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語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識字 閱讀教學 詩意
一、讓識字成為一種樂趣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激發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孩子識字能力。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
1.1讓學生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1.2讓學生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1.3讓學生學會學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漢字是屬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
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躍”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分“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
二、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于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后,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教師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于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三、努力做一個詩意的語文教師
什么是詩意的語文教師呢?詩意是充滿激情的,不僅要有理論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我了解到一些語文教師,除了讀教材、備好課外,幾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他們可以說出諸多了理由。尤其在小學,他們認為語文教學知識簡單,無非是識字、寫字、讀文、背誦、習作等,把這些教好了,小學語文也就不成問題了。其實,小學語文看似簡單,可是它包容豐富的內涵。語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們面對鮮活的生命,你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與能力,還有方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情感與態度。
一個詩意的語文教師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生命成長。生命的基本要需要是物質與精神。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我們滿足不了孩子的物質需求,那么輸入給孩子的精神就顯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從哪里來,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靠教師人格的影響和人性的發揮。教師的崇高在于無私的奉獻,在于愛心的流淌,在于對孩子的尊重。“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是一個教師永遠追求的教育境界。語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科,如果說一個語文教師,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應變的智慧,怎么能駕馭課堂,怎能讓孩子喜歡語文。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讓學生感到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體態,你的眼神,你的笑臉,你的手勢,你的語言??都能給學生心靈的震撼。
一個詩意的語文教師必須有豐厚的文化內涵。不說通曉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學、史政、科學、哲學等。我聽到過這樣的語文課,課堂中,學生提出了很多疑問,教師采用的策略都是“學生問學生答”。學生實在回答不了的,把問題留下,課后自己解決。也許有人說,這恰恰是教師的高明,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我認為不完全是。課堂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教師該解答的要解答,該告訴的要告訴。把一切問題推卸給學生,教師是不負責任的。從另一角度來看,不得不懷疑,這位教師也回答不了。如果我們的教師都這樣上課,那么我們的教師真是個“大老爺”了。這個“大老爺”誰都能做。
參考文獻:
古詩教學是當前我國語文教學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都將古詩作為了一項基本的內容。但我國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主要指的古詩閱讀和理解,并不包含古詩撰寫。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國考試機制的影響,古詩默寫一直是語文考試中的常見內容。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也會涉及到古詩默寫的內容,但古詩默寫與古詩撰寫有本質的不同,古詩默寫就是在閱讀和理解古詩的基礎之上,通過默寫的形式將古詩寫出來;而古詩撰寫主要指的古詩創作,在當前的語言環境和教育環境之下,古詩創作對于老師和學生的要求都太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作要求。而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小學古詩教學主要指的古詩的閱讀和理解,而古詩閱讀是重點內容,在閱讀的基礎之上,要求學生能夠背誦一些古詩。
二、當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方面,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缺乏明確的目標。古詩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但當前影響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首要問題是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在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之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將古詩教學的目標確定為朗讀、背誦和默寫,即只要學生在學習古詩之后,能夠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就算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實際上在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對各個年級古詩的學習目標進行了說明,比如1-2年級的學生,要求是能夠朗讀一些比較淺顯的古詩,背誦詩文50篇(段)左右,并能夠感受古詩語言的美,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但在小學古詩教學實踐過程中,并不注重學生在古詩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比如很多老師在備課過程中,其內容多為古詩創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但對于古詩的意境之美,很多老師并沒有凸顯出來,這不利于增強學生在學習古詩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另一方面,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法決定了教學的成果,特別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教學方法更是對小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語文古詩教學不斷革新教學方法,以突出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做到以學生為本,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從目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方法來看,大部分老師采用的方法仍然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即首先講解創作背景,介紹作者生平,其次朗讀古詩,最后教師逐字逐句講解,最終使學生達到背誦默寫的程度。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突出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沒有注重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自己去發掘古詩中的意境。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方法仍然有改進的空間。
三、改進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策略
一方面,重視備課,樹立明確的古詩教學目標。認真對待古詩備課,是教師有序開展古詩教學的保障。備課環節是十分重要的,在前面研究中發現,小學古詩教學備課情況不容樂觀,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因此教師應重視備課,準確把握古詩教學目標,對古詩進行深入解讀。《新課標》對每個學段古詩教學提出了不同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準備古詩課時,要明確本學段的具體要求,古詩教學目標注重學生在誦讀中體驗情感。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的古詩教學目標應有所不同。比如中高年級與低年級學段相比,更加突出了誦讀的作用,并且還要求學生領悟詩文大意,這個要求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因此教師要認真解讀《新課標》中各個學段古詩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情,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更好促進古詩教學。
小學語文好詞:
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春風輕拂、春光明媚 烈日當空、暑氣逼人、大汗淋漓、揮汗如雨、烏云翻滾、熱不可耐 秋高氣爽、五谷豐登、萬花凋謝、天高云淡、落葉沙沙、中秋月圓 三九嚴寒、天寒地凍、雪花飛舞、寒冬臘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頭重腳輕、指手畫腳、愁眉苦臉、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張口結舌、交頭接耳、面黃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靈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 鼠目寸光、談虎色變、兔死狐悲、龍馬精神、杯弓蛇影、馬到成功、與虎謀皮、亡羊補牢、雄獅猛虎、鶴立雞群、狗急跳墻、葉公好龍、聲名狼籍、狐假虎威、畫蛇添足、九牛一毛、雞犬不寧、一箭雙雕、驚弓之鳥、膽小如鼠、打草驚蛇、雞飛蛋打、指鹿為馬、順手牽羊、對牛彈琴、鳥語花香、虎背熊腰、殺雞儆猴、鶯歌燕舞、鴉雀無聲、魚目混珠、魚龍混雜、龍爭虎斗、出生牛犢、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狗尾續貂、愛屋及烏、螳臂當車、蛛絲馬跡、投鼠忌器、門口羅雀、管中窺豹 桃紅柳綠、萬紫千紅、青紅皂白、黑白分明、綠意盎然、綠樹成陰、素車白馬、萬古長青、漆黑一團、燈紅酒綠、面紅耳赤、青山綠水、白紙黑字、青黃不接
小學語文好句:
1、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2、歲月,是一首詩,一首蘊含豐富哲理的詩,歲月是一峰駱駝,馱著無數人的夢想。
3、愛心是冬日的一片陽光,使用饑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權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灑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場甘霖,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
4、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著走的蠟燭一般,悄悄地閃爍著出現在天空上面。
5、當你身臨暖風拂面,鳥語花香,青山綠水,良田萬頃的春景時,一定會陶醉其中;當你面對如金似銀,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時,一定會欣喜不已。你可曾想過,那盎然的春色卻是歷經嚴寒洗禮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卻是接受酷暑熔煉后的結晶。……(何婷婷)
6、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于面對抬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
7、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獲果實,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該卷起褲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種、耕耘,直到收獲的那一天。
8、當枯黃的秋葉隨風搖曳時,深秋飄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親的影子拉得很長,碩大的風衣將瘦骨嶙峋的父親裹了進去,我心頭一陣酸楚。
9、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10、曾經以為,一次無奈的哭泣,便函是人世間所有的滄桑;一個小小的挫折,便函是人生所有的失敗。是十四歲告訴我……
11、月光清幽。淅瀝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黃的燈光下,母親密密地縫著游子的夾衣,忽然,一陣冷風擠進茅屋的窗隙,母親似乎著涼,帶著濃濃的倦意咳嗽了幾聲。我夢中驚醒,怔怔地看著燈下年邁的母親……
12、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里的水燙手,地里的土冒煙。
13、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14、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15、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16、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沖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后,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17、母愛是一本我終生無法讀完的巨著;母愛是一片我永遠也飛不出的天空。……張維維
18、船的命運在于漂泊;帆的命運在于追風逐浪;人生的命運在于把握,把握信人生,方能青春無愧。
19、柔和的陽光斜掛在蒼松翠柏不凋的枝葉上,顯得那么安靜肅穆,綠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腳步是那么輕起輕落,大家的心中卻是那么的激動與思緒波涌。
20、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課本。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布列,你手勢生動如一只飛翔的鳥,在講臺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只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云,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21、星空倒映在這洶涌的海面上,便隨波上下跳舞,時現時滅。
22、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23、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們既不眨眼,也不閃爍,是恬靜的,安詳的。
24、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25、我,要融化在粉紅的桃花瓣里,拭去整日在你心頭的牽掛。
26、有些記憶被焚燒掉,有些記憶被埋在心底,純真年代如流水劃過金色年代。
27、好一顆流星在夜空里劃出銀亮的線條,就像在探尋著世界里最美好的未來。
28、希望源于失望,奮起始于憂患,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有饑餓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緊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機感受的人一定進步快。
29、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誤用傷,在似水流年的蕩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30、假如生活中你失敗了,請不要將憂傷的淚水寫在臉上。失敗也是一種收獲,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氣和一個創業的膽量。
31、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要裝模作樣!這是直率,不是軟弱,因為哭一場并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爛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這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為笑一次并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32、幾顆大而亮的星星掛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兒提著燈籠在巡視那浩瀚的太空。
33、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盡管有過坎坷,有過遺憾,卻沒有失去青春的美麗。相信自己,希望總是有的,讓我們記住那句話:錯過了太陽,我不哭泣,否則,我將錯過月亮和星辰。
34、漸漸地,殘星閉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隱消失。
35、極美的星夜,天上沒有一朵浮云,深藍色的天上,滿綴著鉆石般的繁星。
36、夜晚,春風柔和地吹著。我托著下巴,坐在落英繽紛的臺階上,腦海里又浮現出一件難忘的事。
37、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
38、人世間的真情就像一張大網,時刻溫暖著人的心扉,就如媽媽的愛一樣,永無止境。
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其它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奠定了基礎,提高了小學生語言和寫作的能力。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衡量學生語文知識及其語文素質的綜合尺度。那么,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該如何搞好寫作部分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本文筆者結合實踐,分析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幾點教學見解。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們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嚴重的制約著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有待我們教師解決和進一步的落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師方面的問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依然是沿用傳統“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突出,缺乏寫作教學的目標和方法指南,對于每個教師的寫作教學隨意度很大,許多寫作要求都是來自各個教師的主觀意識,使得寫作教學的隨意性也很大,不尊重小學生的自身發展和生活閱歷。除此以外,教師對寫作教學的課程安排、課程目標的設計不到位,沒有或分段目標不明確,甚至沒有教案,這樣的課程缺少循序漸進性和條理性,教學效果不好。②學生方面的問題:受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影響,現階段的很多小學生,一談到寫作就頭痛,很多學生對于寫作都是表現出無法下手,不知道怎么寫的現象。學生在寫作時,大多數都不會審題,寫作中心也不明顯,不會抓住題目的關鍵詞等。此外,一部分學生雖然積極的動筆寫作,但寫出的文章都是條理不清晰,層次混亂。還有一部分學生則是詳略不當,敘事有頭無尾,不清晰、不完整。各方面原因的綜合制約和影響,使得小學生們漸漸對寫作失去了興趣,不利于學生的長久性學習,教學效率有待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分析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也就沒有了積極性。”對于小學語文寫作來說,也是如此。教會學生,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最好的老師不是“人”,而是興趣。人類做每一樣事情都是具備目的性的,比如寫作。正因為如此,讓學生具有寫作的興趣才是讓他們具有良好寫作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學中,要想有效的改變教學現狀,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的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用學生的寫作興趣去帶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教學中來,使其變“苦寫”為“樂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為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如實的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采取靈活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學生的寫作教學中最怕發生的就是學生對于寫作的恐慌情緒,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好多媒體技術,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來講內容,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覺得原來學習語文寫作是這么有趣的一種事情。只有這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我們的教學策略才能有效實施,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
2、引導學生多寫、多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習得的,離開了學生的自主動手習作,自主動手練習,學生習作能力將會止步不前。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我們應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仿寫就是不錯的方式,這里所說的模仿并不是根據教材原文完全按部就班,而是根據寫作的內容、文章的一些修辭手法或者一些描寫技巧進行學習,然后進行仿寫。此外,對于學生的寫作練習,僅僅靠每個學期規定的寫作任務要達到較好的寫作教學效果是不夠的,還要提倡學生在課外多寫、多練。說到這里,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記日記。一開始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這樣,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我們的寫作教學才會真正意義上的落在實處,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3、聯系生活,引導學生生活積累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教學
一、課題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詩教學中也有美。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經過千百年的沉淀,流傳下來的能夠選入小學課本里的古詩更是精華中的精華,可謂字字珠璣。它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學生近距離接觸、感受中華文化的一個窗口。它是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的一個切入點,尤其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的70首古詩詞,都是歷代名篇,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美,韻體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小學古詩的教學,對于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而古詩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是一次自主體驗的過程。近十年來,在美國興起的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構起新知識的意義,同時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所以學習過程不是對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積累,而是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實際上,閱讀也需要傾吐,可以說閱讀是伴隨著傾吐的吸收。猶如吃飯,吃飯自然是吸收,但必須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隨著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營養。由此看來,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毫無疑問,必須十分尊重學生這種自主性.
三、課題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讀準詩句。古詩語言精練、含蓄、優美,首先要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讀準字音,了解字義,讓學生大聲朗讀,“不求甚解”地讀,讀通,讀好,讀到朗朗上口,在讀中自悟。
2、自主理解,畫詩意圖。激發學生進入詩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體會詩句的描寫,充分發揮想象,畫詩意圖。古詩把詩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熔鑄在短短的幾十字中,以少勝多,以大見小,給古詩教學鑒賞者留下充分的再創造的余地。
3、畫演古詩,探究詩意。古詩意境深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擴展,想象的空間。詩意圖形成了,學生對古詩的感悟又深了一層,在教學中讓學生合作交流討論,結合自己畫出的詩意圖,對照詩句說說或演演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4、討論交流,體悟情理,品味語言美。進一步啟示和激發學生深入地體驗和審視感受,領悟詩句中蘊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引導學生放寬思維,說自己想說的,不要盲從于書本。
5、創設情境,感情朗讀,感受意境美、音樂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訓練重點在朗讀指導上,而朗讀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應引導學生感受情境,讓他們進入角色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發揮自己的創見性去表現古詩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要求教師范讀,學生領讀,教師學生講讀,指名朗讀和熟讀成誦,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四、課題實驗成效: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無論在改變學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詩的內容上,還是在培養學生能力與素質的發展和提高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學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詩的內容,并能通過賞析,理解詩中蘊涵的思想感情,達到會背誦。
2、通過對古詩的學習與鑒賞,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古詩教學并不是為了學古詩而教古詩,該實驗研究讓學生跳出了單純學古詩的境界,拓寬學習空間,滲透與其他學科的結合與交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五、課題反思:
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是個難點,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基本上是一個路子教學:老師講解,學生識記,最后背誦。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來試圖改變這一局面,進行美的古詩教學研究,利用網絡進行古詩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等,但總覺得這些教學模式內容豐富,且只留于形式,這樣的模式教學,也只能是強硬地灌給學生一些知識,而學生的自學能力得不到培養,反思過去,我們說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視學生的自主性,重視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使學生終生受益。