生視覺上審美疲勞,能夠讓觀眾更長久的接受。而在人物內涵和意義方面卻又寫實化,故事內容取材于生活,主人公“圖圖”的言行也同現實生活中的兒童如出一轍,拉近片子與觀眾的親切感,也更能能突出該人物形象的垂范作用和教育效果。

      四、“大耳朵圖圖”形象市場推廣情況

      圖像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1.1可視化效果圖1中分別給出了利用三種不同的分析工具對相同的社會經濟重心軌跡進行分析的結果。其中圖1(a)為原始軌跡的顯示結果;圖1(b)為傳統方向玫瑰圖方法的可視化結果;圖1(c)為本文中的語義方向玫瑰圖。語義方向玫瑰圖將社會經濟重心軌跡各自對應的經濟屬性作為語義信息與全局軌跡方向玫瑰圖的方法相結合,以可視化的形式表達。在語義方向玫瑰圖中每個詞的位置代表了該經濟屬性對應的重心軌跡在該方向區間內移動的距離大小即移動模式的顯著性。同時,詞匯的字體大小與該經濟重心移動的顯著性也成正比。因此,在圖中詞的位置離中心越遠,字體越大,代表該經濟屬性所代表的經濟重心軌跡在該方向上移動的模式越顯著。對比圖1中三種不同方法的實驗結果可知:1)語義方向玫瑰圖可從語義的角度對社會經濟重心軌跡進行統計分析,最終直接以語義信息代表經濟重心在圖上表達。因此,語義方向玫瑰圖給使用者提供了一種更直觀更易理解的分析方法。2)語義方向玫瑰圖從整體角度上看可反映經濟重心軌跡的全局移動特性。同時,圖中單個詞匯又能反映其所代表的單條重心軌跡的顯著移動模式,從而能更直接更全面的傳遞出經濟重心軌跡的顯著移動模式的信息。

      1.2形式化定義語義方向玫瑰圖是基于帶有語義信息的重心軌跡Pj進行統計分析的,語義重心軌跡以式(1)的形式表達。式中n是軌跡上的采樣點數,(xi,yi,ti,wj)表示的是在ti時刻移動物體狀態;xi,yi為重心軌跡的空間位置信息;wj為語義信息,即軌跡所代表重心的經濟屬性名,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產量”等。

      2生成方法

      根據帶有語義信息的社會經濟重心軌跡數據,按照上式(3)即可計算出八個方向區間內每個語義詞匯的詞頻,得到每個詞在圖中顯示的極坐標位置。一般情況下,由于軌跡數量較多,為了保證語義方向玫瑰圖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根據軌跡語義詞匯的重要性即其所代表軌跡移動模式的顯著性大小進行排序和篩選,僅對移動模式最為顯著語義詞匯進行分析和表達。此外,由于詞匯之間難免會出現許多重疊部分,影響可視化效果。因此,最后還可圖中的詞匯位置進行微調,以減少詞與詞的重疊碰撞。由此可知,語義方向圖的生成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統計各個方向區間的詞頻;根據顯著性對詞匯排序和篩選;文字位置微調。接下來,本文將詳細闡述語義方向圖的生成過程。表1為實現語義方向玫瑰圖的偽代碼。

      2.1統計各個方向區間詞頻先將[0°,360°]劃分成8個等間隔的方向區間。根據式(5)確定軌跡Pj上的矢量kkkj,x,y,w所處的方向區間km。中[]代表取整數。2.2計算tf-idf并排序過濾在信息檢索領域中,有研究人員提出了tf-idf的概念來衡量某一個詞在整篇文檔中的重要性[15]。在本文中,同樣可以用tf-idf來詞匯在語義方向圖中的重要性。其中tf反映詞代表軌跡移動模式在全局中的顯著性,而idf則反映的是該詞是否常見。由于各個方向的重要性實際上相同的,因此只考慮詞頻的距離值。其中,N和num分別代表所有方向區間的個數與所計算詞出現的方向區間的個數。在取對數之后,idf的值能更好的表達一個詞出現的區間越少,則這個詞越重要的特點。此外,在idf的基礎上加1是為了處理idf等于0的情況。從上式(6)中可看出,tf-idf值越大,表示這個詞越有意義越重要,其代表的軌跡移動模式顯著性越強。計算出各區間內各個詞的tf-idf后,即可根據tf-idf值的大小在每個方向區間中選擇出tf-idf最大的若干個詞匯進行顯示。此外,若數據在縱軸上出現小指聚集或有異常值的情況下,可以對縱向的R軸進行了一個如下式(7)的指數變換,以保證語義方向圖的效果更好。式中R和R’分別為變換前后的縱軸距離值。下圖2(a)即經過指數變換之后的可視化結果。

      2.3文字位置微調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以及可視化顯示效果,很多研究詞云的人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來避免詞匯重疊。例如,FernandaB.Viégas使用了一種隨機貪婪算法,即每次給與其他詞重疊的詞移動一個新位置,直至不再重疊,實現逐步逼近最優解的過程[16]。本文即通過這種類似的貪婪算法解決詞與詞之間相互重疊的問題。以下為實現文字位置微調的貪婪算法的基本流程:(1)碰撞檢測首先依次對一個詞與其他所有詞進行碰撞檢測。若檢測得該詞與另一個詞有重疊時,則進行下一步;若與其他所有詞都無重疊,則對下一個詞進行判斷。檢測碰撞的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檢測兩個詞的外接矩形是否相交。(2)位置隨機微調若某兩個詞有碰撞,則隨機選擇其中一個,并對這個詞的位置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進行隨機的調整,包括角度和距離兩個方面。其中限制條件有兩個。第一,在進行調整時,其距離和角度的移動步長應該是在某一個范圍內的隨機值,不能太大。此外,對于字體較大即較移動模式較顯著的詞,其移動幅度應較小,盡量保持其原有的分布;第二,在微調的過程中,不能移出詞匯所在區間范圍。(3)循環至無碰撞或終止在完成對一個詞的移動后,返回第一步檢測碰撞,直至所有的詞都不發生重疊的現象。在實際過程中,多數情況下很難找到最優解,即所有詞都不重疊,特別是當顯示的詞數量較多時。因此,此處可以限制一個合理的循環次數。當循環了足夠多的次數或者所有詞都不重疊時,終止循環。

      3應用研究

      3.1數據來源與實驗工具本文以1985年到2004年間我國大陸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客運量、醫療機構數、就業人口等40項經濟指標的重心軌跡數據為例,利用語義方向玫瑰圖的方法對其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得到的語義方向玫瑰圖,發現隱含于經濟重心軌跡數據中的顯著移動模式,反映出在所研究時間段內研究區域內部各項經濟指標重心的整體移動特征以及模式顯著的單項經濟指標重心移動特征。該實例應用數據來自統計局經濟年鑒。本文中實現的分析工具和探索性分析方法都是由Python編程語言實現。其中主要用到python中專門用于繪圖的matplotlib庫。

      3.2實驗結果如圖2(a)與2(b)為該實例應用進行文字位置微調前后的語義方向玫瑰圖。結果表明:1)從整體模式上看,移動角度在[0°,90°]以及[180°,270°]之間的軌跡多,頻率高,由此計算所得這兩個區間內語義詞匯的詞頻矢量中的r值較大,所以區間內詞匯字體較大,顏色較深,即軌跡移動模式較顯著。圖上大部分語義詞匯集中于東北與西南兩方向上,即1985年到2004年間我國各項經濟指標主要在東北、西南方向上移動。這主要與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政策頒布初期我國整體社會經濟活動主要向西南和東部聚集,但之后該趨勢明顯減弱,開始向東北方向擴散有關[17]。2)從單項經濟指標移動模式來看,軌跡在某一方向區間移動的距離越長,即詞頻矢量中的r值越大,在圖中就表現為詞匯所處位置離中心越遠,字體越大,顏色也越深,說明其往該方向上移動的模式越顯著。由此可見,圖中反映的重心軌跡移動模式最為顯著的經濟屬性為客運量、衛生機構數、集體企業以及油料產量。在1985年至2004年間全國客運量重心顯著往北方移動,這是由于北京是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重心,交通便利,與全國各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緊密,流動人口多,且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和天津的旅游業發展迅速[18];隨著改革開放之后,上海、江浙及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地位的快速提升和發展,特別是外向型經濟[19],引起集體企業重心向東聚集;而且,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地位提升后,人口也隨之增多,必然導致東部地區衛生機構數的增加;而反映了農業發展的油料產量重心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動,與該時間段內西部大開發政策帶動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西部地區的發展的情況一致,且在全國范圍內,西部地區經濟地位仍然較低,因此農業在其經濟產業中占主導地位[20]。

      4結束語

      圖像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開放向社會開放

      [分類號]G258.6

      1 引言

      隨著高等院校功能的豐富和強化,“人才培養一學術研究一社會服務”的三角功能關系已在高等院校普遍確立,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視和發展深刻影響到高校圖書館職能的轉變。從1987年《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到2002年《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版,均對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開展面向社會的文獻情報和技術咨詢服務做出了相關規定,并將高校圖書館定位于學校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這些規定成為當前普通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重要依據。2005年,全國62所大學圖書館館長簽署的“武漢宣言”中再次強調,“大學圖書館的資源應在滿足本校讀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向社會開放”;2006年,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圖書館館長倪曉建首次在北京市人大代表會議上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建議;隨后,北京市教委表示將積極創造條件鼓勵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并初步提出開放的三條途徑。

      部分報紙和網上傳媒,如國際先驅導報與新浪網、黑龍江日報與東北網等分別就“高校圖書館是否該向公眾全面開放”舉行聯合調查,結果顯示,支持者和反對者各自成半。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成為公眾熱切的期盼;另一方面,很多反對者表示了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后對圖書館安全、管理及各種資源利用方面的擔憂。業內人士就圖書館尤其是高校圖書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一批研究成果問世,從研究成果看,大多數傾向于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并對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內容、方式、模式、策略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所謂反對者,也并非反對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而是更加理智地對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前提和表述進行了深刻反思。武繼山在“應當避免對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誤讀”中指出,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是在完成本校服務的前提下開展的工作,對此應當有正確的理解和把握,CAuS和CASHL等已形成規模的原文下載及文獻傳遞等共享機制本身便是一種有效的“開放”;帕提曼在“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被誤讀的取向”對“向社會開放”的表述進行了深入探討,指出其存在取向單一、外延太窄的誤讀問題。那么“向社會開放”一詞是否就如媒體宣傳報道、普通公眾所理解的像“博物館”、“展覽館”一樣的開門納眾呢?“開放”是否僅僅局限于允許進入和常規借閱?“向社會開放”和“開展社會服務”兩個詞組有何區別與聯系?外延孰大孰小?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入探討,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2 相關概念

      “向社會開放”這一詞組包含兩個核心概念,即“社會”和“開放”,這兩個詞都屬于比較寬泛、抽象的概念,在“向社會開放”這一詞組中,“社會”是“開放”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對象,“開放”是“社會”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二者都是討論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問題必須首先厘清的重要概念。

      2.1 社會的概念與內涵

      2.1.1 國外學者對“社會”的理解和使用 國外對“社會”一詞喜歡用其具體意義,以美國為例,在具體使用時,社會的意義細分為“society”、“communjty”和“public”三個詞語,在不同的語義環境中分別應用。“society”從廣義上講,指人類社會關系的總和,從狹義上講,是指由于志趣不同而相互有別的人群;“community”也有兩個含義,一指人,即指同處一地、同屬一個政府管轄的人群;另一義是指地方,即上述人群聚居的地方,一般譯為“社區”;“public”一般是指特定人群或人的總和,一般譯為“公眾”或“公共”。在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具體語義環境中,國外一般使用“community”一詞,即取用社區的意思。

      2.1.2 國內學者對“社會”的理解和使用 在我國,“社會”一詞出現始于日本學者在明治年間將英文“society”一詞譯為漢字“社會”,近代中國學者在翻譯日本社會學著作時,襲用此詞,中文“社會”一詞便由此具有了現代通用的含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對社會的解釋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認為,社會在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總和,只有具體的社會,沒有抽象的社會。具體的社會是指處于特定區域和時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漢語大詞典》將“社會”一詞解釋為“指由志趣相同而組成的組織或團體,也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由于語言和文化的不同,國內在使用“社會”一詞時,未將“社會”具體細分為“社會”、“社區”和“公眾”,而是抽象籠統地取用“社會”寬泛的含義,即相當于國外的“society”。

      2.1.3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特定語義環境中“社會”一詞國內外的區別 國外高校圖書館,以美國高校圖書館為例,向社會開放中的“社會”一詞一般取用“community”的含義,意指同處一地、同屬一個政府管轄的人群聚居的地方,即指“社區”。國內高校圖書館在向社會開放的語義環境中,如果取用“社會”籠統的含義,則會產生范圍太泛、指向不明的模糊感,導致具體實施操作的迷惑與不確定性增加。如果取用“社會”中社區的具體化含義,則可與國外高校圖書館取用“community”保持語義范圍和指向上的一致。當前,從國內關于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研究成果看,以學校輻射一定范圍內的周邊社區作為向社會開放范圍的研究占了大多數,說明了國內學者對“社會”的理解已經逐步向社區范圍明確并具體化,這與國外在這一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是相同的。

      2.2 高校圖書館與社會的關系

      第一層關系――學校社群。如果把高校圖書館看成一個圓,圖書館就是這個圓的中心,離圓心最近的是學生,由圓心依次向外是:教學和科研人員、教學和科研輔助人員、行政人員,處于圓圈的則是維持學校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后勤人員,再向外就是退休教職工。圓圈當中,學生和教學科研人員為重中之重,他們是高校圖書館的首要服務對象。如果用同處一地的社區概念來類分,那么他們便可以叫做“university community”,即學校社群,可以看作是高校圖書館和社會的第一層關系(見圖1)。

      第二層關系――周邊社區。校園外的方圓幾十里,是高校圖書館所在市、區及該高校可投射其影響力的周邊地區,這個地區及其居民就是廣義上的“社區”和“社區大眾”――community,高校圖書館與社區的關

      系,是其與社會的第二層關系。

      第三層關系――大社會。高校圖書館與上述兩個社群之外的大社會――society的關系,是其與社會的第三層關系。

      由圖1可知,高校圖書館“學校社群”中的本校學生、教學科研人員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首要對象,是高校圖書館提供服務的中心和重心,它們構成了廣義上高校圖書館與社會的第一層關系,本文在探討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具體問題中,主要指高校圖書館與社會產生第二、三層關系的周邊社區和社區之外的大社會,如圖2所示:

      國外高校圖書館將向社會開放的第二、三層關系中的人群及服務對象做了細分,以美國為例,美國公立和私立大學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中均規定了他們的服務對象有:現在冊的學生、教師和職工,還規定了一些對國內高校圖書館而言陌生的服務對象:①校友;②其他院校的教師和學生;③在編教師、學生和員工的配偶;④在任教師或研究人員的人;⑤訪問學者及其配偶;⑥社會公眾,包括不同類型:高中生、居民、普通公眾;⑦機構。

      國內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服務中未對社會服務對象進行具體細分,向社會開放的社會對象比較籠統抽象。從相關開放實踐中可以看出,我國向社會開放的服務對象大致有:社區內大中專學生、返鄉青年以及有學科信息需求的校外高層次科研人員和市直機關、文化教育科研單位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機構。國內高校圖書館對本校畢業生及校友作為服務對象的尚未普及,僅有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圖書館正式向歷屆全日制畢業生開通校友借閱證辦理業務。美國和我國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服務對象對照如表1所示:

      “開放”是一個比較常用和用途廣泛的詞,也并不高深莫測。《漢語大詞典》對“開放”的解釋是:①敞開,允許入內;②思想開通,解放;③使關閉著的打開;④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

      3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內涵

      3.1 從狹義方面看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指高校圖書館敞開大門、允許社會讀者進入(相當于取用《漢語大詞典》的釋義①,并享受基本的文獻借閱服務。類似于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允許社會人員進入參觀。從普通社會讀者和媒體宣傳介紹的角度看,他們認為的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也正是指這層含義。

      3.2從廣義方面看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不僅包括允許社會讀者進入與享受基本的文獻借閱服務,還包括向社會讀者開放校內讀者享有的其他服務,如網上參考咨詢、個性化信息服務、知識導航服務、信息檢索教育、各種電子數據庫使用與培訓(在知識版權允許范圍內)、遠程教育、文獻傳遞、信息推送等(相對應于《漢語大詞典》的釋義③。隨著web2.O技術的進一步推進和建設,傳統圖書館的運作模式和服務模式必將注入更加強大的活力,圖書館可以通過打造一個具有教育性的虛擬學習社區,為校內外各類信息用戶提供一個更為自由、開放的生態式學習環境。

      3.3“向社會開放”與“開展社會服務”的聯系和區別

      “向社會開放”和“開展社會服務”的提法被廣泛應用在探討高校圖書館社會職能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中,此外,與“開展社會服務”意義相近、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句還有“信息服務社會化”、“社會化信息服務”、“社會化服務”等。在討論“向社會開放”內涵和外延的同時,有必要分辨一下“向社會開放”和以“開展社會服務”為代表的幾個相關詞句的共同和不同之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向社會開放”的內涵。

      無論是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還是以“開展社會服務”為代表的幾個相關詞句的表述,都表明了高校圖書館與“社會”的關系正在日益密切,反映出高校圖書館這個不斷生長著的有機體,除了保存、教育、傳遞的職能之外,服務社會的職能正在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開放”與“社會服務”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并不意味著兩者之間完全等同。

      “向社會開放”的外延很廣,內涵很豐富。“開放”是圖書館發展歷史上每次產生質的飛躍的最具代表性與標志性的核心詞語。作為一種社會的組織形式,圖書館的發展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前進,在古代藏書樓向近代圖書館轉變的發展過程中,藏書樓的向社會開放被視作是近代圖書館產生的標志,實現了向社會開放的近代圖書館徹底打破了古代藏書樓單純以藏書為目的的私有、封閉的專享性質,代之以公開、公用的共享性質。從圖書館在古代藏書樓到近代圖書館再到現代圖書館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看,由藏及用、由封閉向開放的發展貫穿了圖書館的發展主線,“向社會開放”代表了一種理念、一種進步,一種姿態、一種氣度,“開放”之決策和行為在圖書館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圖書館發展史上其他任何詞語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吳慰慈教授在其著作《圖書館學概論》中指出,圖書館發展的五大特點之一便是“圖書館由封閉式向開放式發展”。阮岡納贊更是在著名的圖書館五定律中明確指出圖書館是一個不斷生長著的有機體,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類對圖書館的需要而不斷豐富和多樣化。凡此種種,可以看出“開放”一詞及其含義被廣泛地應用于標志著圖書館發展與前進的表述方面,當然同樣也適用于表述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與變化。

      “開展社會服務”與“向社會開放”相比,外延相對狹窄,只是“向社會開放”眾多內涵中包含的一種服務類型與服務形式,是相對于高校圖書館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而言的一種延伸服務,是高校圖書館隨著高等教育“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發展與變化而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服務職能。是《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中“開展面向社會的文獻情報和技術咨詢服務”的一種具體解讀。

      從理念層面來講,向社會開放是大勢所趨,代表了一種發展方向。與“開放”之前只對本校師生員工開放、只為教學科研服務相比,向社會開放后的高校圖書館徹底打破了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的局限性,是高校圖書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歷史性進步。具體表現為: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服務對象與范圍從“學校社群”向校外延伸擴展到“社區”與大“社會”所代表的第二、三層關系。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講,向社會開放后的高校圖書館,在開展與延伸社會服務方面需要突破傳統服務方式單一化、服務手段簡單化的局限性,應根據高校圖書館自身、所毗鄰的社區以及社會的實際情況開展因地制宜、多種層次、多種模式的社會服務。在包括常規借閱、網絡參考咨詢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數據庫教育培訓等多種服務中選取既適合學校又滿足社區和社會需要的服務方式,突出自己的服務特色和服務優勢,開展切實可行、效果明顯的社會服務。

      應當指出的是,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問題有關研究成果在報紙、網絡等大眾傳媒報道中,把“向社會開放”僅僅等同或理解為“允許校外社會讀者進入及借閱”,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事實上,很多高校圖書館在“向社會開放”方面往往因地制宜,比如,從允許社

      區內大中專學生、返鄉青年辦理借書證,到開放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開發利用、與校外企業進行項目合作開發、為所在社區舉辦教育培訓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1月在廣州召開的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社會化”學術研討會上,深圳大學城、廣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圖書館介紹了他們各自向社會開放、服務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成功案例,對激發其他高校圖書館突破“自我封閉”局限、確立向社會開放的創新意識將產生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是指高等學校圖書館根據自身所具備的功能、能力和資源,在做好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同時,兼顧資源共享,向社會盡可能多的人開放,盡可能將所有文獻向社會開放,主動滿足社會對信息資源的各種需求的過程。雖然向社會開放是一個容易誤讀和不易界定的概念,但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在“資源共享”觀念已達成共識的條件下,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只是由于高校圖書館發展的不平衡及各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社區環境的差異,要實現普遍意義上的完全對外開放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整齊劃一、一蹴而就。并且,開放不能一概而論,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應以一種層次、一種方式、一種范圍向社會開放,而應采用多種層次、多種方式、多種范圍的開放策略。

      參考文獻:

      [1]大學圖書館該不該成為公眾文化樂園.[2010―09―11].ht―tp://news.省略/20060911/n245263962.shtml.

      [2]施芳.北京將鼓勵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2010―07―21].省略/20060721/3200927.shtrrd.

      [3]武繼山.應當避免對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誤讀.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3):16―19.

      [4]帕提曼.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被誤讀的取向.圖書情報工作,2010,54(19):133―136.

      [5]金旭東.21世紀美國大學圖書館運作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350―351.

      [6]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第19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373.

      [7]羅竹風.《漢語大詞典》第7卷.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833-834.

      [8]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電子科大中山學院圖書可供校外人士借閱.[2010―06―28].nlc.省略/yjfw/2010/0628/article_1811.htm.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