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點心主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心房顫動;體表心電圖;主頻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inant frequency (DF) and characteristics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with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s (sECG) by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60 AF patients consisted of 32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 and 28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PeAF) were enrolled. Electrocardiosignals were acquired from precordial leads ofsECG(lead V4,V5,V6and V1,V2 represented left and right atrium respectively)andtheirdominant frequency (DF) was obtained with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alysis. Frequency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triums and different type of AF was analyzed. Resultsleft atrium diameter(LAD)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DF (r=0.67,P
[Key words]Atrial fibrillation;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s; Dominant frequency
多動物及臨床研究證實以心房纖維化為特征的電解剖重構是心房顫動進展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礎[1,2],心內電生理及導管消融術療效評估提示主頻(dominant frequency,DF)是心房顫動驅動和維持的重要基質[1],DF可作為評估心房顫動纖維化的重要臨床電生理指標之一。近來有研究通過記錄分析體表心電圖(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s,sECG)的DF,發現與心內電生理所記錄的DF明顯相關[3][4],提示sECG對心房顫動電生理機制的評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基于上述理論及研究結果,本研究入選60例心房顫動患者,通過sECG導聯胸前導聯DF分析,探討其與不同類型心房顫動間的關系。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中心衛生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門診就診的心房顫動患者60例,包括陣發性心房顫動(parpxysmalatrialfibrillation,PAF)患者32例(持續時間7d內且能自行終止),男17例,女15例,年齡43~72歲,平均(52.25±9.52)歲,其中高血壓11例,糖尿病4例,腦卒中2例,冠心病1例。持續性心房顫動(persistentatrialfibrillation,PeAF)28例(持續時間7d內不能自行終止,或須經直流電復律或藥物復律才能終止),男16例,女12例,年齡44~75(50.98±11.29)歲,其中高血壓10例,糖尿病2例,腦卒中1例,肺源性心臟病1例,合并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例。排除標準:心臟明顯移位、胸廓畸形、嚴重肺部疾患患者。
1.2.方法:采用心臟多普勒(美國GE公司)獲取超聲左心房內徑(leftatriumdiameter,LAD),CARDIO VIEW-sECG工作站(北京谷山豐生物醫學技術有限公司,型號CV200),利用加裝頻譜模塊自動采集系統,獲取心房顫動患者靜息狀態下心電信號,采樣頻率512Hz,采樣時間15s。將獲得的心電信號平滑處理后的心電信號,去除QRS-T復合波,并將后續心房顫動波信號前移至移去QRS-T復合波處,組成連續的心房顫動波信號,進行1024點加窗(Hanning窗)快速傅立葉變換,獲得功率譜,因其符合人類生理及興趣的頻譜值通常在4~25Hz,故通帶濾過頻率設定3~50Hz,記錄V1、V2及V4、V5 、V6導聯DF值[4, 5],分別計算記錄PAFDFV1、PAFDFV2、PAFDFV1-2、PAFDFV4、PAFDFV5、PAFDFV6、PAFDFV4-6、PeAFDFV1、PAFDFV2、PeAFDFV1-2、PeAFDFV4、PeAFDFV5、PeAFDFV6、PeAFDFV4-6,所有患者測定兩次數據后進行離線分析,其中DFV1-2及DF4-6代表各導聯DF均值,兩者差值為階差(見圖1)。如同一心房各導聯DF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各導聯均值作為參考值計算。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版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非配對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Person2檢驗或連續性校正2檢驗或fisher精確檢驗。LAD與DF相關性采用線性回歸分析,P
2結果
DF與LAD呈明顯正相關(r=0.67,P0.05)。[sj2]PAFDFV4-6明顯大于PAFDFV1-2(P0.05),PeAFDFv4-6明顯大于PAFDFv4-6(P
3討論
已有動物和臨床研究證實,心房顫動并非完全隨機無規律可循,復雜的心房顫動電信號通過相應信號預處理后可辨認,DF代表的是激動的周期成份,因其作為靶點消融有效性逐步被接受,為目前心房顫動領域的研究熱點[1-3]。
臨床中通過簡易的無創sECG獲取心房顫動波進行頻譜分析以反映心房顫動的電生理機制是否具有可行性,目前國內外研究資料較少且存在一定爭議。Husser等[5]發現心房顫動周長與右心房游離壁sECG顯著相關(r=0.97),起源于右心房前側及游離壁的心房顫動,V1導聯可表現出最高的DF,但有學者[6]經體sECG導聯和心內電圖的頻譜結合分析后發現,不同的心房部位和V1導聯的DF不一致,該導聯也不能很好評估肺靜脈或左心房的心房顫動電活動。美國學者Dibs等[3]對PeAF患者進行心內DF與胸前導聯DF相關性分析后發現,左心房與V4或V6導聯,右心房與V2導聯的相關性非常明顯。上述研究結果的爭議除與不同人群有關外,分析方法及設備的不同可能產生完全不一的結果。LAD大小是臨床中較為簡易可獲取的以評價心房纖維化的重要指標之一[1,2],本研究發現LAD與sECG獲取的DF呈明顯正相關,提示Dibs等學者嘗試從sECG獲取DF用以間接闡述心房顫動進展的電生理機制具有可行性。
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參考張敬、Husser及Dibs等學者方法,分析不同類型心房顫動左、右胸導聯DF后發現,各個導聯在DF值上存在均質性,大大縮短了數據采集和分析時間。在動物模型中發現,左心房后壁區域存在大量有規律的快速的區域性電活動,其外部少量區域存在較大的傳導差異[7],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PAF存在左心房至右心房的DF階差,而PeAF這種階差效應消失[8],且這種階差可以通過分析eECG獲取的V1及冠狀竇內DF預測導管消融成功率。本研究比較不同類型心房顫動在不同左、右心房上DF值,分析PAFDFV4-6與PAFDFV1-2及PeAFDFV6與PeAFDFV2的關系,其結果符合諸多心內電生理研究結果[7,8],即對于多數PAF而言,左心房驅動起主導作用,從PeAF組LAD較大、DF較高提示PeAF的維持基質較為彌散[7,8],從sECG角度很好的重現了上述研究結論,對術前心房顫動消融策略選擇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本研究同時發現,PAF在sECG上也存在左、右心房主頻階差而PeAF則消失,這與Dibs等[3]研究結果不一致,其原因考慮與該研究樣本量較小(僅9例)有關,這種階差對臨床電生理醫生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7,8]。
本研究也有一定不足之處。首先,樣本量不大,日后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分析;其次僅根據體表心電圖V1-2及V4-6導聯來替代分析心房電信號,對于部分患者可能其他部位導聯更具有代表性,如能結合心內電生理檢查,可更有說服力。
圖1 一例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頻譜。A、B及C、D分別代表對于該患者V2與V6兩次測定的主頻值。
參考文獻
[1] Sanjiv M. Narayan, David E. Krummen L, et al.Clinical Mapping Approach To Diagnose Electrical Rotors and Focal Impulse Sources for Human Atrial Fibrillation[J]. J CardiovascElectrophysiol, 2012,23(5):447-454.
[2] Arenal A, Datino T, Atea L, et al.Fibroblasts, Focal Triggers,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 Is There a connection[J]. Cir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2 ,5(2):249-251.
[3] Dibs SR, Ng J, Arora R, et al.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trial activation in persistent human atrial fibrillation: Multisite electrogram analysis and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phic correlations―A pilot study[J]. Heart Rhythm. 2008,5(5):686-93.
[4]敬,鄭強蓀,劉雄濤,等.心心房顫動患者心房活動特征的提取與分析[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8,22(1):34-38.
[5] Husser D, Stridh M, Cannom DS, et al. Valid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lectrocardiograms[J].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J]. 2007,18(1):41-46.
[6] Hsu NW, Lin YJ, Tai CT, et al. 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fibrillatory activity from surface ECG lead V1 and intracardiac recordings: implications for mapping of AF[J]. Europace. 2008,10(4):438-443.
[7] Zlochiver S, Yamazaki M, Kalifa J, et al. Rotor meandering contributes to irregularity in electrograms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J]. Heart Rhythm. 2008,5(6):846-854.
歷年主題
1969 電聯的作用及其活動
1970 電信與培訓
1971 太空與電信
1972 世界電信網
1973 國際合作
1974 電信與運輸
1975 電信與氣象
1976 電信與信息
1977 電信與發展
1978 無線電通信
1979 電信為人類服務2007 “connecting the young: the opportunities of ict”(攜手青年:ict產業的機會),進一步突出年青一代在ict發展中的重要性。
2008 “connecting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ct opportunities for all”信息通信技術惠及殘疾人
本次調查主要是根據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間60名進行手術,并且需要進行中心靜脈插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患者的心內心電圖對患者手術期間插管進行定位,并且對插管進行過程進行直觀反映。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所有60名患者都為患有胸腹盆腫瘤并且需要進行心臟手術,而在當前我國醫療插管的技術中必須要依靠心內心電圖的方式來對患者的手術過程進行診斷。通過本院在3年時間內所收治的全部60例需要進行中心靜脈插管手術的患者插管記錄數據顯示,總共有6例患者的心內心電圖的P波沒有發生變化,其中男性患者2名,女性患者1名,6例患者的年齡處于41-62歲。
1.2方法靜脈插管中所使用的穿刺套件均為單腔的并且具有導絲的套件,并且為其配備有美國生產的專用心內心電導線,導線的連接轉換器也都為美國進口產品。在插管過程中患者采取仰臥的姿勢,為了便于插管需要在患者的肩部墊起一個小薄枕頭,患者提起肩部,并且將頭向左側偏轉,略微低頭。插管主要是從患者的鎖骨部位進針,一般為患者鎖骨下部1cm作為進針點。為了保證插管的順利進行,在進行插針的過程當中要求醫務工作者邊插管邊對管中回流的血液進行抽取,并且要求針尖一直指向患者的胸骨上部。隨著進針中抽出回血顏色的變化判斷何時停針,一般在回血為暗紅色之后開始對患者進行導絲以及導管的插入工作。在此之前首先要將心內導線與患者所使用的外部適配器設備進行連接,并且要保證患者的所使用的適配器與電極片之間的連接準確無誤。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醫務工作者便能夠從監護儀器中觀察通過無菌導絲傳輸出的患者的心跳波形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IVECG波形圖。
1.3結果通過本院在過去三年中所收治的60例患者的心內心電圖的P波變化情況來看,60例患者中總共有54例患者的P波升高,而且這54例患者中心靜脈中所插入的導管均位于患者的上腔靜脈當中;而在其余的6例患者的P波波動情況監測中,他們的心內心電圖P波的波動變化并不明顯,通過對這6例患者的導管定位我們發現,這6例患者中有4人是由于導管插入的過程中主治醫師失誤而導致導管位置出現偏差,均插到了患者的同側靜脈當中,還有2例患者是由于在導管插入之后出現了血液反流的現象,經過專家分析討論發現這2例患者均是由于導管插入了患者的動脈,在將導管取出重新插入患者的靜脈之后問題便得以解決,至此本院三年中所收治的60例患者的導管插入均取得了成功。
2討論
2.1傳統方式很難預判導管的插入位置根據人體結構特點我們知道,在人體的鎖骨下所有的靜脈在空間上是比較小的,而導管需要通過從鎖骨插入,因此在插管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導致患者的中心靜脈血壓讀數不夠準確,而且容易導致患者感染血栓性靜脈炎等疾病,由于空間的限制也會導致插入中心靜脈的導管被堵塞而影響其發揮作用,給患者的后期治療帶來很大的困擾。根據我國有關臨床應用心內心電圖輔助中心靜脈插管技術的研究文獻我們了解到,導管插入錯誤會導致測量的中心靜脈血壓是不準確的,而在患者采取側臥的方式時由于人體血管結構的特性則很容易導致患者的中心靜脈中的血壓發生很大的變化。根據國外相關學者的研究我們知道在在人體的中心靜脈被鎖骨壓迫的時候很容易導致人體中心靜脈壓高出正常值4cmH2O左右,而這也能夠成為在臨床應用中主治醫師判斷導管的插入位置是否正確的重要標準。根據我國注重中心靜脈插管研究學者劉然的研究我們知道,對于患者中心靜脈插入的導管以生理鹽水注入的方式進行醫療的過程中,會導致患者的頸部出現冰涼的狀況,但是這種傳統的導管位置判斷方式還存在很大的弊端,而且這種方式的檢測中,患者的反應的靈活性不夠靈敏,因此這種方式對于臨床應用心內心電圖輔助中心靜脈的插管位置檢測中是不夠科學的。
2.2心內心電圖的工作原理及優勢在臨床應用心內心點圖輔助中心靜脈插管的過程當中,心內心電圖主要是通過將導管頂部的針中所反映出的患者的P波的變化狀況來對患者頸部插入的導管位置進行判斷的。根據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我們了解到有關P波波形的變化的判斷導管位置,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其所檢測出的是將心房中的極波去極之后所提取的,其能夠通過整合導管前段探測電極以及心房的位置來綜合確定的。在導管中所不舍得探測電極以及傳輸導線則能夠會隨著導管的插入而檢測到患者心臟中P波的變化情況,當探測電極到達患者的竇房部位的時候會出現心電圖檢測P波突然升高的現象出現,而且這種P波急速上升的狀況一般都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導管的不斷插入,當檢測電極到達右心房的時候會由于右心房屬于靜脈交界處而導致心內心電圖檢測到的P波的波動幅度達到最大值。
2.3注意事項由于插入的導管以及導絲是組成電極檢測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導管插入的過程中要保證兩者的插入和取出都是同步進行的,避免由于兩者操作不同步而導致出現電極位置不準確進而影響導管位置的判斷;在導管插入的過程中要實時的檢測P波檢測裝置,如果導管已經插入20cm但是仍未發現直觀變化,則可以判斷導管插入位置錯誤,需要從新插入;由于中心靜脈插管對于無菌要求比較高,因此要嚴格按照手術規范進行,避免發生細菌感染。
參考文獻
[1]劉佳明,唐培嘉等.鎖骨下徑路行鎖骨下靜脈置管導管誤入頸內靜脈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32(2):12.
一、初高中知識銜接不夠
一般情況下高中教師不了解初中的實際教學情況,初中老師也不研究學生到高中學習需要怎樣的知識基礎,從而導致高中教師認為初中應熟練掌握的知識,初中生并不能應用自如。教師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很大差距,如果老師不及時補充,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習題訓練,高一新生就很難聽懂新課內容。
例如,初中對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主要講的是公式法求方程的根,而高中則要求初中生能熟練應用十字交乘法對二次方程因式分解,熟練應用根與系數的關系、根的判別式、配方法解題,而初中生在這部分的學習水平并不能達到高中要求。從而導致高中開學后高一數學教師必須及時補充這部分內容,否則高一新生很難聽懂高一課本的某些內容,從而使高一新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一種懼怕感,進一步影響高中數學的順利學習。
二、初高中學習方法的銜接與轉變
在初中,大部分學生僅依靠老師在課堂講、自習課上的強化訓練就可以掌握得很好,但在高中依靠這種學習方法就很難學好高中的數學,這是由于初高中的課堂時間決定的。初中課目少、課堂容量小、知識少、自習課多,少量的知識經過反復的強化訓練就可以掌握,而高中課目多(九科),課本內容多,自習課安排的很少。若課前不做充分的準備,僅憑老師二三十分種的課堂講解,課堂知識的消化吸收都成問題,課后再不進行知識回顧總結,課外作業都難以完成。更何況現在大多數學校為了高考,更是把三年教材壓在高一、高二全部講完,那么高中課時安排就更為緊湊,因為時間短,學生的理解就感到吃力,所以高中生應注重對知識的預習和課后及時總結復習。
三、思維方式的轉變
在初中,對概念定理的理解要求不高,主要是概念公式的應用,從而導致很多學生不重視對概念的學習和理解,而高中課本對概念、定理的形成、理解、應用都有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要準確而嚴密。總之,高中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而很多初中生并沒有這方面的思維準備。引起這些差異主要是因為初高中的教學任務不同,作為高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大學輸送合格的人才,所以,高中教育對于學生自學能力、思維分析能力、鉆研能力都有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要求,這些目標必然會直接影響到高中的教學方法,同時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
四、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
一是課本知識與課后作業的嚴重脫節該怎么辦?高中生會發現課本的內容大都通過大量的實例引入概念、闡述概念,然后講一兩個例題,可課后的習題卻較少有只通過閱讀和模仿例題就能做下來的。輔助練習冊上的題,難度都不小,這是因為高中重視概念的理解,學生看了課本的概念后,沒能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質,故而不會應用。為了方便學生的理解從而順利解決課后的練習題,教師在課堂上會補充大量的例題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初學者就應作好聽課筆記,以便自己課后分析、理解、記憶,總結概念的特征,從而順利地完成課后作業。
二是隨著教師講解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心理壓力大該怎么辦?由于高中教學進度快,很多知識講解后迅速以各種形式出現,剛入高中的學生,對從沒見過的復雜算式一時接受不了,他們無法想象這些算式表示的數學意義,從而對自己掌握的知識產生懷疑,對自己學習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對教師產生懷疑,尤其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就有放棄學習數學的思想。遇到這種情況,學生應及時與老師溝通,及時消除自己的疑惑點,盡量做到當天的疑問當天解決,不積留問題。對于比較深奧的知識,理解不必一步到位,可按老師指導一定要記住它的形式、名稱、概念,它們也將在以后的課堂上不斷重復出現,事實上,很多抽象的知識,在剛學的時候總是不易掌握,但是每重復一次就可以把以前的內容串連起來,時間一長,理解就更透徹了。
關鍵詞:廣播電視;主流媒體;公信力
近年來,盡管新媒體在我國迅速發展,但是依舊改變不了廣播電視是主流媒體的事實。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都很高。但是近幾年我國出現了很多虛假的新聞報道,導致人民群眾對其失去信心。廣播電視要想實現穩定發展,需要顯著提高自身的主流媒體公信力,否則就會阻礙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一、團隊素質體現主流媒體公信力
廣播電視始終是黨的重要喉舌,是現代社會的核心。事實上,媒體的競爭,是人才、技術和經濟實力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1]廣播電視應該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團隊,保證每個成員都有清醒的大腦,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嚴格遵循基本原則,敢于主動擔當,不斷學習,及時跟上時展的步伐,對一些錯誤的思潮,既要學會正確識別,又要自覺主動抵制,受得了考驗,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可以站在客觀全面的角度分析各種問題以及事件,與時俱進,科學把握社會輿論導向和自覺主動接受監督。從某個角度來看,廣播電視人才團隊的綜合素質是影響主流媒體社會公信力的重要因素。[2]因此,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必須具備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斷促進宣傳思想工作革新,將正面報道以及團隊穩定作為重點,堅持新聞的靈魂是真實,而且具有較高的新聞職業道德,自覺嚴格遵守我國有關法律法規,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保持清廉和公正。廣播電視需要全心全意守護主流媒體的公信力,積極宣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依法治國的思想,牢牢記住重大的歷史使命,清楚認識自身需要承擔的責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一名優秀的廣播電視工作人員,必須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不能只重視新聞的轟動性以及時效性、完全不顧自己的道德底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利用廣播電視宣傳途徑,科學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努力維護每個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結合公眾的期待,不斷追求真善美,揭示是非黑白;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充分了解社情民意,正確引導各種社會熱點,科學疏導人民群眾的情緒,重視輿論監督,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為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良好基礎。廣播電視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有勇于擔當的精神,對工作充滿熱情,有足夠的勇氣以及智慧,經過大量的實踐,不斷學習,培養自己對新聞價值的聯想力和觀察力,這樣才可以更加迅速地適應自身的工作變化,履行好自己的職責。[3]總而言之,需要積極加強高素質的廣播電視人才團隊建設,進而更好地守護廣播電視主流媒體的公信力。比如水均益是中央電視臺的一名新聞記者,擁有相當強的社會責任感,會講多國語言,主要是英語以及德語等。早期,水均益多次深入經常發生戰爭的國家進行采訪報道,如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報道有阿富汗反恐戰爭等,他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面對激烈的戰爭,也不畏懼,敢于到一線采訪,及時報道新聞信息,使我國人民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實際戰爭情況。作為新聞記者,他利用自身豐富的學識以及文化素養,前前后后采訪了很多國際重要政治人物,走到全球各個國家,對促進我國新聞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因為在新聞方面有優異的成績,先后多次獲得重要獎項,比如金話筒獎以及“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等。水均益之所以能夠在新聞領域獲得如此不錯的成績,關鍵在于其不斷提升個人的修養,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職業道德。
二、堅持“三貼近”原則,提高主流媒體公信力
廣播電視必須真正滿足“三貼近”的要求,認真遵守國家以及黨的要求,準確把握社會輿論方向,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內心需求和國家以及黨的政策方針相結合,將新聞實踐與新聞力量相統一,將思想性、可視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盡可能多地使用人民群眾的語言,多使用人民周圍的事例,多使用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方法,對新聞進行采寫、編輯和播發,進而達到追求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的目的。這就需要廣播電視關注基層和人民群眾,重視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將人民群眾的想法充分反映出來,科學引導社會輿論導向。同時,我國廣播電視需要努力創辦各類名牌欄目,不斷提升節目的層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人民群眾是新聞最需要關注的群體,在社會上是最基層的,有不同的訴求、不同的人生經歷,也是政府與黨服務的最重要的群體。廣播電視工作者必須深入人民群眾,耐心傾聽群眾的聲音,用鏡頭以及話筒將他們的想法充分反映出來,從根本上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政府工作的實質目的是使人民群眾真正滿意政府的工作、贊成政府的各項決策,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將人民群眾是否滿意、是否贊成作為自己工作的重要衡量標準。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不能只關注中央和政府,應積極走到基層中,比如企業以及農村等,進入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用心體會人民群眾的意愿、用真誠全面反映民生、用雙腳了解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用新聞事實將企業的改革創新、糧食的豐收和老百姓的淳樸都全面客觀地記錄下來,充分意識到新聞的主要角色是人民群眾,應該將攝像頭真正瞄準他們,這是廣播電視需要遵循的新聞理念。要想將以上都真正做好,必須實現“三貼近”。就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來講,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因為有些制度尚不完善,所以頻繁出現了一些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情況,這就需要廣播電視新聞迅速高效地引導輿論,依法維護每個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比如《焦點訪談》,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一檔新聞節目,節目堅守社會正義,敢于揭示一些地方的負面情況,嚴厲抨擊不公正的現象,幫助人民群眾拿回自己應得的利益,在社會輿論監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喜愛,其關鍵在于廣播電視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人民群眾,也就是遵循了“三貼近”的原則。比如《焦點訪談》曾經曝光我國大多數奶粉都是貼牌生產的事實,記者采訪了很多有關的人,主要有購買奶粉的人、商場售貨員以及專家等,成功披露了我國部分奶粉生產企業采用貼牌生產方法欺騙消費者的非法行為。此節目播出以后,轟動全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應,是因為奶粉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是每個孩子家長都重視的問題。正是因為央視新聞報道與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非常貼近,所以人民群眾喜歡看這種類型的新聞報道,而不是看一些虛假、形式化的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