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泄漏電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U223.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電力工業的蓬勃發展,促使輸變電設備的需用量急劇增長,對輸變設備的技術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于套管等變壓器重要組部件來說,如何保證測量的準確性成為設備生產廠家和使用單位最為關注的重點。
電力系統廣泛的使用油紙電容型變壓器套管。根據規定,出廠試驗,交接試驗以及常規的預防性試驗,均應進行主絕緣-導電桿對測量電極(末屏)的電容量和介質損耗角正切(tanδ)試驗。由于其他絕緣特點,一般可不進行tanδ的溫度換算。在濕熱帶氣候條件下,由于試驗時相對濕度較高,加之沿海鹽污和其他工業污穢等形成的套管表面泄漏,測量時出現了tanδ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少的誤差。現就用電橋正接線測量主絕緣tanδ時,由于表面泄漏影響產生的測量誤差和分析簡述如下:
1、測量結果
下圖為污穢地區一臺220kV套管的現場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由于表面污穢等原因影響,正接線測量時有隨相對濕度增大而增大的測量誤差。而放在套管架上接電橋的反接線測量時,此時末屏接地表面泄漏,全部進入測量回路致使tanδ測量值有明顯增大。而這三只套管上次預防性試驗(26℃,相對濕度56%)的tanδ值分別為A:0.31%;B
:0.28%;C:0.30%。
應該指出,正接線測量時,套管安裝在套管架或變壓器上,外表面泄露的影響可以通過接地的法蘭予以屏蔽,由于試品電容很小,安裝會改變測量電場分布的屏蔽環,以此消除表面泄漏影響。
實測及理論分析均表明,當屏蔽環位置不同時,tanδ實測值將有明顯差別。為消除外表面泄漏電流的影響,可用涂硅油或用電吹風吹干部分瓷裙以阻斷泄漏通道。上圖所列相對濕度75%時吹干中間的瓷裙測量值。
套管置于套管架上,測量無電場干擾。使用QSI型電橋測量。標準電容Cn無功耗。被試套管擦拭干凈并涼干。為檢查測量誤差的原因,又用反接線測量了6只套管,其值竟遠大于上一次的測量結果。為此在檢修期間反復進行了一星期的試驗。溫度在20℃~26℃,而相對濕度在75%以上時測得的tanδm均為負值。又選擇了相對濕度為46%、57%、60%、64%、68%、72%、75%不同相對濕度時進行測量;當相對濕度低于64%,其測量值基本不變。
綜上所述,影響電容套管tanδ測量結果的一個十分重要因素是相對濕度。
2、理論分析
考慮到套管表面泄漏電導的影響,其等值回路如圖一,圖中R1 R2 R3表示瓷套表面的等值分布電阻,C1′C2′C3′為相應的分布電容。因表面相對濕度較大,此時表面電位分布主要取決于電阻R1 R2 R3。由于表面泄漏電導的影響,是表面電位按電阻R1 R2和R3強行分配,致使C1′C2′C3′點電位不相等,而當有一電位差時,存在于電容式套管電容層與瓷套表面的等效電容C11就起作用,有一個電流流過。此時可簡化為圖1(b),起其向量圖如圖1(c)。流過C11的電流Ì11=Ì11′-Ì11;由圖1(c)可知,當Ì11′>Ì11時,則有偏小的測量誤差;而當Ì11′>Ì11時則有偏大的測量誤差。
圖一 正接線測量時等值電路向量圖
圖2為T形網絡原理圖。正接線測量套管的電容Cx、tanδ時可視為三電極試品。即高壓電極、測量電極(Cx)和保護電極(法蘭接地)及瓷套表面視為一等值“T”形網絡ZAD、ZCD、ZBD;其三個端點A、B、C分別接到試品ZX的高壓電極(A),保護極(B)和測量極(C)。“T”形網絡所產生的附加損耗即等值于被試品Cx的阻抗變化量,從而可以計算出測得電容量的變化Cx及測得tanδ的變化tanδ,其推到如下。
(a)“T”網絡結構(b)等值電路
圖2“T”行網絡等值電路(三電極系統)
關于tanδ的變化,當g1,g3值大時,tanδ為正值;如果在電容型耦合下,tanδ= g1/wC1,tanδ3= g3/wC3≤1,因此g1 g2≤w2 C1 C3, tanδ1出現負值。
為此,電容式套管tanδ測量應盡可能選擇相對濕度低于65%條件下進行試驗。否則有可能引入偏大或偏小的測量誤差。當相對濕度無法滿足或對tanδ測量值有懷疑時,可以用試驗的方法驗證有無表面泄漏的影響。或用涂硅油、涂硅脂或用電吹風吹干三裙以上的辦法以阻隔表面泄漏通道,若用電吹風吹干時,應在吹干后五分鐘內立即進行試驗,以盡可能得出較準確的結果。
3.、結論
電容式套管tanδ現場測量必須注意套管表面泄漏的影響。宜選擇在干燥的條件下進行試驗。當試驗時相對濕度大于80%時,應按規模規定,此時一般無法測得準確的tanδ值。所以不應以此作為絕緣好壞的判據。必須在相對濕度低于80%,最好低于65%的條件下測量。
由于測量時相對濕度大概可能引起偏大的,也可能引起偏小的測量誤差,一般情況下偏小的測量誤差多見。所以當套管絕緣不良使實際tanδ值超過規定時,但由于偏小的測量誤差而使tanδ測量值既不會出現小于零(-tanδm)的測量值又能滿足于(規定)的要求,此時往往會誤判為試驗合格。因此,運行中發生事故的套管,盡管測量的tanδ值合格,其實際絕緣狀況不一定是合格的,現場試驗必須重視這一問題。
[關鍵詞]設備漏電流 接地引下線 腐蝕 漏電流檢測
1 概述
電力設備接地引下線,起著電力設備與接地網連通的作用,對設備運行安全至關重要。為此國電網公司的Q/GDW168-2008《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試驗規程》中第5.16款對設備接地引下線導通檢查,要求導通良好。
發電廠、變電站中的每臺運行設備都有一個或多個引下線與接地網相連,按照《導則》規定的要求,對每條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進行導通狀態檢查,測量其導通電阻值,并記錄數據進行歷年比較,以便確定運行狀態。
運行中的接地裝置位于土壤中,因長期受到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腐蝕,尤其是在運行中,一些設備漏電流較大的設備引下線處,電池效應加劇,加速了設備引下線的腐蝕,使其不能達到設計時所需接地線的最小截面。
2 設備漏電流的檢測
電力設備泄漏電流是指在運行電壓下,沒有故障施加電壓的情況,電氣設備經接地線流入大地的電流,其中包括通過絕緣體表面所形成的電流。在我國交流電網中,電氣設備經接地線流入大地的工頻電流的大小,可反映該電氣設備的絕緣狀態。其常用的檢測方法如下:
檢測方法一
使用電流互感器檢測的原理,按匝數比的關系和相匹配的測量、顯現電路,得到被測交流電流值。
檢測方法二
用電氣設備接地線的一段,作為取樣電阻,檢測取樣電阻兩端的電壓,使用歐姆定律計算出電氣設備經接地線流入大地的電流值。
上述兩種方法,電流互感器檢測法使用較多。
3 現場測量實例
某供電局所屬330kV變,對設備接地引下線導通狀態進行周期性預試,共檢測引下線238根,其中有8根引下線測量值較大,超出了DL/T475-2006《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
(以下稱《導則》)所規定的正常值標準,后用測接地電阻的方法進行復查,其結果一致。在查找BI發缺陷原因時發現,所有缺陷點設備接地引下線的漏電流均較大,其部分設備接地引下線導通電阻測量值和漏電流測值數據見表1和表2。
由表1、表2可見,在同一變電站中設備接地線漏電流測量值較大的設備,接地引下線導通電阻測量值均超過《導則》規定的正常值標準,用接地裝置的腐蝕規律分析,其原因是設備漏電流加劇了電池效應,加速了引下線地下部分的腐蝕。
4 結束語
關鍵詞:建筑電氣 漏電設計 斷路器選擇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規定每幢住宅的總電源進線斷路器,應具有漏電保護功能。”其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明確 “……具有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對電弧短路電流有很高的動作靈敏度,能及時切斷電源,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這里明確提出了在每棟住宅樓總進線設漏電斷路器,就此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目的是探討在工程設計中如何正確執行規范,在系統構成設 備選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具有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的選擇
具有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從功能看有兩個含義:一是它具有斷路器的功能,能切斷帶負荷的電路;二是它具有漏電保護的功能,即自身帶有零序檢測裝置。條文中所指的這兩個功能是由一個電器單元來實現的,如果采用兩個電器單元來實現也未嘗不可。因為目標是一個:防止電氣火災。
漏電保護器檢測的是剩余電源,即通過零序互感器對被保護回路內相線和中性線電流瞬時值的相量和測定,判斷對地泄漏 電流即剩余電流。因此,漏電保護器的整定電流In應當考慮兩個基本條件:必須躲過正常泄漏電流 (IL):即In>IL;必須小于引起火 災的最小點燃電流(IRmin):In即<IRmin 。
漏電保護器的整定電流應大于正常泄漏電流值。按國家標準《漏電保護器安裝和運行》(GB13955-92)中5.3規定: “根據電氣線路的正常泄漏電流,選擇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選擇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時,應充分考慮到被保護線路 和設備可能發生的正常泄漏電流值,必要時可通過實際測量取得被保護線路和設備的泄漏電流值;選用的漏電保護器的額定不動作電流,應不小于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正常泄漏電流的最大值的2倍”。電氣線路和設備泄漏電流值及分級安裝的漏電泄漏電流特性和電流配合要求如下:①用于單臺用電設備時,動作電流應不小于正常運行實測泄漏電流的4倍;②配電線路的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應不小于正常運行實測泄 漏電流的2.5倍,同時還應滿足其中泄漏電流最大的一臺用電設備正常運行泄 漏電流的4倍;③用于全網保護時,動作電流應不小于實測泄漏電流的2倍。
此外,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應留有一定余量,以適應日久回路絕緣電阻降低、用電設備增加以及季節變化等引起的電流泄漏增大。泄漏電流的大小與所帶設備及線路有關。
2、在住宅總進線設漏電保護器是為了防止電氣火災。金屬性短路的短路電流大,常用的熔斷器、斷路器等過電流保護電器能 有效地切斷電源,從而防止火災的發生;電弧性短路電流小,過流保護電器往往不能及時切斷電源,而電火花的能量在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引燃附近可燃物造成火災。接地故障引發火災多的原因不僅是接地故障發生的機率大,而且還往往以持續的電弧形式出現。
能引起接地電流和構成電弧的故障有:①導線和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②電器或電動機的接線端子周圍出現炭化的熔蝕點; ③電動機過載或扼流線圈的老化而出現匝間短路;④電氣設備中或安裝設備的部件中潮濕或積有凝結水;⑤在電氣設備中積有導電塵埃或沉積物。
這類故障會引起不完全的短路或接地短路并釀成火災。當發熱功率為60W~100W,如釋放在較小面積的可燃物上,就會立即引 發火災。當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參數在30mA,0.1s及以下可用于防間接接觸電擊,也能防直接接觸電擊,自然也能防接地故障引起的電弧起火。當電壓為220V時,采用漏電動作電流300mA漏電保護裝置可用來防止電氣火災,500mA的可以作為預防措施或后備保護。
在建筑物總進線處安裝漏電保護器,對整個建筑物的電氣線路進行設防,為消防這類多發性電氣火災提供了有效手段。
3、在住宅總進線處安裝漏電保護器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正確選擇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泄漏電流值。
在住宅總進線處安裝漏電保護器并且用于切斷電源,當開關誤動時會造成不必要 的大范圍停電,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住宅的大范圍長時間停電是居民及物業管理部門所不能接受的。
應該說明的是,這里是借用負荷計算中同期系數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不確切的。泄漏電流不同于額定工作電流,它是用 電設備允許泄漏電流的最大值,正常情況下應遠遠小于這一數值。另外,當用電設備不工作時,用電設備和線路的泄漏電流仍會存在。可見,如果在上述住宅總進線處只設一臺300mA的漏電保護器,就可能在其所帶設備和線路的泄漏電流屬于正常范圍時出現不應有的跳閘。
3.2總漏電保護器誤動的可能性。
漏電保護器動作可靠性受所帶設備的對地電容電流的影響。當其對地電容電流 Ⅰ c=2πfCU0大于漏電的額定不動作電流就可能引起誤動,電子設 備等常含有大容量濾波電容,而電容器的一端是通過設備PE線接地的。
漏電保護器動作可靠性所帶設備的高次諧波的影響。電網中存在高次諧波,住宅樓中因裝有變頻電梯、變頻泵、變頻空調等設 備也會產生高次諧波,當高次諧波成分過大時,其對地容抗將變小,泄漏電流增大,當超過漏電保護器的額定不動作電流時可能誤動。
供電回路中感應雷電過電壓和操作過電壓時,也可引起漏電保護器誤動。
3.3消防配電回路上不宜設漏電保護。
為了防止電氣火災,須把住宅樓的所有線路和設備置于漏電保護器的保護范圍內,并在 故障時切斷電流,而對于消防用電市長,(如高層建筑的消防泵、噴灑泵、電梯、事故照明、排煙風機等),一旦發生漏電切斷電源, 會影響人員疏散及滅火,造成更大的事故或經濟損失。根據有關規范,只允許裝報警式漏電保護器。顯然,對于高層住宅來說,動力電 源是消防設備的主供電源,不允許設漏電保護器。同樣,作為動力電源的備用電源也不能設漏電保護器,是不是可以用報警式漏電保護 器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回答這個問題同樣相當困難,其原因是:報警式漏電保護器并不能保護偶發性的電弧式短路故障,而往往這種故 障是引起火災的根源;而且報警式就必然有一個報警的值班場所,這又給維護管理造成了困難。
參考文獻:
1.楊坤,楊霖.利用漏電保護器實現居民住宅供電系統防火安全性能的提高[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7,(06)
關鍵詞:漏電保護器;誤動;拒動;越級跳閘;保護盲區;應對措施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58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4-01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4.067
在低壓配網系統中,科學地選擇、安裝、運行管理漏電保護器可以提高供電可靠性,對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安裝、運行管理知識的匱乏,致使漏電保護器不能安全、可靠運行,下文就運行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1 漏電保護器發生誤動的原因
漏電保護器發生誤動的原因主要有:(1)漏電保護器暴露在較強的電磁場環境中,容易誘發動作信號,在沒有漏電的情況下,產生誤動;(2)由于負荷較大,當開關合閘時對漏電保護器產生較強的沖擊信號,造成誤動;(3)中性線重復接地可能造成串流誤動;(4)漏電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過低引起誤動。
曾經在一次專項檢查中發現,一個農村低壓用戶私自拆除漏電保護器。拆除的原因是:每次啟動潛水泵時,漏電保護器都會跳閘,導致潛水泵無法工作。通過對漏電保護器進行檢查,發現該用戶漏電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為15mA。因微型潛水泵及其部分線纜泡在水中,泄露電流較大,超過15mA,用戶所選漏電保護器靈敏度過高,因此造成漏電保護器頻繁跳閘。
所以,科學地選擇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值對于漏電保護器安全、可靠運行是非常重要的,選擇漏電動作電流值應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泄漏電流值超過漏電動作電流值時,漏電保護器可有選擇地動作;二是漏電保護器存在正常泄漏電流,正常泄漏電流小于漏電動作電流值時漏電保護器不應動作。
2 漏電保護器發生拒動的原因
電網發生接地,漏電保護器由以下原因產生拒動:(1)在安裝中性線時,將中性線設置為多點重復接地,漏電保護器會產生分流拒動;(2)當電源缺相時,所缺相是漏電保護器的工作電源時,會產生拒動;(3)漏電保護器分級保護不匹配引起越級跳閘。
目前,完成農網改造的配電臺區都已經實現了漏電保護分級保護。但在實際使用中,由于選擇動作時間和動作電流值不恰當,導致各級漏電保護器配合不到位,發生事故時,下一級漏電保護器動作跳閘的同時,上一級漏電保護器也一起斷開,引起越級跳閘,從而失去了分級保護的意義和作用。
3.1 總保護動作電流值的選擇
安裝總漏電保護器時,應盡可能靠近低壓電源進線端。以保證其保護范圍覆蓋供電的低壓網絡。所以,應根據保護范圍內的設備容量的大小、特性選擇總漏電保護器的動作特性。即依據保護范圍內的設備容量的大小、特性來確定總漏電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值和動作
時間。
實際工作中,首先應考慮到總保、分保、家保三級漏電保護器之間的銜接、配合,以確保分級保護的有效性,所以總保在動作電流值和動作時間的選擇上應大于分保的動作電流值和動作時間。因此,總保首選低靈敏度延時型,額定動作電流值應大于最大三相不平衡電流的2倍。
3.2 分支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值的選擇
分支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值不應大于總漏電保護器的定值。根據實際運行資料分析,在分支漏電保護系統中,為保證分支漏電保護器安全、可靠動作,消除誤動現象,應以實際檢測的線路最大泄漏電流為基數,乘以2.5倍作為分支電路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值。同時對照檢測的,分支電路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值應是最大設備泄漏電流值的4倍以上。
在需要保護有兩條以上支線的單相線路時,可按每戶允許剩余電流與用戶數乘積的2倍確定額定剩余電流動作值,也可按照實測值確定。
3.3 末端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值的選擇
末端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值,應不大于30mA。對容量較大的單臺設備,應選用動作電流值大于設備正常泄漏電流值的4倍的漏電保護器。一般選用30mA以上100mA以下快速動作的漏電保護器。
3.4 各級漏電保護器動作時間級差的合理選擇
在各級漏電保護系統中,應依據額定動作電流值與動作時間協調配合的原則,來科學、合理的選擇各級漏電保護器動作特性,在一般情況下,不應出現越級跳閘、同步跳閘等導致大面積停電的現象。
一般總漏電保護動作時間選擇延時0.1~2.0s,延時時間一般設置為:0.2、0.4、0.8、1.0、1.5s,延時動作特性可定為:在ⅠΔn(額定剩余動作電流)時,最大動作時間為額定的延時時間加0.1s;在5ⅠΔn時,最大動作時間為規定的延時時間。這樣就有效地保證了各級漏電保護其動作時間間隔為0.2s,上級最小動作時間與下級最大動作時間相隔有0.1s余地,末級漏電保護器動作時間應不大于0.1s。
因此,要實現裝設分級漏電保護器盡可能縮小事故停電范圍的目的,就必須合理設置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的級差配合和額定動作時間的級差配合,應該做到上級漏電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大于下一檔,額定動作時間做到上級長于下級一檔。當選擇上有困難時,上下級動作電流可選用同一檔,但保護動作時間應上級比下級長
一檔。
4 三相負荷不平衡引起總漏電保護器誤動
當前,農村家用電器、電動工器具迅速普及,導致配變三相負荷不平衡,引起配變中性點位移,中性點位移越嚴重,中性線上的不平衡電流越大。當不平衡電流大于總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動作電流時,將導致總漏電保護器誤動。
針對此類情況,就必須重新統計各相實際負荷,并對負荷發展情況進行預測,依據對各相負荷統計及預測情況,對負荷進行科學調整,使三相負荷趨于平衡,將中性線上的電流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使總漏電保護器得以正常運行。
5 其他注意事項
當發生人體單相觸電事故時,即在負載側接觸一根相線(火線)時,此時電流通過相線―人體―大地,泄漏電流大于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漏電保護器就及時跳閘,斷開電源。
如果人體站在干燥的木頭上或穿著絕緣鞋時,電流通過相線―人體―零線時,由于人體對地絕緣,對大地無泄漏電,漏電保護器就不跳閘,起不到保護作用。
在運行中,部分人在漏電保護器動作時,圖省事、嫌麻煩,不認真查找原因,而是采取了將漏電保護器短接或拆除的錯誤方式,這種現象應及時糾正。
低壓配電網中裝設漏電保護器是防止發生人身觸電傷亡事故、減小停電面積的有效辦法,但安裝了漏電保護器并不能代表不會發生事故,應同時采取相應的防止觸電和電氣設備損壞事故的技術措施,如安裝斷路器等,才能保證人身及設備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剩余電流保護器的一般要求(GB6829-1995)[S].
[2] 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GB13955-2005)[S].
[3] 漏電保護器農村安裝運行規程(SL445-2009)[S].
關鍵詞: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應用
中圖分類號:TU8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2010年2月23日,操作隊在對所轄一座66KV變電站正常巡視時,發現66kV母線A相金屬氧化鋅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指針指示在最大量程0.9mA偏右處,已經到頭了。B相指示為0.75,C相指示為0.8,經過對比,三相較前幾次巡視時數值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當時天氣有霧,經過仔細觀察,未聽見放電異音,避雷器本體及附件未見放電痕跡,紅外檢測未發現溫度分布異常。接到這個報告時,我們一時不知該怎么辦。該變電站為單母線運行,如果停電處理不僅影響本地居民、企業的正常用電,而且該站還擔負著朝鮮綢緞島、新西里島的供電任務,一旦停電將會造成嚴重的國際影響。
2、原因分析
為了弄清楚運行中的設備允許的泄漏電流標準到底是多少,我們查了大量的標準、規程,查到的相關規定如下:
《110(66)kV~750kV避雷器技術標準》
第6.1.2.2條在持續運行電壓下通過避雷器的持續電流應不超過規定值,該值由制造廠規定和提供,所提供值應包括全電流和阻性電流基波分量的峰值。
交接試驗時,在系統運行電壓下測量持續電流即運行電壓下的交流泄漏電流應不大于出廠試驗值的30%。
第6.1.3.3條 漏電流也稱為泄漏電流。無間隙金屬氧化鋅避雷器在0.75倍直流1mA參考電壓下的漏電流不應大于50μA。”
《110(66)kV~750kV避雷器技術監督規定》和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
項目名稱 監督手段 要求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直流1mA電壓(U1mA)及0.75 U1mA下的泄漏電流
定期試驗 U1mA不得低于GB11032規定值,與初始值和制造廠規定值相比,變化應不大于±5%;0.75 U1mA下的泄漏電流應不大于50μA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運行電壓下的交流泄漏電流
定期試驗 測量運行電壓下的全電流、阻性電流或功率損耗,測量值與初始值比較,有明顯變化時應加強監測。當阻性電流增加0.5倍時應縮短試驗周期并加強監測;增加1倍時,應停電檢查
通過上面的規定我們得知對于運行中的避雷器泄漏電流的大小并沒有明確規定,只是對出廠試驗、交接試驗和日常監督試驗值做了規定,也就是說避雷器泄漏電流是否合格,能否正常運行是通過試驗、數據比較來判斷的。
三、處理經過
由于2009年未進行預防性試驗,所以我們決定結合此次異常由試驗所提前對該組避雷器進行2010年度的例行試驗,2月24日下午試驗所進行帶電測試數據如下:
將上面的數據與2008年的數據對比我們發現,全電流分別比08年增加A相28%、B相29.7%、C相7.5 %,阻性電流分別比08年增加A相355%、B相506%、C相116%,其中本次試驗成績中阻性電流占全電流的比例分別為A相47%、B相55%、C相19%。通過上面的數據比較,我們發現避雷器存在嚴重的問題,需要停電做全面的試驗、檢查。
為了盡可能保證供電可靠性,我們一邊進行計劃停電檢修的準備,一邊聯系避雷器、在線監測器生產廠家幫助進行原因分析。
避雷器巡視記錄
通過對連續幾天的巡視記錄分析,我們發現:
(一)、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指示隨著天氣的好轉,各相數值呈下降趨勢,這為我們執行計劃作業創造了條件;
(二)、試驗表明A、B相泄漏電流較大,C相泄漏電流相對較小,但從巡視記錄看,在線監測儀B相指示始終小于其他兩相。難道是在線監測器有問題嗎?我們查看了歷年的試驗報告,結果表明均合格,我們又詢問了廠家,技術人員告訴我們在線監測儀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應與實際泄漏電流大小成正比,不應該出現這么大的誤差。為了進一步了解、核實情況,我們于27日上午到達前陽變電站進行現場分析。到達現場后我們首先對避雷器在線監測儀進行了查看,發現B相型號與A、C相型號不同,B相型號為JSH―4型,A、C相型號為JSH―3型。不同的區別在于前者分別對避雷器瓷套外污穢度和瓷套內泄漏電流分別進行測試,后者無法區分,只能測試總體的泄漏電流。在現場我們發現B相顯示的瓷套外污穢度為15μS,處于注意狀態。(監測器刻度顯示:0~7.5μS為正常狀態,7.5~17.0μS為注意狀態,17.0~37.5μS為異常狀態,37.5μS以上為嚴重狀態)。我們又對避雷器本體進行了目測,發現表面經過雨水的洗刷后非常的臟污,查閱檢修記錄簿該避雷器自2007年以來一直未清掃,而且該變電站地處海岸線附近,所處地區污穢等級為D級。
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決定暫不提報停電計劃,先對避雷器本體進行水沖洗,然后再進行帶電測試,待試驗結果出來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處理方案。3月1日連續多日的雨水結束,天氣達到帶電作業的要求。水沖洗后的帶電試驗數據如下:
避雷器水沖洗后的在線監測器顯示的數值分別為:A相0.55mA、B相0.36mA、C相0.49mA,說明在線監測儀也是比較準確的。至此,前陽66kV變電站66kV母線避雷器泄漏電流異常處理完畢,恢復正常,可以繼續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