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做個環保小衛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女兒專心地挑選著,那些書皮都是塑料的,上面印著可愛的卡通人物,有各種規格,用起來很方便,只需要將書套進去,再把粘帶一粘就好了。看著這些塑料書皮,我突然想起最近關于白色污染的報道,以及關于拒絕消費一次性用品的倡議,心里浮現了一個想法: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于是我裝作不在意地說:“這些書皮太普通了,別的小朋友都有,還不如媽媽小時候自己包的書皮有特色呢!”女兒一聽果然有了興趣:“是嗎?那我也要自己包。”
回家后,我將去年的掛歷取了來,讓女兒挑選了兩張自己喜歡的圖紙,然后開始教女兒包書,女兒興致勃勃地照做:將書放到最中央、裁剪、對折、再依照折線包起來,盡量做到平整。包完后,好看的圖案恰好在書的封面,她別提多高興了。我趁機循循善誘:“囡囡,你知道嗎?塑料用起來方便,但是用完之后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比如說它不能回收再利用,也不容易銷毀,直接丟掉會使城市里很骯臟,風一吹就到處亂飛……
女兒撲閃著大眼睛,思索了一會,自信地說:“可以把它燒掉啊,或者把它埋起來。”我拍拍她的頭,表揚她愛動腦筋,然后告訴她說:“這就是目前使用的方法了,但還是有很多問題。燒掉呢,就會產生有毒的煙霧,污染空氣;埋起來的話,就會讓土地的養分流失。”
女兒馬上變得擔憂起來,直問我怎么辦。我笑著說:“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不用塑料。比如書皮,塑料的雖然很好看,但我們還是可以用掛歷紙代替。買菜的話,我們也不用那些塑料袋,可以用竹籃或環保袋,方便又干凈。”
我們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五好小公民呢?我們年紀還小,沒有能力去做驚天動地的事,但我卻可以從小事做起。
比如在學校我們要幫助同學,向他們伸出援手。有一次,我的同桌聽寫本用完了,他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他也不敢去打擾同學。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我從書包里抽出了本子,遞給他。他激動得不知說什么才好,最后才說出兩個字——“謝謝”。
不但在學校要做個幫助同學的小伙伴,而且在家里也要幫父母分擔家務。
雖然現在六年級了,學習很緊迫,但我還是會幫爸爸媽媽干點家務活。有時把作業做完,我會把家里打掃一番;父母累了,我還會幫他們捶捶背、買東西……幫父母做事,難道不是件高興的事嗎?
有的同學在家里整日都當“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什么事都依賴大人,到面臨困難時,卻什么也不會做。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都出差了,沒人做飯給我吃。我抓起電話就叫外婆來做飯,可轉念一想,如果爸爸媽媽一直不回來,我讓外婆勞累,那多不孝順呀!我放下電話,翻開食譜,照著食譜做了一碗面。雖然不是很美味,但心里卻美滋滋的。
動物是人類最親密的朋友,我們和它們曾經有過很多的相似,人類的祖先曾在原始森林里和動物們一起生活了數百萬年,走出森林后,在北京山頂洞人的化石中,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的壁畫上,在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里,在埃及法老圖騰卡門的陵墓前,無不展示著人類與動物的親密。人與動物結下了不解之源,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最親密的伙伴。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人類開始虐待他們的朋友,把它們關在籠子里觀賞,拔下它們的羽毛插在帽子上炫耀,把它們的皮毛穿在身上以示富貴,把它們的骨肉烹煮后擺上餐桌,在動物的哀號聲中舉杯換盞,載歌載舞……
然而,大家沒有想到,人類失去動物,就象我們沒有朋友一樣,沒有朋友,我們會感到孤獨,失去動物,人類也將孤獨,孤獨會使人心煩意亂,心情煩躁,甚至還會得病,那時哪怕是看見一只小小的螞蟻,也會緩解心情。看到動物,哪一個孩子的眼中不閃出興奮的亮光,哪一個成人的心中沒有對動物的回憶?讓我們來善待動物吧,讓它們回到大自然中去,讓我們對它們更加愛惜。
植物是大自然的主宰,大自然之所以成為綠色是因為有植物的存在,人們在大自然中生活,大自然賜給人們很多的財富,人們因此而變得貪婪,亂砍濫伐,毀林開荒,圍湖造田。無數的植物遭到砍伐,無情地把它們變成一根根一次性的筷子,一個個一次性的杯子……
人類這樣對待自然,這樣對待環境,已經遭到了必然的“報復”,蛇鼠身上的瘟疫,果子貍身上的SARS信息……大海的咆哮,風沙的憤怒,洪水的怒吼,地震的襲擊……
人們開始覺醒了,開始保護他們的家園,保護他們的環境,我們的力量很小,就象一只微不足道的螞蟻,可在小的力量,聚到一起也威力無比,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從一根筷子到一個杯子、一節電池……
我們班在這個學期開展了“我是環保小衛士”的主題探究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我們班是怎樣開展這一環保主題教育活動的呢?下面,我就談談在實踐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利用社區的環境對幼兒進行對比教育,激發幼兒的環境意識
在主題活動的初期,我們組織幼兒參觀了龍崗河,通過參觀,他們發現龍崗河污染很嚴重,河邊上垃圾成堆,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兩岸工廠的機器發出刺耳的噪聲,馬路上排出大量的汽車尾氣,有些車輛還冒出濃濃的黑煙……。接著,我們又帶領幼兒來到住宅小區旁邊的金昌公園,看湖水碧波蕩漾,聆聽鳥兒歡唱,沐浴青草綠樹帶來的清新空氣,小朋友們在草地上盡情游戲、玩耍,充分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同時,我們老師還帶領幼兒參觀了住宅小區的垃圾中轉站,觀察住宅小區里各種各樣的環保設施,如:干電池、蓄電池垃圾回收箱,可利用和不可利用垃圾回收箱及各種環保標志、環保示語牌匾等等。通過置身于鮮明的各種環境教育的對比活動,幼兒感受深刻,能很好地說出哪里的環境美,哪里的環境不美。理解凈水與污水,清新空氣與廢氣,音樂與噪聲的好處與害處等。懂得清潔的環境優美、舒服,骯臟的地方令人惡心,從而使幼兒初步意識到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懂得環保應從我做起,應該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不制造噪音等等。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觀念。
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教育活動
我班幼兒的年齡差異較大,在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時刻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個體差異和感興趣的問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活動。如:參觀冶煉廠后,小朋友們發現污染嚴重,紛紛提出建議,通過討論,最后一致認為應該寫信給環保局的叔叔、阿姨,請他們采取措施改變污染的問題。圍繞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我們還組織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環保吊飾、服飾裝飾教室,設計制作環保標志、畫環保宣傳畫、布置成環保宣傳圖片展,學做環保小記者采訪環衛工人,請環衛所的叔叔阿姨來幼兒園進行環保知識講座,穿上自己制作的環保小衛士服飾清潔幼兒園的大型玩具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不但使孩子們體會到了向別人進行環保宣傳教育的喜悅和成就感,而且對環保行為有了更強烈的興趣和自覺意識。此外,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還把環保知識以幼兒喜歡的故事、兒歌,如:《美麗的家園》、《小動物為什么搬家》、《水怎么變臟了》等活動,使環保教育內容兒童化、趣味化。孩子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充分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學得更生動、有趣,且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融會貫通,將環保知識隨機滲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僅僅靠開展一個主題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滲透環保教育,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做個教育“有心人”。我們班教師的環保意識較強,平時都會密切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及時進行環保教育。如:幼兒亂摘花、亂丟紙屑、果皮,隨地吐痰或洗手后不及時關水龍頭,以及自由活動時高聲喧嘩等現象,我們教師就會及時曉之以理,幫助幼兒克服自身的不良行為,使他們懂得了保護環境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小環境做起。
今天,我翻開課本認真讀了《植物媽媽有辦法》,有很大的收獲。
書中寫道:植物媽媽的辦法有很多很多。讀了以后,我才知道的。比如: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皮毛傳播種子;豌豆靠太陽傳播種子;椰子靠海水傳播種子;石榴、櫻桃等植物靠小鳥吃下種子后排除糞便傳播種子;鳳仙花靠太陽傳播種子;柳絮靠風傳播種子。從而我知道了植物的辦法很多,各有千秋。除了成本增長以外,它們還會避風擋雨,防止各種動物來破壞等。真讓我大開眼界,獲得新的知識。
讀完了這篇課文,知道了:大自然的植物多聰明啊!它們都能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去傳播種子,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長大。我們要愛護環境,珍惜每一顆植物,她們給我們吸收有害的物體,釋放氧氣,讓我們身體健康。我要做個環保小衛士,讓大自然更加美麗、更加潔凈。讓我們能在潔靜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學到更多的本領,讓爸爸、媽媽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廣西百色田東縣油城學校二年級(5)班二年級:任一帆、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