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氣控制技術;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興趣

      中職生學習電氣控制技術知識的一些概念、電路原理及控制環節時難以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有些學生會對這門課失去興趣。教師針對這種情況要設法增強這門課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些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獲得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就會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電氣控制技術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接觸許多電氣控制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實例,只是沒有跟這門課聯系起來或不知道是應用了這門課的知識。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對電氣控制技術概念、控制原則及電路原理等知識,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求知欲就會變得強烈,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地克服困難,學好這門課的信心也會增強。

      例如講到“熔斷器”的時候,筆者創設了這樣的學習情境:小明家里添置了空調、電磁爐、洗衣機等家電,可是這些家電一起使用時,家里就會斷電,這是為什么?學生們很積極,個個七嘴八舌地討論、搶答,學習興趣頓時被激發出來。在講到“漏電保護開關”時創設這樣的學習情境:夏天熱雷雨多,打雷時為什么有的人家里的漏電保護開關會跳閘呢?同樣給時間讓學生討論,有些學生碰到過這種情況,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筆者繼續提問:“為什么打雷時漏電保護開關跳閘后,開關推不上去?”學生們更是興趣濃厚,像炸開鍋似的討論個不停,課堂氣氛非常好。

      這樣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進行輕松愉快地思考,教學內容不再是枯燥、抽象的“死知識”,而是生動的、具體形象的“活知識”。因此教師創設適當的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

      電氣控制技術中一些基本環節及電路工作原理較為抽象,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實操室沒有相應的設備,不能現場操作演示。若再采用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方法講授,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毫無興趣。但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運用動畫、圖形、聲音及文字等相互結合的模擬演示,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這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電氣控制技術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例如講電氣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時,由于控制線路的電路復雜及低壓電器的工作狀態發生變化,再加上線路中的電流、電壓是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有些學生感到內容很抽象,難以理解,不太會分析電路的工作過程或常常出錯。因此筆者制作了相應的課件,把電流的路徑及各種開關和低壓電器的狀態用動畫模擬展現在學生面前,課程內容就變得非常直觀,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學習興趣盎然,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三、運用項目實訓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電氣控制技術的樂趣

      電氣控制技術實踐性較強,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控制規律及原理單憑教師講授,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項目實訓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整個項目,通過實訓去歸納與總結,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例如在講正反轉控制線路時,單單靠教師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筆者采用了項目實訓教學。筆者先介紹這個項目的任務及要求,然后講解原理并做操作演示。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項目實訓,教師從旁指導,并指出學生實訓過程中應掌握的知識:接線工藝、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的接法以及自鎖與互鎖的原理。同時把學生按能力強的帶弱的分成幾個小組,由教師考核評選優秀小組。由于要考核評優,有競爭比賽,學生們都毫不認輸,紛紛興致勃勃地按要求動起手來。雖然學生們在實訓中遇到不少問題,但通過教師的指導,排除了故障,完成了項目,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成就感,同時深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在電氣控制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如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通過項目實訓教學,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其探究知識的欲望和動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學習,使他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能力。

      參考文獻:

      [1]彭金華.電氣控制技術基礎與實訓.第1版.科學出版社,2009

      [2]何煥山.工廠電氣控制設備.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國瑞.電氣控制技術項目教程.第1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電氣控制 PLC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M921.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56-01

      《電氣控制與PLC》是實現機械加工、工業生產及其他各個領域自動化的重要技術之一,也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如何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從而改善《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 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現狀

      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相對薄弱、理解能力欠佳的問題。同學們在心理上懼怕理論學習,想學卻無從下手。對他們中的大多數而言,直觀、操作感強的知識比較容易被接受,這就導致學生不適應傳統講述式的課堂教學方式,跟不上老師的授課思路。

      1.2 教學過程現狀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在課堂進行,當某一章節理論授課結束后,再到電機拖動實驗室和PLC實驗室進行實踐教學,采取的模式是先理論后實踐。對學生而言,要求他們一開始就去理解抽象的PLC硬件結構、掌握枯燥的指令和理論知識都是非常困難的。這樣很多學生在學習初期,就對課程產生了強烈的不適感,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就無法保證了。

      2 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具有知識覆蓋廣、涉及內容多、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操作性強的特點。教師應在結合本課程特點和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進以主要通過講述方式授課的傳統教學方法,并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精練、充實,做到因材施教。

      2.1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的現象。強調將知識點分布在各個項目中,把教室搬到實驗室去,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實現邊教、邊學、邊做。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習效果。

      2.2 教學內容探討

      首先,理論教學內容應向PLC技術傾斜。目前PLC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行各業的自動化控制領域,《電氣控制與PLC》在教學內容上應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在強調“繼電器―接觸器”控制與PLC控制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著重學習PLC控制技術的應用。其次,重點學習某一型號的PLC。PLC生產廠家繁多,如,西門子、三菱、歐姆龍等,不同廠家的產品有不同的程序語言和特定的使用方法,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深入地學習和熟練掌握一種型號的PLC,并做到舉一反三,可使對其他型號PLC的學習變得輕松。最后,教學內容應向實踐教學傾斜。通過全方位的實踐訓練,強化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實驗實訓硬件條件,優化實踐教學環節,除了開設必需的實驗課程,還應安排實訓周和課程設計等。

      2.3 教學方法探討

      2.3.1 現場教學法

      充分利用實驗室設備,結合實驗器材講解理論內容,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增強記憶。比如,在講解接觸器的硬件結構及工作原理時,讓學生在實驗室對接觸器進行拆裝,這樣就能真實直觀地展示出接觸器的構造,進而分析其工作原理,最后再通過將接觸器連接在實驗電路中,觀察接觸器的運行情況,從而驗證對接觸器工作原理分析的正確性。

      2.3.2 多媒體教學法

      對于實驗室或課堂上沒有條件做的實驗內容和現場演示效果不好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動畫的方式形象生動地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在講授機床電氣控制線路的控制原理時,由于控制電路復雜,各元器件觸點繁多且動作速度很快,造成電路的動作過程在實驗室里無法直觀準確地演示,但如果采用多媒體動畫的方式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元器件的動作轉換及各控制電路的通斷情況,視覺上的親眼所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變得更加容易,學習效果得到極大提高。

      2.3.3 任務驅動教學法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設置“任務”引導學生,根據“任務”的需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求知識,從而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完成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因為個人的思路和想法不盡相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可以通過組織交流、討論,并由教師適當地給以點評,取長補短,不僅能使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2.3.4 引入組態控制教學

      在《電氣控制與PLC》教學中引入組態軟件,并采用組態軟件與PLC控制系統相結合的辦法,實現仿真教學。利用組態軟件可以很容易地實現文字錄入、圖形繪制、動畫鏈接、上位機程序編寫等功能,對PLC控制系統進行動畫組態、硬件組態和控制組態,并通過計算機組態界面模擬PLC系統的運行情況及輸入、輸出設備狀態,建立起PLC與上位機的通信聯系,這樣就能夠滿足多樣化程序運行的需求,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實驗實訓內容,是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

      3 結語

      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以上幾個方面的探索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習效果。當然,要做到這些,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必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還要能夠持續關注技術更新,并不斷總結積累課程教學經驗。總之,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通過不斷探索新的思路,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完善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崔歧恩.教師新課程教學方法應用[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電氣控制;PLC技術;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0-0020-02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是電氣自動化技術、開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應用型主干專業技術課程,集傳統繼電控制技術與現代PLC控制及工業網絡技術為一體。在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過程中,對增強學生在電氣控制的設計、安裝及調試檢測技術工作的適應能力和技術開發創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可以完全克服傳統教學的缺點,還極大地提升了現代新技術在本課程中應用的含量。

      一、本課程在自動化技術應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1.課程中的電氣控制是工業自動化最底層的傳統繼電控制技術。課程中的電氣控制主要指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它是上世紀30年展的工控技術領域最先進的控制技術,可實現順序邏輯、多點、遠距離、大容量、以小控大、以弱控強等復雜控制。在現代工控技術領域中,它仍是最基礎、最底層的控制電器和控制技術。

      2.課程中的PLC控制技術是現代工控業界主流技術之一。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應用技術代表著工控技術領域的一個方向,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對于培養適應行業技術應用的高級技術人才有重要作用。

      二、實施課程改革的幾項措施

      1.進一步研究和完善課程內容,融新技術于教學過程中。首先在“電氣控制線路的基本控制”中,增加“軟起動”、“變頻調速”等新電氣技術內容。其次在“電氣控制系統分析”中,增加“工廠典型電氣設備控制”、“電氣工程圖閱圖練習”,把一些可參觀到的周邊企業設計水平高的電氣控制系統圖作為范例供學生學習使用。最后在“PLC控制系統設計與仿真實驗”中,增加“PLC網絡與CC-Link現場總線技術”。

      2.應用現代組態控制技術開發本課程“基于Web的《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網絡動感課堂教學系統軟件”。我們選擇國內較有影響的組態軟件“組態王6.52”作為開發軟件,對《電氣控制與PLC技術》中的控制系統和控制電路進行動態仿真的二次開發。一是形成系統完整的動感系列“工程庫”,使之成為動感課件和“網絡動感課堂”,為本課程實現遠程網絡化教學提供軟件支持,可實現基于“工程庫”的遠程教學及操控實驗,探索了開發虛擬實驗系統的可行性。二是將現代工控業界的又一主流技術——“組態控制技術”應用于本課程中,形成我校《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更為專業化的風格和特點。

      3.強化設計和應用技術的創新開發能力。“電氣控制”和“PLC技術”兩大塊教學內容的核心技術都是針對控制要求和問題,完成工程設計實現控制要求的。教學中尤為重要的是促進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著力強調和重視工程概念和專業思想的灌輸。(1)改進教學方法。提出目標——向學生提出控制要求和問題,說明實現目標的重要性和約束條件。說明原理——向學生介紹實現目標的基本原理和相關應用技術。講授實現目標相關的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充分了解目標,并具備實現目標應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啟發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積極的思考與探索。實現目標——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轉換,由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創造性,應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探索并完成對目標要求的具體方案設計,在理論上確認無誤后進行實驗設備的模擬安裝、程序錄入與系統調試,直至實現目標要求。總結完善——修正補充,對每一個設計課題,學生往往設計出多種控制實施方案,把這些方案加以比較,總結設計編程的技巧,并從滿足工程目標要求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方面點評還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環節,并作修改補充完善。專業理論與工程應用能力的提升——按照設計要求,寫出說明書。應用上述五個環節進行多個課題的教學過程,可強化工程概念,學生對工程設計的全過程可得到初步訓練,基本掌握較為完整的工程設計體系和方法。同時加強安裝接線與調試的實訓環節,強化技藝能力;此外再通過PLC擴展模塊的應用、PLC工控網、PLC與現代變頻技術的綜合應用等技術的應用模擬,使學生專業理論和技能技藝同步發展,并為畢業設計、今后工作中技術開發和應用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改進教學手段。全程使用PPT課件和應用組態軟件開發軟件的“基于Web的《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網絡動感課堂教學系統軟件”等多媒體教學,使教學中講授的生產工藝和控制過程直觀、信息量大、效率高。我們應充分應用校園網絡,把“課程簡介、教學大綱、PPT教學課件、實驗項目與指導、課程設計與指導、實驗室介紹、習題精選和試卷樣例、動感課堂”等教學資源放在校園網上,方便學生課后學習使用,向學生開放實驗室,學生可通過預約的方式進入實驗室,完成作業、要求的實驗項目、個人的興趣設計或自主實驗、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內容,并按相關考核要求進行考核,提高安裝、程序錄入與系統調試的能力,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進考試方法。采取命題、筆試編程、上機運行調試的綜合考核辦法。筆試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控制電路及程序指令設計等部分占總成績的60%,程序寫入、安裝接線和運行調試占總成績的40%。

      三、改革的成效

      1.推動了教師的科研,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課程教學中取得成效。除應用組態軟件開發了“基于Web的《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網絡動感課堂教學系統軟件”外,還主持并完成了省教育廳項目“基于PLC技術的控制系統仿真及應用研究”,且獲得學院教學成果二等獎。

      2.有效提高了學生應用技術的能力和水平。通過課程改革把抽象的控制理論與具體的工程實踐聯系起來,逐步形成“課程實踐——綜合技能訓練——課外科技活動——課程設計——畢業生設計”循序漸進的技能訓練體系。

      近年來,基于《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應用的畢業設計已有20多個課題。此外,有近200名畢業生參加了國家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考核(電氣控制與PLC技能約占考核內容70%),合格率87%。

      3.收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全面推動我校電氣工程專業及其它工程技術類課程的改革和建設工作。

      4.體現了《電氣控制與PLC技術》以“弱電控制強電,軟件控制硬件,虛擬仿真與實際控制相結合”的新理念和特色,體現了電氣工程行業技術背景和技術發展趨勢。

      教學改革是一個無止境的話題,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立足于提高教學質量。工程類的技術型課程,要關注行業的技術特點和新技術的發展應用趨勢,把有效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和技術開發應用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立足之本,使培養的人才符合行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方向,教學改革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萬忠.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6.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機床改造項目 數控機床電氣控制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C-0061-02

      數控機床電氣控制是數控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電氣系統的基礎知識,并訓練數控機床電氣系統安裝調試的基本能力。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大部分高職學生不擅長抽象思維和演繹式為主的學習方式。知識傳授式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訓練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導致學生的總體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我們必須進行教學模式改革。面對形象思維強于邏輯思維的高職學生,應以真實的“工作項目”為載體,采用“行動導向”方法引導學生完成實際的工作任務,通過完成任務的行動過程,實現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有效培養。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以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院實訓中心擁有20多臺數控機床,既有近年新購的設備,也有服役了10多年的老設備。其中3臺于1999年購進的數控車床經過多年使用,數控系統及電機驅動裝置出現故障,并且無法找到配件,導致機床已經不能工作。為了保證數控機床實訓教學的正常進行,并節約設備經費,學校決定對這3臺數控車床的電氣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該院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師曾多次參與企業的數控機床改造與維修項目,在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有能力完成此次數控車床的升級改造任務。本次機床改造項目也為推進數控機床電氣控制課程改革提供了一條道路,即以機床改造項目為載體,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數控車床電氣系統的升級改造,訓練數控機床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和調試能力。下面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做一些總結和探討。

      二、課程教學設計

      (一)確定課程教學內容

      本次改造選用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GSK980TB系統替換原有KENT-10T數控系統,并更換新的交流伺服驅動裝置,僅保留原機床的主軸電機和電動刀架。因此數控車床的電氣系統要根據GSK980TB的要求進行重新設計和安裝,要通過教學過程由學生來完成機床的改造任務,達到預定的功能要求。

      學習的內容是工作,因此根據數控機床電氣系統改造的工作過程,將課程的教學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電氣系統功能設計、電氣系統安裝和機床功能調試。每個階段又可以劃分若干個工作步驟(見表1),每個工作步驟作為一個工作任務由教師指導學生來完成。

      在電氣系統功能設計階段,依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指導學生分步完成數控車床各項功能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逐步展開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例如在主軸功能設計中引入變頻器的應用知識,在坐標軸功能設計中引入伺服電機的驅動技術。讓每個知識點都有一個任務作為載體,學生通過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既能明確學習的目的,又能訓練數控機床電氣系統的設計能力,并掌握相關的應用知識。在電氣系統安裝階段,訓練學生繪制電氣系統安裝接線圖的能力,掌握電器設備安裝、接線的工藝知識。在機床功能調試階段,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通電調試的步驟和系統參數的功能,訓練根據機床性能要求正確設置系統參數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的組織方式

      教學過程的組織要以學生為主體,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行動起來,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也不是看老師表演。在知識傳授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好比是“演員”,學生的角色就像是“觀眾”;而行動導向式教學要求將兩者的地位進行提升,學生升格為“演員”,教師升格為“導演”。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應按照“完整行動模式”組織教學,盡可能要求學生獨立獲取信息,獨立制訂計劃,獨立決策,獨立實施,獨立檢查和評估,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

      以主軸設計任務為例,本次改造的數控車床主軸采用變頻器進行調速控制,因此主軸功能設計要解決CNC、變頻器和主軸電機之間的電路連接以及變頻器參數設置的問題。“主軸功能設計”工作任務的教學組織過程如下:第一,教師用實訓設備演示數控系統對主軸電機的控制過程,學生總結主軸電機運轉的特點,通過銘牌了解主軸電機的類型。第二,學生在教材中找出異步電機轉速公式,討論異步電機調速方法,得出異步電機可以通過改變電源頻率的方式進行調速的結論。第三,教師指導學生操作變頻器調節異步電機轉速,使學生了解變頻器的功能。第四,教師介紹變頻器外部接口的功能,講解變頻器基本工作原理。第五,教師指導學生操作CNC控制變頻器工作,同時測量模擬量輸入端子的電壓值,通過電壓值與頻率值的比較理解CNC與變頻器信號接口的功能。第六,學生設計CNC、變頻器和主軸電機之間的電氣連接圖,教師進行講評。第七,教師介紹變頻器常用參數設置方法,指導學生設置參數并觀察變頻器運行狀態的變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上述幾個步驟的工作后,不僅訓練了變頻主軸電氣線路的設計能力,還掌握了變頻器的應用知識。

      分組教學是行動導向教學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不進行分組教學,一個教師在面對幾十個學生時,必然造成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同時也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與協作的能力。可將一個40人的班級劃分成8個小組,以小組作為直接的教學對象。每個教學任務的完成都需要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實施,并以小組為單位提交成果。分組教學有如下優點:第一,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分組后教師的指導對象由40個減少為8個,教師能更有效的指導每個小組的學習過程。第二,能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與協商能力。第三,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形成集思廣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學習氛圍。在分組的時候要注意均衡每個小組成員能力,要讓先進學生與后進學生搭配,男生與女生搭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行動的積極性。

      (三)課程考核方式

      考核的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好的考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發揮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本門課程采用以能力本位為目標的課程考核體系(見表2),考核方式的特點如下:一是將能力測評與知識考試相結合,在課程總成績中,項目完成質量占70%,理論筆試占30%。二是項目考核以小組為單位分階段進行,在完成一個階段的某一項工作任務后,教師根據任務的完成質量進行評分,然后以該階段所有工作任務分數的平均值作為該小組在這一階段的成績。三是對個人在小組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在完成一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后,采取個人自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每個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表現進行測評。四是激勵學生構建榮辱與共、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在小組項目考核成績中,任務完成質量分占70%,答辯分占30%。答辯由教師對小組中隨機抽取的成員進行提問,根據其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分。這樣的做法促使學生不僅要主動完成任務,而且還要積極幫助其他組員學習。

      電氣控制實訓個人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職業能力電氣專業實訓課程教學

      電氣專業作為為電氣行業輸送人才的重要專業,隨著電氣行業對于人才需求標準的提高,其教學方式以及理念也應當隨之而改變。為了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其能夠更好地符電氣行業的需要,各職技院校在進行實訓教學時已經逐漸重視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一、基于職業能力所展開的電氣專業實訓教學意義

      1.職業能力概述

      職業能力所包含的范圍較廣,既包括了個人在專業技術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包括了在工作當中與同事之間的協調合作能力以及人際交流能力等。這就要求職技院校在對學生進行電氣專業的培訓時不在像過去一樣僅僅只重視對于學生電氣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術的培養,同時也需要加強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學生擁有一定的職業能力,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就業中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2.促進學生就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畢業生人數的持續增加,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標準也在逐漸提高,企業在進行人才的選聘時也不再僅僅執著于個人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同時也更看重其團隊精神以及責任意識,對于應聘人員的責任意識以及溝通能力也十分看重。針對于此,電氣專業的實訓課程必須要在基于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展開,在強化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也相應的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其能夠得到綜合性的提高。在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時,同時具備良好職業能力以及專業技術的人才往往能夠更容易獲得理想的職位,這對于學生的就業而言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基于職業能力的電氣專業實訓教學實踐

      1.加強校企合作

      職技院校教師應當積極同企業進行合作,實時了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對于電氣行業的環境以及人才要求有所了解,進而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以及專業能力。由于電氣行業其本身在技術革新方面十分迅速,相應的其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可以使學校能夠更好地把握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情況,對學生職業素養以及職業技能方向等職業能力的培養也更加具有針對性。

      2.職業素養培養

      電氣專業的實訓課程需要圍繞職業能力的培養而展開,一切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實訓教學的中心,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環境,并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狀態以及和睦的工作環境。教師應當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生在工作中的人際交流能力以及團隊意識,通過制定教學項目小組合作完成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團隊的作用,從而自發的提高自身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安全意識,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處崗位應當擔負的責任,確保生產與工作的安全性。

      3.職業技能培養

      實際上在實訓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并非是簡單的理論知識傳授,而更多的是以職業需求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安裝原理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并以職業視角去分析和考慮不同型號設備的線路運行原理并選擇正確的接線方式。從而提升學生在安裝與調試方面的職業技能水平。在這里以電氣課程中安裝教學為例,該課程中其教學方式可以選擇項目驅動的方式進行實訓教學,促使學生完成整個項目任務,進而掌握安裝與調試電氣設備的技能。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教師們可以將教材中關于線路控制方面的教學進行歸類,并將其融入到數個不同的項目之中,使學生能全面的掌握這些技能。在教學中教師們需要先為學生進行實例講解,之后再讓學生自行完成每一個案例的分析與安裝,使其能夠了解到不同設備的安裝時線路的工作原理并依據其原理進行元件以及導線的選擇,在進行設備接線的時候可以依據其原理圖選擇恰當的接線方式,最后則是對于接線后的設備要進行仔細的檢查,在確保各線路的接線基本正確的時候便可以進行通電測試,測試無誤則表示該項目已完成。由于每一位學生在實踐動手能力方面會有不同,因此可以通過互助的方式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其職業技術水平。

      三、總結

      基于職業能力所展開的電氣專業實訓教學應當兼顧學生職業能力以及專業能力兩方面的培養,并且要依據電氣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標準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從而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與方案,使學生能夠更加符合社會以及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在面對今后的就業時能夠具備較強的競爭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著極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春龍.淺談電氣專業實訓課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7):179-181.

      [2]韋桂丘.淺議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實訓教學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J].高教論壇,2011,(6):117-118.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