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股上市公告

      新股上市公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股上市公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股上市公告

      新股上市公告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新技術 管理層持股 公司績效 對策

      與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高新技術密集、高投入與高產出、高風險和高發展速度的特點。相應地,這些以知識和技術為主導要素的新型公司和以實物資本為主導要素的傳統公司在公司治理方式上也存在著差異。基于高新技術上市公司,探討管理層持股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正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一、文獻回顧

      Jensen和Meckling(1976)認為,在公司的委托關系中,隨著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他們須支付大部分背離價值最大化的成本,管理者和外部股東雙方的利益將會趨同。Weston(1979)進一步指出,管理者有動力通過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業績來換取個人財富的增加。地位防御假說則認為兩者負相關,Demsetz(1983)研究得出,公司管理者一旦擁有對企業的絕對表決權時,“經濟人”的思想會促使他們采取一系列手段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

      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國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也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研究了股權結構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于東智(2001)分析表明,高管人員持有一定份額的公司股票,可以使公司管理層的短期利益與公司的長期利益保持一致,從而提高公司績效。駱銘民(2005)指出內部人持股作為一種激勵機制,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白俊等(2008)指出,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經營者持股比例偏低,經營者股權的治理效應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經營者持股與公司業績關系不顯著。

      二、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擇

      結合中國證監會的行業分類方式,本文選擇電子信息業、生物制藥業上市公司為總樣本。經過篩選,最后用于實證研究的公司樣本總量為167家。研究年度為2009、2010、2011年,樣本總容量為501個觀測值。

      (二)變量設計

      本文研究的變量包括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三大類。被解釋變量,反映了公司的經營效果,選用總資產凈利潤率(ROA)代表公司盈利能力,用市凈率(MBR)代表公司價值的市場表現;解釋變量即公司管理層持股變量,選取年報公布的管理層所持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為了控制公司的其他特征可能對績效造成的影響,引入以下幾個控制變量:(1)財務杠桿DAR,以資產負債率來表示;(2)成長機會GROW,以凈利潤增長率表示;(3)公司規模SIZE,以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作為公司規模的衡量指標。

      (三)實證結果及解釋

      構造如下的模型:

      ROA(MAR)=β0+β1MSR+β2DAR+β3GROW+

      β4SIZE+μ

      用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兩個績效指標的回歸結果存在較大區別:當以ROA作為公司績效的衡量指標時,僅有SIZE指標系數的t參量通過了在1%置信水平上的檢驗;當采用MAR作為公司績效的衡量指標時,DAR、GROW和SIZE的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SIZE和GROW與兩個績效指標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DAR與ROA和MSR指標存在較弱的負相關關系。進一步考察回歸分析結果發現,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MSR對MAR有正面影響,但這種影響在統計上十分微弱,MSR對ROA甚至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三、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以我國高新技術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了管理層持股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研究發現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水平之間缺乏相關性,甚至對公司盈利能力是有負面影響。管理層持股在西方國家已成為激勵高管人員的重要方式,但在我國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激勵效果。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員持股比例偏低、持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以及股票市場缺乏效率等幾個方面。因而,有必要對上市公司經營者持股的制度進行創新,進一步加強管理層的股權激勵。

      在高新技術公司里,作為人的企業管理者和經營人員往往是知識的真正擁有者。為了加強管理人員的歸屬感和責任心,在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股權激勵機制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股票期權以期權的形式讓企業經營者獲得了企業剩余索取權,將經營者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緊密地捆在一起,這樣經營者能夠和所有者共同分享工作帶來的財富增加,這是對經營者人力資本價值最大的肯定。同時,作為經營者,為了獲得更多的期權收益,其必須關注公司盈利能力或市場表現,這就使得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目標一致。如此,不僅減少了監督成本也避免了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問題。一旦經營者個人收益成為公司長期利潤增長的函數,經營者就不僅要關心公司的現在經營狀況目標,而且更要關心公司的未來經營成長目標。

      參考文獻

      [1]Alans.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on Corporate Operating perform anc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7(03):1771-1794.

      新股上市公告范文第2篇

      羅悅(1992―),女,漢族,湖南益陽人,學生,會計學碩士,湘潭大學商學院。

      摘 要:利用事件研究法,選取2013年我國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件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在定向增發前后10天的股票超額收益。研究發現,我國房地產公司定向增發公告日前3天即開始顯現顯著的正向股價效應,表明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信息被提前泄露。公告日后,累積超額收益呈下降趨勢。

      關鍵詞: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價效應

      一、引言

      隨著2006年5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對定向發行股票的發行條件,發行程序等做出明確規范,我國定向增發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定向增發已成為我國證券市場最主要的股權再融資手段,究其原因在于發行成本低,門檻低。而自2005年以來,國家通過一系列的金融和稅收政策加強了對房地產企業的監管和調控,作為高投資行業,房地產公司普遍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而定向增發無疑為其提供了最好的融資途徑,房地產業已成為我國定向增發市場的第三大行業。現有研究大多把全部行業作為一個整體,鮮有針對某一行業。考慮到投資者對不同行業的態度不同,股價效應可能不會完全相同。因此,房地產行業定向增發會引起資本市場的什么反應,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文獻回顧

      國外學者對定向增發最早進行了實證研究。(Wruck,1989;Hertzel and Smith,1993)對美國公司的實證研究都表明上市公司在私募發行前后,投資者都會獲得正的累計超額收益。大部分學者對美國上市公司私募發行進行實證研究后,都得出了一致的結論。

      雖然我國定向增發的研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章衛東(2007)以2005年5月1日到2007年3月31日宣告定向增發預案公告的A股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了其定向增發及定向增發新股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宣告效應,研究發現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比公開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好,同時上市公司通過向控股股東及其關聯股東定向增發新股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的宣告效應要好于向其它股東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這一結論從市場反應的角度解釋了我國公司為什么偏好定向增發進行融資。隨后,章衛東(2008)將定向增發對象分類為全部向控股股東及關聯股東定向增發新股,一部分向控股股東及關聯股東定向增發,另一部分向非關聯股東定向增發新股,以及全部向非關聯股東定向增發新股三種類型,結果表明,無論何種類型的頂向增發,定向增發都具有正的宣告效應。賈鋼、李婉麗(2009)研究了控股股東利用定向增發實現整體一市的短期市場效應,結果表明定向增發具有顯著為正的財富效應,并且控股股東認購的股份越多,所持股份比例在增發前后變化越大,這種財富效應越強。

      三、研究設計

      事件研究法是一種統計學方法,用來研究某一事件的發生對股價波動的影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來研究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件對其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

      定向增發的流程一般先是公司內部討論,通過董事會預案公告,預案上報股東大會批準后,股東大會公告,然后申請證監會核準通過后,審核通過公告,最后發行上市公告。普通投資者首次獲取定向增發信息的日期是董事會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告日。本文以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告日為事件日(t=0),若事件日休市,以下一交易日為事件日。窗口期設定為預案公告日前后各10個交易日,即(-10,10)。

      個股日收益率計算公式為Ri,t=(Pi,t-Pi,t-1)/Pi,t-1,其中Pi,t為個股i在t日的收盤價,并經過分紅與再投資調整。本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滬深300指數作為市場綜合指數。指數日收益率計算公式為Rm,t=(Pm,t-Pm,t-1)/Pm,t-1,其中Pm為滬深300指數在t日的收盤價。

      ARi,t=Ri,t-E(Ri,t),t=(-10.-9…,10),其中ARi,t為個股i在t日的超額回報率,E(Ri,t)為個股在t日的預期收益率。估計預期收益率的模型通常有市場調整模型,常量均值模型,單因素模型,二因素模型及三因素模型。現有研究已表明,各個模型計算的預期收益率結果相差不大,本文采用市場調整模型來估計個股的日收益率,即E(Ri,t)=Rm,t。

      計算出個股超額收益率,所有樣本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與平均累計超額收益率CAR便可確定。由于AAR與CAR都假設符合標準正態分布,即若AAR與CAR通過了T檢驗,就表明,定向增發公告對股價產生了影響。

      選取2013年我國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剔除窗口期停牌樣本,(-20.20)期間公告其他重大事項樣本,數據缺失樣本,最終得到13個樣本。個股及指數收益率數據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預案公告來自于相關財經網站。使用SPSS對數據進行處理。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由上圖可知,AAR值從-10日到-4日正負交錯,-10日為正值,-9日開始步入負值,-8日繼續減小,-7日重新為正,-6日轉為負值,-5日又轉為正值,-4日重新下降到0值以下,統計結果顯示(-10,-4)期間AAR的T值為-0.811,雙側Sig等于0.448,未通過假設檢驗。表明,(-10,-4)期間股價波動正常。從-3日開始,AAR猛然增加到1.94%,增幅達246%,-2日又忽然降低,但為正值,-1日增加后,到達0.198%的最高點,經過小幅回落后,0日變為1.57%。(-3,0)期間AAR值T檢驗結果為3.332,雙側Sig值為0.045,在5%水平下顯著,通過了假設檢驗。表明,定向增發公告前三天存在顯著的正股價效應,即定向增發信息在宣告日之前已提前被泄露。1日大幅下降到-1.75%的最低點,2日到10日趨于穩定,表明定向增發公告日后,市場開始消化這一事件,中和宣告前的超額收益,促使股價趨于正常。同時,在(-3,8)窗口期內,定向增發獲得了正的累計超額收益,且在公告日當天達到頂峰,之后慢慢回落,CAR的T檢驗值為2.921,雙側Sig等于0.012,在5%水平下顯著。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通過對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實證研究,我們得出如下結論:房地產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公告日前3天開始具有顯著的正股價效應,表明定向增發信息被提前泄露,公告日后,超額收益呈下降趨勢。本文的研究結論對房地產上市公司實施定向增發及監管部門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

      參考文獻:

      [1] Wruck,K.Equity.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Firm Value:Evidence from Private Equity Financ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3(1):03-28.

      新股上市公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定向增發新股 股票價格 影響

      s定向增發由于其門檻低、融資手續簡單、相關費用少等優勢已成為我國股權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的主要工具,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定向增發的使用在我國尚處于初始階段,一些地方還存在著漏洞,所以在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國內研究大多得出市場對定向增發有預期效應,在此研究的基礎上本文研究定向增發公告日及正式實施前后總的短期股價效應,還按發行對象分組討論了其事件日前后的股價效應;并研究定向增發后12個月的中長期股價走勢,同時對股票價格短期市場表現進行了實證研究。

      一、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上海證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進行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為原始樣本,采集樣本公司定向增發公告日前后共90個交易日、定向增發正式實施后1個月內及一年內的股票交易價格、相關行業指數和樣本公司財務指標等數據。數據來自于上海證券網、和訊網及新浪財經網。

      (二)收益率的確定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來進行證明,所選擇的股票數據均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并選用上證A股指數作為可比基準。對于研究第i只股票樣本,其市場調整后的第j日的超額收益率ARij為:ARij=Rij-Rmj=■-■,其中Rij為第i只股票第j日的收益率,Rmj為第j日的市場收益率;pij和pij-1分別表示第i只股票第j日和第j-1日的收盤價;Imj和Imj-1分別表示第j日和第j-1日上證綜合指數的收盤指數;j=1,2,3,…,n。同時本文定義配股融資樣本的平均超額收益率指標為AARj=■■ARij,累積超額收益率指標為CARi(j1,j2)=■ARij,同理平均累積超額收益率指標為CAAR(j1,j2)=■■CARi(j1,j2),其中n為樣本數。

      (三)模型建立和變量定義 本文使用的回歸模型如下:CAAR=

      ?茁0+?茁1all+?茁2part+?茁3Discount+?茁4Buyrate+?茁5Rise+?茁6Tobin-Q+?茁7Debtratio+?著。相關變量定義見表(1)。

      二、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是實施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的發行特征及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表(2)可見,定向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58%,中位數為59%,說明實施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并不高,側面反映了我國上市公司存在股權再融資偏好的事實;折扣率均值為65%,中位數為68%,折扣率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未參與定向增發的股東的利益;定向增發中大股東認購比例(Buyrate)均值為44.97%,大股東認購比例比較高,說明定向增發比較受大股東的歡迎,對此采取了非常積極的態度。

      (二)單變量檢驗

      本文從以下方面檢驗定向增發新股收益。

      (1)定向增發公告日前后及正式實施后30天內短期股價效應。從表(3)可見,在[-60,-1]時間段內定向增發新股每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大多數為正值,其中在時間段[-60,- 1]正項共為38個,這較好地顯示了定向增發公告的正效應,而在[0,30]時間段內定向增發新股每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負值較多,公告日當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AAR)為-0.17%,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CAAR)為8.25%。由圖(1)可以看出在公告日以前平均超額收益率(AAR)在0點以上的占多數且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CAAR)在公告日之前呈上升趨勢,在第-1天累計超額收益率達到最大值(即CAAR為8.42%),但在公告日以后累積平均超額收益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且公告日當天AAR為負值,至期末CAAR為4.14%。整個定向增發事件在各個時間窗口的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都顯著大于零如表(4),在[-30,-1]時間段內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CAAR)達到最大值為6.5125%(t值34.20968)。而累積平均超額收益率在[0,30]時間段下降為5.8981%,說明在公告日前有顯著的市場預期反映,投資者普遍看好定向增發這種融資方式并認為此事件為利好事件,所以對定向增發給予了較高的期望。公告日后AAR出現諸多負值導致CAAR曲線有所回落但都在0線以上振蕩,原因可能有3點:根據邊際效應遞減規律,由于投資者的投機心理和對定向增發事件過高的市場預期抬高了股價,之后經過一段時間這種熱情程度有所下降且定向增發后投資者在短期內不能隨意減持,所以出現以上結果;在公告前有些投資者提前得到信息,大量購進股票造成股價大幅上升;公告以后,股價走勢雖有回落,但[0,30]時間段的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顯著為正,一方面說明投資者認為定向增發融資方式對公司業績有正面影響,另一方面說明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后證券監管部門改進相關的監管措施,使我國證券市場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由圖(2)可看出平均超額收益率AAR曲線在0點附近上下波動且在時間段[0,30]內AAR大多為正數,CAAR曲線在[0,16]時間段內在0點附近小幅振蕩,但從相對日第17天開始直線走高,說明定向增發實施后短期內產生正的市場效應。同時由表(2)可以看出定向增發實施后一個月的平均累積超額收益率為0.7329且顯著正相關(t=4.39),與公告日前后時間階段的平均累積超額收益率相比低了很多,但是總體為正,說明投資者對定向增發后公司成長業績還是報有很高的期望,短期內市場認可度較高。

      (2)發行對象分組公告日前后及正式實施后30天內短期股價效應。由圖(3)可以看出大股東組的CAAR曲線高于混合投資組的CAAR曲線,混合投資組的CAAR曲線除時間段[11,20]和相對日第30天外都高于機構投資者組的CAAR曲線。在公告日前大股東組CAAR曲線首先上揚且上揚幅度比另外兩條CAAR線大,但是公告日后又相對另外兩條CAAR線出現大幅下降現象,說明市場對定向增發有強烈的預期反映,大股東有可能提前獲得信息推高股價并從中獲利,而機構投資者組曲線在公告日后有顯著上升的趨勢,由表(5)可以看出在[-60,-31]、[-30,-1]和[0,30]這三個階段大股東組和混合投資者組的平均累積超額收益率先上升后下降,而機構投資者組的平均累積超額收益率卻從-0.84%先升至2.08%,最后升至2.801%,這意味著市場更加認可對機構投資者實施的定向增發。因此得出結論:全部向大股東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要好于向混合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向混合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要好于全部向機構投資者定向增發的宣告效應;信息不對稱現象,大股東有可能提前獲得信息操縱股價并從中獲利;針對機構投資者的定向增發融資方式在公告日后更被市場看好。圖(4)是發行對象分組定向增發正式實施后短期累計超額收益率曲線圖。由圖(4)可以看出大股東組、混合組和機構投資者組這三條CAAR曲線都呈上升趨勢,且機構投資者組最高,由表(5)可以看出投資者組在定向增發實施后0-30天的平均累積超額收益率為1.91%大于其他兩組,說明定向增發后短期市場還是比較認可的且有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定向增發更受投資者青睞。

      (3)定向增發后12個月的中長期股價效應。由表(6)可以看出前四個月的平均超額收益率都為正,其中第一個月和第三個月的AAR值分別為0.052%和0.0576%,但從第3個月開始下滑,五月份的平均超額收益率降為-0.034%,五月份以后一直在0線以下振蕩,從圖(5)可以看出,定向增發后的前4個月CAAR曲線還處于上升趨勢,之后卻直線下降,到第12個月降到最低值,這說明定向增發在長期并沒有創造財富價值且侵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4)定向增發按發行對象分組后12個月的中長期股價效應。從圖(6)可以看出雖然定向增發分組后三條CAAR曲線仍呈先短暫上升后長期下降趨勢,但是機構投資者組明顯好于其他兩組,說明機構投資者扮演“公平、公正者”的角色,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使上市公司的經營更加規范,同時能夠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影響著控股股東的決策,同時能給廣大投資者帶來更加準確的信息。同時此圖也說明有大股東參與認購的定向增發上市公司長期股價表現低于混合投資者參與認購的長期股價效應,混合投資者參與認購的定向增發長期股價表現低于機構投資者認購的長期股價效應,大股東在定向增發過程中存在對小股東利益剝削的行為,而機構投資者卻是小股東利益的保護者,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使發行過程更加合理。

      (三)多元回歸分析

      表(7)給出了加入虛擬變量、折扣率、大股東認購比例、發行規模、Tobin-Q值等控制變量后的影響累積超額收益率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由表可見,在定向增發公告日前后[-60,30]內,虛擬變量all和part都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充分說明全部向大股東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好于向混合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向混合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好于全部向機構投資者定向增發的宣告效應;而折扣率卻在1%水平下與累積超額收益率顯著負相關,折扣率每增加1%,累計超額收益率減少3.7%,該回歸結果進一步說明折扣率越高,累積超額收益率越低;大股東認購比例與累積超額收益率的關系由表可以看出,大股東認購比例與累積超額收益率在0.1水平下顯著正相關,大股東持股比例每增加1%,累積超額收益率增加2.2%,進一步證明了大股東持股比例越大,短期內累積超額收益率越高。

      三、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投資者對定向增發短期市場認可度比較高,但是定向增發后的12個月股價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說明定向增發在長期并沒有創造財富價值且侵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定向增發按發行對象分組后發現,全部向大股東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要好于向混合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向混合投資者定向增發新股的宣告效應要好于全部向機構投資者定向增發的宣告效應且大股東有可能提前獲得信息推高股價并從中獲利,而針對機構投資者的定向增發融資方式在公告日后更被市場看好;定向增發折扣率越高,累積超額收益率越低,說明低折扣率的定向增發更受到市場認可;同時大股東認購比例越與累積超額收益率正相關,說明短期內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認購的比例越大,股價走勢越好。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未考慮上市公司由于股權分置改革的進度不同而引發的限售股流通上市給股價帶來的影響,所以有可能研究結果的偏差;同時對于2010年至今有些公司定向增發還不滿1年,不足以完全說明定向增發的長期股價效應。

      參考文獻:

      [1]何麗梅、蔡寧:《我國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長期股價效應的實證研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9年第11期。

      新股上市公告范文第4篇

      12月4日,首批新股中最后一只進行網上申購的股票――中科創達申購情況公告,作為一只擬登陸創業板的小盤股,其網上中簽率僅0.24%。這并不是最低的,與其同批發行的潤欣科技的中簽率排在末位,僅有0.147%。同批發行的其他新股的中簽率也普遍偏低,在0.15%-0.32%的區間內,10只新股平均中簽率僅為0.22%。

      無論與上半年還是此前幾年的水平相比,這一批新股的平均中簽率都創下新低。

      《財經》根據Wind數據統計,上半年兩市發行新股近200只,平均中簽率為0.53%。

      從最近五年的新股發行狀況看,今年的新股中簽率是最低的。《財經》統計發現,2010年以來,每年新股的平均中簽率幾乎都在1%以上。尤其在2011年,新股平均中簽率達2.3%,這相當于本輪IPO重啟后首批新股平均中簽率的10倍。2011年發行的雙星新材中簽率曾高達65.52%,創下歷史新高。

      與超低的中簽率相對應的是超高的新股凍結資金規模。《財經》根據首批新股的公告統計,其累計凍結資金近2.5萬億元,遠超機構此前預期。本次IPO重啟前,華泰證券曾測算,首批新股將凍結資金9600億元左右;興業證券估算約有1萬億元。最終結果比機構預計的高出一倍多。

      高額認購難掩新股黯淡的業績。近期首批新股補充2015年前三季度財報,其中僅邦寶益智和中科創達2家公司業績實現正增長,其余8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枯燥的數據背后凸顯的是機構和投資者高漲的打新熱情。究其原因,主要來自兩點,一是當前二級市場行情低迷,賺錢效應偏低;二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后的高額收益。

      今年夏季股災令股市元氣大傷。本輪IPO重啟前夕,滬指還上演了單日大跌近200點的慘劇,令投資者持股信心受挫。低迷的股市令部分資金開始瞄準收益更穩健的打新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2014年4月監管層對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令新股上市后收益率倍增。2014年4月,證監會在新一輪IPO重啟前《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有關發行市盈率的“25%規則”。

      意見規定,發行市盈率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發行人,上市后實際盈利低于盈利預測的,證監會將視情節輕重,追究發行人高管的責任。此后,新股發行市盈率一直維持在23倍以下。據投行內部人士稱,23倍的新股發行市盈率已成為業內不成文的規定。近期發行的10只新股,其發行市盈率也均在23倍以下。

      在新規限定下,新股發行迎來發行價和市盈率雙低格局,這令資本市場上炒新成風。暴風科技自今年3月上市后連拉30多個漲停板,股價從發行之初的7.14元最高上漲至300多元,期間最高漲幅達45倍。

      根據匯添富基金最新統計,今年以來打新基金已平均獲得16.11%的年化收益率,與債券型基金相比,打新基金風險沒有明顯擴大,但收益顯著提高。

      新股的高額收益令機構打新積極性高漲。據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此前一周新成立的14只靈活配置型基金中至少一半是打新基金,共募集資金102億元,平均每天都有2只到3只靈活配置型基金成立。且新成立的打新基金募集時間都非常短,一般不超過五天,機構申購踴躍。

      新股上市公告范文第5篇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

      已成一種“常態”,上市前業績高速增長,上市后露出“狐貍尾巴”的比比皆是。但對于IPO重啟后掛牌的幾十只新股而言,投資者對其業績狀況應該是抱有“信心”的。畢竟,這些新股都經歷了堪稱史上最嚴的財務核查。然而,所謂的“信心”,經不起現實的輕輕一擊。上市不久業績即“變臉”,這類現象在今年1月份掛牌的部分新股中再次上演。

      “坑人”公司依舊遍地

      根據WIND數據整理統計,截至8月15日,68只次新股中,整體業績并無驚艷之處。其中19只出現業績預降或虧損,其中4家虧損。業績“變臉”公司接近三成,而在業績表現較差的19家公司中,除陜西煤業和今世緣之外,有7家中小板和1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占比接近90%。

      值得一提的是,國信證券擔任保薦人和主承銷商的次新股有3家出現業績變臉,其中東方通首虧,龍大肉食和天賜材料業績略減。上半年虧損最嚴重的次新股牧原股份和凈利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公司金一文化的承銷商相同,均是招商證券。

      19家業績“變臉”次新股的業績公告,大部分上市公司解釋稱,業績下滑中主要是由于行業低迷和收入的季節性波動。一位券商研究所人士表示,“今年上市的這批次新股中報業績平平也在意料之中,其實有些新股上市之前業績就很一般。監管層關注的重點是這些上市公司有沒有粉飾報表、業績造假、包裝上市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完備。”

      以安控科技、東方通和綠盟科技為例,三家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都提示了公司業績的季節性波動風險,而且此前年度的業績也顯示出具有季節波動性的特征。

      與業績頻頻“變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股價異常瘋狂。

      截至8月5日,在已業績預告的62只次新股中,有超過一半的次新股復權后股價較發行價漲幅超100%。漲幅超過200%的包括眾信旅游、金輪股份、飛天誠信、雪浪環境、莎普愛思和易事特。飛天誠信股價更是一度沖高上摸145.5元的高點,超越貴州茅臺奪下A股市場當日“第一高價股”寶座。

      史上最嚴發行審核受質疑

      在A股市場上,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現象并不少見,甚至可以說,中國股市20多年來,投資者對業績“變臉”已是見怪不怪了。但是,新股業績“變臉”如此快速、如此大面積,這在A股的歷史上仍是較為少見。某種意義上,這些新股的業績“變臉”也是甩給財務核查的一記響亮耳光。

      在今年年初的IPO重啟過程中,財務審查格外引人注意,由于財務核查歷時時間長,核查內容多,被稱為“史上最嚴IPO財務大核查”。

      龍大肉食還未上市,公司業績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變臉”。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盡管公司一季度7.6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近兩成,但3926.22萬元的凈利潤卻比去年同期下滑18.24%,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為4801.90萬元。

      不僅如此,龍大肉食存貨占比也逐年攀升。數據顯示,2011年末、2012年末及2013年末公司存貨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2.73%、27.95%和34.49%。龍大肉食稱,截至2013年末,公司存貨中55.95%為冷凍肉,一旦生豬和豬肉價格較大幅度或較快下跌時,將需要計提較高存貨跌價準備,或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實際上,不止龍大肉食,很多企業在上市之前就披露了業績下滑的報告。

      牧原股份,2012年、2013年的凈利潤已分別下降7.41%、7.99%,2014年上半年同比繼續下滑206.49%;金輪股份,2012年、2013年的盈利各下滑12.22%、6.56%,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9.21%;登云股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的盈利分別下滑9.17%、14.21%和33.16%;康躍科技,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下滑4.46%、1.46%和6.04%;貴人鳥,2013年、2014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下降19.79%、5.77%。

      “目前,監管層的監管思路是往注冊制轉變,強化信披,強化公司治理,淡化業績,監管層的監管不是給上市公司的業績做背書,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由市場決定。”一位券商高層表示。該券商人士進一步表示,監管層淡化上市公司業績指標,一方面,監管層沒有義務更沒有能力保證公司上市之后的業績,另一方面,監管層強化發行人的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讓上市公司的真實狀況展現在投資者面前,讓投資者自己做出價值判斷。

      在這樣的思路下,剛上市的數十家次新股中,預虧和業績預減的數量將近30%也就不難理解。

      然而,即便如此,這類公司的信息披露就真的做到了真實透明嗎?為何總是上市前業績成長性十足,一旦上市后就出現業績“變臉”?

      在今年上市的68家新股公司中,綠盟科技、麥趣爾、溢多利、金一文化、眾信旅游、楚天科技這6家公司公告停牌重組,停牌時間均已超過兩個月。這6家公司有4家中期業績遭遇“大變臉”,僅眾信旅游和楚天科技實現中期凈利潤正增長,但即便以眾信旅游增幅為15.5%、楚天科技預增0~10%,與其近3年年報業績增長數據相比,仍是差距甚大。

      退市從何談起

      在號稱史上最嚴的發行審核下,新股的如此“變臉”讓投資者情何以堪?最讓投資者不平的是,A股績差股的退市政策正在全面制定中,不久將推行,而A股亂象叢生中,風險最后都得投資者一肩扛下,這是否合理?

      8月1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例行新聞會上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征求意見稿后,證監會共收到反饋意見136條。征求意見稿豐富了退市制度的內涵,文件出臺將為股市營造正能量。下一步,證監會將對反饋意見認真研究,進一步完善意見,盡快實施。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www.亚洲精品.com|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无线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