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贊美教師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教師就是要敬業愛生。
3、真正的教師,極力防止自己的壞習慣及于學生。
4、如果我們是船,那老師就是帆,引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向前;如果我們要踏上旅途,那老師就像我們手持的蠟燭,照亮我們在學習上那坎坷不平的路。您讓我們打開心靈的窗戶,您讓我們擁有精神的支柱,您送我們走上學習的道路,給予我們無窮的鼓舞。老師,我們將永遠把您記住。
5、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6、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潛蟻穴,往往他們思維跳躍比我們要快得多。
7、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陶行知
8、心靈塑造的最佳工程師。
9、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兒童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價。
10、為別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須放出光茫。
11、用教師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12、人應該永遠擁有兩樣東西,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希望之燈;一扇長開的窗——接納之窗。
13、能得到家長和孩子的尊敬和喜愛,這是教師的價值所在。
14、嚴于己,而后勤于學生,這個無愧為教師的天職。
15、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
16、以德感人,為人師表。
17、捧著一顆心,不帶半根草去。
18、教師是天底下最為特殊的職業,今日的師德水準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
19、課--是點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顆火星,我愿執著地“眾里尋他千百度”。
20、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他們包括學習能力在內的多方面能力。
21、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是老師。
22、您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23、在過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地尊重他們。
24、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25、師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心中沐浴陽光。
26、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
27、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28、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們在成長!
29、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熱情,決不能成為好教師。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愛是一種帶有嚴格要求的愛。
30、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31、教師與畫家不同的是他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
32、想讓生命輝煌,就別浪費青春。
33、良好的師德風范必須“心中有學生”“有學生立場”。
34、一個人的知識越豐富,藝術修養越高,智力發展越好,對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35、堅持啟發式,避免注入式。
36、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37、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
38、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
39、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蘇霍姆林斯基
40、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談十年書。
41、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葉圣陶
42、千教萬教教書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3、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44、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贊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并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
45、幼苗需要土壤的滋養,孩子需要教師的愛護。
46、老師,您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種理想,播種力量……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47、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
48、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49、道而弗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50、視責任為美德。
51、圣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筑。
52、尊重和愛護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53、心靈的溝通勝于知識傳遞。
54、在教育的百花園中,百花吐艷離不開園丁愛的奉獻;在金秋的碩果園里,碩果累累離不開耕耘者心的澆灌。
55、在教學上,要做教師兼學者;在寫作上,要做學者兼教師。
56、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不光是傳授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怎樣做人。
57、不放手讓孩子去做,猶如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是會防害孩子增強體質的。
58、慈父+慈母=教師。
59、教書育人,功德無量。
60、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61、一名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須是一個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的教師。
62、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志不忘。
63、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獲的峰巔;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采擷到崖頂的靈芝和人參。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64、享受人文的課堂,享受動感的課堂,享受智慧的課堂。
65、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66、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是教師。
67、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68、“教師”應該是個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同時又要具有能夠經常莊重、安適、和藹地和學生交談本領。
69、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70、教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
71、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
72、人生的目標在于不斷追求,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
7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
74、愛崗、敬業、肯于奉獻是職業道德觀的三個層位,愛崗是敬業、奉獻的根本。
75、教師要融于師生的相互理解中。
76、您給了我們一桿生活的尺,讓我們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給了我們一面模范行為的鏡子,讓我們處處有學習的榜樣。
77、您的教師生涯,有無數驕傲和幸福的回憶,但您把它們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視著一待開拓的園地。
78、教師若不能取得他的學生對自己的尊敬和愛戴,那么最好讓他離開教育崗位。
79、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成功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80、母愛的偉大之處在于可以容納孩子最可譴責的行為。
81、職業道德是做人之本,為師之本。
82、教育貴在一個“及”字,重在一個“小”字,即使天天從小事抓起。
83、今天的積蘊,是為了明天的放飛,還有什么比看著自己的學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更令教師欣慰的呢?
84、師德是一面鏡子。
85、在集體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要求每個孩子,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對自己都有信心。
86、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87、教師的加法是增加橋粱,教師的減法是減少荒涼。
88、天荒地老,教師的童心不泯。
89、“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禮記》
90、有人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我認為只有此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切。
91、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
92、教師必須非常謹慎,必須對他的所作所為負完全責任。
93、我愿做人梯讓年秦人踏著我的肩膀攀登科學高峰。
94、勤勤懇懇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95、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參天大樹,就是為人類的未來培養人才。
96、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們的孩子。
97、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陶行知
98、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99、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師都會讓學生自尊心有發揮的機會。
100、在知識的舞臺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
101、師德最樸素的認識就是“要對學生充滿愛心”。
102、一個教師必須對祖國優秀文化和語言文字深深地熱愛否則就站不進去,不可能獲得真知。
103、博學、耐心、寬容,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
104、怎樣的老師造就了怎樣的學生。
105、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蘇霍姆林斯基
106、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
107、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志不忘。您講課的語言,悅耳像叮咚的山泉,親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瀉的江流……
108、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
109、傾注心血的愛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110、欣賞別人的優點,善待別人的缺點,尊重別人的隱私,快樂自己的人生。
111、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
112、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113、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
114、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115、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116、習于智長,優與心成。
117、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俗話說得好:“名師出高徒”“嚴師出高徒”。我過去一直就相信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千古至理名言。自從當老師的那一天起,我就發誓要努力成為一名“名師”,如果實在不行,就來當一個“嚴師”也行。所以,我從教以來,就比別人多努力,多吃苦,多下工夫。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辛勤的汗水沒有白流,澆得滿園花開,得到了領導、學生的認可,我的學生成績在全縣統考中名列前茅。所以在我的頭腦里思維定勢沒有改變,相信“好學生是教出來的”。直到有一天,當我上完課,回到辦公室,卻聽到一位女同事在自己座位上和別的同事在大發感慨。她說什么“不是名師出高徒,而是學生造就名師。”當時,聽了這話,心里很是不爽!很想和她爭論一番,可是又處于愛面子不好意思去和她爭辯。事后,我沒事坐下來想想這個女同事說的話,覺得還蠻有一定的道理。
是啊,想想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是因為有那些好學生的杰出表現,哪里有大名響當當的我啊?但是,坐下來認真細細思量,那些所謂的好學生真的都是老師教出來的嗎?我們不能否認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其實在我心里,不能不承認好學生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教師的表揚、贊美、鼓勵之下出來的,同是老師教,為什么教學效果不一樣呢?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以為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我這樣說來,請大家不要認為是個極端主義者,是的,我們不能全盤否定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是說學生的學習不需要教師的教。
有道是:“孩子是夸出來的。”我以為:“學生是表揚、鼓勵出來的。”曾經記得有人說過:“每個孩子的生命都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賞識才來到人間的。”那么,同理可證:“每個學生都是為了得到教師的鼓勵贊美才來到學校的。”所以,我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贊美、表揚、鼓勵學生去學會自主學習,讓他們學會自信,在贊美和鼓勵聲中,鼓足勇氣奮然前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最后,我們要讓教育回歸教育的本源:就是回歸到真正對人的教育。學生的進步需要教師的肯定與欣賞,學生才能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贊美的幸福滋味,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發揮教師的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巨大的潛能,這就是我們教育藝術的魅力之所在。所以,我在這里要大聲疾呼:“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贊美出來的!”
(作者單位 吉林省公主嶺市八屋鎮中心小學)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首先,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誨,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尊重,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
其次,教師要有愛心,從愛心出發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教師愛學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在愛的基礎上要管教,不要把學生當做寵物,只求他聽話,其余隨他去。管要講原則,嚴而有愛。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是“恨鐵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教師有愛心,學生才能更加愛老師。師生感情不斷加深,才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如果你對學生的愛心還不夠,那么你就得去培養自己的愛心——當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繁雜的日常事務,而是要看到教室里幾十個活潑的年輕生命。班主任這位學校里的“家長”還必須要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協助。有少數家長,每次接到班主任的電話、邀請,都繃緊神經,戒備重重。如果你能抽出一點時間,做一次家訪,給家長捎去孩子最近在校做了些什么好事——微不足道的也無妨,這樣不僅能溶解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冰墻”,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愛心是特殊生轉化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愛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位教師只有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教育對象的崇高而神圣的愛,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對于特殊生來說,更需要老師傾注一片愛心,需要用愛去溫暖他們的心靈,用愛去感化他們。有的教師,看到特殊生往往冷眼相對。有的教師,對特殊生的緩慢進步很焦急,“恨鐵不成鋼”,于是為了促其早日成“鋼”也為了維護集體的榮譽,或采取訓斥他,責令寫檢查,或責令其限期糾正,甚至用粗鄙的重言辱罵,令其停學等,企圖逼其就范。殊不知,這種“成鋼”法,非但不可能“成鋼”,還有可能使“鐵”變成“廢渣”。
因為教師的言行,不僅直接傷害了對方的自信和自尊,而且在對方心靈深處印上了恨的陰影。這種師生間恨對恨的情緒一旦碰撞。即使花很大的力氣,教育也是很難奏效的。只有愛才能解開疙瘩,才能消融冰山,才能建立師生之間情與情的交流。要做到這一步,首先就要了解特殊生。了解特殊生,除了要了解他們的年齡,學習狀況,性格特點外,還要了解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父母等家庭成員的狀況,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們就能找出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外,要建立起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融洽師生感情。教師要真心與特殊生交朋友,建立一種親密的友誼,而不要總是居高臨下,處處把自己擺在訓導者的位置上。實踐證明,師生感情融洽了,學生就自然樂意接受老師的教育。
三、欣賞、贊美,讓學生拾回自信,走向成功
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會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不僅要欣賞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我套用這一句名言:“人沒有不良品質,只有用錯了地方的性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欣賞優秀學生,幾乎每個老師都能做到,但是對差生的欣賞,就很難做到了。
作為班主任,要對所有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須與差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實,雖然差生毛病多,在他們身上幾乎找不到可以欣賞的東西,但是如果不能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就不能喚起學生對美好人性的熱愛,就不能喚起學生對教師教育的認同。所以教師就要在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贊美學生。我在具體的工作中,注意贊美學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學生林某,自由散漫,不思進取,學習成績差,缺乏自信。在多次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曾在小學時參加演講比賽,得到過一等獎。于是我利用班會的時間,讓他在班級里演講,獲得了成功。幾個同學的發言熱情洋溢,贊美他演講的風度,贊美他演講的語言,贊美他演講說理透徹、邏輯嚴密,贊美他思想性強,贊美他知識豐富、視野開闊。在我和同學們的贊美中,他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尊嚴。從此,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困境,現在已經成為積極進取的好學生。
關鍵詞:真情 故事 名言 示范作品 情感作品
目前學生作文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假、大、空,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真情實感。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的作文生動感人?要讓學生的情感在作文中自然地流淌,使作文在真情中得到升華,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寫作教學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說真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要做到這些,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日記寫作訓練,讓學生積累豐富的情感體驗
學生記日記是積累作文材料和豐富情感體驗的一條很好的途徑,是學生個體情感和體驗的表達,是學生與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渠道。一般來說寫日記時心靈處于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情感會自然地流露,心靈深處的情感體驗也會自然地表白。這一種狀態如果受到一點干涉,就會敏感地關閉。要通過記日記使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狀態,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讓學生自由地表達真實。
二、每天一個小故事,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
悠久的文明,燦爛的文化,豐滿的偉人形象,無不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產生多方面、多層次的情感體驗。文化的沉淀,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歷史長河里流淌至今依舊熠熠發光的金子,是一個民族情感的長廊。如明月、霜露、白發、杜鵑等融合的鄉愁,如陽光、春天、鶯啼、燕語等組成的希望,如梅、蘭、菊、竹等體現的氣節……這些傳統的氤氳、美妙的意境對于積累學生情感作用很大。
讓歷史文化來影響學生的認知規律,很多教師覺得這樣會讓作文教學失去“主心骨”,會讓學生在歷史的淹沒、文化的陰影中失去自己的聲音。實踐證明:不會。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是思想活躍的時候,個性的張顯、生命的活力注定他們不會在歷史的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擷取一瓢與之交流、暢談。因為在對待這些內容的時候,他們不是簡單的抄襲、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礎上加深理解,是在雄渾的歷史文化支撐下找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如有的學生為了弄清《詩經》中黃河的清濁,翻找史料,如學生將賦比興的寫作手法與現代的表達手法進行區別……歷史折射出的光輝經過學生敏感的心靈過濾,散發出的文學底蘊深沉而有內涵。
轉貼于
三、每天積累一句名言,豐富學生對事物的認識
名人名言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精辟的見解,使學生能夠通過名言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體驗不到的道理。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句名言告訴學生,做事必須腳踏實地從基礎開始。“知足者長樂”告訴學生不管學習還是生活,首先要精神愉悅,知足眼前一切,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起點,拋開一切雜念,不與他人攀比,活出輕松的自己,今天的幸福不就在我們眼前!不要抱怨這差那不好,那已經過去,已是昨天;不要幻想自己將來怎樣,只要感到心靈的充實,活出生活的精彩,知足長樂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今天,無論過去怎樣,那都已經逝去,唯有現在才值得珍惜”,這句名言讓學生充分懂得了要珍惜時間。
四、多途徑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盡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豐富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其情感的積淀,從而達到積多于內而后能發于外,直至流之于筆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進行情感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包含有豐富的情感個案,如的《我的母親》中表現出對母親的尊重和懷念之情,《醉翁亭記》中表現了歐陽修對大自然山水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出師表》中充分表現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對后主劉禪的忠心。
其次,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在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
比如:用海嘯的圖片來引導他們體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賽來感受親情的可貴;用美妙的花草來勾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用社會中黑暗的一面讓他們理解正義,激發他們對光明的渴望。
五、教師要用自己的作品去感染學生,促進學生思維擴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說不管做什么事情,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學習英語也是這樣。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句古話“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與任課的教師有關,如果任課老師讓學生佩服,就會喜歡上他所教的課,就會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尊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學生,要關心和鼓勵英語學習較差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大膽學習。教師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親近感,讓學生逐漸由喜歡老師到愛上英語這門課。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由于初中學生的自我表現欲較強,教師應利用此特點來調動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種能自由用英語進行對話的氣氛和環境,讓學生解除說英語的懼怕心理。師生之間在課外也可用英語進行一些簡單會話,例如,“Good morning!”見面時的常用語,和分手時的“Good bye”教師通過英語交流可以關心和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如“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ies?”“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與寬松的教學氛圍。
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興趣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前提
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都需要有積極性,而積極性總是同興趣密切相連的。當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學業有興趣時,他就會感到快樂,就會積極主動地刻苦學習,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是重要的。
(一)抓住初學英語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的新奇感。學生剛進中學,對英語都有新鮮感,好奇心。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積極性,上課多說英語,說簡單的,甚至可用英語講最簡單的小故事輔以動作手勢。當老師的要保護好學生的這種興趣。
(二)要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就要用具體生動的方法進行教學,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多用實物、掛圖、圖片、錄音機、表演、做游戲等方法,不斷變化教學方法,這樣可以使他們在興趣中高度集中精力,輕松愉快地學好知識。
三、用事例感受身邊的英語
進行單詞、句型教學時通過多舉學生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例,最好是他們身邊最容易接觸的東西。比如:在講到as…as(跟…一樣)的用法時,看到教室里衛生不怎么好,我就問了當天值日的同學:“Is our classroom as clean as usual?”(我們的教室跟平常一樣干凈嗎?)那位同學感覺到自己失職后不好意思地回答:“No,it isn't,l'sorry,l forget I'm on duty today”(不,沒有平時那樣干凈,對不起,我忘了今天是我值日。)然后我將相關的例句寫在黑板上給學生看,用學生身邊的事例作為講課題材進行教學,不但使學生感受到了as…as的用法,也培養學生將英語知識聯系到實際生活中的思維能力,這樣學起來效率高、收益大。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音標提前教學,交給學生正確拼讀單詞的鑰匙,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學生盡早能借助詞典閱讀大量課外讀物。為了幫助學生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從初一下半學期開始,我就指導學生自學《新概念英語》。學生借助詞典和參考書,把它作為聽讀材料自學。至今,有的學生已自學到第二冊,這些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教師在平時要讓學生消除過于焦慮的緊張情緒,要注意感情投入,真心真意的關心學生,鼓勵他們,耐心細致的對待他們的錯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多贊美,少批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對一些所謂的“后進生”要經常給予激勵性的話語。針對他們的水平給予相關適當的練習,讓他們體驗成功;針對他們的學習方法給予指導,讓他們效率提高,減少畏難情緒,從而使他們獲得較多的成功機會,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