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字詞語解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不能回避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教師要從朗讀層次、認識規律、書寫指導三個方面入手,化難為易,使識字課充滿文化氣息。
[關鍵詞]朗讀層次 遵循規律 書寫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1-092
“識字八”(第一課時)是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的第一組識字教學內容。教材中有一張“偏旁古今演變圖表”,通過“實物圖——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清楚地揭示了漢字的形與義之間的聯系,學生借此可以初步掌握形聲字的特點。它還吸收了傳統識字教材的編寫經驗,將同偏旁的字寫在一起讓學生認讀,以偏旁帶字的形式列出了兩組詞串。圍繞“扎實”與“生動”,這堂識字教學課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落實。
一、學習準備:注意朗讀層次
教師在“讀”的訓練中設定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拼音這根拐杖的支撐之下,讀正確,讀熟練,讀好聽。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教師要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語言實踐的過程。“美讀”是朗讀訓練的難點,它的意義有兩個方面:一是使語言文字的學習不再枯燥,而是有形有趣;二是使語言文字的學習不再空洞,而是有情有義。我們該如何實現呢?
片段一:讀識“烏鴉”
師:老師挺喜歡烏鴉的,知道為什么嗎?讀讀這個詞,你們就會明白。(出示詞卡“烏鴉反哺”)(指名讀,齊讀)
師:誰能說說“烏鴉反哺”的故事?(烏鴉小時候是爸爸媽媽喂食給它吃,等到爸爸媽媽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就會反過來,找食物喂給它們吃。)(“開火車”讀)
師:烏鴉是一種懂得感恩的鳥,它的名字中,哪一個字表示它的顏色?(烏)
師:烏鴉的羽毛是烏黑的,或許長得不是那么惹人喜歡,但它很有孝心。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則故事,其間包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底蘊,這些都是非常豐厚的課程資源,將識字教學中“美讀”的訓練指導與漢字文化語境相結合,學生更能碰撞出語言領悟力的火花。案例中,學生說到“烏鴉”,教師由此引申出“烏鴉反哺”的故事,這雖然只是鳥類的一種自然生活習性,但這一現象所彰顯的孝義,不正是學生對漢字文化的一種自覺學習嗎?這樣不著痕跡的文化滲透和熏陶,更能讓學生體味到漢字的神奇、趣味,從而激發學生喜愛漢字、主動學好漢字的情感。
二、認字體驗:遵循規律
“識字八”的教材很簡單,它的顯性目標其實只有兩個:(1)“我會讀”,會讀四個生字;(2)“我會寫”,會寫四個生字。在識字教學中,如果局限于顯性目標的完成,那么,這樣的課是很單薄的,學生也會失去興趣。所以,在遵循兒童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我們應更關注隱性目標的落實。
片段二:課前游戲
首先強調的是基礎。爭取在最后的幾個月能夠達到基礎零失分,不要驚訝,中考11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上都是零失分,方法很簡單,把考試說明上的二字、四字詞語做到會讀、會寫;四字詞語要知道解釋。打印三份第一份可以借助工具書查找字音、詞義;第二份,默寫、第三份對錯的加以改正,每月重復兩次字音、字形、成語應該就沒問題了。熟語、文學常識、都可以用這個簡單易行的方法來完成。病句??嫉膸状箢愋兔刻炀毼宓李},堅持十天,你會發現病句很簡單。
其次是綜合性學習。這部分是大多數學生都會丟分的,要找典型題來練習,如材料題和圖表題。材料題,首先是讀清提干,然后是找準答題區間,去區間里找關鍵詞、關鍵句來答題。對圖表的分析要關注表頭、關注表里的每項內容,橫向比較、縱向比較、關注、最大最小值。根據問題要求選取歸納的信息答題,建議做近三年真題模擬題。
閱讀是中學語文的重點環節決不可掉以輕心。首先是必考文言篇目要會翻譯,對內容熟練、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確,特別是文中的重點實詞、和重點句式要進行匯總 ,準確翻譯,加以記憶?,F代文閱讀中的文學作品閱讀對文章主旨的把握、關鍵詞、關鍵句的含義、句段的作用、詞句的賞析以及拓展延伸的解題方法都要有明確的了解。說明文的材料鏈接和某詞去掉可不可以等題型。議論文,找論點、論證過程及思路的把握、補充論據可以做為現階段突破的重點,這些知識點的方法講解在XX暑、秋、寒、春的講義里明確講解可以留心下。建議做近三年中考真題及一、二模題。
作文要做的是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用在作文上也如此,首先對??嫉淖魑念愋瓦M行新穎素材的積累,如:情感類、勵志類、品格品質類等等。然后是結構思路的把握,要訓練出屬于你自己的結構模式,達到運用自如的效果,也就是說材料如何變化,都可以用你的結構來駕馭素材。然后是語言要有文采,多積累四字詞語、多用修辭、多引用古詩文、名言、名句等。最后是寫作技巧的提升如開頭、結尾的技巧、細節描寫的技巧、和寫出真情實感的技巧等是我們沖刺的重點,當然這些都要建立在立意明確中心突出的基礎之上的。
瀏覽
閱讀
審閱
翻閱
我們提倡拓寬課外(閱讀)面,但在(
翻閱
)過程中,要注意突出重點,對一般書籍只需大致(瀏覽)一下即可,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細細(審閱
),畢竟我們要(閱讀)的東西太多。
“賞”字家族人丁興旺,不信填填看。
1.杰克遜大叔十分(贊賞
)地望著這位年輕人
,知道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
2.老師很(欣賞)我的繪畫作品
,
還鼓勵我要繼續加油。
3.上海市博會每年都會吸引國內外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4.爸爸勤奮好學,做事有創造性,很受老板的(賞識)。
“贊”字組四個詞語,填入下列句子中。
1.一位觀眾寫信(夸贊)孫晉芳,說看他打球,使人想起了聽交響樂。
2.許多來中國瀏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贊嘆)不已。
3.我們(贊美)長江,因為她有母親的情懷。
4.秦王拿著寶璧,連聲(稱贊)。
第二題,更換近義詞。
二、給句子中帶點的詞換一個詞,意思不變。
(1)有人耍弄見不得人的詭計,以此達到欺騙別人的目的。
(陰謀)
(2)希望后代長得茁壯有力,繼往開來,奪取桂冠和勝利。
(成功
)
(3)體育使動作變得優美,柔中含有剛毅。
(堅強
)
(4)孫晉芳悔恨自己心胸不夠寬闊。
(后悔)
第三題,標點符號的靈活運用。
三、加一加:(加上不同的標點,使句子意思表達不一樣)
這
梨
,不
大
好
吃。
這
梨
不
大,
好
吃。
這
梨
不
大
好,
吃。
這
梨
不
大
好
吃。
第四題,反問句改陳述句,縮句,仿寫排比句,修改病句,用詞語的多個意思造句。
四、請按要求完成句子。
1.改成陳述句:你們看見過這么勞苦、這么簡樸的總理嗎?
你們沒有看見過這么勞苦、這么簡樸的總理。
2.縮句(縮到最簡):老師那蒼白而沒有表情的臉竟會奔波過兩個城市在考場上出現。
臉出現。
3.仿照句子,在橫線上續寫合適的內容,再選擇填空。
“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一聲真誠的贊美是一朵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
一個起身就讓座是一朵花,一紙溫馨的問候是一朵花,
一語及時的提醒是一朵花……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美好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边@組排比句(比喻句
擬人句
排比句)向我們展示了人間的真善美。
改病句:半個學期以來,我的語文知識提高了。
半個學期以來,我的語文知識豐富了。
4.按要求造句。
溫暖:
(寫自然界的現象)
今天的天氣溫暖。
(寫人內心的感受)聽了他的一席話,我的心里立刻溫暖起來。
5.照例子仿寫句子。
(1)例: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鄰居的小姑娘美得像一朵花。
(2)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密密的白樺樹林,穿過雜草叢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長滿古松的小山。
筆直的青藏公路穿過林海
,穿過高山,直抵拉薩市。
6.不改變句子的意思,把句子換個說法,能換多少種就寫多少種。
路上的行人都被這一聲巨響嚇跑了。
這一聲巨響把路上的行人都嚇跑了。
這一聲巨響嚇跑了路上的行人。
修改一段話。
我是優秀的一名小學生.我有一條熱愛的紅領巾,她向一團火飄在我胸前。遇到困苦的時候,告訴我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敢。受到表揚時,她提示我不要自豪,要爭取更大的成就。
我是一名優秀的小學生.我有一條鮮艷的紅領巾,她像一團火飄在我胸前。遇到困難的時候,告訴我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受到表揚時,她提示我不要驕傲,要爭取更大的成績。
第五題按要求寫詞語,積累含有山水的四字詞語,積累ABB式的四字詞語,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四字詞語。
寫出四個描寫山或水的四字詞語:
山清水秀
山水如畫
山高水遠
青山綠水
寫出四個ABB式的詞語:白茫茫
黑乎乎
綠油油
水靈靈
寫出四個帶動物名稱的成語:
猴年馬月
九牛二虎
狐假虎威
龍飛鳳舞
第六題,閱讀分析
1、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畫上“√”。
散落(
sàn)
瞅著(chǒu)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頓時(霎時
)
喧鬧(喧騰
)
馬上(
趕緊
)
3、聯系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突如其來:出乎意料地突然發生碰撞。
喜出望外:由于沒有想到的大家都把錢送回來而非常高興。
4、這篇短文是按
(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5、用“~~~
”畫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描寫環境的句子:“北風刮得很猛?!薄吧⒙湓诘厣系腻X已被呼呼的北風刮了起來,紛紛向四處飛揚?!薄皼]有多久,風似乎有些小了?!?/p>
6、文中“搶錢”二字使用了引號,那是因為
A.當時風大,動作必須要快,要搶先;B.這種行為表面看來是搶,而目的卻是為了幫助老大爺追回錢,是幫助的意思,這就不能叫搶,所以要加引號。
7、文章最后一句為什么說“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變得輕松了?”
北風呼嘯,錢被刮跑,再要找回來非常不容易,又被行人搶走了,作為闖禍的人,最起碼可以道歉吧?可以說還錢?所以當時的我內心十分的難受,無奈、焦急、沉重。正當我愁眉不展時,老大爺的錢被人們從風中搶回——還給了他。因此,我沉重的心情就變得輕松了。
8、讀了短文后,你想對誰說什么?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關鍵詞:旅游 語用等效 翻譯策略
一、引言
旅游是現在較為熱門的一項活動,與之同樣重要的是,旅游資料的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譯者既要忠實于景點特征和文化內涵,也要使譯文對西方游客有良好的可接受度?!奥糜钨Y料就好比是宣傳廣告,其翻譯也要遵從廣告翻譯的標準,即以功能對等為準則,譯文與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傳效果、信息傳遞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華先發)旅游資料的翻譯尤為如此,因為它涉及到中國的名勝古跡、歷史典故、宗教風貌、民族風情及飲食文化,而這些是不為外國人所熟悉的。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采用直譯,便不能被他們理解和接受,因而必須做出相應的變化。
二、旅游資料中名稱詞的英譯
1.名勝古跡及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
名勝古跡及旅游景點的命名往往都含有寓意,譯者翻譯的時候要將其指稱意義和語用意義一起翻譯出來。比較確切的譯法就是把音譯和直譯相結合,如:
大觀園――Daguanyuan,Grant View Garden
天涯海角――Tianyahaijiao,the end of the earth and the edge of the sea
當然,并非所有的景點名稱的譯法都要如同上述之法,把音譯和直譯相結合,也有些景點名稱在翻譯的時候只需要用到直譯法,如:
三峽――Three Gorges
獨秀峰――Peak of Unique Beauty
另外,還有些名勝古跡名稱的由來是有其歷史文化背景的,這也是外國游客想知道的,翻譯的時候應該查閱相關資料,不能隨隨便便地譯。
如:介紹杭州著名景點“天下第三泉”――虎跑夢泉時,譯者將之譯為The Dreamed Tiger Running Spring,則與景點的來歷很不相符。究其來源,此處有一段故事,相傳唐代有一法號為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棲禪于此,但苦于無水,準備遷走。夜里忽夢見神仙報告:“南岳有童子泉,當遺二虎移來”。次日清晨,性空果見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于是他建寺居住,并為此泉取名“虎跑夢泉”。這里的“跑”在古文中應是通假字,意為“刨”,因此,該景點可直譯為The Dreamed Tiger Cawed Spring,通??珊唵蔚匾庾g為Tiger Spring。
一般來說,旅游景點若是漢語的“單名”,為了與外國人的習慣讀法一致,把“江”、“河”、“山”、“湖”同時譯出來,如:
長江――the Changjiang River
黃河――the Huanghe River
2.朝代、宗教、節慶、歷史人物的翻譯。
中國是一個悠久歷史的國度,其名勝古跡往往是與大量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風俗習慣甚至是宗教有關聯的。對于這一類的名詞的翻譯一般多采用直譯加增譯法,這樣可以使讀者或游客了解一些相關的歷史背景。
如:唐太宗年間――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Tai Zong(626-649)of the Tang Dynasty(618-907)
觀音菩薩――Bodhisattva Guan Yin(Goddess of Mercy)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lunar month)
粽子――Zongzi(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粽子”一詞翻譯中的解釋很好地傳遞了中西文化的信息。
另外,有時候譯者在翻譯原文時,不太容易用簡單的語言解釋清楚某些信息,還可以采用類比的翻譯手法,這一點將在第四部分“2.類比”中具體說明。
三、旅游資料中的四字詞語的翻譯
1.直譯法
直譯法是根據漢語四字詞語結構運用相對應的詞語或是詞組進行翻譯的方法,如:
山清水秀――elegant peaks and beautiful rivers
如果四字詞語為疊詞或前后兩部分只具備整體意義,則只需譯一個意義或整體意義,以免累贅,如:
金碧輝煌――in splendid colors
2.意譯法
有時,漢語四字詞語的結構難以在英語中找到對應的表達,或是為了符合英語語言的習慣表達而采用意譯法來翻譯,如:
曲徑通幽――a winding path leading to a secluded place
四、旅游資料中創造性翻譯法
創造性翻譯法是指在不破壞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原文,對原文的內容作出適當的增刪改動,調整順序,以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如:
1.改寫
阡陌縱橫,雞犬相聞,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一片新天地。譯者譯為:
A new land with crisscrossed field,bright sunshine,gentle breeze,cocks’crowing,dogs barking birds and flowers blooming.
譯文中打亂了原文的順序,把靜態的田園、陽光、微風歸到一起,而把動態的雞鳴犬吠、鳥語花開放到一起,這樣既符合了英語的表達習慣,又再現了原文中栩栩如生的描述,可謂精妙之極。
2.類比
有時候,為了拉近與外國游客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親切感,從而激發他們到該景區旅游的興趣,譯者可以采用類比的翻譯手法來翻譯旅游信息,根據他們所熟悉的歷史人物、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來翻譯中文旅游信息中相對應的信息,也就是用英語文化中現有的形象來類比原文中的原形象,如:
“舟的前方駕著一柄長舵,形如關云長的青龍偃月刀”。(長江三峽的導游資料,蒲元明,1987)其中,“形如關云長的青龍偃月刀”的譯法,若將西方游客陌生的青龍偃月刀與他們熟悉的餐具聯系在一起,is shaped like the knife on the Westerner’s dinner table,這樣他們就能很清楚地明白長舵的形狀了。
五、結語
翻譯旅游資料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全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化傳統、名勝古跡、自然風貌、風土人情等;同時也要吸引外國的游客們來中國觀光旅游,進一步促進中外各方面的交流,也可以促進中國的旅游事業的發展。因此,只要遵守“語用功能對等”原則,旅游資料的翻譯可以有多種翻譯的方法,在不改變原有信息的基礎上,使之達到更有效的對外宣傳作用和更完美的交流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宏薇.新實用漢譯英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華先發.新實用英譯漢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一、“微聽寫”,深化積累效益
“聽寫”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鞏固生字詞的有效途徑,小學生需要不斷強化識記才可以增加詞語儲備。小學語文教材的識字量比較大,老師在聽寫時,要適當劃分,提前歸類并通知學生要聽寫的內容。課堂教學進行中可以隨時聽寫,聽寫的量控制在10個詞左右。聽寫的形式也可以根據具體的詞語而定,有的字詞比較難寫,老師直接說詞語學生寫,有的詞語還需要理解詞義,老師可以一邊說詞語一邊解釋詞義,或者直接說詞義讓學生寫詞語。在不斷改變的聽寫形式中,學生對詞語的識記和理解也更靈活。
如果課堂時間比較充裕,還可以找幾個學生到臺前板演聽寫,暴露更多字詞識記中的問題。板演之后,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在自己聽寫的詞語里面挑一個詞語解釋詞義,或者造句子,或者說出其近義詞、反義詞。這樣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就上升到知識建構的層次。如《九寨溝》一課的四字詞語非常多,可以根據每一段的描寫歸類聽寫的詞語。寫景物的有色彩斑斕、清澈見底、蔚為壯觀、高低錯落、氣勢磅礴等;寫動物的有體態粗壯、憨態可掬、行動敏捷等。歸類識記,更加系統,有利于學生的積累和運用。
二、“微延伸”,拓展積累維度
語文知識積累不能拘泥于教材,老師要引導學生放眼課外,在課外閱讀中汲取營養。一說到課外閱讀,學生就感覺無從下口,閱讀量大、任務繁重,很多學生便產生抵觸情緒。這就要求老師要為學生做好引導,根據不同學段的課標要求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布置適量的閱讀任務。低年級要以圖文結合的讀物為主,中高年級可以選擇文字量比較大的讀物。中高年級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還應該有摘錄,也就是所謂的“讀書筆記”,中年級學生以“摘錄“為主,積累精美的字詞句段,高年級學生以”感悟“為主,要寫出自己的閱讀心得。不管是哪個年級段,老師的要求不要太高,以“微延伸”為積累理念,每周的積累量為筆記本兩頁,重點是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打開學生思維,實現積累不脫節。
老師可以用評比的方式激勵學生積極摘錄,每一周或者兩周的時間,老師要把學生的摘錄本收集展示,在教室后面的桌子上擺出來,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別人的摘錄本。每個學生都是評委,公平公正打分評比。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與別人的對比中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利于自身摘錄的改進。摘錄本的展示可以激發學生斗志,他們努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更加認真完成閱讀摘錄的任務。為了增加摘錄積累的趣味性,老師還可以提示學生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運用水彩筆為自己摘錄的內容做裝飾,讓摘錄本更加賞心悅目。當然,摘錄還是要以積累為主,裝飾只能點到為止,切不可喧賓奪主。
三、“微運用”,彰顯積累意義
“微運用”就是我們說的小練筆,只有把積累的基礎知識優化整合并落實到寫話上才能體現出學生的能力?!拔⑦\用”就是讓學生模仿“微博”隨心所欲的寫法,寫出短小精悍的句段。微博要求在140字以內,所以“微運用”根據課堂實際規定字數在100~150之間。寫作的話題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延伸,或者是根據節日、環境等即興確定主題,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微運用”要求主題集中,語言精練,描寫細致,真情表達。學生在“微寫作”時要調動積累的知識儲備,彰顯語言積累的意義。
如學習《九色鹿》以后,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回憶自己是不是有過“不誠信”的表現,簡要敘述出來?;蛘呓Y合文中“調達”的行為,聯系社會現實寫一寫“誠信”的重要性。有的學生能夠用上《珍珠鳥》一課的主旨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斌w現了積累的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