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鷸蚌相爭文言文

      鷸蚌相爭文言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鷸蚌相爭文言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鷸蚌相爭文言文范文第1篇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4題;共97分)

      1.

      (2分)我會填

      ________,漁翁得利。

      ________,為時不晚。

      2.

      (3分)看拼音,寫詞語。

      bàng

      xiāng

      zhēng

      dùn

      měi

      c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2分)選詞填空。

      ①它看見一只河蚌張開殼兒,正在沙灘上________曬太陽呢。

      ②灑水車正在________水。

      4.

      (2分)根據課文《鷸蚌相爭》填空,并找出一個可以替換的詞語。

      這是走來一個打魚的人,________?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走了。

      可替換的詞:________

      5.

      (2分)多音字

      悶mèn________?mēn________

      6.

      (3分)讀句子,給劃線的詞換一個新詞,句子的意思基本不變。

      ①鷸立刻飛下來,啄那只河蚌的肉吃。

      ________

      ②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兒合上,緊緊地夾注河蚌的嘴巴。

      ________

      ④忽然

      鷸看見一只河蚌張開殼兒,正在沙灘上曬太陽呢。

      ________

      7.

      (6分)比一比,寫一寫。

      蚌________

      相________

      鷸________

      樣________

      淚________

      橘________

      8.

      (4分)我會填

      ①“蚌”字共________畫,是________結構。

      ②“肉”字共________畫,第四畫是________。

      9.

      (4分)讀課文《鷸蚌相爭》,把標點符號補充完整。

      ①________多好的一頓美餐哪________

      這時候走來的一個打魚的人________毫不費力地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走了________

      10.

      (11分)根據課文《鷸蚌相爭》,填寫完整。

      鷸在天空中________著,不住地朝下________,想________點兒食物________。忽然,它看見一只河蚌________開殼兒,正在沙灘上________太陽呢。“多好的一頓美餐哪!”鷸的口水都要________出來了。它立刻________下來,________那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兒________上,緊緊地________住了鷸的嘴巴,不肯放松。

      11.

      (1分)讀課文《鷸蚌相爭》,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忍讓;古往今來,忍讓一直是中華民族提倡的美德,有許多的名言警句也告誡我們要學會忍讓,如:________。

      12.

      (2分)寫筆順。

      ①鷸:________

      ②餐:________

      13.

      (6分)比一比,再組詞。

      豬________

      肉________

      吵________

      獵________ 內________ 沙

      ________

      14.

      (3分)根據課文《鷸蚌相爭》填空。

      《鷸蚌相爭》寫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為了各自的利益不肯妥協,最后一起被________捉走;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與人相處應該學會忍讓和禮讓,否則的話就會兩敗俱傷。

      15.

      (5分)將下列詞語連接成完整的句子。

      ①的

      都要

      口水

      流出來

      ②河蚌

      急忙

      兩片

      合上

      緊緊地

      嘴巴

      夾住了

      殼兒

      16.

      (5分)讀課文《鷸蚌相爭》全文思考,回答問題;

      你覺得鷸和蚌怎樣做才不會被打魚的人捉走?

      17.

      (4分)一字組多詞。

      肉________

      ________

      吵________

      ________

      18.

      (1分)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急忙——________

      19.

      (6分)填上合適的量詞(不要寫相同的)。

      一________河蚌

      一________美餐

      一________打魚人

      一________珍珠

      一________彩虹

      一________紅霞

      20.

      (5分)按要求改寫句子。

      ①打魚人毫不費力地捉走了它們。(改“把”字句)

      ②烏鴉把他放在院子里的肉一塊一塊都叼走了。(改“被”字句)

      21.

      (5分)《鷸蚌相爭》講了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2.

      (5分)我會回答下列問題。

      你覺得《鷸蚌相爭》一文中漁夫是個怎么樣的人?

      23.

      (5分)《鷸蚌相爭》是個成語故事,你知道的成語故事還有什么

      24.

      (5分)抄寫下列詞語

      殼兒

      威脅

      毫不示弱

      相持

      筋疲力盡

      不禁

      喜笑顏開

      二、閱讀題

      (共1題;共10分)

      25.

      (10分)讀課文《鷸蚌相爭》,回答問題。

      鷸在天空中飛著,不住地朝下看,想找點兒食物吃。忽然,它看見一只河蚌張開殼兒,正在沙灘上曬太陽呢。

      “多好的一頓美餐哪!”鷸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它立刻飛下來,啄那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兒合上,緊緊地夾住了鷸的嘴巴,不肯放松。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渴死你,看你松開不松開!”

      蚌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就會餓死你,看你還啄不啄我!”

      鷸和蚌吵個不停,誰也不肯讓步。這時候走來的一個打魚的人,毫不費力地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走了

      (1)是什么原因造成漁翁大有收獲,鷸與蚌兩敗俱傷的?

      (2)學了這則寓言故事你知道了做人的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4題;共9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閱讀題

      (共1題;共10分)

      鷸蚌相爭文言文范文第2篇

      一、 字源識字,讓語文教學更有韻味

      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是中華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一個漢字便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小學語文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走近中國漢字,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張慶認為,“字源識字”就是通過追溯漢字的本源,分析漢字的結構,利用漢字的構字理據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繹漢字演變整個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

      我在教學《云房子》(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生字“凈”時,用課件演示“凈”的演變,結合課件描述:凈在古代是這樣寫的―“s”:左邊是“清”,表示清潔,右邊是“爭”,表示努力清除污漬。演變到了隸書的“貳保省去了中間的“青”。再后來,人們發現衣服洗干凈得用力擰一擰,左邊的三點水被擰掉了一滴,變成了兩點水,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楷書“凈”。古人造字就是這么神奇有趣,枯燥的識字教學就這樣變得生動起來。

      二、 古代詩詞,讓語文教學更有意境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歷經歲月淘洗,千錘百煉,是美文中的美文。讓孩子們在記憶的黃金時期誦讀這些經典,毫無疑問會對孩子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有很大的作用。我在語文教學中采取了課內拓展閱讀與課外拓展閱讀相結合的方式,使教學意境深遠。

      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秋天》時,我這樣設計課前談話:同學們,一提到秋天,我們眼前就仿佛呈現了一片美麗的金色,到處都洋溢著豐收的景象。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秋天,歌頌秋天。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李紳在《憫農》中怎樣描繪秋色的?(學生背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留下了千古絕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杜牧在《山行》的詩中又是怎樣寫秋的呢?(學生背誦:“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種“來也古詩,行也古詩”的意境怎能不令學生陶醉呢?

      古詩詞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知識,一首好詩便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從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學生懂得了要珍惜大好年華;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如何愛國;從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為了崇高抱負,必須堅持不懈地追求;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中,學生樹立了愛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奉獻的遠大抱負。學生記住這些一生受用的古詩詞,懂得了禮義廉恥,明白了謙卑仁孝。

      三、 文言短文,讓語文教學更有情趣

      文言文是傳承中華文明的戰車,其承載的文明經典更是中華文明的靈魂。沒有文言文,就沒有生生不息的中華名族,也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學生具備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也有助于現代白話文的學習。學習《學棋》(蘇教版二下),補充學習文言短文《學弈》,學習《寓言兩則》(蘇教版三下),補充學習文言短文《揠苗助長》、《鷸蚌相爭》,讓學生自己閱讀,試著根據所學課文達到大致理解,掌握一些簡單的文言短語,并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

      教學《螳螂捕蟬》,在課末總結升華情感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想象說話練習:

      師:此時此刻,吳王聽了少年的回答,會怎樣做怎樣說呢?你能學著古人的樣子說說嗎?

      生:能說會道,真乃聰明少年也!(豎起大拇指)

      生:此少年甚聰惠也!(邊夸張地晃著頭邊做捋胡須的樣子)

      生:哈哈,名不虛傳,妙哉!妙哉!

      生:了不得,了不得,此少年甚幽默也!

      ……

      十足的“古”味,實在是妙趣橫生。課堂中,學生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創造了一種無法預約的精彩。這樣的課為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四、 經典故事,讓語文教學更有理性

      鷸蚌相爭文言文范文第3篇

      1.突出正確的價值引領

      文本解讀說到底就是把握文本的原意,以一種本真的心態去貼近文本,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并深切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 》提出“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時有一個明確的前提,即“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文本解讀是基于文本主體價值取向下的個體感悟。對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小、認知水平不高,他們在解讀文本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偏頗,甚至是錯誤的認識。這就要求教師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從兒童視角出發,透過文本表層的文字符號,潛心審視、領悟文本的內在意義,探尋文本意義生成的基本途徑,并將文本的主體價值轉化為學生個體精神的成長需求。例如,在教學《 狐貍和烏鴉 》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有個小朋友剛剛讀完就說:“狐貍真聰明,烏鴉真笨!”顯然這個學生的“獨特體驗”是有悖于文本價值取向的。如果把狐貍的這種狡詐欺騙行為當作“聰明”,那么學生幼小的心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面對學生對文本個性化解讀的誤區,需要教師正確的價值引領,這種價值引領的方法,一般不應該是單向的說教與灌輸,而是讓學生在對文本的觀察、品讀、想象、體悟中,獲得正確的認識。針對上述的教學過程,我們應該讓學生仔細地看教材中的插圖,聯想狐貍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讀,甚至指導學生演一演。讓學生通過狐貍的語言、動作明白狐貍的欺詐嘴臉,知道狐貍是狡猾,不是聰明;感悟到狡猾與聰明的本質區別;同時明確做人“要誠實,但不能輕信”的道理。

      2.突出適度的拓展延伸

      當下語文教學中,人們強調對文本的深度解讀。深度解讀不是隨意拔高,不是不顧學生的年齡階段和知識基礎,而是基于兒童立場,對文本進行適度拓展,在拓展的基礎上進行解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教師對部分文本解讀時存在著過分探究的現象,反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曾看過這樣一個課例:有一位教師在執教《 鷸蚌相爭 》時,在讓學生大致了解了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出示文言文,教師范讀后再讓學生跟讀,學生讀得饒有興趣。我覺得,這樣做就是恰到好處,既讓學生對古文有個初步的認識,又讓學生佩服古人的智慧,同時還對文本加深了理解。而如果非要學生讀上五六遍甚至讓學生會背誦,然后再對每句古文進行解釋,這顯然是初中階段古文學習的要求。同一文本,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的文本解讀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我們沒有必要一味地加大教學難度,“揠苗助長”常常是事與愿違的。

      強調文本解讀的適度拓展,并不是說降低要求,而是把握一個度,這正如教學活動中我們常說的“跳一跳,摘到桃”的道理。度的把握是學情,即考慮到兒童現有的認知水平,學生文本解讀時的興趣點,可能產生認識的誤區,這些就是文本解讀的拓展點,即所謂的“以學定教”。如在解讀《 將相和 》中“完璧歸趙”的故事時,如果學生對“藺相如派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不但不殺他,反而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感到難以理解,我們對此要有所準備。按常理,藺相如有欺騙秦王的行為,秦王完全有理由殺掉他,也有理由派兵攻打趙國索要寶玉。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此作為文本解讀的拓展點,讓學生了解藺相如利用強大的趙國做后盾,機智勇敢地完璧歸趙的道理。

      3.突出合理的思想升華

      文本的個性化解讀,離不開教師的引導,特別是對文本主題的歸納、提煉,可以讓學生懂得深刻的道理,獲得思想與情感的升華。我曾看過一位美國教師在執教《 灰姑娘的故事 》時對學生文本解讀的引導,突出了合理的思想升華。

      師: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后媽不愿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算她的后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生:她自己。

      師:所以,孩子們,就算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后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后媽,你們要怎么樣?

      生:要愛自己!

      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通過師生一問一答,不斷使文本主題逐漸升華!誠然,沒人愛自己,就加倍地自己愛自己,沒有機會,就加倍地自己給自己機會,這樣的文本升華會讓我們的學生懂得在今后生活中遇到逆境后怎樣正確地面對人生,化解人生中的苦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