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八年級歷史試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于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一、選擇題
1.小明使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按規范的操作來稱量某物體的質量,添加砝碼移動游碼后,觀察到指針的情況如圖所示.他下一步可以()
A往右盤中加砝碼B.向左移動道碼
C.向右移動游碼D.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2.材料的選用與其屬性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湯勺手病用木材或塑料制成,因為木材或塑料的導性好
B.汽車輪胎用橡校創成.因為橡膠的硬度大
C機械表中的發條,主要應用其彈性好
D.玻璃板能按照需要分割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我應用鵝配蜜5
3.如圖提示,小明往塑料瓶內裝入一些水,擰緊蓋子后放入冰箱冷凍室,一段時間
后,取出瓶子,發現瓶內的水已完全凝固成冰,由水結成冰,下列物理中不變的是()
A體積B質量C密度D物態
4用一根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一輕質小球,發現兩者互相排斥,由于可判定()
A小球帶正電B小球帶負電C小球不帶電D小球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
5.關于宇宙起源,現代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的是()
①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
③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
④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行星和恒星、星系、星系團和超星系團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6.用細線栓住小球斜掛在豎直墻壁一側,下列圖中正確表示球受到重力方向的是()
7,一輛汽車以40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行駛,遇到情況緊急踩剎車。完全踩下剎車后,汽車在公路上留下10m長的輪胎擦痕,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剎車使得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由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
B、汽車留下擦痕過程中,地面對車輪的摩擦力急劇增大
C、汽車留下擦痕過程中,地面對車輪的摩擦力大小基本不變
D、汽車留下擦痕過程中,地面對車輪的摩擦力急劇減小
8.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疊放著甲、乙兩木塊,甲木塊被細繩栓在右側墻壁.小明對乙木塊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15N,將木塊乙勻速抽出,此過程中甲、乙兩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A.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都是15N
B.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都是15N
C.甲、乙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都是15N
D.甲、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都是15N
9、如圖所示,小華站在電梯箱內,當電梯箱靜止在十樓時,電梯箱地板對她的支持力為500N。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電梯箱加速上升時,地板對她的支持力等于500N
B.電梯箱加速上升時,地板對她的支持力小于500N
C.電梯箱加速下降時,地板對她的支持力大于500N
D.電梯箱加速下降時,地板對她的支持力小于500N
10.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慣性的是()
A.跳遠運動員都是助跑一段距離再跳
B.公交車司機常提醒乘客扶住扶手,待車停穩后再下車
C.上岸后的鴨子,撲動翅膀、抖動身體,就能把身上的水甩掉
D.鋼筆出水不暢,用力甩一甩出水就流暢了
11.如圖所示,坦克履帶由一塊塊鋼板組成,每塊鋼板板上有兩條凸起的棱,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A.鋼板是為了減少對地面的壓強,棱是為了減小與地面的摩擦
B.鋼板是為了減少對地面的壓強,棱是為了增大與地面的摩擦
C.鋼板是為了增大對地面的壓強,棱是為了減小與地面的摩擦
D.鋼板是為了增大對地面的壓強,棱是為了增大與地面的摩擦
12.甲乙丙三個容器中分別盛有密度不同的液體,且a、b、c三點處液體壓強相等,如圖所示,則各容器中液體密度的大小、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大小順序是()
A.;ρ甲>ρ乙>ρ丙,P甲
B.ρ甲
C.ρ甲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
13.如圖所示,有一只玻璃瓶,其側壁有a、b兩個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內盛有一定質量的酒精。
把玻璃瓶放入水中,當瓶內、外液面相平時,撥出a、b兩個小孔上的塞子,則()
A.a、b兩個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兩個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從a小孔流出,水從b小孔流入
D.水從a小孔流人,酒精從b小孔流出
14、如圖所示,將一個實心球放入甲液體,小球最終漂浮;再將該實心球放入乙液體,小球最終沉入杯底.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球的密度一定大于甲液體的密度
B.球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體的密度
C.球在甲液體中受的浮力大于它在乙液體中受的浮力
D.球在甲液體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體中受的浮力
15.如圖所示,把一只蘋果投入水中,蘋果最終漂浮。
把蘋果暴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截去后.剩余部分將()
A.上浮一些B.靜止不動C.懸浮在水中任意位置D.下沉至水底
二、填空與作圖
金屬鋁的密度為2.7×103kg/m3一鋁錠的質量為54kg,這個鋁錠的體積為
若將鋁錠截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多少。
金壇特產“封缸酒”馳名中外,所有“酒深不怕巷子深”的美名,從分子角度來看,
“酒深不怕巷子深”,說明.
如圖所示,小明用手使勁捏玻璃瓶,看到的現象是,該現象說明。
小明想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嘗試:如圖,他用左手分別用力輕握住和緊握住鉛筆,右手把鉛筆從左手中抽出,感覺緊握時要抽出鉛筆會更費力,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結論:。而后他又在自己的手上涂了些橄欖油,發覺在用同樣的力緊握時要抽出鉛筆省力多了,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結論:
排球運動員大力扣球,手對排球施加力的同時,手也感到痛,這一現象說明
,使手感到痛的力是施加給的。
21、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測量大氣壓強:將一個面積為1×10-3m2的吸盤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擠出里面的空氣,用刻度值是5N的彈簧測力計測量大氣壓力(如圖所示),然后計算大氣壓強.若大氣壓強為1.0×105Pa,則吸盤受到的大氣壓力N.小明發現不能用這個測力計完成測量,其原因是。
22、利用身邊的物品可以做許多物理買驗,現將兩只玻璃杯口對口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兩個杯口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cm.把乒乓球放入其中的一個杯子中,雙手扶穩杯子(如圖所示).對準兩個杯口中間用力吹氣,乒乓球將,你判斷的依據是.
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燒瓶做了一個演示潛水艇原理的模型,通過膠管A從燒瓶吸氣或向燒瓶吹氣,就可以使模型下沉或上浮。如圖所示,模型靜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從燒瓶中吸氣,燒瓶受到的浮力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模型重力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模型將。
24、質量為50kg的游泳健將小明步入水池深處時,當水面淹至只頸脖處時,池底對腳的支持力幾乎為零,小明的重力大小處,此時他受到的浮力約為,排開水的體積約為m3。
體操運動員靜止站立在水平的平衡木,請畫出運動員對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速度v勻速轉動,不計空氣阻力,請畫出木塊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圖
解答與探究
27.小明測量常州產“紅梅牌”酸奶的密度
(1)小明的實驗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測密度。
(1)稱量前,小明觀察到指針的情況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____(左/右)移動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測量過程如圖乙、丙、丁所示,根據圖示填寫實驗數據記錄表.
(3)實驗中,小明努力將燒杯內酸奶傾倒入量筒,但燒杯內壁仍會殘留部分酸奶,這將導致酸奶密度測得值____(小于/等于/大于)真實值.
28、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用一塊海綿、一張小桌子和一個砝碼,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注意觀察,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比較海綿的程度來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較圖乙丙可以得出結論:
(3)分析比較圖甲、乙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
(4)根據甲乙兩圖,小明認為受力面積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微弱,小華認為小明的思路是的。理由是。
小明自制土密度計并測定鹽水的密度.實驗器材:刻度尺、圓柱形竹筷、細鉛絲、燒杯、水、待測鹽水.
(1)實驗步驟:
①在竹筷的一端纏上適量細鉛絲,制成土密度計.
②用刻度尺測出竹筷的長度L.
③把土密度計放入盛水的燒杯中,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液面上竹筷的長度h1(如圖所示).
④
請將上面實驗步驟補充完整并回答下列問題:(ρ=1.0g/cm,F浮=ρgV排)
(2)竹筷一端纏上鉛絲,是為了。
(3)密度計是利用條件工作的,被測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排開渡體的體積(填“越小”或“越大”).
(4)被測鹽水的密度表達式:ρ鹽水=____.(不計鉛絲體積)
橡膠的密度為1.5乘以103kg/m3一個體積為600cm3的橡膠球,質量為600g,問:
橡膠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球的?
如果橡膠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少?
31、為了測量某石塊的密度,實驗中學物理興趣活動小組的同學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個量筒和適量的水做了如下實驗:
(1)在量筒內倒入60cm3的水.
(2)將小玻璃杯開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內的水面上,如甲示,此時水面與84cm3刻度線相平.
(3)將石塊放入小玻璃杯中,讓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內的水面上,如圖乙所示,此時水面與100cm3刻度線相平.
(4)取出小玻璃杯,將石塊沉沒在量筒內的水中(如圖丙所示),此時水面與64cm3刻度線相平.根據以上數據可知,
(1)石塊的質量是多少;(2)石塊的體積是(3)石塊的密度是
3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底面積為600cm2,質量為600g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內裝有1.4kg的某種液體,
求:(1)圓柱形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少
關鍵詞:立體引學式教學;八年級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占了語文教學的相當一部分比重,比例相當大,但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題,學生怕寫,教師怕教,家長擔心。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這是困擾所有評議教師的一個難題,但自從我校主持的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會“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立體引學式與中小學各學科教學研究》后,課題研究成果立體引學式教學提出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使我茅塞頓開,對作文教學有了新的見解和感受。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作文對學生來說,往往是頭疼的、無奈的。那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如機器的動力來自燃料,那學生的動力則來自情趣。教師的作用不在于是否讓學生寫作文,而是怎樣使學生樂意自主寫作文。自主作文寫作教學的基本做法,在于用合理的訓練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寫作情趣和寫作潛能,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來。
在八年級作文教學中,我常用啟發引導學生看圖作文,先出示一幅漫畫,然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看圖作文。討論完后,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將所在小組的作文讀出來,再相互進行點評,最后老師再作總評。評完后,再讓學生重新作文。
有了這樣自由、輕松的學習空間,學生們樂于動筆表現自主學習的愿望更加強烈。在接下來的學習,我慢慢地把作文換成命題或半命題作文加上自由寫話成為寫作的基本形式,紀實加想象成為寫作的主要方法。如編童話故事,我給出主要人物或關鍵詞、故事開頭等,不限中心,不限情節,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許多文質優美的作文來。
在課堂上創造出熱烈的氛圍,是調動和激發學生情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八年級語文教材中所選的作品,都是古往今來的名篇佳作,這些佳作無一不是作者情感噴涌的結晶。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自己和學生“移位”于教材中去表演。讓學生表演感染學生,感憤時怒發沖冠,傷心處潸然淚下,利用“情趣”這把鑰匙來開啟學生作文創作的心扉。在八年級作文教學上如果利用這種機制,并設法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那么學生作文寫作的自主學習就得以有效的實施。
二、更新作文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立體引學式教學的核心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要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就必須給學生自主學習、自由創造的條件。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常常忽視作文的主體是學生自我,而對他們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方法又限制得過于死板。由此,作文教學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我們的作文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造成了學生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找不到語言來表達,不想說的卻能說得出來的怪現象。因此,學生說出來的、寫出來的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學生對作文自然興味索然了。
在作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一個恰當的題目,不做任何指點,讓學生潑墨如云、瀟灑自如地去寫。成文后,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所有學生參加討論、評議、修改。從開始寫作到修改完畢的整個過程,在一節課(45分鐘)內完成。這樣教學好處很多,首先提高了教學效率;其次,當堂講評修改,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記憶猶新,能及時了解自己作品的優缺點,以便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三是每個學生的作文都得到了評議,使每個學生的自主寫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便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最主要的是在題目出現之后,學生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情況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潛能,展開想象的翅膀。
三、尋找作文的源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這句話道出了生活與作文的關系:學生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如果沒有生活的積累,沒有現實的觸發,學生能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嗎?學生寫作的源泉唯有在貼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產生。因此,作文的廣闊背景應是現實生活。啟發引導學生作文寫作的自主學習應當千方百計地鼓勵和支持學生投身生活,開拓視野,發展興趣愛好,關心不斷涌現的新人新事新觀點,從而溝通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體現在具體的作文訓練上,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接觸事物,激發他們的作文情緒,產生強烈的作文沖動,調動他們的信息貯存,喚起他們有效的自主學習。
例如,我經常啟發引導學生閱讀報紙、觀看電視,了解國內外每天發生的一些事件,對于一些較重大的新聞、故事,我和學生一起深入討論,發表各人的意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積累寫作經驗,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能把語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吸引讀者對它產生強烈興趣,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讀是寫的基礎。通過誦讀,閱讀各種書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詞匯量,對積累學生的寫作經驗和學生作文寫作的自主學習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八年級語文課內閱讀遠遠不能滿足語言材料的需求,它必須是寬泛的閱讀。通過到校內圖書室、校外書店、網絡媒體等,摘抄好詞佳句佳篇。并且充分利用校宣傳欄、班級板報,手抄報,拓寬學生相互交流運用的渠道,相互取長補短,為寫作打好基礎。還可以開展“向學生推薦一本好書”、“學生向教師推薦一本好書”活動,師生共同分享讀書的喜悅,有利于積累學生的寫作經驗,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五、啟發修改與評價,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自己會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學生寫作,教師改作。修改作文是教師的事,這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對寫作的自主學習能力,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1.足球被踢出去以后還能繼續在地面上運動一段時問,是兇為___;足球的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
2.一個物體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等于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將120kg的物體放到月球上,其質量足___,所受重力是___.(取g-10N/kg)
3.鞋底有花紋是為了增大___,切菜刀的刀刃要磨得鋒利是為了增大___.
4.在給鋼筆灌墨水時,先要用手擠壓筆膽,這是為了使膽內的氣壓____外面的大氣壓.松開手時墨水存___作用下進入筆膽.
5.如圖l所示,物體A在水平推力,1的作用下從甲圖位置勻速運動到乙圖位置,此過程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平推力F.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將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6.如圖2所示,容器中裝有煤油.A是煤油中的一點.A點的深度是___cm,煤油在A點產生的壓強是___Pa.(p煤油=0.8x103kg/m3,取g=10N/kg)
7.如圖3.有一個沙堆,當水平向有的風不斷吹過沙堆時.你猜想沙堆會填___“向左移動”“向有移動”或“原地不動且變小”),你猜想的依據是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改變物置的原因
B.力是物體產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9.用手握住一個醬油瓶,瓶的開口向上.且靜止在手中不動,以下四種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醬油瓶靜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B.隨著手所施加的壓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靜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時,瓶子所受靜摩擦力并未增大
D.瓶子原來是空瓶,在向瓶內注水的過程中.若瓶仍靜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變,瓶所受摩擦力也將增大
10.如圖4所示,A、B是兩個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容器.當分別注入質量相等的水后(水未溢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和壓力F的關系是().
A.pA>pB,FA >FB
B.p,A
C.pA=pB,FA=FB
D.pA
11.下列實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A.用塑料吸盤掛物體
B.用注射器吸藥液
C.用壓力鍋煮熟食物
D.用塑料吸管吸飲料
12.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別裝滿煤油和水,則兩只杯子底部所受壓力和壓強的關系為().
A.壓力和壓強都不相等
B.壓力和壓強都相等
C.壓力相等,壓強不相等
D.壓強相等.壓力不相等
13.小明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物體所受的重力時,錯將物體掛在了拉環上.如圖5所示.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則物體所受的重力().
A.-定等于10N
B.-定小于10N
C.-定大于10N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14.運載火箭在發射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點火前火箭豎直立在發射臺上時,只受重力作用
B.點火后火箭升空時,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點火后火箭升空時.只受重力作用
D.點火后火箭升空時,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15.航天員要在太空艙里進行有效的體能鍛煉.下述活動中可采用的是().
A.舉啞鈴
B.在跑步機上跑步
C.引體向上
D.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三、作圖題(每小題2分,共4分)
16.如圖6所示.畫出重10N的小球對水平桌面壓力的示意圖.
17.如圖7所示.起重機拉著重3000N的物體勻速上升.畫出物體所受到的力.
四、實驗探究題(第18題7分,第19題8分,第20題4分,共19分)
18.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則認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到底誰說得對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和同學們設計了如圖8所示的實驗.
(1)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我們應該保持小車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認為小明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2)請將小明在本實驗中的結論填寫完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___.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___,速度減小得越___.
(3)推理:若不受阻力,小車將___.
19.圖9所示的四幅圖是小華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實驗時的四個場景,除圖④杯中裝的是鹽水外,其余杯中裝的都是水.
(1)比較代號為
的兩個圖,可以得到結論: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2)比較代號為___的兩個圖,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它的密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___.
(3)比較代號為
的兩個圖,可以知道: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0.小明同學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做了如圖10甲、乙所示的實驗.
(1)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___.
(2)若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再做圖___(填“丙”或“丁”)所示實驗.
五、綜合應用題(第21題8分,第22題9分,共17分)
21.在一個闖關游戲中.需要把相同的正方體疊放起來.正方體邊長為a.由密度為p的材料制成,質量分布均勻,如圖ll.(g為已知,推導過程及結果無需帶單位.)
(1)某選手用水平力推正方體,但未推動,這時的推力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對正方體的摩擦力,理由是_______.
(2)請推導出該正方體水平放置時對地面的壓強.
22如圖12所示.甲圖中置于水平面上的容器底面積s=4.2×10-3m2.裝有體積v=2.5xl0-3m3的某種液體,深度h1=0.6m.若容器本身重G=22N,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p1=4.8xl03Pa.(取g=10N/kg)
求:(1)液體的密度p.
(2)容器底向上h1=0.2m處的壓強p2.
關鍵詞:八年制;科研能力;培養;體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1-0277-02
八年制醫學教育是參照國際高水平醫學教育的標準和要求,十多年前才推出的一種長學制醫學教育體制。無論是國家教育機構還是普通民眾都把八年制醫學教育看作是一種精英教育,生源優質,社會期望值很高。衛生部在《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八年制醫學教育應堅持八年一貫、整體優化、強化基礎、注重臨床、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培養原則。各試點高校根據這一原則,制定了很高的培養要求,普遍希望把八年制學生培養成有較寬厚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素養;有豐富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有較強的臨床醫學實踐能力;有較高的科研創新素質;有較強的交流、協作能力;有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操守[1]。科研創新能力是區分高層次醫師與普通醫師的重要標志,關系到八年制醫學生將來能否參與國際競爭,有什么樣的發展潛力。因此,各試點院校都非常重視八年制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然而,我國開始實行八年制醫學教育的時間還很短,只有少數幾屆學生畢業,各地對八年制醫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評估還在探索和實踐之中,尚無統一的培養方案和考核標準。
本文結合我校有關八年制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我國醫學教育在培養創新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
1.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知識不足,學科間缺乏交叉滲透。寬厚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綜合知識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激發創新思維的重要基礎。多學科知識的交叉滲透有助于開拓科研思路,生發新的創新點[2]。我國的醫學生絕大多數是高中畢業后直接報考醫學院校,大學期間專業設置偏窄,培養出的醫學生知識面不寬,相關邊沿學科知識匾乏,創造性不足。
2.缺乏科研實踐培訓。醫學科研涉及的內容很多,包括科研思維能力、文獻檢索閱讀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觀察運用能力等多個方面。我國醫學教育一般只注重臨床技能的培訓,不注重科研思維和技能培訓。實驗課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大都只開展簡單的驗證性實驗,幾乎沒有開展探究性、綜合性實驗。學生課后也很少有跟教師接觸,很少有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實踐的機會。在高校大規模擴招的這些年,醫學生實驗課的時間和內容更是大為消減,實驗場地和器材嚴重不足,不少驗證性實驗也被取消。
二、我校對八年制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幾種創新模式
1.與綜合性大學聯合培養八年制學生。我校屬于獨立設置的醫科大學,僅有與醫學相關的學科,缺乏人文和理工學科。為了拓寬八年制學生理工基礎學科的知識面,我校從計劃招收八年制學生時就與國防科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讓學生在國防科技大學進行理工科學年[3]。這種聯合培養模式一方面可以夯實學生的理工科基礎知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學生接受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化的管理和培訓可以錘煉意志品德,提升心理素質。
2.實行小班授課,采用啟發式教學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我校八年制基礎醫學課程課堂教學采用小班授課,由有豐富科研實踐經驗的高級教師主講。選用八年制或七年制專用教材,適當增加相關領域前沿研究動態的教學內容,增加專題討論時間,注重啟發和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
3.在實驗課中增加探究性、綜合性實驗內容和時間。與五年制醫學本科實驗課時不斷遭到壓縮的情況不同,我校在八年制基礎醫學課程中適當增加了實驗課課時,特別注意增加了探究性、設計性的實驗內容。探究性、設計性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三、鼓勵和支持八年制學生開展科研實踐活動
1.實行導師制。我校八年制學生在校期間實行導師制。第一階段由基礎課教師擔任基礎導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科研活動;第二階段由臨床醫學課教師擔任導師,旨在幫助學生進行臨床實習,提高臨床實踐和操作能力;第三階段導師由臨床學科的博士生導師擔任,負責學生的臨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并指導完成學位論文。基礎導師制是一種培養科研創新人才的創新教育模式。基礎導師必須具有高級職稱,有國家和省級的在研課題。每名基礎導師帶2~3個學生,學生在醫學基礎學習階段,參與基礎導師的科研活動,由基礎導師指導學生進行文獻查閱、實驗設計和科學實驗。要求每個八年制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必須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專業學術期刊發表相應的學術論文。學生與導師之間要定期進行交流討論,介紹學術進展,建議閱讀書目,對學生遇到的實驗問題及時進行輔導。此外,學校鼓勵基礎導師與臨床導師合作,共同指導和培養學生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實行基礎導師制,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早期參與科研活動,在文獻查閱、實驗設計、結果分析、數據統計、論文寫作及實驗技術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第二方面,學生在專業實驗室的良好科研氛圍中與導師、師兄、師姐朝夕相處、相互交流,可以豐富知識面,培養科研協作思想,激發創新思維,拓寬科研思路。第三方面,能使學生感受導師的學術風采,激發其對科研的興趣,培養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在大五以上的臨床八年制學生中,有75%的學生寫過學術論文,還有許多有學術論文等待發表,一些學生能夠在核心期刊,以致國外著名刊物發表文章。
2.設立課外科研基金,鼓勵學生從事科研活動。我校對所有醫學本科生設立課外科研基金。八年制學生因為有畢業科研設計和論文答辯要求,對從事課外科研活動非常踴躍。通常是幾個學生合作組成科研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科研設想。科研小組根據科研興趣和方向,在校內聯系有相似科研方向的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善研究方案,提出科研申請。學校組成專家對所有科研申請進行評審、打分,對于立題新穎、研究方案可行的項目給予資助。課外科研經費雖然金額較小,但科研小組能在指導老師所在的實驗平臺進行實驗,有效利用現有的科學資源和實驗器材從事科研活動,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四、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體會和建議
1.課程安排太多,理論課時太多。由于對八年制醫學生期望太高,給八年制學生課程太多,每門課程的課時比普通五年制學生又增加了不少,致使八年制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上,課余時間很少,很少有時間參與到課外科研活動中。此外,各高校對八年制學生要求較高。我校還對八年制學生實行分流淘汰制。要求學生每門課程的考試成績達到優良以上,英語四級、六級考試成績達到良好,否則就會被分流淘汰。這種高要求無形中給學生施加了很大的學業壓力,使他們的大部分課余時間也都在緊張地預習、復習功課,背單詞、練聽力,爭取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學業壓力大大削弱了學生參與課外科研活動的時間和熱情。八年制學生生源優良,普遍有較好的閱讀理解和自學能力,外語的讀寫能力也較一般本科生強。筆者給幾屆八年制的學生上過課,也作為基礎導師帶過幾屆八年制學生進行課外科研活動。總的感覺是八年制學生基礎知識牢固,思維活躍,分析和理解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都要比普通本科生強。但由于學業負擔太重,壓力太大,雖然學生們有興趣參加課外活動,但很少有時間和精力來參與課外科研活動。最終,很少有同學能堅持參與需要較長時間進行具體實驗的研究當中,部分同學選擇參與不需要實驗操作的數據分析統計、軟件開發等“短平快”的研究,大部分同學在實驗室只是走馬觀花,最后寫篇綜述交差應付,得不到系統的科研基本技能培訓。這樣,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會大打折扣。
2.建議。①適當減少必修課程,縮短理論課時。對于醫學生來說,學習是伴隨一生的事情。處于生物醫學知識像火山噴發的21世紀,在有限的本科在校學習階段,不可能把所有的有關生物醫學的知識全部掌握,學生重點要掌握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因此,本科教學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學能力,教授分析思考的方法。八年制學生自學能力普遍較強,可以適當減少必修課程,增加選修課程,縮短理論課時,增加討論課時,減輕學生學業壓力。我校教務部門也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從去年開始把在國防科技大學的理工科學習時間由二年縮短為一年半。這是一種好的現象,要進一步把八年制學生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還需要對醫學基礎課程進行適當的縮減。②適當降低基礎醫學理論課考試成績的要求,增加課外實踐活動的要求。對八年制學生的考試成績要求可以比普通本科生略高,但不應太高。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已經制造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學生。考試分數高,不一定其臨床技能和科研素質就高。一個八年制學生是否達到培養要求,應重點考察其臨床實踐技能和科研創新能力,即畢業課題設計及論文寫作能力。如果對考試成績要求過高反而會抑制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八年制醫學教育還只是剛剛起步的新生事物,有關八年制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還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要不斷地改變固有的教學思維,改革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符合未來醫學科學發展的高素質、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夏歐東,林新宏,曾志嶸,錢怡,楊軍,文民剛.八年制醫學教育培養目標探討[J].醫學教育探索,2006,5(10):900-901.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 數學教學 有效理答
課堂是實現教學的主要場所,而理答在課堂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本質在于教學信息的傳遞,是將教學和評價結合起來的一種方式,在課堂上的有效理答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面對學生的回答后,老師應該采用鼓勵的話語,并且通過診斷式的理答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沒有成熟,在教學中老師不能將問題的實質清楚地表達給學生,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合適的理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低年級數學課堂上理答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用單一的語言夸獎學生的,如“很好”、“不錯”等詞語,這類詞匯比較空洞,學生在受到表揚后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做得好,而且表揚的程度也沒有變化。老師只是注重問題的提出環節,對學生對問題探索階段沒有重視起來,在學生回答問題中,老師不能運用有效的話語加以引導。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代表著學生的思路,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錯誤結論往往不去多加思考。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時,老師不知道怎么回答時,就隨意地應付。
例如在學乘除法時,學生問老師5除以10等于幾,老師為了不耽誤課程的講解,直接應付學生說,5是不能除以10的,學生繼續追問為什么不能除,老師說小的數是不能除以大的數的,學生還是不明白,老師為了推進進度,告訴學生,這些內容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涉及。老師這樣回答學生,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下降,并且學生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二、提高低年級數學課堂理答的有效性
(一)老師應該多包容學生,使數學課堂充滿人性關懷。
在一次找規律教學中,我想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規律,于是我通過引導性的理答方式問學生: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呢?我找了一個平時較內向的學生回答,這位學生站起來后支支吾吾,我知道他應該是沒有發現規律,但是為了不傷害他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我對他說:沒關系,這個題目有點難,大家都沒有找到規律,你也別灰心,坐下來再思考下,你一定會找到問題解決的答案的。他點點頭,坐下來繼續思考。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不會的問題是非常正常的,老師應該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讓學生提高自己的積極性,防止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尷尬的局面,導致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逃避的心理。小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護他們的心靈,防止用比較重的話語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二)老師在課前應對多種理答方式進行預設。
在對多種理答方式進行預設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及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理答。如果學生的回答出乎老師的預料,老師應該對教學思路進行調整,然后對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的基礎上,注重理答的思維連貫性。老師在剛開始理答時,由于缺乏經驗,肯定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會積累大量理答經驗,在設計理答的過程中簡化自己的思路。在課堂上進行高質量的理答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老師應該通過不斷訓練,完善自己的理答方式。
理答的方式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進行,不能生搬硬套,老師在理答中應該分析具體的情節,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用不同的話語,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在進行課堂理答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對學生個性的分析,運用激勵和表揚的方式為主,同時應該運用診斷性理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三)善于傾聽,挖掘學生的優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由于認知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會導致對一些內容理解不到位的情況。針對這類情況,老師應該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聽聽學生的見解,了解學生的思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例如在教學中,會讓學生表述圖上的數學信息,學生在描述過程中往往是沒有條理、詞不達意的,這時老師應該耐心地傾聽學生的發言,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給予提示,對學生進行啟發。
老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傾聽學生的回答,例如在講解解決問題時,借助一幅圖畫,圖畫上有五只兔子,三只頭向左,兩只頭向右,讓學生計算。有的學生回答5-2=3,有的學生回答5-3=2。評價時首先要用肯定的話語表揚他們。有一個學生回答5-5=0。老師讓這個學生講解他的思路,然后老師用鼓勵的話語進行表揚。在課堂上,對于那些回答錯問題的學生,老師并沒有用指責的話語,而是運用鼓勵的話語,表現出對學生充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