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手術器械

      手術器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手術器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手術器械范文第1篇

      關鍵詞:優化外來手術器械滅菌流程;滅菌效果;手術質量

      手術之中發生的感染情況對于現代醫學而言,對于這種感染情況統一稱為手術室感染。現階段研究表明,手術室感染普遍發生原因是由于手術器械的不完全殺菌,手術器械帶有病菌,導致手術感染。這些手術器械多為外來器械,對于無菌包裝的信任,再投入使用時并沒有進行殺菌,最終這些器械導致了感染事件的發生。本文就滅菌環節進行了分析,分析各種行為可能出現的利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院在2013年4月開始對外來器械進行滅菌流程,所以本次試驗選取時間段為2013年4月~2014年4月,選取該時間段的器械報告,通過對器械進行檢查抽查,來進行器械的合格性檢查。同時,在采取優化措施前后各隨機抽選100例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排除一些身體出現異常狀況的患者,例如營養不良、骨折、糖尿病等情況。優化后治療的患者之中男66例,女34例,年齡段為24~61歲,平均年齡(35±1.03)歲;優化前治療的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齡段為21~66歲,平均年齡(33±1.25)歲。兩組患者的選取符合隨機抽樣標準,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在進行優化外來手術器械之前,外來器械直接用于手術室。在進行對于外來手術器械的優化過程后,對于外來器械用于手術室之前,提前進行滅菌流程。又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外來器械的拆裝,并進行滅菌流程,盡心完整包裝。具體流程為:根據醫院手術時間安排,提前將第2d手術所用外來器械送到負責進行滅菌流程的科室,進行清點工作,將外來器械進行拆分清洗,首先通過人工手洗,然后用清洗機進行清洗。整個過程需要嚴格遵守清洗規范,清洗過程中對于手術器械進行質量檢查,一些有著明顯銹跡等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器械將其退還至去污區進行再次處理,對于通過質量檢查并且完成清洗工作的器械進行包裝,進行器械登記工作,這些工作完成之后,通知護士進行手術器械的領取,在領取過程中進行簽字認證。

      1.3評定標準 觀察優化手術器械滅菌流程前后的器械抽檢不合格率,已經兩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傷口感染率等情況,比較兩組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1.0軟件加以統計學的處理,計量方面的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通過組間進行對比,以配對t進行檢驗,組間的對比通過χ2進行分析和檢驗,P

      2 結果

      兩組進行對照比較,在未優化前抽檢的100例中,不合格為9例,進行的手術后,患者傷口愈合時間為(9.35±3.50)d,傷口感染為23例,感染率為23%;優化之后抽檢的100例中,不合格為6例,進行手術后傷口愈合時間為(8.56±2.88)d,傷口感染為16例,感染率為16%。優化外來手術器械滅菌流程對于手術質量有著顯著的提升,見表1。

      3 討論

      手術器械是否具有無菌效果對于手術質量的保證有著明確的效果,對于接受手術的患者而言,手術器械的質量關系到了其生命安全。手術后是否會發生感染,一方面根據患者自己的生活習慣,一方面也關系與手術器械十分相關。現階段根據資料顯示,現階段無菌器械的合格率并不能像宣傳的一樣高,無菌器械徒有其名是導致手術感染率上升、手術質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當代醫學系統而言,手術這一治療手段的大規模應用,對于現代醫學治療而言,手術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綜合醫療實力,所以對于手術器械進行嚴格管理也就變的十分重要,手術器械的是否具有良好的無菌效果直接關系到了手術完成質量,對于手術的無菌效果進行嚴格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醫院形象,并對醫院的綜合治療實力進行有效提高。現階段多數醫院對于外來器械的態度是信任,很多外來手術器械進行拆裝之后直接進入手術室使用,這些外來器械的合格與否不進行檢查,也就是當代手術系統的重大漏洞。為了有效提高器械的無菌性,針對外來器械我們應當在手術室內進行再次消毒滅菌,針對器械的不同材質及性能分開消毒,選擇合適的滅菌流程,在反復確診器械的清洗合格性、滅菌合格性病由專人簽字確認后,方可進人手術室使用。在進行使用完成后偶,對于可以進行重復使用的手術器械應該進行及時的處理,這樣的一個流程應該成為現階段醫院采取的必然手續。為了明確優化外來手術器械滅菌流程對器械消毒和手術質量的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流程優化后,手術器械抽檢的不合格率較優化前大幅降低,可見優化流程對于提高滅菌效果的重大意義;優化流程后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中,其平均切口愈合時間明顯縮短,且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優化前,由此可見對于外來器械的滅菌流程已經上升到了直接可以對手術效果質量等指標進行影響,這些指標的影響效果對于手術而言都是一種外在的提升,在手術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醫療器械的采用變成為了當代對于手術能力的一種衡量,也只有沒有發生過問題的醫院才能真正得到患者的信任,也才能真正成為患者家屬信任的好醫院。

      綜上所述,對于外來手術器械,通過優化滅菌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其無菌性,同時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促進患者的康復及總體手術質量的提升,對于提升醫院手術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所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衛珍.優化外來手術器械滅菌流程對手術器械滅菌效果及手術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3,6.

      手術器械范文第2篇

      近年來,眼部發病率不斷上升,臨床眼科患者逐年增加,給眼科臨床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眼科手術器械精密、昂貴,眼部解剖結構復雜,加上手術器械周轉快,可能導致眼內感染,造成不可逆轉的并發癥,對眼科手術器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已發生的眼科手術感染事件中,多數是由于手術器械滅菌不徹底所致,必須加強眼科器清洗力度,確保手術安全。本文將傳統器械清洗程序及改良后器械清洗程序進行對比分析,探尋最佳的臨床清洗方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眼科手術室200套器械作為研究標本,均包括眼科手術剪、夾、鉗、鉤、針等手術器械。通過清洗滅菌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100套(改良后器械清洗程序)和對照組100套(傳統器械清洗程序),2組器械基線資料比較(P>0.05),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器械清洗方法,回收術后器械,大致歸類,放入45~50℃多酶清酶溶劑中,約浸泡5min,通過純水搖擺式機反復洗3~4次,煮沸、干燥、消毒,上水溶性油,結合不同需要打包消毒滅菌。觀察組采用改良后器械清洗程序,由眼科手術器械專業清洗護士進行操作,首先采用生理鹽水清洗肉眼可見血漬,配置沃魯夫全效多酶清洗液,在35~38℃下進行超聲清洗,將器械軸節處拆卸,以不接觸原則放入超聲清洗儀中,在流動水下沖洗5min,除去器械上酶類,隨后采用蒸餾水漂洗去離子,液漂洗。針對特殊器械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如超乳手柄等管腔細的器械,應選擇高壓水槍沖洗內腔,再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放入眼科專用膠墊器械盤中,在50℃下進行5min烘干處理,包裝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在眼科手術器械清洗前及完成后,眼科手術室護理人員應當面清點、核對貴重精密儀器的數量及質量,合格后簽名生效。

      1.3評價指標。

      器械清洗后抽檢清洗質量(表面有無油污、水垢、銹斑等),功能質量(器械鋒利度、靈活度及咬合情況);統計清洗后器械報損率及眼科手術后眼部感染率。

      1.4統計學方法

      收集本組實驗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8.0作實驗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應用(%)描述,差異經x²檢驗,在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清洗質量及功能質量比較

      觀察組手術器械清洗質量及功能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器械報損率及眼部感染率比較。觀察組器械報損率及眼部感染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手術器械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手術室;手術器械;工作缺陷;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3(a)-0142-02

      手術器械是手術操作的基本工具,器械性能直接影響到手術操作乃至手術的成敗,手術室器械管理是手術室護理質量水平的體現,是保證手術順利完成的必備條件[1]。器械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手術后各種器械的清洗、打包、滅菌,以及手術前特殊器械和外來器械的準備工作。手術器械高效、精準的完整性能是保證手術質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痛苦的前提。本文將本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手術器械準備工作質量控制干預前后的記錄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手術室每年完成各類手術約萬例。統計2011年7~12月手術器械使用情況反饋表中記錄的手術器械準備工作缺陷,并統計干預后2012年1~6月手術器械使用情況反饋表記錄的缺陷,干預前后手術量及手術類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析原因 綜合分析歸納出造成以上缺陷的主要原因有:手術室未設置專職的器械管理人員;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器械準備工作流程不規范;對外來器械管理不嚴格;手術室護士責任心不強;專業培訓不到位,器械更新快、品種多、護士未能及時掌握新知識;手術方式臨時改變等,據此制訂綜合措施進行干預。

      1.2.2 具體方法 根據2011年下半年統計的器械準備工作缺陷制訂干預措施。即設專人管理器械,負責總的器械調配及手術特殊器械的準備工作;進一步完善器械管理制度,制定了腔鏡器械、精密貴重器械管理制度及器械損壞賠償制度,修訂了外來器械管理制度;規范器械準備工作流程,普通器械統一由供應室清洗滅菌,特殊器械由手術室專職護士準備后送供應室滅菌,外來器械手術前按要求送供應室清洗滅菌;控制重點環節,主要抓好手術器械使用完畢后、器械打包前和手術開始前的清點核對,確保器械完整、數目準確;加強人員培訓,使科室全體護士對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及保養方法能夠熟練掌握;及時與手術醫生溝通收集意見建議,不斷提高器械準備工作質量。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由主管器械的護士長負責考察,內容為綜合干預前后手術器械準備工作質量評分及手術醫生滿意度等客觀指標。其中器械準備質量包括器械數量、性能、完整性、滅菌質量及器械準備是否及時到位等工作質量綜合評分,器械準備質量評分按百分制評分;醫生滿意度是手術醫生對手術器械準備是否及時、器械是否適用等方面的評價。滿意度調查問卷由護士長自行設計,選擇各手術專業組具有代表性手術類別的手術醫生填寫,每次手術后及時發放,采用無記名形式填寫問卷,干預前后各發放問卷100張,各收回100張。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包做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和成組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后手術器械準備工作質量比較見表1。干預后器械準備工作缺陷明顯減少,醫生的滿意度及質量評分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3.1 干預前存在的主要缺陷

      本次統計中干預前存在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幾點:(1)器械準備過程中,未認真檢查造成器械零部件缺失,未注意保護銳利器械的鋒利部分造成損壞。(2)急診手術特殊器械及腔鏡器械準備不及時、不齊全。(3)器械清洗滅菌方法選擇不恰當,如不能浸水或不耐高溫器械,錯誤地采用水洗或高溫高壓蒸汽滅菌,造成器械尤其是精密器械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損壞。(4)器械與相應儀器不匹配,主要是腔鏡器械出現問題較多,因為腔鏡手術種類多、器械較復雜,人員培訓不到位,護士拆裝不熟練,使用過程中出現器械與器械或器械與儀器不匹配等問題。(5)外來器械管理不規范,主要是急診手術使用外來器械時部分器械未經嚴格清洗就直接進行包裝、滅菌,尤其植入性器械在滅菌時未做生物監測,增加了患者手術感染隱患。(6)護士對器械認知不夠,器械保養方法不當,造成拆解器械后無法復原,甚至造成損壞。

      3.2 綜合干預措施

      針對以上缺陷,本研究制訂并實施了綜合干預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設專人管理器械,負責總的器械調配及手術特殊器械的準備工作,保證手術器械與相應儀器設備相匹配,并且保證及時供應。同時器械專職人員負責監督器械準備的各個環節,培訓指導器械的使用及保養方法,并負責與手術醫生護士溝通收集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器械準備工作質量。(2)完善器械管理制度。完善了腔鏡器械管理制度、精密貴重器械管理制度、手術器械保養維修制度及器械損壞賠償制度等。參照WS310對外來醫療器械的管理標準,修訂了外來器械管理制度,WS310中明確規定滅菌植入型器械應每批次進行生物監測[2]。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擇期手術要求醫療器械公司在術前一天15:00以前將所需手術器械及標識送到供應室,確保對外來器械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清洗、滅菌、監測,如有急診手術時,外來器械由供應室清洗后,送至手術室經過快速滅菌器滅菌,滅菌時在生物PCD中加用五類化學指示物監測,如五類化學指示物監測合格即可使用[3],生物監測結果出來后通知使用人員作記錄并保存資料,保證滅菌資料的可追溯。(3)規范器械準備工作流程,控制重點環節,保證器械完整適用。所有常規器械由供應室集中清洗-打包-滅菌,以保證器械清洗滅菌質量。每個器械包內設器械卡片,器械準備的每個環節,嚴格交接核對并做好登記簽名,發現器械性能不良、數目不符,要求在30 min內通知相關護士,及時查找原因,避免器械缺失。規定每臺手術器械使用完畢后、打包前及手術開始前三個重點環節必須由2名護士共同檢查核對器械的數量、性能以及完整性,保證每件器械完整適用。(4)加強護士培訓,保證器械準備無誤,器械使用及保養方法正確。購入新器械、儀器設備時盡量購買同一廠家或同一規格的器械,防止器械儀器不匹配。對新引進的器械儀器組織全科護士學習其用途、操作方法、清洗滅菌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等,尤其加強了腔鏡器械儀器設備的相關知識培訓,避免了腔鏡器械準備不完善或與儀器不匹配等缺陷的發生。將器械簡單易懂的操作流程制成卡片,貼于器械表面適當位置,以便使用者參考操作[4]。同時規定新進儀器設備使用時,手術室器械管理專職護士必須親臨手術現場負責監督指導,以便術者操作正確,保證手術順利完成。(5)注重細節,保證工作質量。器械準備過程中注意各種銳利器械的保護,如顯微手術器械與普通手術器械相比,價格昂貴,精細易損,要求要與普通手術器械分開清洗,在避免器械與器械相互碰撞和摩擦的前提下擺放和運輸[5],確保器械完好無損。(6)增加小包裝滅菌器械包,如手外器械單包、胃腸器械單包、血管器械單包等。主要用于器械準備不當、術中器械污染或損壞、手術方式臨時改變等情況時使用。減少手術過程中的等待時間,保證手術中器械的及時供應。(7)及時與手術醫生溝通,征求手術醫生對器械準備的使用意見,加強巡視,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器械包不斷進行完善,以保障供應。并根據手術醫生的習慣,設置特殊用品,滿足手術醫生的個性化要求,提高手術醫生滿意度,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

      綜上所述,手術器械是臨床醫生對患者病痛手術的主要工具。滅菌效果肯定、數量充足、性能優良、零部件完整的手術器械的準確、及時供應到位是保證手術進行的必要條件[6]。本研究根據手術室器械準備中存在的缺陷,制訂并實施了綜合的管理措施,從表1可見,干預前后的對比結果顯示,干預后較干預前的缺陷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表明實施的對策是有效可行的。干預后護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器械儀器性能,器械準備工作質量得到了提高,并且提高了手術醫生的滿意度,保證了各類手術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趙改存,田莉霞. 手術室器械管理的新改進[J]. 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4,13(6):477.

      [2] 衛生部.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S]. 2009-04-04.

      [3] 鄒麗娟,常后嬋,曹艷冰,等. 手術室外來醫療器械的管理[J]. 中國護理管理,2011,11(4):61-62.

      [4] 李美清,王曉丹,廖冰野,等. 手術室貴重器械的管理實踐[J]. 中華護理雜志,2010,45(8):F0003.

      [5] 張世輝,黎德芝. 手術室神經外科貴重精細器械的安全管理[J]. 華西醫藥,2006,21(4):829.

      手術器械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手術器械; 消毒供應中心; 管理措施; 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9-0147-02

      【Abstract】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in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more attention to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center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analysis,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continuous improvement,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the operation room,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entralized supply mo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sterilization of surgical instruments,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effective control of cross infec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nosis and the medical effect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 Operation apparatus;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Management measures; Effect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飛速發展,手術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傳統流程滅菌處理措施很難滿足新形式的需要,尤其是預防醫院感染控制方面一直不樂觀,急需一種新型管理模式替代傳統模式,滿足醫院臨床及患者需要,有效控制醫院交叉感染的發生[1]。本文對2014年1月-2015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模式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手術器械全部采用集中供應消毒模式的標準化管理流程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傳統流程滅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人員綜合素質差

      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多為臨床科室分流組成,年齡偏長,專業知識更新較慢,專業技能較差,工作積極性不強,創新能力較弱,對手術器械的認知不足,容易出錯,導致工作效率低。

      1.2 手術器械數量大及交接不清

      隨著手術越來越多,手術器械數量也隨之增長,導致手術室的護士清洗器械時間不足,使器械殘留血漬甚至干涸,增大消毒供應中心清洗難度[2]。另外,科室之間器械交接不清,導致器械數量容易出現誤差,出現器械包內器械混淆現象。

      1.3 科室協作不合理

      實際工作中,手術室對器械不用清洗、不打包,而接臺手術量越來越多,導致消毒供應中心工作量大增[3]。同時,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短缺,對手術器械了解不足,對每臺手術器械的種類及個數記不清,尤其是特殊器械不能識別,增大回收清點難度,導致器械物品供應不上。

      2 集中供應消毒模式的標準化管理

      2.1 加強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專業知識培訓

      首先,定期組織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學習集中式管理知識、技能,熟練掌握質量標準和管理要求。其次,選派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到手術室認真學習手術室器械及其洗滌、分類、包裝等常識。同時,邀請手術室專業水平資高護士來消毒供應中心定期業務指導和交流,加強科室間的協調工作,使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能夠對器械質量控制及要求充分掌握,做好思想上和技術上的準備。根據醫院管理標準要求,可以配備清洗工協助器械清洗,補充消毒供應中心人員不足,確保工作質量及效率。

      2.2 加強手術器械交接和清洗管理

      首先,改善手術器械交接流程,加強環節質量管理。第一準確交接器械數量。合理設計各種手術器械清點交接核對單,使用者、清點核對者、包裝者必須在清單上簽上姓名、時間、手術間、手術名稱,如有差錯及時核對追回。第二滅菌前完全清洗。規定手術室護士術畢及時預處理血漬,若不能及時運送的器械應用稀釋的酶清洗液浸泡處理,預防血漬干結。第三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要正確清洗。接受器械護士對各類手術包標牌,防止混淆,根據各類器械的性質正確清洗。精細器械可以用手工清洗,管腔器械使用高壓水槍和高壓氣槍進行清洗。第四加強器械包裝管理。器械在包裝前必須嚴格檢查,消毒供應中心配備一定數量的手術室器械,可更換殘缺器械,保質保量。第五加強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培訓。熟練掌握器械質量標準及要求,提高專業清洗人員的素質。第六加強程序化、制度化管理。由護士長、質檢員、醫院感染監測員組成質檢小組,對手術器械交接流程進行督導。

      2.3 加強手術室和消毒供應中心之間的協調

      2.3.1 制定工作流程表 首先,建立器械卡。手術室護士對每個器械包內建立一張器械卡,當手術結束時專人清點器械,并按消毒供應中心包裝的器械順序對器械的名稱、規格、數量、手術間號、器械護士姓名詳細記錄。接著,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按器械卡接收污染器械,及時對器械進行正確清洗,并根據手術室的要求對器械包進行添加或更改[4]。

      2.3.2 加強消毒供應中心對器械操作管理 首先,對所有器械包打印成冊,并將特殊器械拍成圖片保存,讓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學習,這樣能夠方便護理人員清點器械準確無誤。其次,消毒供應中心清洗人員接收并核對污染器械后,對器械進行分類整理,正確清洗,對器械進行保養處理,正確包裝,若發現器械缺損或增多,應及時報告護士長進行改正,再進行選擇合適滅菌消毒處理,然后將器械封閉運輸至手術室的無菌物品儲存室,并與手術室護士交接、核對登記無菌物品數目[5]。

      2.3.3 促進手術室和消毒供應中心良好溝通 首先,手術室與消毒供應中心定期召開協調溝通會議。通過會議形式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工作標準進行分析交流,合議制定整改方案。這樣會促進兩個科室間融合,促進日后工作。其次,兩科室護士長對工作間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及時溝通,對差錯進行及時整改,并記錄差錯發生時間及責任人,認真監督,嚴格指正,保持良好溝通[6]。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臨床手術器械也隨之不斷更新換代,出現許多特殊精密器械。因此,手術器械術后處理、消毒和滅菌具更高要求,而手術室手術量不斷增大,有時要連臺手術,手術室護理人員沒有精力確保術后器械清洗消毒質量,各家醫院根據手術室現狀,將手術后器械送到消毒供應中心處理。這樣,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重要性日漸突出,而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響手術器械消毒滅菌質量,對醫院交叉感染控制具有重要影響[7-8]。因此,加強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勢在必行。

      本文研究中,筆者針對以往傳統消毒管理,實施集中供應消毒模式的標準化管理,取得良好效果。集中供應消毒模式取消手術室護士清洗、消毒處理手術器械,從而減輕手術室護士的勞動強度,集中精力進行手術室圍術期的護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其次,集中供應消毒模式使人力使用更加合理化,促進手術室與消毒供應中心良好合作,增強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促進手術室護理人員有更多的精力服務于手術室工作。另外,集中供應消毒模式減少人員配置和設備數量,節省人力、物力投入,從而降低醫院成本。集中供應消毒模式確保手術器械的滅菌質量,減少交叉感染,有利于醫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控制,促進醫院整體服務水平,具有廣泛實踐意義。

      本研究中,筆者通過對傳統滅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實施集中供應消毒模式的標準化管理做為對策,有效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并明顯減輕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促進科室間協調工作正常化,提高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質量,使醫院感染得到較好控制。

      參考文獻

      [1]宋晨華.手術室與供應室一體化運作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9,8(24):707.

      [2]王建英,孫瑞敏.手術室-供應室一體化運作中手術器械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外醫療,2009,16(23):87.

      [3]曾俊,任輝,魏靜蓉,等.手術室與供應室一體化管理初探[J].護理學雜志,2005,20(4):48.

      [4]李玉芬.復用手術器械集中清洗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3):64.

      [5]趙文濤.供應室集中供應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6(10):103-104.

      [6]李麗.手術室與中心供應室一體化合作的實踐體會[J].醫藥論壇雜志,2007,28(80):112.

      [7]周曉麗,謝苜茂,曾維渝.手術室與供應室一體化運作初探[J].華西醫學,2006,21(1):155.

      手術器械范文第5篇

      【中圖分類號】R779.63【文獻標識碼】D【文章編號】1007-8231(2011)05-0121-01

      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遠視、散光,眼科準分子激光手術目前是最為有效地方法。以其術后視力矯正精確、安全、見效快、無須住院著稱。在治療的各個環節中預防與控制術中及術后感染在保證手術安全上占有首要地位。

      我院自2005年開展準分子激光手術以來至今,共開展LASIK手術近5000例。通過我們實行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術前術中嚴格把關,無一例感染發生,確保患者的手術安全。其手術器械包括:準分子激光儀、角膜瓣刀及手術常規器械,以及一次性刀片等耗材的保管和使用等。它們的消毒滅菌方法各有不同,現分別介紹如下:

      1準分子激光儀的清潔

      準分子激光儀是一大型精密儀器,對室內溫濕度要求較為嚴格,工作時室內溫度控制在18-25℃,平均約20℃。濕度在30%-60%,平均40%-60%。恒定的手術室溫濕度對于激光輸出能量的穩定以及角膜組織含水量的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院引進的激光機是博士倫公司的217Z100型準分子激光機,它是高精密度、高敏感度儀器,為了維護機器的穩定性,故對手術室的環境尤為嚴格,空氣中細小的懸浮物很有可能造成術后角膜的層間異物。揮發性的氣味可能使激光能量減弱。嚴格的空氣消毒滅菌制度是手術質量的保證。每周手術前一天用清水擦拭激光儀塑料外殼及相連的手術床(不可觸及鏡頭及激光發射孔),并對其周圍的塑料墻面、地面清潔擦拭;用賽多(SOTO)MKJ-800B型靜電吸附式除消毒空氣潔凈器,進行手術室及激光儀的消毒凈化2H,最終使空氣得到凈化消毒,空氣消毒凈化器的消毒范圍應大于手術室面積,并每月請設備專業維修人員清潔空氣凈化器,保證其正常消毒功能。我院六年多來對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LASIK)手術室每周術前的空氣和物體表面的微生物培養結果顯示:菌落數控制在0 CUF/m3 的占95.4%,≤10 CUF/m3的占4.6%,此值接近WHO的10萬潔凈標準。

      2角膜瓣刀的消毒滅菌

      我院使用法國MORIA-M2型角膜瓣旋轉刀,包括主機、負壓管、微型手持馬達、刀頭幾部分。主機安放在固定地方,避免震動、防水浸漬或濺人,并與激光機及室內空氣同時、以同樣方法消毒。一次性負壓吸引管經過環氧乙烷消毒滅菌,微型馬達及其連線用75%酒精溶液擦拭兩遍, 75%酒精是一種無色、無毒、較少刺激的消毒液,可有效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致病性酵母菌(不含結核分枝桿菌)。旋轉刀的微型馬達消毒或使用后不可倒置,以免液體進入機芯造成損害。每次手術完畢后,在無水乙醇中轉動清洗數次,再用冷吹風機對準馬達機芯(20min)吹干殘留水分或用負壓管吸引將殘余水分吸出,再放入不銹鋼盒中保存。定期對馬達機芯進行保養維護,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常規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

      準分子激光手術采取集約式方法,即每個手術日為多例患者手術,手術間隔時間短,接觸人眼的器械,除一次性手術刀片外,有刀頭、開瞼器、負壓吸引環、鑷子、恢復器等不銹鋼制品,每次使用后先用無菌蒸餾水進行洗刷,將內毒素從器械表面清除干凈。小型超聲波清洗器震蕩洗滌,清除器械表面可能黏染的蛋白性分泌物,然后在器械盤放入消毒指示卡,再經高壓滅菌消毒。一般采用快速消毒鍋,清潔消毒時間為15分鐘左右。在手術量比較大的情況下,為了提高手術效率,可以配備兩套手術器械。消毒后取出器械,首先檢查指示卡顏色是否達標,然后使用,確實做到一用一消毒。其他的手術物品打包(包內含消毒指示卡)送消毒供應科高壓滅菌消毒。

      4一次性刀片的使用

      曾有人做過動物實驗,用顯微角膜板層切開刀制作角膜瓣,掀開瓣后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檢查表明,反復多次使用的刀片,可以使角膜基質床及瓣的邊緣比新刀片制作的粗糙,因此推斷可能會影響書后的視覺效果。從目前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由于角膜瓣復位后,角膜表面是光滑的,因此未能發現舊刀片所產生的細微不規則對視覺質量的影響。但手術醫生必須清楚,使用同一把刀片再次制作角膜瓣,通常比第一眼的角膜瓣薄10-20微米。并且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產生角膜瓣過薄,破損風險也隨之增加。此外,對于舊刀片清洗和消毒也可能不徹底,從而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應當提倡刀片一次性使用,即一個患者一把刀片。并且經常檢查刀片外包裝的消毒滅菌日期,防過期,存放在干燥處。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眼科準分子激光手術設備及器械日趨精良,術者操作技能的大幅提高,使得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在同一手術間,每日集中連臺施行達數十臺甚至數百臺不等已成為可能。由于其手術日時,患者及其家屬匯集于手術區域,人員流動性增大,給術后感染留下隱患。因此,規范手術流程,建立有效的預防感染的護理措施,防范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后的群發性感染,確保患者的安全及手術療效,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通過以上措施和其他LASIK手術室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證了準分子激光手術的安全運行。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