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 高職 數控技術 畢業設計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sign Reform

      PAN Dong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3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high-skilled applied talen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bold reforms on CNC technology for vocational graduat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ake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text bold reforms to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through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horten vocational NC graduates distance between enterprises. The paper proposed features for professional conduct vocational graduate design refor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qualified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graduate design; reform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它又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職教育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高職畢業生應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較高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最近幾年數控技術專業一直是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專業,高端技能型數控人才的培養是高職教育一直研究的重要課題。高職數控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經過三個過程:基礎學習階段、專業技能學習階段、專業綜合能力培養階段。在專業綜合能力培養階段,畢業設計又是檢驗專業學習情況,鍛煉專業綜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1 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現狀

      目前高職數控學生畢業設計依然主要停留在文本設計,對典型零件進行數控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工裝的選擇設計,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而這些內容主要從理論角度出發,無法真正地實現專業綜合訓練,貼近實際生產的目的。

      2 改革立意

      針對這一現狀,結合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真正使高職學校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專業綜合訓練設計的合理與否,是實現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相對接的最有效途徑。從這個角度出發,我院在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環節提出過多種思路,如:采用一人一題進行畢業設計,抓過程、重答辯、嚴審設計資料;讓畢業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結合企業實際選題,由企業學校雙導師進行畢業設計指導;通過理論設計然后通過數控加工仿真軟件進行設計的驗證,并進行分析,然后進行答辯。多種畢業設計思路通過實踐,總存在諸多條件限制,而終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們通過多次探索,最終確定了一種通過機械結構設計編程加工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全過程的專業綜合訓練模式。這種訓練模式,第一階段是有指導老師提前選擇適合數控技術專業進行綜合訓練的畢業設計機構,然后對所帶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分組確定完成的零件;第二階段學生根據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零件造型設計,編程加工,待全組成員完成零件加工進行機械結構的組裝;第三個階段,學生進行所設計部分零件的數控加工畢業設計論文;第四個階段進行畢業答辯。

      3 實施

      我院在2010級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執行時采用上述模式,進行了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試點。試點選取30名數控技術專業畢業生進行,分為4組,根據學生綜合能力高低每組題目各有差異。

      第一階段,指導老師根據學生情況選題。在試點階段,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教改全過程,除風力推料機構為我院參加全省機械設計創新大賽機構難度較大外,其他的如裝卸器,槽輪機構,大力神杯相對難度都較小。風力推料機構由15人分別完成葉輪加工,凸輪軸加工,齒輪加工,偏心輪加工,底板、推桿、料筒等部分加工,其余3項目共有15人完成。

      第二階段,畢業設計學生根據設計任務進行造型、編程、加工、裝配。本階段,由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完成料單上報,所需工裝清單;院部進行材料的準備,并由數控實訓中心提供相應的工裝,機床;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畢業設計機構的加工我們主要安排在課余時間進行,如晚自習、周末。學生進行零件工藝設計、數據計算、造型、數控編程、數控加工;在整個加工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選用合適的刀具、夾具、量具、切削用量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最終各小組成員完成零部件加工后,進行裝配。標準件:如軸承、螺釘、螺母、墊片由項目組統一購買;在裝配過程中,出現問題,老師指導學生進行修正,直至完成機構裝配達到預定目標。

      圖1 數控專業畢業設計實施流程圖

      第三階段,畢業設計資料整理完善。各小組成員根據自己完成的指定零件進行畢業設計資料整理,主要內容有零件圖繪制,零件結構分析,工藝規程設計,各工序工裝的選擇,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選擇,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畢業設計總結幾個部分。本階段不僅僅要對零件進行工藝設計,更重要的是提高工藝規程資料的填寫、畢業設計文本資料的規范,通過本階段的總結,真正實現畢業設計內涵的升華,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走上工作崗位做好鋪墊。

      第四階段,進行畢業設計答辯。在答辯過程中我們一改以往提問基礎理論知識的模式,重點讓學生陳述自己在機構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方案,真正通過畢業設計讓學生學會自己動腦、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圖1為數控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實施流程圖。

      4 畢業設計教改效果

      通過2013屆數控技術專業畢業生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試點后座談,學生普遍反映收獲頗豐,既鞏固了原本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又加強了數控編程、加工、裝配等知識的學習,尤其對數控刀具、夾具、量具、切削用量這些知識理解更深刻,還教會了學生如何處理實際問題,如何獨立解決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很好。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 五年制高職 機電專業 畢業設計

      一、引言

      畢業設計是教學過程中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五年制高職機電專業畢業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培養以后從事企業進行技術改革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貫徹《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工學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根據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畢業設計方面的要求,我們總結了近幾年各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經驗與教改情況:由具有豐富專業教學經驗及生產實際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來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做”三合一的職業技術項目的設計。其特點有以下幾點。

      1.內容選擇上充分體現“理論夠用,能力為本,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世紀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想,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彰顯針對性、實踐性和指導性強的特征,通過設計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實例,按照生產實際要求和實際方法、步驟,進行設計、選材、加工等。

      2.精選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典型題目,查詢所必需的一般設計資料和最新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對產品的加工工藝及畢業設計的相關知識進行必要的融合,對引導學生形成實踐計劃方案,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針對性很強。

      3.從拓展學生對本專業廣度和深度的要求角度出發,我們選擇了10個典型的畢業設計課題,對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有很好的作用。

      從當前機電專業的普通高校的本科、專科;職業院校的專科、電大生五年制高職的學生畢業設計的情況(如下表)調查情況看:

      1.普通高校的多以論文和樣品的形式,論文為主,樣品為輔;

      2.職業院校的專科、電大生以論文的形式,論文為主;

      3.五年制高職以論文和樣品的形式,論文為輔,機械加工產品為主。

      畢業課題列表

      根據高職學生的技能優勢,我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2005級學生的畢業設計小組要進行課題的開題報告論證、要進行中期畢業設計進程的報告、要進行畢業設計答辯及畢業成果演示。

      二、確定選題進行理論設計

      05大專機電有兩個班級,80多人,我們把它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7―9名學生。

      1.選題并確立10個課題。選題主要從機電專業的培養目標出發,在利于鞏固、深化、擴大所學知識;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訓練;盡可能與生產、科研、管理、教學等實際需要相結合。課題由指導教師組提供十個選題方向的主導意見,允許學生提供建議供指導教師組參考。選題應盡可能選擇已經在實際生產中投入使用的,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符合教學要求、價格適中、能夠組裝完成的產品。選題難度要適中,任務量應保證中等水平學生經努力八周時間內能完成,不得選擇純論文性的選題。教師指導組經過分析、篩選提供的十個題目是:交通燈智能控制系統的設計、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設計、弓形模具的設計、基于單片機的路燈照明控制系統設計與應用、物料自動分揀系統、圓形薄片沖裁模的設計、智能小車的設計、CA6140車床控制系統的設計、機械手的制作設計、四層樓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學生可以自由結合組成10個小組,但是每個組的人員不能偏差過大。每個小組組長根據學生個人的特點,合理地把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允許每個小組在10個課題內自選,每個小組完成一個選題相關資料的查閱工作。

      根據選題時查閱資料的情況,學生要做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是畢業設計可行性的論證,也可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系審查后生效。

      開題報告一般由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及意義、本課題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課題的預期效果、本課題研究的進度安排六個部分組成。

      中期匯報主要是學生對前期設計的情況是否和計劃中一致,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后期如何修正計劃,可能出現什么問題,采取什么措施進行完善。答辯領導小組的建議。

      2.畢業設計的書面文字的形成

      畢業設計既要保證每個學生經歷一個課題的全過程,又要保證每個學生均有其獨立完成的部分。學生通過網上查詢,圖書資料的查閱,把自己的思路和指導老師交流,通過多次的修改后,形成書面文字,理論部分的文字說明和圖形不得少于8000字,不包括封面、目錄、總結、參考資料,等等。所有圖形、表格和文字都須用計算機打印,裝訂成冊,人手兩冊。

      3.答辯

      答辯是檢查學生畢業設計質量的一場“口試”。通過這一形式,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總結設計、材料購買、零件加工、產品裝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高應變能力及自信心,為真正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答辯主要考查學生的一些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答辯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幫助學生總結的過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總結在設計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分析設計效果,找出不足和改進方法,幫助學生把實踐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答辯專家組由本專業的專家和校外院校專家組成,指導教師不能參加,并邀請學生家長和相關用人企業的領導參加,讓家長和企業了解畢業生的學習情況和工作能力,為下一步學生就業做好宣傳工作。

      學生答辯小組,由本小組推選一到兩人主答辯,其他同學輔助答辯,主答辯要把小組人員的分配情況、開題報告的論證、設計的思路、設計過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零件購買、加工、裝配過程、演示效果進行匯報。專家組提出的問題原則上應該由分工的組員回答,其他同學可以進行補充,并充分利用畢業設計成果的運行,回答直到專家滿意為好。

      4.成績評定

      評定成績的根據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畢業設計的質量;二是答辯的表現,而答辯的表現不低于畢業設計的質量;三是選題報告;四是畢業設計中期匯報;五是材料購買的價格及質量的好壞的評定;六是產品加工、裝配后的運行效果如何。成績評定分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檔次。

      三、產品的形成

      購買小組的同學要進行市場調研,了解材料及各種零件的性價比。把需要的材料、外購件及標準件買回來。

      負責加工小組的同學了解零件使用的材料及性能,熟悉零件圖紙,了解加工方法及加工設備。同學們有的要進行鉗工加工、焊接、車工加工、數控加工、線切割,等等。

      裝配小組要了解機電設備的裝配工藝過程,做好裝配前的準備工作,研究和熟悉產品裝配圖及有關的技術資料,了解產品的結構,各零件的作用,相互關系及連接方法。確定裝配方法,確定裝配順序,檢查裝配時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輔具,對照裝配圖清點零件、外購件、標準件,等等。對裝配零件進行清理和清洗,對某些零件還需進行裝配前的鉗加工(如:刮削、修配、平衡試驗、配鉆、鉸孔,等等)。先進行組件裝配,再部件裝配,最后總裝配。調節零件和機構的相互位置、配合間隙、結合松緊,等等,使機構或機器工作協調(軸承間隙、鑲條位置、齒輪軸向位置的調整,等等)。用量具或量儀對產品的工作精度、幾何精度進行檢驗,直至達到技術要求為止。進行空運轉和負載運轉,試驗其靈活性、振動、溫升、密封性、轉速、功率、動態性能。凡要求不發生漏油、漏水和漏油的零件或部件在裝配前都需做密封性試驗。為了防止不加工面銹蝕和使產品外表美觀要進行噴漆和涂油處理。

      四、實物成果演示

      學生通過親自動手購買材料,加工零件,組裝產品,試運轉,收獲了成果,感到五年的學習還是有成效的,心理上得到滿足。小組成員輪流擔任演示員,向評委專家、企業領導、學生家長及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向他們解說產品的功能;也是向領導、老師、同學們匯報自己五年來的學習是有效的勞動;還可以把自己畢業設計產品的制作過程用相機錄制下來,作為自己就業時的一種很好的推薦材料。

      五、成果擴大

      經過05級學生的第一次畢業設計的成功,我們對五年制高職畢業設計的前景有了很大的信心;06機電大專我們也選擇了10個不同課題,不同的是畢業設計指導老師的經驗豐富多了,把05機電學生畢業設計的優缺點分析給06的學生聽,讓他們在畢業設計中少走彎路;07機電大專也選擇了10個不同的課題,他們畢業設計的質量將會越來越高。現在我們的畢業設計成果展覽室的樣品越來越多,我們誠心地邀請領導、專家和同行們來我校指導、交流。

      五、結語

      我校機電專業的學生,通過畢業設計,既能符合普通大專生理論畢業設計的要求,又能把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技能水平展示出來。這向社會說明在職業學校的學習是有很大收獲的,展示了高職學校學生的能力,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張桂香主編.機電類專業畢業設計指南.機械工業出版社.

      [2]張華主編.電類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機械工業出版社.

      [3]孫波主編.機械專業畢業設計寶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4]宋守許,劉志峰,夏鏈,李軍鵬,李旗號.工科大學畢業設計調查及其分析.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5]韓曉燕,張彥通,李漢邦.對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畢業設計評審的分析和建議.高教發展與評估.

      [6]曹成茂,李玉潔.畢業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模式

      1 研究背景

      畢業實習是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必要的基礎訓練,是從業和創業的重要培養環節。畢業設計是工科本科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后的教學環節,對于學校完成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工程師基本訓練至關重要,是衡量每位畢業生畢業資格的重要依據。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最終目標是每一個學生能找到適合、滿意的工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到,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與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相結合,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人才。

      同時,校內教育資源相對有限,而我們看到,校外社會教育資源是無限的。這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和時代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和選擇。

      2 機械類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現狀

      2.1 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難以保證和提高

      隨著我國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每年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加,如2015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人數就增至66200人。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使得高校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教學變得越來越困難,碰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導致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難以保證和提高。雖然專業指導教師在長期的畢業設計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真實工程型設計題目,但要實現近三屆學生設計題目不重復且為一生一個真實的工程型設計題目,其難度仍然很大。

      2.2 企業不愿意接受學生畢業實習

      國內由于生產工藝的大型化、機械化和智能化,企業往往覺得安排學生畢業實習很麻煩,需要專人負責,而短時間的實習很難為企業帶來生產效益,從而不愿意安排學生畢業實習,即使安排,也只是讓學生在實習單位以聽報告和分組參觀的方式進行實習,獲得的現場實踐和學習時間很少,直接影響了后期畢業設計的質量。

      2.3 就業難

      在就業難這個問題上,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從學生方面來講,第一個就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工作過程中,他們不清楚自己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目標不明確。第二個問題是很多同學無法接受專業選擇的職業工作環境。他們不愿意去從事如加工、生產等一線的工作。以上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企業需要的人才標準與學生期待的目標錯位。企業需要的是技術型人才,比如說數控、加工,都能夠容易上手的,非常講求一個動手能力,而我們的學生在動手實踐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深層次,這也是對學校培養目標和模式的一個反問與挑戰。

      2.4 現行培養方案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的“斷裂”

      近年來,應用型本科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其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存在脫節和斷裂,實際效果不佳,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軟肋。在現行應用型本科專業培養計劃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都是安排在第七學期和第八學期。其中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作為教學工作,由教學管理部門管理;就業作為學生工作,由學生工作部門管理。到企業生產一線實習是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實踐教學舉措。

      但落實到操作層面,一方面,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企業怕干擾生產秩序,影響經濟收益,不愿甚至拒絕接待學生實習;另一方面,學校難于統一安排、管理和指導,通常是有名無實,致使校外實習環節被簡化和弱化,質量評價指標缺失,學生得不到相應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訓練。畢業設計是應用型本科專業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實際操作時往往是由教師給出題目,學生選題并在校內進行畢業設計。這種方式存在較多問題,如選擇的虛擬設計項目未能與工程實際結合;題目偏小單一,得不到綜合性訓練;題目重復,多人同題;單師(只有校內教師)指導等。由于學生多而專業教師少,教師的指導工作量過大,平均每位教師要帶八個左右課題,甚至十幾個課題。加之繁重的教學工作,教師無暇基于學生及時指導;有些畢業設計課題缺少實踐平臺,只能作理論分析;還有的學生的選題和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同時學生又忙于落實工作,造成很多論文不規范,質量不過關,沒有起到培養綜合能力、應用能力和提升科研水平的作用。畢業生找工作難是普遍問題,第八學期的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畢業生的質量降低,更增加了學生就業的難度。另一方面,企業所需的各類專業人才緊缺,招不到合適的員工,存在結構性失衡。

      3 機械類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的構建

      3.1 一體化模式的目標

      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是指將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有機銜接、統籌安排,將三個階段的時間提前,并融合為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整體,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個體狀態,負責完成8―10名學生三個階段的全程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

      實施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的目標是,通過三者的有機整合,提升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教學效果,進而促進就業質量的提高。具體來說,通過畢業實習為畢業設計提供實踐平臺和支撐,進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同時豐富畢業實習的內涵;通過畢業實習提前融入企業生產實踐,參與產品的研發、核算、管理、市場調查與開拓、對外業務處理等方面工作,全面了解企業業務流程及工作要求,從而增加了就業機會;通過結合生產實際的畢業設計的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素養得到提升,進而可以實現高質量的就業。

      3.2 科學統籌安排教學與就業各環節工作

      德國很多的應用技術大學工程類專業要求學生在畢業設計開始前必須在企業實習三個月以上才能開始畢業設計,最好就是在企業先完成畢業實習后進行。針對我國國情,鑒于這種形式可以在第七學期期初啟動就業工作,根據各專業情況,開設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課程或講座,幫助學生了解業界形勢和各項政策。學校組織開展“就業招聘會”或“實習招聘會”,全面落實學生實習單位的安排問題。同時,第七學期期初開始畢業設計工作。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個三向選擇,學校選擇企業,企業選擇學生,學生選擇企業。這就要求學校對企業進行考察,從企業規模、核心競爭力、發展規劃、用人需求及學生在企業的發展空間等進行綜合考量和考慮。在選定合適的企業后,與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如果學校老師替企業為學生做宣講這樣更好,因為學生對企業的認識不夠,往往只能簡單從網絡獲取企業信息。學生在了解企業后,根據意愿,投出簡歷,學校做篩選后投給企業,然后企業安排面試,選擇留下適合自己的人才。有了前面合作的基礎,就是進一步推進校企聯合畢業設計。可聘期企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工程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實現校企“雙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后,完成實習工作的同時,必須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畢業設計選題與企業的生產、科研和管理等實際工程項目緊密結合,且契合學生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前沿性與實用性。具體開展期間,采用校企雙導師制,聯合指導學生開展畢業設計。考慮到學生時間問題,需要學校老師會主動到企業,了解學生實習及畢業設計進度,答辯也可以安排在企業進行。而正是因為企業與學生之間有深度互動,給了雙方充分了解的基礎,這也為雙方就業意向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鋪墊。經過6―9個月的時間,待學生畢業設計答辯完后可簽訂就業協議或合同,這樣企業能夠挑選優秀的學生留下,學生也能通過這段時間對企業文化、理念、待遇等進行詳細了解,最終愿意留在企業工作。

      3.3 及時了解學生畢業實習、畢業設計進度

      在企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學生應按時按量完成學校畢業設計進度要求和企業生產需求,雙方導師應加強溝通,學生校內指導教師應多次前往企業指導學生按時完成學校和企業交待的具體任務。

      4 聯合企業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注意事項

      4.1 學生應注意身份的轉變

      從學校進入公司實習,第一個必然是身份的轉變。從學生到職工,態度上需要改變。在企業工作中是容不得半點失誤的,尤其是像機械性質的行業。一個小數點的失誤就能夠帶來巨大的損失。那另外的就是學生應該為自己爭取到利益,在確定自己職業目標的同時,也應該留心觀察企業的文化,發展前景,生產狀況以及考慮自身的發展空間。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珍惜雙方之間雙選先機,爭取獲得通行證。

      4.2 確保學生利益

      學生應該為自己爭取到利益,在確定自己職業目標的同時,也應該留心觀察企業的文化,發展前景,生產狀況以及考慮自身的發展空間。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珍惜雙方之間雙選先機,爭取獲得通行證。

      4.3 注意選題難度

      校內校外指導老師在確定學生畢業設計題目時應考慮學生具體從事的技術工作,不宜過難或工作量過大,應比正式員工要求略低,對學生保持寬容、足夠的耐心。

      5 典型案例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于2008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是一所按新機制和新模式運作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舉辦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學校2014年9月開始啟動機械類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經過前期的走訪企業,最終與上海某汽車裝備制造有限公司(A公司)、廣州某啤酒有限公司(B公司)共安排了17名同學進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試點。其中A公司7名同學,B公司10名同學。在確定畢業設計題目和選定校內和校外雙導師后,開始實施一體化模式。學校畢業設計的要求一般是學生必須每周見一次指導老師,但考慮到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的特殊性,一般采用網絡或電話聯系,校內指導老師定期到企業給學生當面提供指導,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和畢業設計進度。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對學生也不時培訓,在一些專業上的問題給出建議。A公司畢業設計答辯安排在企業進行,B公司邀請企業領導及技術部門領導到學校參加畢業答辯,最終大部分同學畢業設計成績優良,企業也對這些同學大部分滿意。最終在A公司和B公司實習的17名同學畢業答辯后有13名同學選擇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

      整個模式試點完成后,學生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得到更多的歷練,學到更多新的東西,更為學生掙得了就業機會。實習與畢業設計一體化,讓學生能夠更加明晰自己的畢業設計方向,對論文完成有完全的實際感知。在校企聯合畢業設計這塊,由于企業給出的課題是一個比較新的項目,之前沒有接觸過,存在問題就是我們需要去調動自身最大的主動性去思考。因為這是一個實實在在,引領生產實際的項目,沒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就是時間上的問題。盡管每天的實習與自己的畢業設計有一定的關系,但還需兼顧上班實習,著實壓力不小,對學生而言這也是一種考驗和成長。通過這段生活,體驗了社會,并學著適應社會。

      學生通過在企業學習后,發現自身各方面能力都需要提升。學習是培養自己的基礎,實踐是加強自己動手能力的很好方式。學生也意識到就業時選擇企業的時候,需要更多地考慮未來的發展空間。比如學生在啤酒廠工作,學生對于實習地點并不是很滿意,一線工作也比較單一,但學生看到一些積極因素,比如企業重視團隊合作精神,職工學習體系良好以及即將在嘉興建造啤酒廠等。除此之外,就是覺得應該堅持。因為對于機械,汽車這些專業來說,不去生產線上體驗過,學習過,是無法從事今后的設計行業的,所以從最基礎做起很有必要,不要承受不起最開始的辛苦。

      與此同時也安排了十位同學進入某汽車公司整車生產線實習,畢業設計題目并未與企業生產相結合。企業經過簡短技術培訓即安排學生到操作較簡易的生產線實際操作,學生周而復始從事同一操作,不輪崗,不培訓,初衷是希望學生畢業后能留下來,學生實習三個月后感覺沒有受到企業重視,企業以前從不不招未畢業學生實習,企業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學生實習與企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學生一邊要高強度的實習,根本無暇顧及畢業設計,最終10名同學在畢業答辯前都陸續跑掉了,沒有一名同學留下來。

      6 總結

      時間必然會改變學生的身份,每位學子必然會站在選擇就業方向的十字路口;學生有學校知識的熏陶,還少不了社會對學生的錘煉。借助校企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平臺,在完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同時,學生也在設計著他們自己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周慶元,包文姝.應用型本科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的構建[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第4篇

      1.1課題內容要盡可能多地涉及本專業的教學內容

      (1)不同于科研和工程的實際需要,畢業設計的課題首先考慮滿足教學要求。因為,學生沒有多少實踐經驗,與實際生產接觸機會很少。因此,課題內容要貼近本專業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通過畢業設計,來總結學生在大學四年內所學的理論基礎知識,把這些專業知識有效的結合起來,不能讓學生僅僅停留在課本內容基本上都懂,作業也都會做,考試也都不掛科,但就是不能做到應用的狀態。(2)課題不能太大、太空。例如,提高機械效率的優化設計、世界先進機械的研究等,類似課題學生的經驗和能力暫時還無法把握。

      1.2難易程度適中、工作量適宜、適當提前畢業設計開始時間

      黃河科技學院工學院的畢業設計安排的是12周時間。但實際上,對于學生來說,真正用來做畢業設計的時間也就一兩個月甚至更少,因為在這個時間里,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去找工作,或者進入工作實習期,不能很好地保證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因此,如果課題難度太難,或者工作量太大,會造成學生失去信心,進而出現隨便抄襲應付的現象。不能達到畢業設計的真正目的。所以,為了保證學生保質保量完成畢業設計,所選的項目難度、工作量要適中。畢業設計的開始時間,可以安排在機械設計的課程結束后。這時候,學生基本具備了設計的初步知識,可以選擇適當難度的課題,讓部分學生開始試住做些大體跟畢業設計內容基本一致的工作,到真正畢業設計的時候,一是可以把課題做深,二是學生也不感到時間緊張,三是有可能的話還做出實物。給學生的創造性的發揮空間,留夠申請專利和論文的時間,提高畢業生的整體素質能力。近年來,我校每年有數十名學生,是用這種方式完成畢業設計的,畢業時他們已經申請好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并做出了實物。從創意、設計、制造到裝配調試和改進過程,對學生來說收獲很大,畢業后,學生在企業很快就進入崗位角色,企業也比較歡迎這樣的學生。

      1.3選題要靈活

      課題所涉及的行業要多種多樣。例如,裝備制造、礦山設備、農業機械、食品加工及特種設備等。這樣既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趣要求,又減少了雷同現象,指導教師也可以把難度相對大的課題,按照工藝或結構分成幾個小課題再分配給不同的學生,使他們之間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合作,增加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除指導教師按照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要求命題之外,可以與企業聯系,設計一些在現實工作過程中實際應用的課題,增加項目實用性的同時,也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與愛好,由自己提出課題。部分學生已經參加了工作,也可以根據其所在的企業的行業性質和產品特點,設計有關產品。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商議共同提出課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其將來或現有的工作有著直接的幫助。

      1.4減少論文在整個畢業設計課題中所占比例,增加機械結構設計的要求

      國家教育部2014年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將600多所大學本科學校轉向職業技術教育。因此,大部分大學本科生將來的就業崗位將是生產一線。因此,傾向于理論研究的論文題目在課題中的比例應當減少,更多地增加和體現生產實踐中實際應用的課題。同時,也是由于論文內容是學生更容易抄襲,降低了教學質量,達不到學校開展畢業設計的真正目的。

      2機械專業畢業設計過程中的幾個具體問題

      2.1參考資料的收集

      拿到設計題目后,學生最直接想到的是從網絡中搜集資料。學生無疑能夠很快地找到與自己題目相關的各種資料,但涉及到具體技術問題和具體結構問題的內容,網絡中可參考的資料很少,能夠具體解答的更少,這時學生就會感到很茫然,無從下手,這就是現代大學生的通病。之所以有這種慣性的思維,是由于現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不當造成的。在大學學期期間,學生們遇到問題后就去查找課本上的現在公式,只要套用就可以了,然后實際的設計卻并非這樣簡單,要靠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查找相關文獻。因此,在此期間建議學生到圖書館,到企業去,更廣泛地搜集資料。另外,隨著標準化的完善,有許多設備的設計制造都已經有了國家或行業標準和規范設計。例如,特種設備、食品加工設備、制藥設備和計量設備等其設計方法和過程,甚至結構等都有詳細的規定和要求,建議學生在查閱有關資料的過程中,學會查閱相關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2.2設計方案的確定

      學生在經過了資料的搜集和總結后,根據自己的課題的要求,繪制出機構運動簡圖。然后對機構的運動部分進行初步的設計計算。此時,機構的選擇,前提是要滿足課題要求和機器功能的實現。但是,很多學生不重視這個過程,基本上在這個階段都是畫草圖,懶于計算,導致在真正的結構設計過程中出現返工的現象。而且在方案設計時,要設計出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甚至要做一些簡單的模型進行實驗比較。比較的過程中,不僅考慮機構是否達到生產率的要求,還要考慮機構的運動的平穩性,最終確定出更合理的方案,并繪制出正規的機構運動簡圖。

      2.3設計計算

      畢業設計中的計算主要包括執行機構和原動機所需的功率、運動學計算、動力學計算。

      2.3.1類比法確定執行機構所需功率

      首先,確定直接參與工作的執行機構所需要的力、力矩、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等技術參數,從而計算出執行機構的功率;然后,計算出整個傳動系統中的傳動功率。很多種情況下,執行機構所需的功率比較容易確定,例如,起重機起吊重物所需要的力、鋼筋的彎曲切斷所需要的力等。然而有時,這些重要的參數無法用簡單的方法來確定,因為這些參數與其機器加工的對象和加工工藝有關,例如,壓球機的設計。壓球機壓制過程中的徑向壓力是要通過模型試驗而測定的,對于學生來說,這個環節有困難。因此,這種情況下,就要去找似的工況所耗用的功率,總之就是要用類比的方法來確定執行機構所需要的功率。確定了使用功率就可以確定原動機的功率,按國家相關標準選取電機類型,如三相(或單相)交流異步電機、直流調速電機、步進電機、伺服電機等。其中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的主要參數是根據扭矩確定的。

      2.3.2運動學計算

      在確定了電機轉速之后,設計者需要對傳動系統的各機構進行速比的分配。在速比分配的過程中,學生一般是按照課本推薦的數據來分配的,例如,帶傳動,課本上推薦的傳動比是2~7,但在大功率帶傳動的機器中,小帶輪基準直徑確定后,如果按照傳動比2~7來設計大帶輪時,大帶輪的直徑會很大,有可能不滿足實際的結構要求。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速比的大部分應該是由減速器來承擔,所以先確定減速器的型號。具體的步驟是:首先根據速比,對應的功率查到減速器型號,再根據型號(一般其主要結構參數是中心距)查得其聯系尺寸。機器其余的速比部分再由其傳動形式來補充。

      2.3.3動力學計算

      在載荷計算中有時候會遇到較復雜的力的分析,如風載荷,雪載荷,地震載荷等,學生有時候不能夠很好地將這些力進行簡化,做出受力分析。因此,在此時建議學生去查找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里有無所規定的計算過程要求,若設計題目屬于特種設備的卷揚機,起重機設備等,國家標準里都規定有計算內容和推薦公式,以及各種參數的選擇,這時學生就必須按照標準進行;若標準里沒有規定的就得查閱相似情況有沒有其他設計人員發表的論文或者專著等,作為計算時的參考;若沒有標準規定的,沒有資料的,就得做模型試驗,來確定相關參數。學習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建議借助于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如Ansys、Creo、Adams、Recdyn等,其計算的目的是確定結構主要零件的尺寸,同時還是要保證機器運動過程中的平穩性與可靠性,為下一步的機構設計打下基礎。在此階段里,許多學生甚至個別老師誤解地認為設計就是計算,也就是要把包括結構在內的所有零部件的尺寸都計算出來,才能開始繪圖,其實這是錯誤的。計算是基礎,有了基礎計算數據,就可以開始繪制結構圖,很多結構和一些零件的尺寸是在繪圖的過程中去確定的。

      2.4結構設計

      作為機械專業的畢業生,常見機械和機構的設計與機械識圖和制圖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由于繪圖過程相對比較繁瑣,需要一定的三維透視能力,學生們害怕畫圖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如果在此之前沒有進行充足的繪圖訓練,所畫的機械圖紙問題較多,與正規圖紙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雖然此階段必要的計算已經結束,但大部分學生對繪圖仍然感到茫然,無從下手。這個階段指導老師應該在與學生共同分析結構的特點、視圖的合理布置、標準件和外購件的選用、的選用以及安全措施的應用等,重點指導結構設計和圖紙的繪制。結構設計一般從執行機構先繪出,然后,逐漸向其他部分展開,邊畫圖邊修改,直到完成整個裝配圖的繪制。相對于裝配圖的設計,零件圖的繪制設計、更多的要求是視圖的正確表達、尺寸及加工要求的準確標注、零件材質的合適選擇、合理加工工藝性等。所以,零件圖要求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更高。大部分畢業生覺得零件圖好畫,但結果往往不令人滿意。有許多學生仍然還是畫了幾張在課程設計時的零件圖,比如傳動軸、齒輪、帶輪等,反應出學生對零件設計工作的欠缺和不自信;也有一些同學,先用三維軟件建立一個三維的模型,讓軟件自動生成二維的工程圖紙,又不加于修正,致使零件圖表達不完善,不能作為實際生產用圖紙。所以,在整個結構設計階段,指導教師要不斷地檢查學生的進度情況,及時指出圖紙表達中的錯誤和不合理,避免設計出現重大的返工現象。

      3結束語

      機械專業畢業設計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改革

      1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的重要性

      畢業設計是學生必修的最后一個重要實踐環節,它既能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與應用能力,也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是學生走上社會工作崗位的前站.對高職模具專業學生來說,它能使學生完成模具設計與制造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培養并提高綜合運用模具相關知識、理論和技能來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為成為在模具生產第一線從事模具設計制造、技術開發、研究和經營銷售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打下堅實基礎[1].因此,研究并探索如何更好的組織和實施畢業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工作現狀

      然而,筆者通過實際教學及調研發現,包括筆者所在學校在內的大多數開設模具專業的高職院校,其模具專業畢業設計的現行模式中存在較多共同弊端,最終效果差強人意.主要反映在:

      (1)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和就業沖突,學生難以靜心設計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模具專業采取的畢業設計模式均為在學生第六學期到企業頂崗實習的同時進行畢業設計.學生一般在第五學期中后期就已經開始求職,基于就業導向,學生一般都把主要精力用于就業,直到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才開始真正考慮畢業設計的問題.但即使是順利找到工作崗位進行頂崗實習的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由于工作壓力或時間、條件限制無法較好的開展畢業設計.

      (2)畢業設計選題單一,畢業設計流于形式目前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題目一般由教師擬定、學生選擇,學生帶著題目到企業頂崗實習.一方面選題數量少,易形成“一題多人”的局面,使學生滋生依賴心理,最終導致抄襲現象嚴重;另一方面由于題目由教師擬定,難以與學生頂崗實習的具體工作內容較好融合,學生普遍缺乏完成畢業設計的動力和熱情,即使勉為其難的打起精神完成畢業設計,也無法將結果在實踐中進行驗證,有紙上談兵之嫌.

      (3)學生無法得到適時、充分的交流和指導,影響設計效果由于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同時進行,不同學生身處不同企業的不同頂崗崗位,指導教師則一般留在學校一邊從事日常教學一邊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這種作息時間、空間的差距導致不同學生之間、學生與指導老師之間交流受到限制,無法充分、順暢的表達各自的思想.學生有了疑難,難以立即得到有效的提示或指導,教師也難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設計進度和現狀,也就無法對學生的畢業設計工作起到切實有效的監督、促進作用.尤其對一些基礎較差、專業基本功不扎實的學生而言,這就進一步降低了他們畢業設計的熱情和信心,最終導致畢業設計成果錯誤偏多、質量偏差.由于以上原因,最終形成一部分學生不重視畢業設計,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采取消極等待、觀望態度,不認真對照學校畢業設計規章制度、規范和指導老師的進度要求開展工作,寄希望于答辯前拼湊、抄襲來完成畢業設計任務;一部分學生雖然重視畢業設計,但由于本身水平或周圍條件限制,畢業設計草草了事、設計成果不盡人意;只有少量基礎好、條件充分的學生能夠按時、按質完成畢業設計,達到設置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初衷.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指導老師鑒于學生的實際困難和畢業率的壓力,通常對畢業設計成績評定采取寬容態度,最終畢業設計的執行效果大大削弱,甚至淪為“走過場”.

      3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工作改進措施

      可見,多數高職院校模具專業畢業設計的現行模式亟待改進.針對上述不利情況,筆者通過多年承擔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從實踐中總結到以下改進方法和措施:

      (1)加強畢業設計理念的滲透,提前安排畢業設計如上述,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消極等待、嚴重抄襲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本功不扎實、對畢業設計課題感到茫然無措,一是沒有充分時間精力安排及執行畢業設計.學生對畢業設計不知從何下手,究其原因,與高職教育現行教學模式密切相關.目前高職教學的各門課程之間大多相互獨立,課程教學目標較多定位為僅滿足本門課程需要,較少兼顧到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前后銜接和相互協調、統一[2],且傳統教學模式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應用環節薄弱.這就造成學生接受到的教育不夠連貫、系統,無法很好理解各門課程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中的具體地位、作用和相互聯系,也無法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較好的應用于畢業設計.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本門課程與其它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畢業設計中的地位、作用,引導學生運用本門課程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并強化學生的這種應用能力.在我校模具專業課程教學中,與畢業設計直接相關的課程包括《塑料模具設計與制作》、《沖壓模具設計與制作》、《模具典型零部件編程與加工》、《模具數字化設計》、《模具制造工藝學》、《塑壓成型設備》、《模具材料及熱處理》,這些課程的授課教師尤其需要注意畢業設計理念的滲透.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和就業沖突,導致學生時間精力投入不足,可以通過提前安排畢業設計來緩解、改善.目前我校模具專業畢業設計課題的下達時間已提前到第五學期專業學習之后,利用學生的在校時間,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選題、開題工作,不僅要充分了解選題的目的、意義,而且要完成對畢業設計主要內容、執行步驟的詳細規劃和安排.萬事開頭難,做好了準備工作,就提高了學生在第六學期兼顧就業與畢業設計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畢業設計的整體質量.

      (2)拓寬選題來源、思路,科學選擇畢業設計課題首先,選題要恰當,難度要適中.一個好的課題,應能在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創造力,是順利完成畢業設計的基礎.畢業設計選題應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考慮學生專業水平、圍繞學生就業來綜合制定.目前高職模具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崗位主要包括“簡單產品設計”、“機械及模具設計繪圖員”、“塑壓及沖壓成型設備操作”、“塑料及沖壓成型工藝分析”、“模具鉗工裝配”、“數控編程與加工”、“普通機加工”、“產品質量檢測”、“生產管理或銷售”.畢業設計選題應按模具職業標準和技術崗位要求,從模具在制造業中的實際應用出發,以培養學生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工作為核心,將過去本專業的模具設計、模具制造工藝學、塑壓成型設備、模具典型零部件加工等關聯課程內容有機整合,并以此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拓寬畢業設計知識面.其次,應避免“一題多人”,爭取“一人一題”,至少“三人一題”,最大限度防止學生滋生懶惰心理,杜絕抄襲現象.再次,應盡量拓寬選題的來源渠道、思路.除采用本校老師單獨制定的課題外,目前我校模具專業采取的選題方式還有:1、與一些模具生產企業合作開發一批有實用價值、適合學生設計的課題.2、直接采用工廠實際工程技術問題作為畢業設計課題,這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是聘請模具生產企業技術人員擔任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由他們提供工廠實際任務作為畢業設計課題;一是已找到實習單位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根據實際工作內容自主選擇并確定與之相關的課題.通過校外渠道獲得的課題,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和可行性,更符合工廠實際,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就業.尤其是學生自主選擇的課題,緊貼工作崗位,將畢業設計與實習就業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在完成崗位任務的同時也基本完成了畢業設計,因而學生積極性高、參與意識強,畢業設計質量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3)企業技術人員指導與在校教師指導相結合過去,畢業設計僅由校內教師來指導,這種單一指導的模式存在明顯不足[3]:首先高職院校畢業設計指導工作是在教師承擔繁重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完成的,而且一個老師指導的學生往往在十個以上,在此情況下要使每個學生都獲得適時、充分的指導是十分困難的;其次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時空差距也影響了指導效果;再次目前高職院校模具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工程背景、模具相關企業工作經驗,提供的指導意見容易和工廠實際脫節.目前,我校模具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已作如下安排:聘請模具生產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為畢業設計兼職指導教師.承擔本校課題的同學,以校內教師指導為主、企業兼職教師指導為輔.課題來源為校外的同學,以企業兼職教師指導為主、校內教師指導為輔.事實證明,校內教師指導和企業兼職教師指導相結合,克服了校內教師單一指導的缺陷,實現了知識與經驗、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能有效幫助學生攻克畢業設計中的難題,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4)完善校內外畢業設計實踐條件,最大程度規避“紙上談兵”已在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并按工作內容確定了畢業設計課題的學生,可以利用所在企業資源完成畢業設計并驗證畢業設計結果,但未找到實習單位而選擇了本校自定課題的學生,仍然需要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完成畢業設計.在以往的畢業設計中,選用本校課題的學生即使認真按照教材或參考書籍上的模具設計步驟完成了模具理論設計,由于缺乏經驗和實踐條件,最后能在合理的價格預算下,把設計圖紙真正變成模具,并利用模具成型出合格制品的,少之又少.一方面,這種無法將理論設計轉化為真實產品的現實,易使學生失去成就感,喪失從事畢業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畢業設計的成果無法通過實踐來檢驗和修正,“通過畢業設計來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句空談,畢業設計淪為“紙上談兵”.近幾年,我校模具專業畢業論文中存在的理論不符合實際的主要問題有[4]:1、模具設計只考慮模具結構而忽略了加工制造,導致模具難以加工或成本偏高;2、無法正確選擇模具材料、確定模具零件熱處理硬度;3、圖紙公差與配合標注、技術要求不符合實際需求.這些本應通過畢業設計彌補的知識缺陷將影響學生就業和工作,延長學生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時間.要避免畢業設計“紙上談兵”,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完善校內外畢業設計實踐條件,使學生的理論設計能夠成為實物.一方面,學校要加大投資力度,改進模具實訓室條件,購買或修整畢業設計需要的各種設備、工具、材料;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和模具企業的合作,使學生能夠將畢業設計的某些實踐環節放到企業現場去完成,既貼合實際,又能在企業工程師的指導下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強化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加大畢業設計監管力度畢業設計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能力和態度,同時也與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密切相關.要真正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必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指導教師要高度重視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嚴格按照開題報告中的規劃和時間安排,有計劃的對學生畢業設計工作進行階段性檢查,防止學生平時不努力,答辯前集中抄襲、剽竊;同時,學校管理部門要加大對畢業設計工作的監管力度,杜絕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要對指導教師的工作進度、指導情況進行有效監管,既要及時解決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又要防止個別指導教師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目前,我校使用了“學生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為每個學生、指導教師、管理人員分配了賬號和密碼,學生需定期在此平臺上匯報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情況,指導教師也需通過此平臺及時對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反饋、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管理人員也可以隨時了解學生、指導教師的相關情況.通過這一平臺,實現了對不同學生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工作、對教師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有效監管,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管理模式.

      4結束語

      加大對畢業設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更新畢業設計指導、管理觀念,建立一套規范的、切合實際的、考慮全面的畢業設計指導及管理模式,確保畢業設計質量,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目前能取得最好效果的可執行的畢業設計模式,是根據學生簽訂的就業協議,選擇有能力并愿意與學校聯合培養的企業,與企業簽訂“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校企合作協議”,讓學生在頂崗實習的同時進行畢業設計.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為畢業生指定或由畢業生自行選定畢業設計課題,以企業技術人員為主、校內專業教師為輔聯合指導學生,使學生參與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為學生了解行業技術應用、積累工作經驗、提前進入工作狀態創造條件、提供平臺.同時,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運用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對學生畢業設計進度、完成情況及教師指導情況進行監管.這種模式才真正實現了畢業設計的目的,更有助于學生就業.但這種模式只適合少量有能力就業且機遇好的學生,我們可以從這種模式的試點開始做起,兼顧其它模式,逐步嘗試、摸索、完善,以點帶面,以好帶次,最終建立起適合各類學生的一整套完善的、切實可用的畢業設計指導及管理模式.最近幾年,我校模具專業已按上述方式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并依照上文改進措施從多方面對畢業設計工作進行了改進,實踐證明,這種畢業設計模式和相關改進措施提高了畢業設計質量,提升了畢業設計內涵.

      作者:陳娟 單位: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董海東.高職模具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8):44-47.

      [2]高秀華,周鳳蘭,張艷杰.高職高專模具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及改革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9):256.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成AV人网址|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