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低蛋白血癥

      低蛋白血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低蛋白血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低蛋白血癥范文第1篇

      關鍵詞 低蛋白血癥合并心衰 剖宮產 麻醉 妊娠合并心臟病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女性,38歲,因停經39周、雙下肢浮腫1月、加重10天,以“孕39w+ G5P1L1,低蛋白血癥”收住入院。產科在患者入院當天,即以10%白蛋白 iv/gtt予以糾正,經復查ALT83.0μ/L。此時患者出現心慌、氣短,不能平臥。測BP160/100mmHg,心臟各瓣未聞及病理性雜音。眼科會診結果為:正常眼底。遂以“孕39w+ G5P1L1低蛋白血癥、心衰早期”轉入我科,行“以式剖宮產術”終止妊娠。

      1.2 入室后資料 入手術室后查體:BP172/103mmHg,T36.40℃,P103次/min,R21次/min,同時伴心慌、氣短、不能平臥,雙肺聞及呼吸音粗,肺底部可聞及散在分布濕音,心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立即予以西地蘭強心、利尿,拉貝洛爾降壓。

      1.3 處理方法 以1%利多卡因連續硬膜外麻醉,術中以四肢輪扎、胎兒娩出后腹部沙袋加壓,予以立止血等處理,麻醉滿意,術程順利。術后BP106/60mmHg,82次/min,轉入ICU監護觀察。術后3天隨訪,生命體征平穩。

      2 分析討論

      低蛋白血癥范文第2篇

      關鍵詞重度子癇前期;低蛋白血癥腹水;病例分析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7-01至2009-01在我科住院分娩4420例,其中子癇前期284例,重度子癇前期并發低蛋白血癥腹水20例。本組年齡22~45歲,平均29歲,孕周28~41周,初產婦占11例,經產婦占9例,其中5例有子癇前期病史。

      1.2臨床表現

      頭痛、眼花、惡心、嘔吐,甚至有3例出現抽搐、昏迷。收縮壓160~200 mmHg,舒張壓110~150 mmHg,水腫(+++-++++),尿蛋白(++~++++),B超估計腹水約800~5000 ml,大部分在剖宮產術中已證實。當腹水>200ml,B超即可檢出,≥1000ml,腹部即可叩出移動性濁音。

      1.3實驗室檢查

      20例均為低蛋白血癥,白球比例倒置,白蛋白均低于25 g/L,其中1l例低于2O g/L。尿蛋白(++~++++),24h尿蛋白3~8 g。

      1.4并發癥

      3例胎盤早剝,其中2例胎死宮內,胎兒窘迫9例,產前子癇3例。視網膜剝脫3例, HELLP綜合癥4例,產后出血2例。

      1.5治療

      均給解痙、降壓、鎮靜、利尿、擴容、補充白蛋白、糾正貧血、加強營養及促胎肺成熟等綜合治療,繼后適時終止妊娠。

      2結果

      2.1終止妊娠時間及方式

      孕周

      2.2圍生兒預后

      孕周34周者,新生兒存活率顯著增加。

      3討論

      重度子病前期并發低蛋白血癥腹水的發病機制及特點其發病早,肝腎功能損害明顯,存在嚴重的低蛋白血癥,早產、死胎及圍生兒死亡率高。子癇前期的病理生理變化為全身小動脈痙攣,發生低蛋白腹水的可能原因為:①門靜脈血管壓力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全身小動脈痙攣性收縮,缺血缺氧,肝細胞混濁腫脹,肝小葉間肝竇變窄,毛細血管壓力增高,門靜脈血液不易通過肝竇流人肝小葉中心靜脈,使門靜脈壓力增高。血液流經肝竇壁滲出的液體形成淋巴液明顯增多,增多的淋巴液超過淋巴管血流的潛力從肝表面漏出而流人腹腔形成腹水。②肝血管痙攣,肝細胞缺血壞死,導致白蛋白生長能力下降;妊娠期血漿容量增加,加之妊娠期蛋白需要增加,致營養不良,造成嚴重的低蛋血癥,膠體滲透壓下降,組織水腫,嚴重者胸腹腔積液。③腎血管痙攣致腎血流減少,腎小球基底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濾出,造成嚴重的蛋白尿,蛋白丟失,致低蛋白血癥,從而形成腹水。④全身小動脈痙攣,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通透性增加,體液和蛋白滲漏至組織間隙,可表現為低蛋白血癥。當白蛋白

      3.2對母子的影響

      重度子癇前期并發低蛋白血癥腹水可發生嚴重的并發癥而危及母子生命,如胎盤早剝、HELLP綜合征、心衰及肝腎功能衰竭、產后出血、醫源性早產,致圍生兒死亡率提高,且孕周越小,病死率越高。上述并發癥在本組資料中均已出現。

      3.3預防

      應積極宣傳孕產期保健知識,從早孕時就開始按時產前檢查,要詳細詢問有關高血壓、腎臟疾病及不良妊娠生育史,要定時測血壓,監測體重及尿蛋白,肝、腎功能,尿常規。對尿蛋白陽性、血清白蛋白較低者,及早診治。

      3.4治療

      解痙、降壓、鎮靜、利尿、疏通微循環,擴容、促胎肺成熟治療,尤其是補充白蛋白、血漿等治療。白蛋白系膠體溶液,早期應用既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血容量,又能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是擴容、補充白蛋白的理想藥物。但切記輸白蛋白擴容的禁忌征:心衰、肺水腫、腎功能不全者。如果病情未得到控制,繼續妊娠對母嬰危害甚大者需適時終止妊娠。適時終止妊娠是避免孕產婦發生不良結局和降低圍生兒死亡率的根本解決辦法。重度子癇前期并發低蛋白血癥腹水者,因病情重,對治療效果差,如人院時孕周≥37周,完善各項檢查后,應在24h內盡快終止妊娠;34~36周者,人院后積極治療24~72h應立即終止妊娠;對于妊娠

      參考文獻

      [1] 李小毛、劉穗玲.特殊類型妊娠期高血壓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10):594-596.

      低蛋白血癥范文第3篇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一旦并發低蛋白血癥,胎兒發育則受明顯影響,低體重兒、慢性缺氧、宮內窘迫中途終止妊娠、早產及圍產兒死亡率等均明顯增高。因此,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危害母嬰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人在臨床工作期間,對15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的原因、圍產結局及處理的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共收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150例,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7±4.67)歲。排除高血壓病、糖尿病、嚴重感染、嚴重營養不良等內科合并癥。150例均為未產婦。將病例分為低蛋白血癥組(A組)和非低蛋白血癥(B組)。A組105例,年齡(26.3±5.03)歲,低蛋白血癥時孕周為(23.6±8.2)周,體重為(43.75±3.25)kg;B組45例,年齡(27.1±4.88)歲, 發現低蛋白血癥時孕周(25.5±7.9)周,體重為(45.75±3.67) kg。兩組年齡組成、首檢孕周、體重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①以建卡后肝功能復查時第1次發現血清白蛋白降低的結果為準;②隨訪孕婦孕期并發癥,包括肝腎功能的損害、蛋白尿與水腫、腹水、胸水、重度貧血、胎盤早期剝離、心力衰竭、子宮及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等;觀察新生兒情況,包括新生兒體重、新生兒評分、圍生兒死亡、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

      1.3 診斷標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診斷標準以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五版為準[1]。孕期生化檢查,凡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白蛋白低于35g/L診斷為低蛋白血癥 [2]。

      2 結果

      2.1A組各孕周血漿白蛋白測定

      A組各孕周血漿白蛋白平均值依次為:28孕周前為(22.5±2.65)g/L,28~33孕周為(24.6±4.02)g/L,33~35孕周為(28.3±6.45)g/L,35~37孕周為(31.7±6.86)g/L,37孕周后為(32.6g±6.43)g/L。表明發病越早低蛋白血癥越嚴重。

      2.2兩組圍生兒結局比較

      A組死胎5例,病情危重于31周前終止妊娠者6例,新生兒死亡6例。B組治療好轉5例,無新生兒死亡。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因分娩方式不同而各有差異,見表1。在兩組中剖宮產者新生兒重度窒息比陰道分娩者明顯減少。

      兩組新生兒體重的比較見表2。極低體重兒(<1500g)A組5例(5.7%),B組0例;低體重兒(1500~2500g)A組31例(35.2%),B組3例(6.7%)。A組新生兒極低體重兒與低體重兒發生率明顯高于B組。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的原因:①妊高征的基本病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痙攣,其結果致血管壁緊張性增加,管內壓力增高,管壁內皮細胞受損,通透性增強,致大量蛋白及液體滲漏到組織間隙而致血漿蛋白降低。②腎血管痙蛋白尿,蛋白丟失。③肝血管痙攣,致肝細胞缺血、缺氧,蛋白合成功能降低。④妊娠期蛋白需要量增加,相對的營養缺乏;加之血漿容量的增加,呈稀釋性低蛋白血癥。低蛋白血癥的主要表現是全身水腫。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對圍產兒的影響: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發病早、病情重,孕婦有較為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蛋白尿與水腫尤為明顯。低蛋白血癥組新生兒體重明顯低于非低蛋白血癥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①此類病人發病早,孕周小,有人為干擾因素。②胎兒營養狀況差,蛋白攝入不足是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兒的主要原因。③低蛋白血癥病人血管痙攣程度較重,胎盤血管也發生同樣改變,胎盤缺血、缺氧,因此并發低蛋白血癥患者的死胎、新生兒死亡、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兒的比率明顯增加。可見重度妊高征一旦并發低蛋白血癥,對胎嬰兒危害極大,應引起我們產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對孕產婦的影響:低蛋白血癥發生全身水腫,以致出現腹水甚至胸水,則是疾病發展的嚴重階段,雖經積極治療,病情也難以逆轉,需及時終止妊娠。一旦終止妊娠,病情多短時間內得以改善。

      加強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并發低蛋白血癥的診斷與處理,對重度妊高征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加強孕期監測,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孕中、晚期常規做血生化檢測及胸、腹部B超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低蛋白血癥給予充分糾正。②對并發低蛋白血癥者應充分估計新生兒預后、在解痙、鎮靜、降壓、利尿、營養支持等治療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分娩時機與方式,盡量提高圍產兒的成活率。③對于并發大量腹水甚至腹水者估計治療困難,不論孕周大小均應做為終止娠的指征。

      4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1.115-116.

      低蛋白血癥范文第4篇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呼吸科,遼寧大連 116000

      [摘要]目的 研究低蛋白血癥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預后影響。方法 對該院收治的64例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測量,并對患者作出健康狀況和生理學方面的評分,根據白蛋白水平以及評分結果將64例患者分成正常組22例,低水平組26例,極低水平組為16例。對3組患者的APACHEⅡ分值、C-反應蛋白水平、患者病死率等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患者的預后情況分成A組和B組,對兩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動脈血氣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 極低水平組的APACHEⅡ分值、C-反應蛋白水平、患者病死率等情況均要高于正常組;A組血清白蛋白水平要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C-反應蛋白水平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較大的影響,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關,患者出現低蛋白血癥的,其預后情況不良。

      關鍵詞 低蛋白血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衰竭;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6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3(c)-0049-02

      [作者簡介] 楊鑫玲(1963-),女,遼寧大連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郵箱:563558496@qq.com。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它嚴重地危害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會出現反復發作、病情遷延等情況,因此患者容易出現呼吸衰竭現象,并容易導致患者死亡。對患者的健康檢查是非常重要的,檢查的主要方法是對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進行測量,從而衡量患者的營養狀況和身體指標,同時也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分析。該院主要對2011—2012該院收治的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探討低蛋白血癥對患者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28例,患者的年齡為65~96歲,平均年齡為(76.12±12.5)歲。所有患者均經過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診治指南》標準 [1]。

      1.2 研究方法

      在入院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的治療[2],如抗感染、止咳、化痰、營養支持、呼吸輔助、通氣等方面的治療,患者在入院后24 h內進行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C-反應蛋白水平、血細胞總數、動脈血氣等方面的測量和分析,并及時進行APACHEⅡ評分[3]。經過評分之后,將所有患者按照白蛋白水平、APACHEⅡ分值、C-反應蛋白水平等方面情況分成正常組22例(36~50 g/L),低水平組26例(29~35 g/L),極低水平組為16例(<29 g/L)。并對3組患者的APACHEⅡ分值、C-反應蛋白水平、患者病死率等情況進行分析,根據患者的預后情況分成死亡組(23例)和生存組(41例),并對兩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動脈血氣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對兩組患者的情況進行統計,發現患者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消化性潰瘍、心腦血管疾病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不同白蛋白水平患者各項比分的比較分析

      不同白蛋白水平患者各項比分的比較分析見表1。

      極低水平組的APACHEⅡ分值、C-反應蛋白水平以及病死率要明顯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病死率分析

      不同白蛋白水平患者病死率比較分析如表2所顯示。

      2.3 B組和A組患者白蛋白水平、周圍血白細胞總數以及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白蛋白水平、周圍血白細胞總數以及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見表3。

      從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在白蛋白、pH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A組周圍血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PaCO2值均要高于B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預后情況不良,并容易產生一系列并發癥,對患者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相關研究發現,患者若出現低蛋白癥,則會對其器官結構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嚴重的會導致死亡。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低蛋白血癥主要是因為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或炎癥反應所導致的,因此,對患者的血清白蛋白進行調查是目前主要研究的課題[4-5]。

      3.1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現低蛋白血癥的主要原因

      關于老年慢性阻塞性患者出現低蛋白血癥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患者長期臥床、活動受限,從而導致機體慢性缺氧,并出現胃腸道粘膜缺血癥狀,胃腸道功能嚴重受損,外源性蛋白質的攝入量嚴重下降,營養吸收減少。②患者通常患有低氧血癥,其基礎代謝率有明顯上升趨勢,能量的消耗也有所增加,從而容易導致低蛋白血癥的出現。③患者在應激狀態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分泌有上升趨勢。④在應激狀態下,患者機體肝臟會出現白蛋白降低,從而有限合成急相蛋白,并出現高代謝反應,這樣容易導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⑤患者容易出現肺部感染,感染后炎癥可以通過誘導炎癥細胞釋放炎癥因子,從而抑制白蛋白的形成。

      3.2 APACHEⅡ分值評估

      相關研究認為,APACHEⅡ分值系統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健康和生理評分等方面進行評估[6],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和觀察,從而能及時判斷出患者的預后情況。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卻認為,APACHEⅡ評分與患者的預后沒有直接關系,不應該以此來衡量患者的預后情況。該次研究結果表明,極低水平組患者患上低白蛋白血癥的程度更加嚴重,APACHEⅡ的分值要更高,因此顯示出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低對患者預后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并可以根據這方面指標評價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情況。

      3.3 C-反應蛋白水平結果分析

      C-反應蛋白主要是肝臟分泌的非特異性急性期反應蛋白,其主要作用在于:調節患者的炎癥,并對抗患者炎癥反應中的溶蛋白酶具有促進作用。C-反應蛋白的水平是炎癥反應的體現[7-8]。根據該次調查發現,極低水平組的C-反應蛋白水平要明顯高于正常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水平組C-反應蛋白水平要高于正常組患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該次研究發現,血清白蛋白出現的變化程度與C-反應蛋白水平的高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C-反應蛋白水平越高,白蛋白的水平也就越低,對患者的威脅也就越大,并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即血清白蛋白和C-反應蛋白水平是衡量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指標之一,需要在臨床上注意對患者進行觀察。

      根據該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A組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要高于B組,說明感染也是導致慢性呼吸性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低白蛋白血癥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低白蛋白血癥患者會出現預后不良等情況,在臨床上應該加以重視和嚴密觀察。

      參考文獻

      [1]彭紅星,楊榮時,曾玉蘭.低蛋白血癥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11,28(7):490-491.

      [2] 薛平,黃宗文,郭佳,等.早期應用柴芩承氣湯治療膽源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6,7(15):131-134.

      [3]向正中.低蛋白血癥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2):1783-1784.

      [4] 馬金霞.2004年烏魯木齊市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學調查[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7,8(10):215.

      [5]王冬梅,李新玲.妊娠期肝內膽汁瘀積癥孕婦肝功能指標與圍生兒預后的關系[J].安徽醫藥,2006,8(30):114.

      [6]何艷君,黃文宇,王瑩,等.第二產程異常胎心監護圖形與新生兒結局的關系[J]. 中國基層醫藥,2006,7(28):35-36.

      [7]劉霞,張新娟,王海燕.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1(30):45.

      低蛋白血癥范文第5篇

      【關鍵詞】 低血清白蛋白;腦出血;臨床療效

      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研究,分析靜脈輸注人血白蛋白對腦出血患者日常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及腦水腫變化的影響,為臨床更有效地治療腦出血提供基本臨床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連續選擇我院腦出血患者,符合第4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修訂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1],并經CT證實。人選標準:第一次發病的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性腦出血;出血量30~60ml;SAL

      1.2 治療方法 入院即開始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檢觀察病情變化。每例患者即給予相同的治療:脫水,降血壓,神經細胞營養劑及對癥治療。治療組給予成都蓉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20%人體白蛋白50ml靜滴,1次/d,14d為1個療程。

      1.3 主要觀察指標 定期(入院、復查、4周)檢測影像學(頭顱CT)、血清蛋白(總、白、球),入院時、4周測定Barthel指數評分法。Barthel指數量表主要用于患者的殘疾水平及功能恢復程度的定量評估,目前已被國內外廣泛用于臨床及科研,特別是運用于腦卒中患者中的信度與效度已被國外充分驗證[2]。依據Barthel指數評分法,對腦出血生活能力評價評分分為4組,基本正常組(≤20分),輕度障礙組(21~59分),重度障礙組(60~79分),能力喪失組(80分)。根據頭顱CT的測量和利用多田公式[8]〔體積=長×寬×層面×/6(單位:cm3)〕計算出治療前后兩次頭顱CT片上病灶的體積(包括血腫及血腫周圍水腫帶的體積)和血腫體積。血腫周圍水腫帶體積(cm3)=病灶的體積-血腫體積。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11.5版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表示,2組間Barthel指數治療前及治療后B1增分;腦水腫治療前及治療后變化值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

      2 結果

      2.1 Barthel指數變化 見表1,治療前2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t=0.08,P> 0.05);治療后2組B1增分比較差異顯著(t=4.2,P

      2.2 腦水腫變化 見表2,治療前2組患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t=0.9,P> 0.05);治療后2組患者腦水腫變化值比較差異顯著(t=2.95,P

      3 討論

      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病,腦出血患者的預后不僅與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有關,還與血腫周圍的水腫程度有關。而腦出血常伴血清白蛋白降低,可以明顯加重并發癥、增加病死率及嚴重影響功能恢復[9]。白蛋白的輸入能否從上述幾方面起到治療作用目前尚有爭議[34]。本研究通過單盲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分析靜脈輸注白蛋白對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發現入院時2組患者Barthel指數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提示2組基線一致,具有可比性。入院1個月治療后2組B1增分比較差異顯著,提示靜脈輸注白蛋白能明顯提高腦出血患者日常活動能力。治療后2組患者腦水腫變化值比較差異顯著,說明白蛋白明顯減輕腦水腫,促進血腫吸收,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的預后。近年也有文獻報道[5]使用常規劑量白蛋白可有效減輕血腫周圍的水腫,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白蛋白是人體肝臟分泌的高度可溶性蛋白分子,每天合成約3g,半衰期21d,構成血漿膠體滲透壓的80%,靜脈輸注白蛋白后可有效消除腦出血后形成的腦水腫。白蛋白的腦保護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6]:(1)迅速擴張容量血管,通過減低血液黏滯度而改善腦損傷區的血液循環。(2)及時有效地清除腦損傷后形成的腦水腫液,而且不易滲漏至腦循環外和因突然停藥后出現反跳。(3)清除自由基: 白蛋白主要通過抑制內源性過氧化物酶和阻斷外源性氧化劑而發揮其抗氧化作用,由于白蛋白能在血漿和間隙液中維持較高濃度和較長時間,因此白蛋白可以有效清除腦損傷區的氧自由基。(4)由于腦損傷區破壞,白蛋白可進入細胞外液,可結合內、外源性毒性物質,使之減少或喪失毒性,有效地穩定機體的內環境,進一步加強了其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劉慶新等[7]研究顯示腦出血早期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達與腦水腫體積有明顯相關性。提示血小板的活化可能是促進血腫周圍腦水腫形成的病理機制之一。而白蛋白可通過結合并抑制環氧化酶系統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腦損傷區的局部微循環,從而有利于血腫的吸收[6]。

      綜上所述,白蛋白具有促進血腫吸收,明顯減輕腦水腫的作用,及時糾正低血清白蛋白血癥能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臨床上為何腦出血患者常伴有血清白蛋白降低,導致白蛋白降低的病理生理機制等諸多問題,仍值得基礎與臨床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清棠. 臨床神經病學[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98.

      [2] Uyttenboogaart M,Stewart RE,Vroomen PC,et al.Optimizing cutoff scores foe the Barthel index and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for defining outcome in acute stroke trials[J]. Stroke,2005,36(9):19841987.

      [3] 施建生,樊興娟,張云峰,等.小劑量白蛋白治療腦出血臨床研究[J].交通醫學,2006,16(3):213.

      [4] 石廣蓮,周鳳祥,孫慧芹. 靜脈滴注白蛋白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研究-附44例報告[J]. 青海醫藥雜志,2002,32(10):89.

      [5] 禹愛梅.白蛋白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06,23(5):2627.

      [6] 李揚綜述,江基堯審校.大劑量白蛋白對腦損傷治療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2000,27(6):334336.

      [7] 劉慶新,張蘇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的表達及其與腦水腫形成的關系[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 (3):186188.

      [8] 多田明,久田欣一,鈴木尚,他.CTにょる腦內血腫量の測定[J].腦神經外科,1981,9:251.

      相關期刊更多

      農村實用技術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

      飼料工業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農產品市場周刊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部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熟妇无码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