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貂蟬與呂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紅牙催拍燕飛忙,
一片行云到畫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
臉容初斷故人腸。
榆錢不買千金笑,
柳帶何須百寶妝。
舞罷隔簾偷目送,
不知誰是楚襄王。
在《三國演義》這個男人爭霸的世界里,貂蟬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形象中最為光彩奪目的一個。作者大肆渲染了貂蟬的出場以及之后的“呂布戲貂蟬”的場景,而后對貂蟬的描寫卻始終著墨不多。書中最后一次提到貂蟬是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呂布將要敗亡之前,貂蟬有過短暫的出場,她勸誡呂布“將軍與妾作主,勿輕身自出”。呂布放棄了陳宮的妙計,結果被擒身亡。呂布死后,貂蟬也隨之悄然消失了。
“原是昭陽宮里人,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書中清楚地寫了貂蟬的出身及其美艷,但貂蟬的結局,卻沒有透露。
貂蟬究竟去向如何,最后是怎么死的?在歷史價值被“榨干”之后,她竟然遭到了有些主流文人的拋棄。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問她的下落,以至演繹出了許多版本。貂蟬之死大致可分為“慘死”和“善終”兩大說法。
“慘死說”可分為很多種。有觀點認為,貂蟬嫁給了呂布,呂布兵敗而死,貂蟬不忍拋下夫君,亦自刎而亡。也有民間傳說貂蟬在關羽庇護下逃走,削發為尼;曹操派人追捕她,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為了國家大義,貂蟬毅然觸劍身亡。還有就是戲劇中的觀點,昆劇《斬貂》中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其日后再生禍端,拔劍痛斬美人于燈下。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中,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遣貂蟬前去引誘,關羽心如磐石,斷然斬殺貂蟬,以絕后患。明劇《關公與貂蟬》中的貂蟬向關羽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心為復興漢室獻身,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
“善終說”也可分為多種。一是貂蟬出家為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錦云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后在尼姑庵里壽終正寢。第二種版本則宣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于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被鄉人建廟祭奠。但為謀生和豐富百姓文藝生活起見,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搭建的戲臺,曾是該村的一個誘人景點。第三種版本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關羽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筆者認為,貂蟬慘死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呂布死后,曹操將貂蟬與赤兔馬一同送給了關羽,得以善終。
《三國演義》中作者以一種借代的手法,以赤兔馬來暗示了貂蟬的最終去向。讀過《三國演義》會發現一個疑點,關羽從呂布那里接手赤兔馬時,赤兔已經是一匹成年馬了,而關羽也正當盛年。而當關羽最后敗走麥城為東吳所殺的時候,他居然騎的還是赤兔,而當時他已經是五十幾歲了。這顯然是個太明顯的錯誤。
具體算來,當初呂布從董卓那里獲得赤兔的時候,赤兔已經在戰場馳騁多年了,那一年是公元190年。關羽獲得赤兔的時候,已經過了十多年。等到關羽敗走麥城時,已經是公元221年了。也就是說,就算當初董卓賞給呂布的是一匹剛出生的小馬駒,到關羽死,赤兔也有31周歲了,這顯然不符合自然規律,一匹戰馬不可能服役這么多年。
這里的赤兔馬可能代指的就是貂蟬。如果我們仔細比較貂蟬和赤兔的身世,就會發現很多的巧合。從名字上來看,貂蟬和赤兔的名字就存在著一一的對應關系。貂蟬本名叫任紅昌,有一個紅字,恰恰與赤兔的赤字相對應。而赤兔的兔字剛好呼應了貂蟬拜月的典故,嫦娥一直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月亮的女神,而她的寵物玉兔,也被視作最接近女神的生靈,出現在戲劇中的貂蟬就有拜月這一舉動。這不妨可以看作作者用“兔”字來表述貂蟬身份的依據。由此可見,赤兔馬可能隱喻貂蟬。
對于貂蟬,作者使用了月字、兔字等符號來表征。而對于關羽,他則采用將關羽的封號“漢壽亭侯”的壽字上半部,和代表貂蟬的月字結合的漢字“青”,來代表關羽。同時,“青”作為一種顏色和貂蟬名字里的紅字相對應。中國民間傳說戲曲里,關羽一直一身深綠色衣服,無獨有偶,作者又特意為關羽編造了他的著名武器“青龍偃月刀”。而漢代的時候,軍隊里根本沒有長柄大刀這種武器。作者之所以用刀給關羽做武器,應該就是望后人能從其中看出破綻吧。
自古紅顏多薄命,奈何年少罪幾分?年輕漂亮又何罪之有,年輕漂亮就能成為薄命的原因?
呂布兵敗董卓余黨,從長安敗走。先后投靠袁術、袁紹、張楊,最后在張邈、陳宮的策劃下入主兗州,與曹操展開數度激烈的爭奪戰,先勝后敗,投靠徐州的劉備,屯兵小沛。趁著劉備從徐州出發攻打袁術的時候,用計奪了徐州。袁術起兵伐呂布,呂布大敗。但后曹操和劉備聯軍攻打,困守下邳。被殺。
關于貂蟬的結局:呂布死后,貂蟬被曹操帶回許昌,作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關羽屯土山約三事暫時降曹之后,曹操為了籠絡關羽之心,特賜美女十人,貂蟬便是其中一位,當關羽聽到貂蟬報出姓名之后,感其膽識,撩髯稱了一聲“好”之后,閉目不言揮手令去,貂蟬聽后,明白關羽全其名節之意,回房后遂自盡而亡。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三國演義 女性 陽剛美
《三國演義》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一系列蜂擁在三國歷史舞臺上的忠臣良將、明君賢相,他們皆是一群須眉男子,或金戈鐵馬耀武揚威于戰場之上,或心藏天機,舌戰群儒、雄辯滔滔于他國君臣之前,或海納群賢招攬四方之士,縱橫海內。須眉英雄固然在三國歷史舞臺上輝煌一世,但巾幗英雄諸如貂蟬、糜夫人、徐氏、李氏以及孫尚香、徐母等女性形象無不性情剛烈,負有氣節,深明大義,表現出了浩然正氣,令那些弱男子蒙羞。
一、女將軍――貂蟬
貂蟬,并非歷史人物,而是后人僅憑陳壽《三國志》[1]中董卓侍婢與呂布私通,因之呂布與之反目而與王允聯手除掉董卓之本事,冠“侍婢”以貂蟬之名。最早出現貂蟬名諱及其故事,是在元無名氏《三國志平話》[2]卷有“王允獻董卓貂蟬條”,記述貂蟬原是呂布失散多年的妻子,流落王允府中,后得團圓。
羅貫中吸取《三國志平話》與元雜劇中呂布與貂蟬的素材,設置了王允巧施連環計的精彩情節。貂蟬是連環計的關鍵人物,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出男子胸懷與機智靈敏的過人膽識。貂蟬受王允恩養,王允以親女待之。知王允為國事憂心忡忡、心急如焚,貂蟬頓生報恩、為主分憂之心,即刻表明心跡:“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3]知恩圖報的大義凜然,赴湯蹈火之錚錚誓詞,使得貂蟬身上的弱女子氣息驟然化為氣壯山河的雄壯之氣,這種豪邁而陽剛之氣魄唯有女中丈夫貂蟬有之。當王允說出連環計,欲以貂蟬為誘餌,離間呂布與董卓,令布殺死卓,貂蟬斬釘截鐵、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巧妙周旋于呂布和董卓之間。貂蟬一邊于呂布面前涕泣含嬌說不盡的愛慕之情,流不完的不舍之淚,其激將之法既能表達對呂布的無限愛意,又在無形中加深了呂布與董卓的矛盾;另一邊又在董卓面前撒嬌邀寵,加私通之罪于呂布,惑亂視聽,加速了董與呂的矛盾,成功離間二人。貂蟬不辱使命,皆在于其高超的演技,因而毛宗崗在《三國演義》第八回評之曰:“為西施易,為貂蟬難。西施只要哄得一個吳王;貂蟬一面要哄董卓,一面又要哄呂布,使出兩副面孔,大是不易。”[4]
二、女丈夫――糜夫人
糜夫人,糜竺之妹,乃劉備的患難夫人。《三國演義》對其著墨不多,在其遇難之前,文中有5處提到過,皆是一筆帶過,其形象極其模糊,未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糜夫人人格魅力達到極致,是在小說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劉備攜民渡江,令趙云保護其家小。糜夫人被困在亂軍之中,“抱著孩兒,左腿上著了槍,行走不得,只在前面墻缺內坐地”。[3]糜夫人抱著阿斗啼哭,其傷心并非懼死而是擔心阿斗性命。這從其對趙云的一番話見出:“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生命攸關之際,考慮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全心全意保護劉禪性命。毛宗崗對其人品大為贊揚:“阿斗乃甘夫人所生,而患難之中,糜夫人能攜持付托,勝如己出。”[4]但當趙云請求騎上馬突圍時,糜夫人理智地認為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3]毛宗崗于此批注曰:“好夫人!”[4]李贄亦有評語贊糜夫人行為乃大丈夫之所為:“夫人,夫人,丈夫,丈夫。”[5]當曹軍喊聲四起隨時將至,形勢萬分危急之時,糜夫人決然棄阿斗于地,勇敢地投枯井而死,趙云才得以輕裝上陣沖出重圍保得幼主性命。糜夫人之于救幼主之事功不可沒,毛宗崗給予高度評價:“人但知趙云不惜死以保其主,不知糜夫人不惜死以保其子。趙云固奇男子,糜夫人亦奇婦人。”[4]李贄贊曰:“好夫人,好子龍,兩丈夫也。阿斗,阿斗,人知子龍保之,安知夫人之功更偉也。”[5]鐘伯敬也稱“糜氏夫人,女中丈夫也。”[6]
三、女軍事――孫徐氏
徐氏乃孫權的弟弟丹陽太守孫翊之妻,“美而慧,極善卜《易》”。[3]“善善卜《易》”是古代軍事、謀士所具備的技能,非常人所能及。而徐氏乃一介女流,卻深得占卜之法,實謂謀士之才。孫翊“性剛好酒,常鞭撻士卒”。[3]丹陽督將媯覽、郡丞戴員常有殺翊之心,勾結孫翊從人邊洪共謀之。孫翊設宴款待諸縣令,將參會,徐氏為之卜卦,卦象大兇,勸其“勿出會客”。孫翊不聽徐氏之言,暢飲酣歡至晚將歸,在毫無防范的情況下,被從人邊洪抽刀砍死,正應了徐氏“卦象大兇,不宜外出”之卜,可見徐氏占卜之效如神,具有洞察先機的本領,毛宗崗稱其為“慧夫人”,足見其聰慧過人。及孫翊亡,媯覽見徐氏貌美,欲據為己有,以死脅迫其就范:“吾為汝夫報仇,汝當從我,不從則死。”[3]從之,貞節不保,不從則死。對此難題,徐氏溫和、而妥善答之:“夫死未幾,不忍便相從。可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后成親未遲。”[3]徐氏既不言不從,亦不立從,而是借口拖延十日,其理由合乎情理使得對方絲毫未察覺,寥寥一句話不經意間將緩兵之計運用得天衣無縫。毛宗崗批贊之道:“既不從,又不死,權變之極。”[4]徐氏泣對孫翊心腹舊將孫高、傅嬰曰:“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義。”[3]徐氏先稱贊孫、傅二人品格,次敘遭遇:“今媯、戴二賊,謀殺我夫,只歸罪邊洪,將我家資童婢盡皆分去。媯覽又欲強占妾身,妾已詐許之,以安其心。”[3]后獻計于二人:“二將軍可差人星夜報知吳侯,一面設密計以圖二賊,雪此仇辱,生死銜恩!”[3]徐氏假意從賊,家中設宴,房中設伏,誘媯覽至,一聲令下孫、傅二將躍出手刃媯賊。
徐氏殺賊雪夫仇計劃何等周密,徐氏之才可見一斑。毛宗崗為之大加贊賞:“其卜《易》則知是女先生,其用兵則是女軍事。如此奇婦人,恐不讓南陽臥龍也。”[4]《三國演義》引詩贊曰:“才節雙全世所無,奸偽一旦受摧鋤。庸臣從賊忠臣死,不及東吳女丈夫。”[3]李卓吾先生于詩后由衷地贊評道:“如徐氏權智,孔明、公瑾、孟德、仲達俱遜一籌。千古一人,萬古一人也,婦女之乎哉?”[5]毛宗崗、李贄將徐氏與諸葛亮并論甚至認為有過之而無不及,確有過獎之處,但二人都高度贊揚了徐氏的謀略,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是難能可貴的。
四、女忠臣――馬李氏
自古忠臣皆須眉,《三國演義》中的忠臣亦不乏男性,諸如諸葛亮、伍孚、丁管、伏完、馬騰、吉平、王經等忠臣。但作者在描述可歌可泣的大丈夫為國盡忠之余,著力刻畫了一位不讓須眉的女忠臣,即江油守將馬邈之妻李氏。李氏見馬邈不以軍情為重,耽于酒色,責問之:“屢聞邊情甚急,將軍全無憂色,何也?”[3]馬邈的理由是軍事決于姜維,于己無干。李氏馬上反駁說:“雖然如此,將軍所守城池不為不重。”[3]李氏一語道出了江油作為成都屏障的戰略地位,其卓越見識躍然紙上,同時自然流露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意識,這一點遠遠讓須眉男子馬邈汗顏。馬邈說出蜀國將亡,魏兵一至,自己將率眾投降的打算時,李氏怒斥之曰:“汝為男子,先懷不忠不義之心,枉受國家爵祿,吾有何面目與汝相見耶!”[3]李漁閱讀至此評論道:“點染出此婦,便抹殺許多不忠不義不孝男子。警醒之極。”[7]鐘伯敬先生稱之為“偉丈夫,奇男子也。”[6]
馬邈出城投降魏將鄧艾,李氏自縊身亡,以死表明對自己國家的忠心。《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引后人詩贊頌李氏:“后主昏迷漢祚顛,天差鄧艾取西川。可憐巴蜀多名將,不及江油李氏賢。”毛宗崗將夏侯女的忠貞與李氏的愛國做了精當的比較:“夏侯之女,但知有夫婦;馬邈之妻獨知有君臣,其節義更勝夏侯女矣。”[4]由此可見,李氏不僅是位賢妻,更是一位關心國事,反對投降賣國的“偉丈夫,奇男子。”
五、結語
《三國演義》盡情謳歌了貂蟬、糜夫人、徐氏、李氏等四位可堪與男子相媲美的才能與氣魄。孫尚香的性情剛烈、做事果斷的男子胸襟,吳國太摒棄眾議嫁女于劉備的遠見卓識,徐母(徐庶之母)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夏侯女不嫁二夫的忠貞不移等等女性形象氣質皆充滿了至剛至勇之氣,即真丈夫本色。羅貫中對女性的贊美,彰顯其陽剛美,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囿于作者的創作意圖,或如貂蟬、糜夫人、李氏的行為受到忠義思想的支配,為了盡忠才付諸行動;或如徐母、吳國太、孫尚香是“尊劉貶曹”思想的傳聲筒;夏侯女誓死不嫁二夫之感人行為,是封建社會夫為婦綱的倫理道德的集中體現。
總而言之,羅貫中一方面彰顯了女性才智與思想,贊揚她們男人般的智勇與胸襟,體現了女性自我價值,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無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作者終究不能超越階級立場,筆下的女性的陽剛之氣與大智大勇之舉始終是以忠義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為準繩,這使其行為具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
參考文獻
[1] 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 三國志平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
[3] 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
[4] 羅貫中著,毛宗崗評.三國演義[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 羅貫中著,李贄批評.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M].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6] 羅貫中著,鐘伯敬批評.鐘伯敬先生批評三國志演義[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0.
典韋的技能經過官方多次調整加強之后,讓典韋非常適合成為打野英雄,擊殺一個敵人或者是有一個助攻都會永久加12點攻擊力,最高可以疊加20層被,一共加240點攻擊力。使得典韋對敵方非常具有威懾力!大招向指定目標發起跳斬造成真實傷害和50%減速,持續3秒,同時強化自身,5秒內所有傷害將附帶真實傷害!在游戲后期的典韋只要命中敵人往往能在短短幾秒內將其擊殺。
2、貂蟬,真實傷害技能:被動-語花印
貂蟬在四級前是非常弱勢的,而且還有點脆,然而當貂蟬升至四級之后并有藍霸服加身時,貂蟬的強勢期就到來了。貂蟬的主要傷害來源來自被動的真實傷害效果,技能命中敵人疊加印記,疊滿四層后,回復生命值,并對敵人造成真實傷害和90%的減速,配合大招能夠更加快速的疊加印記。
3、呂布,真實傷害技能:被動-饕餮血統、一技能-方天畫斬
呂布又稱戰神,這戰神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在游戲中,呂布的傷害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被動效果讓呂布攻擊的更遠,附魔狀態下方天畫戟會造成真實傷害和回復效果。不要小瞧了這個被動效果,全攻擊裝的呂布一個普攻就可能要你的命。同時,只要二技能吸到敵人,呂布的一技能也能觸發真實傷害效果,而且技能CD時間也短,能抗能打能加血,在團戰中可以發揮出最大的輸出能力,這也是呂布比較克制那些依賴護盾的英雄的原因。
4、張良,真實傷害技能:被動-言靈·咒印
張良的技能傷害都非常高,而且控制技能非常無解,大招更是無人能破,這也是張良在重大賽事中頻頻出場的原因。張良給敵人造成真實傷害的技能是其被動,1.5秒時間內對目標待續造成傷害的將進入“連續攻擊狀態”,持續1.2秒之后傷害會附帶額外真實傷害!對脆皮型英雄傷害效果更明顯。
5、哪吒,真實傷害技能:被動-赤練火種
作為一個腳踩風火輪在天上飛來飛去的英雄,哪吒的誕生改變了王者榮耀中支援隊友或者擊殺殘血英雄的方式。強大的支援能力和收割能力讓對面的敵人更是聞風喪膽,哪吒的真實傷害的來源于其被動技能赤練火種提供的,大招鎖定敵人后,對目標造成傷害或控制效果時會對目標造成3秒的真實傷害,并減少目標25%的生命回復效果。
6、夏侯惇,真實傷害技能:二技能-龍卷閃
夏侯惇作為戰士英雄是非常強勢的,不僅控制技能多而且本身傷害還高,還有位移,在團戰中夏侯惇可進可退,是個非常靈活的戰士。夏侯惇的真實傷害來源于二技能龍卷閃,釋放技能后造成范圍傷害,并獲得高額護盾,之后三次普攻將附帶真實傷害效果,每次攻擊減少1秒不羈之刃的冷卻時間。在戰斗中能抗能打,對敵人的威脅不可忽視!
7、楊戩,真實傷害技能:二技能-虛妄破滅
楊戩在王者榮耀中一直是邊路戰神,楊戩的大招有著超強的回血能力,續航能力強,這也是很多玩家喜歡楊戩在一個原因。楊戩的二技能是帶有真實傷害的,在釋放完技能后,向指定區域橫掃造成范圍傷害降低敵方50%移速,持續2秒,若目標生命值百分比高于自身則會被眩暈1秒,命中目標后5秒內普攻將附帶真實傷害!
8、馬可波羅,真實傷害技能:被動-連鎖反應
如果不是侯寶林的提醒,“劉備摔子”本來是有望榮登榜首的。
有一點幾乎是三國迷所公認的,阿斗的低能與童年的遭遇有著很大的聯系。大家想一下,不到一歲的小孩,被虎將裹在懷里,左沖又突,估計早已被震暈過去。如趙云所說,“適才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好不容易逃脫曹軍的魔爪,回到父親的懷抱,卻又被“擲之于地”。
太殘忍!太殘忍!莫說是一個睡夢中的嬰兒,就是一個大人被抬起來毫無防備地摔一下,估計也得腦震蕩。后人更是加油添醋地寫道,“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聽說國內拍《三國》,真想知道劉備是怎么摔的。我想“擲馬前”的可能性還是不大。劉備為了表示對趙云的愛惜,多半是半彎著腰從趙云手中接過阿斗,然后“擲之于地”,而不會是騎在馬上接過阿斗“擲馬前”,那也太夸張了!
我小時候就好奇,中國歷史上的奸雄這么多,為什么偏偏只有劉備摔過兒子?按理講,這一招蠻靈的。劉備一句話“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換來趙云的“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在政治人物看來,或許還是挺劃算的。前提是兒子“毫發無傷”(是否摔笨了在古代是很難看出來的)。
侯寶林一語道破天機,“你想想劉備長的什么樣?”想摔孩子?可以!只要你“雙手過膝”,大膽地摔吧!
(二)孫權嫁妹
按理說,三國政治婚姻多如牛毛,孫權嫁妹本是排不上號的。然而如果與王允的“連環計”放在一起比較,孫權的行為就很黑了。
“美人計”成功的關鍵是“美人”的配合。司徒王允畢竟經驗豐富,為了計策的實施,他“納貂蟬于地,叩頭便拜”,然后又是“淚如泉涌”,又是大戴高帽,最后令貂蟬說出“妾若不報大義,死于萬刃之下”的豪言壯語。
按理說,貂蟬不過是王允的養女,而孫令香是孫權的親妹妹(雖則同父異母,但母親是親姐妹)。如果孫權像王允一樣說出“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等熱血沸騰的話,以孫令香小姐“女中丈夫”的性格,十之八九能配合孫權的行動。
孫權沒有充分利用骨肉親情,反而是劉備抓住孫小姐“深明大義”這一點,連哭帶騙,令孫小姐說出“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等等肉麻的話語,最后逃之夭夭。孫權在隱瞞、利用、欺騙各種手段付諸東流后,開始惡狠狠地追殺,下的命令連忠心耿耿的部下也不敢執行。孫權“沖天之怒”,“將這口劍去取吾妹并劉備頭來!違令者斬!”心腸之狠,鮮有人及。
即使這樣,當孫權再一次欺騙妹妹,謊稱吳國太病危,孫令香立刻不計前嫌地回到娘家。這一次她徹底失望了,終于在彝陵之戰后為劉備殉情而死。老幺將在《大話三國之周瑜娶親》、《大話三國之劉備娶親》中檢索孫小姐一生的感情經歷。
(三)劉備拋妻
劉備這主或許是三國里的“老黑”,最黑的五件事有四件是與他有關的。
劉備對部下不錯,史書記載他先后與關羽、張飛、趙云、諸葛亮“食則同桌,寢則同床”,簡直有同性戀的傾向。帶兵打仗的時候,卻經常把老婆丟下不管,與呂布有天壤之別。
劉備有一名言,“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劉備說這話時第一次丟了老婆。當時劉備把老婆托付給張飛,結果張飛喝醉了,就被呂布搶了城池。想來當時貂蟬年方二十三,呂布的眼中或許還看不上甘、糜二夫人,所以呂布把二夫人據說是毫發無傷地還給了劉備。
第二次大家很熟悉了,就是劉備與曹操打仗,打輸自個跑了。結果關羽及甘、糜二夫人都到了曹操的手下。據說關羽特正直,“朋友妻、不可欺”,曹操再怎么“成全”也沒有對二嫂產生邪念。野史說關羽此時正在和貂蟬火熱。當時貂蟬依然美貌,既然關羽繼承了呂布的赤兔馬,以他這樣的旺盛精力和堂堂儀表估計是不會放過貂蟬的。后來也許貂蟬香銷玉殞了,關羽耐不住寂寞,擔心與二嫂日久生亂,所以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把二嫂毫發無傷地還給了劉備
第三次也很有名,就是長坂坡一戰,劉備摔阿斗的那一次。趙云七進七出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卻沒能救出阿斗的母親糜夫人。劉備對自己的兒子摔了也不大心疼,對自己的老婆死了也不大在乎,一心只討好部下,真可謂亂世之“英雄”。
(四)曹操借頭
既然論“英雄”,怎么會沒有曹操呢?
曹操的故事很多。如果要列“三國里最黑的二十件事”,曹操或許能包攬一半。裝頭風騙叔父,夢中殺侍衛,借刀殺彌衡,斷發取民心,望梅止渴等等,都是其詭計多端的代表。其中以“曹操借頭”最為經典。
那是在攻打袁術的時候,部隊缺糧,糧官來請示曹操。曹操說,可以先用小碗分發,以應一時之急。糧官說,如果士兵抱怨的話,怎么辦?曹操回答,我自有辦法。果然晚上軍營里怨聲四起,“皆言丞相欺眾”。
曹操于是偷偷地把糧官叫來,說要向他借件東西,穩定軍心,希望糧官不要吝嗇。糧官于是問,“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說要借他的頭示眾。糧官爭辯,“我實無罪!”曹操說,我也知道你沒有過錯,但不殺你,部隊就會造反;你死后,我會善待你的家屬,你就放心地去吧。然后立刻斬首示眾,貼出布告:糧官故意用小碗,盜竊軍糧,已正軍法。終于把軍心穩了下來。
這就是所謂“英雄”。
(五)最后是三國“第一黑人”,食人族獵戶劉安。
此君為了討好素昧平生空名在外的流浪諸侯,當然還是劉備,把他的妻子殺了給劉備吃。中國史書上殺妻的有不少,最有名的當屬“吳起殺妻求將”。吳起殺妻已經相當黑了,但出發點是為了避嫌,而劉安殺妻的動機實在值得懷疑。
要說真的崇拜劉備吧,像介子推一樣割自己身上的肉給劉備吃嘛!當時虎背熊腰的關羽、張飛也不在場,劉備和書生孫乾兩人的飯量會有多大?割個大腿夠吃了吧(當然也是不對的),犯得著殺人嗎?如書中所寫,“一婦人殺于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可見劉備吃了只胳膊,剩下的估計是劉安自己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