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書香校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沙中心學校創辦于1952年,地處清太子太傅雷鋐的故里,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幾年,學校根據寧化縣教育局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指導與實施要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讓學校充滿生命活力”的辦學理念,扎實開展“創建書香校園,促進內涵發展”工作,擴大師生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積極營造“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大閱讀氛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優化閱讀環境
1.2014年,福建日報社和擔當者行動團隊共同發起的“書香飄進農村校,班班有個圖書角”二期項目走進我校,捐建了18個班級圖書角,為每個班配備1個專用書架及70本圖書,共精選優質圖書1260冊。為大閱讀活動奠定了基礎。
2.全天候開放的陽光書吧、班級書吧,讓學生課余時間可隨時閱讀。到處都是書,隨手拈來,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學生自主管理書吧
培養誠信少年。書吧由學生自己輪流“經營”,早自習前把書搬到書架上,晚自習前把書放回圖書室,大家自覺維護好書吧的紀律、衛生和閱讀秩序。
3.綜合樓
50米走廊改造成書香校園長廊,各式各樣的書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書籍,墻面4塊展板張貼著“讀書心得、好書推薦、”等,
4.校園文化布置處處彰顯“書香”味:分布在樓道、德育墻、宣傳欄的“紅色、客家、心健、茶之韻等主題文化充溢著“書香”。
精心設計“校園書畫專欄”,記錄學生書法與繪畫的成就,為校園增添書香氣息。
開展系列活動
1.好書交換。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書籍拿到學校,充實班級圖書角。班級之間采用好書交換,實現圖書資源共享,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2.自主讀書。打鐵還得自身硬。為提高教師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性,學校鼓勵師生一起閱讀,交流閱讀心得,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閱讀。立足各自實際,老師們的教案中都備有“學期閱讀書目”、“閱讀心得”、“讀書有感”等內容。學校定期開展教師及師生讀書交流活動。提倡個性閱讀,初步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簡單讀書方法。師生積極撰寫讀書筆記,讓讀書筆記成為師生精神家園。
3.晨誦夕讀。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三十分鐘的閱讀時間。晨誦,1-2年級,全文誦讀《弟子規》;3-4年級全文誦讀《論語》;5-6年級選誦《大學》、《中庸》、《老子》等經典章句。通過誦讀經典名著,使學生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尋找到生活的榜樣,也讓中華傳統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4.親子共讀。每周三晚上我校電子閱覽室全面開放1小時,讓學生和家長使用。家長跟孩子們可以一起上網查資料,解決難題,把電腦上的好書下載到手機上看(推薦教育孩子的書籍,考級書等)
5.閱讀考級。借助“
悅訊”這個網絡平臺,開展學生閱讀考級活動,結合實際情況,網絡閱讀考級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集中在計算機教室考試,從實踐情況來看,學生讀了8本書左右開始上機考試,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月底,每學期一個班級只需集中組織4次左右考試。通過同年級平行班數據比較,就能看出班級閱讀活動開展情況的真實水平。第二種是開放考試權限,讓學生自己在家中考試。限定開放考試時間,規定學生每周星期天晚上七點,開放一個小時考級,其次,要保證閱讀時間。不要讓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而盲目考試,或者沒有充分閱讀就開始考試。
6.主題活動:①班級層面:“爭創最愛閱讀班級”主題班會活動,“我閱讀、我快樂、我成長”講故事比賽,經典名言書簽設計比賽,精神代代傳朗誦會,“讀國學經典,做博學少年”演講比賽,“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在閱讀中快樂成長”讀書小報制作比賽,“我與好書”征文比賽。②學校層面。“寫讀(觀)后感”系列征文活動;“好書伴我成長”演講比賽;“古詩詞美文誦讀”比賽;優秀讀書筆記評比;手抄報評比活動;把讀、寫、說、演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體驗閱讀的快樂與成功。
7.閱讀之星:制定大閱讀考評細則,提高閱讀的實效性,形成序列化活動推進策略。每個月進行學生閱讀考級,評出每月“閱讀之星”。
搭建閱讀平臺
1.圖書室:生均40冊圖書,存書2.6萬冊。每學期借閱圖書師生2萬余冊。實現網絡一體化的圖書管理,為學生提供基于互聯網絡的圖書室數據查詢、新書推薦、圖書預覽、圖書預借、圖書續借服務,讓計算機管理軟件代替傳統的手工操作,促進了圖書管理的系統化、自動化、規范化。
2.電子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共安裝50臺平板電腦,連接學校wifi,通過互聯網進入到各種資源庫,電子閱覽室面向全體師生,方便師生查找資料,上網閱讀。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從而大大擴展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范圍。
3.夢想教室:“夢想中心”是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在我校捐建一所標準化多媒體教室,包括配置圖書、電腦,利用互聯網、大屏幕、自由組合式閱讀桌等硬件,推動學校老師開展素質教育的“夢想課程”。
4.繪本教室:從圖畫入門簡潔明了,通過聽、說、讀、寫、畫、演的方法,孩子感受到讀書的快樂。
5.電子云盤:在學校公用360云盤中,開辟優質電子圖書文件夾,管理員負責對電子圖書資源進行存儲、篩選、管理、共享等。定期更新優質電子圖書資源,把最新最好的電子圖書資源及時上傳至圖書文件夾中,村校教學點就可以打開云盤,一睹為快。通過這種簡單、快捷的操作,解決了村教學點圖書資源缺乏的問題,進一步加快大閱讀網絡建設進程。
我對書里舍己為人的英雄深深敬畏著,發自內心痛恨那些卑鄙無恥的壞蛋。從書中,我讀到了勤勞、善良與正義,也讀到了歷史的興衰與人間的不平。書是熏陶,是感染,更是教誨。我常常在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里遨游著,那種感覺仿佛久旱逢雨,又像大壩泄洪,滔滔而下,心里產生了一種無比的快活感。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古往今來,是古今中外人們一直崇尚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漫游書海,你可以領略世間美景;暢游書海,你可以回味人生的滄桑歲月。書籍賦予我們知識,我們只有多讀書,才能增長見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不能讀死書,要實踐。書中對人事、對自然的描繪,只有親身閱歷,才能有所感悟。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對子女的讀書建議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多少名人是把讀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才有了輝煌的成就。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讀書能讓我們增長學問,但凡是遇到書中的困惑,我們應當學會“問”。問,并不代表笨,反而卻代表好學。讀書要有智慧地讀,光學不問等于零。孔子圣人也推崇“不恥下問”,我們則又何如?善于問的人,是明智的,我們要學習古賢人。
在我美麗而又爛漫的校園里,走到哪都可以聽到同學們響亮的讀書聲,宛如著名的音樂學家貝多芬彈奏出一曲安詳的安眠曲一樣如癡如醉,難道這就是書香?把那優美的文章或一些動人的故事,交給我們的廣播員,讓他們用那動聽悅耳的聲音傳播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難道這就是書香?那我愿意去吮吸這樣的書香,只有這樣,我才會翩翩起舞,我才能無憂無慮。
我認為,書籍能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能把明晰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深深的刻在心頭。總之,閱讀是快樂的。
有一次,老師讓同學們在圖書館里進行一次尋寶活動,同學們都產生疑問:“圖書館有什么好藏的?”我們進入了圖書館里,老師和藹地說:“寶藏就藏在書里,你們快去尋找吧!”同學們紛紛行動了起來。幾分鐘過后,大家再次產生了疑問:“哪里有寶?老師不會在忽悠人吧?”小明卻搶著說:“老師說有寶就有寶,我們還是花時間去尋找吧。”大家再次行動起來。幾十分鐘過后,同學們竟一個個沉醉在書中,我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寶,是指書中的知識。我看了看老師,老師卻微微一笑。看到同學們如此的陶醉,我竟不禁也沉醉在書中,因為我本就不是個愛看書的孩子。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醉在書里,好似做到了自己喜歡做的夢,不愿意被吵醒,就算被吵醒了,也愿意重做一遍。老師大喊也無反應,直到第二節上課,老師才把我們嚴厲地吹回教室。
一、加強組織,規范管理
讀書活動在東方紅小學已開展多年,學校成立了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王坤校長任組長負主要責任,執行組長:、那桂石。副組長:張翔藝、鄂秀春。組員:姜天鵬、邢迎輝、蔡貴賢、尹國麗、李永、蔡波。具體指導、安排教師、學生的讀書活動。校內各個班級均有閱讀組織,班主任、語文教師負主要責任,同時選威信高、負責任、有較強組織能力的學生任讀書活動組織委員。學校把師生讀書活動作為推行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校特色形成的一項重要舉措,切實加強了對師生讀書活動的組織、實施,并把此項活動納入常規工作,進行分級管理,明確職責。
二、加大投資,硬件保障
為保證師生讀書活動的順利進行,2003年秋,在資金非常短缺的情況下,投資9萬余元購置了高規格的書架、報架、閱覽桌,從新接層的教學樓中劃出300平方米的面積,建成了高標準的圖書室、教工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及電子閱覽室。近年來,學校又投資100多萬元為每個班級及專用教室添置了多媒體操作平臺、液晶投影儀、實物投影儀,為教師辦公室更新了電腦,校園網正式開通后,與城域網連接,為師生構建讀書交流平臺。網絡相連,信息相通,讓師生的目光投得更遠。
我校為推動學生讀書活動廣泛、深入開展,要求各班級在教室的統一位置上設立圖書角,學校為此投資6000余元,統一制作鋁合金書架,供班級存放圖書。學校每年投資萬余元購置精品圖書供師生閱讀。每年寒、暑假前后,校長親自帶領圖書管理員、閱讀教師到沈陽各大書店選購圖書。這些圖書內容健康、裝幀精美,雖價格不菲,但品位高雅,深受師生喜愛。
三、開展宣傳,營造氛圍
為了讓師生共建書香校園,同享讀書之樂,學校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書香長廊、紅領巾廣播站、校園電視臺、文學社活動、東方紅周報等平臺大力宣傳讀書。校園、走廊、教室張貼或懸掛著讀書活動標語、名人名言,力爭做到讓學校的每塊墻壁都會說話,讓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書香,讓每一個孩子隨手能拿到書,隨時有書讀,讓他們每天在這樣的閱讀中生活。學生們走進校園猶如進入知識的百花園,隨時隨地汲取到知識的營養,對學生的教育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四、活動精彩,效果顯著
提升教師讀書素養,做學生讀書典范。讓教師親近書,以書為伴,在書香的熏陶中成長,一直是我校助推教師成長的第一要務。我校做了如下工作:1.向教師推薦讀物。每年年初,學校按照慣例,依然向教師推薦了閱讀書目,如《論語》、《學記》、《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多元智能理論》、《玫瑰與教育》、《優秀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我就是數學》、《和青年校長的談話》、《誰動了我的奶酪》等報刊雜志。2.提倡寫讀書筆記,有布置、有檢查、有評比。“不動筆墨不讀書”是讀書應該培養和堅持的良好習慣,這一習慣對成年人學習尤為重要。學校為全體教師配備一本讀書筆記本,倡導教師在讀書時堅持寫讀書筆記,每學期至少記下一萬字。讀書筆記可以是對讀書內容的摘錄,也可以是自己閱讀后生發的體會和感悟性的文字。
五、豐富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未成年人生活閱歷不夠豐富,他們對人生、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來自于成年人的教誨,但以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會讓讀書漸漸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1.保證讀書時間。上好閱覽課:開齊閱覽課,配備專任閱讀課教師。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型的具體化。課外閱讀指導課的課型的內容主題化。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方法可行性化。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成果展示的多樣化。課外閱讀的成果展示將不拘泥于一種形式,不同年級不同的閱讀程度,選擇不同的展示形式。上好晨讀課:學校20年來一直將每天早晨學生到校后到正式上課前的20分鐘,定為學生的晨讀時間。在這20分鐘里,學生自由地閱讀課外讀物(一年級由教師為學生朗讀),教師不得講課,不得要求學生預習或寫作業。星期五早晨的20分鐘,是學生讀書展示時間,各班級通過好書介紹、談讀書體會、新聞袋袋褲、朗讀或背誦優美詩文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讀書成果。學校還倡導每個學生每日讀書半小時,將讀書所得記錄在學校自制的日記本中讀書摘抄(收獲)一欄內。
2.設立讀書節。4月2日是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誕辰
(下轉第209頁)
(上接第208頁)
關鍵詞:讀書;學生;書香校園
近年來,學校確立了“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著力營造了以“崇德博觀”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把“有效閱讀”作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全方位引領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營造氛圍,讓校園溢滿書香
1.走進校園,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綠樹環繞下寫有“崇德博觀、開卷有益”的景觀書,教學樓前兩個似“翻開的書”形與一個“展開的畫卷”狀的大花壇及花壇間分布著的五塊醒目“成語石”,樓門口“我讀書!我快樂!”……每天我們用電子屏幕,播放著一條條讀書宣言。讓師生感受經典、領略精華、潤德無聲。
2.走廊文化以“愛國、修德、善學、發展”為核心,一樓有專題讀書活動展示板;二樓回廊西側是開放的閱覽場所,東側是讀書交換空間,樓梁上方的英語單詞、名詩佳句,以及樓梯上的宣傳標語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浸潤在書香里,感受閱讀的快樂。
二、引領閱讀,讓學生書山有路
1.建立組織,讓閱讀有引領
我們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書香校園”領導小組,將創建“書香校園”活動列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整體規劃,每學期制訂工作計劃,成立師生讀書活動組織,結合學校實際提出讀書主題是“讓讀書成為習慣”,讀書口號是“書香溢滿校園,閱讀點亮人生”。
2.設立課程,讓閱讀有時間
為了保證閱讀時間,學校安排了美文早讀,時間是7:40~8:00。一至三年級每周一節讀書課,由專人授課,我們還設立了全校師生閱讀時間,每周五第七節課,在這一節課當中,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要進行讀書,記錄讀書筆記。學校定期開展老師、學生讀書交流沙龍活動、讀書筆記展覽活動,確保了師生讀書有時間,交流有平臺。
3.編寫教材,讓閱讀有拓展
我校于2012年組織教師編寫了《國學經典伴我行》兩本校本教材,2015年7月有組織教師編寫了三本《日有所誦》校本教材,內容涉及:古詩詞、經典詩文、兒童校園詩篇等,很好地拓展了孩子們的語文視野和語文思維。在早讀和課前讀、課后讀時間,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相長,校本教材成了學生積累國學知識的助學寶典。
4.言傳身教,讓閱讀有方向
學校規定每學期教師讀一本好書,完成40篇讀書筆記,《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第56號教室的奇跡》《欣賞你的學生》《做最好的老師》《不做教書匠》等教育專著教師均已閱讀,每位教師在學校統一編制的讀書筆記上書寫了150余篇學習體會,書中的好思想、好方法滲透著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以其強大的感染力影響著全校教師。
5.建立班級圖書角,讓閱讀有保障
班級圖書角的書,學生根據學校推薦的書目,在班主任老師的統一調配下自由購買,做到了每個班都有推薦的書目,讓好書在班級間傳遞,讓學生能花最少的錢讀最多的書。學校每學期開學對班級圖書角進行檢查評比,每學期都開展學生讀書筆記展、讀書交流會、讀書小明星評選、班級圖書管理員評選等活動,保證班級的圖書角能發揮最大的作用,讓學生時時沐浴書香、刻刻接收德道。
三.開展活動,讓閱讀有快樂
1.每年的讀書節,讓學生盡情享受閱讀、分享快樂
第四屆“書香滿園”讀書節,高年級學生誦讀精美的詩篇,低年級學生表演了詩詞課本劇。學生滿懷深情的朗誦和小學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讓我們至今難以忘懷。
第九屆“書香潤澤童心,閱讀伴我成長”讀書節開幕式上,隋穎老師的配樂朗誦朱自清的《匆匆》讓我們至今回味無窮,期間我們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書簽制作、讀書手抄報比賽,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頌祖國朗誦賽,優秀讀后感評比,讓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
2.各年級、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快樂閱讀
班級是學生閱讀的主要陣地,為此個個班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在低年級孫維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古詩韻律操誦讀活動;隋穎老師班級的《鼓風詩韻》,詩與鼓的相融以沫,博得學生陣陣掌聲;王聰老師班級學生的《少年中國說》,鏗鏘有力,鼓舞人心;王迎春老師組織的《經典誦讀》活動,榮獲了全市美文誦讀二等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
3.書香班級評比,讓學生體驗閱讀是一種責任
每個學年,學校都會組織一次書香班級評比活動。每個年級評出一個書香班級,獲得書香班級稱號的班級,學校將在每學期開學典禮上進行隆重表彰,授予“書香班級”標志牌。學校對書香班級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給予適當獎勵,從而讓學生體驗閱讀是一種責任。
4.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在閱讀中凝結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