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住房保障扶貧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幫扶村基本情況
鄉村全村符合精準扶貧要求的貧困戶42戶205人,其中:五保戶4戶;純低保戶3戶;扶貧低保戶30戶;扶貧開發戶5戶;全村有818畝耕地、200畝退耕還林,主要產業是水稻種植,農副業以種植煙葉,生豬養殖等。
二、幫扶目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幫助貧困村脫貧致富為目標,通過采取定點幫扶,落實各項扶貧幫困責任,加大對被幫扶村人才、物資、資金、技術、信息扶持,加強被幫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發主導產業,壯大村集體收入,加大群眾科技知識宣傳培訓,提高被幫扶村農民的綜合素質,改善被幫扶村生產生活條件,通過幫扶,力爭被幫扶對象人均純收入增長高于全縣農村人均水平,實現“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目標,促進整村脫貧致富。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結對幫扶工作設計面廣、任務重、工作繁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敏感度很高的系統民生工作,更是要的整治任務。為扎實有效推進幫扶工作開展,成立縣供銷社精準扶貧結合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第一副組長,副主任任副組長,一般工作人員任成員。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組織實施和統籌協調日常事務。
(二)干部幫戶:縣供銷社主要領導幫扶4戶貧困戶,分管領導(書記)幫扶4戶貧困戶,副主任幫扶3戶貧困戶一般駐點干部幫扶2戶貧困戶,一般非駐點干部幫扶1戶貧困戶。
四、幫扶計劃
(一)幫扶貧困戶計劃。縣供銷社計劃每年資助化若干噸,發展煙葉種植、水稻種植等產業。
(二)幫扶村引進專業合作社。村具有良好的種植優勢,我社積極引進縣薏仁專業合作社到村建立薏仁種植基地,幫助村民增產增收。
(三)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危房戶的住房困難問題。
一、建設任務
2012年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下達我縣新建廉租住房200套(10000㎡),經濟適用住房100套(6000㎡),公共租賃房210套(其中:縣城50套3000㎡,基層衛生院周轉房80套,基層學校周轉房80套),林業局沙塘林場棚戶區危房改造30戶,租賃補貼發放100戶。
二、任務分配
1、由縣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局承擔縣城新建廉租住房任務200套,經濟適用房100套,公共租賃房50套,租賃補貼發放100戶。
2、由縣衛生局承擔新建公共租賃房任務基層衛生院周轉房80套。
3、由縣教育體育局承擔新建公共租賃房任務基層學校周轉房80套。
4、由縣林業局承擔沙塘林場棚戶區危房改造任務30套。
三、組織領導
為進一步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縣人民政府決定成立縣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人員、主要職能及成員單位職責通知如下:
(一)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組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法制辦主任
縣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局局長
成員:縣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縣教育體育局局長;縣監察局局長;縣民政局局長;縣財政局局長;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縣衛生局局長;縣審計局局長;縣林業局局長;縣扶貧辦主任;鎮長;縣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局,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二)領導小組主要職能:
1、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市關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決策部署,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措施,協調有關事項。
2、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3、研究提出我縣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各類棚戶區改造補助投資(資金)需求規模的建議。
4、組織檢查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使用、建設質量、實施進度等情況,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安全。
5、匯總統計縣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的執行情況。重大問題向縣人民政府請示、報告。
(三)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責:
縣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的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資金補助,組織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城市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負責工程建設管理。組織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筑節能示范項目,監督檢查規劃和計劃執行情況,匯總統計縣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工作情況。
縣經濟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安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和補助資金,審查、審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制確定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擬定保障性住房租金和相關費用收取的指導意見并督查落實。
縣教育體育局:負責基層學校教師周轉房(公共租賃住房)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制定并組織實施。
縣監察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監督檢查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情況,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縣民政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認定辦法,指導我縣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管理工作及保障性住房申請初審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積極爭取中央、自治區補助資金和政策支持。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我縣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分配方案,落實我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配套資金,審核并按規定辦理資金撥付,負責對各類財政補助資金的監管。
縣國土資源局:負責擬定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土地供應政策,監督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計劃,加強項目用地審批與開發利用管理。
縣衛生局:負責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員周轉房(公共租賃住房)的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并組織實施。
縣審計局:負責對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籌集、管理、使用和安全運行的審計監督。
縣林業局:負責林場棚戶區改造的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
縣扶貧辦:負責勞務移民周轉房的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并組織實施。
香水鎮:負責住房保障的申請、受理、入戶調查、初審工作及住房保障對象的摸底統計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保障性住房建設被縣委、政府確定為我縣2012年城市十大重點工程之一,并列入責任制、限時制。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指派專人負責,嚴格按照縣委、政府安排部署,扎實做好此項工作。
(二)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內業資料。各有關部門要從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批復文件—實施方案—施工組織設計—招投標情況—合同簽訂—開工通知書—施工日志等進行分類整理、建檔立卡,形成一整套較完備的內業資料管理體系,使項目建設有章可循。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goldhorsezkjm”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0年界首市未下達我辦農村危房改造年度目標任務。為切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確保全面完成“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脫貧攻堅任務,結合我辦實際情況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求,持續開展住房安全問題排查核查,發現一戶,改造一戶,做到動態排查,動態整改,動態清零,不留死角,確保到2020年圓滿完成我辦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掃尾工作,全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持續開展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問題排查整改工作
對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問題持續開展排查核查,及時開展房屋鑒定,發現問題一戶,改造一戶。截止目前,已排查完成。
(二)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回頭看”工作。組織各對2010年以來已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房屋開展質量“回頭看”工作。
(三)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等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通過舉一反三、對照檢查,針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等反饋問題已整改完成。
(四)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按照上級工作部署,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
(五)做好汛期貧困戶房屋安全防范排查工作。組織街道強化對汛期強降雨期間貧困戶房屋安全的排查巡查,印制1000份防汛宣傳掛圖分發張貼,提高群眾抗汛防災意識。
(六)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等級鑒定工作。對轄區內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進行全面鑒定,并逐戶出具鑒定表。加強對貧困戶房屋的動態排查鑒定,完善鑒定工作,重點關注汛期強降雨對貧困戶住房安全的影響,做到排查和鑒定相結合,對新發現的的房屋安全問題進行登記造冊,進行分類處置并及時出具鑒定表。
(七)全力做好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調查工作。配合市扶貧開發局做好調查時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標準把握、政策解釋、疑問解答和調查培訓等工作,對調查期間調查組發現的疑點問題及時溝通對接,消除疑點問題,確保調查有效有序開展。
二、存在問題
房屋安全具有自身使用周期,受自然因素如雨浸等影響,隨時可能會變成危房,需要動態排查,及時落實整改;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鄉村道路
1.成立潘集鎮路長制辦公室,建立鎮、村兩級路長體系,其中路長直接負責人17人,網格長17人。
2.2020年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完成計劃任務五條道(趙前路、居莊南路、苗潘路、李潘路、慶豐路)總長5.013公里,投資約493.33萬元,已完成2.98公里,慶豐路B段185米和趙前路1850米合計2035米已完成。
3.完成人居環境整治非標債劵項目2個(小圩村莊路,潘集村路),總資金100萬元。
二、危房改造
1.完成危房改造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戶(新建1戶,修繕1戶),低保戶1戶(修繕),總資金3.2萬元。
2.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回頭看”排查,全鎮共排查604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72戶、分散供養特困戶25戶、低保戶135戶、貧困殘疾人家庭249戶、邊緣戶43戶、一般戶5074戶,涉及危房改造456戶。發現問題24戶,C級2戶,D級0戶,無房1戶,其中:危房改造質量存在問題0戶。
3.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信息錄入任務數771戶,完成數771戶。
4.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任務數771戶,完成數771戶。
5.開展農村房屋安全信息采集工作。對17個村安全信息采集員進行統一培訓。
5.2020年B類房提升工程19戶,資金2.616萬元。
6.水災受損房屋改造1戶,資金1.0萬元。
三、扶貧水利
1.完成王圩村葛莊矩形渠建設項目,總長750米,總投資56.25萬元。
2.完成魏圩村蘇莊矩形渠建設項目,總長605米,總投資40.1971萬元。
四、戶廁改造
1.2020年計劃改廁105戶,系統錄入105戶,已施工完成10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一戶一檔資料完成105戶。并已通過鎮自驗。
2.對2018年-2019年已改廁1059戶進行排查,排查問題戶695戶,其中化糞池滲漏400戶,過糞管裝反或脫落230戶,水不通77戶,無門200戶,排氣管高度不足330戶,無排氣管帽3戶,化糞池位移(沉降)67戶,化糞池隔板鼓起32戶,化糞池內水不足導致桶易漂浮25戶,廁屋建而未拆5戶,廁具未安裝或丟失5戶,化糞池三格變一格5戶,檢查口清掏口覆土問題11戶。
3.現已整改完成695戶,整改完成比例100%,其中排氣管高度不足、無排氣管帽已全部整改完畢;魏圩、潘楊、潘集、小圩村共420戶統一訂購、安裝鐵皮門,已安裝完畢;水不通的除接通自來水或太陽能水外,已協議放置水桶;單翁式化糞池已安裝353戶。
4.整改投入資金:
(一)統一訂購鐵皮門420套,補助資金130元/套,共計54600元。
(二)統一訂購三格式化糞池120套,補助資金380元/套,共計45600元。
(三)統一訂購過糞管100套,補助資金6元/個,共計600元。
(四)統一訂購排氣管200根(4米長/根),補助資金40元/根,共計8000元。
(五)整改安裝單翁式化糞池412戶,人工費150元/戶,共計61800元。
以上資金共計170600元。
2021年工作計劃
1.進一步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保障進行動態監控。
2.推進對2020年施工的105戶改廁排查工作,對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整改。
3.加強對2018-2020年1164戶農戶改廁的后期管護工作。
4.積極開展2021年戶廁改造工作。
5.積極申報潘集鎮2021年脫貧攻堅建設項目2個(潘楊村潘后路,魏圩村蘇莊至居莊莊莊通路),總資金120.6萬元。
6.積極申報2021年高標準農田(魏圩村、小圩村、吳鄉村)建設項目。
2019年,我公司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更好地完成幫扶工作,解決發展難題,深入基層摸實情,使桃嶺山村民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同步實現小康。現結合工作實際,將我公司精準扶貧工作落實情況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通過深入扎實的開展扶貧工作,充分發揮建設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提高發展水平,促進桃嶺山經濟發展。
二、基本情況
桃嶺山村總人口721人,桃嶺山村有2個自然村,桃嶺山村共149戶,楊家溝村共39戶,總人口725人,其中在家75戶,外出113戶。該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村民收入普遍不高,有貧困戶66戶,貧困人口188人。桃嶺山村共有耕地3600畝,林地1193畝。貧困對象識別后,通過入戶登記,共66戶貧困戶,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并組織信息錄入員將對象信息錄入電腦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電子檔案。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一是成立了以公司總經理為組長,公司副經理為副組長,各包村幫扶干部為成員的精準式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責任“四個到位”,為順利開展精準式扶貧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四、取得的成效
按照“突出重點、先難后易”分批實施”的原則,對所有貧困戶逐一制定了幫扶方案,落實了幫扶措施。結合桃嶺山村實際,以改善設施條件、發展特色產業、勞務輸出和勞動技能培訓為主要載體,當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1)為桃岺山粉條加工廠購買冷庫,裝修窯洞;(2)擴大黑毛土豬養殖基地;(3)修建生產道路,現已正常使用。(4)贈送貧困戶玉米機3臺。截止2019年底,全村脫貧33戶。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舊,不愿改變、創新生產、生活方式。
二是部分貧困戶因病、因殘,勞動力缺乏,脫貧路徑狹小。
三是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對滯后,項目扶持、資金幫扶等有待加強。
四是部分貧困戶因天氣原因,冬天水管凍裂,難飲水問題。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分解任務,落實責任。按幫扶戶數將任務逐一分解到具體的人員,明確工作任務與要求,根據貧困戶的具體情況,采取措施,在發展經濟、就業、住房、子女入學、低保救濟等方面進行幫扶。
(二)大搞種養,增加收入。
1、幫建村集體養殖基地。
2、引導貧困戶順應市場需求,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粉條加工,并逐步形成一定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