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德勝公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公園里的聲音
公園里有很多動聽的聲音,只要你認真地聽,就能聽見公園里的那種獨特聲音。我就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走進公園,我遠遠地就聽見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微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沙沙”地聲音。小河“嘩嘩、嘩嘩”地流向遠方。荷葉上的青蛙不甘示弱,“呱呱、呱呱”地唱著歌。河水拍打河邊著巖石,發出“啪啪、啪啪”地聲音。不遠處,幾位老人坐在凳子上拉著二胡,享受著快樂時光。草地上,幾個小朋友摸爬滾打,嬉戲著,發出歡快的笑聲。這些美妙的聲音組成了一首獨一無二的交響曲。
好一首美妙的交響曲呀!
我國高校聚集著眾多人才精英,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高校衛生院公共衛生問題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本文簡要闡述了如何促進高校校園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的功能定位,將公共衛生管理真正落到實處,結合高校環境特點,針對高校衛生公共管理提出合理的改革意見。
【關鍵詞】
高校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功能定位
公共衛生管理通過調查研究、試驗研究、比較研究等方法,對公共衛生進行系統性評價,改善人們的公共衛生環境。公共衛生和普通意義上的醫療服務不同,公共衛生主要是公平、高效、合理的配置公共衛生資源,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社會效益回報周期較長的服務。公共衛生關系到周圍生活的每一個人利益,包括對重大疾病的預防和監控。高校公共衛生涉及到每一個學子生命健康,做好高校公共衛生工作能有效減少突發事件發生概率。
一、高校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功能
高校衛生院對防控傳染病、職業病具有很好的作用。高校師生人口眾多,而且人口流動性比較強,加強高校急救和服務質量,可有效提高高校衛生工作,提升學生健康水平,促進高校穩步發展。高校衛生院主要是針對疾病的預防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可有效建立工作機制防控突發疫情蔓延,完善高校醫療救治體系。
二、高校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1、監督體制混亂,工作職能不夠完善。高校衛生院需要檢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宣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對學校衛生環境和教學環境提供有益的改革措施。但是我國高校衛生管理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監督體制不夠完善,衛生院的工作信息沒有做到及時公開,由于信息閉塞導致缺乏有效的監督。高校衛生管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致使日常經費比較緊張,人員編制規模不達標,很多高校衛生體系沒有形成責任制度,衛生院監督工作由兼職人員處理,缺少專業人士的指導,衛生院職能無法有效發揮。
2、管理方式落后,缺少相應的執行能力。高校公共衛生一直是一種邊緣性活動,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管理手段缺少創新,造成管理效率不高。由于外界的行政系統和衛生院沒有直接的行政隸屬關系和經濟制約關系,導致公共衛生管理一直是粗淺表面化活動,讓高校公共衛生成為一種自我生長的基地,與外界聯系較少,缺少先進的管理機制促進衛生院學習醫療衛生管理經驗,工作效率比較低,執行能力大打折扣。
3、三級網絡的構建模式不成體系。很多高校衛生院網路環境沒有構筑起來,在現代化網絡社會中顯得便利性不夠,影響到高校公共衛生軟性條件的提升。現代化的醫療網絡正在使用三級網絡結構,主要由核心層、接入層、用戶層組成,該網絡方式已經成為行政管理改革目標。但是我國許多高校衛生院三級網絡沒有構成,缺少現代化網絡系統的支持,讓衛生院發展受到限制,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不夠,師生身體健康信息存檔比較困難,傳統的信息存檔研究不方便,而且存檔比較耗費財力。
三、加強高校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的功能定位主要途徑
1、加強衛生監督體系管理,維護衛生秩序。高校衛生院發展是行政管理工作,在發展過程中對促進其職能效應的發揮具有很好作用。為增加高校衛生監督職能開展,在高校范疇內對衛生秩序進行全面建設,幫助校園衛生活動順利開展。高校要適當改善自身的衛生管理方式,各項衛生問題要妥善處理及時解決,增進衛生監督體系完善。
2、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促進衛生事業發展。高校衛生院要增進與行政管理之間的聯系,在實踐基礎上改革制度方式,學習行政管理的精髓,將其適度引用衛生管理活動當中,采取績效考核方式增進人員工作積極性,使用具有競爭性的工作環境消除工作人員惰性。要充分認識到管理在公共活動當中的價值,系統籌劃公共工作的職責,在統計師生健康信息方面有效促進衛生院發展。采用比較有效的宣傳方式發揮高校衛生院的價值,使用廣播、講座、板報等方式潛移默化引導學生參與衛生活動當中,對學生多發病和常見病進行系統性防控,向學生宣傳近視、沙眼、貧血、營養不良、齲齒、肥胖等疾病的危害,提高學生對自身健康的認識,定期向學生宣傳傳染病的病理特點,比如向學生宣傳艾滋病、乙肝疾病傳染和危害。
3、改良三級網絡結構,預防破壞性風險。三級網絡結構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其數據保密比較高。三級網絡能對數據加密,有效保障數據安全,使用精密的密碼算法將明文數據變換成密文數據,實現對數據的有效保護。三級網絡能使用數字簽名認證技術保障網絡安全,有效避免師生健康信息的泄露。在推廣三級網絡結構時,應定期組織學校衛生院專業人士學習最新疾病防控知識。幫助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有效了解衛生院財務情況,方便行政人員管理衛生院資金,使行政管理有評價衛生院工作的理論基礎,實現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網絡管理模式,對學生常見病、多發病進行系統性數據統計和綜合管理,有效提高衛生院預防和教育工作。
高校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和學術研究一樣是重要的教育職責,在高校體制的改革浪潮當中應早日將高校衛生管理系統準確定位,引導高校衛生院環境跟隨時代潮流發展提高其便利性,讓高校衛生院事業有質的飛躍,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符偉強.公共衛生危機中的思想關系管理的幾點思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5)
[2]程建平,廖常君.新醫改下鄉鎮衛生院的職能轉變和管理初探[J].會計師,2014(12)
【關鍵詞】 公共衛生;處置
1 科學有效地控制疫情
2000年是我擔任鄉鎮衛生院院長的第二年,在這一年七月的暑假期間,先是有一名14歲的女學生因發熱、頭痛在鄉村醫生處就診,鄉村醫生診斷為“感冒”而給予青霉素160萬單位靜脈注射,這位學生在這個鄉村醫生處打青霉素消炎和服用一些退熱藥后不到20個小時病情急速加重,發熱、頭痛、咳嗽伴隨有咳粉紅色泡沫痰,因病情加重這位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意想到原來的這位鄉村醫生處復診,不幸病死在半路上。后來因這位學生死因不明而形成的醫療糾紛上報上級司法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經尸體解剖和病理學分析確診為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出現該例疫情以后,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在5個村委先后出現13例發熱、頭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和腓腸肌疼痛壓痛等與鉤端螺旋體病癥狀一致的病人,最小年齡為7歲,最大年齡為73歲。這些人勻有參加田間勞動或在池塘游泳的經歷,化驗發現這些人的WBC都高于正常值,其中有5例病人尿蛋白陽性。從第一例死亡的這個學生出現以后就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我在衛生院立即啟動鉤端螺旋體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方案。第一是加強對發熱病人的管理工作,禁止鄉村醫生收治發熱病人;第二是對發熱病人實行零報告制度,要求每天每個鄉村醫生在下午5點鐘前對衛生院負責人零報告,衛生院再將當天的疫情向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實行零報告;第三,對疑似和確診為鉤端螺旋體的病人要以鉤端螺旋體病的方案進行留醫觀察治療,嚴格按照鉤端螺旋體的用藥規范進行治療,尤其是對青霉素的用藥程序進行規范管理;第四,加強對全體群眾進行鉤端螺旋體病防控知識的培訓教育,采取多種渠道讓廣大群眾對鉤端螺旋體病的病因及防護知識進行科普教育;第五,在科普宣傳教育的同時我們免費發放強力霉素對疫區群眾進行預防性服藥防控。經過約一個多月的深入細致的宣傳防范、排查及醫療救護治療等工作,全鄉鎮的鉤端螺旋體疫情得到全面的控制和撲滅,有效地維護了當地社會的穩定,保障了群眾的有序生活,再也沒有出現一例因患鉤端螺旋體而死亡的病例[1]。
2 積極有效的醫療救治
1999年春季,在美國等西方多個國家出現了以H5N1病毒為主的甲型流行性感冒,這一疫情來勢洶猛,不久就席卷全球。從這一年的年初到國慶節,從各種媒體就陸陸續續有報導有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傳入我國,并在我國的某些局部地區散發流行,這一年的國慶節過后不久,我所在的鄉鎮中學和小學也陸續發現有發熱、咽喉腫痛、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從流行病學來說這些學生都有與從外地疫區回來的人員接觸的可能,而且發燒呈現出群體性,我們對鎮中學在二天內發熱的14名學生進行采血送檢,確診為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病人11例,疑似病人3例。我當時如果是按照國家搬發的有關治療甲型流行性感冒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的話,就需要用達芬等比較貴重的抗病毒藥品進行治療,而當時全國的情況是許多地方都有疫情發生,像我們這樣的基層衛生院根本進不到達芬這樣的抗病毒藥,后來從各種權威性媒體又報道說達芬對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病毒也不敏感了。面對這樣的疫情和連續不斷出現的病例,作為一個鎮衛生院的主要負責人,我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在整個疫情防控救治過程中努力使自己處以冷靜理智的狀態,疫情一出現,我立即啟動該鎮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防控我作應急預案,一是對該鎮中學進行隔離觀察;二是在學校內設立臨時醫療點對所出現的甲型流行性感冒病例及疑似病例進行醫療救治;三是對全體鄉鎮干部和群體進行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防控知識進行再三宣教;四是加強環境衛生的整治,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對甲型流行性感冒病人的醫療救治方面,我根據中華民族中醫關于“瘟病”的辯證原理,采用發散解表、清熱解毒的方法進行治療,取得十分滿意的效果。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發熱病人不斷增多,疫情勢頭洶涌,雖然經常規治療和環境整治隔離措施但效果不明顯,后來我們對所有的學生和教師都給予清熱解毒類中藥進行預防性服藥,經服藥治療二天,發現發熱學生立即減少以至消失,原來出現的甲型流行性感冒病人和疑似病人也全部治愈[2]。在整個疫情發展的過程中,全鎮共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人67例,經過我們采用發散解表、清熱解毒的方案進行中西結合的辦法治療,沒有一例病人發展到重癥死亡,經過二至五天的治療全部治愈。從處置甲型H5N1流行性感冒疫情來看,只要我們冷靜理智,科學應對,很原始的中醫診治方法也不遜色于洋經驗,一樣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3]。
3 深入細致地調查摸清情況是處置工作的重要環節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是我國建國以來疫情最為嚴重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之一。這件事件,它考驗著我國不同階層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在處置這一罕見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中,作為一個鄉鎮的衛生院主要負責人,我堅決貫徹執行黨委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的指揮和部署,帶領衛生院全體職工全力投入到抗擊非典型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雖然當時我們所在的鄉鎮沒有出現非典型肺炎病例,但我們在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中一點也不敢松懈,我們衛生院的人員與鄉鎮和村委干部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對全鄉所有的外出人員和返鄉人員進行摸排調查,并做好詳細的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和記錄。當時我所在的鄉鎮有人口2.7萬人,其中外出務工的人員就有6975人,為了有效地做好非典的防控工作,切斷傳染源,我們衛生院人員在我的帶頷下,積極做好當地政府的助手,對那些返鄉人員認真進行跟蹤檢查,和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同時對沒有返鄉的民工發出一封信,告示這些人員我們對預防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的具體措施和一些基本的衛生防護知識,勸導這部分人員盡可能留在原地,盡量減少外出或返鄉。經過我們對全鄉鎮長住人員及外出(來)人員的詳細摸排,以及衛生防護知識的宣教,各返(來)人員的防控措施,我們有效地防止和杜絕非典型肺炎在本鄉鎮的發生,為全國在抗擊非典型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獲取最后的勝利作出了我們應有的最大努力和貢獻[4]。
4 溝通
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我的體會是我們衛生院一定要與上級黨委政府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保持高度一致,具體到本單位和本區域,就要做到內緊外松,也就是說,在我所管轄的衛生區域內,面對干部群眾和社會上的有關媒體,我們表現出一副寬松的姿態,但是對于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疇,我們一點都不能放松,時時刻刻繃緊防控工作這根弦,容不得絲毫的馬虎和大意。如在處置鉤端螺旋體疫情、甲型H5N1流感疫情和手足口病疫情時,我們首先是向群眾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群眾懂得這些疾病的基本知識,如何進行防護,先把民心穩定,然后對所出現的疫情坦然面對,依據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把出現的疫病治好,用事實來向廣大群眾說明這些疫病是可防可治的,從根本上打消廣大群眾的顧慮。如我們在處置甲型H5N1流感疫病時,利用中西結合發散解表、清熱解毒的辦法迅速將疫病控制并撲滅;在處置手足口病疫情時我采用壯醫藥線點炙法治療獲得十分滿意的效果。
5 從公共衛生處置工作中我們得到的啟示
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局都有其一定的原理,也暴露出我們平常工作中的一些得失,所以我們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稍加反思,也大有收益。如對一個發熱病人的鑒別診斷,鉤端螺旋體病人會發熱、甲型H5N1流感病人會發熱、非典型肺炎病人會發熱、手足口病病人會發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會發熱,還有許許多多的各種不同的疾病都有發熱的癥狀,如果我們不加強對發熱病人的管理,提高醫務人員對發熱病人的鑒別診斷,就很容易誤診或漏診,讓疫病的流行與發展有可趁之機,給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再比如說,在處置出現的疫病病人時,如果我們沒有二把刷子,不能保持沉著冷靜、科學應對,以更加經濟有效的方法來治療和控制疫情,取得讓廣大群眾滿意的療效,在和群眾或媒體溝通時也難以起到正面的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亞生.淺談鄉鎮衛生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策略[J].北方藥學,2011,04(14):113.
[2] 陳春標.基層衛生防疫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9(14):126.
關鍵詞 分娩 剖宮產 剖宮產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13
資料與方法
2005~2008年我院住院分娩的產婦3068例,其中剖宮產人數為939例,剖宮產率為30.61%,每年的剖宮產情況,見表1。
討 論
剖宮產率上升原因分析:①難產。②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③胎兒宮內窘迫。④前次剖宮產史:是主要的剖宮產指征之一,但也可考慮試產,但對于剖宮產手術2次以上的產婦不主張陰道試產。⑤孕婦的誤解:普遍認為剖宮產娩出孩子不受擠壓比經產道自然娩出的孩子要健康,智商高、聰明;部分孕婦對分娩有恐懼心理;有的孕婦認為經陰道分娩可使自己的體型發生改變(如臀部增寬),故不愿經陰道分娩。⑥醫務人員的錯誤觀念:由于優生保健的需要,使醫護人員將許多輕度及中度難產都列入了剖宮產的適應證,以減少或避免胎兒經陰道分娩產程延長可能帶來的傷害。另一方面,有的醫務人員不愿冒風險花時間去處置高危產婦;如孕婦及家屬要求手術時,醫務人員怕擔責任,不敢堅持原則,試產時間不足,且常以珍貴兒為指征做了剖宮產術。⑦錯誤認為剖宮產的安全性較高,已成為剖宮產率上升的不合理因素。
筆者對2006年12月1~31日剖宮產手術情況作了統計:該月分娩人數64例,剖宮產26例,剖宮率4063%。其中,無任何手術指征要求行剖宮產術3例,占該期剖宮產總數1154%,“滯產”、“頭盆不稱”行剖宮產術8例,(3077%);“妊高征”、“胎兒宮內窘迫”各行剖宮產術者5例,分別占1923%;“胎膜早破”行剖宮產術2例,(769%);“巨大兒”、“雙胎妊娠”、“先兆子宮破裂”各1例,分別占385%。由此可見,無指征剖宮產術,已在手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充分說明當前社會因素已成為了剖宮產率上升的重要因素,降低社會因素的影響對控制當前剖宮產術的濫用具有重要意義。
正確認識剖宮產的利與弊:剖宮產有一定的并發癥或意外,不能誤認為較陰道分娩安全有利,可以代替陰道分娩。也有文摘報道剖宮產與陰道分娩之母嬰某些情況作比較,可以看出剖宮產組平均出血量、輸血率、病率、產后平均住院天數均較陰道分娩組高,加之剖宮產術后多常規輸液、使用抗生素、治療護理量遠遠超過陰道分娩,增加了個人、國家經濟負擔。剖宮產對胎兒、新生兒還存在著不利的影響,這種不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產婦在麻醉時出現低血壓致使胎兒缺氧,剖宮產術中出現胎兒損傷或骨折,剖宮產兒容易發生剖宮產兒綜合征。另外,未臨產的新生兒容易發生肺透明膜病,早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多數預后不良。剖宮產兒不能像陰道產兒使肺泡、支氣管、氣管內的液體擠壓排出,使肺組織含水量較多,肺泡內滲液亦較多,出生后易發生濕肺。剖宮產,孩子沒有通過產道擠壓,各種感覺系統,如視覺、味覺、觸覺、皮膚溫度覺、痛覺等,都沒有機會接受這種強烈的刺激,這樣的孩子被發現易患多動癥,對此專家建議最好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的陣痛可刺激胎兒肺部及其他器官更趨向成熟,也可增加母子感情。
馬艷麗:我覺得公益對于明星來說,其實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一件事。明星們本身就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優勢和資源,那我覺得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就應該有這樣一種心態,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給這個社會回饋更多。在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本身就可以獲得很多正能量,不僅是對你公眾形象的樹立,其實更多地,是對你個人的一種激勵和完善。
FC:從一位名模到一位設計師、董事長,再到一位母親,從而參與到各種慈善的事業中,甚至是慈善項目的形象大使(“幸福工程”形象大使),您有怎樣的心路歷程?
馬艷麗:說起我最開始關注慈善和公益,其實是挺自然的一件事。看到了一些不幸發生,我相信每個人心里或多或少地都會有一些觸動,那么當然也就會盡自己的能力去提供一些幫助。后來我就覺得要幫助的人確實很多,如果不能系統地去跟進這些事情,那種力量相對就會弱一些。所以在2005年的時候,也是機緣巧合,我覺得也是一種緣分,就接觸到幸福工程,我做他們的形象大使。其實對我來說,做不做大使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當時我剛剛做了母親,而它又是一個救助貧困母親的項目,所以我就想,要集中精力,非常專注地做一個我能給予一些幫助的慈善項目。
所以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我基本上對這個項目從了解、理解,到更深入地做一些事情,現在它已經在社會上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慈善項目。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么多年,我也真的給予了一些貧困地方的貧困家庭、貧困母親健康的引導,并改變了她們生活的方式和條件。說實話,這個讓我從中獲取了很多很多的正能量,感覺到人生更加豐富和飽滿,覺得自己也是有能力可以幫到別人的。
FC:在這些公益活動中是否有印象比較深的故事可以和我們分享?又收獲了怎樣的快樂?
馬艷麗:比如說通過幸福工程,我也在甘肅認了干女兒,對我來講這也是上天給我的一個禮物。通過這個救助的過程,你也會認識很多貧困母親,從這些貧困母親身上又會看到很多閃光點,她們很堅強、很樂觀,但她們的生活和我們這個大環境來比的話真的落差特別大,她們的追求可能就是能掙點錢,然后幫孩子看病,能使一個家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樣她們就已經很知足了。看到她們在那么堅強地生活,我心里真的非常欣慰。我和當年救助的很多母親最后都成為了朋友,也會帶她們到北京看天安門,或者一些演出,讓她們看看大城市的生活狀態。其實這些對我來講,也是在豐富自己人生的經歷。
FC:現在一說到公益大家都比較敏感,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明星詐捐,高調慈善,還有郭美美等等事件,很多公眾人物都不敢“做好事”了,覺得可能吃力不討好,您怎么看待這種心態?
馬艷麗:的確在公益過程當中,你也會碰到一些非議,比如說你是在作秀啊,做一些面子活啊。說實話,第一次聽見的時候心里確實覺得委屈。我們去甘肅坐大巴車十幾個小時,路很顛,恨不得頭都沖出車頂了,那種經歷沒有人看到,我們也不會把這個當成宣傳的話題。但是十幾個二十個義工跟著你,那些地方吃得也不好,睡得也不好,都是一些80后的孩子,他們愿意跟著我去做這樣的事情,如果說被誤解的話,孩子們的心里也會覺得很委屈。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心里面真的會有點不舒服,但是后來你會發現這個也是一個社會現象,因為確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才造成有些人對公益有些誤解,這個東西你也不能完全去避免掉。其實最后你調整自己心態的方法是什么呢,我做我該做的事,做我想做的事,做對我來說有意義的事,至于別人怎么去理解你,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因為對你起不到任何影響,這也是一個過程。
FC: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時尚與慈善相結合的活動,也有很多時尚與公益相嫁接的活動,時尚與公益看似毫無關系,但卻是反復被使用的慈善主題,您覺得時尚與慈善、公益最大的聯系點在哪兒?
馬艷麗:我的理解主要來自時尚的概念,時尚本身包括很多的內容,文化、歷史等等,我可以通過這樣一種人文的形式,用時尚領域具有一定領導力的人的思想和特殊的話語權,用一種時尚的理念和方式去傳播,去做公益。現在這個大環境,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創意、有突破。通過這些創意和突破,你傳遞出希望起到的振動作用,像電波一樣,一圈一圈全部反射出去,我覺得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你是一個公眾人物,你是一個設計師、藝術者、創作者,然后在這個行業里你有一定的影響力,利用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方式,可以看到成果。這個就是時尚在做公益時候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