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子路受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陸游不僅有家訓,還寫了一百多首教育孩子的詩,經常告誡子女們說:“但愿你們長大成人之后,于國有用,于家盡責,于義無暇,于德不虧。”他教育子女要勤奮讀書,不虛時光,在《五更讀書示子》中寫道:你們現在正是讀書大好時機,要刻苦攻讀,莫失良機。讀書最要緊的是學以致用,要切實做到“善言座銘要躬行”、“學貴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學習古人的高風亮節,不媚權貴,正直無私,時刻想著報效祖國。
值得欣慰的是,陸游的后人,都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不論為民為官,都做到了憂國憂民,正直忠貞。兩個兒子均是有名清官;孫子陸元廷,為抗敵奔走呼號,積勞成疾而死;曾孫陸傳義,與敵人勢不兩立,崖山兵敗后絕食而亡;玄孫陸天騏在戰斗中寧死不屈,投海自盡。滿門忠烈,一家義士,就是對陸游的最大告慰。
陸游的成功家教告訴我們,好家風造就和睦健康家庭,好家風有助于子女成長成才,好家風必然會影響到學風、民風、政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以史為鑒,今天強調家風建設,更有巨大現實意義。
好家風有助于培養優秀人才。好家風如同一所教學有方的學校,能用優秀的品德熏陶人,用良好的習慣改造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家人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對其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其行為規范的“校正器”,更是陶冶其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甚嚴,他為家人確立的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后人所傳承,培養出優秀外交家曾紀澤等大批人才。
好家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是社會正能量的重要源頭。社會是無數家庭的組合,良好社會風氣是無數家庭良好家風的高度凝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志士仁人都非常看重良好家風的重要意義。諸葛亮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家風,包文正鐵面無私、清廉剛正的家風,林則徐勇于任事、志節高清的家風,是進行傳統教育的一面鏡子。當代優秀公仆孔繁森、牛玉儒、鄭培民、湖、丁曉兵等,不僅自己拼搏奮斗的模范事跡感動世人,而且其良好的家風也對社會風氣產生深遠影響,被奉為學習楷模。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是一個學期即將過去,昨天請大家寫了自評,不知大家對這學期自己的總結作得怎樣,可能對這學期的收獲和遺憾作了一些反思,但我今天想講的是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訣竅。
學習有訣竅嗎?有。這個訣竅就是興趣加上反復練習和思考。舉一個例子,我們班上前一段時間有不少男生孜孜不倦地在學轉書,而且轉得非常出色。這轉書可是一項高難度技術活,一本長方的很厚的書要將它在一個指頭上自由地不停地旋轉,沒有一點功夫可不行。但這項技術不少男生學得都很出色,相當熟練,在課堂上也能夠隨意表演,以至于后來我不得不了禁令。
這項技術難嗎?很難。你學會了嗎?學會了。靠的是什么?首先靠的是向“高人”學習,隔壁兩個六年級班的男生起到了示范作用,有了幾個水平較高的轉書高手,我們的男生就耳濡目染開始“心向往之”。于是開始刻苦練習,并以每次的進步作為自己繼續“深造”的動力。開始時總要掉下來,還轉不到一兩圈,書就掉到地上了,但他能鍥而不舍,反復思考琢磨,反復實踐鉆研,終于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學得了一套手藝。學得累嗎?當然累。但他喜歡,就覺得很有味道,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覺得了,只感到了那種學有所成之后的快樂。可他不知道的是他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家里轉、下課轉、中午轉、走路轉、課堂上也轉、等車時也轉、談話時也轉……最后,達到了一種全自動的程度,要想控制都難了,一拿起什么的第一反應就是轉兩圈,從轉書都轉鉛筆盒等等。這么練,想學不好都不可能!
這種刻苦的學習精神老師為什么要制止呢?問題在于場合和時效。我們能花這么多精力去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也不是最有效益的。如果我們是學一樣手藝或技能作為特長,我倒是很支持的,但也是在學習時間之外去進行。比如說你能將指尖旋轉的功夫練好,能將任何一個不規則的有平面的物體轉起來而不倒掉就是一種本領,能左右手同時轉就是一種技巧,能將不同的質地的東西轉起來就是一種能耐,一塊手帕、一本薄書、一塊紙板,甚至于一張紙,那樣就達到了雜技的水準了,能找到物體的重力點、平衡點,這本身就是不簡單的,我們的雜技演員和一些有這方面能力的人就是這樣去練的。而且如果將它作為一種休閑、娛樂、雜耍以娛樂身心都是很好的,但問題在于能否讓它不影響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制止的原因就在于此,不合時宜。“不合時”在于課堂上、早自修也有人在轉書了,甚至看到有的人在邊回答課堂提問邊轉書;“不宜”在于大多在轉的都是課本、作業本,這些是學習用的,不是用來練習雜技的,這既是對知識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學習的褻瀆。
凡事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是越格了,違規了。這件事也如此,需要好好想想它的利弊。
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訣竅在于興趣加上反復練習和思考,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要將它運用到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上,首先是應用于課本知識、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其次是用于個人特長的學習上,最后在保證自己高效地掌握的基礎上再用于其他興趣上。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不能將它用在不健康的娛樂項目上。
【關鍵詞】 焊接工具 焊接質量因素 焊接工藝流程 焊接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6(a)-0022-01
電子線路的焊接工藝直接關系到電子設備的質量。在電子產品的維修、裝配過程中,經常需要進行手工焊接。電子線路的手工焊接工藝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焊接工具的選用
電子產品制造和維修主要使用錫焊,最方便的手工焊接工具是電烙鐵。電烙鐵以內熱式居多。各類電烙鐵中又有普通電熱絲式、感應式、恒溫式、吸錫式、儲能式等各種形式和規格。手工焊接一般選用25~35W內熱式電烙鐵。對熔點較高的焊料和較大尺寸的工件引腳,可選用75W或100W以上的電烙鐵。
電烙鐵的工作部位是烙鐵頭。烙鐵頭通常采用熱容量大、導熱性能好、便于加工成形的紫銅材料制作。為適應焊接點工件形狀、大小等需要,常將烙鐵頭加工成鑿式、尖錐式、圓斜式等多種形狀,可根據個人習慣選用烙鐵頭,并根據焊接對象搭配幾個烙鐵頭。
2 影響焊接質量的因素
保溫時間與焊接溫度:焊接的溫度應比焊料熔點高,一般240~260℃較為合適。采用同樣的烙鐵加熱不同熱容量的焊件時,要想達到同樣的焊接溫度,可以用控制加熱時間來實現。
焊點質量要求:焊點實現了電子產品中元器件之間的連接,一個似接非接的虛焊或假焊點會給設備造成故障.焊點質量檢驗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良好的電氣接觸、牢固的機械結合及外觀光潔整齊。而最關鍵的就是避免虛焊或假焊。
3 手工焊接的工藝流程和方法
焊接基本操作
焊接基本操作包括拿烙鐵的手勢、焊錫絲的拿法及操作步驟三個方面。
常用拿烙鐵的方法有三種:首先是反握法;第二種是正握法;第三種是筆握法。一般在操作臺上焊接,電子設備中的印制線路板多用握筆法焊接。
焊錫絲一般有兩種拿法:連續焊接拿法和斷續焊接拿法。
電子線路的手工焊接一般有五步施焊法和三步施焊法。
五步施焊法
(1)準備:準備好被焊工件、電烙鐵、烙鐵架等,并放置于便于操作的地方,烙鐵加熱到工作溫度并吃好錫,一手握好烙鐵,一手抓好焊料,烙鐵與焊料分別置于被焊工件兩側。
(2)加熱被焊件:烙鐵頭均勻接觸被焊工件,包括工件引腳和焊盤。不要施加壓力或隨意拖動烙鐵。
(3)加焊錫:當工件被焊部位升溫到焊接溫度時,送上焊錫絲并與工件焊點部位接觸(不要直接接觸烙鐵),焊錫絲熔融并在被焊件表面浸潤,送錫要適量。
(4)移去焊料:溶入適量焊料后,迅速移去焊錫絲。
(5)移開烙鐵:移去焊料后,在助焊劑(市售焊錫絲內一般含有助焊劑)還未完全揮發、焊點最亮、流動性最強的時候,迅速移去烙鐵,否則將留下不良焊點。烙鐵撤離方向與焊錫留存量有關,一般情況下,將烙鐵沿45°方向撤離。
三步施焊法
(1)準備:一手拿電烙鐵,烙鐵頭上應吃有少量焊錫,另一手拿焊料,烙鐵頭和焊料同時移向焊接點,處于隨時可焊接狀態。
(2)同時加熱被焊件和焊料:在焊接點兩側同時放上烙鐵頭和焊料。加熱焊接部位并熔化適量焊料以形成合金。
(3)撤離:當焊料的擴散范圍達到要求后,即時移開烙鐵頭和焊料。
4 焊接操作的注意事項
保持烙鐵頭的清潔:處于高溫狀態下的烙鐵頭,其表面容易被氧化和積聚雜質,從而形成隔熱層,影響正常焊接,因此要隨時除去雜質。
采用正確的加熱方法:一是要靠增加接觸面積加快傳熱,這樣能大大提高效率。二是要靠焊錫橋提高烙鐵頭的加熱效率。還要注意,加熱時讓焊件上需要焊錫浸潤的部分均勻受熱。
烙鐵頭的溫度要適當:烙鐵頭的溫度應控制在使焊劑熔化較快又不冒煙時的溫度。另外,焊接時環境空氣的流動不宜過快,切忌在風扇下焊接,以免影響焊接溫度。
焊接時間要適當:焊接的整個過程(從加熱被焊部位到焊錫熔化并形成焊點)一般在2~4秒鐘之內完成。如果是印制電路板的焊接,焊接時間過長會使焊料中的焊劑完全揮發,失去助焊作用,使焊點表面氧化,造成焊點表面粗糙、發黑、不光亮等缺陷。同時焊接時間過長、溫度過高還容易燙壞元器件或印制板表面的銅箔。若焊接時間過短,則又達不到焊接溫度,焊錫不能充分熔化,從而影響焊劑的潤濕,容易造成虛假焊。
焊料、焊劑要適當:手工焊接使用的焊料一般采用焊錫絲,因其本身帶有一定量的助焊劑,已足夠焊接時使用,故不必再使用其他助焊劑。焊接時還要注意焊錫的使用量。
引言
烏魯木齊市(Urumqi)簡稱“烏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也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全市轄七區一縣,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12.2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3萬人,外來務工人員約150萬人,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錫伯等52個民族。全市共有小學133所,中學153所,在校小學生186 289人(14年數據),在校中學生93 192人(2014年數據),其中小學在校學生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達75 953人。
一、烏魯木齊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狀況調查分析
本文選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比較集中的烏魯木齊市74小作為樣本點,通過問卷調查和入戶訪談的方式,對學生家長發放調查問卷100份,獲得有效問卷83份。其中男性27人,女性56人,年齡在28―40歲之間。
1.戶口類型
經過問卷匯總與分析發現,受訪者中93%為外地戶口,僅有7%為本地戶口。
2.遷入烏市的動因
受訪者將孩子戶口遷入烏市的動因:主要是方便照顧(占71%),其次是為了升學考慮(占29%)。
3.對新戶籍制度的了解
我國新戶籍制度政策推行已經接近一年,但不幸的是,僅1%的受訪者對新戶籍制度“知道一點”,其余99%的受訪者均表示“完全不知道”。
4.與本地戶籍的差異
當被問及“您認為本地戶口與外地戶口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時,排名第一位的是“地位”(占36%),第二位是“子女前途”(占22%),第三位是“醫療”(占19%),第四至第七位分別是發展機會(占15%)、就業(占6%)、生活條件(占2%)、收入(0%)。
5.入學時的待遇
對于是否由于戶籍而使子女在入學時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問題,有30%的家長選擇“是”,67%的家長選擇了“偶爾、影響不大”,3%選擇“否”。
這些家長普遍認為,不公平待遇主要體現在“入學費用較高”(占72%)和“學校工作人員態度欠佳”(占23%),只有少部分選擇“學校門檻較高”(占5%)。
6.教育投入
在教育投入方面,家長每年付出2萬―4萬元不等,而這僅僅是小學的學費。由此可見,雖然沒有較高的戶籍門檻,但這種變相的歧視依然是存在的。
7.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
關于教學質量滿意度的問題,40%的家長選擇了滿意,38%選擇了一般,22%選擇了滿意。由此可見,家長對于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并不是特別高。
8.融入感調查
問卷的最后三個問題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融入感進行了調查。
(1)您覺得您是否可以被稱為“本市人”
對于是否可以被稱為“本市人”這一問題,大部分家長或者說外地移民的答案是否定的(83%),可見目前外來移民的融入感較差也是一個主要問題。
(2)您希望成為“本市人“嗎
排除可能存在本身確實不想留在烏市,僅僅出于工作目的在烏市居住的情況,64%的受訪者均表示希望成為“本市人”。
(3)您認為影響您成為本市人最主要的制度因素是
經過分析可以看出,最影響外來務工人員城鎮化的制度因素有三: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土地制度。
二、烏魯木齊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在烏魯木齊范圍內,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總體呈現出一種平衡,但這種平衡表現為市場經濟沖擊下的畸形平衡,而戶籍制度要真正解決的“人”的城鎮化還是沒有被解決。
1.變相的教育歧視嚴重
由于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有所區別,所以,教育存在歧視一直是我國的普遍現象。而由于新疆地區的實際情況,目前戶籍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影響已經降到了較低水平。但是,學校收取不菲的借讀費(也有學校稱之為建校費,總之是巧立名目)卻是一個公開的事實。經過與其他學校家長的訪談,發現烏市62小、71小也存在著同樣的現象,可見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以74小為例,經過調查可見大部分家長每年對于孩子教育要花費2萬―3萬元,其中大部分花在了“借讀費”上,而本地戶口的學生則完全沒有此類顧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年平均教育費用約為本地戶籍學生的15倍。
由此可見,如果想要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問題,首先是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亂收擇校費的問題。
2.教育資源在地區上分布不平均
我們除了發放問卷,還對4戶外來務工人員家庭進行了家訪調查。在調查期間,一名家長提出,74小入學十分不易,有些沒有排上隊的家長不得不將孩子送到更遠的其他片區小學。因此我們對學校周邊進行了觀察后,發現了這一問題的原因。
圖2中的大型居民區,即城中村,其人口密集程度非常高,但是附近卻只有74小這一所小學。由此可見,烏魯木齊市在基礎教育資源分布上,存在著規劃與實際情況脫節的現象。單純地按照片區來進行劃分,卻完全不考慮各片區的實際適齡入學兒童人數,也是目前在學校分配上的問題之一。
3.外來移民融入感差
我們在問卷的最后調查了外來移民的融入感問題,其結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外來人口都有成為本地人的愿望,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卻難以實現。文化和物質上的沖突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政策的封閉。在眾多政策中,首當其沖的是戶籍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我們國家的城鎮化,說到底是“人”的城鎮化。如果不能解決好外來移民的融入感問題,那么烏魯木齊市乃至新疆的城鎮化進程必然受到極大的阻力。
三、改善烏魯木齊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狀況的對策建議
1.規范收費制度,加強收費監管
收取借讀費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借讀費和戶籍聯系起來又不太常見。每年高昂的學費確實會讓許多家庭吃不消,因此,烏市教育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收費制度,對外地戶籍來本地上學的學生,免收借讀費用,只收取正常的學雜費;或根據實際情況,收取少量的手續費用,絕不是現在的獅子大開口,每年收取2萬元的借讀費。
同時,對借讀費的收取加強監管,禁止小學收取借讀費。對于一些重點小學以及處于人口密集區的小學,更要嚴格監管,避免學校的私下收取。
2.合理規劃片區
烏市一直采取較為簡單的直接按照片區土地面積大小分配教育資源的做法,這是極不合理的。例如,在上文中所提及的城中村地區,就因為大量的人口密度而導致每年入學都要排隊且經常會出現因為排不上隊而導致不得不將孩子送到其他片區上學的現象。因此筆者認為,在分配教育資源時,應當按照人口密度而不是土地面積對城區進行劃分,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增加學校特別是基礎教育力量。同時,對該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以確定其究竟屬于商業區、住宅區還是混合區域,在此基礎上對該區域進行評估,最終確定該區域所建設的學校規模或數量。
此外,對于城中村這樣的流動人口定居點應當進行改造,將城中村進行開發,吸引本地居民前來居住,做到本地人口與外地人口在區位上的融合。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外地人口融入感差的問題。
3.改進相關政策,加快城鎮化進程
根據調查我們得知,影響外來務工人員城市化的主要政策因素為土地政策、戶籍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本文主要研究目的為探究新戶籍制度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的影響,因此,主要討論戶籍制度的改革對策。
隨著《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在全國各地的試點實施,烏魯木齊也應當做出相應的改變。烏市人口約350萬,屬于二級大型城市,根據《意見》,“要適度控制落戶規模和節奏,可對合法穩定就業的范圍、年限和合法穩定住所的范圍、條件等做出較嚴格的規定,也可結合本地實際,建立積分落戶制度。大城市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
[關鍵詞]石墨爐原子吸收法;ICP-MS法;內標元素;皮革;鎘
中圖分類號:O657;TS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2-0089-01
鎘是一種有毒的金屬元素,若鎘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則毒性增強。在皮革制品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鎘,人在使用皮革制品時,鎘元素及其化合物可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有效地測定皮革制品中鎘金屬的含量,以保證使用者的安全。
1.實驗部分
1.1 儀器(表1)
1.2 試劑和樣品(表2)
2.實驗方法
用天平稱取剪碎的皮革樣品5g置于反應瓶內,向瓶中注入默克電子級的硝酸5 mL,將其靜置過夜,然后放于微波消解儀中,待樣液消解至清亮透明取出,定容至25mL。將定容后液體通過0.45um的濾膜。濾過后液體分別采用PE AA800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Agilent 7700xICP-MS進行檢測。
3.結果和討論
3.1 ICP-MS法測定皮革樣品中鎘
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測定皮革中鎘元素時,必須排除一些同位素的干擾,因此,必須選擇正確的內標。第一,要求待測樣品不含或含極少量內標元素(極少量內標元素忽略不計);第二,內標元素應該與待測元素的質量數相近,兩者化學性質要求相似;第三,特別注意,要確保內標元素不會造成新的干擾。
3.2 ICP-MS法測定111Cd與114Cd內標元素的選擇
本實驗所用的Agilent所供內標元素母液(如表2所示)可作為鎘含量測定的內標元素。內標元素母液要用2%硝酸液進行稀釋,使其成為質量濃度為1 mg/L的稀釋液,待用。測定時,選擇的監測內標元素的元素為72Ge,Ge有5個同位素,這五個同位素會分別干擾GeAr多原子團中的110Cd、114Cd、112Cd、113Cd、116Cd。皮革樣品溶液中Cd含量小于0.2mg/kg,消解定容后稀釋25倍,在上機溶液Cd含量小于4ug/L。經過三通后,由于內標液由1000ug/L變為了55 ug/L,所以要考慮74Ge40Ar的作用產生的影響。這可以解釋114Cd測定結果高于111Cd的原因。
3.3 ICP-MS樣液與內標液進液分析的示意圖
取一份0.5g的皮革樣品,消解定容至25ml,樣品溶液中全部有機物消解完畢后,上機鹽度要小于0.2%。經三通在線引入1mg/L的Agilent內標稀釋液。通過三通混合后,溶液被稀釋18倍,隨即通過同心霧化器,這時內標液濃度約為 1000 ug/L÷18=55.56ug/L,詳情見圖1。
3.4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皮革樣品中鎘含量
取皮革消解液,使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作為檢測儀器,測定結果如下表 3所示。分析表3中數據可知:在ICP-MS 法選擇0.4mg/L115In作為內標元素進行測定時,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的測定結果與ICP-MS法測定結果基本一致。從表3中可見,兩種方法測定的鎘的兩種同位素111Cd與114Cd的結果基本吻合,最大相對誤差值小于3%,實驗數據有效。
4.結論
如表7所示,測定皮革樣品中鉻含量時,石墨爐原子吸收法與ICP-MS法的測定結果保持一致,因此說明ICP-MS儀器測定時,選擇正確的內標元素是提高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的重要因素。在具體的測定工作中,要結合樣品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并確定適合樣品的內標元素,以保證測定結果準確無誤。
參考文獻
[1] 蔣瑾華,劉江暉,羅文賢,等.皮革制品中鎘的殘留量分析[J].中國皮革,2012(11):5-8.
[2] 蔣小良,王斌,黃鈞,等.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皮革制品中痕量鎘[J].西部皮革,2011(16):47-50.
[3] 王小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應用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