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浪淘沙李煜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人物簡介:李煜,漢族,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
2、藝術才華: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著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詩,被稱為千古詞帝。
(來源:文章屋網 )
2、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3、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清波收潦日,華林鳴籟初。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燕幃緗綺被,趙帶流黃裾。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3、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4、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5、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6、曉夢隨疏鐘,飄然躡云霞。宋李清照《曉夢》
7、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8、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唐白居易《宮詞》
9、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0、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宋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12、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13、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李商隱《錦瑟》
14、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15、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唐李煜《浪淘沙》
16、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右來最易醒。
17、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宋蘇軾《江城子》
19、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唐李煜《子夜歌》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出自—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土明————出自—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句
悲莫悲兮生分別————出自—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詩句
別時隨便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往也,天上人世————出自—李煜《浪淘沙》詩句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出自—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出自—唐.王維《渭城曲》詩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唐.高適《別董大》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出自—李白《贈汪倫》詩句
往年花里逢君別,本日花開已一年————出自—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詩句
相見時難別亦難,西風有力百花殘————出自—唐.李商隱《無題》詩句
燭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句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世應免分別愁————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句
桃李西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句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看月人何在?景色依稀似往年——-唐.趙瑕《江樓感念》詩句
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詩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詩經.小雅.采薇》詩句
悲歌可以當泣,遠看可以當回————出自—漢樂府民歌《悲歌》詩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出自—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詩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詩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出自—唐.宋之問《度大庾嶺》詩句
君自故土來,應知故土事.往日綺窗前,冷梅著花未?————出自—唐.王維《雜詩三首》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看明月,抬頭思故土————出自—唐.李白《靜夜思》詩句
相往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出自—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詩句
人回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出自—隋.薛道衡《人日思回》詩句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出自—南唐.李煜《清平樂》詩句
剪不時,理還略冬是離愁.別是普通滋味在心頭————出自—李煜《相見歡》詩句
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王維《玄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
今夜月明人盡看,不知秋思落誰家————出自—唐.王建《十五晝夜看月寄杜郎中》詩句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出自—唐.司空圖《漫書五首》詩句
在文學研究中,借助“抓主要意象”來欣賞作品的方法,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僅擷取李后主詞中的“水”“月”兩個意象,旨在解讀其詞其人。
一、江水空流:引江水流露無限愁恨
由帝王淪落為階下囚,由此產生的失落是任何人也無法承受的,更何況多愁善感的后主李煜。如果單純將其看成一個文人,那么在中國文壇上還沒有哪位文人有如此滄桑的人生經歷。“往事只是哀!對景難排”(《浪淘沙》),回憶意味著痛苦的,痛苦中包含著無限的仇恨,反映到詞中便化做了不盡的江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自是人生長恨水東流”(《烏夜啼》),“待月池臺空逝水,映花樓閣漫斜暉”(《浣溪沙》),等等。滾滾東流的春水,不但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拓展,而且也隱喻著亙古不變的情韻。用水寫仇恨是李煜的大明智,春水暗漲本來應該用來形容生氣勃勃的事物,但李后主轉而寫仇恨,于是仇恨充塞天地之間,無所不在,他干枯的生命因此更加暗淡,沉痛的人生因此而更加凄涼。“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多情之人,遺恨長在,人生有限,愁恨無限。江水流淌于天地之間,流淌于古今之間,載著亡國之君的愁恨,不知要穿越多少王朝。
二、小樓凄月:以凄月演繹人生絕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冷月無聲,搖曳千古,小樓凄月,寄托著詞人的深深的哀愁。月本無所謂冷熱,月之冷是客觀物像作用于人心靈的主觀感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蘇軾《水調歌頭》),月亮如一面鏡子,映照出后主昔日的容顏與今日的愁顏。從他的詞中可以看出他對月的情有獨鐘:“正如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歸時休放煙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玉樓春》),“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搗練子令》),“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剝孤船。笛在月明樓”(《望江南》)。這里的故國之月,亦即今日的“不堪回首之月”,月升月落,月盈月虧,本為自然界的正常變化,可在多情的詞人心里卻也被賦予了人的情感。“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烏夜啼》),亡國之后,他鄉為客,月也不再是一輪圓月,而成了一鉤殘月斜掛天際。殘月如血,殘月似號角,在凄清的小樓上,吹出低沉的哀鳴,天際殘月,似乎也在演奏著一曲深沉的挽歌,為詞人送行,凄清的殘月,融合著詞人的孤獨和無奈。一代風流的君主,面對天涯殘月,演繹出凄美、哀怨的人生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