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愛的陽光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陽光,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作為一個農民工二代,我也一直在收藏“愛的陽光”。
十歲時,我隨父親進城。父親在一個工地干活,我則在附近一所學校借讀。八月底的一天,我帶著學費去報名,老師告訴我要另外交500塊錢借讀費,而我只帶夠了學費。我走到學校門口用公用電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父親。父親接到電話立刻說:“你等一下,我馬上過來。”我站在校門口等待。不一會,我就看到父親吃力地瞪著自行車,沖上了校園前的一段坡路。
烈日當空,我看見父親襯衣的前胸已經濕透了。他從車上跳下來,從褲兜里掏出幾張濕漉漉百元鈔票,用手擦擦額頭上的汗珠說:“這個月的工錢還沒結,我這是找老張借的500塊錢,你拿去交給老師吧。我還得回了工地去干活。”說完,他騎著自行車很快消失在路口的轉角,望著在烈日下急匆匆離去的背影,聽著留在我耳邊“吱吱呀呀”的自行車聲音,我留下了傷心的眼淚。
父親的背影他讓我感覺那天的陽光很暖,讓我感到更暖的是父親那顆愛心之子。我會收藏這份愛的陽光。
上初中后,我在學校寄宿。一天中午,我正在宿舍看書。突然間聽到父親在樓下喊我。我扔下書,跑下樓。
父親把自行車停在花壇邊,看見我來了,神采奕奕的說:“今天幫老板搬桌子上七樓,他送給我兩瓶冰凍飲料,我沒舍得喝,給你送過來了。你嘗嘗是啥味道。”說完,父親從破舊的自行車簍中拿出了兩個瓶子遞給我。一瓶是綠茶,一瓶橙汁。我接過拿在手里,發現冰飲已經變成熱的了。父親的臉在太陽的暴曬下也變得通紅。
看著父親一臉的滄桑,一種酸楚的感覺在我的心間彌漫著。那天陽光炎熱,父親卻汗流浹背地騎著自行車,行走了幾公里的路,從工地到學校送給我喝,冷飲變成了熱飲。
我執意要拉父親到宿舍洗個臉再走,父親擺了擺手說:“不了,我渾身都是灰,還是不去你們宿舍好,同學們看見了……再說下午還要上工呢!”說完,父親轉身推車走出了校園。
我站在花壇的香椿樹下,看著遠去的父親,眼淚又掉了下來。
陽光下父親的背影是那樣的高大。父親,一個普通的工人、一個平凡的男人,他讓我明白了什么是陽光,什么是陽光心態,什么是陽光生活。是默默無聞的父親,教會了我收藏愛的陽光:愛的陽光是親情、是博愛,是一切值得我們喜歡的人和事。
一、心平氣和解決問題
一天,有位學生跑來告訴我:我們班的體育委員和另外一名同學發生了沖突,并且還有個別的同學幫助體育委員。我一聽,心里非常惱火:對團結友愛的教育天天都在進行,怎么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而且還是重要的班級干部!我當時真的很震驚,可是我馬上冷靜下來,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定是有原因的。先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再做決定。
經調查,事情是這樣的:體育老師宣布要舉行足球比賽,并把挑選隊員的任務交給了體育委員。足球比賽的舉行,讓愛好體育運動的同學都欣喜若狂,當然也包括體育委員和那個幫著打架的同學。可就在這時,我們班的姜同學突然說了一句:“我們的球踢得那么差,反正都是輸,沒有組織的必要!”他的這句話激怒了對足球比賽興致勃勃的體育委員,他當即就給了姜同學一拳,姜同學當然不服,回手打了體育委員,在場的同學也幫著體育委員打了起來。有的同學把他們拉開了,同時有同學跑來告訴我。我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分別和他們進行了溝通。
我讓姜同學坐在我的對面,微笑著問他:“你知道今天這事是誰引起的嗎?”他低著頭說:“是我。”“那你是怎么引起的呢?”他說:“是我說了不該說的話。”我說:“那現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嗎?”他考慮了一下,說:“我不該說落后話,以后不能亂說話,不能想說就說。”我說:“你真是個善于發現錯誤的孩子,從這件事情中,你能明白錯在哪里,以后不犯類似的錯誤,你就是好樣的!”他馬上說:“我知道錯了,也知道錯在哪兒了,以后不會了!”我說:“老師相信你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后來,姜同學把這天發生的這件事寫進了自己的日記中,并保證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認識非常深刻,寫完后還和同學交流了自己的感想。
我還找來體育委員和幫他打架的同學。我先不說話,讓他們靜靜思考,之后問“能說說你們打人的原因嗎?”體育委員說:“他說了侮辱我們班級的話!”我說:“你的動機很高尚,這一點非常好!為維護班集體的榮譽而戰,我支持你和大家!但是,老師覺得,高尚的動機如果用野蠻的行為來實現,是不是為這份高尚打了折扣啊?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他們不說話了。體育委員低著頭說:“老師,我錯了!我們不該動手打人。”我感到很欣慰,問:“那你們現在打算怎么辦?”“我們去向姜同學賠禮道歉。”我說:“那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怎么辦?”“我不會再用武力解決問題了,再說武力也解決不了問題,還是用事實證明一切吧。”我說:“那好,那就按你們說的去做吧!”一場戰爭就此平息了。
作為班主任,難免要解決學生間發生的小矛盾。教師一定要心平氣和,本著愛學生的思想解決問題。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生氣也沒有用,不能只圖一時痛快批評學生,甚至體罰他們,一定要靜下心來思考教育對策,設計語言教育的方案,要曉之以理。
二、要與家長合作,共同教育學生
我們班級的姚同學是課堂上的活躍分子。因為他看的書多、知識面廣,所以,上課愛舉手發言,回答問題時考慮得總是很全面,而且寫作能力強,是我們班級公認的“小才子”。可是,因為家庭變故,家長照顧不周,他迷戀上了網絡游戲。暑假里,他幾乎天天泡在網吧里,因此和一些不良少年接觸,那些大孩子看他經常光顧網吧和游戲廳,對他起了歹念,多次進行欺詐勒索。開學后,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天天不完成家庭作業,有時間就往網吧跑。家長知道后沒收了他的網卡,和他在一起的不良少年竟然追到學校來要錢。這件事被我發現了,我找他的母親同解決這一問題。經過我和家長的耐心教導,他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對他的母親說:“他畢竟還是孩子,自我約束能力不是很強,不要隨便給他零花錢,要時刻掌握他的行蹤。”
母愛的第一縷陽光
每天清晨,都有第一縷陽光。它時而柔和,時而強烈,時而虛弱。它會照耀我們,使我們感到溫暖。可你是否知道,母愛也是一種陽光,它的照耀不僅使我們感到溫暖,也讓我們的心靈受到安撫。對于失敗者來說,母愛的陽光甚至可以令他們重新找到希望。
同樣,母愛也有第一縷陽光。當這一縷陽光灑射在我們身上時,我們的心中會洋溢著幸福。我照耀在這第一縷陽光之下是在一個下午。 那一天,我在一個重要考試中失利了,只差了5分,心情沮喪的我不想被任何人打擾。坐在小屋里,我雖然沒有流下眼淚,但心中還是十分不歡快。其實,我更擔心父母的想法,為了這個比賽,爸爸媽媽已經付出了許多的努力。更重要的,父母對我有太高的期望,而我,沒能為他們爭光。響起了敲門聲,是媽媽嗎?她是要來罵我嗎?我來不及思考,打開門。是媽媽,我的心中又掠過一絲悲傷。她一定很失望,要來向我“興師問罪”。
然而,媽媽并沒有太多的氣憤,她只是對我說:“怡萍啊,這一次的考試不代表什么,你只是一次的失誤,而且,你離勝利只差五分,這證明你還是有能力的。”“真的嗎?我真的一點兒也不差嗎?”“是的,你很優秀。”媽媽微笑的看著我,讓我從心底里冒出一種幸福感。從那以后,我的心里永遠記著一句話:我很優秀,我是最棒的!有了這句話,我不再為一次的失敗而苦惱,也不再擔心失敗。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學習,我一定會是最棒的!在經歷了失敗后,也決不過分悲傷。而我之所以不為失敗而苦惱,是因為我知道只有多次經歷失敗才可以成長,而且如果人生沒有經歷失敗,只是一路順風,那么,你的一生也會充滿遺憾。于是,我的心中不再十分地關心成績,也不那么地關心結果,我知道,一件事真正應該讓我們關心的是過程。只有在過程中尋找失誤,努力改正,我們才可以改變結局,我們才可以改變自己,從弱者變為強者。
母親的微笑,話語都是陽光,當它的第一縷照射在我們的身上時,我們便是世間最幸福的人了。它的溫柔不需要用語言來描述,只要照射在我們的身上,心中便洋溢幸福了。母愛第一縷陽光的美,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
藏在柿子里的愛
丁立梅
父親進城,肩上扛著米袋子,手里拎著布袋子,里面有青青的豆莢,嫩綠的韮菜,還有6個又大又紅的杮子。(開頭簡潔,直接引出柿子。)
父親電話里問,杮子熟了,想不想吃?我說想,其實也只是隨便說說。街上什么水果都有,桃子走了有鴨梨,現在蘋果桔子大量上市。還有山東漢子滿街叫賣的北方大棗。這些水果,都比杮子好吃。
父親卻把我的話當真了,很認真地挑了6個杮子,說要給我嘗嘗鮮。(補寫,交待父親送柿子的緣由。)
父親途中轉了兩次車,才到我家。父親就那樣拿著重重的東西,上上下下,走過長長的街道,在人群里,左沖又突。有汗珠滾落下來嗎?我不知道。因為父親到我家時,我還在上班。等我回到家,米袋子已立在客廳里了,6個紅紅的杮子,可愛的小燈籠似的,擺在桌上。(想象性描寫,表達對父親的關心,令人心動。)
父親坐在沙發上,極享受地看著電視。看我回來了,父親說:“累了吧?瞧,你愛吃的杮子。”他指指桌上,而后帶著萬分歉意說:“人老了,沒力氣了,再多,就拎不動了,只帶來6個。”
我的目光,落在父親頭上。記憶里相貌堂堂的父親,如今,真的變成銀發蒼蒼的老人了。(神態描寫,突出父親的老。)
父親不知我心里的感慨,兀自高興地向我叨叨著家里的事:“水稻收了。蠶繭賣了好價錢。圈里的豬很快也能賣了。還養了兩只羊。你喜歡的那只貓,生了小貓,卻不回家,銜著小貓東藏的,生怕哪個去捉了它的小貓。”父親說到此,呵呵笑了起來。(父親樂觀的形象躍然紙上,也折射出父親勞作的辛苦。)
“下午,你有空嗎?”叨叨一陣后,父親忽然問。
我想了想,點點頭。父親很高興,說:“下午你陪我給你媽買雙皮鞋,她苦了一輩子,都沒穿過好鞋子,這次蠶繭賣了好價錢,我要好好獎勵她一下。”
我跟他逗趣:“你真的有錢?”父親忙不迭地掏口袋,說:“真有錢。”我看過去,也不過幾百塊錢的樣子,父親卻像擁有一筆巨大的財富似的。
心里不知怎么酸酸的,我轉身去吃杮子,裝出萬分歡喜的樣子。父親在一邊看著樂了,很得意地說:“我和你媽挑了又挑,拿了最大最紅的帶過來的。路上怕被擠碎了,就把它們放在韮菜里,拎在手上。一路上,袋子我一直沒離手。皮一點兒沒破吧?”(吃柿子的細節,寫出了我對父親的深愛。而父親拎柿子的細節,則將父母的愛直接捧到讀者面前。)
的確,柿子薄薄的皮,撐著飽滿的果肉,像嬰兒的皮膚,吹彈可破,連一點兒皺褶也沒有的。(特寫,折射父愛。)
想大街上南來北往的人群里,父親佝僂著腰,扛著沉沉的米袋子,一邊還要護著手里的布袋子。沒有誰知道,他小心護著的,不過是6個杮子,帶給他女兒吃的。(選自《瓶子里的春天》,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賞
析】
文章寫了鄉下父親進城給女兒送柿子等物品的經過,故事情節平平淡淡,遣詞造句簡簡單單,也沒有高深的議論和動人的抒情,卻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因為作者把筆觸伸向了最尋常的生活,通過生活中那些極易被忽視的細節,將親情放大,讓人產生共鳴,覺得文中那個憨厚的父親其實就是自己的父親。所以,不要忽視生活中那些看似瑣碎的事,真愛往往就藏在這樣的細節里。
【學生佳作】
細節藏愛
東臺市臺南中學八年級
許冬梅
在父母溫暖的臂彎里長大,我的每一天都陽光燦爛。細數那5000多個日子,細數親人的每一次關愛,細數內心曾經涌起的每一次感動,我常常淚流滿面。(自然引出下文。)
西瓜皮里的“小島”
從小我的粗心就出了名,鬧出了不少笑話。譬如穿著兩只不同的鞋逛公園,上衣的紐扣扣串了,背著表哥的書包急匆匆去上學……至于吃魚被魚刺卡喉嚨、吃棗兒連核一起吞進肚子這樣的小事,更是數不數勝。害得家人總是小心翼翼地“伺候”我,就連吃西瓜也不敢讓我咬著吃,生怕“引汁上身”,因為我的很多衣服都是這樣“人老珠黃”的。因此,每次吃西瓜,父母都讓我用勺剜著吃。(生動的例子,讓人忍俊不禁。)
記得一年的麥收季節,大棚西瓜剛上市,價格挺高的,我們這些莊戶人家根本舍不得買。一天,鄰居王阿姨送來半個西瓜,說是他兒子從城里帶回來的,分一半給我家嘗嘗鮮。望著那紅紅的瓜肉,我簡直要流口水(夸張之筆,與后面讓瓜給母親形成對比)。但一想到媽媽剛從田里回來,熱得渾身是汗,我便把西瓜捧給了正在做飯的媽媽。
幾次推讓后,媽媽終于答應吃了,我雖說有點兒饞,但還是非常開心。幾分鐘后,媽媽叫我,讓我把剩下的吃掉。
我接過來一看,靠著皮的瓜肉全被媽媽用勺子挖著吃了,中間留下一個“小島”,鮮紅鮮紅的。誰都知道靠邊的瓜肉汁水不多,也不及中間的甜。我愣在那里,心被濃濃的愛意淹沒了。(一個“愣”字,寫出了我的意外,寫出了媽媽對女兒的疼愛。而“心被濃濃的愛意淹沒了”則充滿詩意,令人感動。)
鴨蛋殼里的“太陽”
我從小就特別貪吃,連骨頭里的髓都不肯放過,惹得家中小狗“黃黃”特別不高興,因為它吃到的骨頭常常毫無“油水”了。奶奶常說:“你個饞丫頭,看你長大了嫁給誰。”(用幽默的語言開頭,吸引讀者興趣。)
我最愛吃咸蛋黃,尤其是剛出油的蛋黃。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霸占所有鴨蛋的蛋黃,全然不顧別人的“指責”。如今長大了,我控制自己,不僅不吃別人的蛋黃,有時還主動把自己的讓給別人。可最后,我總是發現蛋黃又回到了我的碗里。唉,真是“一饞嘴成千古恨”,想改也難有機會呀!(表面寫自己的“饞”,暗寫家人對自己的愛。)
記得一天晚上,家中只有我和爸爸兩人。晚飯時,爸爸敲開鴨蛋遞給我,我挑了幾塊蛋白,然后把鴨蛋遞給爸爸,想讓爸爸吃蛋黃。爸爸很快吃完了,他把鴨蛋遞給我,說:“給你蛋殼。”我剛想嗔怪,發現蛋白已經無影無蹤,蛋黃卻躺在里面,金燦燦的,像太陽一樣(比喻新奇)。盯著蛋殼里的“太陽”,我分明覺得,那就是爸爸的心,光芒四射……
被愛是無比幸福的事,但如果被愛包圍的我們,不懂得感受愛的溫暖,無疑是對愛的漠視,更是對親人的傷害。請放慢腳步,好好感受一下那些藏在細節里的愛,相信你一定會收獲許多感動。
【點
評】
作者講述了“我”所經歷的兩則親情故事,從細微的角度把父母對子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悟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偉大。
文章小標題的設計很新穎,概括了故事的內容;結尾順著故事談感受,既總結了全文,又點明了主旨。
【對比總評】
這兩篇親情文章,都以尋常生活中微小的親情細節為素材,表達了對父母之愛的感恩,對生活的思考。兩篇文章雖然風格相似,運用技巧卻有所不同。
“賞識教育”是一種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種新鮮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一個“賞”字,充滿關心、充滿愛護、充滿激勵、充滿希望……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用心去賞識每個學生的每個閃光點,讓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里,盡情展示出自己最為美好的一面。
不會忘記前年金秋時節,我又迎來一批稚嫩可愛的小苗。在這批新生中,我發現有一個叫陳倩(化名)的小朋友特別引人注目,上課時始終低著頭,一聲不吭,不住地看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下課了,同學們猶如林中小鳥奔向操場,參加各種課間活動,只有陳倩同學一人靜靜地坐在教室里,呆呆地望著窗外,就像一只孤單失群的小鳥。一次語文課做“摘蘋果”游戲,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想參與,我發現陳倩同學也悄悄地舉起小手,眼睛緊緊地盯著我,我以為她要上臺摘“果子”了,正想給她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一瞬間,她的目光卻移開了,她舉起的小手也放下了。后來每次上課,她始終用怯生生的眼神望著我,讓我覺得奇怪,為什么不開口呢?后來經過家訪,我才知道她有自閉傾向,平時不善于與人交流。于是我用心琢磨,如何才能讓她與大家一樣,不再膽怯,敢于交流。
為了把這棵帶著傷殘的小苗扶正,讓她在老師“母愛”般的陽光中撫平傷口、茁壯成長。那一天,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這篇課文時,我對大家說:“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坐勢很端正,聽課很專心,你們知道是誰嗎?”聽到這句話同學們都把小手整齊地放在桌子上,坐直身子,盼著我表揚,在學生們期盼的目光中,我脫口而出,說:“是咱們班的陳倩同學。”緊接著我走到陳倩同學面前,摸摸她的頭,親切地說:“陳倩,為大家讀一段。”我的話音剛落,就有一位學生大聲說:“官老師,她不會讀。”我笑道:“你怎么知道她不會讀?”“我和她是同學,她在幼兒園從來不舉手發言。”這位學生振振有詞。孩子們也紛紛議論起來。我阻止了孩子們的言論,說:“陳倩,你是最棒的,來,為大家讀一段。”陳倩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紅著臉,低著頭,一語不發。我帶頭為她鼓起了掌,教室里也隨之傳來了熱烈的掌聲,慢慢地,她低下的頭抬起來了,把那段課文一字一句地讀了一遍。看著她把課文讀完,同學們立刻歡呼起來,伸出大拇指齊聲稱贊:“棒!棒!你真棒!”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在后來的教育教學中,每次和她“打交道”,我都會提醒自己:“賞識她,挖掘她的閃光點!”有一次班級舉行跳繩比賽,個兒最小的陳倩獲得了全班第一名,我抓住這一時機及時肯定了她積極參加活動且敢于拼搏的精神。那周同學們一致評她為“進步星”,并推選他當“一周小組長”。當上了“小組長”,她非常高興,上課更專心了,每天作業都能認真、迅速地完成,并把同學們的作業本工整、有序地收上來。一天,她抱作業本到辦公室時悄悄地拿出一盆小小的仙人球,小聲地說:“官老師,這株仙人球送給你。”我小心翼翼地接過那盆飽含濃濃師生情的仙人球,并贊賞地說:“謝謝你的禮物,你小組長做得真棒”。聽了我的話,她高興得就像一位快樂天使,緊緊地擁抱著我,此時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
兩年過去了,陳倩同學猶如那株柔弱的仙人球在我的愛心呵護下已長得很健壯,也變得活潑開朗,快樂自信了。陳倩同學的變化,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賞識的魅力。賞識就像是陽光,照耀著孩子茁壯成長;賞識就像是雨露,滋潤著學生干涸的心田;賞識更是一座橋梁,是精神相融、心靈交匯的橋梁。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多用“你真棒,你真行”這樣的甘霖,那么,孩子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幼苗就會一派生機,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