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幾米星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人力資源密集;新東方;激勵控制;SWOT分析
一、新東方集團簡介及其面臨的問題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New Oriental Education&Technology Group)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綜合性教育集團,由創始人俞敏洪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其主要產品為各類英語培訓,以及其他各小語種培訓等,累計培訓學員近1000萬人次。
進入21世紀以來,新東方提出走多元化和國際化的道路。2002年,新東方IT培訓部創始人周懷軍離開新東方,創辦了北京新科海學校;2003年,新東方主管國際合作的副校長杜子華離開了管理層,擔任華誠研修學院院長;2004年9月,新東方集團原總裁胡敏離開新東方,創辦了新航道等等。同時,新東方的諸多明星教師,如羅永浩等,也紛紛離開新東方自立門戶。新東方總裁俞敏洪說:“新東方每年的員工流動率在30%左右。其中10%是我們自己淘汰的。”換言之,新東方的員工主動離職率達到了20%。
人員流失率如此之高,可見,新東方科學良好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形成,當初作為新東方特色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仍相當濃厚;民辦教育機構所有權與經營權并沒有嚴格分離,責任不清,權力集中,必然會產生問題。同時,在企業規模發展壯大之后,如何使公司激勵控制跟上公司發展的腳步,使員工保持當初的創業精神,保證企業內部人員的歸屬感、成就感,讓員工有充分的發展空間,而不是限制員工的發展,這也是企業領導者必須考慮的。
二、新東方的人力資源環境分析
(一)優勢分析
新東方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得到大量資本支持,對員工激勵具備足夠的支付能力;在國內教育培訓市場,新東方占有半壁江山,得到相當高的認可度,有利于員工實現成就一番事業的愿望。
新東方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鼓勵創新,提倡平等,重視團隊合作,這是新東方的市場競爭力,也是有效的激勵手段。此外,新東方是市場的領導者,旗下擁有大批能力出眾、充滿激情、幽默而具有感染力的教師隊伍,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能夠顯著增加員工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以及對企業的向心力。
(二)劣勢分析
新東方擴張的步伐較快,在分支教學機構增加的同時,也導致優秀教師資源的短缺。由于企業自身人才培養速度的落后,企業擴張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新東方必然需要向社會招收更多的員工。這就使得新東方人才培養成本驟然增加,而且員工的質量難以得到完全保證,新東方的品牌優勢將受到影響。
其次,高層管理人員數量不足。新東方不得不要打破“教而優則管”的高層管理人員培養模式,轉而聘請職業經理人來打理企業。雖然職業經理人制度是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但是這些“空降兵”能否順利把好新東方這個帶有 “草莽英雄”烙印的企業的脈,還是個未知數。
(三)機會分析
教育培訓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如果新東方能夠從內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對未來企業進一步發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現在國內教育培訓市場百花齊放,市場競爭者為數眾多,但是缺乏一個具有全國性的有絕對影響力的品牌。新東方可趁上市之機,將良好的資源通過收購的方式吸收轉化為自己的優勢項目,從而達到既擴大公司規模,又吸收優質人才的目標。
(四)威脅分析
在行業內涌現了多個與新東方目標市場定位相當、有大量直接競爭關系的對手,并且都獲得了資本注入。如僅2010年,就有學而思教育、環球雅思、安博教育、學大教育等四家機構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分別上市。新東方若不能在產品業務上有所創新,另辟新的業務增長點,國內教育培訓市場老大的地位將朝不保夕。尤其是許多離開新東方的高管,有的自立門戶成為了新東方的競爭對手,同時利用自己在新東方的關系拉攏一批原新東方的老師倒戈相向;另外的則投入了新東方競爭對手的門下,為其與新東方直接競爭出謀劃策。由于他們原本就對新東方了如指掌,這樣的競爭對新東方來說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新東方人員激勵控制SWOT分析矩陣,如表1所示。
三、人力資源激勵的對策
(一)針對高層管理者
高層管理者是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其優良的管理素質和能力是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新東方集團(副)總裁、部門總監等的年薪大約在70萬以上,各分校校長的年薪基本都超過30萬。新東方高管的平均年薪差異較大,尤其是在相同級別的職務中,由于部門不同而存在著巨大差異(如市場總監和銷售總監)。巨大的年薪差異容易讓不同位置的管理者對于公司產生不滿意與不信任,進而導致在工作中不能協同合作,對公司的業績產生影響。對高層管理者的激勵,僅僅依靠年薪是不夠的,往往還需要采取股權激勵等方式。因此可以適當調整基本年薪的差距,同時提高股權激勵的比重,將股權激勵與工作成果有機掛鉤起來,既保證了團隊的團結性,又能有效地對工作突出的高層管理者進行激勵與表彰。
(二)針對普通員工
普通教師數量占據了新東方職員總數的70%以上。在工資激勵方面,新東方的做法相對成功,基礎工資比當地高校至少高出1/3;同時以具體崗位要求來衡量所有任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績水平,在課程結束時通過讓學員給教員打分的方式,作為考評教師是否達到了職務要求的標準,并且將考評結果與獎金掛鉤,以此表彰先進,激勵后進。
但在員工激勵中,精神激勵是另一個重要部分。相對于物質激勵方式而言,精神激勵在激勵時間方面更為持久,對員工心理改變影響較大。普通員工進入新東方之后往往都面臨兩條道路選擇:行政方向和教學方向。通常來說新員工都是從助教做起,而老員工在達到一定的工作年限、資歷后也有晉升、加薪的機會。建立一個明晰的職業發展規劃以及晉升機制,有助于新東方培養人才后備,也將大部分員工的職業目標與企業目標結合起來。此外,若采取一些榮譽激勵方式,如授予優秀教師“明星教師”稱號,為明星教師開辟網頁專欄等,也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先治.內部管理控制論[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劉正周.管理激勵[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關鍵詞:PID控制;直線電機;機械共振;精密工作臺;極點配置
用于半導體制造裝備或者精密加工的精密工作臺,為了隔離外部振動,通常都安裝在精密隔震臺上,由于受結構限制,精密工作臺的機臺質量以及它的聯結剛度就受到限制。在高速高加減速運動過程中,由于運動反力的作用,機臺會產生機械共振[13],同時由于采用直線電機+氣浮導軌的直接驅動形式,運動方向無機械阻尼,運動精度很容易受到機臺共振的影響,使軌跡跟蹤精度降低、定位建立時間加長。抑制機臺的機械共振,可以通過附加阻尼裝置或者反力引出裝置[4,5]來實現,但是由于受環境制約,這些裝置有時難于利用。大川、山本等人[68]提出了采用擾動觀測器或者模型參考前饋的方式來抑制機臺振動,但這些方法控制器結構和算法復雜,不利于位置伺服周期的縮短。
采用傳統的PID控制器設計方法以及控制器參數調整規則,精密工作臺的運動控制精度和運動過程的振動抑制難于有效地同步實現,往往達不到期望的性能。為此,本文提出一種基于精密工作臺振動模型,采用極點配置、模型參數匹配的方法設計PID控制器,實現對機臺機械共振的抑制。
1 精密工作臺機臺振動模型
本文所涉及的直線電機精密運動工作臺的機械模型,可以用一個如圖1所示的慣性解析模型來表示,包括直線電機的定平臺、動子、滑塊等。根據圖1所示解析模型,可以建立式(1)、(2)所示的精密工作臺動力學方程:
其中:ma是直線電機精密工作臺的運動部分的質量,包括動子和工作臺滑塊的質量;F是直線電機的驅動力;xa是直線電機工作臺的滑塊相對于地基的絕對位移;mb是定平臺的質量,包括直線電機定子和精密工作臺機臺質量;xb是定平臺位移;k和c分別是定平臺和地基在運動方向的連接剛度和連接阻尼。
Abstract: Coal mine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is complex, there may be high gas and the main coal equipment, roadheader must have a good sealing and a spark might explode, causing casualties, affecting the normal production. So for the sealing test of each roadheader electric cabine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關鍵詞: 掘進機;電控箱體;密封性試驗
Key words: roadheader;electric cabinet;sealing test
中圖分類號:TD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7-0130-01
0引言
掘進機上用來盛放電控元件的電控箱體,其最主要的一項功能就是隔爆,即隔絕外面的可燃氣體進入箱體而爆炸。煤礦井下環境復雜,可能存在高瓦斯氣體,而掘進機作為主要的煤礦設備,若其電控箱體密封性不好,一個火花就可能引起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影響正常的生產。因此對每臺掘進機的電控箱體做密封性試驗,顯得尤為重要。
1掘進機電控箱體的密封性試驗
我們選用水做介質,做1MP的壓力試驗。然后我們從電控箱體的結構上開始,考慮用什么樣的密封結構來滿足1MP的試壓要求,并能有幾分鐘的保壓時間。
電控箱體上安裝箱蓋處都有一個很大的隔爆面,其中部為長1400mm、寬900mm的方孔。如何利用隔爆面上的螺紋孔來密封方孔,是我們密封性試驗的的重點,我們做了兩種試驗。首先我們都對應的做了一塊大方板,壓在隔爆面上。不同的是在方板下的密封墊:一種我們選用膠皮剪制的橡膠墊,另一種是粘貼的O圈條。通過試驗,結果告訴我們,膠皮剪制的橡膠墊不如O圈條密封性好。我覺得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膠皮在受壓時擠壓變形,易形成微小的縫隙,高壓水從縫隙流出,無法密封;二是受壓后膠皮能來回竄動,也不易保壓。而O圈條有O圈槽限制其的位置,且它受壓后可以看作是有一定寬度的線接觸,受壓不存在擠壓縫隙,密封效果良好。
同時在試驗過程中,我們注意到每次發生漏水,都有大量的氣體溢出,這些氣體的存在說明我們在做密封性試驗之前,電控箱體內并未灌滿水,存在著很多氣體。那么這些氣體會不會對我們的密封性試驗有影響呢?我覺得影響很大,氣體在受壓后溶入水中,形成氣泡,但當達到一定的壓力值時,就會壓潰氣泡,對箱體的密封性結構形成局部的壓力沖擊,導致漏水。就像油路中的氣泡,在壓潰后對液壓元件的沖擊一樣。所以保證做密封性試驗之前,電控箱體內充滿水很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做了如下的改進:首先我們在大方板上加工出兩個通孔,他們的位置為對角分布;然后在孔上各焊接一個接頭,一為進水,一為出氣用。灌水時,將出氣接頭一側墊高,由進水接頭側不斷的灌入水,直至出氣接頭往外溢水,然后停止灌水,并用堵將出氣接頭堵死。這樣電控箱體內幾乎就沒有空氣,接著就可以做密封性試驗了。
2從密封性實驗中得到的啟示
幾次試驗之后,我們發現隔爆面上壓的大方板,發生了變形,中間鼓了起來。通過分析計算我覺得大方板承受太大的壓力,不是我們選擇的35厚的板所能承受的,那么再把大方板的厚度加厚的話,材料上就有點太浪費了。綜合考慮之后,我們選擇在大方板一側面的橫向和縱向上均布幾件12mm的拉筋,將他們焊接成一個整體,在做熱處理定型,最后再加工孔及O圈槽。制作完成后,經多次試驗,大方板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形。
要】這些年,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而國民經濟整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對于電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要求其性能得到保障外,也對其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這就相應的對輸電線路的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國城市電力建設時,主要采用的是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大眾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對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
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各行各業呈現出了一種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逐漸增強,經濟總體水平得到提高,同時,電力系統的運行與設計所依賴的各種基礎設施及條件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目前,我國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建筑物越來越密集,這就使得城市電網建設的架空線路走廊越來越緊張,而且對于環境相互協調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縱觀已有的線路設計方式,多回輸電線路設計可以說是今后電網線路設計的必然趨勢。隨著電網建設越來越緊張,不得不對環境、土地等資源進行有償占用,加上線路建設中,為了獲得走廊使用權往往需要額外開支征地賠償或搬遷賠償,這樣的話就會增加電網建設的費用。然而,為了滿足人類對電網安全使用的需求,電網建設就不得不做出改善,比如說減少線路走廊的占地面積,有效利用及提高單位面積上的傳輸電量,這樣能節約線路建設的投資;在建設中,利用先進的或者新的技術提高電網設備的安全及可靠,從而適應電力發展的新需求。但這些就當前來看,依然沒得到很好的突破,因此對于輸電線路設計而言,仍然是當前必須面臨與解決的問題。
1、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特點
1.1路徑與桿型
由于城市建筑物越來越多,這就使得電網系統占用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少,而線路走廊的占地也就越來越有限。對于城市有限的線路走廊而言,一般很少使用單獨的回路,主要采用的是雙回路或者多回路的方式并在線路的中心兩側設置相等的半走廊寬度。因此,對于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而言,可以采用沿著河渠、道路及綠化帶架設,而靠著道路、綠地的一側采用的半走廊線路幾乎都可以自由使用,同時也滿足了城市建設相關規劃部門的意見。此外,遇到了一些特殊情況,必須采用單側三相垂直排列的桿型,那么即使只是架設了一回線路,但是其與電纜線路之間比較,依然有著可觀的效益。
不過,由于線路走廊過于狹窄,在近幾年通過不斷探索與研究,出現了鋼管桿,它在線路走廊狹窄的條件下也能滿足相關的技術要求。鋼管桿不僅擁有美麗的造型,在具體的安裝中也比較方便,且占地面積較少,加之與角鋼塔相比價格低廉適用性很強,因此十分符合現代化電網建設中環境對于架空線路的要求。此外,鋼管桿還與走廊寬度小、地勢較為平坦及施工線路不便等相適應,屬于一種比較理想的技術手段。
1.2走廊寬度設計
對于架空線路走廊而言,其寬度主要包括了三個部分:風偏、塔頭尺寸及安全距離。如何控制線路走廊的寬度,那么就要在風偏與塔頭尺寸兩個部分做工作。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采用固定掛點的直線桿塔及固定跳線的耐張塔,能有效控制導線風偏及塔頭尺寸,從而有效減小線路走廊寬度。按照這種方式,就必須符合相關的《規程》,即塔頭的尺寸需要滿足下面一些數據的要求:
1.2.1運行的電壓及內、外電壓條件下的帶電部分和桿塔構件的最小間隙。
1.2.2假設導線的線間距離為d,其計算公式為:
d=0.4Lk+U/110+0.65f
其中,Lk指的是懸垂絕緣子串的長度,單位為m;U指的是線路的電壓,單位為kv;f指的是導線的最大弧垂,單位為m。
1.2.3需要計算出帶電作業的桿塔帶電部分及其與接地部分的最小間隙。一般而言,城市的架空線路檔距都很小,弧垂也不是很大,而導線之間的距離也比較容易滿足相關規程的要求。比如說110kv雙回路桿塔,如果其塔頭按照“不同回路的不同相導線間的最小線間距離”4m設計,并且直線桿塔采用的是V形串或組合式橫擔型絕緣子,而耐張塔采用的是固定方式的跳線,如Lk=0,便能充分滿足上述兩點的要求。這種方式的另外一個好處在于,帶電作業往往操作靈活多變,因此可以根據相關的要求進行設計與試驗,但一般情況下不會考慮帶電作業而將塔頭的尺寸增加。
此外,如果采用的是V型串的話,就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如果采用的是復合絕緣子,那么就要對開口處的均壓環(兩個)碰撞問題加以充分考慮;2)為了保證相導線之間的間隙能夠滿足相關規程的要求,則需要將其橫擔的距離增加一定的長度;3)如果遇到了大風等惡劣條件,一串受到了風的牽拉,則應保證另外一串不會被擠壓。
2、絕緣子和防雷接地設計
我國工業在近幾十年發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比如環境與空氣的污染,而且呈現出了一種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我國污閃事故從上個世紀九十年開始就有了,并且在北方電網中就有大面積的發生。因此,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在隨后的時間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復合絕緣子的出現及推廣使用,使得前述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復合絕緣子與玻璃絕緣子及瓷絕緣子相比,除了運行上有著優勢外,而且幾乎免于維護,能有效延長線路的清掃周期。使用復合絕緣子,能將整個線路的維護費用及相關的損失減小到最低,從而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當然,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線路除了受到了走廊的限制之外,還受到了地下基礎及接地的制約,尤其是在建筑物十分擁擠的地區,桿塔接地常常與建筑物的用地、煤氣及通訊等地下線路相互矛盾。為了改善這樣的矛盾,就需要改變一下接地的方式,一般采用的是深埋垂直接地極、深埋環及淺埋環相互結合的方式。
3、城市緊密型110kv架空線路發展趨勢
通過上述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架空線路與線路走廊之間的矛盾是當前城市電力行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在具體的設計及架設過程中,應考慮范圍及現場的情況,對于復雜多變的情況應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設計與架設,同時相關的規劃及設計人員應考慮線路的可靠性,控制好架空線路的行動范圍,并且有效限制走廊的寬度,從而充分挖掘潛在的線路走廊。線路走廊的緊張,使得多回路,大截面成為了一種發展必然,而國內外大部分地區都采用了這樣的方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回路及大截面的方式在我國得到了普遍的運用,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我國經濟建設快速增長的階段,其為城市電網建設提供了方便。
參考文獻
[1]黃小慶.淺談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J].中華民居,2011,(10):474.
[2]張旭華.對城市密集型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 勞動密集型企業 就業空間
一、定性分析
(一)勞動力總量需求依然看好
在我國人口眾多,絕大多數勞動力素質還比較低的國情下,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促進就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未來幾年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會不斷提高,但是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人數仍然占就業人員的大多數,在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就業空間還是不容忽視的。
(二)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需求逐漸增多
金融危機過后,為提升自身競爭力全面展開的產業轉型,使得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著來自國外與國內的雙重壓力。一直以來,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以低勞動力成本的農民工居多,大專及大學本科以上層次員工所占比例很小。
(三)中西部地區勞動力需求將不斷增大
金融危機引起我國主要出口國的需求萎縮,使得這些比較優勢已逐漸削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生存更加困難,加劇了其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速度。只要政府宏觀引導正確,因地制宜,從東南沿海地區剝離出來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中西部地區同樣能夠發揮其優勢,為我國的經濟增長作出突出貢獻,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中西部地區的就業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四)第三產業就業空間潛力巨大
我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多集中在制造業,屬于第三產業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國家采取了措施來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的比重明顯上升。因此,在金融危機后全球就業形勢普遍不容樂觀的情形下,應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這將對于擴大我國的就業空間,解決數以億計的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意義重大。
二、定量分析
為更直觀地顯示出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提供就業崗位方面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通過選擇1989-2008年間國內幾大典型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及就業人數,運用最小二乘法確定出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需求的預測模型,進而根據這幾大行業產值的變動趨勢,得以預測出未來五年期勞動力的需求量。具體步驟如下:
(一)未來五年勞動密集型企業工業產值的預測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1990―2009年的數據,整理計算出1989-2008年間上述行業的工業總產值與就業人數,其中就業人數根據近些年我國制造業的從業人數總量估算得出,詳細數據見下表: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0―2009)數據整理所得。
由表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業總產值隨著年份的增長而上升,以年份為X,幾大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業總產值之和為Y(億元),利用1989-2008年的數據作出回歸方程:
Y=-15192019+7627.731X R2=0.6762
根據以上回歸方程預測出2011―2015年我國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147348、154976、162604、170231、177859億元。
(二)未來五年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需求的預測
根據本文整理計算出的上述數據,以Y值表示幾大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億元),Z值表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人數(萬人),作出兩者之間的回歸方程:
Z=3089.816+(-0.008580)Y R2=0.6082
將上面所預測出的2011-2015年間幾大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業總產值代入上式,可以預測出2011-2015年幾大典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就業人數分別為:1826、1760、1695、1629、1564萬人。所以,未來五年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肯定大大高于上述的預測值。
綜上所述,在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關于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應立足于基本國情,大力發掘其在促進就業方面的潛力,為和諧穩定社會的構建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