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西鄉中學初中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定位 概念 思維方向 習慣
學生之所以出現考試不得分的現象,究其根底,是平時的英語學習產生了漏洞,沒有及時地查缺補漏,造成大考成績不理想。而對于查缺補漏,我們一直重視補習知識,但還有一個方面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那就是重新梳理學習態度和過程。
對于基礎年級的英語學習而言,我們大體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正確定位。
對于現在的初中學生來說,英語不能完全算是一門新課,許多學生在小學時就學過,甚至除了在校學習之外,家長還花錢讓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但也正是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讓學生過高地估計了自己,不能正確地面對基礎知識的學習。
現在大部分小學英語課時量比初中少,學生在落實書寫方面仍有欠缺,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尤其是在進入初中以后,部分學生會出現會說不會寫,書寫不規范等情況。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方法,不要眼高手。低、忽視簡單知識,而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
2 理解新知識。
在最初接觸新知識的時候,要注意正確地理解和記憶。如果在剛開始接觸新的學習內容時不能明確清晰地理解和記憶,那么以后就會造成混淆,由于先入為主的原因,再想改就會很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見的學生學習誤區有以下幾種:
(1)誤區一:用漢字記錄單詞發音
由于英語音標的識記存在一定困難,有的學生又不愿意主動多聽錄音,多做模仿,為了省事,就在書上用漢字標識單詞的發音。時間長了,有些學生的發音便成了和英語相近卻不完全相同的語音,這樣的發音常會在課堂上招來同學的嘲笑而影響信心,打擊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初始階段,就要幫助學生正確識讀音標,模仿錄音,培養正確的發音習慣。
(2)誤區二:只聽不記,懶于動手。
英語課強調口頭練習和小組活動,有的學生只重視口語練習,疏于動手做筆記。時間長了,有的知識點便出現了漏洞。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做筆記習慣,及時梳理知識點,并且通過習題訓練來及時鞏固和強化記憶。
3 形成概念。
英語和漢語在語法和習慣用法上有很多不同,例如動詞的時態、語態變化,名詞的復數形式等,在漢語中根本就沒有。因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把英語翻譯成漢語,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理解和應用知識,這種用漢語的思維方式學英語的方法有時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影響語感的培養。這時候,要幫助學生盡量拋開原有的語法束縛,建立新的概念,并在實際學習中創設英語的語言環境,用英語的概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4 尋找思維方向。
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會有這樣的尷尬――上課時聽懂了,做題時卻常出錯,明明是學過的知識,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會張冠李戴、相互混淆。這就反映出學生在應用新知識的時候沒有找到正確的思考方向。
舉例而言,在做補全對話、完型填空、閱讀理解等文段練習時,學生常注重從前往后推測答案,對于從后往前推測答案的題目或者是需要整體理解全文來總結答案的題目則易出錯。這時我們就要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章,仔細體會前后文之間的聯系,注意尋找題目的考點,然后按照考點去思考,尋找答案。
5 培養習慣。
在初中學習階段,我們應當幫助學生養成以下幾個方面的良好習慣。
養成預習習慣。在幫助學生培養預習習慣方面,我們可以給學生預留一些聽錄音、讀單詞的任務或通過學案當中的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課文中的功能句。
養成復習習慣。學習中的遺忘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堅持及時、有效的復習,就可以減少遺忘帶來的損失,盡可多地掌握所學知識。
養成開口習慣。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而言,培養良好的語感尤其重要。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多注重書面作業,而輕視口頭作業。其實,多說、多練英語不僅可以提高口語水平,還能幫助學生克服羞怯心理。建立自信。
一、忽視操作事項
每個學生實驗都有明確的實驗目的和一定的操作順序以及特別的注意事項。因此準備充分是學生實驗成功的前提。初中科學實驗活動冊中的分組實驗,我們大多進行驗證性實驗。這些實驗的基礎理論知識都已學過,操作過程和方法也都由老師演示過,所以部分學生自認為已有把握,而產生輕視心理。如果不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很容易導致實驗目標不明確,操作步驟不了解,甚至連測什么量什么都不清楚。實驗開始后,學生要么在一邊袖手旁觀,要么一味模仿同學,要么看著實驗報告“照方抓藥”,邊看邊做。這樣做不但實驗難以達到目的,而且還經常損壞儀器,甚至出現事故。
比如學生在進行氧氣性質的實驗時,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現象往往使他們神情振奮,然而讓他們說出實驗現象,則不知所云。為此,教師仍有必要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標,分析實驗原理,理清實驗程序,獲取實驗信息,明確各步實驗所需的儀器、藥品,清楚觀察什么現象,應獲得怎么樣的實驗結論,牢記實驗應注意的事項等。同時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還應積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一般說來,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是很樂于觀察的,但他們的觀察往往帶有盲目性,在很多場合下實際是看“熱鬧”,所以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
二、好玩而不專心實驗
大多數學生對科學實驗都隱藏著不同程度的“好玩”心理,對分組實驗的積極性停留在好看好玩上。他們對儀器的外形產生了興趣,對怎么玩發揮了想象。另外,實驗中如燃燒、變色、放出氣體、產生沉淀、放出熱量以及電學實驗中燈泡亮、電機轉等都使他們興奮不已。大多數學生僅僅好玩,不加思考,往往就充當了一個看熱鬧的角色。
在進入實驗室前得將電路圖設計好。具體做法可以提前培訓好各實驗小組長,組長設計好的電路圖交老師檢查,并給予指導,而后各組員交小組長檢查和指導。讓小組長幫助組員糾正錯誤,教學相長,有利于透徹地理解知識,同時也是“培尖”的有效措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而且老師也輕松多了。
三、不認真思考,抄襲實驗結果敷衍了事
實驗時不尊重事實,任意涂改實驗數據,敷衍了事,這在實驗中是最不可取、最應該受到嚴肅批評的態度。對于極少數頑固不化的學生一定要嚴肅批評,指明利弊,并在課后命其重新認真補做實驗。學生只有科學對待實驗,實事求是,才能培養和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操作隨意,不按實驗步驟
良好的實驗習慣是促進實驗成功的重要環節。科學實驗要求按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實驗步驟、實驗規則進行。從學習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填寫實驗報告,到檢查實驗用品是否齊全,儀器是否完好,規格是否符合要求,實驗步驟是否正確,取用藥品是否適量,觀察實驗現象是否正確,處理廢料是否符合規定,到實驗完畢儀器整理、清洗是否符合要求,這都是從細微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細致耐心的科學作風的重要內容。否則,馬馬虎虎、粗枝大葉,不僅不能達到實驗的目的,而且還有可能造成實驗事故。
實驗中我們要求每個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例如實驗時必須將一切雜物像火柴梗、廢紙等都要放在廢缸中,發現隨地亂扔者一定要嚴肅處理,否則就有可能將這種不良習慣帶到后續的學習,甚至今后的工作中去。
五、缺乏動手能力
有始有終地完成某一學習任務是培養良好習慣和堅強意志品質的最有效的途徑,也是完成學習任務的最基本的保證。
有些同學在實驗前興趣高漲,大多能積極動手,然而在即將結束時卻常常表現出意志力薄弱、丟三落四、逃之夭夭。具體表現主要有:實驗材料亂丟亂放,廢品不入缸,儀器不整理,實驗數據不及時填寫,實驗報告不完成,缺乏良好的實驗習慣。針對這些現象,筆者在分組實驗中分別責任到人,每組設定管理員,由管理員協助整理和檢查實驗儀器,填寫報損清單,同時設定實驗報告填寫監督員,即采用“人盯人”戰術,迫使其“循規蹈矩”。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 學習興趣 實踐探究
思想品德是初中學習的重要學科,更是初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將起到奠基作用。特別是現在新課標實施后,對思想品德學科進行全方位改革,將這門學科完全與學生的生活緊緊扣在了一起,很多課文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很多課文正是學生好奇的知識,課本中又安排了很多實踐活動,每課都有學生參與的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學習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法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點看法: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好第一堂課。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而有的學生認為,學習思想品德課用途不大,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厚。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首先使學生知道學習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性。在教學時我十分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因為對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問頗多,如:這門課究竟是一門什么課程?我們學習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樣?能使我喜歡它嗎?這個老師講得怎樣?它的語言、動作、表情、知識能吸引我嗎?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的老師",要想學生喜歡思想品德,首先,作為教師得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你。一般,上課有激情,親和力強,善于鼓勵學生,欣賞學生,知識面廣,且對學生嚴中有愛的教師都比較討學生喜愛。博得了學生的喜愛,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有利因素,趁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喜歡思想品德學科。其次,在教學中,要做到先易后難,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如七年級的入學教育,可以從學生進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談起,然后引導學生去進一步觀察、了解整個學校,幫助學生怎么樣去適應新的環境等等。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是一門既好學又好玩的學科。逐漸培養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這樣為以后的學習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引導學生善于從實踐中探究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絕大多數都來源于學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體會、感悟。由學生自己探究的知識既容易理解又記得牢。現在的思想品德教學,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而且課本中也設計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只要我們認真利用,精心組織好這些活動,一定會對教學有幫助的。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也真正認識到自己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當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到教與學有機結合。
加強訓練,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備課、上課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課后鞏固也必不可少。學生課堂上聽得再好,如果課后不及時消化,效果會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學年我只要求學生在聽課時一定要認真且做好筆記。課堂上,氣氛確實很好,學生覺得輕松,感覺課堂上效果也不錯。上完一個單元后,組織了一次測試,結果就讓大家比較失望了,試題的答案很多口水話,知識零亂。并且,還有一些學生都是憑自己的感覺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調查,就發現學生不知道怎樣將平時所學知識運用到答題中去。所以,學生上課聽懂了,課下再進行一些典型習題的訓練或花上短暫的幾分鐘或十幾分鐘搶記,趁熱打鐵,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學生不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將課堂上所學知識通過練習得以提升、拓展。只要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不會覺得所學知識不知如何運用了。既培養了學生的做題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又讓學生知道了本課所學知識,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個知識經常會出現哪種題型,哪個知識應該怎樣運用。這樣對學生今后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從某種程度上說,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學習;資料搜集;自主討論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相較于傳統由教師占據主體地位的“灌輸式”“注入式”教育模式,探究性學習方式最本質的特征在于能使學生充分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過程,這對于學生深刻認知所學的知識點、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思維方式及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大有裨益。
一、實施探究性學習離不開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充分表明了前提準備之于后續活動的重要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想確保課堂上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有序、正常地進行,就必須在具體展開知識教學之前,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資料搜集、整理工作。如此,既能保證學生獲得大量的一手資料,又能促使他們以此為基礎提煉、歸納出某些初步觀點,而這些很顯然都將為他們有的放矢地進行真正的探究性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筆者就對這一理念進行了積極的落實與實踐,教學反響異常良好。例如,在教學“感受法律的尊嚴”這一內容之前,筆者就提前一周向學生布置了一項資料搜集任務: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都存在哪些規矩呢?(并舉例子進行詳細說明)現實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規則之間究竟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呢?法律有哪些顯著特征呢?法律會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哪些影響呢?由于與現實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學生搜集相關信息、資料的積極性格外高漲。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及節假日時間,自主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網絡技術、圖書查詢等手段搜集到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這樣,既大大增強了學生知識積累、信息歸納的學習能力,同時,又為他們在“感受法律的尊嚴”的課堂上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探究性學習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提前搜集相關的資料、信息是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實施探究性必不可少的首要環節。
二、實施探究性學習離不開課堂上的積極討論
學生是課堂探究性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因此,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關于特定話題與內容的積極探討便成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實施探究性學習方式的關鍵與精髓所在。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全面把控學生探究節奏的基礎上給予其充足的自主探究學習時間與空間,并要給予其適時、恰當的幫助、指點與引導。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流于形式。
因此,在學生掌握了豐富資料與信息的基礎之上,筆者會充分信任學生并盡可能地引導他們針對特定的學習內容展開詳盡的探討活動。如,“學會拒絕不良誘惑”這一節內容涉及“聯想后果抵制誘惑法”這一內容,在實踐教學中,筆者首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與學生現實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情境:在超市購物時,你見到了夢寐以求的精美鋼筆,可是,身上并沒有帶這么多錢,而且周圍也沒有其他顧客。在有效創設了情境之后,筆者還向學生設置了如下的關鍵問題:面對精美鋼筆的誘惑,你是拿還是不拿呢?說服自己不拿的理由有哪些?可嘗試聯想偷拿了鋼筆之后有可能誘發的嚴重后果。隨后,便要求學生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自主探究活動。學生結合平時的生活經歷以及之前所整理到的相關信息展開了激烈的探討,他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并依據關鍵性的問題自主得出了如下的探究性學習成果:即使周圍沒有其他顧客也不能拿。因為若是拿了,就構成了盜竊,而盜竊行為是違法的,也是不道德、不光彩的,被父母、老師、同學知道后他們很可能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或看法;不能拿,有了第一次成功偷竊的行為,很可能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長此以往,很可能會走上盜竊的違法犯罪之路……
如此一來,學生在合作交流與探討中既受到了良好的自我教育,樹立了堅定“避免偷盜誘惑”的意念;同時,憑借自身的自主探究活動,其對于“聯想后果抵制誘惑法”這一內容形成了更為深刻的認知、理解與記憶;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此番自主探究活動還使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發展,而這將為他們終身學習態度的確立以及形成協調的社會交際關系產生積極的推動意義與影響。此案例論證了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良好效應。
實踐表明,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實施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與落實,也有利于高效率、高質量教學效果的切實獲得。鑒于此,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師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從所教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更好、更恰當地將探究性學習方式運用到實踐教學之中。
[關鍵詞]肺癌;少見形態;X線;計算機斷層;高分辨率
[中圖分類號] R734.2;R44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6(b)-057-04
Unusually shaped lung cancer-HRCT findings and pathologic analysis
TAO Fang1, LU Xiwei2, SUN Chuanshu3, HAN Yucheng1
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Dalian Central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033, China; 2.Dalian Tuberclosis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033, China; 3.Department of Radiolog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est film, CT and HRCT findings of lung cancers taking unusual shape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specific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19 patients with unusual shape lung cancer(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December 2008)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Chest film, CT and HRCT finding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specific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X-ray and CT findings the lung cancers were further classified. Results:19 lung cancers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selected as unusual shape lung cancer.10(53%) were misdiagnosed or delayed. 19 cancers were divided into 5 type including finger sign, bottle-gourd sign, pseudopod sign, graticule sign, gimp sign. Pathologically in finger sign and bottle-gourd sign, tumor were growed outward irregularly;in pseudopod sign graticule sign and gimp sign, peripherally BAC as a subtype of adenocarcinoma with intraalveolar spread and lepidic growth slowly along an intact interstitial framework regularly or irregularly;The presence of intratumoral radiolucencies may be secondary to patent intratumoral bronchioles, localized bronchiectasis or may be produced by fibrosis with honeycombing. Conclusion: The present 5 types of unusual shape lung cancer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specific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familiarity of witch can help identify these lung cancers and may enable a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in such cases.
[Key words] Lung cancer; Unusual shape;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High resolution
在周圍型肺癌中,有部分肺癌在影像學上表現不規則、呈現少見形態。筆者在一組已經診斷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周圍型肺癌265例中,發現其中19例表現有別于周圍型肺癌常見結節或球形形態,有的甚至表現怪異奇特,筆者針對本組19例少見形態肺癌進行影像學表現及其病理學基礎的回顧性分析和初步總結,以期增加對其影像學表現規律的認識,提高手術等治療前的診斷準確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集1990年1月~2008年12月大連市中心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二院等經手術病理證實且影像學資料比較完整的少見形態周圍型肺癌19例。年齡48~73歲,平均62.1歲。男13例,女6例。腺癌16例(診斷細支氣管肺泡癌6例),鱗癌3例(腺鱗癌1例)。6例無臨床癥狀和體征,13例伴有不同的癥狀和體征。其中咳嗽8例,咯血5例,胸痛3例,胸悶3例,四肢骨關節痛2例,自述低熱5例,乏力2例。
1.2 影像學檢查方法
12例攝有普通胸片,CT檢查:普通CT掃描5例,行普通CT和高分辨率CT(HRCT)掃描14例。使用CT機為GE9800Quick、TCT600XT、HiSpeedAdvantage 、Aqullion16 等。常規CT掃描條件為120 kV,100~200 mA,1~2 s,512×512,FOV:40 cm,層厚、層距10 mm,標準圖象重建。HRCT掃描條件為:120~140 kV,100~200 mA,1~2 s,512×512,FOV:15~20 cm,層厚1.5~2.0 mm,層距2~3 mm,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肺窗:1000HU/-700HU,縱隔窗:500HU/35HU。CT和(或)HRCT檢查距手術病理確診時間為5~34 d,平均13 d。
1.3影像學觀察分析內容
1.3.1 歸入少見形態肺癌的標準:①腫瘤整體不符合圓形、類圓形;②雖整體為圓形、類圓形,但是腫瘤局部凹陷或凸出明顯,使腫瘤呈現特殊形態;③腫瘤邊緣和中心區域出現少見的密度和形態變化。
1.3.2 結合病理學基礎所見對肺癌的少見形態進行分析歸類;全部患者的影象學資料由多名有十年以上臨床經驗的影像醫師分別讀片并記錄胸部平片、普通CT和HRCT等的觀察、測量并記錄結果,經一名教授審核后,共同分析歸納少見形態肺癌的影像學表現及其病理學基礎。
2 結果
2.1 少見形態肺癌的比例和影像學診斷
本組少見形態肺癌19例,在筆者收集的265例肺癌患者中占7%。全部19例少見形態肺癌誤診為肺癌以外疾病及推遲診斷者有10例,達53%。其中誤診為炎癥6例、局限性機化性肺炎2例、肺化膿癥1例、結核瘤1例。
2.2 少見形態肺癌的影像學分類及其胸部平片、CT和HRCT對少見肺癌形態的觀察能力
依據本組肺癌外部形態和內部表現的影像學分析,初步將之歸納為5種少見形態,即:手指征、葫蘆征、阿米巴偽足征、網格征和花邊征。
本組19例中,阿米巴偽足征9例,占少見形態肺癌的47%。網格征、葫蘆征各4例,占21%。手指征、花邊征各2例,占11%。在少見肺癌形態的顯示能力方面,胸部平片的觀察能力最差,僅對阿米巴偽足征和葫蘆征可以顯示約1/3。網格征2例中顯示1例;普通CT居中對少見形態肺癌的征象可以顯示25%~100%不等;HRCT對于少見形態肺癌的輪廓和內部表現顯示能力最佳,所有征象的顯示能力都達到100%。
2.3 少見形態肺癌各種特殊影像學征象及其病理基礎
2.3.1 手指征腫瘤整體雖呈現圓形和類圓形,但是腫瘤向某一方向明顯突出如手指狀(圖1),病理切片顯示突出部分系腫瘤組織向瘤體某一個方向突出生長;或沿血管鞘浸潤生長形成。
2.3.2 葫蘆征腫瘤呈兩個相連的結節,中間以狹窄或以狹窄帶相連,整體如葫蘆狀(圖2)。病理證實兩側膨大及中間狹窄部分均由腫瘤組織構成,狹窄部可見較大支氣管、血管結構壓迫牽拉3例,無支氣管血管參與1例。
2.3.3 阿米巴偽足征腫瘤大部分呈磨玻璃樣密度,中心區域為致密區域,全部層面或部分層面顯示腫瘤呈現阿米巴偽足樣向外延伸,與正常肺組織之間輪廓清楚或略模糊(圖3)。病理顯示腫瘤向外延伸如阿米巴偽足的部分與腫瘤其余部分類似,均為覆壁生長的細支氣管肺泡癌或中度、高度分化的腺癌。致密部分腫瘤組織密實,伴隨明顯纖維化改變。
2.3.4 網格征在密實的瘤體內出現網格或蜂窩樣透亮區,網格樣結構見于腫瘤中心部位(3例)或腫瘤邊緣區域(1例)(圖4)。病理顯示網格樣結構系擴張的支氣管和蜂窩狀氣腔為主的含氣結構。
2.3.5 花邊征圍繞腫瘤的邊緣有一均勻帶狀磨玻璃區域,中心區域的腫瘤組織密實而不均勻(圖5)。病理顯示周圍的花邊樣帶系腫瘤覆壁生長部分,而中心不規則區域為密實伴隨纖維化的腫瘤組織。
3 討論
以往未見少見形態肺癌的專門討論,該類少見形態肺癌因為不常見而未得到足夠重視。筆者回顧分析本院診治的265例肺癌,符合少見形態肺癌19例,其出現率達7%,是足以引起重視的一組肺癌。另外其手術前延誤診斷者超過半數,達53%。因此筆者認為該組肺癌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另外為了提高少見形態肺癌的手術前診斷水平,減少誤診,有必要探索其影像學表現規律和病理學基礎,以提高鑒別診斷的能力。
3.1 少見形態肺癌形態學表現及其形成機制的分析
以往對肺癌的形態學分析常常集中于輪廓和邊緣表現特點,有作者[1]從病變的密度模式、整體形態和邊緣表現等三個方面對肺結節進行影像學特點分析,其中依據整體形態將肺癌分為圓形、橢圓形、多邊形和復雜形。本組少見形態肺癌即屬于其中的復雜形。依據其形態學特點,將其歸納成5種少見形態,即手指征、葫蘆征、阿米巴偽足征、網格征和花邊征。手指征2例,均為鱗癌,為實性腫瘤的瘤體向某一方向呈手指樣突出。葫蘆征4例,腺癌2例,鱗癌2例。瘤體兩頭大中間小,中間部分成蜂腰樣凹陷,腫瘤整體酷似葫蘆狀。以上兩種形態肺癌的病理學基礎與既往文獻中所謂腫瘤切跡和深分葉征[2-4]是類似的。阿米巴偽足征9例,均為腺癌。瘤體全部為磨玻璃密度2例,磨玻璃與致密區域混雜構成6例,整個瘤體致密1例。整個腫瘤形態向不規則延伸如同阿米巴偽足游弋狀。網格征4例,全部為腺癌,其中2例同時伴隨阿米巴偽足征的征象。腫瘤為磨玻璃陰影,中心區域在致密部分內出現網格樣透亮區,1例在平片也可以顯示腫瘤中心的網格狀透亮影。Patsios D等[5]與手術中觀察到非真性空洞,故稱之為“假空洞”(pseudocavitation),并認為可能是因為未受累的小葉形成、瘢痕旁氣腫、纖維化伴隨蜂窩改變和局限性支氣管擴張等原因所致。花邊征2例,均為腺癌。被Patsios D等[5]稱為“磨玻璃暈”(ground-glass halo)病理顯示花邊區域為覆壁生長的腫瘤成分,中心為密實生長的腫瘤成分。
以上5種不同的形態學表現中,前面兩種征象,即手指征和葫蘆征系鱗癌或者腺癌。病理顯示腫瘤組織向某一方向不規則過度生長所致,有時伴隨血管支氣管等結構的牽拉、阻擋或者壓迫的因素參與,或者成為腫瘤浸潤蔓延的途徑。后3種征象,即阿米巴偽足征、網格征和花邊征等,均發生于腺癌。病理顯示三者共同的特點是具有磨玻璃密度區域和中心致密實性區域。Claudia I等[6]指出這些所謂半實性腫瘤的征象都是診斷惡性,特別是含有細支氣管肺泡癌成分的有力證據。當腫瘤的覆壁生長部分以不等速度蔓延擴展,則產生“阿米巴偽足征”,如生長均勻一致,并且與中心致密區域和周圍正常肺之間界限清楚,則形成“花邊征”。而中心區域的致密實變的腫瘤組織和伴隨的纖維化顯著進展,就可以顯示因為纖維牽拉與腫瘤中心等處出現堆積的擴張支氣管或呈蜂窩表現的氣腔,從而出現“網格征”。
3.2 鑒別診斷
上述5種少見征象,有的為肺癌所特有,有的需與良性腫瘤或者炎癥性病變相鑒別。手指征應與炎癥性病變的粗長毛刺進行鑒別,依據其數目和特別的形態是可以確認的。本征認為是肺癌特異征象。葫蘆征與兩個結節融合十分相似,故常常需與多發結核瘤相鑒別。后者多有包膜,顯示瘤體邊界清楚銳利。另外結核瘤瘤體和包膜的鈣化、周圍衛星灶的存在和空洞形成等都可以幫助鑒別診斷。另外兩個結核瘤病灶的融合,常常顯示中間的凹陷處為銳角,與葫蘆形肺癌中間的凹陷由腫瘤組織構成并形成圓滑和鈍角不同[7]。肺癌的阿米巴偽足征、網格征和花邊征,均見于腺癌,多有磨玻璃密度的背景。當腫瘤完全為磨玻璃密度時,除非呈現典型的阿米巴偽足征象,否則與炎癥性和間質性疾病鑒別困難。當磨玻璃密度和致密高密度區域混雜出現時,肺癌多表現為中心區域高密度,區域為磨玻璃密度。中心致密區域常常伴隨空氣支氣管相、網格征等有助于肺癌的診斷。另外邊緣銳利清楚、均勻呈花邊征以及出現阿米巴偽足征象等,都可以支持肺癌的診斷。因為磨玻璃密度陰影常常見于多種良性疾病,非肺癌所特有。所以在診斷上要慎重全面分析,必要時做抗菌素試驗治療或做活組織檢查,以免貽誤診斷。
[參考文獻]
[1]Feng Li,Shusuke Sone,Hiroyuki Abe,et al.M alignant versus Benign Nodules at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Comparison of Thin-Section CT Findings[J].Radiology, 2004,233:793-798.
[2]蔡祖龍,趙紹宏.細支氣管肺泡癌的影像學[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1,7(1):24-29.
[3]李惠民,肖湘生.肺結節的CT評價[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1,7(1):30-41.
[4]郝志勇,馮勇.周圍型肺癌CT征象與病理學對照[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8(3):24-33.
[5]Patsios D,Roberts H C, Paul N S,et al:Pictorial review of the many faces of bronchioloalveolar cell carcinoma[J].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2007,80:1015-1023.
[6]Claudia I. Henschke David F. Yankelevitz Rosna Mirtcheva et al: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Frequency and Significance of Part-Solid and Nonsolid Nodules[J].AJR,2002,178:1053-1057.
[7]殷際平,趙耀德,祁紅琳,等.不典型周圍型肺癌CT表現及穿刺活檢[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8,6(6):4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