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孔夫子搬家的歇后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孔夫子門前賣論語---自不量力;不自量
關(guān)于孔夫子的歇后語大全:
孔夫子念書 ——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 —— 凈輸
孔夫子喝鹵水 —— 明白人辦糊涂事
孔夫子偷錢包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掛腰刀 —— 能文能武;文武雙全
孔夫子的手巾 —— 包輸
孔夫子的背包 —— 準是書
孔夫子講學 —— 之乎者也
孔夫子面前講《孝經(jīng)》 —— 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的硯臺 —— 黑心
孔夫子游列國 —— 盡是禮
孔夫子的弟子 —— 閑人
孔夫子的嘴巴 —— 出口成章
最新描寫英雄人物的歇后語,由小編為您提供的,希望給您帶來幫助!
關(guān)羽門前耍大刀——挑戰(zhàn)高手
關(guān)羽下葬——首身分家
關(guān)羽死后看太陽——日出日落
曹操為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曹操躲馬超——落荒而逃
曹操用關(guān)羽——真心實意
曹操遇蔣干——背時或倒霉
曹操找王垢借物——殺頭穩(wěn)軍
曹操唱京劇——滿臉奸詐
曹操見諸葛亮—— 一生未有
曹操看張松——以貌取人
曹操對諸葛亮——又愛又恨
曹操用母得徐庶——四兩拔千斤(軍)
曹操兵敗赤壁——遺恨終身
曹操接許攸——赤腳相迎
曹操天下歸司馬——白忙一場
司馬昭笑劉禪——樂極生悲
司馬昭之心——篡國詭計
司馬懿裝病——暗藏殺機
司馬懿鐵籠山火中遇大雨——絕路逢生
曹操殺呂布——悔之莫及
呂布戲貂蟬——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上當受騙
屬呂布的——有勇無謀
貂嬋嫁呂布——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比喻總是失敗。)
孔夫子的背包——準是書(輸)(比喻注定要失敗。)
孔夫子的褡褳——兩頭輸(書);書呆(袋)子
孔夫子的弟子——閑(賢)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輸(書)
孔夫子的箱子——凈輸(書)
孔夫子的硯臺——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文武雙全
孔夫子喝鹵水——明白人辦糊涂事
孔夫子講學——之乎者也
孔夫子門前賣《論語》——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講《孝經(jīng)》——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書——咬文嚼字(比喻過分地斟酌詞句。)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錢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國——盡是禮
孔子教《三字經(jīng)》——埋沒人才
孔子面前講《論語》——忘了自個兒姓名
張飛戰(zhàn)關(guān)公——忘了舊情;不念舊情
孫權(quán)殺關(guān)公——嫁禍于人()
賈寶玉看《西廂記》——戲中有戲
賈寶玉愛林妹妹——好夢難圓
賈寶玉出家——看破紅塵
賈寶玉的通靈玉——命根子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部分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歇后語也叫俏皮話,幽默風趣,耐人尋味。
歇后語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邏輯推理式的歇后語,說明部分是從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結(jié)果。例如: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比喻微不足道,增減都不影響大局)。還有一種是諧音式的歇后語,它在前半部分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諧音的成分。例如: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思考】請你說出歇后語的后半部分。
1.韓信點兵——
2.千里送鵝毛——
3.飯桌上的抹布——
4.外甥打燈籠——
5.兔子的尾巴——
6.丈二和尚——
7.搟面杖吹火——
8.三個臭皮匠——
9.冰塊掉進醋缸里——
10.朝著窗外吹喇叭——
11.口袋里裝釘子——
12.鋼絲穿豆腐——
13.渾身貼膏藥——
14.財神爺要飯——
15.背著娃娃推磨——
【參考答案】
1.多多益善。
2.禮輕情意重。
3. 嘗盡了酸甜苦辣。
4.照舊(舅)。
5.長不了(或自覺高)。
6.摸不著頭腦。
7.一竅不通。
8.頂個諸葛亮。
9.寒酸。
10.名( 鳴) 聲在外。
11. 個個想出頭。
12.別提了。
1 3 . 毛病不少。
1.一個墨斗彈出兩樣線——思(絲)路不對
2.一串錢九百九——不成調(diào)(吊)兒
3.一根麥稈打鼓——不想(響)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運(云)
5.二兩棉花打絮——談(彈)不上
6.十月的蘿卜——動(凍)了心
7.七十歲配眼鏡——老話(花)
8.下巴底下支小鍋——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傘——臨(淋)到頭上了
10.下雨出太陽——假情(晴)
11.大公雞鬧嗓子——別提(啼)了
12.大麥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難題(剃)
14.丈八的灶臺——高照(灶)
15.山林中燒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點燈——空掛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閑(賢)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白說(刷)
20.藕炒黃豆——鉆空(孔)子
21.瓦匠的雙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燈——虛掛名(明)
23.六七八九——沒食(十)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26.孔夫子的口袋——書呆(袋)子
27.石頭蛋子腌咸菜——一言(鹽)難盡(進)
28.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29.電線桿上插雞毛——好大的膽(撣)子
30.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31.皮匠不帶錐子——真(針)行
32.對著窗戶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33.老鼠跳到琴上——亂談(彈)
34.老蜘蛛的肚子——凈是私(絲)
35.竹林里栽柏樹——親(青)上加親(青l(xiāng)
36.年初一吃酒釀——頭一遭(糟)
37.燈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38.壽星彈琵琶——老生常談(彈)
39.肚子里撐船——內(nèi)行(航)
40.凍豆腐——難辦(拌)
41.和尚打傘——無法(發(fā))無天
42.空棺材出喪——目(木)中無人
43.草把作燈——粗心(芯)
44.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鹽)
45.響鼓不用重錘——一點就明(鳴)
46.碗底的豆子——歷歷(粒粒)在目
47.旗桿上掛剪刀——高才(裁)
48.保溫瓶的塞子——賭(堵)氣
49.唐僧念經(jīng)——一本正(真)經(jīng)
50.高山上打鑼——四方聞名(鳴)
51.老鷹捕食——見機(雞)行事
52.一個教師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
53、 八十歲刮胡子——不服老
54、 八十歲老翁挑擔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55、 八十歲留胡子——老主意
56、 八十歲沒兒女——老來孤單
57、 八十歲生兒子——代代落后
58、 八十歲跳舞——老天真
59、 八十歲玩猴子——老把戲
60、 八十歲學吹笛——盡是老調(diào);老調(diào)子
61、 八十歲學摔打——拼老命
62、 八十歲演員扮孩子——返老還童
63、 八十歲站柜臺——老在行
64、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償失
65、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66、 八仙聚會——神聊
67、 八仙桌缺只腿——擱不平
68、 八仙桌上放燈盞——明擺著
69、 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70、 八賢王進宮——好難請
71、 八月的苦瓜——心里紅
72、 八月的蓮藕——又鮮又嫩
73、 八月的石榴——滿腦袋的點子
74、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紅;老來紅
75、 八月桂花開——到處飄香
76、 八月里的黃瓜棚——空架子
77、 八月十五吃年飯——還早哩
78、 八月十五吃元宵——與眾不同
79、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時候
80、 八月十五的月餅——人人歡喜;個個喜愛;上下有
相關(guān)文章:
1.2020年短小風趣的小學生歇后語集錦
2.2020年有趣的小學生的歇后語集錦
3.2020年風趣的小學四年級諺語集錦
4.2020年有趣的小學四年級歇后語集錦
5.2020年有趣的小學生三年級的歇后語合集
扒灰頭講禮書——說里不走理
不聽曲子聽評書——說的比唱的好聽
馬背上看書——走著瞧
兩個秀才當文書——字字推敲
盲人讀書——瞎摸
螞蟻尿書本——識(濕)字不多
摩天樓上說天書——高談闊論
滅燭看家書——公私分明
肚臍眼里藏書——滿腹經(jīng)文
端午節(jié)賣歷書——過時貨
糞船上放書柜——臭架子;擺臭架子
豐都城里說大書——鬼話連篇
過時的歷書——沒用處;翻不得
海瑞上書——為民請命
耗子進書箱——蝕(食)本
大年初一看歷書——日子長著哩
代別人寫情書——不是真心
戴禮帽的偷書——明白人辦糊涂事
地攤上賣書(放書)——沒架子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比喻總是失敗。)
口傳家書——言而無信
耗子啃書本——咬文嚼字
耗子鉆進古書堆——吃老本
鴻雁傳書——空來往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腳夫的腿,說書的嘴——練出來的
進學堂不帶書——忘本
井底下看書——學問不淺
孔夫子的手巾——包輸(書)
孔夫子念書——咬文嚼字(比喻過分地斟酌詞句。)
說書的走江湖——全憑一張嘴;全仗嘴
說書的嘴,唱戲的腿——有伸有縮(說)
說書的坐板凳——能說不能行
說書人剎板——要錢;且聽下回分解
唐僧念書——一本正經(jīng)
聽鼓書抹眼淚——有情人
聽評書流淚——替古人擔憂
圖書館的耗子——蝕(食)本
圖書館的家當——盡是輸(書)
圖書館失火——自然(字燃)
文廟里賣《四書》——冒充圣人
戲臺上送詔書——假傳圣旨
孔夫子的背包——準是書(輸)(比喻注定要失敗。)
孔夫子的箱子——凈輸(書)
判決書做衣裳——渾身是罪
你做生意我教書——人各有志
捧著書本騎驢——走著瞧
三本經(jīng)書掉了兩本——一本正經(jīng)
掃帚寫家書——說大話
圣人盜書——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屎殼郎爬到書本上——冒充圣人
書桌上的筆筒——粗中有細
蜀繡被面包小人書——話(畫)里有話(畫)
說書的唱大鼓——走了板()
說書的落目——替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