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殘疾兒童學習計劃

      殘疾兒童學習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殘疾兒童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殘疾兒童學習計劃范文第1篇

      關鍵詞:加拿大;全納教育;實踐;啟示

      一、全納教育的發展歷史及哲學理論

      全納教育在加拿大的發展,歷經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十九世紀之前,藝徒制是加拿大早期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有殘疾的人拜有某門手藝或專長的人為師,以獲得謀生的本領。這是最初的特殊教育方式。十九世紀以后,科技的進步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藝徒制逐步被一些盲人院、聾啞學校所替代。1873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了第一所弱智兒童學校,該學校對殘疾兒童實施隔離式教育。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殘疾兒童在與正常人的交往中受到身心的侵犯,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有效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來提高教學效率。但同時也使殘疾兒童失去了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回歸主流”教育理論的影響下,加拿大開始出現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一體化”運動。尤其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召開的《世界特殊需要大會》上,首次提出了全納教育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后,加拿大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在國內推行全納教育。

      有很多學者宣稱在他們的著作中探討了全納教育的“最好實踐方式”,但是卻很少有學者講到“最好的實踐方式”與“全納教育”是相同的事。根據他們的理論和觀點,好的實踐來自于社會與醫學上對殘疾的持續對抗。“一種極端是,有一部分人認為在普通學校教育體系下,應當給予所有的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并在任何階段提供一切支持。另一種極端是有些人認為學校應當改變結構,這樣就沒有必要提供所謂的‘特殊’支持,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或學習有障礙的學生享有相同的支持。”[1]

      加拿大關于“全納教育”的觀點介于這兩種觀點之間。對那些智力、身體、學習能力、感官有缺陷的學生來說,全納教育被看作是最易創造積極學習氣氛的方式。人們普遍認為學校需要一個全納教育理論來支持所有兒童參加全納教育。雷蒙德(Raymond)援引耶羅奈夫學區(the Yellowknife School District)克勞斯(Klaus Puhlman)的觀點,提出了下列積極的全納教育理念:

      1.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力參與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

      2.每一個學生都將獲得班主任通過課堂定期提供的對個性化需求的支持;

      3.所有學生都將按照年齡被分配到合適的年級和學區。

      二、 全納教育的實踐方案

      雷德蒙(Raymond)曾寫道:“已參與全納教育的工作者們發現,沒有簡單相同的解決方案可以完成所有任務。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需要不同的教育計劃來應對這些差異。然而,一些教育工作者發現,在讓所有的孩子都成功享受全納教育方面也有一些措施是相同的。這些措施包括:讓家長和家庭成員作為策劃團隊的一員;讓學生及他們的同齡人參與到策劃團隊中來;著眼于學生的長處和優勢;讓學生相信全納教育是他們的最佳選擇”。[2]具體方案包括:

      (一) 全納課堂的實踐和設計

      對教師來說,在課堂上只介紹每個孩子優秀的一面,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來為他制定教育計劃,使其更好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培養其主動學習的能力;在講授新內容時給反應不好的學生以提示,盡量在不影響課程進度的前提下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不因為缺乏適當的資源而責怪學生;努力傾聽并理解父母,將學生的積極成就及時傳達給父母,讓學生家長分享快樂;與其他教師協作,共同促進學生進步。

      對助教來說,應該和所有的學生一起工作,而非關注于一個或者幾個學生;協助教師準備材料,監督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向家長、管理者、教師和其他學生解釋匯報學生的行為和經歷。

      (二) 修改課程

      胡佛和巴頓(Hoover & Patton)強調“有效的課程實施、學生學習和行為問題的相關改編,最好發生在教育者控制全部課程實施過程的課堂上。”[3]換句話說,一個擅長此課程的備課教師最善于在該課程上滿足個別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最佳實踐必須著眼于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同樣的教材。正如胡佛和巴頓(Hoover & Patton)寫的:“由于更加重視……按照相關學科規定的材料來教導學生……教師負責教學所需的內容,但是調整的內容必須滿足學習者的需要。”[4]他們還提出澄清學習目標、提出任務步驟、建立所需的程序和對學生理解的持續監測這樣的一套教學策略,即為學生提供機會和要求,讓他們管理自己的行為;將行為失敗的風險最小化;培養學生完成任務的能力。

      (三) 家長參與決策過程

      父母應積極參與學校相關的決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參與學校的所有活動;作為孩子和學校、教師之間的通譯者和引導者,做好協調工作;關注孩子在學校以外的活動,起到監護作用,為孩子的整體發展過程做出貢獻。

      (四) 為教師、學生和團隊提供支持和服務

      1.對教師的支持

      薩斯喀徹溫省的特殊教育小組指出“在全納的背景下,要求一位教師只為一個聰明的或殘疾的學生的需要來負責是不合理的。有一種普遍的需要是進行職前和在職專業培訓以及繼續對課堂進行支持——準備的前提是使教師感覺不僅可以接受,還可以勝任手頭的工作。”[5]教師需要提供與某一特殊學生需要所相關的信息。包括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學生殘疾的細節和已被證明對類似的學生非常有用的教學策略。一個教師還需了解行為管理技術,調整課堂管理,尋找替代評估的各種策略。

      2.對殘疾學生的支持

      薩斯喀徹溫省的特殊教育小組提供了一些教學策略,已被認為是支持殘疾學生的最佳做法。這些措施包括:根據殘疾學生的年齡安排他們在當地臨近學校合適的年級就讀;支持和鼓勵殘疾學生通過朋友圈、輔導員和交流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社會交往;課程要反映學生的個性化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承認多元智能的存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團隊建設

      雷蒙德(Raymond)表明:由于“全納學生不能達到獨立”,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個教師、助理、家長、學生、同齡人、專家和其他利益相關群體的團隊。其中一個人作為引導者,任何團隊成員都能召開會議,并有一個年會來為下一年的全納教育做計劃并保持其連續性。

      引導者主要負責:安排會議的議程;鼓勵所有成員參與;為團隊成員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做會議總結以及商定最終的目標。

      (五) 過渡計劃

      在公立學校系統,需要解決的主要有五個地區的過渡:殘疾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級中學,從初級中學到中學的過渡,從公立學校系統到高等教育或成為勞動者的過渡。

      雖然每一個過渡涉及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和進程,但是仍有共通的策略。例如,從一個學校到下一個學校的連續性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確保交接方之間的交流。這可以通過會議來完成,涉及到教師、家長和管理者。例如,小學和初中之間的過渡,通過會議中學教師可以從小學教師那里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對癥下藥的為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這樣會大大提高其今后的工作效率。

      (六) 學校的全方位設計

      1.提供足夠的空間

      在一所學校及它的周邊地區,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所有的學生。例如,提供安靜的空間,使感官殘疾的學生可以遠離噪雜的地區來接受鍛煉和學習。

      2.感覺方面

      感官殘疾的學生可能會有方向問題。方位的移動,會導致他們感到焦慮和沮喪。幫助尋路的方法包括無障礙設計和位置標志:不同地區的學校用不同的顏色、款式、尺寸、噪音和氣味等來引起學生的注意;設計突出的地標;清除那些違背一個地區個性風格的東西等。

      3.視覺方面

      根據美國教育和就業部議員的說法,有三大因素支配著接受視覺信息的效果:眼鏡條件、光源質量和所查看對象的性質。學校布局的影響與學生所需的不同敏感性可能會發生沖突。空間布局以及空間內的色彩對比將有助于視覺理解。例如,安裝門把手,改變樓層、臺階的變化以及大廳的顏色,這些措施都將有助于視覺理解。

      4.聲覺方面

      和視覺理解方面類似,聽覺輸入取決于一個人的聽敏度、聲音來源和物理環境對聲音的影響。再者,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和相互沖突的聽覺需求。學校的設計必須考慮到以下因素:聲音的頻率;噪音水平;房間內的回音;房間的收音、隔音條件。

      5.設備及器材

      設備、器材和工作點的無障礙對殘疾學生來說是最需要的。包括廁所扶手、可調節的桌子,為聽力障礙學生準備的揚聲器和為肢體殘疾的學生準備的修改過的鼠標、鍵盤等。

      三、對我國全納教育的啟示

      (一) 立法保障和社會環境的營造

      眾所周知,有效、全面的立法對促進全納教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特殊教育立法來保障殘障人士的受教育權。因此,要抓緊時間建立全面而明確的法律制度,推進我國全納教育事業的發展。

      特殊兒童在學校中的時間是有限的,更多的還是生活在大的社會環境中。所以,呼吁全民尊重愛護特殊兒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以電視廣告和宣傳口號的方式,來加大對此的宣傳力度。良好的社會氛圍是對校園生活與教育的最大的支持和補充。

      (二) 學校設計與教師課程的支持

      全納教育的實施,將使大量殘疾兒童進入到普通學校學習。那么學校的相關設施也有必要做一改變。要考慮到殘疾學生的特殊需求,只有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才能使教學活動順利的進行。因此,學校的設計應注意細節,在細微之處為特殊兒童提供方便。

      教師是使全納教育由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執行者,是影響全納教育實施的重要因素。加拿大全納教育中教師不僅有普通教育知識,還要專門學習特殊教育課程。因此,建立全納教育師資培訓是我國全納教育開展的重要環節。與此同時,可以為每個班級配備一到兩位助教,為那些特殊的孩子提供更細致入微的照顧。

      課程在全納教育實施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實現全納教育倡導的理念和宗旨,最根本的是要改變教課程內容、教學策略和評估方式,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和普通學生共同參與學校課程活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在教學評估方面,應改變以往的考試方式,不能簡單的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應考慮到特殊學生的困難,公平合理的給出成績,幫組特殊學生建立信心,鼓勵其不斷進步。

      (三) 家長配合與孩子自身的努力

      全納教育的實施,僅僅依靠教師的力量是很難取得顯著效果的,學校應該舉辦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學校可以將有利的資源最大化,讓家長學習相關的教育方法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讓家長作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個通譯者,起到良好的作用。

      最有效度的學習還是在于個體本身。任何外界的因素都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有主觀發揮能動性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一切外部條件得當時,孩子本身也要樹立正確的信念、不斷的努力,去適應他人、學校和社會,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闞麗.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4.

      [2]Raymond,H.(1995).Inclusive education:Stories and strategies for success. Available:.

      [3][4]Hoover,J.J.&Patton,J.R.(1997).Curriculum adaptations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and behaviour problem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Austin,TX:Pro-ed.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