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十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數學教學 融入 生活
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也在著重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下面我主要以初一數學教學為例,介紹一下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的一些嘗試。
一、讓學生感受數學從生活中來
要讓學生感受數學從生活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將教學內容和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已有的知識背景相結合,創設情境、設疑引思,使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并且從中體驗到探索的快樂。
1、從生活背景入手,誘發學習數學興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導入,讓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能誘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數軸”時,教材創設了把一周內天氣氣溫排序問題,學生通過看圖觀察、排序,體會到生活中隨時都在運用數學。又如,在學習有理數加法時,創設了計算凈勝球的問題,這可使學生帶著濃厚興趣主動地參與新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生活中時時刻刻在用數學,加深理解教材所學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的能力。
2、從收集生活素材入手,體驗數學樂趣。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數學”,教師讓學生根據收集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課堂教學時,教師有目的地從學生收集的資料中提取與數學有關的資料,并將它與書本知識有機結合。例如,觀察家里米袋或者面粉袋上面的重量標志,并說明其中“+2”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有家里人在炒股或者投資基金的話,就可以根據觀察一下當天股市行情的升降情況,并計算盈虧的數額和比例。還有,就是比較普及的儲蓄利息問題。例如,我在國慶放假前布置了這么一道作業:
某人有10000元錢,打算存入銀行十年,請同學們到儲蓄所調查一下,一年到十年存款的年利率得出的結論,按照要求設計出存款方案。(1)選擇三種儲蓄方法,計算10000元錢存入銀行十年后的利息(假設利率不變)。(2)選一個最佳的存款方案,并說說這個方案有什么優點。要求:親自到銀行把利率表抄下來,并注明是哪個銀行的。
這道題中滲透了數學知識,又具有生活實用性,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設計方案,激發了探索的欲望,提高了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模擬生活情境入手,滲透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表演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實際化、生活化。例如:在學習“整式”時,我設計了這么一道題目:
假設教室里座位的行數是x,用式子表示:(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數比行數多1個,教室里總共有多少個座位?(2)、教室里每行的行數是每行座位的2/3,教室里總共有多少個座位?(3)、判斷上面式子哪個是單項式,哪個是多項式,并寫出其系數和次數。
這樣利用身邊的生活場景,引出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使學生帶著濃厚興趣主動地參與新知識探究,學生自然對數學有了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與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中去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領悟出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數學有很強的應用價值這個重要道理。作為教師就要設計一些應用性較強的題目,并引導他們學會自覺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深刻地體會到數學巨大的應用價值及其魅力,逐漸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關于利率的知識后,學生根據生活中分期付款購買家庭小汽車的事件,研究設計了三種家庭條件下,分期付款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實用參考價值。又如,有的學生成立了探究小組,調查收集幾種常用牌子的洗衣粉的性能價格比,為社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有實用價值的消費參考。
生活總是豐富多彩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來自于你的故事、我的故事、他的故事。這一個個美妙的、奇異的、斑斕的生活故事,連成了一段段溫馨的影像。
故事總是具有多種吸引力的。浸潤著生活汁液的故事夾帶著生命的光彩、情感的琴弦和思想的羽翼。它們像一面面的多棱鏡,折射著多彩多姿的人生。它們像蘊藏豐富的礦床,每一次講述,都是對人生的一次深深的開掘。
故事總是能給人以力量的。他人的理想未必就不是我們的追求;他人的成功未必就只能他們自己獨享,他人的傷痛我們更應該一起來分擔!于是,這感人的、怡情的、從中可獲生命智慧和精神力量的故事,就不再是他人一個人的精彩,而將成為我們共同的“神話”、共同的人生蹤跡、共同的精神財富。
美文薈萃
異鄉的雨傘
蘇龍美惠
到加拿大的第二個春天,我準備去一個叫蘭多里的小鎮應聘。
蘭多里距離我所居住的城市有八百多公里,卻沒有直接開往那里的火車,我必須到一個叫德唯斯的小鎮轉車。
一大早我就出發了,下了火車,我站在德唯斯小鎮的站臺上,一位瘦削矮小的老太太正揮動著右手,目光一直追隨著那輛漸行漸遠的列車。當列車完全消失于她的視線中時,她才將揮動的手放下,轉過身,準備走出站臺。
“請問,去蘭多里的車幾點發呢?”
老太太回過頭,看見我拎著一個很大的行李箱,她微笑著回答:“是晚上九點!”隨即,她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哦,現在才中午,時間還早。”
我對她說了聲“謝謝”,拉著行李箱,穿過站臺的地下走廊。我想去快餐店吃午飯,然后隨便到德唯斯小鎮逛逛。
晚上八點半,我準時趕到了車站,買票的時候才發現,去蘭多里的車是兩天發一次,而今天恰好沒有!我感到沮喪,而老天似乎也不給我一絲快樂的理由――突然下起了大雨!
我被困在車站的候車廳里,呆呆地望著旋轉門外來來往往的行人,車站的嘈雜襯托出我身處異鄉的孤獨,尤其在這樣一個下著大雨的陌生小鎮,我顯得無精打采,落寞惆悵。
這時,大廳的旋轉門被推開了,那位瘦削矮小的老太太走了進來。她右手拿著一把滴著水的紅色雨傘,雨水順著傘邊滑落到她的腳下,這使她腳上的膠鞋和褲管幾乎都被雨水淋濕,貼在了她細細的腿上。她的左手里是一把折疊好的雨傘,似乎在焦急地尋找著什么人。
看見我,她的嘴角浮起一個不易被人覺察的微笑,她向我走來:“請問,今天中午是你向我打聽去蘭多里的發車時間嗎?”
“哦,是的,是我。”我說。
“實在對不起,小姐,我記錯了,去蘭多里是兩天發一趟車,今天剛好沒有,我估計你會在這里等,因為突發的大雨會使你一時無法離開車站。”她將那把沒有撐開的雨傘遞給了我,“是我的過失,導致你一天安排的失誤,所以,我懇請你去我家住一個晚上,我明天送你上火車,好嗎?我家就在車站附近!走路頂多十五分鐘。”
我不知道是否該接受老太太的邀請。我想,這也許是因為我來自另一個國度的緣故,因為這個國度和加拿大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只好委婉地說:“雨太大,我們還是等雨停了再說吧。”
她顯然很贊同,一點沒有覺察出我內心的那絲猶豫,然后坐了下來,和我聊起了天。
她告訴我,她今天送走了她的兒子,她的兒子一直很喜歡東方文化,所以準備去中國留學和工作。她談起了她去世的丈夫和年輕時他們去過的國家。從她的談話中,我能感受到她似乎也擔心她的兒子遇到和我同樣的問題,我更能猜測出,在她的意識里,即使是陌生人之間,都應該擁有一份做人的責任與誠信。
雨漸漸小了,我撐著老太太送來的雨傘,攙扶著她,去了她的家。
第二天,她將我送上了去蘭多里的火車,和送別她兒子一樣,她向我揮動著右手,很久很久。
國外打工的日子顛沛流離,我的生存狀態永遠是在途中。可每次走過站臺,我總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瘦削矮小的老人,她那份做人的誠信與責任,總會使我漂泊的心溫暖起來。
(選自《讀者》2008年第6期,有刪改)
賞析
本文故事發生在異地,天又下著雨,身處窘境的“我”孤獨、無精打采、落寞惆悵……瘦削矮小的老太太,她就像雨中的傘一樣,為“我”遮風擋雨,讓身處異鄉的我倍感溫暖。她雖然不是偉人,但她做人的誠信與責任卻讓“我”難以忘懷,并且一直影響著“我”。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還有很多一直默默支持我們的人。他們像雨傘一樣義無反顧地撐開,為我們遮風擋雨,抵御惡劣的天氣,為我們的成長指引方向。所以,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的日子,都不要忘記那把曾為我們遮風擋雨的雨傘!
父親的裸捐與我的未來
―――一個“富二代”寫給未來的一封信
陳環境
許多人羨慕我有個億萬富翁的父親,欽佩我的父親是中國首善。然而,當2010年9月5日父親宣布將“裸捐”后,許多人又向我投來疑問、同情的目光。因為他們想知道:父親這么做,我這個兒子是怎么想的?他們同情我這個“富二代”今后可能一無所有。
一般人了解父親主要是做慈善,他第一個到汶川地震災區救人。而作為兒子,我知道父親最主要是做4件事:一是做慈善,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父親的身影;二是做企業,父親說:如果沒有財富,就沒有做慈善的基礎了;三是做環保,父親到任何地方都倡導環保低碳;四是關心家人和鄰里鄉親。我經常聽父親在家議論:怎樣幫老家村子里多做一些事?我聽爺爺奶奶說,老家過去那條泥濘的小路,就是父親在外面賺了第一筆錢后修的。
我經常遇到有人問:你對父親“裸捐”是什么態度?你支持他這么做嗎?當父親與母親和我們商量裸捐這件事時,我幾乎想都沒想就投出支持的一票。其實,父親是非常愛我們的,他一開始想捐95%的財產,給我和弟弟留5%。最后是我們家人的態度,特別是我和弟弟的良好表現讓父親下定決心:捐出全部財產。
母親一直在背后無聲地支持著父親,她自己很少買昂貴衣服,有時到北京還去秀水街買許多便宜貨,但她從來沒有因為捐款和父親紅過一次臉。我記得,許多次當父親給母親講自己在地震災區的經歷時,母親都哭了。
父親宣布“裸捐”后,我將告別“富二代”身份了。對此,我沒有一點悲傷和遺憾,相反還有一些輕松和自豪,因為父親也沒有從爺爺手里繼承什么物質財富。聽爺爺奶奶說,父親9歲起就自己挑水到集市賣,不僅給自己交了學費,還為鄰居上不起學的孩子交了學費。他放學后就到村莊撿破爛到供銷社賣,10歲后家里的油鹽醬醋、弟弟妹妹的學費及全家人穿衣布料,都靠父親賣水和撿破爛承擔了。再后來,父親靠自己打拼,成為億萬富翁。與父親相比,我是幸運的,受到這么好的教育,又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這么多精神財富,我相信靠自己打拼,也一樣能成為對社會有用、有所成就的人,所以我不愿躺在父親留下的財富上做寄生蟲。
事實上,作為首善之子,注定了我這一生都會追隨父親做慈善了。3歲時,父親帶我到家鄉貧苦地區,那時農村的貧苦落后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理解為什么那里的路盡是泥濘?為什么老家的孩子會因為弄丟一只小雛雞受到嚴厲訓斥?后來我逐漸明白了,因為貧困,因為不是每一個家庭都像我一樣豐衣足食。在父親的引導下,我在5歲時第一次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幫助其他孩子。此后,每當過年、考試成績突出得到壓歲錢和零花錢時,我都會小心翼翼地收著,期待著下一次捐款。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親帶我參加慈善活動越來越多。2009年春節期間,我隨父親到新疆阿勒泰地區進行慈善慰問,當時氣溫達零下近四十度,有的地方積雪達兩米之高,凍得我心里想哭,然而想想長年在這里生活的人們,想想父親這么多年來為了慈善暈倒過很多次,我咬牙堅持到了最后。
未來,如果我成為一個富翁,我會和父親一樣從事慈善事業,做一個“善二代”;如果我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我也會做力所能及的善事,讓自己生活得充實而富有愛心。
(選自《意林》2011年第6期,有刪改)
賞析
本文以書信體的形式,回答世人問題:作為中國首善之子,是如何看待父親、看待裸捐、看待自己的未來的呢?
整篇文章語言發自內心,娓娓道來,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給人真實感和親切感。通讀全文,我們真切地感受到“90后”,不是別人所說的自私、懶惰、霸道,更不是自以為是;而是喜歡拼搏、自力更生,是有志向、有愛心的一代。
同時,作品也涉及到關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身教遠遠勝于言傳!其實“裸捐”本身就是陳光標留給兒子最大的一筆財富!我們也相信這樣培養出來的兒子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幸福藏在轉念間
陳慧巖
吃過晚飯,女兒窩在沙發上看一本已翻過N遍的漫畫雜志。我心里泛起一絲不快,但轉念一想,看“書”總比看無聊的肥皂劇要好,因此沖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沒想到,這轉瞬即逝的一念卻沒逃過女兒的眼睛。她說,爸爸,我現在看書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是只看圖畫,現在是看文字。
女兒的話讓我意識到,原來看書是有層次的。我很為女兒的進步感到高興,同時也為自己沒有心浮氣躁的以粗暴的方式扼殺她讀書的興趣而慶幸。
朋友和他的愛人分別在兩個城市工作,每到周五他總要擺脫俗事去車站接愛人,然后手挽手或踱步或坐公交一起回家。但有時候因為事務纏身,愛人已經下車出站,他卻不能按時到達接站次數多了約定俗成的老地方,這時他會打電話讓愛人耐心地等一會兒。但每當他氣喘吁吁地趕到時,迎接他的不是擁抱,不是熱吻,而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怨懟。火急火燎趕到車站的他,心中其實極想看到愛人的笑臉,極想聽到愛人充滿溫情的話語。然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并未打消他去接愛人的積極性。面對愛人的嘮叨,他也從未曾向愛人解釋過什么,更沒對愛人紅過臉。
他說,第一次面對愛人的嘮叨時本想反唇相譏,但轉念一想,愛人越是嘮叨,不就越是證明她急于想見到自己嗎?被愛人惦念,幸福還來不及,怎么還去吵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被冠于《三國演義》開篇之首,明朝楊慎所作的《臨江仙》,之所以被廣為傳頌,是因為它講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已如大浪淘沙,伴隨著時間的長河流盡,當年的金戈鐵馬、揮斥方遒,不過是今天青山下、夕陽中,漁民樵夫聊以佐酒的談笑資料而已。英雄尚如此,我輩凡夫俗子,又何必遇事就火冒三丈,稍不順心就肝火大發。
過眼云煙是往事,再入世時昨非今。有智者言:愚者以為幸福在遙遠的彼岸,聰明者懂得將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懂得”二字,說白了就在于“轉念”而已。
(選自《渤海早報》2011年2月28日,有刪改)
寫作借鑒
從本質上說,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患者多有過敏體質,遇到一些內在因素,如患了扁桃體炎、慢性闌尾炎、精神受到刺激等,或者受到體外因素影響,如接觸到動植物蛋白質、化學品、洗滌劑、動物皮毛、化學纖維等,就可導致發病。因此,濕疹的治療,首先,最好是找到并去除病因;其次,是選用一些抗過敏藥物,如抗組胺藥中的特非那定、阿斯咪唑(息斯敏)、開瑞坦等;最后,可選用一些外用藥物,如皮質激素軟膏等。經過這樣的治療,濕疹的癥狀多能被有效控制。
由于濕疹是一種慢性病,病情遷延,很多患者在治病過程中,常會碰到一些生活方面問題。
可不可用洗滌用品 市場上的洗滌用品琳瑯滿目,功能也很齊全,包括洗發香波、肥皂、沐浴露、洗衣粉等,對皮膚可能會有些刺激,使濕疹癥狀加重,濕疹患者一般不宜使用。含消毒藥物的肥皂或硫黃皂,因刺激性更大或可能有致敏作用,濕疹患者更不宜使用。必須要使用洗滌用品時,應在病情基本控制的情況下,用無刺激、不含香料或適合嬰兒沐浴用的、含燕麥的品種。但這并不是說,嬰兒護膚沐浴露很好,可以隨意使用。
沐浴有沒有講究 這個問題與洗滌用品的使用有關。一般地說,濕疹部位忌用開水洗燙,患者沐浴時需用些沒有刺激作用的洗滌品。洗澡的頻率因人而異,如老年人、皮膚干燥或沐浴后皮膚會癢的人,就不宜天天洗澡,否則會加重皮膚干燥或引起瘙癢。濕疹患者應以使用藥物為主,不宜經常沐浴,尤其是皮疹處應少洗滌。
激素類藥物如何用 濕疹患者喜歡在皮疹處用些激素類藥膏,尤其是強效皮質激素藥,如復方酮康唑霜、皮康王、膚康王、寶龍康、復方咪康唑軟膏、樂膚液、氟氫松丙酮酯(膚輕松)等。這些藥物對濕疹療效明顯,但是并不能阻止復發,患者往往需長期應用,結果引起局部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多毛、激素依賴性皮炎等,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我們主張如果選用激素,最好用些艾洛松或尤卓爾,副作用相對弱些少些,也可選用苯海拉明霜或維生素E霜。
初中數學;融入生活;嘗試與探究
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也在著重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下面我主要以初一數學教學為例,介紹一下將數學教學融入學生生活的一些嘗試。
一、讓學生感受數學從生活中來
要讓學生感受數學從生活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將教學內容和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已有的知識背景相結合,創設情境、設疑引思,使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并且從中體驗到探索的快樂。
1、從生活背景入手,誘發學習數學興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導入,讓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能誘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數軸”時,教材創設了把一周內天氣氣溫排序問題,學生通過看圖觀察、排序,體會到生活中隨時都在運用數學。又如,在學習有理數加法時,創設了計算凈勝球的問題,這可使學生帶著濃厚興趣主動地參與新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生活中時時刻刻在用數學,加深理解教材所學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的能力。
2、從收集生活素材入手,體驗數學樂趣。鼓勵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數學”,教師讓學生根據收集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課堂教學時,教師有目的地從學生收集的資料中提取與數學有關的資料,并將它與書本知識有機結合。例如,觀察家里米袋或者面粉袋上面的重量標志,并說明其中“+2”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有家里人在炒股或者投資基金的話,就可以根據觀察一下當天股市行情的升降情況,并計算盈虧的數額和比例。還有,就是比較普及的儲蓄利息問題。例如,我在國慶放假前布置了這么一道作業:
某人有10000元錢,打算存入銀行十年,請同學們到儲蓄所調查一下,一年到十年存款的年利率得出的結論,按照要求設計出存款方案。(1)選擇三種儲蓄方法,計算10000元錢存入銀行十年后的利息(假設利率不變)。(2)選一個最佳的存款方案,并說說這個方案有什么優點。要求:親自到銀行把利率表抄下來,并注明是哪個銀行的。
這道題中滲透了數學知識,又具有生活實用性,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設計方案,激發了探索的欲望,提高了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模擬生活情境入手,滲透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表演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實際化、生活化。例如:在學習“整式”時,我設計了這么一道題目:
假設教室里座位的行數是x,用式子表示:(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數比行數多1個,教室里總共有多少個座位?(2)、教室里每行的行數是每行座位的2/3,教室里總共有多少個座位?(3)、判斷上面式子哪個是單項式,哪個是多項式,并寫出其系數和次數。
這樣利用身邊的生活場景,引出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使學生帶著濃厚興趣主動地參與新知識探究,學生自然對數學有了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與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中去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領悟出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數學有很強的應用價值這個重要道理。作為教師就要設計一些應用性較強的題目,并引導他們學會自覺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深刻地體會到數學巨大的應用價值及其魅力,逐漸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關于利率的知識后,學生根據生活中分期付款購買家庭小汽車的事件,研究設計了三種家庭條件下,分期付款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實用參考價值。又如,有的學生成立了探究小組,調查收集幾種常用牌子的洗衣粉的性能價格比,為社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有實用價值的消費參考。
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真切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數學被具體化了,被形象化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總之,數學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體驗感受,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達到講數學教學融入生活的目的。
參考文獻
溫暖大家庭里苦中作樂
電力工程公司總經理和雪光首先為公司員工營造了一個溫暖和諧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互敬互愛,各司其職又相互幫助勉勵。和總身上有塊粘膠,會把人才都吸引到自己身邊來,然后大家又都那么和睦地圍繞在電力工程的崗位上,為麗江每一個角落的電力系統付出。和總的能夠知人善用,和總親和的凝聚力,都是這個電力大家庭組成的核心。就如同一個燈泡,和總和所有員工都是組成一個燈泡的鎢絲,這所有的鎢絲組合起來,燈才能發光發亮,才能有越來越多個的燈在每一處的黑暗中為心靈指明方向。
曹國新是電力工程公司配電中心的項目經理,負責和管理線路的施工管理。然而他被更多人知曉是那個籃球場上帥氣的背影,作為電力公司籃球隊的主力,他曾為電力公司在麗江的各大賽事中捧回了不少獎杯。平時工作之余,公司內部也會組織些這樣的比賽,豐富大家的娛樂生活。然后所有在工作中的艱辛也在一次次的比賽中,一次次的小酌里化解了。電力公司的工作常常都是早出晚歸的,有段時間,曹國新的妻子很不能理解,兩個人冷戰都打了不少,但有什么辦法,經過長期的溝通,妻子最終也能支持他的工作。
楊春梅是劍川人,自打2005年加入麗江電力公司這個大家庭之后,就不準備再離開了,當時和她男朋友一同走進這里,一直到去年他們已經在麗江安家落戶。她談到一開始加入時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第一個她在異鄉的生日,是電力公司的全體員工為她一起過的。當手上接到同事送的蛋糕和鮮花時,一瞬間她感覺到特別溫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公司還出經費讓他們出去進修培訓和學習,也特別重視員工素質的培養。員工有什么困難,都是和總牽頭為其捐款,支持幫助其走出困境。
他們,已經在艱苦的工作里學會了苦中作樂。
當工作變成一種習慣
電力公司的工作很辛苦,每年的工程很多,這都依托于麗江電力公司專業的施工技術,秦友利書記在談到自己所帶領的這個隊伍時,眼里都是發光的。“電力,就是一個不分日夜的工程,哪怕凌晨接到搶修電路的電話,我們也得毫無怨言趕到現場。”,任何的搶修和應急已經不算什么了,歷年都如此,熬夜工作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苦點、累點,都沒有關系,因為他們已經將這樣的工作過成一種習慣。
秦書記講到一個故事,是2008年的事了。公司施工隊在麗江奉科梨園有一個十一萬的變電站在安裝,去梨園的路很爛,必須隨身帶足干糧。在施工隊返回的路途中,他們遇到從昆明過來的一對司機夫婦,他們是電站的供貨商,運著鐵塔,可是車子在離梨園將近30米的地方壞了,陷在泥濘中出不來。這對夫婦已將在駕駛室被困了三天,附近20公里內沒有人家,根本找不到吃的,荒無人煙的地方,遇到施工隊,他們像是找到了救命的稻草。回憶當時的情景,秦書記說,在饑餓和求生面前,駕駛員甚至放下了尊嚴跪在他們面前哭著求助。書記先把他們身上所有能解餓解渴的物品給了他們,因為當時電話也不通,又沒有多余的車,書記只能暫時先出去,然后及時和指揮部取得聯系,并派了五輛車去支援。這樣一折騰,回到家已經晚上12點多。可是他們的“噩夢”還沒有結束,那時麗江北門坡電站出現了問題,需要去馬上解決。北門坡電站負責著麗江市區內香格里拉大道以東、長水路以北的這片區域的輸電,古城瞬間陷入一片黑暗。他們準備好各自的家伙,又開始加入到搶修的隊伍中……這樣一直忙到了凌晨7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